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练习素质升级检测3Word版含答案.doc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e8abc9383b3567ec112d8a40.png)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A )①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②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③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各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④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⑤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深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A.①⑤B.②③C.①④D.②⑤【解析】①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②薪火相传: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
后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③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④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⑤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导学号( A )A.在“大数据,云分析”的理念渐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互联网+”会给中国人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不法分子才会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来欺骗网民。
B.如何才能让美国航母远离南海,关键的问题还是我国军事实力在起作用,军事落后必然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军事强大往往又是以发达的科研水平为前提的。
C.2017年,江苏高考本二本三合并分数线,这将加快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高校也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与学科。
D.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已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也受邀参加,这吸引了全世界近百个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前来采访报道。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b854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2.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2017年12月13日既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战犯70周年B. 由于国家放储蔗糖稳定市场的决定使得蔗糖价格没有条件进行提振导致蔗糖的价格还会呈现小幅下跌的态势C. 随着各国实力消长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全球治理面临新局面世界向何处去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焦点D. 根据京东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京东的销售榜单中手机及配件家居用品和运动户外装备受到海外消费者热捧【答案】C【解析】A项不合逻辑去应掉“12月13日”B项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或“使得”D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故选C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B.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C. 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D.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答案】B【解析】A项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用来修饰“斗笠” 使用对象错误B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梅兰芳在舞台上饰演的是花旦的角色符合语境C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不合语境D项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恨此处望文生义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廪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②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不尔几无噍类矣3. (5)逢大放李昭亮为什么没有宽恕犯错的骑卒?A.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驰/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B.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C.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D.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答案】C【解析】(1)“多”意为大多“因循乐纵弛”的主语应是“将士” 故“多”后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昭亮本将家子”是判断句意为李昭亮本是将门之子且根据语境“昭亮”应为“虽以恩泽进”的主语故“将家子”后应断开排除B项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答案】D【解析】(3)D项“彻夜在屋子里互相攻击”错是拆下屋上的椽子互相攻击【答案】(4)①有利用逃跑、死亡而冒名领受国库粮食的数百名军士李昭亮都审查揭发了他们②你们只管来投降我确保你们没有危险不然几乎没有活着的人【解析】(4)①冒冒着官廪官府供应的粮食按审查②第只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答案】(5)李昭亮治军严苛骑卒担任宫中值宿警卫却丢了自己的弓箭他认为骑卒不谨慎不能宽恕【解析】(5)解答此题首先回到原文找关键语句如本题答案关键句“昭亮曰‘宿卫不谨不可贷’” 然后联系前后文用自己的话归纳答案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A. 首联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同时表达了对东去赴任的李郎中的劝慰B. 植物生长葱翠茂盛松花新茶泛着清香美景乐事折射恬然之意C. 虽然是送别但诗人对朋友没有依依不舍而是满怀深情地祝福D. 全诗格律谨严语言清新自然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意味深长【答案】C【解析】(1)C项“满怀深情地祝福”错误应是对李郎中赴任蕲州的劝慰【答案】(2)①劝勉李郎中早日返回京城②借劝勉朋友表达自己返回京城的愿望③流露出被贬楚地的惆怅【解析】(2)回答此类题要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的意思是在北地结交亲友需要别人的引领希望你在年轻之时能够返回京城李郎中要去很远的地方赴任作者以“早将玄鬓到京华”一句透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对李郎中的劝慰安慰他能够早日回到京城另一方面是对诗人自己的劝慰此时的诗人自己也被贬楚地离京甚远作者借劝勉朋友也表达自己返回京城的愿望同时结合当时诗人被贬楚地的背景来看尾联还表达了诗人被贬楚地的惆怅与悲苦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从语言描写的角度看刘强、王德贵和工兵连长这三人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4)优秀的小说家善于抓住某一“突发的瞬间”来展示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相” 请根据这句话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A. 小说多处都可以感触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比如司机刘强沉静的态度在紧急情况下绝对沉静的妇女大家安静目送的场景B. 小说中的“工兵连长”“朝鲜妇女”等词语以及文末标注的创作日期都指向抗美援朝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C. 小说中运送朝鲜妇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却在孩子哭声中得以顺利放行情节的转折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D. 小说叙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虽无意于渲染战争场面但“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红色的火星”等描写仍让人惊心动魄【答案】C【解析】(1)C项工兵连长阻拦是因为有制度过桥需要排队【答案】B【解析】(2)B项文章语言平和朴实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好宝宝不哭啦” 并且在其他人物语言和环境的描写上都体现了平和自然的风格【答案】(3)①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说明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②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说明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③工兵连长从严格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说明他既严于职守又善良风趣【解析】(3)在小说中所描写的刘强、王德贵和工兵连长这三人性格各不相同构成了小说的典型形象从“这就够呛了!”“回来!”“遵守制度吧!”