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传播活动和起源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2c7e3f2faf45b307e8719721.png)
社会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开社会背景,无视国家、民族、部落、文明间
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传统结构的差异性,是不可能 全面地把握世界新闻传播多彩纷呈的个性的。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
会诸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展开又能产生积极的能
可见,为了生存,人类自然会出现报道消息
提供意见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逼迫着人类去创造种种工具,
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和 范围。
其二,是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是物
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以及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
而人类的意识、语言、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些活
新闻传播的影响,只有为其他社会因素所加强,
其传递的信息又由公众舆论所反映时,它的作用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是,当新闻传播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和其他因素
的配合时,那是谈不上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倾向是,人们往往易于就事论事,得出新
பைடு நூலகம்
闻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结论,给新闻传播以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其二是实用主义新闻学观点。
其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传播 的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 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 三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 相传。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 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提出了第四个 功能——娱乐功能。
人们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新闻传播是如何地作为
社会变革的力量而起作用的,是在什么范围内 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13886c7002768e9951e7388d.png)
a明代“邸报”的别名:(邸抄;朝报;除目,除即拜官授职,目即条目、目录;京报)
b明代“邸报”的内容:
皇帝谕旨、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家的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社会新闻等。
3)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 。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与早期的官报
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因此,唐代的进奏院状已经具有一定的报纸的作用,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 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国新闻史学者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并命名为“敦煌进奏院状”。它是现在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于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份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都进奏院;
宋代邸报特征和内容。
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称第一次出现。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69d131114791711cc791793.png)
• (三)及时性 • 注意时效,力求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把刚刚发生和正在发 生的新事实和新变动传播给广大受众。 • (四)公开性 • 1、含义:面向社会,公开传播。 • 2、公开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
• (2)新闻是对事实或信息的报道、传播、记录、介绍。“新闻并非 一面社会的镜子,而是对不合常规的事情的报道”(美国沃尔特•李 普曼)“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 (3)注重新闻的社会影响和作用,认为新闻是一种工具性和手段性 的东西。“新闻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 ,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 录”(美国华连)“新闻史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 特殊手段”(甘惜分) • (4)新闻是信息。“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信息传递”(梁衡) • 3、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定义:陆定一的定义
• (五)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 原因: • 第一,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 第二,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 点领域。
三、新闻的定义
• (一)“新闻”含义的历史演变 • 1、报纸产生以前的含义 • 新鲜事情、新奇见闻 • • • • • 2、报纸产生以后的含义 (1)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 (2)报纸。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劳动新闻》 (3)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机构” (4)新闻报道。如“晚间新闻”“国内新闻”等。
