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_以四川省为例

合集下载

农民工对流出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影响

农民工对流出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影响
展的客 观 要 求 , 是 改 善 农 村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的 重 要 途 也 径 6。陈秉钊 等对 可持 续发 展 中国人 居环境 的模 式 、 价 评
村 , 农村 人居环 境 改 善提 供 经 济 支 撑 , 得 四川 省农 村 为 使
人 居环境 逐步 得到 改善 。
1 研 究文献 回顾
中 国人 口 ・ 源 与 环 境 2 1 资 00年 第 2 0卷 第 8期
C NA P U TON, E OU C  ̄A D EN I N N V l2 N ・ 2 1 HI OP LA I RS RK N VRO ME T o・0 o8 00
农 民工对流 出地农村 人居环境改善 的影响
究 ‘。刘艺 梅 , 9 J 杨锦 秀等采 用模 糊综 合评 价 法分 析 了农 民
工对 流 出 地 经 济 、 治 、 会 稳 定 、 民 生 活 方 面 的 影 政 社 人
n ] l1 ie 。 0
村 各 项建 设 工作 _ 。 3 J
国内外 的学 者从 不 同角 度对 人 居 环 境 问 题 进行 了相 关研 究 。20 04年 , 国 的建 筑 师 Wii Me oog 美 la l m D nuh和化 学 家 Mi al rugr共 同提 出了 “ 摇 篮 到摇 篮 ” 规划 设 c e Banat h 从 的
杨锦 秀 赵 小鸽
( 四川农 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四川 雅安 65 1) 2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 着各地 农 民工 的大量 外 出 , 村 的经济 、 农 政治 、 居住
计理 念 , 认为对 人 居环境 的规 划设计 可 以通 过学 习并 结 合 大 自然 的模 式从 而达 到 与 自然 相媲 美 的 效 率【 。人 居 环 4 J

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农民工为例

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农民工为例

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 紧紧相融。9 . %的人 表示他们 61 关心企业发展 , 但认 为企业 不怎 么关 心 或 完全 不关心 他们 的达
1 9% 。 6.
9、 生 代 农 民 工 迫切 需要 解 决的 问题 新
从调查结果来看 , 城市永 久居住权和 保险保 障是新 生代农 民工需 求最多的问题 , 从中可得 出新 生代农 民工更渴望扎根城市 。
7 社 会 保 障 水 平 偏 低 、
据调查 ,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 险、 医疗 保险、 失业 保险 、 工伤 保险 、 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 6 .% 、 . %、5 9 、 . %和 3 . % , 77 7 4 5.% 7 3 7 0 0 7 分别比 城镇职工低 2 . %、4 6 2 . % 、 . % 和 3 . %个 百分 点。总体 3 7 1. %、9 1 9 1 08 看, 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 , 对于所在单位为其 缴纳社会保险的 到 位 、
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 迪拜奖) 国家环境保护模 范城市 、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文明卫生城市 、 国人居环 境奖、 中 中国最佳 宜居城市 等诸多荣誉 , 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绵阳工业基础坚实 , 产业体 系完备。是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科研 生产基 地, 西部重要的汽车 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 现有长虹 、 洲、 长钢、 九 攀 新华等大 中型骨干 企业 5 余家 , O 长虹、 双马、 湖山、 利尔化学 、 富临运业等上市公司 7 , 家 形成了以 电子信 息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 产业 为主导 , 以冶金机械、 材料、 化工、 食品 等产业 为支撑的完备现代工业体 系。新生代农 民工大量涌入这座城市 , 给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 , 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 下成长 起来的 新一代 群体 , 新生代 农 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 问题 在新 阶段的延续 、 体现 和发展 。随着改 革 开放 以来我 国工业 化、 息化、 信 城镇 化 、 场化 、 市 国际化 程度 的不断 提 高。 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 改善 , 对工作和 生 活有更高的 、 不同的要求 ; 但在 城乡二元 社会体 制没有 彻底 打破之 前 , 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 业结构下 , 他们与传 统农 民工有着 类似 的 社会境遇 , 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 , 这个 群体的出现对 我 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作者:刘艳文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摘要】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新情况和产生的新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一、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取得的突出成绩1.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董店乡坚持走“依托一个基础条件好的村,采取小拆迁、大集中、整庄合并,修建中心居住区”的发展战略,探索出了“车轮式老村新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不仅实现了不占压耕地建设新农村的目的,而且达到了旧庄整治,土地复垦增量的效果。

2.民主管理的新内容董店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各试点村都要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2.外出务工人员多,新农村建设缺乏生力军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董店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有成绩也有问题和不足,面对新情况、剖析新问题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路不解放、认识有偏差是其深层的原因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是思想不够解放的原因1.1.1从领导决策上讲,我们每次思想解放了,实事求是了,对农村实施了英明政策,农村就会大跨越发展。

但缺乏持久性其推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往往也就在5、6年后就慢慢失去了,其后还必须实行新的变革才能得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1.2从制度层面上讲,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影响农村快速发展重要原因。

但从根本上讲,这还是我们领导思想陈旧造成的,对影响“三农”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不能及时进行改革,如城乡不同的户籍制度、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

1.1.3从领导认识上,对“三农”问题,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认识起来。

中国现已步入工业化初期,当前农业是弱势产业,应该实现从“以农养工”到“以工补农”思想上的转变。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作为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如何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并以四川省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我们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四川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认识,也为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们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西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背景及四川省承接现状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正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产业转移的背景主要源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方面,东部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部分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尤为引人注目。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四川省还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

