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

合集下载

中风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ppt课件

中风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ppt课件
• 3个月后回复减慢(平台期)。
• 6个月后有90%回复达到顶点。
• 预后:10%临床治愈

40%轻度残废

40%重度残废

10%植物状态
3
中风的分期
• 急性期:起病二周内。 • 恢复期:起病后二周至半年。 • 后遗症期:起病半年以后。
• 中风后瘫痪分级标准 • 参照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标准。 • ①软瘫期:Brunnstrom I-II期,患者的偏瘫侧肢
• “十一五 ”国家重点专科重点病种内容, 已在深圳市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及本院临床进行验证。
5
靳三针疗法
取穴:头针:颞三针
• 体针:上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 • 下肢挛三针:鼠蹊、阴陵泉、三阴交。 • 随症取穴:肩手综合征加肩三针; • 腕关节严重痉挛加腕三针(阳溪、阳池、大陵); • 踝关节内翻加踝三针(太溪、昆仑、解溪); • 上下肢痉挛无法伸展加开三针(人中、涌泉、中
33
31
中药辨证治疗
• 以补气活血通络 柔肝舒筋为原则,适当加 用虫类药以祛痰化瘀。

五爪龙30 (北芪15) 鸡血藤30 当归15
川芎15 桃仁15 木瓜15 甘草5 桑椹子15
地龙15 僵蚕15
• 肢体痉挛严重加 葛根30 元胡15
• 指趾肿痛加 防己15 泽泻15
32
谢谢!!
针灸科-国家重点专科
26
27
埋线
• 对于偏瘫病程较长,疗效欠佳,可予以穴位埋线 法。
• 取穴:取肩髃、曲池、手三里、环跳、伏兔、足 三里、解溪。
• 操作:用12号~16号腰穿针将3~5cm长的“0”号 羊肠线埋入皮下,每次取2~4穴,15~30天埋1次, 15次为一疗程。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眼针
• 朱氏等报道,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188例 共258次,瘫痪肢体抬高即刻效应阳性率 为85.66%,提示眼针具有明显增强瘫痪 肢体的抬高作用。
针灸疗法-舌针
舌针是用针刺或其它方法刺激舌上 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舌体定穴,在舌体两侧,距边缘2- 3mm,有一个5×25mm的长行区域;
– – – – –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极泉、委中、尺泽 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 手指固握加合谷; 言语不利加金津、玉液放血。
针灸疗法-体针
按时取穴法
• 管氏等应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病100例, 与循经取穴治疗对照,提示子午流注针法能提 高针灸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60例中风患 者,采用心电监护仪直接观察针刺不同时辰的 同一经穴和同一时辰的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 即时效应的影响,并作了临床验证。证实了经 络气血存在着与时间节律相关的盛衰变化;经 穴确实有经气开阖的特点。
针灸疗法-头针
取穴有三种: – 以大脑生理解剖为理论基础的焦氏头针、方 氏头针、朱氏颅针 其中焦氏“运动区”在本病中应用广泛,主 要集中于运动区、足运感区等区域。张氏等 分类治疗120例,总有效率为96.67%,认为 本法对改善语言、精神状态及瘫痪肢体功能 恢复作用明显。
针灸疗法-头针
–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头部腧穴治 疗法 主要表现在百会透曲鬓上,于氏等用 此法对照治疗63例,说明此疗法对机 体有选择的、整体的良性调整作用。 或百会透曲鬓配合体针;或配合在前 神聪透悬厘穴;亦有百会透前顶加率 谷透悬厘;百会透太阳。
针灸疗法-体针
辨证分型取穴
• 何崇、关元、双足三里、 双三阴交, – 阴虚阳亢型取双神门、三阴交、太冲、 复溜、太溪; – 风阳浊痰型取双风池、外关、丰隆、 行间、足临泣;

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

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项目课题名称: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承担单位:辽宁中医学院项目负责人:田维柱项目简介:彭氏眼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简便的、确实有效的能减少中风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新疗法。

治疗中风病人数以万计,其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课题组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多中心的方法,将颈内动脉系统初发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即眼针组、体针组和药物组,共纳入300例。

结果显示眼针疗法明显优于体针和药物治疗。

疾病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流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80%。

存活者中6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人群预测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疾病的高病发率和高致残率日益严重的威胁人类的生命,寻找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中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中药及针灸治疗应用前景广阔,眼针治疗中风疗效更佳。

