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脉络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1)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1)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1)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这一时期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为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

下面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近代史的脉络。

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发生在1861年至1895年间,是崇尚西方技术和文化的一次浪潮。

洋务运动推动了火器和炮制造、造船、铁路、航运等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向工业化过渡的重要阶段。

但是,洋务运动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洋务运动的推行过于急功近利,缺乏长期性的发展规划,加之政治腐败,导致大量浪费和贪污。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也没有解决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其意义被人们怀疑。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其主要目的是推进西方的民主、科学和法制,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但由于政治反对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阻挡,戊戌变法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的民主意识和民族觉醒,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使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

这个思想体系成为中国革命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新思想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因此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家分裂。

五四运动使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观念发生了广泛的变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总之,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脉络可以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四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通史脉络

中国近代史通史脉络

中国近代史通史脉络
(1840—1949年)
1.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抗争(军民: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

探索(林、魏、洪)

经济(逐渐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衣、食、住、行的变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

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探索(洋务运动:思想→实践)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产生)

衣、食、住、行的变化
3.甲午中日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抗争(军民:黄海海战、反割台、义和团运动)

探索(维新变法:思想→实践)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概况、影响)

衣、食、住、行的变化
4.八国联军侵华(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抗争(军民:义和团运动)

探索(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过程、结果、影响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诞生)↓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衣、食、住、行的变化
5.国民革命(1924.1~1927.7)

背景、过程(兴起——高潮——失败:功绩、教训、经验
新三民主义)
6.土地革命(1927~1937)

革命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日本30年代的步步侵华(1931——1932——1933——1935→1937 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
7.抗日战争(1931~1945
1937~1945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
①日本侵华
②国民党抗战
③中共的抗战
④人民的抗战。

近代史脉络整理

近代史脉络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脉络整理专题一苦难与抗争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剿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脉络图

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脉络图

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脉络图名词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控制下,在政治上经济上失去独立,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而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状态,但并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外国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社会后形成。

侵略 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打开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国市场,倾销 英国、法国主凶 侵略扩张道路 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意日奥 产品,掠夺原料 英国发动美国、俄国帮凶1840年—1842年1856年—1862年 1865年 1894年-1895年 1900年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入侵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39年 (关天培)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黄海战役 (邓世昌) 攻陷北京 虎门销烟 结果: 俄国 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林则徐 《南京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中国近代史开端,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反抗 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1898年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魏源《海国图志》) 戊戌变法1851年------1864年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太平天国运动(人民) 口号:“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工业)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强学会 得到光绪支持洪秀全 以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为中心,兴办了许多近代企业,评价: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人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扶清灭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孙中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94年 1905年 1911年10月10日 1924年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国民党一大 (檀香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 广州《民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6年 1927年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国民革命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宣布尊孔复古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一战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失败1915年 1919年 1921年 主要战争:湖南、湖北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 5月4日北京 6月3日转移到上海 上海(中共一大)“民主”和“科学”《新青年》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18年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从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历史大事都与这一发展脉络密切相关。

1、鸦片战争(1839–1842年):清朝末年,由于政治混乱、军事劣弱,给英法赋予了侵略清朝的理由,英法联军在中国境内作战,最后以清朝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遭受重创,开始了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

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与冲突(1850-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断出现的外国侵略行动,以及国内的社会动荡,使中国出现了乱象。

3、洋务运动(1860-1894年):洋务运动是清朝在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以开放和改革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之路,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4、清末民初(1894-1911年):清帝退位、清朝灭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王朝,孙中山先生成立了中华民国,中国近代历史正式进入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国民党政府时代(1912-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经历了混乱的革命和战争的日子,同时也出现了
不少改革,以降低中国社会的矛盾,但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最终在抗日战争中失败而灭亡。

6、新中国建立(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新的中国,开启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走的新历史,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也得以完成。

高中历史中国革命史概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高中历史中国革命史概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高中历史中国革命史概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中国历史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历史长河,其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就是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等各个阶段。

中国革命的发展脉络,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精神。

一、辛亥革命——中国封建帝制的瓦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第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孙中山成为致力于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先驱。

二、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兴起和文化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文化运动,起源于反对巴黎和约的激愤和愤怒,发展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表达了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反叛,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倡导西方文化和思想的革新。

这次运动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开始和国民政府的建立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武装革命斗争,以推翻北洋政府和统一中国为目标。

这场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统一领导地位,形成了国共合作的局面,也奠定了中华民国的实际政权。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农民阶级的觉醒和革命斗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深刻影响的大规模革命战争,其主要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场战争深受农民阶级和贫苦劳动者的支持,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抵抗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持久战争。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V1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V1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V1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今的历史,涵盖了清末、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下面将从时间顺序上进行整理:
1.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国与英国的战争,导致中国被迫
开放多个港口,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1850年-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最
后失败。

3. 戊戌变法(1898年):清政府进行的改革,结果遭到保守派反对,不久被废除。

4. 辛亥革命(1911年):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

5.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孙中山成立国民政府,后来蒋介石
继任。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各个地区都展
开了英勇的抗战。