历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

附件1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第十届特等奖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毛乌素沙地南缘风沙滩区生态调查与研究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诉讼之外的选择——大学生权利救济的进路分析辽宁省高等教育顾客(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及调查报告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启示一等奖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我国应该推迟退休年龄吗?——最优退休年龄的福利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的缺失与构建——江西省信丰县果业协会调研报告常宁水口山矿产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战略研究在“公交优先”原则下构建我国城市公交评价体系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一个新的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低价中标与廉政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政策腐败治理效果评估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滇藏边境聚落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以C市“反扒同盟”为例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项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偏远地区实施情况的调查村民自治视野下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村为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和谐共治理念下地方行业协会的职能扩展——对上海203家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撑起生命保护伞――苏州市流动人口分娩定点限价政策调查报告中药安全性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长株潭”地区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公共服务和政府责任的视角第十一届特等奖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研究——以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粮食核心生产区(河南)的调查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基于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走进“傻根”们的心世界——关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射洪县的调查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探索——基于长沙市失地农民安置经验的思考一等奖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研究——基于一个博弈模型的分析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金融危机下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报告——基于天津市14所高校的调查发展与参与:解构城市新贫困社群福利供给的困局——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新贫困社群的调研报告决定经常账户合意水平的系统动态学观点——基于中国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基于巴彦县“参与式预算”模式的实证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用及管理对策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国谷”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新疆边境农牧团场扶贫效果调查报告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期货+订单”促生猪生产走出困境旅游工程项目选择与管理——泰安宝龙酒店项目实证研究技术措施保护绩效的实证分析——兼议《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中的技术措施保护问题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分析及产品创新设计——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为例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新阶段三种扶贫模式在河南实践的调查研究——以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为例农户借贷行为与二元金融联动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基于河南省许昌县的调查湖北省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型构建与调查研究我国农村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调查与思考社会分化与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基于对开封市人力三轮车夫生存现状的调查上海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基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证分析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调研报告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第十二届特等奖冲击我国城市化进程瓶颈的一项变革——基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现状的调查西藏无电区农牧民用电对策研究——基于对拉孜县新能源利用的实证分析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青春集合在军旗下——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热”动因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特大自然灾害下救灾及灾后重建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的个案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演进与创新——以苏州市上林村为个案乡土视野中的纠纷解决——以海安法院的疏导式庭审为样本告别孤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基于全国7省5547个样本的实证调查基于GDP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指导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产业研究与探索——以中国银都湖南永兴县为例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第十三届特等奖清华大学《建设工程表见代理纠纷的审判方法和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全国230件案例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封闭管制还是开放协商:社会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吉林省白山市吊水壶村为例》上海大学《流浪儿童何以“流浪”——对新疆流浪儿童成因与对策研究》东南大学《中国慢性病防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探索——基于南京九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与服务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南京市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建设实践的调查研究》苏州大学《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道路的探索——以苏州市湖桥村为例》浙江大学《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安徽工业大学《产业转移粘性是如何产生?——基于泛长三角地区百家企业的调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信用共同体“贷”动小微企业创富梦——江西省探索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调查报告》河南工业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与政策考量——基于粮食主产区百村调研》华中师范大学《利益调整与制度变革:让新居民平等融入社区--对温州新居民社区融合的调查分析》中山大学《中国非正规小微企业生存性与合法性研究——基于广东省8个集群1240家企业的案例调研》。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择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择

经济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 网络经济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研究——以**行业为例3 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例4 我国工业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以**地区为例5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6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绩效管理7 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8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例9 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基于**合作社的案例分析10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的发展及其管理1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12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13 大型企业管理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4 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研究15 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16 危机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1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18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19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研究20 我国“民工荒”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21 新农村建设吸引人才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2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23 当前我国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4 中国医疗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5 我国城镇失业成因与对策研究26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27 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提升28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分析29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30 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产品为例31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渠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3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途径分析——以**行业企业为例3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34 中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地区为例35 国有商业银行行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与实施36 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对策研究37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以**地区为例38 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有序发展研究——以**市为例3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研究40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方法及其应用41 中国西部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研究42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及其应用43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44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45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46 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47 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研究48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49 我国劳动力就业出路与对策研究50 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及风险防范51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52 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53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54 我国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55 我国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56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政策建议57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5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59 企业薪酬激励功能的实现及其提升60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研究61 我国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62 企业利润的造假及识别的分析63 中国西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64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6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66 国家公务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其改进67 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分析6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69 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研究7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7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72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7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74 中国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及增收对策研究——以**地区为例75 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研究76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的问题及其对策77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78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研究79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80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81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及其效应分析82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83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84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8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分析86 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8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研究88 对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89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9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91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耕地抛荒问题探析92 我国农业科技投资问题分析93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9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95 农村劳动力转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96 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研究9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98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及对策99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00 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人民币区域国际货币化的道路研究102 知识经济条件下营销管理的变革及创新103 当代大学生创业及其风险分析104 外贸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的作用分析10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提升106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107 “十一五”期间中美贸易摩擦研究108 我国对高新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研究109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以**专业为例110 中国性别比例的现状及其改善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7 2 —
I 农民同惩 1 。
的比率均未超过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
农业经济
( 二)农 民工市 民化 中的突出问题
l 、为农 民工子女提供 的教育服务不足 在学前教育 方面 ,农 民工随迁幼儿大多数进入 的还是 条 子女无法入读全 日制公办 中小 学校 。在高 中教育方面 ,大 量
代化 的健康发 展 ,关系到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向现 代社 会经 件较差的 民办幼 儿园 。在义务教育 方面 ,2 O %以上的农 民工
※本研 究得到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 项 目 《 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护农 民权益机制研 究》( 批准号: 0 9 B Z Z O 0 8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 农地合 法 流转的规 范性 与适 用性 问 题研 究》 ( 批 准号:l O C J Y O 4 1 )资助。 【 1 1 2 o 1 2 年8 月一9 月,课 题组成 员以成都 市范围 内工作的农 民工个体 为调研 对象 ,并 以锦 江、青羊 、金 牛 、武侯 、新都 、温江、高新 、成
1 . 4 3 %,城镇职工 工在成都 工作 已经达到三年或三年以上 ,达到 五年 或五年以 购买保 险了的情 况则依次是 :工伤 保险 占2 7 . 1 4 % ,城镇 职工基 本医疗保 险占 1 5 . 3 6 %,农 民 上的 占到 四成 。近三分之一农 民工从未从事过农 业生产 ,至 养老保 险 占 1 工除参加工 伤保险比率略高外 ,参加其 余城镇 职工社会保险 少有一半以上农民工从生产和生活方式 上已经 “ 非农化” 。
【 农民同置 1 。
农业经济
2 0 1 3 / 1 1
农 民工市 民化 f I l l 问题 及政策建议

