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潞城(五)

合集下载

【历史】长治瓜皮襄垣鬼子潞城汉奸壶关疙瘩以及阳城猴

【历史】长治瓜皮襄垣鬼子潞城汉奸壶关疙瘩以及阳城猴

【历史】长治瓜皮襄垣鬼子潞城汉奸壶关疙瘩以及阳城猴从地形上说,晋东南就像一个大花园,四周高山,中间盆地,间隙处为河谷,北部有蛛网式的漳河东出太行,南部有沁河及其支流丹河南下中原。

太行、太岳两肩挑,把长治、晋城两地夹在其中,过去有17县市,现在又分出两个城区。

从历史和文化现象看,长治、晋城受中原地区影响很大,与之联系非常紧密;而晋东南与太原的联络却若即若离,甚至别别扭扭。

我用几个现象来说明——从地缘上,晋东南与豫北(古河内郡)是同党,连语系同属晋东南;与山西都属于山西高原,属于高台上的中国;与华北几省市有一个太行山与“晋冀鲁豫”的连结,著名学者王大有先生就提出这个“大太行”概念;与中西部有一个山地的认同,我提出山地文化来反复强调,晋东南是山地中国的一个缩影,来提醒人们注意。

外部人看待这里,笼统地看,虽然这些年城市化运动发展,晋城、长治两个名字脱颖而出,但它们无法丛文化地理上替代“晋东南”这个概念。

晋东南是个大家庭,16个儿子16朵花!其民俗之丰富,中国甲级。

不知从何时起,每县都有一个代称,如沁县“疙针”,长治“瓜皮”,襄垣“鬼子”,潞城“汉奸”,壶关“疙瘩”,阳城“猴”,晋城“嗲”,高平“疙台”,陵川“忽木”(指智力低)……!有“长子疙瘩屯留瓜,襄垣“鬼子”没脑凹,晋城推着小车卖他妈”之说……里面的内涵之博大,非字意可以解释,充分体现着它们的个性及相互间的亲和。

从著名的泽潞商帮看,泽潞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并称的,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中华大地。

就像兄弟俩,在外地开设有泽潞会馆,从未分开过。

当然长治与安阳、邯郸,晋城与洛阳、开封的联系相对紧密,其中有经济利益在里面。

从内部看,壶关与陵川、长治、长子与高平民间交流密切,大峡谷把壶关、平顺与陵川,还有林州联系起来,共享这种天赐。

唐明皇李隆基本身也能证明,他任潞州别驾时住在长治,但经常到晋城游玩,并在黄花街上找了卖艺情人带回王宫,这就是赵丽妃(祖籍长治县西火)。

李隆基当皇帝后,来过晋东南三次,叫垂幸,并免税给两地人民,叫施恩,所以两地人都怀念他,把他风流故事写进地方旅游书里,千年津津乐道。

潞城简介

潞城简介

〘潞城简介〙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东北角,总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

其地理位臵扼上党门户,挟太行雄风,联齐秦为指臂,跨燕赵为腰肢,是晋冀鲁豫的通衢要冲。

潞城市辖2个街道、4个镇、3个乡:潞华街道、成家川街道、店上镇、微子镇、辛安泉镇、翟店镇、合室乡、黄牛蹄乡、史迥乡。

潞城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播下了文明礼仪的火种。

商殷时代就有“微子国”、“潞子国”之称,秦臵潞县,属上党郡,北魏时代为刈陵县地,隋开皇十六年开始称潞城县,唐天佑二年改为潞子县,五代复称潞城县。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城市。

全市国土面积615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22万。

潞城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她远古文明与现代辉煌交融,现存有合室旧石器和新石器遗址。

她曾经是微子的封地,潞子国的所在。

她秦臵潞县,隋称潞城。

1994年撤县设市。

潞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境内东部多为山区,绿色屏障较好;中部多为平川,城市环境宜人;潞城区位交通素有“挟太行雄风,扼上党门户”之称,是晋冀鲁豫的重要交通要冲,我市东连平顺通安阳,北出黎城通邯郸,西接襄垣通省城,南邻市郊通长治。

境内长邯高速、207、309国道纵贯东西,长邯铁路、太焦铁路交织,市、乡、村通油路,户户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长治飞机场坐落在潞城境内,不论当地人出行,还是各界朋友前来旅游,潞城是人们首选的一个好地方。

潞城紧紧围绕长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造“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号召,实施“双五”战略,推进百项工程,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旅游之路,巧借优势谋发展,多元投资兴旅游。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入手,以文化为主线,以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我们具体抓了以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潞宝集团毛主席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园,神头之战纪念碑和八路军太南办事处纪念馆为重点开发红色旅游;以辛安泉域高山流水竹筏漂流、绿野漂流、环城水系文化公园和卢医山风光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以辛安原起寺,南马风洞山唐代石刻,魏家庄娲皇宫,微子镇三仁祠,潞城文庙,贾村赛社文化,南舍千年牡丹为闪光点构建人文古色旅游;以潞宝工业园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常庄村农家乐,南流村农家乐,辛安村民俗风情苑为重点,培育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潞城大酒店、天脊宾馆星级饭店和潞城大型超市、土特产品购物、新元素演唱中心为重点,完善旅游接待功能。

源自商纣王的哥哥长治潞城的微子镇来历原来这么大

源自商纣王的哥哥长治潞城的微子镇来历原来这么大

源自商纣王的哥哥长治潞城的微子镇来历原来这么大原标题:长治国宝走进潞城原起寺系列(一)历史篇文/韩静算起来,已经足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详细的梳理了长治地区的诸多古建国宝;先是从长治县的第一国宝—法兴寺入手,介绍了它保存的几座唐石塔、宋代正殿,尤其是美轮美奂的十二大菩萨,其文物管所长张宇飞所长的学术水准更是令人称奇;接下来,则叙述了拥有宋代罗汉塑像顶端水平的崇庆寺和已经活态化的长治市区明代观音堂令人咋舌的悬塑。

再后来,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富饶美丽的太行山腹地,蜿蜒千里的浊漳河水系,在平顺县先后饱览了五代时期的大云院、晚唐遗构天台庵、金代古建回龙寺、元朝祈福的夏禹神祠,可说鳞次栉比,目不暇接;这条水系也确实因为保存有八处国宝级文物,而名扬海内外,开此系列专题,则只为向世界、国内众多的文物爱好者们介绍山西,解读山西文物,带领众人一览山西雄奇风貌和瑰丽的古代建筑,进而爱上山西。

这一次的新系列,我们讲宋代原起寺。

首先说这个名字,何谓之原起呢?“从无中来,往无中去、往无中求”这是某位学者对它的解释,这般充满诗意、禅意、隐意的名字,绝对是出自唐宋之际的饱学文人,似乎无可辩驳,这个“入处”它便是潞城的原起寺。