适应症:本法适于一切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

禁忌症:1. 病情危重,躁动不安者慎用。

2. 眼睑肥厚、浮肿者慎用。

3. 精神病患者慎用。

治疗方法简介:1. 器械采用华佗牌32号0.5寸不锈钢毫针、75%酒精、消毒干棉球,镊子、医用盘。

2. 患者一般采用坐位,面对术者,病重体弱者可采用仰卧位。

3. 选取眼睛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

4.右手持针,在距眼眶内缘外2mm处刺入,从经区的一侧刺向另一侧,表里二穴区可同时取,但不可刺到其他穴区。

下焦区在鼻梁部,不能常规横刺,要从两内眦连线与鼻梁交点处进针刺向两侧内眦。

进针深度:斜刺进针12±2mm,通过真皮到达皮下。

进针要稳、准、快,不施手法,不提插、不捻转,病人感到酸、麻、胀、重、凉、热等感觉即可。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眼针疗法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

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

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

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

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取穴原则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

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

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

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眶内眶外的刺法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

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

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

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

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

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

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针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

眼针试题

眼针试题

一.填空题1、眼针疗法就是在----------用毫针针刺或其他针灸方法刺激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2、内经中观眼察病的方法:------------------------------------------------------。

3、辽宁中医学院注明针灸学家---------根据内经“---------”和证治准绳对眼的-------------,于20世纪70年代创眼针疗法,为针灸治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从经区血络形状变化判断疾病,血络曲张或者怒张,多属-----------------;在白睛上见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提示有------------------------------------。

5、眼针刺灸法包括-------------------------。

二.名词解释1、观眼察病2.循经取穴3.得气三.简答1. 眼针穴区中肺区主治作用2.眼针疗法的取穴原则3.眼针的适应证四.问答1.眼针临床应用中中风偏瘫的主穴和配穴2. 眼针临床应用中胃脘痛的主穴和配穴答案一填空题.1.眼眶周围穴区2.察目中五色辨病、观目中赤脉辨病、察目窠目下辨病3.彭静山、观眼察病、脏腑划分理论4.血瘀证或较重、较急;严重淤血症状和该部位有包块肿块出现5.毫针刺法、皮内针法、磁疗法、激光法、提针法二、名词解释1、观看白睛血络改变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2、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

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

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3、得气,又称“针感”、“气至”,是指将针刺人腧穴后产生的经气感应三、简答题1、肺区主治咳嗽、哮喘、肺咯血,肺癌引起胸痛,急性荨麻疹以及肺经循行体表所过的部位的疼痛。

2、根据以下方法分别具体回答:循经取穴脏腑辨证取穴三焦辨证取穴观眼取穴探穴取穴3、眼针疗法的适应证较广,遍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

眼针对脑血管疾病,各种疼痛性疾病,一些炎症性疾病,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都有一定治疗效果。

【名家针方】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名家针方】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名家针方】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多数人如果中风后没有得到正确治疗,那就会容易出现中风后遗症。

中医认为,面对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下文就具体介绍了一些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案例。

中风治疗1:面瘫症状: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

针灸方法: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

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

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

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中风治疗2:失语症状: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

针灸方法: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中风治疗3:上肢不遂症状: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曲池、外关。

针灸方法: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

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

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中风治疗4:下肢不遂症状: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解溪、丘墟、照海。

针灸方法: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

丘墟可透刺照海。

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中风治疗5:便秘症状:便秘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

针灸方法: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

中风治疗6:尿失禁症状:尿失禁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

针灸方法: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

阴陵泉宜用泻法。

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

中风治疗7:偏瘫症状:长期偏瘫伴肢体拘挛取穴: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

针灸方法:可点刺出者,如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等,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5~15毫升。

隔7~10天一次。

编者按:高先生中风后遗症首重治郁之法,是受李翰卿医案的启发。

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 教学案例

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 教学案例

主题: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教学案例内容:1. 背景介绍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风后患者常常面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介绍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病例信息病例:患者,男性,65岁,中风后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入院时间:xxx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

3. 诊断及分析患者属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主要症状为左侧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

病情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和康复护理。

4.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和康复训练两部分。

具体如下:(1) 针灸治疗:采用针灸手法,选用阳明经和少阳经穴位进行针刺,结合毫针和电针疗法,以激活患者受损的脑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康复。