浅谈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垒 ! ! 鱼
室 皇 鱼!
浅谈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程 力 秉 ( 山西省霍 州市委 党校讲 师 山西霍 州 0 10 ) 340 摘 要: 公众人 物一 直以来都是 媒体 追踪报道 的重 点对 象, 长期被 曝光在 聚光灯 下 , 随着 网络 的迅 猛的发 展 , 术得 以革新 。 技 “ 肉搜 索” 人 的使 用 , 大大满足 了社会 大众的猎 奇心理 , 同时也极 易触犯 隐私 权 , 众人 物的 隐私权 和受 众知情 权的 冲突 日益 公 加 深 。本 文主要探 索应 该如何避 免 网络 媒体 的使 用怎样 才能避免 这些侵权 问题 的 出现 。 关 键词 : 公众人 物 :人 肉搜 索” 隐私权 “ : 中图分 类号 :29 F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0 9(000 —02O 17 . 22 1 )5 1一l来 , 国各地 出现 了“ 我 民工 潮”大 量 经 济 、 , 落后农 村 的“ 围” 突 。解 决 “ 三农 ” 问题 。 途径 之 一是 要 主要 农 村 富裕 劳动 力 由农村 流 向城市 。对 我 国经济 社会 产 生重 要 影 减 少农 民 , 民 为市 民。只有减 少农 民 , 富裕农 民 , 提 化农 才能 才能 响 。最具 有社 会意义 的现 象是 , 民工 以 乡镇企 业 为跳板 异军 突 高农业 整体 效益 , 能繁荣 农村 。鼓 励农 民外 出务工 , 实保 护 农 才 切 起, 坚韧不 拔地行 走在城 乡之 间。作 为我国城 乡二 元结构体 制 下 农 民 工权益 , 时转换 农 民工 身份 , 及 无疑 是一 条 有效 的渠 道 。农 特 有的社 会群 体 , 们是 沟通 城市 和农 村最 活 跃 的群体 , 们进 民工 回乡推动 归巢经 济 。 新农村 建设 的新活 力。著名经 济学 家 他 他 是 城 务工经 商 , 对我 国城 乡发展 产生 了巨大 而深远 的 影 响 , 我 国 对 李 以宁教 授 , 归巢经 济给 予高度评 价 。 对 他说 :全国 80 “ 00万农 民 社会 主义 新农村 建设 有着重 要作 用。 工 。 己在培 养 自己 , 自 国家 没花 一分 钱 , 是 巨大 的 人 力资 源投 这 农 民工 从事 非农 职业 ,他 们 的户 籍身 份仍 为农 民 , 资 。00 农 民工只要 回去 1 或 1 , 乡就要起 变化 ”如果就 80 万 / 3 /家 4 。 农 民工属 于被 雇佣 者 。 自农 村 。 来 是农 村人 1。他们 包 括外 出务 外 出务工 是花 , 回 乡创 业就是 果。农村 劳动 力外流 不仅增加 2 1 那么 工 的绝 大部分 农村 流动 人 1 ,以及在 农村 就地 为 其他 人从 事 有 了收入 , 要 的是 开拓 了视 野 , 长 了才干 。如 果他 们 当 中的 2 1 更重 增 偿 的非农 活动 的 农村人 口。“ 民” 种身份 与“ ” 农 这 工 这种 职 业 的 部分 在掌 握 了一定 知识 和技术 , 累 了一定 管 理经 验和 资金 , 积 特殊 结合 , 就了 “ 民工 ” 样一 个具 有鲜 明时代 特色 的群 体 。 造 农 这 了解 了某种 市场信 息 , 能够 返 回流 出地进 行社 会 经济 建设 , 将在 随 着我 国经济 社会 的快 速发 展 , 民 工已成 为 我 国工业 化 、 镇 农 村发展 中起到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因此 在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农 城 化 进程 中涌现 出的一 支新型 劳动 大军 ,他 们广 泛分 布在 国 民经 中 , 要充分 利用 这只 生力军 。 济 的各个 行业 , 为城 市 繁荣 、 农村 发展 和国 家现 代化 建设 作 出 了 2促 进 了农 村精 神 文 明建设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倡 导健 康 文 . 重 大贡献 。农 民工 外 出务 工 , 一方 面连 着城 市 和发达 地 区 , 另一 明的新风 风 尚 , 要培 育造 就新 型农 民 , 需 受过 城市 文 明洗礼 的农 方 面连着 农村 和落 后地 区 , 为改 变城 乡二元 结 构 、 决 “ 解 三农 ” 民工带 着城 市文 明 回乡 , 村 注入 了新 鲜 空气 , 富 了农 民 的 问 给农 丰 题 闯 出 了一条 新路 , 工业 带动 农 业 、 市 带 动农 村 、 有效 形 文 化 生活 , 是 城 的 尤其 影 响 了青年 一 代 的思 想观 念 、 活方 式 、 费结 生 消 式。 构 等 , 起 了农 村风 俗 习惯 、 值观 念 、 体 态度 等 文化 现 象 的 引 价 群 目前 农 民工 流动 的特 征是 “ 乌 式 ”有 两种 形 态 : 候 , 一是 摆 变迁。新 农 村建设 要依 靠一 批有 文化 有 知识 的新 一代 农 民去推 枕式 , 农民 外出务 工 以年 为单位 在城 乡和地 区之 间流 动 , 们 动 。返 乡的 农民一 般来说 不仅 有一技 之长 , 即 他 而且有 新的观 念和新 奔波 于城 市与 农村 之 间, 平常 在外打 工 , 过年 、 节 回到 农村 , 过 春 的生活方 式 , 们 是传 播先进 文 化和 现代 城市 文 明 、 进农 村现 他 促 运便 是一 个 明显 的例 证 ; 另一 个是 兼业 式 , 即利 用农 闲季 节短 期 代化 的桥梁 。因此 。 我们要 看到农 民工 队伍 的壮大 在社会 主义新 的 、 节性 的外 出打 工 。这 些特点 注定 了农 民工与农 村有着 千丝 农 村 建设 中 的特 殊作 用 , 就 是在 以工补 农 、 季 这 以城 促 乡、 乡联 城 万缕 的联 系。他 们 的 乡土 情结 , 那种 对 农村 的眷 恋 与关 注 , 得 动 中 , 民工发 挥 了沟通城 乡的轴心 和桥 梁作 用。农 民工 通过打 使 农 他们 在建设 新农村 的过 程 中有着不 可替代 的作 用。 工 , 行 了职 业 的训 练 , 习 了技术 和 工作 规 范 , 进 学 接触 了城市 文 农民工 流动 的这些 特点 与我 国农 村的现 状 密不 可分 , 与 明 , 也 了解 了新 的 生活 方 式和 习俗 , 长 了见 识 和 本领 , 提 高 自 增 在 我 国的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密不可分 。因此 , 当前 中央 提 出的要 身综 合素 质 的同 时 。 先进技 术 和观念 带 回 了家 乡 。 为现代 文 把 成 进一 步促 进农 村劳动 力大 规模 转移 的政 策 , 对农 民 工 的流动 , 明的传播者和推动农村进步的带头人 ,从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 以 及我 国农村 现状 的改 变有着重要 的意 义。 明建 设。 二. 的十六 届五 中全会 把 建设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提到 “ 党 我 3同 时也促 进 了政 治文 明和 生态 文 明的 建设 。值 得注 意 的 . 国现 代化 进程 中的重 大历 史任 务 ” 的战 略高 度 , 并用 “ 生产 发展 、 是 , 民工流 动是一 个双 向 的过程 , 发挥 农 民工在 社会 主 义新 农 要 生活 富裕 、 乡风文 明 、 容整 洁 、 理 民主”O个字赋 予 新农村 崭 农村 建设 中 的作用 , 要促 进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的转移 . 励大 村 管 2 还需 鼓 新 的内涵 。这是 我们 党从 全面 建设 小康 社会 大局 出发作 出 的重 量 的剩余 劳动 力外 出打 工。 同时 要重 视和 鼓励 外 出务 工 的农 民 大决 策 , 盖 了农村 的物 质文 明 、 涵 精神 文 明 、 治 文 明 、 态文 明 政 生 工积 极回 乡创业 , 充分发 掘他们 之 中蕴藏 着的丰 富资源 。在进城 建设 。然而 , 新农 村 建设是 一项 艰 巨的任 务 , 需要 动 员社 会各 方 务工 的过程 中 , 民工 开阔 了眼界 , 长 了见识 , 到 了本 领。他 农 增 学 面 的力 量 , 更需 要 持之 以恒 的努 力 , 而其 中 一支 重要 的、 可 忽 们不 仅积 累 了一定 的资 金 , 储备 了一 定 的科 技 文化 知识 , 不 也 为农 视的 力量就 是全 国的两亿 进城农 民工 。据 调查 , 是外 出打 工比 村 的生产 生活 带来 了新 的气 息。农 民 工返 乡不仅 带 回了资 金和 凡 较多 的地 方 和家庭 , 大多是 率先致 富 的地方和 家庭 。他 们作 为新 技术 。 带 回 了先 进 的理 念 、 主和 科 学 的思 想 , 也 民 还有 符 合农 村 农村 建设 的内生 力量 , 重视 并发 挥蕴 藏在 他们 之 中 的 巨大 能量 , 发展 需要 的生 产生 活方 式等 。这些 都 是新 农村 建设 所 不可 缺 少 对新 农村建 设 有着极 为重 大 的现实 意义 。农 民工 对新 农 村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如 何开 发 和利 用好 这些 蕴藏 在农 民 工 中可贵 的 资 的作 用表 现在 : 源 , 挥他 们在 新农 村建 设 中的主 导作 用 , 系新农 村 的进 程 和 发 关 1 . 促进 了农 村 的经 济发 展。 民工外 出减轻 了农村 人多地 少 质量 。因此应积 极倡 导农 民工双 向流动 , 要鼓励 有能 力的农 农 尤其 的矛盾 , 有利于 农 民收入增 长。 目前我 国农 村是一 家一 户式 的承 民工返 乡创 业。同 时应在政 策 上对农 民工 , 尤其是返 乡创 业的农 包土地经 营 , 国 1 亿 亩耕地 , 农村处 于 自治 自足 的小农 经 民工 适度倾 斜 , 全 8 大量 以激 发进 城农 民工 参 与新 农村 建设 的积 极 性 , 促 营模式 下 , 要是让 农 民增收 农业 增收 。 比较 困难 。农 民工 现象 正 进社会 主义 新农村 建设 。 是农 民增收 的另一特 殊途 径。他们外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崇州市五星村为例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崇州市五星村为例

