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举行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合集下载

刁培萼教授的遗产是什么——用思维完成一个人

刁培萼教授的遗产是什么——用思维完成一个人

应该是哲学上“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 “ 思维必然有一
个思维者在 思维 ” 的教育 思维 , 所 以, 我一直试 图把 教
育学理解成思维, 刁老师也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教育 可归结为思维教育。 ” _ l 刁老师那个年代的学者 , 青年 的时候 以政府编 译 的马克 思 主 义 为 学 习 , 既下过功夫 , 又 带 有 强 烈
说话 。我不知道这样说合适不合适: 在中国教育理论
界, 能够达到思 维 的人 , 不多, 能 够达 到 思想 的人 , 极 少 。2 0 0 5年我来 到福 建 师 范 大学 以后 , 福建 师 范大 学教 育学 院的老 前辈李 明德教授 , 也是 刁老师 的学术 朋友 ( 少 刁老师 一 岁 ) , 还 在我 面前 说 起 刁 老师 二 十 多年 前 提 出 的 “自然 ・ 社会 ・ 思维” 的 教 育 哲 学 观 念 。他在 8 0岁的 时候 , 又在“ 自然 ・ 社会 ・ 思维 ” 发 展链 与教 育实践辩证 法之后 , 提 出第 二个 发展链 与教 育实践辩 证法 : “自然 ・ 社会 ・ 人” , 把 时代 的 “ 人” 或 者“ 人学” 架 构 在 教 育实 践 上 。我 觉 得 这两 个 观 念 ,
助, 令我们 感动和 难忘 !我 们为失去一位好师长而痛心 ; 我 们为失去一位好 朋友 而哀 泣。对刁先 生的 离去我们表 示
深切的哀悼 !在此特请我- t : 1 另外一位顾 问, 刁培萼教授 的学生毕世响教授 , 撰 文纪念。
教 育可归结为思维教育
刁培 萼 老师 “ 大行 ” 了!
刁培萼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 , 特别是教育科学学 院, 一个 叫人想 忘 都不 能不 能忘 记 的人 , 也是 中 国教

在追思涂又光先生会上的发言

在追思涂又光先生会上的发言

大师” 、 “ 是 一 位 极 高 明 的教 育 家” 。 中 国工 程 院 院士 、 : “ 涂 先 生 的 逝 世 不 仅 是 华 中科 技 大 学的 重 大损 失 , 也 是 我 国文 化 界 的 重 大损 失 。 ” 涂 又 光 先 生 用 整 个 生 命 对 待 教 学 与 研 究, 以文学为形式 , 以历 史为 内容 , 以哲学为 觉解, 将 文 吏哲融通 合一 , 知 情意行 一体 , 给 学 生 以 罕 见 的 教
各 位来 宾 、 各位 同 志 : 这 个 月 4日凌 晨 , 涂又光 先生离我们 长去 了! 先生 与 他家 人 一再 叮嘱 , 他 身后 的一 切从 简 , 什么 仪 式 也不 要 。今 天这 个 会 是 先 生 的 同事 、 学生 、 同志 、
朋 友 不 约而 同地 要举 行 的 , 追 思 我们 的涂 又光 先生 。
死! 》 交给 我 , 要 我 表达 他 的意思 , 因余 东升 同志在外
地 赶 不 回来 。
我 沉 痛 地 悼 念涂 又 光 先生 , 深情 地 追思 涂 又光 先生 , 真挚 地怀 念 涂 又 光 先 生 !深 深感 谢 涂 先 生所 作 出 的卓越 贡献 ! 第一 , 涂先 生 是 一 个 真正 的共 产 党人 。他 一 身 正直 , 两袖清风, 一 生不 辞 辛 苦 , 全 心为 民服 务 。用
代 表在追思会上发 言, 后 携 部 分 贤 达 的 追 思 发 言 文 稿 和 特 约 的 涂 又 光 研 究 专 稿 而 归 。涂 又 光 先 生 在 哲
学、 教 育和 艺 术 等 诸 多领 域 都 有 深厚 的造 诣 , 为 我 们 留 下 了宝 贵 的 精 神 遗 产 。为 深切 缅 怀 涂 又 光 先 生 , 深 入 研 究 涂 又 光 先 生 的 思 想 学 说 和 高 尚人 格 , 本 刊 特 辟 涂 又 光 研 究 专栏 。 本 期 与 下 期 将 先 行 刊 发 上 述 所 约 文稿 , 敬请垂 注; 同 时 欢 迎 海 内外 专 家 学 者 不 吝 赐 稿 。