(2)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言语康复训练、认知训练等,通过系统而有序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5. 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肢体动作有了明显改善,能够勉强站立和行走。

言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够与人交流。

患者情绪改善,精神状态良好。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我们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6. 结论结合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更多的临床中风治疗案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7.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机制,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推动这一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更多的中风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治疗服务,努力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通过以上教学案例,我们了解了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帮助更多的中风患者尽早康复,重返美好的生活。

彭氏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彭氏眼针疗法邵妍王鹏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彭氏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彭老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载华佗论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

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赃腑受病也”启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创立了观眼识症。

后通过几年内对万余临床病例治疗,最终创造了在眼眶周围用微针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等特点。

彭氏眼针疗法1982年通过辽宁省卫生厅鉴定,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攻关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8年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眼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2007年立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并于2011年顺利结题,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眼针疗法应用于临床近40年,适应症不断扩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眼针疗法介绍眼针疗法划分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长至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做水平线之垂直线,并延长过上、下眼眶。

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分成两个相等的区,既将眼白睛分成八区,各区相等。

为便于记忆将八区用八个数字代替,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

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穴,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八区十三穴”。

针具选取0.5寸的29号不锈钢针,在眼眶周围进行框内框外针刺。

由于眼眶周围血管丰富,针刺容易出血,故眼针操作要求医者技术熟练,初学者不宜。

眼针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眼针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2 临 床 观 察 眼针 自形成之初 ,即对 中风有很好的疗效 ,当今
有很多 医生对其进行 了进 一步的观察和研 究。 2.1 单纯眼针 聂志华 。等将2000年6月 ̄2002年6 月 的124例诊 断为急性脑 梗死的住 院患者,随机分成两 组 。眼 针 组 64例 ,体 针 组 60例 ,每 天 针 刺 1次 ,10天 一疗 程,进 行2个疗程治疗 。结果 ,眼针 组基本痊 愈7例 ,显 著进25例 ,进 步29例 ,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5.3%; 体针组基本痊愈3例 ,显著进步15例 ,进 步24例 ,无变
2.4 眼 针 配 合 康 复 治疗 推 拿 及 运 动 疗 法 对 中风 患
2.2 眼针 为主 临床实验表 明以眼针 为主,药物及其 首的肢体运动功能有 良好 的改善作 用,推拿与头针结
他针 法 治疗 为辅 , 治 疗 中 风 有 很 好 的疗 效 。
合运 用 ,往 往 能 取 得 更 佳 效果 。
【关 键 词 】眼 针 综 述 中风
中图分类号 :R 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8—6077(2007)02一o013一o3
中风是中医的病名 ,以突然 昏厥 、不省人 事,伴 口角歪斜、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或不经 昏厥而仅 以歪 僻不遂为主症 ,因其发生时速度快 ,症状变化 多端 , 如风行之迅速 ,如石矢之 中的 ,故称之 为 “中风 ”。 为临床常见病 ,包括现代医学的脑 出血 、脑梗死 、蛛 网膜下腔 出血 、短暂脑缺血发作等 多种疾病 。中风在 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 、致残率及死 亡率, 已成为 当今 世界医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 。文献 显示针 灸疗法对中风的治疗有肯定疗效 ,其 中体针 、 头针 、电针 、耳针 均有临床 及实验报道 ,而眼针治疗 中风 临床及实验报道较少 。本篇 将近10年关于眼针治 疗 中风的记载综述 如下 。 1 眼针 治 疗 中风 的 取 穴