• 2、新闻中的事态链 (1)含义: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 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物和事象为核心的事态链。 (2)重要性:任何新闻都是通过事态和物态的有机结合,二者发生关 联才会发生效应,形成新闻。 • 3、记者面对的事实 (1)含义: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或现象,即事情的真实情况,包 括原生事实、经验事实、历史事实、现在事实和将来事实。 (2)重要性:事实是社会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事实再现社会的运动 ,他们的互生和更新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23dfe2600b1c59eef8c7b4f0.png)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3.新闻的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1)记者采访 2)通讯社发稿 3)资料社发稿 4)读者来信 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 6)广告 7)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4.好奇说(第一节)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5.群居说(第一节)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该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经验的交流,于是产生的新闻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群居有着深刻的社会物质原因.因为太初时代人类面临着洪水.猛兽等强大的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为着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劳动和斗争,正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实践和石灰生活促进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6.新闻欲(99考题)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认得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的组成部分.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7.硬新闻(straightnes)和软新闻(soft news)源于西方新闻说的名词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技术新闻.观众在阅读或视听这种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delayed reward)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的,写的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观感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immediated reward)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种新闻.在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把新闻写的软一些对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是有益的.现在人们长吧那些登载生活娱乐服务内容的刊物称之为"软新闻刊物".8.易碎品西方对新闻的生命___时效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随着时效的逝去而消失.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喻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新闻的特点(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4.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新闻定义的不同类型.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不仅是新闻事业细胞,还是新闻事业的主体.2>新闻的第一可分两大类型:<1>不成文的新闻定义.这些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便士报)星期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做的解释.他们把办报最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企业,把新闻当作一种可以自由销售的的商品.他们往往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以行文的可售性为标准来说明新闻特性,追求新闻对读者的刺激和轰动效应.a>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资料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eff91858fb770bf78a55d8.png)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二、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唐代的“报”、“状”)
第二节 官方邸报的发展与最终消亡 一、中国古代官报发行体制变迁 二、中国古代官报名称、报道内容及读者演化
唐代出现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朝报和进奏院状)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1.“报”(朝报) (1)报(朝报) 朝报,唐代朝廷每日在宫门外,分条发布的有关皇帝
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 发布宫廷新闻的重要形式。 朝报的发布方式大约是,由中书部门发布,京师官员 及驻京进奏官进行抄录,随后转递传阅。 朝报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并无名目,直 到后唐和宋代才称为“朝报”,并沿用至明清。 有关朝报记载最详尽的是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 (851年)。
文字
20:40
口语
零时
费德瑞克·威廉斯《传播革命》
0 00 23 57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广播 语言 印 刷
::
20:40
费德瑞克·威廉斯:《传播革命》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1.先秦:口语传播为主 (1)最早的口语传播不晚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青海民和县阳山新石器后期的考古发现:陶制喇叭。 舜(前2255年即位)设“纳言”官职——即所谓“喉舌之官,
(3)文字传播在先秦仅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辅助形式 存在。
原因,一是文字掌握在少数巫师、贵族手中;二是传播 载体(甲骨、金文、岩刻,及春秋时的简)的局限。
(4)先秦信息传播的活跃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时, 口头传播、人际传播的效果被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db5df8e9102de2bd9605886b.png)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外国新闻传播史
地 球 演 化 背 景 下 的 人 类 历 史
24
人 类 演 化 谱 系 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现 代 人 的 演 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达尔文:人的进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人类远祖源于中国吗?
光明日报2000年4月5日报道
外国新闻传播史
28
人类的迁移
关于冰河期
外国新闻传播史
52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书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
恺撒 屋大维与官方手
恺
抄新闻书
撒
古罗马民间手抄新闻信
外国新闻传播史
53
中 世 纪 欧 洲 黄 金 装 饰 的 圣 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4
7世纪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兰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三 古代中国的手书新闻传播
甲骨 金文中的新闻报道 汉唐时期的邸报 其他手书新闻报道形式
营养系统
保持系统----社会产业组织