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

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

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2014年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我市成功召开2014年12月17日至19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东莞市教育局协办,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在东莞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家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先生,当代广东研究会理事、古建筑专家、印缅抗战专家卢洁峰女士,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黄牧航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学历史教学》执行主编鲁力教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课程科副主任魏恤民老师等嘉宾出席了会议。

全省各地市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历史骨干教师、示范教研组学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夏辉辉老师主持开幕式,各位嘉宾在主席台就座18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夏辉辉老师主持,魏恤民老师作了题为“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以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向参会人员传达了教育部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指导意见,对教研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以“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价值追求来勉励大家,提出教师应加强自我管理,锻炼出专业生命和专业生活方式。

会议主旨报告由黄牧航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丁作了题为《打开尘封的记忆——民间家书的征集与编研实践》的专题报告,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来龙去脉、对民间家书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民间家书的历史价值。

精彩的报告为观察研究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与会人员都感觉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先生作《打开尘封的记忆——民间家书的征集与编研实践》主题报告随后,卢洁峰女士作了题为《从非专业到专业——我的研究之路》的专题报告,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由普通宣传干部到专业历史研究者的成长过程。

整场报告激情澎湃、逻辑清晰,生动活泼与严谨厚重兼备,理性分析与感性表达并存,卢女士最后以“为人所不为”、“见人所不见”、“人要有历史的担当”与大家共勉。

教科院举行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教科院举行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教科院举行刁培萼教授追思会为了缅怀教育学家刁培萼教授对教育事业和学科发展的贡献,追思他的学术生涯和教书育人历程,激励全院师生继承其博雅弘通的学术精神以及厚生敬业的教育品质,教育科学学院于1月8日举行了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刁培萼教授的夫人吴也显教授及子女刁凯民夫妇、刁凯华;学院老教师代表鲁洁、班华等教授,学生代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夏成满等,以及刁先生生前好友、学院教师代表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追思会。

追思会由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主持。

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顾建军院长宣布全体起立,为刁培萼教授默哀一分钟。

默哀完毕,顾建军院长简要介绍了刁培萼教授生平,回顾了刁培萼教授的革命人生、学术人生、教育人生。

刁培萼教授生于1927年,1950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提前毕业留任南京师范学院青年辅导处,在多个系科团总支、党总支及南师附中从事党团工作,1970年回教育系任教,1989年提升为教授,2014年1月8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去世。

刁培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农村教育学与教育文化学,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教育学、教育文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任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刁培萼教授一生笔耕不辍,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1987年)当时被指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主编过国内第一本《农村教育学》(1989年),第一部《教育文化学》(1992年),以及《农村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对策》(1991年)、《农村儿童发展与教育》(1993年)、《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1998年)等著作。

退休后,又组织了近十余所小学参加实验团队,先后出版了《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之路》(2000年)、《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2005年)、《重建课堂文化》(2009年),随后又对早期著作《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加以修订,出版了《追寻发展链:教育的辩证拷问》。

顾建军院长表示,教科院今日的辉煌与刁培萼教授等老同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多个学术领域开拓进取是分不开的。