不同针灸方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针灸方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
达 8 . %。杨 秋 汇 取 顶 中 线 、 旁线 、 斜 1 、 斜 2线 治 96 6 顶 顶 线 顶
疗 缺血 性 中 风 . 有 效 率 为 9 .%。 富 强 采 用 头 针 运 动 区 的 总 O7 杨
二 井 穴 刺 络 放 血 , 效 率 为 9 %。 对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早 期 运 动 有 7 功 能 有 明显 改 善 ,并 对 患者 日常 生 活 活动 能力 及 神 经 功 能 的 改 善 有 明显 促进 作用 。
明显 改善
5 针 灸 其 他 疗 法 治 疗 中 风 后 遗 症
[1 1 ]金国栋. 头针结合 降纤 酶治疗 缺血性脑卒 中疗 效观察 [] 中国中 J.
等 U] 用 头 体 针 结 合 治 疗 急性 脑 梗 死 , 头 针 的基 础 上 给 予 十 5 运 在
集 中 于 运 动 区 、 运 感 区 等 区域 。成 汝 梅 选 取顶 颞前 斜 线 、 足 顶 旁 1线 、 旁 2线 , 留针 期 间 嘱 患 者 配 合 患 肢 活 动 , 有 效 率 顶 在 总
2 针 灸 联 合 其 他 疗 法 治 疗 中风 后 遗 症
针 灸 联 合 其他 疗法 治疗 中 风 后遗 症 .在 临床 上 应 用 比较 广 泛 。许 佳 年 等 以针 药结 合 治 疗 脑 梗 死 , 有 效 改 善 患 者 血 液 的 能 黏 、 状态 , 血管舒 张和加速血流运行 , 聚 使 降低 血 黏 度 和 细 胞 聚
基 金 项 目: 江省 杭 州市 卫 生科 技 计 划 项 目( o 0 1 0 4 ; 浙 N . 1 A 5 ) 浙 2 江省杭 州 市市属 高校 重点 实验 室科技创新 项 目( 0 o 3 1 0 ) N 1 0 3 T 9

彭静山《眼针疗法》及眼针图(附常见病治疗视频)

彭静山《眼针疗法》及眼针图(附常见病治疗视频)

彭静山《眼针疗法》及眼针图(附常见病治疗视频)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

效果迅速的适应症及配穴治疗:1、中风偏瘫:新中风偏瘫经过抢救已过危险期,针上、下焦区,可以应针而效。

但病程过久,数月以至数年,筋骨肌肉均正常者,仍然有效。

如果因病久发生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肩肘屈而不伸或伸而不屈,手不能握或握固难开,下肢屈伸不利,内、外翻足,脑软化,脑萎缩者,效果多不理想。

初期偏瘫,让病人仰卧伸腿,将患侧屈膝,令足心踏床面,稳固不动者必有效,如果患足踏床面时左右摇摆不定或不能踏床者,均无效或其效甚微。

2、急性扭伤:针下焦区,效果良好。

3、落枕:针双上焦区。

4、降血压:针双肝区可调整血压,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5、痛经:针双下焦区。

6、遗尿或尿频:下焦区,肝区,肾区。

7、心律不齐:双心区。

8、膈肌痉挛:中焦区。

9、胃痉挛:中焦区。

10、头痛:上焦区,偏头痛配胆区,后头痛配膀胱区。

其它适应症:1、目赤痛:肝区2、近视:肝区配内睛明。

3、眼睑下垂:脾区,上焦区4、针眼:脾区5、电光性眼炎:上焦区,肝区6、鼻炎:上焦区、肺区7、音哑:肺区,上焦区8、喉痛:肺区,上焦区9、舌痛:心区10、牙痛:上焦区,患侧翳风(龋齿不效)11、耳聋、耳鸣:肝区,上焦区12、三叉神经痛:上焦区。

第一支痛配瞳子髎;第二支痛配四白;第三支痛配颊车13、面肌痉挛:上焦区,脾区14、面瘫:双上焦区15、项强:双上焦区,膀胱区16、五十肩:双上焦区,大肠区17、上肢不能举:上焦区18、老年慢性气管炎:肺区,咳喘穴(大椎两旁5分,向大椎斜刺5分深,不留针)19、胸痛:上焦区,心区20、背痛:上焦区,膀胱区21、腰痛:下焦区,肾区22、尿路结石腰痛:下焦区,肾区23、腰胁痛:中焦区,肝区24、坐骨神经痛:下焦区,患侧胆区25、胃痛:中焦区,胃区26、胆囊炎:胆区27、胆道蛔虫:肝胆区28、胰腺炎:中焦区,脾区29、呕吐:中焦区,胃区30、拒食症:胃区配四缝31、便溏:大肠区32、痢疾:下焦区,大肠区33、便秘:大肠区,左腹结皮内针34、膝关节痛:下焦区,膝眼35、下肢痿软:下焦区,肾区36、足跟痛:下焦区,胆区37、神经衰弱:上焦区,肾区,心区38、月经不调:下焦区,肝区,肾区39、阳痿:下焦区,大赫。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一、中风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

凡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灸陷中二七壮。

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一法:以五寸长笔管中,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右灸左,左灸右。