77区域治理DETECTION作者简介:唐琪艳,生于1997年,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崇州市五星村为例西南大学 唐琪艳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四川省崇州市五星村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中取得的成果,总结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经验:土地综合整治、产业振兴、发展成果共享、带头人引领。

同时,全国各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农民就地就业率低、品牌意识薄弱、农闲存在生产空档期等问题。

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将五星村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成都市及西南广大地区,对全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五星村;路径研究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77-0003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十三五”之后,我国开启“十四五”的新征程,改革开放又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壮大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具体要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落脚点,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必经路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式之一。

中国许多学者已经对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研究并不多。

五星村作为崇州市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与之相关的文献也不多,因此对五星村新型集体经济的研究具有前瞻性。

(二)文献综述王宏波(2017)等从农村市场化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的积极意义,基于陕西省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论证分析了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1]。

方志权(2014)立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在改革过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治理机构有待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社区的关系有待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较少[2]。

农村人口流出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农村人口流出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现代经济信息农村人口流出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曹雨欣 鲍婷婷 代桂虹 龚丽萍 张 静 成都工业学院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际,对农村流出人口现状分析是促进乡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本次调研采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户访谈两种手段,对流出人口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对乡村建设的意见进行收集,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真实数据资料,推导出郫都区乡村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素质提升与技能强化齐并进、学校教育与医疗保障共着手三大方面的发展提高。

关键词:郫都区;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80-02人口是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以郫都区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郫都区流出情况,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也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步骤。

经过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后发现,郫都区人口流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郫都区人口流出调查过程此次调查以郫都区农村人口为调查对象,分为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两种。

调查区域主要在能够体现郫都区乡镇典型特点的代表郫都区水资源保护地的乡镇、代表郫都区旅游开发的乡镇和代表郫都区以康养、种植的乡镇以及代表郫都区近成都市区,有较多企业单位的乡镇,通过在街道,村部,广场等场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一共300份,有效回收270份,访谈了有代表性的20户流出人口,流出人口问卷主要由流出人口自己或流出人口的家人填写。