7. 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解放战争,最终
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

8. 新中国时期(1949年至今):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经历了很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

总之,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经历了很多的变革和挑战,但是始终保持
了自己的尊严和团结,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一、中国近代史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任务:反帝反封建5.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 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有哪几条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有哪几条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有哪几条
一、:近代后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1、1919--1924 五四运动和 *** 诞生
2、1924--1927 大革命时期
3、1927--1936 国共十年对峙
4、1937--1945八年抗战
5、1945--1949解放战争
四条线索:
1、列强侵华史:主要史实有五次侵华战争及列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侵略
2、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大运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1919年之后的五四运动、 *** 诞生后的探索。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4、政权更替史:正确区分以下 *** ---清 *** 、北洋军阀 *** 、南京国民 *** 、蒋介石国民 *** 、瑞金 *** 、伪满洲国 *** 、陕甘宁边区*** 、汪精卫伪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而、二、近代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分三个阶段
1、1840--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0年代--9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
3、90年代到191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深化。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约》
万平方公里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
通商口岸开设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工厂
影响 开始 进一步 大大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俄英
(1900-1901) 德意
美法
奥日
《辛丑条 约》
清政府保证禁止 中国成立反帝性 质的的组织
完全
四次战争中一些共性
• 都占领过中国当时首都的战争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1919年五四运动
• 原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时间:1919年5月4日 • 地点: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主力:青年学生(前期)工人(后期) • 影响: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
巨大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诞生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近代的屈辱历史
四次战争名称发动 源自订条约 国家易考点鸦片战争
英国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1860)
英法
《南京 条约》
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 场,和禁烟没关系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俄
和《北京条 国强占中国150多
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
• 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 由取得经济权益转向取得政治权益 • 对于清政府,由敌视转向扶持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中国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 •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中国近代史纲要书本脉络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书本脉络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书本脉络整理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性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义和团运动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运动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一)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处境三、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国共合作的形成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战争的斗争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救亡运动的兴起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敌后战场的开辟与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军军民的自卫斗争全面内战爆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面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的浪潮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绘制蓝图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1840年--1842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中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条约》。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材。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1.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动摇、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第二章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历史变革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中国被迫开放的大门。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1.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倡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呼吁变革封建文化。

2.运动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化和政治领袖。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潮流1.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主和科学,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城乡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巩固民众革命力量的探索与坚持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联俄联共的政权。

2.在土地革命和江西苏区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革命道路。

第六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历程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2.国共内战:国共两党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第七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如土地和工商业。

2.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开放: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土地承包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参战国:英国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结果及影响:签订《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参战国:英国、法国主凶,美俄为帮凶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罪行: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一列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参战国:日本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重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结果及影响:签订《马关条约》,设厂。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结果及影响:北京第二次沦陷;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东北沦陷,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1936年,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八路军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李宗仁,重大胜利)百团大战(彭德怀,最大规模的战役)6.文化侵略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脉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脉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脉络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争:三元里—太平天国(反封高峰,冲击思想,打击侵略,亚洲民解,两大文件)—义和团探索:地主阶级开明派—洋务运动(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戊戌维新(败因:力量小,局限性)—辛亥革命(无反帝反封纲领,不发动群众,无坚强领导核心。

)国民革命与土地时期国:北洋政府(政治专制,经济反动,文化复古)——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大革命与北伐—大革命失败—国民政府成立——黄金十年党: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决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分裂—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土地革命遭遇挫折——遵义会议—长征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国:九·一八——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全面抗战——战略防御——战略僵持——战略反攻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敌后战场与游击战——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党建与延安整风——七大解放战争时期:争取民主—发动战争——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道路选择——新中国成立——“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完成遗留任务—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一体两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庐山会议——七千人大会——文化大革命——75整顿——文革结束——徘徊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重心转移—四项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评价十二大:现代化建设纲领—从农村到城市—对外开放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基本方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南方谈话:十四大:市场经济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十七大。

近代史脉络

近代史脉络

从悲观视角梳理中国近代史脉络:由鸦片战争为开端,懦弱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并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后历经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战争并与日本以及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使中国真正沦为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国家;正是由于清政府的无能是中国被列强所瓜分,导致中国发展严重停滞甚至在倒退。

而后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并建立中华帝国;共产党秘密成立;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东北沦陷;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经过谈判,两党合作共抗日寇;1945年8月,日本战败;随后,因中共两党协商不一致,国民党发动战争,国共战争开始,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携众逃亡台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史结束,中国现代史开始。

从励志视角梳理中国近代史脉络:1841年5月,被外国长期侵略的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运动。

不仅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爱国官兵也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1859年6月,英法联军大举进攻大沽炮台,守军沉着应战,对敌人造成了重创。

1884年8年,法舰进犯台湾基隆,也被守军击退。

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不少爱国志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试一次挽救清正读统治危机的一次积极探索,但无奈洋务企业的腐朽性和内部的腐败最终造成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戊戌维新是一次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运动,但遭到了慈禧势力的极力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这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之后,一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中国近代史脉络

