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实务:由于现代会计体系的缺欠,全世界上市公司的账都是假账!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描述(一)基本情况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

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

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

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

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

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

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

2002年4月18日,股权转让完成.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年和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

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二)舞弊手法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1. 引言1.1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篡改会计记录、虚构业绩等手段,以达到欺骗投资者、股东和监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目的。

会计造假的危害不仅仅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造成影响,更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投资者利益受损,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会计造假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现象,需要深入分析其定义与表现形式、危害与影响、原因分析、防范措施以及治理机制。

只有全面理解会计造假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深入探讨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问题,为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稳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会计造假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会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目的,通过故意虚增收入、虚报资产、隐匿负债或利润等方式,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造假,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行为。

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资产减值问题:企业可能通过评估资产价值不实来虚增资产,或者故意隐瞒资产贬值的事实,以保持企业资产净值不受损害。

2. 收入与支出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收入或操纵支出来操纵财务数据,从而掩盖真实业绩。

3. 资产负债表的伪装:企业可能通过调整账户余额或变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使其看起来更有利于企业。

4. 利润的虚增: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交易或调整会计政策来虚增利润,使企业看起来更具竞争力。

5. 现金流量的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人为干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现状。

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欺诈。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监管,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会计造假的危害与影响会计造假对企业和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会计造假会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失真,影响到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

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

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

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还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定义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伪造、隐瞒或欺骗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信息,以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记录过程中,有意地突破会计准则和规定,以欺诈性的方式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原因1. 经济利益诱因: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降低成本或追求高业绩,可能被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而选择财务造假或会计舞弊。

2. 管理层压力:企业管理层往往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表现,来吸引投资和保持企业竞争力。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3. 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为财务造假和会计舞弊提供机会。

若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核算过程缺乏监督和检查,很容易被人利用漏洞进行不法操作。

三、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影响1. 社会经济损失:财务造假和会计舞弊导致市场失真和不公平竞争。

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根据虚假信息做出决策,可能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和损失。

2. 信任危机:财务造假和会计舞弊破坏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一旦这些不诚信的行为被发现,企业将面临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危机,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可逆的打击。

3.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和会计舞弊违反了财务报告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重大的法律诉讼和罚款风险。

四、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流向的透明和准确。

2. 加强监督与监控:企业管理层应对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监测与监控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及时识别并纠正问题。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风险与防范措施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风险与防范措施

如何应对财务造假风险与防范措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风险,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受损。

因此,有效应对财务造假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应对财务造假风险的方法与预防措施。

一、财务造假风险的分类及原因财务造假风险可分为两大类:财务报表的虚报和隐瞒。

财务报表虚报是指企业有意地夸大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缩小负债、费用和亏损,从而使财务报表呈现出不真实的面貌。

而财务报表隐瞒则是故意掩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披露的真实信息。

造成财务造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利益诱因: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和高业绩,可能采取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

2. 审计弱点: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财务造假的发生。

3. 控制环境薄弱:企业缺乏透明度、内部控制不健全、缺乏独立董事等,也容易导致财务造假。

4. 经济环境影响:如果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不稳定或竞争压力较大,也会有利于财务造假的发生。

5. 人为因素:部分管理层可能出于个人目的而进行财务造假,例如获取巨额的薪酬奖励。

二、应对财务造假风险的方法与措施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预防和发现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流程,明确审计程序和责任,加强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全面评估。

同时,内部控制的执行需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 增加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为了防范财务造假,企业应该提高财务数据的透明度。

通过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此外,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也是必要的。

3. 持续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财务造假的风险因素。

同时,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引言上市公司是一种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公司,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进行融资。

然而,有些不诚信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以虚假的财务报表来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舞弊十大招数,以便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增强对此类行为的警惕。

一、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公司利用虚假的交易或报表来夸大实际收入。

例如,公司可能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通过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额列入财务报表来虚增收入,从而吸引投资者。

二、隐瞒负债隐瞒负债是指公司故意不披露全部的负债,以减少财务报表上的债务负担。

这可以通过将负债转移到关联公司或利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来实现。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分析师会低估公司的风险,从而错误地估计其价值。