二、郫都区农村人口流出情况1.根据样本,流出人口个人基本情况郫都区农村人口流出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郫都区流出人口的主要年龄段在30—50岁,这与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年龄段相符。

相比过去,流出人口群体的文化水平相对提高了,小学及小学以下水平的人数很少(11%),高中、中专学历的人数占比最大(37%),其次是初中水平(31%),还有一部分是大专文凭(21%)。

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筛选题目100个)

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筛选题目100个)

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筛选题目100个)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下面是100个整理好的关于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一:1、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赴延边州调研组2、农业景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究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研究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沼气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讨5、四川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多功能发展路径探究6、关于涉农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茶叶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8、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以佳县赤牛坬村为例9、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文化旅游——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南门村为例10、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11、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1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开发探究——以珠海金湾区为例13、浙江省新农村建设污水治理新格局探析1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色彩规划编制15、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行为改变16、贵州、四川两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17、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基于四川省的分析18、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研究19、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契机、挑战及途径20、金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2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分析——以湖北省L镇为例22、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规划建议——以汕头市潮南区美丽乡村建设为例23、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治办法探析24、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困境与出路25、陕西民俗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研究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二:26、2018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2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2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以娄烦县常理岩村为例29、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融合发展研究3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时代西藏新农村建设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分析32、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33、广东新农村建设四大后续问题亟待解决34、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山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初探——以浙江松阳县为例35、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与思考3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福建土堡“旅游+”模式的探讨——以三明市尤溪县茂荆堡为例37、新农村建设下古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探究38、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39、新农村建设的多重叙事——评电视剧《青恋》40、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社会治理稳定机制建设研究41、社区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以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为例42、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4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体育流变研究——以广西崇左市龙密屯为例4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分类及发展模式研究45、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46、新农村建设中全民健身硬件设施建设研究4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48、基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49、新常态下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探索——基于供给侧要素视角50、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分析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三:5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多元角色分析52、省农委副主任夏季在2018年新农村建设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培训班上的讲话53、省新农村办主任于水在2018年新农村建设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推进培训班上的主持讲话54、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管理创新思考55、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构建研究56、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化中介服务发展研究57、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5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及策略研究59、增强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实践与思考60、广场舞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支持61、试论新时代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62、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63、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会计体制建设路径研究64、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电子商务风险及防范的探究65、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分析66、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67、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治办法68、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69、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考70、新农村建设中村级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71、浅析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与影响7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调查研究——以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为例7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研究74、贵州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75、互联网+视域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监督问题研究新农村建设论文题目四:7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改进研究77、公共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保价值的体现78、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79、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研究80、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思考——基于双龙桥村的调查报告8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82、浅析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83、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方式8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85、开放建筑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86、新徽式建筑在皖南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以黄山区庄里新农村为例8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88、基于济南市乐天社区调查的新农村建设困境及破解策略89、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90、边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探析9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研究92、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9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效应与路径选择94、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设施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探析95、德国是如何搞新农村建设的96、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土地问题97、水土保持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98、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歙县许村为例99、基于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体系构建100、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经营困难,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大量回流,这将直接导致回归地财政收入减少、耕地紧张;农民工大量回流对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农民工自身而言回流即意味着失去工作、失去经济来源,会增加回归地的土地负担。

为了有效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应该采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同时实施有序转移,建立必备的社会保障措施,革新培训内容等方式,多管齐下转移安置回流农民工。

关键词农民工;回流;影响;对策1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回流据统计,仅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就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

只要1/10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 200万人。

我国农民工主要的打工地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随着东莞、深圳、温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景气,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押产、歇产等办法度过危机,而限产或停产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这恰是外来农民工最集中的岗位。

因为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大批停产,沿海地区许多农民工出现返乡潮。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可能会有1/4,即1.75万家倒闭,以1家企业倒闭引起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倒闭就将引起87.5万人失业,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

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广州、合肥、重庆、武汉、长沙、南京、南昌等地的火车站反常地迎来大批客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关未至却提前返乡的农民工。

2农民工回流的影响2.1对回归地的影响(1)随着农业税减免和国家各种有利于三农的政策陆续推出,诸如政策之类的外生性因素使得土地重新成为农民最重要的保障,于是在很多地区出现了抢地潮。