一潞城沿途的微子镇潞城,是长治地区唯一的一个县级市,历史十分悠久;殷商时期便是中原的腹地,曾经有微子国、潞子国的称谓。

我们从长治要去往平顺,就必须要路过潞城,路过这个微子镇。

说起来,微子是一位大大的名人,不是别人,正是商纣王的哥哥。

早些年就受封在潞城的微子镇一带做诸侯,这人后来还成为了宋国的开国元祖,第一代的国君。

根据《吕氏春秋》的说法,本来微子是年长的皇子,父皇是要立他为帝王的,但是因为母亲身边比较低贱,只是一个妾的身份,他是庶出,无奈下就立帝辛为王。

那么这位微子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身份呢?他就是和比干、箕子齐名的“商朝三仁”(贤人),这话不是我说的,孔圣人所讲。

他既然是贵族,有感于纣王的暴政,为了保住自己,于是就出走;后来周武王姬发灭亡了商朝,微子就自己捆了身子,光着上身向武王投降;武王说,不能让殷商就这样断绝了血脉,于是特地将他又封回了商族的发祥地商丘,国号为宋,爵位仍是王公,准予其执天子礼。

长治的神话故事

长治的神话故事

长治的神话故事
故事一:关于长治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

这时,一位名叫治水的英雄出现了,他带领百姓筑坝修堤,治理好了洪水。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将这座城市命名为“长治”,寓意着长久治理、安定有序。

故事二:在长治市周围,有一座名为“五龙山”的山脉。

传说这座山上有五条巨龙栖息,它们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五条龙在山上修炼成仙,时常下山帮助百姓解决困难。

有一天,一个邪恶的妖怪来到了长治市,它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五条巨龙决定合力对抗妖怪。

经过激战,五条巨龙终于将妖怪击败。

为了感谢五条巨龙的恩德,百姓们将这座山命名为“五龙山”。

如今,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长治市还会举办盛大的“五龙山庙会”,以此来纪念这五条巨龙和它们的英勇事迹。