三、虚假资产评估虚假资产评估是指公司夸大其资产价值,以提高净资产的规模。

公司可能通过夸大存货价值、虚构无形资产或高估长期投资来实现虚假资产评估。

这样一来,公司的财务报表将呈现出假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四、突出业绩为吸引投资者和提高股价,一些上市公司可能通过突出业绩来虚假装饰财务状况。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或选择某一特定时期的高业绩报表来掩盖真实的财务情况。

这种手段虽然短期内能带来投资者的关注,但长期来看,公司的真实情况会被揭示出来。

五、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指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这些关联方可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可能利用关联交易来夸大收入或转移利润,以便达到掩盖真实财务情况的目的。

这种手段常常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六、秘密账户某些上市公司可能会设置秘密账户,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这些账户中,以隐瞒真实的资金流动和财务状况。

这种手段一方面可以用于金钱洗涤,另一方面也能掩盖公司的真实利润和损失。

七、虚假披露虚假披露是指公司故意发布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以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公司可能故意掩盖与业绩相关的负面信息,或选择性地公布正面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

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分析与方法

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分析与方法

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分析与方法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中一种目的,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来误导投资者、伪装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

造假行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股价、融资等,但一旦被揭露,将给企业及其股东、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公司财务造假的漏洞和方法的分析,以及如何防范和监测这些行为,对于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漏洞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部控制缺陷: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例如职责划分不清,授权不明确等,就容易为财务造假提供机会。

例如,财务部门人员可以通过伪造凭证、虚构交易等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数据,而内部控制薄弱或监督不严的情况下,这些造假行为很可能不被发现。

2.财务报表披露不透明:一些公司可能通过财务报表披露不透明来掩盖实际的财务状况。

例如,虚增收入、推迟成本支出、将非经常性损益列为常规项目等手段,都有可能用于美化公司财务数据,掩盖实际经营情况。

另外,通过融资手段,如通过对外拆借资金进行变相的财务协议或合同进行隐藏,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3.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解释往往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进行财务造假。

例如,利用会计准则中计入收入和费用的时机、确定收益和成本的方法等。

此外,企业可能还会利用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财务造假,例如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会计处理方法来实现个别财务指标的改变,从而误导投资者。

其次,从防范和监测的角度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例如,对公司财务部门人员加强审计,实行双人操作原则,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及时发现异常交易、收支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漏洞被滥用。

2.加强财务报表披露透明度:依法依规披露财务信息,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社会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诱惑,一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存在造假的现象。

财务造假会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利益,对股东、投资者和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的原因和表现入手,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防范财务造假,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1. 利益诱惑上市公司是为了融资和筹集资金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虚假地提高自己的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获取更多的资金。

这种利益诱惑往往导致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

2. 绩效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高管和管理层的薪酬往往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一些高管和管理层为了达到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或者获取更高的奖金和薪酬,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虚报公司的业绩或者隐瞒公司的损失,以此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3.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公司内部的欺诈行为。

当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时,公司内部的风险和机会都会被放大,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

1. 财务报表误导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陈述,以及依赖于不当的会计估计或假设,导致报表误导。

2. 虚报收入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会采取虚构交易和虚假交易,夸大公司的收入规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这种行为属于虚报收入。

3. 虚报利润为了达到利润增长的目标,一些上市公司会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夸大公司的利润规模。

4. 资产负债表不实一些上市公司会隐瞒公司的债务和负债,或者虚构资产,使得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真实,严重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报告制度健全、透明。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完善措施。

首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信息披露不完全透明。

一些公司为了掩盖财务状况的真相,故意隐瞒或模糊披露一些重要信息,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和机会。

例如,某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可能未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等重要事项,导致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其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数据操纵。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一些公司可能会操纵财务数据,使其看起来更加美好。

这种数据造假行为一方面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市场的有效运作。

例如,一些公司可能通过虚增盈利或调整费用来掩盖亏损情况,欺骗投资者。

第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是财务报表审核不严谨。

财务报表的审核是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但一些上市公司在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可能希望通过“办公室审计”来掩盖财务问题。

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的审核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保证相关信息的透明度。

监管部门应当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对于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公司进行严厉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加强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

财务报表的审计应该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确保审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应当提高审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作为中立第三方的职业意识。

此外,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财务素养和投资意识。

投资者应当了解财务报告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和识别财务报告中的问题,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同时,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会计(财务)造假以及如何治理