社会调查报告选题

社会调查报告选题

社会调查报告选题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选题1、试论企业会计监督2、论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3、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4、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会计问题的研究5、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6、关于工业(或林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7、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研究8、对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9、对生物资产会计问题的研究10、责任会计初探11、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险会计体系的建立12、试论会计“委派制”13、通货膨胀下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14、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理论的影响15、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研究16、论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应用17、关于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研究18、对现金流量表的研究19、浅论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20、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21、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现状的调查分析22、关于财务会计报告问题的研究23、关于内部银行若干问题的研究24、企业资金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25、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26、对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的研究27、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研究28、企业避税研究29、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及对策研究30、对审计方法的研究31、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研究32、对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33、论企业破产与破产清算会计34、试论注册会计师审计35、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问题的研究36、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部分)37、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快速录入及实现对策38、会计电算化相关课题研究(自定)39、上市公司财务预测研究40、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41、WTO对中国会计的影响42、我国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的研究43、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44、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研究45、关于我国《会计法》若干问题的研究46、审计与会计关系的讨伦47、试论股份制与股份制企业会计48、试论内部审计49、试论企业价值链会计与控制50、关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研究51、关于投资会计准则的研究52、浅论国际会计53、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54、对外币业务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的研究55、试论统一会计制度56、对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问题的研究57、论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58、对我国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59、关于会计差错与舞弊问题的研究60、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61、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研究6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63、关于金融企业会计问题的研究64、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研究65、关于企业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探讨66、关于融资租赁业务会计核算的探讨67、盈余管理理的问题与对策68、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分析69、论会计准则的国家性和国际性70、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71、我国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7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战略73、会计实证方法研究74、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75、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76、论外币交易风险与外币折算风险77、外币折算风险及其防范78、论中国的会计政策79、关于构造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设想80、论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81、论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82、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83、中国会计模式的特征8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研究85、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探讨86、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探讨87、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88、管理会计与企业环境的关系分析89、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90、论企业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完善91、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92、企业管理会计系统设计93、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运作空间94、期权会计研究95、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防范96、电算化会计对传统审计的影响97、国内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比较分析98、论会计软件平台及其发展99、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100、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101、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102、论审计质量控制103、审计风险的探讨104、会计目标对审计目标的影响105、中美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06、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107、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与财务分析10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09、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的创新111、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12、现金流量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113、会计委派制中的问题及对策114、物价变动会计及其应用115、企业购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116、债转股中的问题及对策117、试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118、试论中国会计制度改革若干问题119、试论中国会计国际化120、论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121、论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的创新122、论网络会计123、论电子商务会计124、论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125、论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若干问题126、论环境会计(绿色会计)若干问题127、论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128、试论三维会计129、论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30、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31、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132、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研究133、关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评估和货币计量的研究134、试论高校内部审计135、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136、关于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方法的探讨137、试论风险导向型审计138、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及其报告139、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140、试论法务会计141、论会计透明度142、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43、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144、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145、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146、论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147、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148、浅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149、论会计职业判断150、论代理理论与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151、试论注册会计师网上鉴证业务152、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153、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的分析154、中美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55、试论保险会计若干问题156、试论企业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157、试论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158、试论独立审计的目标159、关于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160、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研究161、对产权会计理论的研究16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公司为例163、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率的分析----以**公司为例164、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分析----以**公司为例165、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分析----以**公司为例16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以**公司为例7、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分析----以**公司为例168、上市公司投资分析----以**公司为例169、Excel软件在公司财务决策中的应用170、Sp软件在公司财务决策中的应用171、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机制172、企业营运资金政策的研究173、对企业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研究174、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分析17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176、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研究177、对企业资金循环的研究178、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探讨9、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探讨180、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平衡记分卡181、企业经营业绩评价——EVA18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探讨183、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探讨——人力资本法184、企业税收与会计核算探讨(纳税筹划)185、企业物流成本控制186、两岸三地会计准则比较研究187、会计计量标准及应用188、环境会计计量:陈述偏好法(以CVM为主)的理论与实践189、环境会计计量:揭示偏好法(以TCM为主)的理论与实践190、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191、成本信息与决策探讨2、浅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相关会计问题193、浅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相关会计问题194、试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特点195、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探讨196、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探讨197、对合理避税原理及方法的探讨198、试论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199、绿色税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200、浅谈税务筹划中会计政策的运用201、论税收流失与加强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202、改善税收管理环境的探讨203、电子商务与税收问题研究初探204、物业管理会计问题研究205、网络会计与电子银行的关系问题研究6、价值链管理在战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207、成本管理创新的战略定位分析系统208、微利时代的成本创新研究209、我国会计准则评价机制构建研究210、公用设施建设的成本预测与控制211、论燃油税对公路会计的影响212、汽车行业产品召回制度的会计问题213、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214、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研究215、上市公司报表粉饰常用手段及启示216、基于报表勾稽关系的财务报表分析217、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的有关问题探讨218、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219、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220、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221、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22、试论风险导向型审计23、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与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224、我国成本管理的国际化与发展战略225、论所有者财务风险及其规避22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227、公司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探讨228、基于目标责任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229、关于预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230、关于2006新会计准则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231、固定资产核算若干问题研究234、二十一世纪中国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探讨235、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思考236、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37、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238、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239、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40、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241、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研究242、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3、论稳健性原则的局限及改进244、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245、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对企业的影响246、会计诚信的探讨与思考247、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税法关系分析248、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关系分析249、资产负债表观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250、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机制分析51、增值税与利润关系探讨252、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质疑253、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探讨254、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255、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256、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比较257、论知识经济与无形资产会计258、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59、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证明力260、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61、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若干问题262、论高质量财务报告26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64、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会计的影响265、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审计的影响266、美国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267、对环境会计问题的调查268、循环经济对会计的影响269、低碳经济对会计的影响270、对农村基层组织财务与会计问题的调查271、美国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的影响272273、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调查、学生可以自拟题目商学院会计教研室2010年6月附件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选题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一、刺激内需,提振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调查——以XX县(乡)为例2.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以XX县(乡)为例3.国家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以XX村为例4.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调查——以XX市为例5.城市贫困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6.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调查——以XX市为例7.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集约化经营问题调查——以XX村为例8.“家电下乡”如何提振农村消费需求?——以XX县为例9.农村土地闲置与流转情况调查——以XX村为例1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以XX产业/行业为例11.有关住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XX市为例12.对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与研究——以XX乡为例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3.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状况调查——以XX村村委会选举为例14.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调查——以XX社区为例15.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运作情况调查——以XX企业为例16.从近年发生的大规模“网络群体性事件”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网络舆论监督问题17.网络舆论监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调查——以XX案件为例18.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调查——以XX村为例19.城镇党的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调查——以XX社区为例20.“农村的文化建设阵地谁唱主角?”——以XX乡为例的调查21.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XX(县)乡或村为例22.农村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以XX乡(或村)为例23.农村迷信与乡风文明建设调查——以XX乡(或村)为例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4.“给我一个家!”:农村“留守儿童”调查25.“我们好孤独!”“我们好辛苦!”农村“留守老人”调查26.“城市里的边缘人群”:农村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与成长调查27.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以XX乡为例28.城市流动商贩与市政管理的问题调查——以XX市为例29.城镇个体户经营情况调查——以XX市为例30.城市里的“丐帮”:职业乞讨者调查——以XX市为例31.“城中村改造”维权与违法——以XX市为例32.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以XX村为例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状况调查——以XX 村为例34.农村新合作医疗状况调查——以XX乡(或村)为例35.农村实施低保状况调查——以XX乡(或村)为例36.“不生儿子不行!”农村生育观调查——以XX乡(或村)为例37.居民/农民/农民工幸福感调查——以XX市(或村)为例38.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以XX市为例39.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以XX市(或村)为例五、做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40.“让我欢喜让我忧!”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41.“以辛勤劳动为荣!”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与分析42.“以诚实守信为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分析43.“花爹妈的钱心痛?”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44.“贫穷可以成为一种财富!”:大学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45.“富有是幸运的!”:大学家庭富裕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46.“我们该如何谈恋爱?”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47.如何做个“负责任的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意识调查与分析48.“师道如何尊严?”新时期大学师生关系调查与分析49.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50.大学生学习活动调查与分析5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调查与分析5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注意:以上选题供全体同学参考。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
使 资 金 、 术 、 息 、 才等 流 向农 村 , 新 农 村 建 设 注 入 了 技 信 人 为 新 活力 。 民工 在 外 积 累 了一 定 的 技 术 、 验 和 资本 , 到 了 农 经 学
市 场 信 息 。 农 民工 人 力 资本 得 以 提 升 , 回 乡 创 业 提 供 了 使 为
是 地 方 政 府 开 始 从 发 展 战 略 的 高 度 来 看 待农 民工 回
乡创 业 。 些 地 方 政 府 看到 在 劳 动 密集 型产 业 向中 西 部转 移 一
的大 环 境 下 , 住 机 遇 就 能 获得 发 展 , 变 了 思 想 观 念 , 回 抓 转 把 乡创 业 农 民工 作 为地 方 经 济 发展 的依 靠 力 量 看 待 。 中西 部 落
面 临 短 缺 。 另一 方 面 , 西部 地 区在 土 地 、 动力 、 源 等 生 中 劳 能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数 以 亿 计 的 农 民, 农 村 来 到 城 市 , 我 从 从 内 陆来 到 沿 海 , 务 工 或 经 商 , 就 业 或 创 业 , 推 动 我 国 或 或 为
来 的。 ( ) 三 中西 部 地 区发 展 环境 和 条 件 的 改善 是 农 民工 回乡 创
业 的重 要 条 件