可知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由此可以看出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的性格特征从“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那咱们就不能完成任务了呀!”“难道不是这样的?”“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可知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的性格特征从“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啦!’——你这家伙滑头!”可知工兵连长从严格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由此可以看出他既严于职守又善良风趣的性格特征【答案】(4)①真情在这一瞬间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②真相在这一瞬间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都得以凸显这是真相的自然揭示③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狂轰炸的蔑视【解析】(4)画线句写人们因为专注于孩子而没有注意敌机经过头顶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揭示了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这是真相的自然揭示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狂轰炸的蔑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6.(1)下列对中国电力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我国电力企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推进电气化进程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国家电网保供电、快复工、稳就业、补短板起到了“托底”与“先行”的重要作用B. 为了实现升级改造、消除设备隐患或者让新的工厂、商户、居民接电电网企业一般采用计划停电的工作模式给用电企业和居民带来不便C. 在2020—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十五年里电力行业将加速发展但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D. 国家电网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六稳”“六保”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未来将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答案】C【解析】(1)C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与文无据材料三“展望未来电力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是对2020—2035年这一段时间而言【答案】C【解析】(2)C项“永远不会停电”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计划停电是电网企业沿用多年的工作模式一般是为了升级改造电网、消除电网设备隐患或者让新的工厂、商户、居民接入用电是企业、居民停电的主因之一” 由此可知“一般”情况之外可能还有特殊情况造成停电【答案】(3)①有序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抽水蓄能②适度加快发展气电③安全发展先进核电、合理发展新能源发电、发挥煤电托底保供和调节作用④统筹源网荷储发展推进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清洁能源供能方式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力【解析】(3)本题的答案在材料三材料三中“这一时期通过有序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抽水蓄能、适度加快发展气电、安全发展先进核电、合理发展新能源发电、发挥煤电托底保供和调节作用电源结构更加优化电力系统更加安全通过统筹源网荷储发展推进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清洁能源供能方式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力电力可持续保供能力将不断提升”指出了我国电力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来推进电气化进程的发展从中总结答案即可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 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它反映了作家的独特声音、独特发现和创造B. 作家如果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就能在文学作品中写出个体生命的光彩C. 读者在阅读有难度的文学作品时有时既需要节制和吝啬又需要尊重文学的本意D. 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畏而走上文学之路的作家们在创作上尽可以去表演生活【答案】A【解析】(1)B项原文“只有真诚地面对时代、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能写出生命的明亮的光芒也写出困苦和焦虑更写出人们发自内心对未来美好的希望”的表述是条件关系的复句选项是假设关系的复句与原文不符C项原文“对有难度的文学有时我们同样需要节制和吝啬需要尊重文学的本意”中的“我们”是作家文段说的是作家在创作有难度的文学时需要吝啬和节制D项原文“文学尽可以去表现生活中的各种表演但是写作的人应该避免表演生活”强调的是作家要去表现生活中的各种表演而应该避免表演生活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原文“就作家所应秉持的信念而言文字有时的确比生命更重要”的表述是文字有时比生命更重要而不是文字比信念更重要【答案】D【解析】(3)原文第三段意在说明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时来源于它的语言文字而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需要节制和吝啬 D项作家在创作时需要在语言文字上节制符合第三段的观点故选D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8.(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8.(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组是()A. 雕刻锻造会聚壮志凌云B. 雕刻造就会聚风华正茂C. 砥砺锻造汇聚风华正茂D. 砥砺造就汇聚壮志凌云【答案】C【解析】(1)第一处雕刻指在雕塑中把木材、石头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预期的形状砥砺即磨炼根据语境“砥砺”更合适第二处锻造用锤击、加压等方式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提高它的机械性能造就培养使有成就语境中的对象是“民族力量” “民族力量”的形成并非容易达到故“锻造”更合适第三处会聚指会合聚集对象常常是人汇聚强调从各个不同的地点、方向集中到一起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有融入的意义对象常常是物根据语境“汇聚”更合适第四处壮志凌云形容理想宏伟远大风华正茂指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根据语境“风华正茂”更合适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上下文一致的原则括号内主语应该与上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抗美援朝精神” 所以排除C、D两项 B项强调的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原因不符合语境故选A【答案】C【解析】(3)原文中的引号表示专指、特指A项表示反语、讽刺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专指、特指D项表示特定称谓故选C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 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经逐渐________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_________ 中国在世界上就永远只能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但是 ________ 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答案】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竞争或“文化”竞争, 如果中国文化不“走出去”(或如果中国思想不“走出去”), 中外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换言之”可知后面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说再结合前面“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可知横线处所填写的关键词是“文化竞争”或“软实力竞争”第二处前面说“此话提醒我们” 可知后面内容应与前面“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句话有关再结合后面“中国在世界上就永远只能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可知横线处应是假设中国思想不“走出去”第三处由“但是“可知后面情况应与前面情况相反前面“当今中国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是展现优点那么后面应是说不足前面“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此处应是说中外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
高中语文新指导人教版必修五习题:5+滕王阁序+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新指导人教版必修五习题:5+滕王阁序+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2d38769dc5022aaea009a.png)
5 滕王阁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翼轸.(zhěn ) 骖.(cān )睇眄.(miǎn ) 捧袂.(mèi ) B.瓯.越(Ōu ) 潦.水(liáo ) 簪.笏(zān ) 桑梓.(zǐ) C.台隍.(huán ɡ) 舸.舰(ɡě) 帝阍.(hūn ) 叨.陪(dāo ) D.懿.范(yì) 彭蠡.(ní) 虢.州(Guó) 遄.飞(chuán )项,“潦”应读“lǎo ”;C 项,“叨”应读“tāo ”;D 项,“蠡”应读“lǐ”。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龙光射牛斗之墟.墟:域,所在之处。