卞毓麟天文科普作品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发微

卞毓麟天文科普作品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发微

卞毓麟天文科普作品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发微作者:曹勇军来源:《科普创作》2020年第04期[编者按]加强科普作品评论,总结创作经验,是繁荣科普原创的必由之路。

对科普名家作品的鉴赏,更是评论活动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科普创作界开展了一系列对科普名家的研讨活动。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于2016年12月主办的“加强评论,繁荣原创——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就是其中影响颇广的一次活动。

卞毓麟先生是天文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普理论家。

他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专事科技出版事业。

著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等图书30余种,科普类文章约700篇,作品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文章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研讨会是对卞毓麟先生科普创作历程和作品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将研讨创新繁荣科普创作落到实处、推动科普原创再上新台阶的契机。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在研讨会上强调,特别希望借此契机,在总结科普传播、科普创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创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做出更大的业绩,为我国科普事业多作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会上指出,当下科普创作不易、科普名家难寻,社会的科普文化氛围亟待增强,针对此现状,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已有科普作品的关注与评论。

承办单位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决议在研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出版卞毓麟《挚爱与使命——卞毓麟科普作品评论文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见本期封底书讯)。

该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卞毓麟作品的写作特色、风格,用寄语篇、思想篇、风格篇、影响篇、档案篇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卞毓麟的科普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在代后记中表示,以卞毓麟为代表的一代投身科普创作的科技工作者,内心具有厚重的社会使命感,这将激励更多后辈在科普的道路上耕耘、前行。

得遇良师是人生幸甚之事—— 怀念贝时璋先生

得遇良师是人生幸甚之事—— 怀念贝时璋先生

1980年,在贝老的倡议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贝老当选为首任理事长。

在他的领导下我国生物物理学得以快速发展。

在推进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贝老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科学研究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他所开创的我国的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就是为适应我国的原子能和平利用的需要,以及为我国“两弹”实验服务的。

贝老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泰斗。

早在20世纪30年代,贝老首次发现,细胞繁殖增生除了细胞分裂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细胞重建,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

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这方面的研究未能继续开展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贝老以国家任务为重,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重要科学规划制定,任务繁重。

他一有空就思考细胞重建工作。

20世纪70贝老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他一生钟爱艺术,喜欢传统戏曲和古典音乐,他的书法艺术造诣颇高,曾题写“科学艺术,相得益彰”,鼓励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他手绘的动植物标本图,细致逼真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他用科学的方法欣赏艺术,又用艺术的手腕表现科学,科学和艺术在贝老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

作为一名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人,贝老秉承古训,严格操守。

他公正无私,做人正直。

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他办公桌上总摆放着两沓纸,一沓是带有单位抬头的信纸仅用于公文,另一沓私信所用的纸都是自费购买。

贝老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

每逢春节,他总是主动先给清洁工人拜年,给同事拜年。

耄耋之年,随着听力的衰退,他开始与上门求教的来访者用笔交谈,且毫无倦意。

我珍藏着多张他留给我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说着他无声的精神品质。

2007年元宵节,我去看望先生,105岁高龄的他用笔告诉我“不仅要科学,还要学做人”,“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贝老是科学家中著名的寿星,为科学贡献了他漫长的一生。

淡泊名利,专注学问,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

90多岁时,他还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出门的时间非常精准,与过路的同事亲切问候早安。

年过百岁,他思维仍然清晰,时刻关注着科技前沿。

让智慧走进课堂 推动课堂文化重建

让智慧走进课堂 推动课堂文化重建

Promoting Culture Reconstruction in Classroom by Letting Wisdom into Class
作者: 刁培萼;吴也显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版物刊名: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页码: 72-75页
主题词: 课堂文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文化重建;教育智慧;自由人格精神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如何重建?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为此,首先要预设课堂文化重建的实验综合目标,其次要探索课堂文化重建的多维实验路径,最终实现'塑造智慧人',培养自由人格精神的教育目标.。