循环系统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神经系统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含信息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 日),英国社会学家。他为人所 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 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 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 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 、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 心理学等等。
美洲
非洲—欧洲—亚洲
大洋洲
在迁移中形成不同的人种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https://img.taocdn.com/s3/m/5ad999553c1ec5da50e270d2.png)
3、《万国公报》(1868—1883,1889—1907)与传教士报
刊活动向纵深发展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 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 办,并任主编 。 ①发展经过:该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5 日出第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休刊。 1889年以广学会机关报身份复刊,并改为月刊。1907 年5月,主编林乐知突然病逝,7月,《万》停刊 。 ②主要内容: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 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 。更名后,宗教内容 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 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争论刊物 。
布告、露布、 烽燧 烽燧等
榜 珍本、善本
天变、急选报 竹筹、揭帖、 旗报、牌报 提塘小报、京 报、辕门抄
清前中
第二章 近代外国新闻事业传入 和中国民族报业产生
第一节 近代外国新闻事业的传入 一、传教士报刊活动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及传教士早期报刊活动。 ①概说。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用了 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后者主要是企图通过 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报 就 是 传 教 士 的 基 本 宣 传 手 段 。
②《上海新报》
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张近代中文报纸。 1861年创刊,由出版《北华》的报馆创办。 初为周 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年7月2日改为日刊。同 年12月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失利,停刊。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上》创办宗旨是为商业贸易服务。其刊载的中外新 闻大多选自香港的报刊。创办之初,刊载太平军和清军 的战况,很受时人关注。 该报虽为商业报纸,但历任主编的却都是传教士。第 一任主编是美国传教士伍德。 《上》在创刊后十来年里,使上海唯一的中文商报。 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4d3e17469dc5022aaea00e8.png)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传播媒介——露布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架车南伐,显宗为右军府长吏,征虏将 军统军。军次赫阳,萧鸾戌主成公期遣其军主胡松、高法援等,并引蛮贼来击 军营。显宗亲率拒战,遂斩援首。显宗至新野,高祖召曰:‘卿破贼斩帅,殊 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也?’显宗曰:‘臣顷闻镇南将军王肃, 获贼二三,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哂每之。近虽仰凭灵威,得催 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谦,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恶弥甚, 臣所以敛毫卷帛,解而上已’”。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纸张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使人类思想的知识模式产 生了变革。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汉代造纸图。(a)原料的切、踩和浸洗
汉代造纸图。 (b)蒸煮、舂捣和纤维与水的混合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远古的人们结 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了信息,需要互相沟通, 因此也就有了传播活动。
交流与传播依然是 我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新闻传播的萌芽阶段
我国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人际新闻信息传播活动。
海蚶壳
陶制喇叭筒
考古证明,人类早就知道利用工具,扩大自己的声音,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五、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业的文化背景:
原始性、官方垄断性、专制性、非商业性、单一性、循 环性
• 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分期: • 古代时期:唐、宋、元、明、清 • 近代时期:1815年的清中叶、鸦片战争后、清末、民
第一章 新闻本源
![第一章 新闻本源](https://img.taocdn.com/s3/m/816714de5022aaea998f0fdc.png)
二、内容新鲜
•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消息: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 新闻与历史 相同点: 相同点:都是真实的 不同点:新与旧, 新鲜事与讲故事” 不同点:新与旧,“新鲜事与讲故事”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 内容新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 坚持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坚持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 承认客观事实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 存在。 存在。 • 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 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 • 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同样是被事实所 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 决定的。 决定的。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 新闻是人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 映。 • 新闻由客观事实所决定,同时又是经过 新闻由客观事实所决定, 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 1-4版 要闻 版 • 5-12版 两会特刊 版 • 13、14版 综合 、 版
新闻的来源