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D.所赖君子见机.机:机会。
项,“机”的意思是“预兆”。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③烟光凝而暮山紫④怀帝阍而不见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以”,介词,在;②“以”,连词,表转折关系。
③“而”,连词,表并列关系;④“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4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③川泽纡其骇.瞩④屈.贾谊于长沙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徐孺下.陈蕃之榻⑦目.吴会于云间⑧窜.梁鸿于海曲A.①/②/③④⑧/⑥/⑤/⑦B.①②/③④/⑥⑧/⑤⑦C.①/②/③④/⑥⑧/⑤⑦D.①⑦/②/③④/⑥⑧/⑤“襟”,意动用法,以……为襟;②“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③“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④“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⑤“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俊杰;⑥“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⑦“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望;⑧“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 训练 专题配套练习题 Word版含答案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 训练 专题配套练习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fe1dd0c22590102029d38.png)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窸窣..(xī)(cù)桅.杆(wéi)征戍.(shù)涔.阳(cén) 寒砧.(zhàn) 招徕.(lái)疏.朗(shū) 橘.颂(jú) 亭皋.(ɡǎo)【答案】“窣”读“sū”,“砧”读“zhēn”,“皋”读“gāo”。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一言难尽绵密门拴钟爱丰富多采歧路洗练捣衣落木潇潇黄雀景况奥妙【答案】拴—栓,采—彩,潇潇—萧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D.“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E.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解析】C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不符合语境。
A项,“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等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小部分就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D项,“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E项,“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
【答案】CE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工作过程中适当地娱乐可提高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士气。
B.张教授说,做力量训练时,锻炼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含量要远高于跑步,而且没有跑步时那种疲劳的感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7ca71e6294dd88d1d26ba1.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寒砧装帧箴言缄默无言B.横槛监生间接华佗再见C.驽马弓弩妻孥奴颜婢膝D.群氓牛虻萌动蒙混过关解析 A.缄jiān,余读zhēn;B.见xiàn,余读jiàn;C.弩nǔ,余读nú;D.全读mén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纠葛蛾眉不易捉磨穷边涯际B.招徕干燥黄浦军校点铁成金C.斟酌注销自命不凡攻城略地D.洗练流弊套语烂调能言善辨解析 A.不易捉磨—摸;B.黄浦军校—埔;D.套语烂调—滥,能言善辨—辩。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原定于3月22~23日在博览广场举行的2013春季汽车展示会,延期至3月23~24日举行,这一日之长让车连颇为失望。
B.从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深情呼唤,到“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抗战宣言;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驰援芦山地震灾区的青春足迹,一代代青年用无所不为的奋斗,锻造着时代的精神气质。
C.全省对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了禽类H7N9亚型禽流感监测,同时对2 918名禽类接触高危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请大家不要谈虎色变。
D.故宫宫廷部研究馆员郭福祥介绍,因游客徒手击碎窗户玻璃而跌落受损的翊坤宫正殿展室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将在修复后改头换面出现在游客面前。
解析本题A项“一日之长”,指才能比别人稍强,也是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的说法,句中望文生义致误。
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句中望文生义致误。
C项“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
句中符合语境。
D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句中用错感情色彩。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3年五一小长假将至,商家早早地打出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在其首页上已经展开了打折促销。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de3b9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0.png)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养分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创建出彪炳史册的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亲密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殊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
孔子说的“不食时常”,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饮食必定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古人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相协调,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后来,这种说法被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动身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达到辟谷的境界。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养分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建、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物质财宝及精神财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第三单元 第9课 第2课时 训练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第三单元 第9课 第2课时 训练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77139bed5b9f3f90f1c63.png)
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课时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26690271( C )A.干燥传颂诗文钢锭天高地阔B.精采语言洗练桅杆随心所欲C.钟爱精巧无比启发精神饱满D.典形无人问津联想月白风清【解析】A.颂—诵;B.采—彩;D.形—型。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26690272( C )A.亭皋.(水边的高地)万应锭.(锭药)B.寒砧.(捣衣石)枭.雄(勇猛,强悍)C.寒伧..(害怕)歧.路(不一致的)D.戏谑.(开玩笑)暴殄.天物(灭绝)【解析】“寒伧”是“丑陋,丢脸,讥笑”的意思;“歧路”中“歧”是“岔”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69590073( B )①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朗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②我们曾经过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认为三人成虎....。
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有可能会碍事误事。
③“希望‘公益金百万行’越办越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谢文贤说,做善事不是为了宣传,只是他的一份心意,希望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④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⑤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充满信心地指定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的候选人,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容易驾驭的人”,但时间一长,两人肯定会分道扬镳....。