【听会穴】听会,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听呵、听河、后关。

属足少阳胆经。

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直刺0.5-1寸。

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疾病〗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颊车穴、地仓穴治中风口眼歪斜;配迎香穴治耳聋气痞;配耳门穴、听宫穴治下颌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别名〗耳门穴,听呵穴,听诃穴,后关穴。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1)听会。

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

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

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

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会。

)2)耳门穴。

耳,穴在耳部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

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1.中风偏瘫
心区,有肌肉萎缩者加脾区,属气滞血瘀 者加肝区,属气虚血瘀者加胃区,属肝肾 不足者加肝区、肾区。 2.坐骨神经痛 主穴:膀胱区,胆区,下焦区,均患侧。 配穴:根性坐骨神经痛加肾区。
3.急性腰扭伤 主穴:膀胱区,肾区。
配穴:伴下肢牵涉痛者加下焦区。
4.哮喘发作 主穴:上焦区,肺区。
眼针疗法
一、概述
眼针法开始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是辽宁 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根据 《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 的脏腑划分理论,通过数以万计的病人的 反复观察和治疗实践,得以形成的一种微 针疗法。
二、眼针穴位
眼计分为八个经区共十三个穴区。
(1)经区划分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 线并延伸过内外眼角;再从瞳孔中心引此线的垂直线,并 延伸过上下眼眶。这样就成四个象限。再在两侧分别引线, 将每一象限分为两个相等区域,即为八个相等区,也就是 八个经区。
三、操作方法
(1)取穴:眼针选穴有三种方法。 循经选穴:仔细观察眼部球结膜上各经区或穴
区,凡有血管形态或色泽变化的,并在相应的脏 腑器官有病变的,就取该穴。 看眼选穴:不论什么病,只依据经穴区内血管 形态、色泽变化,凡变化明显者,即取该穴。 病位选穴:即依据经穴区所代表的脏腑区域, 不管什么病,即在其代表穴区内针刺。如中风偏 瘫,因为上、下焦代表上、下肢,故可选此二穴 区针刺即可。 选穴时可据病情取一侧或双侧。
中风失语,舌尖痛,昏迷,面部痤疮以及心经体 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肠经体表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
颈椎病,后头痛,背痛,坐骨神经痛,肾绞痛, 遗尿,小便失禁,尿潴留,抽筋。
喘,肾绞痛,足心痛,脐周痛。
经痛,胆绞痛。
病,头痛,疝气,胸胁痛。

眼针的临床应用

眼针的临床应用

经络的共性(普遍性) 经络的共性(普遍性)
内联脏腑,外络肢节 前后相应,左右互根 每条经脉和头面五官手足中末有敏锐 的联系
以上理论
形成如今的“观眼识病” 形成如今的“观眼识病”;“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三、眼区的划分
1、眼针穴位:共八区、十三穴 、眼针穴位:共八区、 2、左、右眼穴位对称 3、左眼穴区顺时针定位 4、右眼穴区逆时针定位
如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 如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 验内之何脏腑受病…” 验内之何脏腑受病…”
《内经》 内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 其血气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 其血气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 《素问· 五脏生成篇》“ 诸“诸脉皆属于目” “诸脉皆属于目”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灵枢· 大惑论》฀ “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 目”
观眼之所以能够诊病就在于“ 观眼之所以能够诊病就在于“五脏 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 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
眼与脏腑、经络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有序系统, 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五脏信息通过经络可反 映于眼, 映于眼,因此观眼就可获得五脏的信息。同 时通过刺激眼部相应的五脏区域, 时通过刺激眼部相应的五脏区域,可以调节 相应的五脏阴阳气血, 相应的五脏阴阳气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研究观察: 研究观察:
眼针能激活脑功能的机理:可以使局部脑 血流量增加, 实验研究也表明, 眼针对缺血性中风血液流 变学各项指标有显著影响,改善缺血性中 风血液黏、稠、聚、凝倾向, 改善微循环。 使神经病变得以恢复。 TCD 检查未见明显的脑血流量增加。不是 主要提高血流量方面, 而是改善大脑的功能。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眼针疗法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

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

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

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

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

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取穴原则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

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

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儿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

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眶内眶外的刺法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

最初是针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

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

但眼睛不同其他部位,血末流出而淤积在球结膜下这就会引起眼珠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能恢复。

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这样行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

以后把穴位移到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险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乌青,让患者不满,我也感到惭愧。

经过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针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