经 济 社会 发 展 。 别 是 为 沿 海 经 济 的发 展 与 繁 荣 做 出了 重 大 特 贡 献 。2 0 0 8年 下半 年 , 国 际金 融 危 机 影 响 , 国 沿 海 等 地 受 我
打 工 的 收 获不 仅 在 于 获 得 一 定 劳 动 报 酬 , 重 要 的是 打 工 者 更 了 技 术 , 得 了 可 打 学 获
建设 , 为农 民工 回 乡创 业 提 供 发展 平 台 。

浅析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者:何成敏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2008年金额融危机之后,我国掀起了农民工返乡的热潮。

这些在城市生活工作过的农民,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利条件,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但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带动力弱、影响力弱、参与度低、持续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现状,并就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引言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农民工开始大量向农村回流,之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更是促进了农民工返乡现象的大幅增加。

回流之后的农民工或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自主创业,从事非农业生产。

这些在城市生活过的返乡农民工,为农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建设方面,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对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返乡农民工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与生活,会受到城市各方面的影响。

不仅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农民工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转变。

农民工带着在城市的积累,返乡之后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对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队伍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1.带动了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

受文化产品供给以及农民的消费需求的影响,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在产品供给方面,这些创新能力优于普通农民的返乡农民工,能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有自身特色的符合本地农民需要的文化产品,从而能够有效的丰富农村文化产品的供应。

在消费方面,由于在城市的资金积累,使得返乡农民工能够用在文化产品上的消费支出增多,消费需求增多,产量增多,从而促进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开展的成效与问题——以四川地区为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开展的成效与问题——以四川地区为例

247【城乡建设】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月赵崇阳1,向 筱2(1.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2.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5)摘 要:为了破解资源保护与资源保障的“两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2005年10月,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正式部署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挂钩试点”)。

从国家到省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挂钩试点推行十余年,不断总结、完善。

虽然挂钩试点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各地在项目申报、资金筹措、农户意愿、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四川地区为例,总结挂钩项目开展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247-02 1 四川省挂钩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效1.1 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川省紧紧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和发展主要矛盾开展挂钩试点,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挂钩试点”增值收益返还农村,为城市反哺农村找到了新途径;通过集中建设中心村、聚居点,水、电、气、光纤、通信配套服务设施,统一建设给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堆放点、村民健身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小区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现代文明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为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同质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1.2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实施“挂钩试点”,撤并散乱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不但盘活了粗放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将项目区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降至50~80m 2,极大地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而且使土地利用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也促进了自然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初步做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打下了基础。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篇)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1按照__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__农业与农村委员会__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__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__、业主__等进行座谈交流。

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委、__、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__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十六届__以来,四川省委、省__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__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__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去年,省委、省__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

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__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__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

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__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__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

早在2007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__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划。

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

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杨斌华;吴柏清【摘要】Abstract..There have been some practical cases since the issuing of the policy of linking the increas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th the decrease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implementing the policy.The main problems in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include insufficient funds,stress on pursuit of construction land quota and readjustment of land property.These problems are to be resolv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measures of overall planning,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establishment of rol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standard management,and the ways of guaranteeing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encourag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s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policy system.%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颁布以来在各地方已有一定的实践,探讨项目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促进四川省灾后重建意义重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问题在成都市双流县主要表现为资金问题、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权属调整的问题.应统筹用地规划、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因地制宜、规范管理以有效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提高村集体参与积极性,推进政策体制改革,以处理权属变化问题.【期刊名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年(卷),期】2013(030)003【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城乡挂钩;建设用地;问题与对策;成都市【作者】杨斌华;吴柏清【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71)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深入开展,挂钩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成为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挂钩政策阐释、挂钩模式设计、挂钩效益评价、挂钩潜力分析等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体系[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孟铎,杨锦秀(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摘要:根据对四川省部分县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不同收入水平将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有一定差异。

研究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不同经济基础县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化政策引导和扶持。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村建设;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4-0196-03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on the exportedarea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MENG Duo,YANG Jin-xiu(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62501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some counties and cities of Sichuan`province and adopted the entropy-fuzzy evaluating method,we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peasant-workers among various incom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ac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on the Exported Area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vary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different aspects.The study point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wa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the targeted policy guidance and suppor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base of different counties and cities.Key words:peasant-workers;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entropy method;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ng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这项庞大的工程便开始覆盖农村地区的建设、改革、发展等各个方面。

此次会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这个庞大的工程至今尚未顺利建成,其中农民工不断流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些学者就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做了相关研究。

邹新树[1]基于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为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正反面效应,认为农民工流动外出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促进了乡风文明、美化了农村环境和推动了民主管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缺失,并且派生出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影响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和行动力。