⑥原以为莫言这次去斯德哥尔摩能脱稿“裸讲”,一展中国文学老青年的风采,结果莫言老师却四平八稳地念起了稿子,这实在深孚众望....。
A.①②④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②⑤【解析】①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此处不合语境。
②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此处属望文生义。
③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
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谦辞。
④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⑤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详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d7d4b64693daef5ef73dc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
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了。
它们是什么缘故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的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75b0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6.png)
2023-2024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B.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C.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D. 抢榆枋而止【答案】D【解析】A项,“盈”通“呈”。
B项,“孙”通“逊”,“弟”通“悌”。
C项,“而”通“能”。
故选D。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B. 上书房: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
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
C. 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
分设满、汉人员,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奉特旨充当,均为兼差。
其数无定额,任期无限止。
D. 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答案】B【解析】B项,“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错误,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3)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A. 朝菌不知晦朔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毛,文中指草木C. 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D. 此亦飞之至也至:最高限度【答案】C【解析】(1)C项,该句意思是:超越云层,背负青天。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bbd3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d.png)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④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⑤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⑥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⑦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 ________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⑧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那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 ________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⑨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1)第③段集中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2)赏析第⑦段画线部分“咬牙切齿”一词的表达效果(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除了使表达形象生动之外还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赏析(4)文章结尾段文字平淡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答案】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解析】(1)内容上文章第三段“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运用叠词、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相貌的古怪和“凶”手法上欲扬先抑“抑”体现在写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扬”体现在第七段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我”领教了他的才学他的朗诵提升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第八段徐先生批改作文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我”受其影响运用反衬手法用相貌的古怪和“凶” 来反衬先生的才华与品格之美使文章波澜起伏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内心才华与品格美美丑交织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主题上作者写先生相貌生动而传神照应了前文“给我的印象最深” 由“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可知老师在学生心中印象之深即使与老师分别近50年仍然对老师充满怀念敬慕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先生的丑与凶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咬牙切齿”是神态描写一般形容人极端仇视或痛恨但也有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的意思老师在读书时“咬牙切齿” 足见老师阅读时情感之充沛朗读得气势十足令人深受震撼和感染这个词看似贬义却能够形象地展现出老师读书时那种抑扬顿挫和丰富情感十分生动形象(3)这里采用借喻手法把文章冗长的部分比作“虚泡囊肿” 把文章精干有力的部分比作“筋骨” 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火眼金睛” 能够削除不好的留下最好的“我”“掏心挖肝”地写和老师“大墨杠子”到处打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我”写作文时的吃力、绞尽脑汁突出老师修改的决断与利落“虚泡囊肿”与前文“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形成呼应而“筋骨”一词又与“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相呼应足见老师批改作文水平之高侧面烘托出老师的才华与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由于老师能作出这样的修改“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这里的评价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敬慕之情(4)结尾段第一句先写自己“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 作者五十年未见先生可笔下所写的先生依然栩栩如生其面貌神态、习惯动作依然历历在目足见作者对先生怀念之“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 则写出作者对未能再与先生一通音讯也未曾再见到先生一面感到十分的惆怅惘然以上两句话为最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张本点出自己为未与先生通音讯、再见一面而先生已逝的惆怅又流露出作者对先生当年对自己悉心教导以及其高尚人品的崇敬怀念之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青藏高原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大的内陆湖泊群青藏高原是①_______________ 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等都是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河流青藏高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水分交换过程不仅会通过季风系统将印度洋的大量水汽带到高原地区还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和西风的作用将水汽从高原②_______________ 从而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湖泊对全球气候波动极为敏感可以看作揭示③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信息载体【答案】①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 ②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 ③全球气候变化【解析】语段介绍了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第①空结合下文“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等都是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河流”分析可知此处语境是说青藏高原孕育了很多河流且“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都属于亚洲的河流故此处可填写“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等语意相近的内容第②空根据下文“从而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可知水汽的流向是“从高原”流向“中国东部地区” 故此处可填写“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等语意相近的内容第③空根据上文“这里的湖泊对全球气候波动极为敏感”可知这里的湖泊影响着世界的气候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故此处可填写“全球气候变化”等语意相近的内容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A.