村庄里走出去的文化人——谨以此文纪念本刊最尊敬的已故学术顾问刁培萼教授

村庄里走出去的文化人——谨以此文纪念本刊最尊敬的已故学术顾问刁培萼教授

The Intellectual Walking out of Village —— A tribute to the late Professor Diao Pei' e the most respectable academic counsultant of our journal 作者: 刁维国
作者机构: 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版物刊名: 教育文化论坛
页码: 128-1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苏中;里下河;刁舍村;文化人;家族文化;教育思考
摘要:近现代学制的建立,新式教育的兴起,重教尚文的村风、民风的滋生,村庄家族史上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开始出现。

清末至民国时期、共和国初期、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每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村庄家族史上文化人数渐多,所占比例渐大。

社会变革进程中,传统村庄衰落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型家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饮水思源 怀念恩师——纪念龚凫羌教授逝世3周年

饮水思源 怀念恩师——纪念龚凫羌教授逝世3周年

饮水思源怀念恩师——纪念龚凫羌教授逝世3周年
周洪杰;任存虎
【期刊名称】《蜜蜂杂志》
【年(卷),期】2022(42)9
【摘要】龚老师辞世于农历已亥年六月廿二日,公历2019年7月24日。

他离开我们,让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也是中国蜂业的一大损失。

在这3周年之祭,我们代表敬重他的蜂友们深表怀念!
【总页数】3页(PI0034)
【作者】周洪杰;任存虎
【作者单位】山东省冠县中医蜂疗养生;浙江舟山市蜂疗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相关文献】
1.深切怀念我的恩师、挚友龚凫羌先生
2.让养蜂变得简单容易不再神秘——深切怀念我的恩师龚凫羌教授
3.《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助我养好蜂——再忆恩师龚凫羌教授
4.超越自我与自我超越--再忆我的恩师龚凫羌教授
5.3张老照片回忆蜂大家--为纪念一生为蜂而战的龚凫羌教授逝世3周年而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蔡润圃;张建梅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高中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个性化发展,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没有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幸福。

何为幸福?幸福的内涵极为丰富。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教给学生可供一生受用的技能,授之以“渔”就是幸福。

语文作为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首先要担此重任。

为此,莱州一中积极推进学生深度阅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蔡润圃;张建梅
【作者单位】莱州市第一中学;莱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2.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4.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5.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衣知识分子”的教育人生——刁培萼先生学术思想和精神遗产

“布衣知识分子”的教育人生——刁培萼先生学术思想和精神遗产

“布衣知识分子”的教育人生——刁培萼先生学术思想和精神遗产朱小蔓【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刁培萼教授是一位卓有成就、富有个性的教育学专家.眼下学术圈中的许多现实,人们的疑惑与批评、坚守与挣扎、憧憬与怀想时常撞击我的心,推动我为这位素朴无华、个性执着的老师,写一点回忆和感念,它不仅是表达两年来淤积于心的哀思,更是灵魂的作业.作为国内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和《农村教育学》的著作者,他在这三个教育学分支领域的开创之功,对南师大教育学科乃至全国教育学术界均具有学科奠基的重大学术价值.他看重的是学术本有的价值,他甘愿参与建设学术共同体,他享受教书、带年轻人和做研究的无比乐趣;他别无他求,需要的就是有时间、有机会做事情;再没有什么比自由思考、从心写作、无干扰地做事让他感觉更有意义、更畅快、更高贵.《教育文化学通论》是他一生教育学术集成和最后的呼唤,也是他生命一息尚存,学术劳作不止的明证.他坚持将教育实验融贯于教育哲学研究.他的平凡一生“质本洁来还洁去”.【总页数】10页(P5-14)【作者】朱小蔓【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刁培萼教授的遗产是什么——用思维完成一个人 [J], 毕世响2.村庄里走出去的文化人——谨以此文纪念本刊最尊敬的已故学术顾问刁培萼教授[J], 刁维国3.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 [J], 肖永平;4.光耀人生“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暨祝贺王大珩先生从事科学事业七十三年及九十五华诞”在京举办 [J], 戴娟5.《教育文化论坛》学术顾问刁培萼先生来信一则 [J], 刁培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在陶研路上