中国近代史脉络

晚清前期(鸦片战争1840—甲午中日战争1895)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工业革命(1、开拓海外市场2、掠夺生产资料)鸦片贸易(背景、影响)—-—-1839.6虎门销烟(斗志、战争借口)1840.6英打广东1842。

81842。

8。

29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魏源《海国图志》1844.美《望厦条约》法《黄埔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耻辱和深重的灾难2、国门被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3、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4、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倾销,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破产(通商口岸) 2、鸦片贸易加剧,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农民负担加重 3、巨额赔款分摊到参战各省,官吏趁机搜刮,百姓负担加重 4、连年自然灾害结果: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农民暴动此起彼伏1851.1.11 金田起义:广西桂平县,洪秀全集拜上帝教群众,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捷 1853 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大败湘军)1856太平天国军事全胜时期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7—1860 1858. 1859 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遭到破坏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1863 外国军(英法)协助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4。

太平天国失败:在中外势力联合剿灭下--——-—-—-——-—————--——-——————-背景: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1、消极:外国商品大量进口,纺织品为主:----—--- 2、外国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解体真正影响)(1)丝茶为主,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2)积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农民转向商品生产3、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商品化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主张:不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体”: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伦理纲常————-代表作:张之洞《劝学篇》 “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作用: 1、清末统治者改革指导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 2、知识分子和官僚学西方变革的共识 评价: 1、(消极)主张维护旧制度,不打算推翻 2、打破“夷夏之辩”,为西学传播创造环境1894朝鲜农民起义—-—战争导火线—---—-—- 丰岛海战 (日袭击清运兵船)清政府宣战黄海海战---—--1895。

中国近代史框架

中国近代史框架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列强侵华、中国人民抗争)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侵华(美日除外)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1851—1864) (1860—1895) (1911—1912)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企业(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860—1895) (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后) (一战期间/1912—1919)思想: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 (王、薛、郑) (康、梁、严) (孙中山)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 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 (开眼看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列强侵华、中国人民抗争)列强侵华:巴黎和会侵犯中国权益————列强扶植北洋军阀混战————列强扶植国民党反动派————日本侵华——美扶蒋反共 (1916—1927):1919年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国民大革命————————国公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萧条—————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沉重打击——陷入绝境(日益萎缩)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新三的提出、毛思的萌芽——毛思初步形成——————毛思成熟——毛思发展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3、1840-1900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如何逐步加深
时间
历史事件
社会性质
1840年 之前
1840— 1842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94— 1895
1900— 1901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主权完整的封建君 主专制国家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沦为

在西学东渐和国人探索救亡的推动下,中国实现了从传
统向现代的转型。
中国各领域现代化转型的趋势?
A、社会形态上,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
B、政治上,

从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民主共和。
C、经济上,

从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转变。
D、思想文化观念上,

从迷信封建伦理纲常(专制、迷信)转变为推崇民主与科学。
反思
近代史考纲有四个C,它们的关系是?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现代化)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梁启超与新史学
西方入侵
不平等 条约体系 对华影响C
民族危亡 四轮战争 六个条约 半殖民化
西学东渐 对华影响C
不同阶级 探索救亡 三阶段 五事件
中国社会 现代化转型C
开始沦为 进一步沦为
1897-1899 1900-1901 1894-1895 瓜分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 资本输出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势力范围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门户开放
1851-1864 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
1860-1895 1895-1898 1899-1900 1901-1911 19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前期(鸦片战争1840—甲午中日战争1895)
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工业革命(1、开拓海外市场 2、掠夺生产资料) 清政府闭关锁国
鸦片贸易(背景、影响)
1839.6 虎门销烟(斗志、战争借口)
林则徐《四洲志》《各国律例》
1840.6 英打广东
1842.8 英打南京1842.8.29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魏源《海国图志》
1844. 美《望厦条约》
法《黄埔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耻辱和深重的灾难 2、国门被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3、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4、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倾销,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破产(通商口岸)
2、鸦片贸易加剧,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农民负担加重
3、巨额赔款分摊到参战各省,官吏趁机搜刮,百姓负担加重
4、连年自然灾害
结果: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1851.1.11 金田起义:广西桂平县,洪秀全集拜上帝教群众,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捷 1853 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大败湘军)
1856 太平天国军事全胜时期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57—1860 太平天国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
1858.
1859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遭到破坏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1863 外国军(英法)协助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4. 太平天国失败:在中外势力联合剿灭下
背景: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1、消极:外国商品大量进口,纺织品为主: 2、外国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解体真正影响)(1)丝茶为主,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
(2)积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农民转向商品生产
3、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商品化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主张:不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体”: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伦理纲常-----代表作:张之洞《劝学篇》 “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作用: 1、清末统治者改革指导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 2、知识分子和官僚学西方变革的共识 评价: 1、(消极)主张维护旧制度,不打算推翻 2、打破“夷夏之辩”,为西学传播创造环境
1894朝鲜农民起义———战争导火线------------1894.7 丰岛海战 (日袭击清运兵船)
1894.8 清政府宣战
1894.9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抗日斗争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