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B.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C.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D. 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答案】A【解析】(1)“吴伐楚”的主语是“吴” “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的主语是“伍员” 两句主语不一致应在中间断开排除B、C两项“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中“于豫章”作后置状语其前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答案】D【解析】(3)A项“不给太子娶亲”有误原文“更为太子取妇”【答案】(4)①平王派人召唤伍奢两个儿子说“你们来我能让你们的父亲活下去不来现在就杀了伍奢”②伍子胥到处寻找楚昭王找不到以后于是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拉出平王的尸身抽了三百鞭这样以后才停止【解析】(4)①使派召召唤生使……活下去让……活下去今现在②求寻找既以后鞭名词作动词抽打已停止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A. 诗歌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借咏西施以喻世人针砭世态B. 三四句中的一“朝”一“暮”对比鲜明表现了西施的地位变化之大C. “邀人”句至“君怜”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的宠爱则身价百倍D. 最后两句用典借东施效颦难以得到赞赏来表达对统治者的讥讽【答案】D【解析】(1)D项“借东施效颦难以得到赞赏来表达对统治者的讥讽”理解有误应是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答案】(2)王诗借古讽今借西施“朝贱夕贵”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悲叹世态炎凉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解析】(2)作者通过描写西施来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 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名言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5.(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5)有人认为在对待研学旅行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A. 现在很多学生的生活脱离了现实和自然研学旅行将他们带回广阔天地间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B. 国家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性政策这是近些年来研学旅行得以迅猛发的重要外部条件C. 兴趣是保证研学旅行活动行之有效的重要因素但一味迁就甚至迎合学生的兴趣可能会导致活动出现偏差D. 如果能够正视“粗放掘金”行为的危害合理引导和加强管理就能够改变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中出现的种种乱象【答案】D【解析】(1)D项造成研学旅行乱象的原因不仅有公司牟利还包括学校缺少相关的课程建设等其他原因“就能够”表达过于绝对【解析】(2)C项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不意味着学生有能力自已完成研学旅行的活动设计根据材料一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将其中一些活动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并非放手让其设计活动【答案】A【解析】(3)材料一的观点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研学旅行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设计出有充足学习内涵的活动促进学生成长A项不仅强调学习(读万卷书)还强调要在实践和旅行中学习(行万里路)并指出结果是学习者境界得以提升(脱去尘浊丘壑内营)符合材料观点B项过分偏重于“旅” 忽略了“学习内涵”C项虽与“实践”相关但主要是强调自强自立D项虽与第四段中提及的“集体”有关但是既无实践更无学习远离材料一观点故选A【答案】(4)①对比论证将学生在学校内模拟实践与研学旅行中真实的实践操作进行对比论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②举例论证以黄山研学和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实践的团队活动内容为例论证体验式学习的作用③引用论证引用皮亚杰的言论证明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解析】(4)“在校内学习中我们也创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但多数都是在人为的模拟情境中展开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现实情境面对的都是‘原生态’问题这种学习资源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真实出现在眼前如果此时组织一场‘黄山赛诗会’ 这就是‘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黄山研学和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实践的团队活动内容为例论证体验式学习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答案】(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侧重于肯定它肯定了研学旅行的价值和意义对其持支持态度②材料二侧重于批评它揭示了研学旅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其后果严重示例二不同意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材料一侧重于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更多的是理论层面材料二关注的是研学旅行的实践层面角度不同态度自然有所差异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并不是“截然相反” ②尽管材料二对当下的研学旅行有很多否定意见但是对其前景还是乐观的这与材料一是相同的而非对立【解析】(5)对于两则材料在对待研学旅行的态度上的异同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认为两则材料截然相反那么可以从对待研学旅行的研学旅行态度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不同意题干的说法可以从两则材料看问题的角度和对研学旅行的态度进行分析据此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即可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请概括白兰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3)文章最后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A.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瑟凄冷的环境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B. 小说两次写到白兰听“秋雨叩打窗棂”的声音目的是表现白兰在丈夫提出离婚的要求C. 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丈夫顾念妻儿妻子甘愿受苦也要和丈夫在一起的故事语言典雅优美D. 小说通过夫妻二人互相抓住对方的胳膊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夫妇二人在家庭遭遇困难时彼此对对方的关切与担心【答案】A【解析】(1)A项“为全文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错误全文的基调并非感伤的而是自立自强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答案】(2)①关心体贴丈夫为妻贤惠白兰看见丈夫憔悴疲惫的样子不停问“发生什么事了” 言语中满是关切煮面这一情节又显示了作为妻子贤惠的一面②珍视爱情亲情为人坚毅当得知丈夫要求离婚的真相后白兰表示要和丈夫风雨同舟勇敢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解析】(2)解答本题学生要从人物描写的句子中提炼要点首先白兰看见丈夫憔悴疲惫的样子不停问“发生什么事了” 语言与动作的描写体现她对丈夫的关心体贴同时煮面这一情节也体现她为妻贤惠的一面其次当得知丈夫要求离婚的真相后白兰表示要和丈夫风雨同舟勇敢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体现了她珍视爱情亲情为人坚毅【答案】(3)①在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②在艺术结构上与小说开头环境描写形成对照小说结尾呈现给读者的是幅和谐、安宁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面与开头萧瑟凄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③在人物形象上“粉色的蔷薇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亲情的美好象征体现了他们身上的人性美④在思想内容上使小说的主题深化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亲情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解析】(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粉色的蔷薇花爬满栅栏在太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充满诗情画意使小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小说开头写到“秋雨潇潇黄叶娉婷风一阵紧似一阵冬天带着凛冽” 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结尾呈现给读者的是幅和谐、安宁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面与开头萧瑟凄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粉色的蔷薇花”象征了主人公之间美好的爱情、亲情体现了他们身上的人性美“蔷薇花”在这里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寓意“粉色的蔷薇花爬满栅栏”“一畦一畦茂盛鲜嫩的蔬菜”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亲情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可据此分析作答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7.