眼针治疗脑梗死半身不遂156例临床观察

眼针治疗脑梗死半身不遂156例临床观察
穴 区 , 距 眼 眶 内 缘 2i 的 眼眶 上 , 穴 区 的一 侧 刺 入 , 在 t n o 从
眼为人体五 官之一 , 与五脏 六 腑关 系密 切。 中医学
认 为 ,五 脏 六 腑 之 精 皆 上 注 于 目” “ 之 窠 为 眼 ” 眼 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精 。
斜 向另一侧 , 入真皮 , 刺 到达皮下 , 保持针 体在穴 区内 J 。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4 疗效标准 .
痊愈 : 瘫痪 肢体肌力提高 3 以上 , 级 握
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 3k , g并达到 l 以上 , 能基本恢 0 功
复, 生活 自理 ; 显效 : 痪肢体肌 力提高 2级 以上 , 瘫 握力在 原有基础上增加 15k , , g并达到 5k 以上 , g 生活部分 自理 ; 有效 : 瘫痪肢 体肌力提高 1 , 级 握力在 原有基础 上有所增 加; 无效 : 肌力未提高 , 握力无变化 , 肢体活动无改善。
(P <0 O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1 ,
3 讨 论
13 1 治 疗 组 主 穴 : 侧 上 焦 区 、 焦 区 。 配 穴 : 、 .. 双 下 心
肝、 肾区 。操 作方法 : 用苏州 医疗用 品厂华佗 牌 0 3 l .5mn x2 1 毫 针 , 511 11 1 以左手指 压住 眼球并绷 紧 眼眶皮肤 , 好 选
※ 基金项 目: 北省 中医药 管理 局科 研 课题 计 划项 目 ( 河 编号 :
2 0 0 2 068 )
显著 影响 , 眼针 通过 活血 化瘀 , 疏通 经络 , 改善 缺血性 中
脑梗死半 身不 遂属 中 医学 中风 中经络 范畴 , 少有 虽

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王鹏琴;鞠庆波;宋哲;邵妍;徐辉;赵嘉勋;杨森;赵霞;高胜奇【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4【摘要】目的:观察眼针带针康复法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适量的影响.方法:24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眼针带针康复组)和对照组(运动疗法组)各120例.发病2周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眼针带针康复法或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 评分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针带针康复法组总有效率达92.18%.结论:眼针带针康复组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总页数】4页(P534-536,560)【作者】王鹏琴;鞠庆波;宋哲;邵妍;徐辉;赵嘉勋;杨森;赵霞;高胜奇【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K2科,沈阳 1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26.82【相关文献】1.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J], 吴涛;张霞2.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徐翀颖;李名球3.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J], 高静;冯勇;彭建新4.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J], 孙瑶;李柏霖;胡楠5.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探析 [J], 田立茹;王鹏琴;张嘉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制定工作组;邵妍;崔聪;康健;赵曦彤;于丽华;杨森;孙孟镓;王晨阳;王兴阳;王鹏琴【期刊名称】《康复学报》【年(卷),期】2022(32)6【摘要】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是指眼针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根据康复对象不同的功能障碍,选取“眼针八区十三穴”对应穴区进行埋针,留针期间同步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一种疗法。

制定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眼针带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

本标准通过对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的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和术语(眼针物理疗法、眼针作业疗法、眼针言语训练、眼针认知康复训练、眼针止痛康复技术)、操作步骤与要求(眼针针具选择、取穴原则、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和操作方法等)、主要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6页(P477-481)【作者】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制定工作组;邵妍;崔聪;康健;赵曦彤;于丽华;杨森;孙孟镓;王晨阳;王兴阳;王鹏琴【作者单位】不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2.从快速康复外科到快速康复医学埋线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在ERAD中的作用3.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4.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5.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探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of Eye-acupuncture in Treating Hemiplegia闫启明Yan Qiming,张立颖Zhang Liying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Shaanxi,China712046摘要:目的:探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眼针疗法治疗,取患侧的上、下焦区,眶外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30min。