会计(财务)造假以及如何治理

会计(财务)造假以及如何治理财务造假问题由来己久,现今全球都存在财务造假的问题,人们采用了众多的手段和方法,却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与国外财务造假状况相比,我国财务造假的现象更为普遍,并且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我国财务造假的原因有自身的独特性。

[1]这些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

因此,识别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议题。

一、财务造假概念及行为特征财务造假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笔者首先对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因为只有搞清楚财务造假概念这一基本问题,才能探悉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财务造假概念财务造假,是指在有关会计行为人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造假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将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

财务造假行为包含造假的主体、造假的动机、造假的主要手段和造假的影响等要素在实务中,要保证真实性,杜绝财务造假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要求各类经济信息的产生、传递、输送和加工使用,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和结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具体地说:会计确认环节,要求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得掩饰。

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必须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凭证、根据凭证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程序应是对经济活动的客观、完全、系统和规范的反映。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一、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财务报表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故意伪造、隐瞒或者歪曲真实财务数据,通过虚假报表来欺骗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人。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经济利益诱惑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例如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或者提高股票、债券或银行贷款的融资水平时,就需要虚报或者隐瞒财务数据,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例如,一些上市公司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值而夸大自己的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购买股票。

2.经营风险的影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市场变化、竞争加剧、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导致财务数据出现问题,甚至亏损严重。

为了避免影响投资者及金融机构的信心,企业可能利用虚报或者隐瞒等手段来掩盖实际情况。

3.经营管理不善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能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参与相应的财务管理过于松散等原因,导致公司存在很多管理漏洞。

另外,公司财务部门中可能也存在人员素质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了定期财务报表数据出现问题。

二、财务报表造假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财务报表的造假,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下是几种防范措施:1.制定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核流程、报表披露制度等,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好有效。

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对内部财务数据、交易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避免数据造假和失真问题。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正面的经营理念和文化氛围,营造诚信守信、透明度和自律的企业形象。

3.加强内外部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政府部门应该严格监管企业的审计报告、交易纪录等财务数据,并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追究责任。

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审核制度,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企业应该注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和评估制度,使之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审计能力,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一、背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现象,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采取编造虚假报告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虚增收入、减少负债,虚构应收账款等手法。

2. 内部控制不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滋生。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失职渎职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

3. 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给投资者带来了误导,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得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容易成为财务报告舞弊的受害者。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不力,监管体系缺失,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了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屡禁不止。

5. 道德风险:企业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也是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企业管理层的私心、私欲,往往会导致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发生。

三、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3.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掩盖、造假财务报告的行为。

4.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组织架构,保证企业管理层真实、公正地履行公司治理职责,有效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5. 增加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投资,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受害可能。

(财务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财务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在当今社会财务造假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觅管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财务进行造假,财务造假对社会在成为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危害,使投资者的维权之路走的很艰难而又艰辛;财务造假还会造成诚信的缺失及其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

如果上市公司在监督下都在造假,更不用说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都对它们失去了信任,于是真正想对企业的上市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结构逐步完善, 但财务报告造假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究其原因, 一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由于受利益驱动而采用一系列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造假, 如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经济事项, 虚增经营业绩等屡见不鲜, 随心所欲地任意调节会计事项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

目的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在证券市场这个重要舞台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就千方百计地提高公司业绩。

二是上市公司内部业绩评价制度作为内部管理重要环节, 是评价各个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标准。

没有业绩评价标准, 就没有争优创先, 奖勤罚懒, 激励和约束机制就得不到实现,而这种业绩评价制度的缺陷正好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土壤, 会计数据通常是上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

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奖金就会减少, 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 所以, 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动机。

科龙电器的高管舞弊具有手段隐秘、危害巨犬、监守自盗、难以发现的特点。

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频发的造假事件更暴露出令人不安的现象是高管舞弊向第三方公信机构蔓延,个别银行、券商参预到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中,使得造假案件越来越复杂。

该类案件令人防不胜防,不仅受蒙蔽的审计师无从发现,普通民众更无从分辩真伪,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公司故意通过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和市场,违背了诚信原则和信息透明的基本要求。

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对于保障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分析造假的动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造假的动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可能借助财务造假来虚增盈利、掩盖亏损、提高财务指标等,以提高股价、增加市值,进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好处。