• 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为新闻出处。 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为新闻出处。 • 一般有三条途径: 一般有三条途径: 记者采访他人; 记者采访他人; 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三、人们如何进行新闻传播
• • • • 1、人际传播 、 2、群体传播 、 3、组织传播 、 4、大众传播 、
小结
• 新闻传播是应人类生存和社会物质生产劳 动的需要而产生而发展。 动的需要而产生而发展。 • 新闻传播来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传播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和对新闻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和强化, 和对新闻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和强化,最 终使新闻传播从过渡状态种独立出来, 终使新闻传播从过渡状态种独立出来,并 进一步向前发展。 进一步向前发展。
外国新闻史第一章
![外国新闻史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de1de7267ec102de3bd8900.png)
人类传播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而又 相互补充、前后相迭的阶段: 口头—书写—印刷—电子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原始新闻传播(前语言时期):呼唤、体态和手势 二、口语新闻传播:人类新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一)口语传播: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二)非语言传播: 1、标记传播(也称实物传播):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
20520、/4/111 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
2020/4/11
(二)尼德兰 1、《新闻报》:亚伯拉罕·费尔赫芬1605年在安特卫
普出版;
(三)英国:
1、 “科兰特”:最早的英文报刊,并非某一特定报 刊的名称,而是对那种一刊载新闻为主的印刷出版物的通 称,发行于1620年;
2、英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科兰特”,托马斯·阿 切尔1621年发行;
3、《每周新闻》: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1621、8、 13尼古拉斯·鲍尔尼和托马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
4、《科兰特,或意德匈西法新闻》:1621年由伦敦 出版商纳撤尼尔·巴特取得发行“科兰特”的许可证发行, 但内容仍“忠实地译自荷兰报纸”;
(一)德国:
1、1597年2月,萨穆埃尔·迪尔鲍姆在奥格斯堡创办了一份类 似于编年表的月刊;
2、《观察周刊》1609-1902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1590年 创办,最初不定期发行,1609年改为每周发行一次;
3、《通告一报道或新闻报》:1609年海因里希·朱利叶斯在奥 格斯堡发行。
4、《报道》:1609年约翰·卡罗勒斯在斯特拉斯堡创办;: 1609沃尔芬比特尔(一说)发行的,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
1、德国:《教诲月刊》世界上第一份杂志,1663年由汉堡神 学家与诗人约翰·里斯特出版。
世界新闻史
![世界新闻史](https://img.taocdn.com/s3/m/e1a4162eb4daa58da0114a8d.png)
世界新闻史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一、新闻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第二节口头新闻时代一、人类的出现和语言的形成二、口头新闻的传播三、口头传播的补充手段四、口语传播及其补充手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第三节手书新闻时代一、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二、古罗马的手书新闻三、中国的手书新闻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新闻书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二、早期的新闻印刷品三、定期刊物的出现四、日报的诞生➢第二节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一、集权主义报业理论二、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第三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一、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二、曾格案件三、其他国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第一节思想的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准备三、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第二节革命时期的报刊论战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二、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报刊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报刊➢第三节自由传统的确立一、英国国会新闻报道的历程二、杰弗逊与新闻自由三、法国出版自由的确立第四章大众化报刊的勃兴➢第一节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二、城市规模的扩张三、工商经济的发展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第二节主要国家的大众化报刊一、美国大众化报刊的勃兴二、英国的大众化报纸三、法国大众化报纸四、日本的“小报”事业五、大众化报纸的特点➢第三节独立报纸的兴起一、《泰晤士报》的报道传统二、美国《纽约时报》的成长三、日本的《时事新报》第五章通讯社的出现与发展➢第一节通讯社的历史前提一、通讯社的性质二、通讯社的历史前提➢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一、哈瓦斯通讯社二、沃尔夫通讯社三、路透社四、美国联合通讯社➢第三节“联环同盟”及其解体一、“联环同盟”的缔结二、“三社四边协定”对世界的瓜分三、“联环同盟”的解体➢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一、欧洲二、亚洲三、非洲美洲➢第五节近代通讯社的类型分析第六章自由的泛滥与新闻自律➢第一节黄色新闻的由来一、黄色新闻的定义二、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三、黄色新闻的特征➢第二节美国的黄色报纸一、美国黄色报纸的一般情况二、黄色报纸出现的历史背景三、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四、赫斯特与黄色报业五、黄色新闻的变种——庸俗小报➢第三节其他地区的黄色报纸➢第四节对黄色新闻的评价➢第五节社会责任论一、新闻自由的发展二、社会责任论的产生三、社会责任论的内容四、社会责任论对新闻自由的反思五、社会责任理论的评价第七章无产阶级报刊事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早期工人团体报刊一、英国早期的工人报刊二、法国早期工人报刊三、美国早期工人报刊四、早期工人报刊的意义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业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生涯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念第三节巴黎公社的革命报纸一、巴黎公社的新闻政策二、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状况三、对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的评价➢第四节列宁与俄国工人报纸第八章前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