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

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

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第一篇: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早在一万年长治市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 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 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 1523 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 10 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 府城设县.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 ,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这便是“长治”的由来.1.二贤庄二贤庄二贤庄---二贤庄二贤庄二贤庄,在文学作品中和当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贤庄”的叫法, 是因为二贤庄位于古潞州府治西门外八里(隋制,1 里约等于今 0.5 华里)的地方.二贤庄并不是一个村子,它是一个独立的,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村寨的封闭性庄园.兄弟单雄信二十岁左右,已个个武艺精通,更兼他们豪爽仗义,扶危济困,当地人敬称他们为“二贤” ,所居之地后来也就成了“二贤庄”.2.捉马捉马---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几次想吞并上党.当捉马时的上党守冯亭,自知不敌秦国,便将上党17 城献给了赵国,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冯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被秦兵斩杀,没有了脑袋的冯亭仍然驾着战马跑回了长治城, 有人见之大呼: “快来看哪,这个人无头却还能骑马呢!”谁知话音刚落,冯亭便倒地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冯亭的忠勇,便立庙祭祀,名为将军庙,原址在今长治市****小学处.那匹战马一直跑到城外才被人捉住,这就是捉马村的来历.3.东营,西营,中营东营, 东营西营,中营---听说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始设长治县, “长治”由此沿用.应该是取长治久安之意.1.长治县和高平交界处有个叫换马换马的地方,相传是当年廉颇因战事繁忙马跑累了在换马此换骑.2.长治县的八义村八义村,是因为当时有8名义士拦路劝谏赵括不要盲目进兵,但赵括不八义村听反而杀了他们,百姓叹其义气,埋葬立碑纪念,此地因而得名八义,现在当地还有“八义士谏赵处”的石碑 3.在长治县西火镇(原东火乡)东,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岭,岭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大庙,名为“天下都城隍.全国的城隍庙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是全国唯天下都城隍” 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 天下都城隍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一的一处.据清乾隆年间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据一的一处说当兵年刘秀被王莽紧紧追赶,追到天紫岭上,刘秀口干舌燥,无力再逃,这天紫岭上既无人家,又无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庙,刘秀慌不择路,一头撞了进去,把一个当门的大蜘蛛网撞出一个大洞,刘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网已破,定要入庙搜查,那时我岂有活命?想到此, “扑通”跪在山神庙前: “刘秀遇难,请山神爷保佑,他日若是得地, 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话音刚落,只见蜘蛛网已经弥合,由此刘秀又躲过一难.后来刘秀称帝后,果然封天紫岭上的山神庙为“天下都城隍” ,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庙宇,亲书匾额, 后又历代修葺, 规模越来越大, 如今已成为长治县吸引四海香客, 招徕天下游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天紫岭也由此改为城隍岭.4.长治县有个内王村内王村,传说王莽追刘秀,一路追到上党这块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 内王村刘秀性命难保,这时候,看到一块田里有个老农正在犁地,刘秀别无选择,一滚身藏在了犁沟里,老农急忙取些浮土将其掩上,并使犁地的马站立其上,马用三条腿站在刘秀藏身的周边,另一条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着了脚下的刘秀.现在的马站立的时候经常前腿蜷起,就是这么来的.王莽追来,拿枪满地乱戳,却偏偏忽略了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于是刘秀长治县躲过此劫,后来做了皇帝,这就是光武帝.为了纪念,人们便取“土内藏王”之意,将此村命名为“内王”.潞城古时叫潞子婴儿国潞子婴儿国,所以叫潞城潞城,又名婴城婴城.当年微子属于皇子,封地就在这里, 潞子婴儿国潞城婴城他与世无争,在这里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纣王挖了心,首先想到来找微子,所以微子镇这里有比干岭,相当年神医扁鹊在我们潞城卢医山采药,所以那座山才叫卢医山卢医山.另外,潞城卢医山的甩饼是独一无二.,相关的有丹朱镇.精卫填海的发鹫山长子“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 也在长子.长子是尧王故里,尧王故里就在这里,尧之长子丹朱就是封在这里,封在尧出生的丹岭.把长子朱封于丹地,故长子也称丹朱.长子又称为陶乡,陶这个地方是尧童年和少年时期活动的地方.从古至今,长子及上党一带就有“长子不出门”的民间习俗,就是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分居时,长子是不能离开老屋的,有人经商,大儿子必须在家守业,在长治姓氏旁考中,名字叫守业的肯定是老大.1.长子的大堡头色头大堡头和色头大堡头色头也和长平之战有关,秦军坑杀40 万赵兵,尸骨成堆,头颅垒成堡,故名堡头铺,后来改为大堡头.色头,原名血头,也是一个很悲惨的名子,秦将白起密令杀死赵军降卒,按人头论功行赏,秦军争砍人头,血流成河,而今长子县的丹河便因此得名.秦军将血淋淋的人头堆在现在色头村附近,邀功请赏,人头堆成小山,鲜血染红大地, 血头因此得名.多年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抚今追昔,凄然长叹,命僧侣做道场超度亡灵,并取其谐音,将血头改为色头.2.长子县西乡的老太太到县大堂击鼓告状,告一只猛虎吃了她的儿子.县太爷崔珏一听, 便命有一身武艺的都头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获后李能押着“ 罪犯” 向长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这块石头就名为“拴虎石,至今拴拴虎石” 拴虎石虎石周围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牵虎到一条河边喝水,没想到老虎一口气把河水喝干了,从此,这条河被叫做“干河.干河” 干河襄垣原是赵襄子筑城屯兵之地.公元前 260 年,秦王攻赵,晋侯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今县城北关贵江沟),因城是襄子所筑,又位于赵国边界,故取名襄垣.1.关于五阳五阳的来历,我听过这样的传说,是和后羿射日有关,说后羿从天上射下九个太阳, 五阳其中有五个落在这里,因此得名五阳.2.虒亭虒亭的来历.别看亭镇不大,只不过是个乡村小镇,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亭之名还虒亭是战国时晋国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战国时,这个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铁染城.城的四周山高林密,野兽众多,特别是有几只老虎,十分凶猛,时常闯入城中伤人,城中百姓真是“谈虎变色” ,苦不堪言.当时,晋文公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崔丑,一个叫魏征,二人决心为民除害,杀死老虎.在征得晋文公的同意后,魏,崔二人带领士兵上山去了,经过十多天的围猎,将老虎全部围在甄平山的一个山岭里.于是,二人带领士兵在岭上将虎全部捉住, 无一漏网.接着在铁染城外建了一个很大的笼子,将虎放在里边,困了起来.在笼边分别建了两个高亭,其目的是为看守老虎之用.人们称大笼子为“虎笼” ,称亭子为上虎亭和下虎亭.过了一段时间,老虎被困饿而死,虎患已绝,人们便在虎亭四周盖起房屋,定居下来, 逐渐形成了村落,并定名为“虎亭村”.又过了好久,晋文公分封时,将虎亭这块地方封给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领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这个地方叫虎亭,极为不祥,千万不行.羊舌赤毕竟是个大夫,不是个白吃饭的.瞑目沉思一阵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两笔就变成了虒, 既保留了原来的“虎”字,音又变成了虒.虒者死也, “死虎”当然不可怕了,别说是“羊” , 连小虫子也不怕它!就这样, “虎亭村”就被“虒亭村”取而代之了.这一“代”就是几千年.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人再把它改过来,它将长此存在下去.3.襄垣虒亭镇有箭壑村箭壑村,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王莽开弓放箭直射刘箭壑村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刘秀躲在石后,幸免于难,但巨石上却被利箭划开一壑,故名箭壑.4.襄垣县的常隆村常隆村,说是此地古时有十条恶龙为虐,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与十条恶常隆村龙进行了一场生死博斗,结果九条恶龙被降伏,有一条逃到此地藏了起来,因此得名藏龙.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路经山麓,遇一樵夫问: “此地何名?”樵夫答道: “藏龙.”赵匡胤闻之失色道: “此地藏龙,对朕称王极为不利.”于是,吩咐随从转告乡里,改藏龙为常隆.5.在襄垣的夏店,有个马喊村马喊村,说得就是张良的故事.相传在汉朝时,刘邦天下既定, 马喊村大封群臣,刘姓将领都封为王,而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却封为侯,身为汉初三老的张良看出刘邦的私心, 就不辞而别, 回到故乡襄垣隐居.刘邦痛失良臣, 便带领人马日夜追赶, 晓行夜宿,当来到襄垣夏店地界时,正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刘邦便令军士找水,但找了半天,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刘邦不信,便亲自下马来找,突然马蹄陷入一块石头之中,那马一声长嘶,猛然拔蹄,只见蹄下一股清泉喷涌而出,直到人马喝足,那泉仍然涌流不竭.刘邦深感稀奇,但将此地命为“马喊” ,将那股清泉命为“马刨泉”.6.襄垣县的古韩镇有个好去处,称为“凉楼 ,古为县八景之一.凉楼的来历也源于一凉楼” 凉楼段神话传说.凉楼的附近有个村子叫做北里信,北里信村东南有处水潭,叫鹿哭泉.相传在很早时,这里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除了两只和人一样正常的眼睛外,左臂上还长有一只眼睛,取名“三目子”.因其与常人不同,父母为避灾祸,便将三目子遗弃荒郊,被一只鹿衔走.数年后,有一个猎人路过鹿洞,发现了洞内的三目子,便将其带回家中抚养.鹿回来后,不见了三目子,四处寻找终不得, 垂泪成行, 忧郁成疾.那滴滴鹿泪化作一股清泉, 人称“鹿哭泉”.据说喝了此泉可使无奶的产妇乳汁如注,所以常来这里求奶的人很多.三目子四岁那年,经百法和尚点化,左臂上的那只眼睛睁开了,便到建封寺修练,十岁开始游方,人称“三目僧”.据传三目僧原是隐居在燕山脚下的南天隐叟,因与姜太公斗法失败,被黄飞虎发配到古韩,才投胎人间的.三目僧为了报答黄飞虎的不杀之恩,便为黄飞虎三月二十八的生辰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祝寿圣殿,中有凉楼最为壮观,夏季来临,此楼内却凉爽如秋,故称“凉楼” ,由此而形成了方园百里的凉楼大会.三目僧为了报答黄飞虎的再造之恩, 送给了黄飞虎一封厚礼, 在神仙界中开了一个行贿受贿的先例,大概从那个时候起,腐败之风便屡禁不绝.因姜太公在封神的时候,封黄飞虎为五岳之首, 仍加敕一道, 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 所以民间就有了“生前赶了凉楼会, 死后不受阎王罪”的民谣.黎城.相关的有黎侯镇哦对了还有个黎侯虎黎侯镇.黎侯虎不知道是原来就有, 黎城因原是黎国所在地而得名.黎侯镇黎侯虎还是现在人的创新.1.黎城县的黄崖山,有个圣人泉圣人泉.相传,当年二郎担山赶太阳,路经此地住了一宿, 圣人泉他看到这里一片干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灵涂炭,起了恻隐之心.第二天拂晓,他拿起半葫芦神水,朝着山下的村民,发出雷霆般巨喊, “接水!”谁知此时正是黎明,村民都还沉浸在梦乡里, 那鲁莽的二郎神见无人理睬, 便烈性大发, 将葫芦踢倒, 使神水渗进了黄崖山里, 钻入地下.1941 年夏天,左权将军带领战士经过艰辛探求,终于将这股清澈的泉水挖了出来,左权将军离开这里不到半年,便牺牲在辽县的十字岭.为纪念左权将军,当地老百姓就把这股泉水称为圣人泉.殷商时为余无戍,春秋时称留吁,战国时称纯留,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二县,东汉屯留时又并余吾称屯留县,以后历代沿袭.1.屯留西贾乡的牛角川牛角川与嶷神岭相邻,相传,过去每逢农历七月十九日,岭内有头金牛角川牛总要吼叫, “没有钥匙,没有钥匙”.这件事被一位南方的盗宝人听到了.来到嶷神岭寻找打开宝藏的钥匙, 在一个山村发现了一位名叫钥匙的孤儿, 于是在七月十九晚上带着钥匙来到嶷神岭,当金牛吼叫时,他大声说钥匙到了,这时岭中出现了一个山洞.洞里有头金牛正在碾金豆子.他们急忙跑进洞中,抓住牛角往外拉牛,用力过猛,把一只牛角拉了下来,这时洞口正在关闭,他们只能拿着牛角往外跑,当跑到今天牛角川一带时,不小心牛角掉在地上钻入地内,从北向南穿去,形成一条沟,后来人们将二人歇息的那个村庄叫成牛角川.明嘉靖三年,为反抗明王朝赋役暴政,青羊里石埠头人陈卿领导了五万余人的农平顺民起义.明朝统治者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历经五年,于嘉靖七年十一月才残酷****了农民起义军.为了加强对青羊里人的统治,明朝统治者于嘉靖八年,割潞城16 里,壶关10 里,黎城 5 里,共 31 里,在青羊里设置了平顺县,其意为“剿平逆寇,地方平顺” 1.平顺县花园村南侧,东西各有一座高山,两座山从中间截断,形成一大夹缝.两座山顶拱夹着一个有千余立方米的椭圆型巨石,刮大风时,石头还能不停地摇晃.此石有形成于造山运动时之说,也有天外飞来之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拼命追杀刘秀.一日, 刘秀被王莽紧追不舍, 到了一块开阔地里.一老农正在赶一头牛犁地, 刘秀求老农帮其藏身.老农急中生智, 将刘秀藏于犁沟,让老牛卧在其身上.王莽到来问刘秀去向, 老农言说: “不知.”喜鹊嘴贱,向王莽示意“使枪扎,使枪扎(嘁喳喳).”乌鸦第二篇:地名的来历地名的来历摘要: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