(4)材料二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7.(5)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A. 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B. 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C. 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 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皆宜”的一类【答案】C【解析】(1)A项“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缺少“琐碎”修饰限制材料一原文表述为“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B项“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与文意相反材料二原文表述为“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D项“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有误材料二最后一段是从成熟度和接受面来分类的将胡适的新诗简单地归为第二类是不恰当的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说法过于绝对【答案】C【解析】(3)材料二主要说的是“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A项谈古诗社会功能主题不一致B项是谈诗学传统主题不一致C项这是新诗难以“定于一尊”的原因之一D项从古诗与新诗形式内容比较与新诗地位无关主题不一致故选C【答案】(4)①材料二以设问形式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②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未稳定成熟尚处于生长期③人们习惯于西方诗歌世界精华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对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④固执于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解析】(4)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分析可知材料二以设问的形式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结合“现代新诗则好比生长时期的‘主序星’ 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膨胀生长”分析可知第一个原因是“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未稳定成熟尚处于生长期” 结合“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分析可知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习惯于西方诗歌世界精华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对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 结合“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分析可知第三个原因是“固执于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答案】(5)①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②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③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④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解析】(5)根据材料二“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概括出“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根据材料一“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可概括出“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 根据材料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 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可概括出“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三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d54be25f0e7cd1852536b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三单元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受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2017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5
![2017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c91337c0ce2f0066f533222c.png)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 69590089( B )①尽管韩国政府的中央层面具有各类制度设计,以防止贪腐滥权等行为,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力不从心”。
近年来,青瓦台已经先后曝出一系列亲信干政丑闻,此次“闺蜜干政”事件更是将高层政治运作的吊诡之处展示得淋漓尽致....。
②当见义勇为者与歹徒拼死搏斗时,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奋力相助、及时报警的多了。
③如果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④《来自星星的你》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4年炙手..可热..的剧目之一。
⑤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有关“今年5月份会出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的消息不属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⑥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洞若观火....。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解析】①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②置若罔闻:指听后仍然不予理睬。
不用于视觉。
③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④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⑤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⑥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 69590090( B )A.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贬值超千点,人民币对美元两天已累计贬值约3.5%左右。
但发言人表示,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B.10日,徐绍史在雅加达向印尼总统佐科当面呈交中方关于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本方面此前已经提交有关这一项目的报告,目前是中国唯一的竞争对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素质升级检测4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检测:素质升级检测4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74546b3c1ec5da50e270be.png)
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26690413( C )A.殷.红(yīn)檐.廊(yán)隘.道(yì)坍.缩(tān)B.戗.兽(qiàng)木屑.(xiè)梗.节(gēng)鳟.鱼(zūn)C.毗.邻(pí)亭榭.(xiè)窠.臼(kē)冢.穴(zhǒng)D.仓廪.(lǐn)属.意(shǔ)薄.田(bó)崛.起(jué)【解析】A.“殷”读yān,“隘”读ài;B.“梗”读gěng;D.“属”读zh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69590131( C )①2016年11月19日,河北廊坊市一段高速路段上,多名志愿者驾车欲截停一辆拉运犬只的大货车,导致拦截车辆与货车发生碰撞,三名志愿者受伤。
交警表示,这种以暴易暴....的方式并不可取。
②羊年春节,旅居海外多年的三叔回家过年,父亲焚琴煮鹤....,把能备办的好吃的东西全都拿出来,尽心招待。
③中国的反腐制度已经比较健全,若因为执行力不够而再制定新的落实制度,无疑是叠.床架屋...。
④空气污染与人类的健康休戚相关....,关注空气质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是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⑤星期三这天,美术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蔬果的雕刻造型。
⑥《世界人权宣言》中讲“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那些弄虚作假、盗名窃誉....和抄袭剽窃之徒无异于学术上侵吞国家财产和盗窃私人财产者。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⑤⑥D.①②④【解析】①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