确立➢第一节十月革命时期的报刊事业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无产阶级报刊二、十月革命与无产阶级报刊三、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政策➢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一、广播事业的萌芽和发展二、统一报刊网的形成三、通讯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四、通讯员队伍的发展壮大第三节前苏联的新闻体制一、新闻体制的政策基础二、前苏联党和政府控制新闻系统的方式三、前苏联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四、前苏联新闻传播的特点第九章报业垄断化的进程➢第一节报业垄断的历史背景一、政治方面二、经济方面三、新闻媒介自身➢第二节主要国家的垄断报团一、美国早期的报团二、英国报业垄断三、德国早期的报团四、法国早期的报团➢第三节战后新闻垄断的进一步发展一、垄断发展的一般趋势二、跨媒介与跨行业垄断的发展三、跨国新闻垄断的出现➢第四节报业垄断的结果及其评价第十章广电时代的到来➢第一节广播的发明及广播事业的大发展一、广播的发明二、美国广播事业三、欧洲主要国家的广播事业四、亚洲国家的广播事业➢第二节电视的发明与发展一、电视的发明二、初期的电视事业三、有线电视的起源四、卫星电视事业的出现➢第三节世界主要的电视大国一、美国的电视事业二、英国的电视事业三、日本的电视事业第四节四种广电事业体制一、民有民营体制二、公商并营三、公有公营型四、国有国营型第十一章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第一节世界新闻的不平衡状态一、新闻规模的失衡二、信息流量的失衡三、传播内容的失衡四、不均衡状况产生的原因➢第二节争取新秩序的历史进程一、斗争的第一阶段二、斗争的第二阶段三、斗争的新阶段➢第三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第四节斗争的成果及未来展望➢第五节草根媒体的一种尝试——IMC一、何谓IMC二、IMC的缘起三、IMC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一、新闻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1. 新闻是什么?➢事实说,即将新闻视为一种事实。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bf359f2e3169a4517723a375.png)
史料仿制的《开元杂报》
《敦煌· 进奏院状》
20世纪80年代,史学研究者在现存的敦煌文物中,先后发 现了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这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报纸。这两份实物均是于1907年前后由 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从敦煌发现的,现在分 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和法国巴黎国立图 书馆。
• 一七七八年,江苏东台诗人徐某早已去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清风 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乾隆认 为“壶儿”就是“胡儿”,显然诽谤政府,嘲讽满清没文化。徐某剖棺戮 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
• 清代大诗人沈德潜,死后某年,乾隆发现沈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的咏黑牡丹的诗,便勃然大怒(满人都自卑,满酋长也不例外),大骂沈 “卑污无耻”,命令开棺戮尸,仆其墓碑。 • 1781年,致仕在家的前大理寺卿尹嘉铨所著书中自称“古稀老人”,又有 句说“为王者师”。乾隆说“我自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 敢自称古稀老人?”绞死。
A. 只抄传,不采访 B. 皇帝直接干涉邸报的出版和发行
四、清朝的报纸发展情况
2、民间报房更加兴盛
(1)私设报房,编发报纸成为职业 (2)报房京报★
知识点1:报房京报以盈利为目的
知识点2:报房京报形式变化—出现封面和报头 定义:报房京报指古代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 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 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 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 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c13126c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6.png)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1)起始和发展脉络: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
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
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1055d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2.png)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
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
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
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
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编辑发行环节: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性质: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1c7d77bceb19e8b9f6babe.png)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作者xxxx------------------------------------------日期xxxx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1)起始和发展脉络: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
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
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db5df8e9102de2bd9605886b.png)
外国新闻传播史
52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书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
恺撒 屋大维与官方手
恺
抄新闻书
撒
古罗马民间手抄新闻信
外国新闻传播史
53
中 世 纪 欧 洲 黄 金 装 饰 的 圣 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4
7世纪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兰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三 古代中国的手书新闻传播
甲骨 金文中的新闻报道 汉唐时期的邸报 其他手书新闻报道形式
国家
GDP 日报
收音机
电视机
电话机
☆
到电影院 的人次
每1000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 400美元以 19.2
56.0
低的国家
下
国民生产总值 400-2500美 19.0
57.2
居中的国家 元
国民生产总值 2500美元 以上
高的国家
328.0 741.0
5.4 22.5 338.0
1.3 15.1 352.0
外国新闻传播史
36
语 言 产 生 前 人 类 的 体 态 语 言
外国新闻传播史
37
四 口头传播
口头传播的形式
古希腊的行吟诗人 波斯帝国的口语传播 印度的宗教传播 其他形式:个人间交流,民谣,戏剧,氏族或部落会议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