500年前的长治潞州古城全景还原震撼了

500年前的长治潞州古城全景还原震撼了

500年前的长治潞州古城全景还原,震撼了长治,古称潞州,又称上党,在今山西东南,因其特殊的战略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无论谁家占领了这座城市,都会花很多的人力物力修缮这座城池。

如今,秦汉时期的上党郡、唐宋时候的潞州城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已经无法想象。

今天小编就就根据遗留下来的一些史料,结合老辈人的一些说法,为您还原下500年前的潞州古城,列位,上眼呐!潞州古城参观之战略位置长治,古称潞州,又称上党,所谓居山之高,与天为党,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无论是从河北、河南攻山西,还是从山西南下中原,泽、潞皆为通道,那时候谁占据了上党、太行的地利,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所以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潞州古城参观之城门从史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上党门的建筑是明朝时潞州府衙所在,而明朝时候的潞州城则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当时镇守潞州的朱元璋爱将,延安侯唐胜宗所筑,砖瓮四门。

据《长治市志》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年),城墙重修,三年建成。

整座城池,城墙高约三丈五尺,厚二丈,完全由砖石砌就而成,高大坚固。

整个城池呈方形(这是古代城池的标准建制,为把整个城池封闭起来起防守作用),潞州城东西长五里,南北长七里,整个周长有二十四里(所以长治民间有“二十四了卧牛城的说法)。

古城设四座城门,门上皆置五开间城楼,以便守城将领登城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

四座城门分别为:东潞阳门,取朝阳升起之意;西威远门,取威名远播之意;南德化门,取宣德教化之意;北保宁门,取保境安宁之意;为了凸显潞州古城的战略级别,四座城门外都建有瓮城(保护主城门的小城门,备足粮草兵马,以起到战时缓冲作用),瓮城四角也各有角楼(分别为西北角建乾楼,东北角建艮楼,西南角建坤楼,东南角建巽楼,对应易经中另外四卦)。

潞州古城参观之城门祭祀设施说完古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咱现在再说下民间祭祀功能,要知道以前的人那可是有信仰的。

史料记载,潞州古城:西城墙外有演武场东城墙外有先农坛南城墙外有风雨雷电坛北城墙外有社稷坛城墙同其周围附属建筑共同构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和祭祀体系。

介绍潞城作文

介绍潞城作文

介绍潞城作文潞城,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对我而言,它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韵味的地方。

潞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的东北部。

这里没有那种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祥和。

走进潞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

田地里,小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铺上的一层绿色绸缎。

农人们弯着腰,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这片土地,每一次弯腰都承载着对丰收的期盼。

说起潞城的村庄,那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有的是传统的四合院,有的是新建的小洋楼。

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给整个村子增添了不少生机。

村里的小路弯弯曲曲,用石头铺就,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

在村子的中央,通常会有一棵古老的大树,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村庄。

夏天的时候,人们会在树下乘凉,唠唠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那场景真是温馨极了。

潞城的美食也是一绝。

潞城甩饼,那可是家喻户晓。

一张薄薄的饼,在师傅的手中甩得又薄又圆,然后放在铁板上,刷上油,打上鸡蛋,再撒上葱花和椒盐,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甩饼就出锅了。

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潞城的驴肉,肉质鲜嫩,味道醇厚。

无论是做成驴肉火烧还是驴肉汤,都让人赞不绝口。

除了美食,潞城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有一次,我去了潞城的卢医山。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路边的野花野草散发出阵阵清香。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我加油鼓劲。

当我终于爬到山顶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

整个潞城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山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丝丝凉意,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舒畅和惬意。

潞城的人们也是热情好客。

记得有一次我迷路了,向一位大爷打听路线。

大爷不仅详细地给我指明了方向,还怕我找不到,亲自带着我走了一段路。

一路上,大爷还跟我介绍了潞城的一些风土人情,让我感受到了潞城人的淳朴和善良。

长治市郊区鹿家庄的来历(五)

长治市郊区鹿家庄的来历(五)

长治市郊区鹿家庄的来历(五)
该文被2010年第四期《长治地方志》收录
今天的长治市郊区鹿家庄是一个城郊村,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迅速。

然而,说起鹿家庄的来历,恐怕没有几个人说得出。

上党古城长治,在唐代曾经是“梨园”的创始人李隆基由潞州别驾到大唐皇帝的升腾之地,707年四月,李隆基在中宗景龙元年,李隆基以临淄王的封爵和卫尉少卿的四品官职,兼任潞州别驾,第一次来到潞州(今长治市)。