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农村大量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引起智力资源大量流失,使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治安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加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使得留守老人和子女问题逐渐突出[2]。

刘艺梅等[3]运用熵权法分析农民工对流出地经济政治影响,得出农民工流出对四川的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地域类型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对典型县市的实地调查和访谈,构建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全面系统研究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各流出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可行性和真实性原则,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新农村建设内容的5个方面因素,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出发,设计了15个指标,以期综合反映农民工对各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表1)。

2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评价2.1评价模型本研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就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能够确定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程度。

由标准化评价矩阵R和指标权向量w,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得出综合评判模型:收稿日期:2010-09-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Y100)作者简介:孟铎(1984-),男,在读硕士生通讯作者:杨锦秀(1965-),女,博士,教授,E-mail:yjx9108@163. com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196表1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A 15评价内容是否考虑扩大农业规模生产性支出总额变化对农技推广态度的变化生活性消费总额变化现有基本存款情况务工后家庭收入在村中水平对生育子女观念的转变对本村邻里关系的影响对本村干群关系的影响对本村治安状况的影响河水水质是否变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变化务工人员是否参加过竞选近来务工人员竞选人数变化村里选举是否民主对流出地影响要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表2各个指标赋值说明表指标赋值说明是=1,否=0100%及以上=5;[50%,100%)=4;[0%,50%)=3;[-50%,0%)=2;[-100%,-50%)=1是=1,否=080%及以上=5;[60%,80%)=4;[40%,60%)=3;[20%,40%)=2;[0%,20%)=110000及以上=5;[7500,10000)=4;[5000,7500)=3;[2500,5000)=2;[0,2500)=1上等=5,中上=4,中等=3,中下=2,下等=1男女一样=5,一个男孩就够了=4,一男一女=3,至少有一男孩=2,多子多福=1非常融洽=5,比较融洽=4,一般=3,较差=2,很差=1越来越好=4,总体可以=3,不太好=2,越来越差=1非常满意=4,满意=3,基本满意=2,不满意=1有=1,没有=0集中处理=5,焚烧=4,做肥料=3,堆放不处理=2,随意丢弃=1是=1,否=0增加很多=5,有增加=4,不变=3,有减少=2,减少较多=1民主=4,基本可以=3,不民主=2,不清楚=1评价内容是否考虑扩大农业规模生产性支出总额变化(增加+,减少,-)对农技推广态度的变化生活性消费总额变化(增加+,减少,-)现有基本存款情况(元)务工后家庭收入在村中水平对生育子女观念的转变对本村邻里关系的影响对本村干群关系的影响对本村治安状况的影响河水水质是否变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变化务工人员是否参加过竞选近来务工人员竞选人数变化村里选举是否民主对流出地影响要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4评价结果运用Excel2003版对所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得到评价指标权向量为:w =(0.0768,0.0645,0.0768,0.0627,0.0616,0.0671,0.0708,0.0601,0.0593,0.0600,0.0633,0.0600,0.0768,0.0636,0.0768)(1)对5个县市的的整体评价。

将表3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已经计算的指标权重,对5个县市进行整B =w *R T =(w 1,w 2,…,w n )*r 11r 21…r m 1r 12r 22…r m 2r 1n r 2n …r mn式中,*为加权平均型,其特点是综合评价了每一种因素对评判结果的贡献。

模糊算子有多种,如×(全面制约型)、●(乘积取大型)、+(均衡平均型)等,但为了充分利用矩阵R 中的全面信息并使结果全面性,本研究采用加权平均型的*算子。

根据这种算法,B j 值越大代表农民工对这个指标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2.2权值的确定权重的确定对模型的评价结果有直接影响。

为了使权重更加客观、科学,本研究运用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熵的概念最早来自热力学,是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

在信息论中,熵值反映了信息的无序化程度,可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多少。

熵权则是反映在同一指标之间这些信息的竞争程度,如果这些信息相同,说明在这一指标反映不出评价之间的优劣。

这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尽量避免了各评价指标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4-7]。

熵可以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某项指标携带和传输的信息越多表示该指标对决策的作用就越大;将第j 个被评价对象的熵定义为:H j =-k mi =1Σf ij ln f ij (j =1,2,…,n )式中,f ij =r ijmi =1Σrij,k =1ln m;并假定,当f ij =0时,f ij ln f ij =0,第j个指标的熵权定义为:w j =1-H jmi =1Σ(1-H j)通过权重的大小可以反应不同指标在决策信息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根据每个权重就可以得出评价指标的权向量:w =w 1,w 2…w n2.3数据来源与指标赋值本研究所采用数据均为实地调查所得,首先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高低选取5个典型县市,再从这5个县市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村进行调查。

调查采取人员调查式方法,本次共调研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每个地区各抽取有效问卷35份。

经过对指标数值的处理,各指标赋值情况如表2所示。

根据各指标的赋值情况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表3)。

………197表3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影响相关数据E 县0.15362.22220.12032.15564.16232.98361.87214.36213.10042.40000.77543.77600.62133.05623.1842D 市0.21142.78970.29632.50004.25872.86483.03604.10202.91022.06010.61002.85300.92352.88413.7462C 县0.36092.67420.36501.76984.14733.04652.64344.32102.30002.39560.97683.27350.86063.89603.2153B 县0.46322.82060.82362.41673.95463.75231.73521.07122.46301.67560.98923.91020.86844.07123.5610A 县0.52023.23060.98542.36234.31153.15692.89364.21002.98542.56010.82013.96010.94202.50463.7861对流出地影响要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评价指标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A 15表4评价指标按要素分的指标权重权重0.35220.29560.35220.32740.32170.35080.28290.24030.23690.23980.51330.48670.35360.29280.3536评价指标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A 14A 15要素份额0.21800.19140.25010.12340.2172对流出地影响要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E 县0.02780.15670.22730.20560.0359D 市0.08530.23150.25500.00010.2556C 县0.13520.09450.20360.22270.1887B 县0.29930.24670.01560.31960.2738A 县0.45240.27050.29850.25200.2461对流出地影响要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表5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影响按要素综合评价结果体评价,计算结果为:B =w *R T =(0.8323,0.5704,0.4715,0.5130,0.3673)(2)根据B 值,农民工对各流出地新农村建设影响大小顺序为A 县>B 县>D 市>C 县>E 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