生理局限 接力传播中的误读(游戏)
外国新闻传播史
书写材料的演进 文字发明的意义
外国新闻传播史
41
1、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梁]萧统<文选序>:
“式观元始……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 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https://img.taocdn.com/s3/m/deb6fd1fa8114431b90dd8c5.png)
“定本”制度 定本” 定本
• 所谓“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 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 围。“定本”制度起始于宋真宗,曾两度取消,都 在不久后恢复,由此一直沿用到宋末。 • “定本”制度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使邸报 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的意图。
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 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
• 研究宋代报纸的发展要注意此时“邸报”、“进奏院”的 含义已与唐代有了较大的区别: • ①宋朝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 称邸报。负责发行官报的机构是进奏院。负责采集信息和 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发报制 度逐渐正规、统一起来。 • ②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 ③宋代的封建统治者开始注意对邸报的管理。
第四节、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元代存世较短,体制 不完备,没有建立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官报的制 度。 • 二、明代的邸报抄传制度:研究明代报史要注意 和唐、宋、元的报史联系起来,使用比较的方法, 注意明代邸报、民间办报与前代的连续性。
元代民间“小本”
• 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 的政事消息。从内容、形式和发行的方式来看, “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的延续。 和宋代比较起来,元代的言禁更严。太宗时期 还曾经有过“诸公事非当言而言者,拳其耳,再 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的禁令。所以,“小 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节、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
• 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 •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经过加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https://img.taocdn.com/s3/m/9e08b36f011ca300a6c39047.png)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口头新闻时代1.以口头语言传播为主,非语言传播为辅。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巴比伦通天塔)2.非语言传播手段①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借助一定的物体或标记为载体,传递或保存音讯的传播方式②声光传播(击鼓传讯,烽火报警)以声音或光线作为传递信息载体③图式传播(印第安人的图形文字)(最高级)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第二节手写新闻时代1.文字的诞生和书写材料的改进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并为手写新闻传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2.古代西方手书传播形式①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古罗马的《每日纪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②书信式的新闻信(小普林尼:苏威尔火山爆发)3.古代中国手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小报思考题:1.文字的传播优势体现在?①便于保存和查找②传播面广③传播更为迅速④传播具有新闻性⑤传播更具准确性2.《每日纪闻》是什么媒介?在西方新闻史上为何具有如此突出地位?①是历史上第一份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②当时,《每日纪闻》主要报道元老院的议事记录;历史学家们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至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而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播系统相对滞后有关。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和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1.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思考题)必要条件:①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座里程碑)包括⑴毕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9)⑵德国古登堡改进金属活字印刷术(公元1450年前后)②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信息需求旺盛的原因:⑴地理大发现、环球航行⑵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掠夺⑶文艺复兴运动⑷宗教改革⑸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③邮政事业的产生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最早运用这一新技术的出版物是《小字》。
第1章 新闻活动
![第1章 新闻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bafb14a1a0116c175f0e4848.png)
22
①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如政府部门的相关负 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 流。 ②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学校、商场、某 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的座谈会。 ③组织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某个单位、公司 或组织内传递信息。 ④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如通过广播电视、报 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在公共传播 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布人都起到 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3
第四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一、亲身传播
定义:亲身传播