景龙三年(709年)十月卸任回长安。

在潞州治政近三年。

唐玄宗李隆基四次回过潞州。

按当时的“开元盛世”来推断,李隆基视潞州为“故乡”。

开元十一年(723)正月,唐玄宗以皇帝的身份首次来到潞州,侍驾的有张嘉贞、张说、张九龄、苗晋卿(壶关人)。

正月初九入潞州城,将旧邸改为“飞龙宫”。

李隆基回到曾经做过别驾的潞州,走到今天的鹿家庄村,在此小憩,看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对这块地方不陌生,风流才子李隆基说不定还有许多韵事。

据说今天的潞城市崇道镇的郭村今天多美女,也是和那时这帝王在潞州有关。

不过此时的李隆基再非昔日的李隆基,他在这停下事小,可是。

早有后来成为马屁精的那些人,就把他落驾的地方叫做了落驾庄。

后来人传人的口误,导致成了今天的鹿家庄,其实鹿家庄姓鹿的不多,也不会多。

去年,我在网上看到鹿家庄的村名,把赵本山的小品改为长治方言的时候,我就想,这对李隆基这位文艺界奇才落脚过地方的人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呀。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搜狗百科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搜狗百科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搜狗百科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

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

战国时,属韩国。

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

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

建安十八年(213),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上党郡复归并州。

西晋永兴元年(304),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313~317)归后赵。

后上党郡归西燕。

太和5年(370),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

太元十一年(386),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

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

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三年(583),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

大业元年(605),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

唐武德年间(618~627),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

开元十七年(729),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

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

大历元年(766),置昭义军。

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

梁末帝时(913~914),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

后晋(936~947),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因之。

宋代时期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

元丰年间(1078~1085),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

建中靖国元年(1101),昭义军改为威胜军。

崇宁三年(1104),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

金代时期金代(1115~1234),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1128),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代(1206~1368),潞州属晋宁路。

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

太宗三年(1231),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

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隶布政司。

中国长治_精品文档

中国长治_精品文档

中国长治中国长治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长治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太行山脉与中条山之间,是过去古代交通要冲的一个重要驿站。

长治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长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左右,它是中原地区与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北方地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长治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历史上军事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在古代,长治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边防城市,因为它位于大运河沿线,能够掌控北方入侵者的行动。

长治还是一个商贸中心,许多商人和商队在这里停留,进行商品的交易和交换。

长治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太行山和中条山的存在给长治带来了得天独厚的风景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的山峰险峻,溪流纵横,景色如画。

中条山则是一个由十多座山峰组成的山脉,其中的八座山峰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中条奇景”。

这些山脉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和林木资源,为长治的农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长治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其吸引力的一部分。

城市内保存着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如崇文塔、文庙和古城墙等。

崇文塔是长治市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之一。

文庙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征,是学习和教育的场所。

古城墙是长治的城市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除了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长治还以其富饶的农业和矿产资源闻名于世。

农业是长治的支柱产业,这里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肥沃的土壤,适宜种植谷物和蔬菜。

长治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长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长治市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旅游业。

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旅游计划和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这个美丽的城市。

游客可以欣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参观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并品尝当地的美食和特色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长治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郊区(五)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郊区(五)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郊区(五)序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

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郊区长治市郊区Changz hishi Jiaoqu长治市郊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段西麓,上党盆地边缘。

东与平顺、壶关县相邻,西与屯留、长子县接壤,南靠长治市城区及长治县,北连襄垣、潞城市。

地理坐标在东经112度59分35秒~113度12分35秒,北纬36度07分2秒~36度26分1秒之间,是个典型的城乡一体城郊区。

区政府在长治市延安中路61号,北距省城太原229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623公里,南距河南郑州300公里。

郊区地域南宽北窄,走向与太焦铁路平行,呈南北走向,全区为一个不规则的狭长地带,似手枪形.全区国土总面积289.37平方公里,占长治市总面积的2.08%,折合43.4万亩,人口274960人.区境界南起老顶山镇南界,北至西白兔乡漳村,长35公里;东起老顶山镇最东部,西至堠北庄镇最西部,宽19.5公里,最窄处仅有3.1公里。

凹里村该村原址在今村南岗上,明万历年间因修潘王坟迁居于今址,因村四周较高,村在洼处,故名凹里。

该村位于北纬36度16分,东经113度05分,人口0.28人,面积1.01平方公里。

富村原以傅姓得名傅村,后取“富裕之意”,以富代替傅姓改为富村。

该村位于北纬36度17分,东经113度05分,人口906人,面积3.07平方公里。

故县相传此村很早以前是屯留县城,后屯留县迁走,为作留念,取为故县。

该村位于北纬36度20分,东经113度02分,人口2401人,面积7.88平方公里。

葛家庄村该村原是洪洞县大槐树下一户姓葛的移民来此安家落户,以姓氏和地形起名葛家庄。

该村位于北纬36度22分,东经113度02分,人口603人,面积2.1平方公里。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黎城(十)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黎城(十)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黎城(十)序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

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黎城县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腹心地段。

晋冀豫三省交界。

介于北纬36度23分—36度53分和位于东经113度15分—113度35分之间。

全县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1公里,县境面积1101平方公里,有157591人。

名称来历:黎城古为黎国,始于商朝。

黎城命县,始于隋开皇十八年(598)。

黎城这一名称,据《史记.周本记》载:文王“败耆国”。

《正义》:耆,即黎国也。

《路史.国名记》:“昔文王伐饥,本作,音祈,即耆黎也。

”黎,《路史》作“ ”、“ ”。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古字黎与耆通。

”《地理今释》:“ ,则其专字,古同声字多能假。

国都字多从邑,非有数名也”。

由此可知,今之黎城:商代方国,为周文王所灭。

武王又封为侯国,称黎侯国。

黎侯受封建城,即黎侯城,故址在今黎城县。

这就是黎城的来历和含义。

黄崖洞镇位于东经36度48分,北纬113度26分,本县最北部,东接河北涉县,西连武乡县,南邻西井镇,北界左权县。

面积12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2%。

辖22个村民委员会,13582人,汉族。

名称来历: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东崖底”。

相传,原村庄座落在一里外之东山崖下,故名东崖底。

因镇政府驻在该村,故名东崖底镇,2000年12月撤并乡镇后,更名为黄崖洞镇。

地形地貌:该镇属山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为2012米,最低是清泉村,海拔662米。

自然条件:主要河流有清漳河、东河、南河,境内全长9公里,清漳河长6公里,气侯特征为三类:西北属高寒山区,中间地带较暖,东部清漳河畔,气侯温暖。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壶关(二)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壶关(二)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壶关(二)序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

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郊区壶关县Huguan Xian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经113°10'~113°40',北纬35°~36°12'。

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两市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