走在陶研路上

走在陶研路上
曹鸿骅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为深入研究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弘扬先人躬行教育实践的精神,近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在南京组织举行了全国首个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陶行知、黄炎培、张謇和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周德藩,【总页数】1页(P29)
【作者】曹鸿骅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陈至立同志在陶研会方明呈报的《关于召开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促进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改革研讨会的情况报告》上的批示 [J], ;
2.走在陶行知的路上 [J], 邱世伍;
3.在陶研思想引领下幼儿小组化探究活动初探 [J], 王芳
4.新“长征”路上的研祥——研祥发布2007嵌入式整机新品 [J], 周璇
5.学“陶”研“陶”,争做教职工满意的管理者——写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26周年之际 [J], 张焱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6篇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6篇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6篇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反映了我们独特的生活轨迹,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心得写作,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让儿童在自主学习中翱翔

让儿童在自主学习中翱翔

让儿童在自主学习中翱翔
卢巧英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论丛》》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实行生本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思维的一种解放。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生本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认为生本教育为儿童开创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卢巧英
【作者单位】澳门培华中学小幼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绘本:让儿童在英语阅读中翱翔 [J], 刘克霞
2.在数学教学中让留守儿童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J], 陆振华
3.在数学教学中让留守儿童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J], 陆振华;
4.基于儿童思维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再创造”的教学初探 [J], 万小龙
5.谈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策略 [J], 李佩;董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薛荷官
【期刊名称】《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18)003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指导学生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经验和体会,阐明了作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物理实验课质量,使物理实验教学水提高一个新台队的一些建议。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薛荷官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8
【相关文献】
1.激发学生主体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J], 陈玉霞;林峰;陈文;李改英;杜向党
2.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J], 黄熙岱
3.开展组培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河北省迁安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经验介绍 [J], 鹿桂兰
4.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实效 [J], 王琳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J], 吕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浅论免疫学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浅论免疫学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浅论免疫学实验教学
思想的转变
扈凤平; 燕美玉; 霍治; 李立新; 罗奇志
【期刊名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6)003
【摘要】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级科研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学时少、实验项目单一、零散、不成系统.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伺题,不利于学生掌握免疫学实验技术。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的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但是首先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转变。

实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使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上.即应以“授之以渔”为主。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扈凤平; 燕美玉; 霍治; 李立新; 罗奇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7
【相关文献】
1.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浅谈商科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范式转变 [J], 王珏;宁南;周静
2.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以“欲”——新课改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转变
[J], 吕良艳
3.授鱼还的授渔:从开放型实验谈中国教育改革 [J], 黄慧东;施小芳
4.从“授鱼”到“授渔”的转变——省委驻响水扶贫工作队构建“四有”扶贫长效机制调研 [J],
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策略 [J], 李显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刊首任主编卞荫贵先生逝世

本刊首任主编卞荫贵先生逝世

本刊首任主编卞荫贵先生逝世
佚名
【期刊名称】《力学与实践》
【年(卷),期】2005(027)004
【摘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早期归国专家、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卞荫贵先生,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05年6月7日凌晨4点5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总页数】1页(P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
【相关文献】
1.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首任院长、本刊顾问朱有玠先生逝世 [J], 金荷仙
2.本刊首任主编孙漱沅研究员逝世 [J],
3.本刊原副主编叶济宇先生逝世 [J],
4.中国著名风景园林专家、本刊名誉主编余树勋先生逝世 [J],
5.《西北园艺》首任主编杜澍先生逝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严格的要求 创造性的耕耘——庆祝育才中学创办七十周年