②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
③叠床架屋:床上架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④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⑤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素质升级检测3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素质升级检测3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97a09524de518974b7d5b.png)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题3分)一、(12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①近期,中美两方就贸易纠葛再行协商,美方强硬地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试图威胁中方签署城下之盟,明显是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②阳春三月,百花绽放,植物园内如花似锦:粉嫩娇俏的桃花、晶莹剔透的梨花、如云似霞的樱花,引得旅客纷繁立此存照。
....③站在湖心岛瞭望远方,湖面上,芦苇随风摇摆,天鹅、鸭子三五成群,在湖面上逍遥自在地游荡,此情此景如画卷一般,令人如坐..春风。
..④固然球队主教练对这场竞赛充满信心,但因为锋线两位中心球员都还没有伤愈复出,中场主力又因红牌停赛,他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⑤《经典咏流传》节目让传统诗词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琴瑟和鸣,....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虑,创始了文化节目新时代。
⑥优异的人有极高的修养,他们常常心怀若谷。
正因有这样的胸....怀,就会获取他人的尊敬,就能获取更多发展时机。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⑥【分析】①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挡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仇敌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署的合约,多指不一样等的。
②立此存照:原意是写下字据保留起来,以作未来查考的凭据。
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站在此处照相”。
③如坐春风:比喻同道德崇高且有学问的人相处并遇到熏陶,获取教益和感动。
望文生义。
④左支右绌:形容衣服褴褛,也比喻左支右绌,对付可是来。
切合语境。
⑤琴瑟和鸣:比喻夫妻情笃和气。
句中形容“古典之美”与“现代流传技术”,属对象误用。
⑥心怀若谷:形容十分谦逊。
使用正确。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C )A、全世界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行需求推动了全世界旅客数目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连续表现出稳固的跨境花费增加。
B、哪一家通讯营运商能够领先在网络“加速降费”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谁就可以第一博得花费者的口碑,进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五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五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e64f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五三答案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此文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在反对和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过程中确立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工艺流程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术语,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6、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我的母亲》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
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带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单选题]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正确答案)“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11、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cdb01f46527d3240ce0b0.png)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D )A、出岫.(yòu) 睇.眄(dì)逋.慢(bū) 鹤汀.凫渚(tīnɡ)B、船棹.(zhào) 潦.水(liáo)簪笏.(hù) 茕茕孑.立(jié)C、盘桓.(yuán) 翱.翔(áo)田畴.(chóu) 涸辙.之鲋(zhé)D、耘耔.(zǐ) 优渥.(wò)懿.范(yì) 门衰祚.薄(zuò)【解析】A、“岫”读xiù。
B.“潦”读lǎo。
C.“桓”读huán。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A、拜.臣郎中(授给官职) 恭疏.短引(写)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B、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不矜.名节(自夸)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C、门衰祚.薄(福分) 除臣洗马..(雨后初晴)..(官职) 云销雨霁D、猥.以微贱(自谦词,犹“鄙”) 北海虽赊.(远)生当陨首..(牺牲生命)【解析】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C )A、《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语言朴素,清丽淡雅,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品质。
B、《滕王阁序》一文,作者运用了大量典故,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表达效果。
C、《逍遥游》一文表现了庄子去除功利之心和忘怀荣辱得失的积极人生态度。
D、《陈情表》一文的主旨是李密请求司马炎不要让他做官而让他奉养祖母。
【解析】“积极人生态度”不对,应是消极人生态度。
4、下列关于姓名称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第I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咬文嚼字(ju羌令人神往.(w a n g落入下乘(ch n g ) 一蹴而就(c 1)B.数见不鲜(shu 0锱铢必较(ji a o举不胜举(sh e n g )—言难尽(j n|C.一字之差(ch a )轻鸢剪掠(yu a n)清沁肺腑(q n)窸窣飘零(x i s u)D .遥思远怅.(ch n g )眉眼颦蹙(p n)垂涎三尺(y dn)得鱼忘筌(qu fi)【答案】C(A项“嚼”读“ ji o”;B项“较”读“ ji n,“胜”读“ sh <ng ”;D 项“涎”读“ xi d 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自鸣得意C .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啰唆默契叫嚣深恶痛绝【答案】D(A 项“注消”应为“注销”,B 项“烂调”应为“滥调”,C 项“干躁” 应为“干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 .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 ... 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心花怒放,夜不成 ... 寐.。
D .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答案】C(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褒义,这里用于贬义。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此人是“本土上的头面人物”,无须回乡。
无为而治,指统治者什么也不做却使天下大治。
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 分钟缩短至1 分钟,缩短了10 倍。
B.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C.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
D •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 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答案】B(A “缩短”和“ 10倍”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把首句的“在”调到句首,D语序不当。
“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
)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作为美学范畴或形态的“悲” 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含义大有区别。
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悲剧,一般泛指各种悲惨的、悲哀、不幸的事件或人物。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它的本质不在于是一种悲惨的事实或严重的哀伤;恰好相反,一切悲惨或哀伤在这里都必须可能化作积极的力量。
悲剧在本质上,应该与崇高一样,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而引起美感喜悦。
一般来讲,悲剧却又多半是以正面人物的悲惨、不幸、死亡为其题材内容的。