东北距首都北京公路里程639公里. 壶关县在汉王刘邦元年(前2006)始置县,因古壶关县口山形似壶,且于此置关,故名壶关。

总面积1005.89平方公里。

390个村民委员会,1023个自然村,总人口28.5万人。

龙泉镇龙泉镇位于位于县城四周,北纬36度07分秒,东经113度12分秒,东与五龙山乡相连,南与黄山乡接壤,西与长治县毗邻,北与集店乡搭界。

共计3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8734人,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

由原来的城关镇、西川底乡合并为龙泉镇,下设39个村民委员会。

云坡村北纬36度07分秒,东经113度12分秒,280人,0.60平方公里,相传坡顶修有一坛,而得名坛坡村。

沟西坡村北纬36度07分秒,东经113度12分秒,沟西坡村,629人,0.50平方公里,居于一条河沟的山坡上,故名。

龙泉河村北纬36度07分秒,东经113度12分秒,龙泉河村,330人,0.60平方公里,位于一河沟,沟似龙状,每到雨季河流涨水,好似龙口吐水,故名。

马驹村北纬36度07分秒,东经113度15分秒,6个村民小组,马驹村,1538人,3.80平方公里,相传以前从村西边山顶上一山洞中跑出一匹马来,人们感到惊奇,到洞口往里投石块,便听到洞里有马驹叫声,故名。

说说潞城市的来历

说说潞城市的来历

说说潞城市的来历西周时,这里曾有潞国,也作潞子国。

西汉初,在潞子国故都城置潞县,以古潞国为名。

故治在今市区东北18千米古城村。

隋开皇十六年(569年)又改为潞城县。

“潞城”县名始此。

据《水经注》:“(潞)县故赤翟潞子国也。

”春秋时期,这里有赤狄中最强大的潞国。

也称潞子国(即潞氏)。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6月,晋景公派大将荀林父兴师,在曲梁(今潞城市石梁村)大败潞军,灭潞国。

战国时期,潞子国故地称为“潞”或“露”,为韩国上党十七邑之一。

西汉初,在潞子故都城置潞县,属上党郡。

西晋时期,潞县一度为上党郡治所。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改潞县为刈陵县,县治在今黎城县古县村,隋开皇十六年(569年),又从刈陵县划出南部区域,置潞城县,县治设在今潞城市区。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上党郡为潞州,潞城县隶属于潞州,归河东道。

唐末天佑二年(905年),权臣朱温为避其父朱诚名讳,改潞城县为“潞子县”。

五代后唐时,恢复原名,潞子县复名为潞城县。

五代皆依唐制。

北宋,潞城县属潞州,潞州亦曰上党郡昭义军。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改昭义军为隆德军,崇宁三年(1104年)升隆德府,领上党、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7个县。

金代,改隆德府为潞州,潞城县属河东南路潞州。

蒙古初年,潞州复改隆德府,太宗窝阔台三年(1231年)再改潞州,潞城县属平阳路潞州,大德九年(1305年),因发生大地震,希冀安宁,而改平阳路为晋宁路,潞城县属晋宁路潞州。

明代,潞城县属冀南道潞州,嘉靖八年(1529年)升潞州为潞安府,潞城县属之。

清属冀宁道潞安府。

1949年8月9日,中共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太行、太岳、太原3行政区和陕甘宁边区的晋南、晋西北2区50县,合并设立山西省。

8月19日,设立长治专区,潞城县属山西省长治专区。

1954年4月9日,潞城县与长治县合并为潞安县(驻长治)。

1958年11月3日,长治专区改名为晋东南专区,潞安县属晋东南专区,11月21日,撤销潞安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长治市和黎城县。

【乡愁】长治有多少地名带着“羊”?

【乡愁】长治有多少地名带着“羊”?

【乡愁】长治有多少地名带着“羊”?羊和吉祥有关。

羊和炎帝有关,和上党有关。

《说文解字》说:“羊,祥也。

”羊在中国古文字中,是与“祥”相通的,是“吉祥”、“美好”、“善良”的象征,羊年祝福大家平安吉祥。

传说人间本是没有五谷的,人类靠蔬菜和野草为生。

有一年秋天,一只神羊从天宫来到凡间,发现人类面如菜色,神羊善心大发,回到天宫后偷偷溜进御田里,摘下五谷,溜至凡间,把种子交给人类。

人们播下后见长大的穗似羊头像羊尾,便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以感谢神羊的送种之恩。

相传神农氏炎帝姓姜,他牛头人身,是以牛、羊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曾遍尝百草为民医病,始种五谷教民稼穑、饲养家畜,其足迹遍布上党。

长子县色头村炎帝庙至今保存完好。

村中的炎帝祭祀庙会原名神农会,每年农历十月初十至二十日,秋收结束,粮食进仓入库,人们普庆丰收,不忘炎帝兴农之恩,蒸制猪、羊、鸡、鱼等供品,献于炎帝灵前,以表对炎帝的感恩之情。

武乡县蟠龙镇祥良村,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祥井村,都是为求吉祥平安而取名。

据《长治》原注1.平顺县羊井底村原名羊井铺,村址在现在村西大水池以北100米处,当时那里是长治通往县城的大路。

羊井铺村人在路边开了一个卖饭的店铺,冬天,有人在这里养羊,也有人从外地贩运羊来卖羊,饭铺里就卖羊汤,过往的人可在这里吃饭喝羊汤。

为了解决喝水的问题,饭铺在这里打了旱井,行人路过这里,人喝羊汤,马能饮水,是个歇脚的好地方,后来来的人多了,村民开始往沟里也就是现在的村址迁移,有的农户直接住进了沟的尽头,也就是沟底,村名就改为羊井底村。

羊井底原来是一个乡镇,2000年并入青羊镇。

今年为纪念羊年,我市邮政部门专门启用了羊井底临时邮戳。

2.长治县西火镇羊川村相传河南灾民逃荒至此建村时利用沿河河水养羊,在平川种地,取名羊川,当地读“羊阳”。

3.武乡县洪水镇白羊岭村传说立村时有户人家养着一群白羊而得名,后演变成白羊(杨)岭。

4.襄垣县上马乡阳沟村原名羊窑沟,原是固村的一个地主的宿羊之处,1979年独立成村时改了名。

长治市区名称古今衍化

长治市区名称古今衍化

长治市区名称古今衍化长治市区名称的古今衍化长治市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山西的副省级行政中心。