对照组取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八邪;下肢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太冲、八风;面瘫取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平补平泻,留针30min,15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ye-acupuncture on apoplexy hemiplegia.Methods:60cases of hemipleg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each of30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eye-acupuncture therapy:selecting acu-point in the upper energizer and lower energizer area of hemiparalysis part,gently scraping the needle holder and acupuncturing the area around orbit with remaining the needle outside for thirty minutes after having acu-esthesia;the control group selected acu-points of Jianyu,Quchi,Shousanli,Waiguan,Baxie at Upper limbs;acu-points of Xuehai,Yanglingquan,Zusanli,Sanyinjiao,Taixi,Taichong,Bafeng at lower limbs;points of Yangbai,Xiaguan,Jiache,Dicang were selected for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they were performed com-mon acupuncture by mild reinforcing and attenuating method,and remaining the needle inside for thirty minutes.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two courses,with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of15time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97%,the control group was87%,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Eye-acupuncture treatment has notabl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in treating apoplexy hemiplegia.关键词:中风偏瘫;眼针疗法;针灸疗法Key words:apoplexy hemiplegia;eye-acupunctur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R255.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A文章编号Article ID:1674-8999(2012)12-1674-02中风偏瘫是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瘫痪或单肢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常常难以治愈,甚至终身残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笔者采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和脑病科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 69岁,平均50.6岁;病程4.0d 4.7个月,平均33.5d。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1 71岁,平均51.4岁;病程3.0d 4.2个月,平均36.4d。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2]并全部经CT和MRI确诊。

1.3病例纳入标准①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于1996年提出《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者;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诊断为脑卒中病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8.0d 0.5a)者;③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者;④没有合并消化道出血、AF、心力衰竭、支气管肺炎持续1周以上、脑水肿、肾功能不全等其他脏器疾病而影响脑卒中病恢复者;⑤年龄35 78岁。

1.4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彭静山眼针疗法[3],主穴:8区13穴的上焦、下焦。

配穴:肝阳暴亢证取肝区、肾区;风痰阻络证取脾区、肝区。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28号0.5寸不锈钢毫针沿皮刺入,采用双眼交替眶外刺法得气后静留针30 min,若得气不明显可在针刺附近再刺一针加强针感增强疗效,针刺后嘱咐患者带针自主活动患侧肢体,进行锻炼,出针时缓慢出针并迅速用干棉球按压1min左右,15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对照组:上肢瘫痪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八邪;下肢瘫痪取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太冲、八风;面瘫者配阳白、下关、颊车、地仓。

普通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15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生活能基本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有效率=痊愈+好转nˑ100%2结果见表1。

·4761·表1两组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疗效n痊愈好转未愈有效率对照组3010(33)16(53)4(6)28(87)治疗组3016(53)13(43)1(3)29(97)*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中风偏瘫是常见的中风后遗症,是以半身不遂偏瘫,口眼㖞斜,语言不利为主的病症。

《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心合脉,诸脉者皆属于目。

”《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

”可见眼睛在人身经络所占的重要位置。

眼针将眼睛分8区13穴,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

取上焦主治包括心、肺、气管、胸膜以至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疾病,下焦治疗其水平以下,腰、骶、髂、臀以至下肢疾患。

周霆曰:“阳跷之脉,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

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

且上、下焦区正处在内、外眼角属于阴、阳两跷,所以针刺上、下焦区可治疗上、下肢疾病。

中风又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亏损引起,故在取上、下焦时同时可配取肝、肾区以熄风清肝、回阳固脱,配脾区、肝区,可补中益气、化生气血。

研究认为,急性期且初次发病者眼针疗效最佳,往往针刺后,即刻上肢可移动或比针刺前移动幅度有所增加,下肢即能抬离床面或抬离高度增加。

冯卫星[4]临床观察发现眼针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优于普通毫针,因而眼针对于后期肢体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眼针有针刺范围小、刺激量少、实惠便捷的特点,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临床观察还发现病程越短,患者体质越好恢复越快,治愈率越高;但若偏瘫患者病程长、正气虚、骨骼和肌肉均有萎缩、变形,下肢足心踏床面时不能固定或不能踏床者,应用眼针疗法治疗效果甚微或无效。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1):55.[2]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彭静山.眼针疗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4-68.[4]冯卫星.眼针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7):7-8.收稿日期:2012-07-26作者简介:闫启明(198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老年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Email: 79311092@qq.com;Tel:139********编辑:纪彬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of Small Needle-knif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Fumigation and Washing in Treating Metatarsal Tunnel Syndrome江开春Jiang Kaichun1,李武强Li Wuqiang2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Junior College,Zhengzhou,Henan,China4500002.三门峡武强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Sanmenxia Wuqiang Neck-shoulder Pain Hospital,Sanmenxia,Henan,China472000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跖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封闭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7.5%,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较单纯西医疗法有较强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