严格的要求 创造性的耕耘——庆祝育才中学创办七十周年

严格的要求创造性的耕耘——庆祝育才中学创办七十周年
贾培基
【期刊名称】《重庆陶研文史》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1939年7月20日,育才学校在重庆北碚诞生了。

8月初,迁到合川县
草街乡的古圣寺。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八路军办事处撤回延安,饶国模女士将整个红岩村交给陶行知先生办育才学校。

解放后,育才学校迁到现在的谢家湾。

我是在红岩村时期进育才学校受教育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育才的学习和生活仍时时浮现在眼前,使人终身受益。

【总页数】3页(P5-7)
【作者】贾培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0
【相关文献】
1.光荣的三十年——热烈庆祝中国科技大学建校30周年热烈庆祝中国科大少年班创办10周年 [J], 武汝扬;
2.行知育才教育为公——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 [J],
3.全国唯一!由中学创办的陶行知纪念馆正式开馆——献礼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J], 张妍
4.耕耘三十载培育栋梁材——延边大学庆祝函授教育创办三十周年 [J], 周万志
5.百年荣光逐梦启航中共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委员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院举行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为了缅怀教育学家刁培萼教授对教育事业和学科发展的贡献,追思他的学术生涯和教书育人历程,激励全院师生继承其博雅弘通的学术精神以及厚生敬业的教育品质,教育科学学院于1月8日举行了刁培萼教授追思会。

刁培萼教授的夫人吴也显教授及子女刁凯民夫妇、刁凯华;学院老教师代表鲁洁、班华等教授,学生代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夏成满等,以及刁先生生前好友、学院教师代表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追思会。

追思会由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主持。

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顾建军院长宣布全体起立,为刁培萼教授默哀一分钟。

默哀完毕,顾建军院长简要介绍了刁培萼教授生平,回顾了刁培萼教授的革命人生、学术人生、教育人生。

刁培萼教授生于1927年,1950年9
月考入南京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提前毕业留任南京师范学院青年辅导处,在多个系科团总支、党总支及南师附中从事党团工作,1970年回教育系任教,1989年提升为教授,2014年1月8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去世。

刁培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农村教育学与教育文化学,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教育学、教育文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任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刁培萼教授一生笔耕不辍,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1987年)当时被指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主编过国内第一本《农村教育学》(1989年),第一部《教育文化学》(1992年),以及《农村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对策》(1991年)、《农村儿童发展与教育》(1993年)、《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1998年)等著作。

退休后,又组织了近十余所小学参加实验团队,先后出版了《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之路》(2000年)、《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2005年)、《重建课堂文化》(2009年),随后又对早期著作《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加以修订,出版了《追寻发展链:教育的辩证拷问》。

顾建军院长表示,教科院今日的辉煌与刁培萼教授等老同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多个学术领域开拓进取是分不开的。

刁培萼教授不仅在教学、科研上是值得晚辈学习的典范,在师德上、在人格上更是一代楷模。

追思会上,刁培萼教授的生前亲友、同事、各届学生代表纷纷发言。

鲁洁教授等老教师结合与刁老师数十年交往的历程,对其学术贡献和浓情密意做了深切的回顾,动情之景令人为之动容;刁培萼教授的学生代表们在谈到刁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屡屡哽咽,甚至泣不成声。

一瓣心香,慢
慢倾吐;一片心语,细细道来。

大家的发言温馨感人、情真意切。

追思会持续了近三个多小时,大家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视学术如生命、视学生如子弟的优秀学者而感到悲痛和惋惜;更对刁培萼教授数十年来在工作上的奉献精神、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以及对他人的博爱之心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最后,刁培萼教授的夫人吴也显教授发言,并向与会人员赠送了刁培萼教授的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文化学通论》。

吴也显教授在讲话中深情回忆了与刁培萼教授走过的人生路途,一路风雨,一路相伴。

她感谢教科院对刁培萼教授及其亲属的关怀和慰问,向参加追思会的亲友、同事、学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愿教科院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吴元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