长治也和我国的多数城市一样在历史不断变化的长河中,名称也在不断地更替变化。

长治市区内开始有人居部落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

目前据已有的文献记载,大致推算到炎帝部落时期。

当时归于潞。

后历经黄帝、喾、尧、舜、禹、夏等几代。

商朝时归属黎国。

市区地域初步形成较为集中的人居聚落。

周朝时先属黎国。

后赤狄部落灭黎国,近潞水建立潞子婴儿国。

宣公十五年,晋国灭婴儿国复立黎国。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

长治地域也被三分,依照地域名称分别称为韩上党、赵上党、魏上党。

市区范围属韩国上党。

韩国上党地领十七城,分别是长子、屯留、余吾、铜鞮、濕氏、沾县、襄垣、壶关、泫氏、高都、潞城、陭氏、阳阿、谷远、端氏、长平、武遂。

韩置上党守,治于长子。

现在的长治市区已形成城,称为壶关。

也就是说,春秋后期开始,长治市区称为壶关。

秦国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此置上党郡,郡治称长子。

郦道元《水经注》记作:“上党郡治长子”,而《魏书》记作“上党郡,秦置,治壶关城。

”二者看似互相矛盾。

不过唐《元和郡县图志》一书给了调和矛盾的钥匙:“(潞州)秦为上党郡地,后汉末,董卓作乱,移理壶关城,即今州是也。

”明白地指出了上党郡治的变迁:秦汉时在长子,汉末董卓作乱后移到了壶关城,也就是唐代的潞州---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的驻地,今天的长治市城区。

也就是说,春秋后期开始,一直到董卓作乱时,长治市区一直称为壶关。

董卓作乱后上党郡治所移到壶关城开始,长治市区名称变为壶关、上党两个名字。

后魏时移壶关县治于颍阳岗,市区废壶关之名。

隋大业初置上党县。

长治市区以上党县城之名一直称呼到明代嘉靖八年。

隋代时,于城中建上党郡署。

今天遗留的上党门是明代复建后的遗迹。

后周宣政元年,上党郡始置潞州。

长治市区有了第三个名字:潞州。

这个名字在以后一直断续沿用到嘉靖八年。

之后虽然唐代设置过总管府,大都督府,昭义军节度;梁改正义军;唐庄宗改为安义军,后晋改为昭仪;北宋改为昭德军,宋徽宗是有改为隆德府等等,都是高于县一级的行政管辖。

长治简介

长治简介

长治市简介长治市政区位于山西省境东部偏南,北接晋中地区,东与河北、河南交界,南与晋城市管区毗邻,辖2区1市10县,计有51镇182乡和12个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驻八一路。

【历史】长治市古有上党之称。

商、周为黎国地,战国时为韩别都。

秦并吞六国后,属上党郡,隋置上党县,明嘉靖年间始设长治县,“长治”由此沿用。

1951年改设市,由省直辖,1958年划归晋东南专署,1975年复由省直辖。

1983年增辖长治、潞城二县,1985年改为现建制。

境内山峰重叠,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周初西伯戡黎、春秋晋灭皋落、战国韩赵之争、秦将白起坑赵以及后晋后梁的“夹寨(长治南、北寨)之战”等古战争均发生在境内。

抗日战争中,英雄的八路军和上党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粉碎了日寇的“九路围攻”,长乐战役歼敌两千多名,党行窑洞战,沁源围困战,响堂铺、神头等战役,均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45年的上党战役,歼灭阎匪三万多众,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地理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居多,耸立于东部的太行在境内长约110公里,最高峰桦树凹海拔2012米。

西部太岳山在境内长约100公里,最高海拔在2453米。

南为山地高原,原面平整,山岭起伏,山峰有方山、老雄山、五龙山等,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

中部山地、盆地相间,长治、黎城盆地较大,是主要农作区。

境内河流以浊漳河为主,它属海河水系、分南、西、北三大源流,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源镇;北源发源于晋中地区榆社县。

该河在境内流长150 公里,于平顺入河北省。

长治市城区地处长治盆地东部边缘,近郊地势南高北低,浊漳南源及其支流石子河、陶清河顺地势倾斜纵贯西郊,有灌溉、发电之利。

浊漳南源与洚河交会处的大型水库漳泽水库,是长治市区工农业用水的主水源。

【气候】长治市全境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5℃至12℃,一月零下 4.8℃,七月23.3℃,年降雨量500至650毫米,集中于夏秋两季,由南向北递减。

历史上的长治与上当

历史上的长治与上当

历史上的长治与上当山西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在连绵群山中夹着很多盆地。

山西省从北往南的盆地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这些盆地之外,山西省还有一个盆地,只不过这个盆地在地理上的盆地特征不如以上几个盆地明显,这就是长治盆地。

长治盆地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介于太行山脉与太岳山脉之间。

山西省其他几个盆地的特征非常明显,就是两山夹一盆,一盆之中有大河。

而长治盆地虽然也是两山夹一盆,但这个“盆”的地势较高,盆地特征不是特别明显,而且也没有大河流经。

长治盆地还有个名字,叫做上党盆地,长治市就位于这里。

你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你一定知道上党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共设三十六郡,上党郡就是其中之一。

秦朝时的山西只设五郡,西北设雁门郡,东北设代郡(治在河北省),中部有太原郡,西南有河东郡,东南就是上党郡。

之所以叫上党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是因为这里位于太行山脉,地势非常险峻。

古人云:上党地高,可以天为党,所以称为上党。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往东出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往南出晋城越黄河就是四大古都之一洛阳(洛阳往东不远还有另一古都开封),往北不远就是太原。

特殊的地理存在,决定了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赵、魏、韩三家分晋,上党为韩所有。

咱们看战国地图,上党介于韩、赵、魏之间,又是华北平原在太行山脉的门户。

秦国志在天下,欲并天下,必先攻克上党。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262年),秦王嬴稷派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摆明了要吃掉上党这样的军事重镇,打开东进通道。

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不想降秦,却把祸水引向了赵国。

冯亭的态度是韩国无法救援上党,不如降赵,然后秦必攻赵,赵要活下来,必须联合韩国。

如此一来,上党就可以保证不落入秦人之手。

在赵孝成王看来,上党降赵是从天上掉下来一块大肉饼,毕竟上党十七城是块大肥肉。

再加上冯亭使者对赵国的全天候马屁全开,说上党人宁降仁义之赵,不降虎狼之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潞城(五)序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

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潞城市潞城市地处长治市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

共辖4镇、3乡、2个办事处、191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

远在商、周两代就有微子国与潞子国之称。

秦置潞县,属上党郡,县城设于今辛安泉镇古城村。

潞城市西北与襄垣县以山为界,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谷岭交错,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县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适宜于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生长和农、林、牧业全面发展。

花椒、核桃、柿子、枣,俗称潞城四大宝。

潞城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区,辛安泉是华北第二大泉,清泉漫布,水势喷涌,泉域一带,人称北国小江南。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万泉河竹伐漂流是游客的最佳去处,特别是泉域一带绿树成荫风景优美,且文物古迹众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唐宋时期的宝塔寺庙、八路军总部帅堂遗风、神头战役纪念碑、微子文化、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濡相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奇丽画卷,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成家川办事处成家川办事处位于潞城市东南郊,距市区6公里,毗邻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天脊煤化工集团,总面积83.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00公顷,总人口30749人,位于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之间。