2. 政策压力:政府对于上市公司的一些政策要求,如上市、融资、职称晋升等,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政策要求而进行财务造假,以获得政策的优惠或者避免政策的制约。

3. 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得高额的奖金、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以表现出色的业绩来获得激励。

4. 市场需求: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有一定的期望,如果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市场的预期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投资者流失等,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上市公司可能会选择财务造假来达到一致性。

防范对策如下:1. 强化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审查力度,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独立性,增加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

2. 完善制度: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重视,严格实施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披露要求,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3. 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公布财务信息,提高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信任。

4.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上市公司应当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诚实守信、正当经营,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5. 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减少受骗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披露财务报告时故意歪曲财务数据、隐瞒重要信息或虚构交易事实,违背了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欺骗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行为。

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和防范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追求业绩目标、股价提升及公司价值的提升,或者为了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等利益,往往会通过财务造假手段来夸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经营压力在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业绩不佳、资金链紧张等压力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掩盖企业经营困难,往往会选择通过虚增收入、隐瞒损失等方式来美化财务状况,以便获取更多的融资和支持。

3. 管理层个人动机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提升自身地位和薪酬,或者为了避免控制权的流失,会以其个人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操纵财务报告等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从而达到控制和操纵企业的目的。

4. 管理弊端企业内部管理缺失、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等问题,也容易造成财务造假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以此为背景,往往能够找到可乘之机,从而实施财务造假行为。

二、防范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 强化公司治理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和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和业绩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范管理层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

3. 加强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和抽查力度,提高审计公司的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立健全的违法成本高压态势,对于财务造假行为及时予以惩处。

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应对

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应对

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应对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会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和不准确,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上市公司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

本文将就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应对进行探讨。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及形式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故意操纵会计数据,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获得不法利益或掩盖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

财务报表舞弊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 收入和利润的虚增: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假确认收入等手段,使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好。

2. 资产负债表的虚假陈述:包括虚构资产、隐瞒负债、虚增净资产等方式,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3. 现金流量表的不当披露:通过虚构或粉饰现金流量表的数据,造成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被掩盖。

财务报表舞弊不仅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对涉及者产生严重影响。

上市公司必须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工作。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应对财务报表舞弊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目标、控制措施、监督和评价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机制。

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预防财务报表舞弊。

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建立审批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加强对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完善上市公司应当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董事会的一个重要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等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审计委员会应当独立于公司管理层,通过对公司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股东、债权人等各方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安排和运作。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促进公司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转,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会计造假是一种违法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却时有发生。

会计造假不仅会对企业自身造成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会计造假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和打击会计造假是十分必要的。

一、导致会计造假的原因1. 利益驱动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标,而会计造假可以通过人为地夸大收入、减少支出、虚构资产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尤其对于上市企业,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直接关系到股票价格的涨跌,而高股价可以带来公司管理层的更高薪酬、股票期权等福利,因此会计造假行为难以避免。

2. 财务制度缺陷一些企业以为了省钱而不完善财务制度,从而形成了人为的漏洞。

例如,会计人员可能会利用缺失的审计机制掩盖财务错误,或是利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将财务异常以及其他的不合规行为隐藏起来。

3. 可观念影响有的企业开展业务时,或是被广告营销所洗脑、或是受到上级领导的方向指示,导致工作的重心偏向于利用财务正常业务开展。

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会计人员或其他从业者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开始产生严重的道德逆向行为。

二、防止会计造假的对策1. 标准化管控一种预防会计造假的方法是通过制定标准化账目、财务报表和其他的财务程序,明确各种财务收支的来源以及记录方法。

它们应该否认财务中可能存在的审计或者其它监管环节的漏洞,同时,这些标准化文件应该都经过各部门的评审,并且系统化管理。

2. 引入独立机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而非使用内部人员或者外部的经费、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这确保了审计人员可以做到专业、公正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从而监督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正当性。

3. 内部控制企业应该着重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例如:将财务人员的职责细化,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能,抑制贿赂、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 加强人才教育如果从业者对种种不正当的行为深有理解或者有种感觉,那么他们会在工作中更倾向于忽略道德和法律条款的意义。