亲身传播是指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 手段,以表情和动作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亲身传 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 播内容和方法。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传播面窄,传 播速度慢,保真度差,一个信息,经人们口口相传,越 到后面越失真。亲身传播可采用的方法有口语传播、文 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等。
新闻学概论
第一章 新闻活动
1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 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 众传媒)或新闻媒介。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对 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报、听广播、看电 视、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二、新闻活动不仅仅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 直接接触,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 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7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1.发展条件 (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 权制。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始终和灵敏的情况反 映相联系。建立了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 (2)封建社会的战争,敌对双方都需要了 解对方的情况,摸清对方的变动;双方内部也 需要大量的新闻。农民起义前也需要大量的联 络发动工作。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f41cd482fb4daa48d4b81.png)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
部门负责? 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
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
“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021/7/24
20
二、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2021/7/24
21
三、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早 在清代初年,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 事抄报活动的人。他们多数是衙门中的低 级胥吏,本职工作之余,以刊刻抄发邸报 作为自己的副业。
2021/7/24
6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唐代疆域辽阔,以驿路、驿站、驿卒、 驿马组成的驿传系统覆盖全国。
2021/7/24
7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 于民间的“小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 制度
起始于唐代、由各进奏院的进奏官自 发地向地方藩镇传发“报状”和“进奏院 状”的体制,到了宋代,有了重大的改变, 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 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2021/7/24
25
【学习思考题】
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7.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 8.“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闻传
播媒体? 9.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10.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
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
2021/7/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2、发展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3、成熟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本节小结
• 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共生,然而在人类社会 的童年时期,新闻传播并不单独存在,是融合于 一般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之中。它的产生到成熟, 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起源问题上,既不 能把传播与新闻传播断然分开,使之无所由来; 也不必在人类早期历史中苦苦搜寻所谓新闻传播 的证据,以证明新闻传播之源远流长。
• 二、人们如何进行新闻传播
• 1、亲身传播 • 2、大众传播 • 3、群体传播
• 三、新闻起源的种种说法
• • • • • 自然论(好奇论、天性论) 生存说 (群居论) 哨兵说 意志论(唯意志论) 神秘论
• 四、对两种新闻起源观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 交往和劳动,不是人的本能欲望。 •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新闻学概论—— 第一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起源
• • • • •
本章内容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二、人们新闻传播活动的方式 三、新闻、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1、萌芽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当我在写这几行字的时候,把视线从纸上移开,抬头 就可以看见夏威夷那犬牙交错郁郁葱葱的群山。如果向水 天相接的海岸线望去,可以看到可能是第一批岛民登岸的 地方。他们从石器时代走出来,在一千二百年前乘着用最 简陋的工具制作的独木舟到达这里。他们从东南亚出发, 带着信奉的神、孩子和食物,在浩瀚的大洋上,从一个岛 屿飘伯到另一个岛屿,以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生存能力与 风、水和泥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似乎经历了令人难以置 信的五千年漫长岁月的旅程于一千二百年前来到夏威夷。 他们在这个熔岩的岛上登陆,撒下他们的种子,播下他们 的文化,把这块土地归为己有。 • 那些最初的夏威夷人已经是灵巧的传播者。他们能够 看懂天空中和海浪中的信息,利用这种信息来航海.他们 已有发展得很好的语言,虽然能在图画和雕刻中记录下来 某些信息,但实际上还不能把语言写下来。不过,他们利 用口语作为有力的工具,用口说的语言建立了一个有效的 政府和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令人不可思议地表达了微妙 的想法和关系。他们说服别人跟他们航海到很远的地方去, 在别人沮丧气馁的时刻消除别人的疑虑。他们带着所有的 航海经验知识,信仰、仪式以及他们想要保持和不用书写 的形式传给子孙的生活习俗,他们在夏威夷登陆,感到地 球的震动,看见山里的浓烟和火焰以后,他们得到了帮助 他们认识“火之女神佩莱夫人”的信息,因此他们还知道 了怎样通过祈祷以及祭祀和舞蹈同女神交流。
• 小节总结
• 新闻传播是应人类生存和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的需 要而产生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 的传播能力和对新闻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和强化, 最终使新闻传播从过渡状态种独立出来,并进一 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