下设天脊集团社区居民委员会,大桥、台东、沟东、黄池、会山底、山后、南村、下社、河西、峪北、祥井、鼎留、沟北、后峧、郭家庄、申家、苗家、木瓜、东邑、成家川、成家、李家、米家、王家、神泉、驮坡、窑上、三井、西辿等29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底撤并乡镇将黄池乡、东邑乡撤并组建成家川办事处。

原定办事处设在成家川村,现办事处暂住东邑村。

主要学校有成家川中学、东邑联校、黄池联校。

东邑村北龙五庙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泉村东葛井山为潞城古八景“葛井寒泉”所在地,祥井村有北魏摩崖石刻存世。

天脊集团社区居委会位于经度36度19分,纬度133度13分,因天脊集团家属区而得名。

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山西化肥厂,属国家六五重点建设项目。

成家川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2.066平方公里,人口1923人。

该村原名裴家光村,后因姓成家占了优势,将姓裴者赶走,从而以成姓得名成家川。

1949年至1954年归第一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至1961年归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7月至1983年归东邑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东邑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四为古庙会。

三井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3.737平方公里,人口1121人。

唐朝时代,陈国公之墓在此,有人住在这里看守坟墓,因吃水困难就在此地挖了三眼老井,从而得名三井村。

窑上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658人。

该村原和成家川是一村,位于成家川村的西南,地形较高,住宅都是窑洞,故得名窑上。

驮坡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0.535平方公里,人口249人。

该村坐落在台阶形坡上,一坡驮一坡,故起名驮坡。

王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161平方公里,人口426人。

该村居住王、代两姓,原名“王代庄”,后因官府没批准,定名为王家,又叫王家庄。

该村以农业为主,石料加工是该村的副业。

李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4.459平方公里,人口553人。

本由3个自然村组成。

据说明末清初,从洪洞老槐树下迁来李姓三家,各地又迁来不少人家,因李姓占优势,故名李家村。

庄底村李家村是由庄底、上庄、岭后三个自然村组成的,因庄底位于上庄和岭后的东下边,故得名庄底村。

上庄村因上庄村位于庄底的上边,故名上庄。

岭后村岭后原是一土地名,1932年平顺有一家迁来居住立村,从此以土地名做为村名。

米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74人。

该村居民大多姓米,故得名米家。

西辿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518平方公里,人口441人。

该村位于东邑村西,行走道路是养肠小道,崎岖不平,故名西辿村。

东邑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2495人。

据墓碑载:东邑在乾隆年间(公元662年)叫黄邑村,相传原村位于现村西北一里的土家厂(土地名),因当时卢医山住有道士,不断下山抢劫,所以该村向东南方向迁移一里,得名东邑村。

寺后村该村位于葛井寺庙院后,因而得名寺后村。

台东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2.886平方公里,人口948人。

该村西有一山叫三皇脑,山上有一古庙,庙内有一戏台,此村就位于戏台东一里处,因而得名台东村。

崇楼村三皇脑山庙内有一座戏台楼,该村位于戏台楼的下边,人们崇拜此楼,起名为崇楼村。

大桥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085平方公里,人口206人。

该村原属神泉村,因种地较远不便,中间还隔着一条大沟,沟底有座石桥,为了种地方便,从清朝时神泉就有人移住桥西,从而得名桥西村现习惯用名大桥村。

沟东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0.986平方公里,人口240人。

该村和台东相隔一沟,建村比台东晚,又在沟的东面,故得名沟东村。

神泉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7.958平方公里,人口1896人。

该村有一山叫燕皇脑,山上有自然形成的葛井寒泉,为潞城“古八景”之一,又传说还有鸽子染布,因而得名神泉村。

该村有果园、养殖、种植三大主要产业。

峪北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704平方公里,人口318人。

该村东北靠十二连珠山脉,有山有谷,因而得名峪北。

祥井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3个村民小组,面积3.764平方公里,人口751人。

该村南有禹王山,山下有一水井名“高井”,“高井”是吉祥高照的意思,故得村名为祥井。

本村主要盛产柿子。

下社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6.144平方公里,人口1234人。

相传该村原叫夏社,村东有冯阳将军庙,职务夏阳侯,庙前有他的坟墓,(据大明万历年间石碑记载该村名中的夏字来源于夏阳侯)后来书写求简,夏社村改为下社村后峧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分17。

面积3.449平方公里,人口104人。

该村居民是民国九年河南林县遭灾部分人逃难到此落户立村,因村位于十二连珠山脉后边,得村名后蛟。

南村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0.662平方公里,人口187人。

因该村坐落在土山南,故得名南村,因村小,也叫小南村。

鼎留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2.09平方公里,人口503人。

相传该村当初是姓陈的在此落户立村名为“丁留”,由于陈家的人丁不旺,明朝时,又迁来一家姓王的。

陈、王两姓为了人丁兴旺,把丁改为鼎。

鼎留村有史以来,历史悠久,大概从唐朝开始就有了这个村,从庙宇碑志记载,庙来自唐朝,所以是先有人后有封,鼎留来源于唐朝,有太庙为证,在村西一公里处有宋朝寺院一座,占地十五亩,现名寺脑地。

苗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

面积0.871平方公里,人口358人。

因是姓苗人立村,故得名苗家。

山后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0.563平方公里,人口322人。

该村居民原由平顺西社迁来,因村建在坛长山脑后,故得名山后。

申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0.688平方公里,人口188人。

据说该村是申姓立村,至今为止申姓最多,故得名申家村。

黄池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3.892平方公里,人口1195人。

传说,该村神庙东有块池地,把白布放进池里拿出来,白布就变成黄色了,因此得名黄池。

1949年至1954年归第二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至1961年归平顺县管辖;1962年至1983年归黄池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黄池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郭家庄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3.909平方公里,人口623人。

该村是由郭姓建村,至今仍为郭姓为多,故名郭家庄村。

河西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3个村民小组。

面积2.151平方公里,人口361人。

该村居民原从下社村迁来,因村坐落在南河西岸,故名河西。

该村盛产大柿子和骏枣,素有“柿子之乡”的美称。

沟北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

面积1.231平方公里,人口187人。

该村居民大都从木瓜村迁来,在木瓜之北,两村之间有一沟,故名沟北。

木瓜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1.812平方公里,人口392人。

相传,该村原有个“金瓜”,南蛮人来盗,“金瓜”丢失,后来人们做了个木瓜代替,故取村名为木瓜。

会山底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

面积2.373平方公里,人口564人。

全村以种枣树、小米为主,核桃为副,在长治内很有名气。

成家村民委员会经度36度19分,纬度133度17分。

面积0.75平方公里,人口144人。

1949年至1954年归第一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至1961年归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7月至1983年归东邑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东邑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