因此,企业组织应该加强员工对企业道德法规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起到抑制会计造假的效果。

财务造假的内在原理

财务造假的内在原理

财务造假的内在原理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进行虚假记账和隐瞒真相,以欺骗投资者、股东、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财务造假的内在原理可以分为财务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个方面。

首先,财务压力是造成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面临的财务压力通常是来源于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负担加重、现金流短缺等方面。

企业为了满足外界对于盈利能力的期望,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隐瞒亏损等方式来弥补财务差距。

此外,企业还可能面临合同、借贷和薪酬等方面的压力,将其与财务报表相联系。

其次,机会是财务造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财务部门通常掌握着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权力,可以通过巧妙安排和操作来实施财务造假行为。

例如,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进行收入确认的时间和规模的调整,以达到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的目的。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对外部中介机构的不当影响力,以获取支持或减少监管。

最后,合理化也是导致财务造假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自我欺骗和为非作歹的方式来合理化财务造假行为。

他们可能坚信财务造假是必要的,以应对业务竞争或满足外界的期望。

他们可能会以盈利为中心,将伦理、法规和道德放在次要位置,或者认为只要达到短期目标就可以忽略长期后果。

此外,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操纵权力、控制信息流动和削弱监督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了合理化的行为。

综上所述,财务造假的内在原理主要包括财务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个方面。

企业为了应对压力,通过机会来实施财务造假行为,并通过自我欺骗和为非作歹的方式来合理化这种行为。

财务造假对于企业和整个市场的稳定性和信任度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和到位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的道德风险管理体系,以防止和惩治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近年来,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会计数据是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决策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存在着夸大收入、隐瞒负债、虚构利润等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将从造假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假现象的原因1.1 利益驱动: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夸大业绩来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提高市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1.2 隐瞒负债: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隐瞒负债的方式,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财务指标的目的。

1.3 绩效考核压力:企业高管由于面临绩效考核等压力,可能会借助造假手段来夸大自己的业绩,以获得奖金或晋升机会。

1.4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为企业的会计数据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造假现象的影响2.1 建立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会计数据的造假现象使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受到极大的破坏,破坏了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2.2 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法准确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3 金融风险的积累: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还可能掩盖真实的经营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积累,一旦暴露,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监管对策3.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

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如琼民源、pt红光、东方钢炉、大庆联谊、郑百文的欺诈,st猴王、蓝田股份以及今年披露的黎明股份亿元造假上市,还有“世纪黑马”银广夏的虚幻神话,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不在少数。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于有效健康地发展。

失真的会计信息有些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而造成的技术性失真,或者由于会计法规不完善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还有是某些上市公司为了欺骗广大投资者而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恶意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

由于上市公司的恶意造假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所以本文把它作为分析的重点。

一、上市公司违法造假的根源分析某些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在某些造假者受到处罚之后,还紧步后尘,挺而走险,使造假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二是低廉的违法成本。

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通过正常经营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圈”到更多的资金,目无法纪,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而有些中介机构、管理部门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播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下面我们以股份公司的设立、上市为线索,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

有些国有企业为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作手脚,以求通过证券委的审批。

不仅企业本身乐于这样作假,当地政府也往往支持这样做。

因为成立股份公司既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又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

有了政府的支持,其他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像资产评估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般都不会违背政府与企业的意图,更何况还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虚假财务资料顺利过关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现代会计体系的缺欠,全世界上市公司的账都是假账!
(一)
 由于现代会计体系的缺欠,全世界上市公司的账都是假账,而且会计准则是做假账的罪魁祸首!因此,重建会计理论非常迫切!这不单单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世界性的问题。

 一叶扁舟:十分赞同,会计准则本是为会计核算服务,现在本末倒倒置为金融证券市场服务,明显是步子大了扯了淡[捂脸],问题就在立场错了,忘了自己的边界才是会计准则的硬伤。

 说会计:谁叫我们全面引入西方会计制度,忘记了我们自己的东西。

 (二)
 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包括:虚增交易,即通过伪造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原始单据,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构交易,并形成虚假收入和利润;虚增资产,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一些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未销售出去的商品或劳务,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利用过渡性科目,调节利润,调整跨期费用,将一些已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入账,不按照相关准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方交易。

母子公司之间往往利用不公允的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