为什么艺术中的这种悲惨、不幸、死亡,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喜悦呢?希腊悲剧中的优秀作品,是以人与命运的斗争构成它的审美实质的。
所谓命运,实际上是没有被了解和掌握的客观规律的表现。
希腊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客观规律的无知、恐惧和不能控制,所以才有所谓哀怜与畏惧。
但是,这些悲剧所以具有巨大的美学力量,恰恰不在于它们宣扬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叫人放弃抵抗、听任安排,而在于它们描写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合理的生活,要去和命运作抗争,要尽力去避免命运所预定的不幸和祸灾。
人在威力巨大的命运面前似乎是渺小的、软弱的、无能为力的,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但正是这种反抗和斗争提示了人们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坚决奋斗的合理性。
尽管在这里会产生畏惧和哀怜的感受,但就在这感受中更激起人们激动、敬佩、严肃、自豪等感受。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本就是经过了与所谓命运的顽强搏斗而取得生存和发展的。
在这搏斗中总要付出不幸、悲惨、死亡的沉重代价,来最后成为命运的主人、恶的征服者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
所以丑对美的压倒或战胜,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中就永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且尽管死暂时压倒了生,而生却在人心中永存不朽;尽管丑暂时压倒了美,而美却在人心中万古长青。
悲剧艺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并广泛流行在各门艺术中。
在资本主义时期,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或内容也经常渲染着一种个人主义的特色,它们经常是通过个人的野心、贪欲、企图、意愿而出现或实现的。
个性、心理因素比古代获得了更为自由充分的发展。
资产阶级悲剧的得意主题是个人与环境的搏斗、抗争和个人的最终失败。
希腊的不可抗拒的“命运” ,在这里被变换为同样不可压抑的个人的某种“天性”或情欲,如奥赛罗的嫉妒、麦克佩斯的野心……这些拥有优秀品德或才能的人终于因这种似乎是注定了的个人性格中的致命缺陷而倾覆、死亡,这就是近代美学所讲的“ 性格悲剧” 。
在这种“ 性格悲剧”里,比希腊悲剧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一定的社会伦理的力量和斗争的特色。
无论是直接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好,或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也好,近代艺术的悲剧人物和性格典型都是特定时代、阶级的社会斗争的体现。
(选自李泽厚《关于崇高与滑稽》,有删改)5.下列有关“美学范畴的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美学范畴的悲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并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情绪。
B.美学范畴的悲的实质是必须可能将悲痛转化为力量,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
C.美学范畴的悲往往以正面人物的悲惨遭遇、不幸命运为题材,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美感喜悦。
D.美学范畴的悲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它能鲜明地显示出人与命运或社会伦理的冲突。
【答案】A(“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理解绝对化。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和资本主义时期的性格悲剧,是人类悲剧艺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两座高峰。
B .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因此人成为命运的主人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
C.性格悲剧既可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可描写个人内心的冲突,但最终往往以个人的失败告终。
D.命运悲剧常常会宣扬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巨大威力,而性格悲剧则更突显现实生活中社会伦理的力量。
【答案】B(从原文“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等可看出,“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错。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窦娥性格中强烈的抗争精神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从而使这一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B •孔乙己是鲁迅塑造的与命运对抗的典型人物形象,作品蕴含的悲剧元素激发了人们的抗争意识。
C.因自身性格中的狭隘、小心眼,林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最终走向失败,这也是性格悲剧的典型表现。
D •被称为延宕王子的哈姆雷特,因个人性格中不可压抑的“犹豫”缺陷,而导致了个人命运的倾覆。
【答案】D(A 项,“窦娥性格中强烈的抗争精神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错,窦娥悲剧命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与时代;B 项,“孔乙己是鲁迅塑造的与命运对抗的典型人物形象” 错,孔乙己并不是与命运反抗的典型形象;C项,宝黛爱情的悲剧主要是命运悲剧。
)三、(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题。
狄仁杰忠言直谏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性为嗣者。
”太后意未决。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 “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 子而姑于庙者也。
”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 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 得不预知乎! ”太后意稍寤。
他日,又谓仁杰曰: “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 ”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
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
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已而称职。
太后喜曰:“卿足继祁 奚矣。
”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
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
狄仁杰曰: “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 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
”奏请赦之。
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 太后用其方,赦之。
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 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
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 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又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辛丑,薨,太后泣曰: “朝堂空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预:预先,事先 B .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制:规模C .遂罢其役罢:取消,停止D .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名:称呼名字【答案】 A (预:参与,干预。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体现狄仁杰忠言直谏的一组是( )①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② 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③ 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④ 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⑤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⑥仁杰好面引廷争A .①②⑥B .③④⑤C.①④⑥ D .②⑤⑥【答案】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立子”还是“立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从母子亲情、君王与国家的关系、君臣关系、释梦等多方面劝说太后“立子”,最终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
B •狄仁杰担任宰相时,太后让他荐举人才,他直接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太后很满意。
C.狄仁杰要上奏请求赦免契丹的降将李楷固,狄仁杰的亲属好友都劝阻他,狄仁杰却“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听了他这句话,赦免了李楷固。
D •狄仁杰在世时,武太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狄仁杰去世后,武太后很悲伤,感叹朝堂空了,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答案】C(狄仁杰说:“苟利于国,岂为身谋!”这是对亲友的回答,后他坚持向太后上奏,才有“太后用其言”,即太后采纳他的意见。
)第n卷(120分)四、(23 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4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