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药学考研重点《傲视宝典同步跟新》 - 副本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专业知识(二)》目录.doc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专业知识(二)》目录第1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001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00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01)二、用药监护 (003)三、主要药品 (004)地西泮(004)佐匹克隆(005)唑吡坦(005)第二节抗癫痫药 (00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06)二、用药监护 (008)三、主要药品 (009)卡马西平(009)丙戊酸钠(010)苯妥英钠(011)苯巴比妥(011)第三节抗抑郁药 (01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12)二、用药监护 (015)三、主要药品 (016)氟西汀(016)帕罗西汀(016)舍曲林(017)西酞普兰(017)氯米帕明(017)文拉法辛(017)米氮平(018)度洛西汀(018)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01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18)二、用药监护 (020)三、主要药品 (020)吡拉西坦(020)多奈哌齐(020)石杉碱甲(020)银杏叶提取物(021)第五节镇痛药 (02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21)二、用药监护 (023)三、主要药品 (023)吗啡(023)哌替啶(024)可待因(025)曲马多(025)芬太尼(026)羟考酮(027)布桂嗪(027)第2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028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02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28)二、用药监护 (031)三、主要药品 (032)对乙酰氨基酚(032)吲哚美辛(032)布洛芬(033)双氯芬酸(033)美洛昔康(034)尼美舒利(034)塞来昔布(034)第二节抗痛风药 (03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35)二、用药监护 (037)三、主要药品 (038)秋水仙碱(038)别嘌醇(038)苯溴马隆(039)第3章呼吸系统疾病用药/040第一节镇咳药 (04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40)二、用药监护 (041)三、主要药品 (042)喷托维林(042)右美沙芬(042)第二节祛痰药 (04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43)二、用药监护 (044)三、主要药品 (045)溴己新(045)氨溴索(045)乙酰半胱氨酸(045)羧甲司坦(046)第三节平喘药 (046)第一亚类β2受体激动剂 (04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46)二、用药监护 (048)三、主要药品 (049)沙丁胺醇(049)特布他林(050)沙美特罗(050)第二亚类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05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51)二、用药监护 (052)三、主要药品 (052)孟鲁司特(052)第三亚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05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53)二、用药监护 (054)三、主要药品 (055)茶碱(055)氨茶碱(056)第四亚类M胆碱受体阻断剂 (05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56)二、用药监护 (057)三、主要药品 (057)异丙托溴铵(057)噻托溴铵(057)第五亚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057)二、用药监护 (059)三、主要药品 (061)倍氯米松(061)氟替卡松(062)布地奈德(062)第4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064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 (064)第一亚类抗酸剂 (06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64)二、用药监护 (066)三、主要药品 (066)复方碳酸钙(066)氢氧化铝(066)第二亚类抑酸剂——组胺H2受体阻断剂 (06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67)二、用药监护 (068)三、主要药品 (069)西咪替丁(069)雷尼替丁(070)法莫替丁(071)第三亚类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 (07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71)二、用药监护 (073)三、主要药品 (073)奥美拉唑(073)兰索拉唑(074)泮托拉唑(074)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 (07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74)二、用药监护 (075)三、主要药品 (076)构橼酸铋钾(076)胶体果胶铋(076)第三节助消化药 (07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77)二、用药监护 (077)三、主要药品 (078)乳酶生(078)乳酸菌素(078)胰酶(078)胃蛋白酶(078)干酵母(079)第四节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079)第一亚类解痉药 (07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79)二、用药监护 (080)三、主要药品 (081)颠茄(081)阿托品(081)山莨菪碱(082)东莨菪碱(082)第二亚类促胃肠动力药 (082)二、用药监护 (084)三、主要药品 (084)甲氧氯普胺(084)多潘立酮(085)莫沙必利(085)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 (086)第一亚类泻药 (08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86)二、用药监护 (087)三、主要药品 (087)硫酸镁(087)酚酞(087)甘油(087)乳果糖(088)聚乙二醇4000(088)第二亚类止泻药 (08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88)二、用药监护 (089)三、主要药品 (090)双八面体蒙脱石(090)洛哌丁胺(090)地芬诺酯(090)第三亚类微生态制剂 (09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91)二、用药监护 (092)三、主要药品 (092)地衣芽孢杆菌制剂(092)双歧三联活菌制剂(092)第六节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09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93)二、用药监护 (094)三、主要药品 (094)多烯磷脂酰胆碱(094)还原型谷胱甘肽(095)甘草酸二铵(095)复方甘草酸苷(095)葡醛内酯(096)熊去氧胆酸(096)第5章循环系统疾病用药/097第一节抗心力衰竭药 (097)第一亚类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09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097)二、用药监护 (099)三、主要药品 (101)地高辛(101)去乙酰毛花苷(101)第二亚类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10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02)二、用药监护 (103)三、主要药品 (103)多巴胺(103)多巴酚丁胺(104)米力农(105)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 (10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06)二、用药监护 (111)三、主要药品 (112)普鲁卡因胺(112)美西律(112)普罗帕酮(113)胺碘酮(113)维拉帕米(114)普萘洛尔(114)美托洛尔(115)比索洛尔(116)拉贝洛尔(116)地尔硫革(117)第三节抗心绞痛药 (118)第一亚类硝酸酯类药 (11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18)二、用药监护 (120)三、主要药品 (120)硝酸甘油(120)硝酸异山梨酯(121)单硝酸异山梨酯(121)第二亚类钙通道阻滞剂 (12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22)二、用药监护 (124)三、主要药品 (125)硝苯地平(125)氨氯地平(125)左氨氯地平(125)拉西地平(125)第四节抗高血压药 (126)第一亚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2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26)二、用药监护 (128)三、主要药品 (128)卡托普利(128)依那普利(129)雷米普利(129)福辛普利(130)第二亚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13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30)二、用药监护 (132)三、主要药品 (132)缬沙坦(132)厄贝沙坦(132)坎地沙坦(133)替米沙坦(133)第三亚类肾素抑制剂 (13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33)二、用药监护 (134)三、主要药品 (134)阿利克仑(134)第四亚类其他抗高血压药 (13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35)二、用药监护 (137)三、主要药品 (137)利血平(137)甲基多巴(138)硝普钠(138)第五节调节血脂药 (139)第一亚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13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40)二、用药监护 (141)三、主要药品 (143)辛伐他汀(143)阿托伐他汀(143)氟伐他汀(143)瑞舒伐他汀(144)第二亚类贝丁酸类药 (14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44)二、用药监护 (145)三、主要药品 (146)非诺贝特(146)苯扎贝特(146)第三亚类烟酸类……………·…………..14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46)二、用药监护 (147)三、主要药品 (148)烟酸(148)阿昔莫司(148)第四亚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4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49)二、主要药品 (150)依折麦布(150)第6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151第一节促凝血药 (15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51)二、用药监护 (153)三、主要药品 (153)酚磺乙胺(153)氨基己酸(154)氨甲环酸(154)维生素K1(155)蛇毒血凝酶(156)鱼精蛋白(156)第二节抗凝血药 (156)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 (15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57)二、用药监护 (158)三、主要药品 (159)华法林(159)第二亚类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16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60)二、用药监护 (161)三、主要药品 (162)肝素(162)依诺肝素(162)第三亚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16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63)二、用药监护 (164)三、主要药品 (164)达比加群酯(164)第四亚类凝血因子X抑制剂 (16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65)二、用药监护 (166)三、主要药品 (166)利伐沙班(166)阿哌沙班(166)第三节溶栓药 (16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67)二、用药监护 (168)三、主要药品 (169)尿激酶(169)链激酶(170)阿替普酶(170)第四节抗血小板药 (170)第一亚类环氧酶抑制剂 (17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71)二、用药监护 (172)三、主要药品 (173)阿司匹林(173)第二亚类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17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75)二、用药监护 (176)三、主要药品 (177)氯吡格雷(177)替格雷洛(177)第三亚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17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77)二、主要药品 (178)双嘧达莫(178)第四亚类整合素受体阻断剂 (17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79)二、用药监护 (179)三、主要药品 (180)替罗非班(180)第五节抗贫血药…………………………1 80第一亚类铁剂 (18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81)二、用药监护 (181)三、主要药品 (182)硫酸亚铁(182)琥珀酸亚铁(182)蔗糖铁(183)第二亚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药 (18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83)二、用药监护 (184)三、主要药品 (185)叶酸(185)维生素B12(185)第三亚类重组人促红素 (18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86)二、用药监护 (186)三、主要药品 (187)重组人促红素(187)第六节升白细胞药 (187)第一亚类兴奋骨髓造血功能药 (18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87)二、用药监护 (188)三、主要药品 (188)腺嘌呤(188)第二亚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8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89)二、用药监护 (190)三、主要药品 (190)非格司亭(190)第7章利尿剂与泌尿系统疾病用药/192第一节利尿剂 (192)第一亚类袢利尿剂 (19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92)二、用药监护 (193)三、主要药品 (194)呋塞米(194)布美他尼(195)第二亚类噻嗪类利尿剂 (19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96)二、用药监护 (197)三、主要药品 (198)氢氯噻嗪(198)第三亚类留钾利尿剂·……………………..19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99)二、用药监护 (200)三、主要药品 (201)螺内酯(201)氨苯蝶啶(201)阿米洛利(202)第四亚类碳酸酐酶抑制剂 (20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02)二、用药监护 (203)三、主要药品 (203)乙酰唑胺(203)第二节抗前列腺增生症药 (20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04)二、用药监护 (206)三、主要药品 (207)特拉唑嗪(207)坦洛新(208)非那雄胺(208)度他雄胺(208)第三节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 (208)第一亚类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0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09)二、用药监护 (210)三、主要药品 (211)西地那非(211)伐地那非(212)他达拉非(212)第二亚类雄激素 (21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13)二、用药监护 (214)三、主要药品 (214)十一酸睾酮(214)丙酸睾酮(215)第8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216第一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21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16)二、用药监护 (218)三、主要药品 (219)氢化可的松(219)地塞米松(220)泼尼松(220)泼尼松龙(221)甲泼尼龙(221)曲安奈德(222)第二节雌激素 (22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23)二、用药监护 (224)三、主要药品 (225)雌二醇(225)戊酸雌二醇(225)炔雌醇(225)雌三醇(225)尼尔雌醇(226)第三节孕激素 (22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26)二、用药监护 (227)三、主要药品 (228)黄体酮(228)甲羟孕酮(228)第四节避孕药 (22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28)二、用药监护 (230)三、主要药品及各类避孕药的特点 (231)第五节蛋白同化激素 (23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33)二、用药监护 (234)三、主要药品 (234)司坦唑醇(234)第六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234)第一亚类甲状腺激素 (23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34)二、用药监护 (235)三、主要药品 (236)左甲状腺素(236)甲状腺片(236)第二亚类抗甲状腺药 (23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36)二、用药监护 (237)三、主要药品 (238)丙硫氧嘧啶(238)甲巯咪唑(239)碘和碘化物(239)第七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23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40)二、用药监护 (242)三、主要药品 (243)胰岛素(243)低精蛋白锌胰岛素(244)精蛋白锌胰岛素(244)门冬胰岛素(244)赖脯胰岛素(244)甘精胰岛素(244)第八节口服降糖药 (245)第一亚类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24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45)二、用药监护 (246)三、主要药品 (247)格列本脲(247)格列喹酮(247)格列吡嗪(247)格列齐特(248)格列美脲(248)第二亚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24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49)二、用药监护 (249)三、主要药品 (250)瑞格列奈(250)那格列奈(250)第三亚类双胍类药 (25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50)二、用药监护 (251)三、主要药品 (251)二甲双胍(251)第四亚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5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52)二、用药监护 (253)三、主要药品 (253)阿卡波糖(253)伏格列波糖(253)第五亚类胰岛素增敏剂 (25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53)二、用药监护 (254)三、主要药品 (254)罗格列酮(254)吡格列酮(255)第六亚类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25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55)二、用药监护 (256)三、主要药品 (256)艾塞那肽(256)利拉鲁肽(257)第七亚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25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57)二、用药监护 (258)三、主要药品 (258)西格列汀(258)阿格列汀(258)第九节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 (259)第一亚类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 (26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60)二、用药监护 (261)三、主要药品 (262)碳酸钙(262)葡萄糖酸钙(262)骨化三醇(263)阿法骨化醇(263)第二亚类双膦酸盐类 (26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63)二、用药监护 (265)三、主要药品 (266)阿仑膦酸钠(266)依替膦酸二钠(266)帕米膦酸二钠(266)第三亚类降钙素 (26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67)二、用药监护 (268)三、主要药品 (268)降钙素(268)依降钙素(269)第四亚类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26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69)二、用药监护 (270)三、主要药品 (270)雷洛昔芬(270)依普黄酮(270)第9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营养药/271第一节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 (27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72)二、用药监护 (275)三、主要药品 (276)氯化钠(276)氯化钾(277)枸橼酸钾(277)门冬氨酸钾镁(278)氯化钙(278)第二节调节酸碱平衡药 (27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79)二、用药监护 (280)三、主要药品 (281)碳酸氢钠(281)乳酸钠(281)氯化铵(282)第三节葡萄糖与果糖 (28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82)二、用药监护 (283)三、主要药品 (284)葡萄糖(284)二磷酸果糖钠(284)第四节维生素 (28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85)二、用药监护 (289)三、主要药品 (291)维生素B1(291)维生素B2(291)维生素B6(292)复合维生素B(292)维生素C(292)维生素A(293)维生素D3(293)维生素E(294)维生素AD(294)第五节氨基酸 (29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95)二、用药监护 (296)三、主要药品 (297)精氨酸(297)复方氨基酸(18AA)(29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29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298)第10章抗菌药物/299第一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29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299)二、用药监护 (300)三、主要药品 (301)青霉素(301)氨苄西林(302)阿莫西林(303)哌拉西林(303)苄星青霉素(30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4)第二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30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06)三、主要药品 (309)头孢唑林(309)头孢氨苄(309)头孢拉定(310)头孢呋辛(310)头孢克洛(312)头孢地尼(312)头孢克肟(313)头孢噻肟(314)头孢曲松(314)头孢哌酮舒巴坦(315)头孢他啶(316)头孢吡肟(318)第三节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31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19)二、用药监护 (320)三、主要药品 (321)头孢美唑(321)头孢西丁(321)头孢米诺(322)拉氧头孢(322)氨曲南(32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23)美罗培南(324)厄他培南(325)第四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32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26)二、用药监护 (327)三、主要药品 (328)链霉素(328)庆大霉素(328)阿米卡星(329)依替米星(330)大观霉素(330)第五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33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31)二、用药监护 (332)三、主要药品 (332)红霉素(332)琥乙红霉素(333)罗红霉素(334)克拉霉素(334)阿奇霉素(335)第六节四环素类抗茵药物 (33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36)二、用药监护 (337)三、主要药品 (337)四环素(337)米诺环素(337)多西环素(338)第七节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 (33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39)二、用药监护 (340)三、主要药品 (340)林可霉素(340)克林霉素(340)第八节多肽类抗菌药物…………………34t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41)二、用药监护 (342)万古霉素(343)去甲万古霉素(344)替考拉宁(345)多黏菌素E(黏菌素)(346)多黏菌素B(346)第九节酰胺醇类抗菌药物 (34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46)二、用药监护 (347)三、主要药品 (348)氯霉素(348)甲砜霉素(349)第十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34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49)二、用药监护 (350)三、主要药品 (351)诺氟沙星(351)环丙沙星(352)左氧氟沙星(353)莫西沙星(354)第十一节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 (354)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54)二、用药监护 (355)三、主要药品 (355)呋喃妥因(355)第十二节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35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56)二、用药监护 (357)三、主要药品 (357)甲硝唑(357)替硝唑(357)第十三节磺胺类抗茵药物及甲氧苄啶 (35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58)二、用药监护 (360)三、主要药品 (360)磺胺嘧啶(360)磺胺甲嗯唑(361)甲氧苄啶(361)第十四节其他抗菌药物 (36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62)二、用药监护 (364)三、主要药品 (364)磷霉素(364)利奈唑胺(365)夫西地酸(366)小檗碱(366)第十五节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36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67)二、用药监护 (370)三、主要药品 (371)异烟肼(371)利福平(372)吡嗪酰胺(372)乙胺丁醇(373)对氨基水杨酸钠(373)第十六节抗真菌药 (37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74)二、用药监护 (379)三、主要药品 (379)两性霉素B(379)氟康唑(381)伊曲康唑(382)伏立康唑(383)特比萘芬(384)卡泊芬净(385)米卡芬净(385)氟胞嘧啶(386)第11章抗病毒药/387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87)二、用药监护 (391)三、主要药品 (392)利巴韦林(392)奥司他韦(392)阿昔洛韦(393)更昔洛韦(394)泛昔洛韦(395)阿糖腺苷(396)膦甲酸钠(396)拉米夫定(397)第12章抗寄生虫病药/398第一节抗疟药 (39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398)二、用药监护 (400)第二节抗肠蠕虫药 (40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01)二、用药监护 (403)三、主要药品 (403)哌嗪(403)阿苯达唑(403)甲苯咪唑(404)噻嘧啶(404)吡喹酮(404)第13章抗肿瘤药/406第一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406)第一亚类破坏DNA的烷化剂 (40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06)二、用药监护 (407)三、主要药品 (408)环磷酰胺(408)塞替派(409)第二亚类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40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09)二、用药监护 (410)三、主要药品 (411)顺铂(411)奥沙利铂(412)卡铂(412)第三亚类破坏DNA的抗生素 (41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12)三、主要药品 (414)丝裂霉素(414)博来霉素(414)第四亚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41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15)二、用药监护 (416)三、主要药品 (417)羟喜树碱(417)伊立替康(417)依托泊苷(418)第二节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418)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18)二、用药监护 (420)三、主要药品 (420)氟尿嘧啶(420)阿糖胞苷(421)甲氨蝶呤(421)巯嘌呤(422)第三节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42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22)二、用药监护 (423)三、主要药品 (424)多柔比星(424)柔红霉素(424)第四节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干扰有丝分裂药) (42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25)二、用药监护 (427)三、主要药品 (428)长春新碱(428)长春碱(428)紫杉醇(428)多西他赛(429)高三尖杉酯碱(429)门冬酰胺酶(429)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43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30)二、用药监护 (432)三、主要药品 (432)他莫昔芬(432)托瑞米芬(432)氟他胺(433)第六节靶向抗肿瘤药 (433)第一亚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43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33)二、用药监护 (434)三、主要药品 (435)吉非替尼(435)厄洛替尼(435)第二亚类单克隆抗体 (435)二、用药监护 (436)三、主要药品 (437)利妥昔单抗(437)曲妥珠单抗(438)西妥昔单抗(438)第七节放疗与化疗止吐药 (43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39)二、用药监护 (441)三、主要药品 (441)昂丹司琼(441)阿瑞吡坦(442)第14章眼科疾病用药/443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 (443)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43)二、用药监护 (444)三、主要药品 (445)氯霉素(445)红霉素(445)氧氟沙星(445)左氧氟沙星(445)利福平(445)四环素可的松(446)第二节降低眼压药 (44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47)二、用药监护 (448)三、主要药品 (448)毛果芸香碱(448)卡替洛尔(449)拉坦前列素(449)地匹福林(449)第三节抗眼部病毒感染药 (44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50)二、主要药品 (450)阿昔洛韦(450)更昔洛韦(450)利巴韦林(451)碘苷(451)第四节眼用局部麻醉药 (451)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51)二、用药监护 (452)第五节散瞳药 (45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52)二、用药监护 (452)三、主要药品 (453)硫酸阿托品(453)托吡卡胺(453)复方托吡卡胺(453)去氧肾上腺素(454)第15章耳鼻喉科疾病用药/455第一节消毒防腐药 (455)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55)二、用药监护 (456)三、主要药品 (456)硼酸(456)酚甘油(456)过氧化氢(456)第二节减鼻充血药 (45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57)二、用药监护 (457)三、主要药品 (457)麻黄碱(457)羟甲唑啉(458)赛洛唑啉(458)第16章皮肤科疾病用药/459第一节皮肤寄生虫感染治疗药 (460)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61)二、用药监护 (461)三、主要药品 (462)硫黄(462)林旦(462)克罗米通(462)第二节痤疮治疗药 (462)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63)二、用药监护 (464)三、主要药品 (465)过氧苯甲酰(465)维A酸(465)阿达帕林(465)异维A酸(465)第三节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 (466)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66)二、用药监护 (467)三、主要药品 (467)制霉菌素(467)克霉唑(468)益康唑(468)咪康唑(468)酮康唑(468)联苯苄唑(468)特比萘芬(469)环吡酮胺(469)第四节外用糖皮质激素 (469)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469)二、用药监护 (470)三、主要药品 (470)醋酸氢化可的松(470)丁酸氢化可的松(471)地塞米松(471)醋酸曲安奈德(471)糠酸莫米松(472)卤米松(472)。
2015年执业中药师药二中药部分整理笔记框架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
水牛角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紫草
凉血活血解表透疹
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水牛角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第五节清虚热药
*白薇
*薤白
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柿蒂
降气止呃
第九章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神曲
消食和胃
麦芽
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稻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第十章驱虫药
贯众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苦楝皮
杀虫疗癣
使君子
杀虫消积
南瓜子
杀虫
槟榔
杀虫消积利水行气截疟
牵牛子
杀虫泻下逐水去积
鹤草芽
杀虫
雷丸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解毒缓和药性
蜂蜜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
饴糖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
*红景天
益气平喘活血通脉
*绞股蓝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
竹叶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夏枯草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doc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目录第1章中医基础理论/001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001)一、整体观念 (001)二、辨证论治 (002)第二节阴阳学说 (002)一、阴阳的属性 (002)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003)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005)第三节五行学说 (006)一、五行与五行学说 (006)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007)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008)第四节藏象………………………………O10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011)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014)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016)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019)五、奇恒之腑 (021)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022)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023)一、气 (023)二、血 (025)三、津液 (027)第六节经络 (028)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028)二、十二经脉 (029)三、奇经八脉 (030)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031)第七节体质 (032)一、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032)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034)第八节病因 (034)一、六淫 (034)二、七情内伤 (037)三、饮食与劳逸失常 (037)四、痰饮 (038)五、瘀血 (039)第九节发病与病机 (040)一、发病 (040)二、邪正盛衰病机 (041)三、阴阳失调病机 (042)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045)第十节预防与康复 (046)一、预防 (046)二、康复 (047)第2章中医诊断基础/049第一节中医诊断学概述 (049)一、主要内容 (049)二、基本原则 (049)第二节四诊 (050)一、望诊 (050)二、闻诊 (058)三、问诊 (060)四、切诊 (067)第三节辨证 (071)一、八纲辨证 (071)二、脏腑辨证 (074)三、气血津液辨证 (080)第3章常见病辨证论治/082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082)一、治病求本 (082)二、扶正祛邪 (084)三、调整阴阳 (085)四、三因制宜 (085)第二节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086)一、感冒 (086)二、咳嗽 (087)三、喘证 (088)四、胸痹 (089)五、不寐 (090)六、胃痛 (091)七、泄泻 (092)八、便秘 (093)九、中风 (094)十、头痛 (095)十一、眩晕 (096)十二、消渴 (097)十三、淋证 (098)十四、癃闭 (099)十五、阳痿 (100)十六、郁证 (101)十七、虚劳 (101)十八、痹证 (102)十九、中暑 (103)第三节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04)一、疮疖 (104)二、乳癖 (105)三、痤疮 (105)四、瘾疹 (106)五、痔疮 (107)六、跌打损伤 (108)第四节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09)一、月经不调 (109)二、痛经 (111)三、崩漏 (111)四、带下过多 (112)五、绝经前后诸症 (113)第五节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14)一、积滞 (114)二、厌食 (115)第六节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16)一、鼻渊 (116)二、口疮 (117)三、咽喉肿痛 (117)第4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19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 (119)一、藏药的概念 (119)二、藏医基础知识 (119)三、藏药基础知识 (121)第二节蒙医药基础知识 (125)一、蒙药的概念 (125)二、蒙医基础知识 (125)三、蒙药基础知识 (126)第三节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 (128)一、维吾尔药的概念 (128)二、维吾尔医基础知识 (128)三、维吾尔药基础知识 (129)第5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34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134)一、白细胞计数(WBC) (134)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134)三、红细胞计数(RBC) (136)四、血红蛋白(Hb) (136)五、血小板计数(P1T) (137)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137)第二节尿常规检查 (138)一、尿液酸碱度(pH) (138)二、尿比重(SG) (138)四、尿葡萄糖(G1U) (139)五、尿胆红素(BI1) (140)六、尿隐血(B1D) (140)七、尿中白细胞(1EU) (140)八、尿沉渣管型 (141)九、尿沉渣结晶 (141)十、尿酮体 (142)十一、尿淀粉酶 (142)第三节粪常规检查 (142)一、粪外观 (142)二、粪隐血 (143)三、粪胆原 (143)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43)第四节肝功能检查 (144)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 (144)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45)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45)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1P) (146)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146)六、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147)第五节肾功能检查 (148)一、血清尿素氮(BUN1 (148)二、血清肌酐(Cr) (148)第六节血液生化检查 (149)一、淀粉酶(AMS) (149)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149)三、心肌肌钙蛋白I(cTnI) (150)四、血尿酸(UA) (150)第七节糖、脂代谢检查 (150)糖代谢检查 (150)一、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51)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52)脂代谢检查 (152)一、总胆固醇(TC) (152)二、三酰甘油(TG) (152)三、高密度脂蛋白(HD1) (153)四、低密度脂蛋白(1D1) (153)第八节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54)一、乙肝病毒标志物六项 (154)二、乙型病毒DNA (155)第6章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56一、特点与来源 (156)二、传统文献 (158)三、现代信息 (162)第二节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 (166)一、咨询服务方法 (166)二、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167)三、咨询技巧 (169)四、应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171)第7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74第一节中药处方 (174)一、处方的意义 (174)二、处方格式 (174)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174)四、处方调剂的流程 (176)第二节处方审核 (176)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 (176)二、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 (176)第三节处方调配与复核 (186)一、饮片处方调配 (186)二、中成药处方调配 (188)三、调配复核 (190)第四节发药 (190)一、中药发药流程与要求 (190)二、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190)三、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191)第五节中药汤剂 (191)一、中药汤剂沿革 (191)二、中药汤剂的煎煮 (191)第六节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 (193)一、特殊管理的中药 (193)二、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195)第8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99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99)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99)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200)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201)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01)二、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01)第三节中药贮藏 (203)一、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203)二、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204)三、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 (204)一、传统养护技术 (207)二、现代养护技术 (209)第9章中药的合理应用/212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 (212)一、基本概念 (212)二、目的与意义 (212)三、基本原则 (213)四、执业药师的作用 (213)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214)六、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214)七、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214)第二节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217)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217)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218)第三节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19)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219)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219)三、中西药联用的例举 (222)四、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 (226)第10章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234第一节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234)一、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234)二、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 (235)第二节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一、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第三节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236)一、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236)二、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237)第四节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3"7一、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38)二、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238)三、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240)第五节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4}一、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40)二、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241)第11章中药不良反应/243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243)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243)二、不良反应分类 (243)第二节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244)一、皮肤症状 (244)二、全身症状 (244)第三节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245)一、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245)二、机体因素 (246)第四节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247)一、乌头类药物 (247)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247)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 (248)四、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 (248)五、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249)第五节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 (249)一、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 (249)二、中成药不良反应 (258)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61)第六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266)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266)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监管系统 (267)三、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范围 (267)四、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 (268)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68)。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一)》.doc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目录第1章中药与方剂/001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001)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003)一、概述 (003)二、四气 (003)三、五味 (004)四、升降浮沉 (006)五、归经 (008)六、有毒与无毒 (009)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011)一、功效 (011)二、主治病证 (014)三、功效与主治的相互关系 (014)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015)一、中药配伍的目的 (015)二、单味药配伍 (015)三、中成药配伍 (016)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017)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017)二、常用的治法 (018)三、方剂的组成 (020)第2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023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23)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3)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3)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 (24)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4)二、道地药材 (24)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 (25)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5)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 (26)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26)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28)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28)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28)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28)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030第一节绪论 (31)一、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32)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32)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33)四、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47)五、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51)第二节生物碱 (53)一、基本内容 (53)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57)三、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62)第三节糖和苷 (72)一、糖及其分类 (72)二、苷及其分类 (74)三、糖和苷化学性质 (77)四、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83)第四节醌类化合物 (83)一、结构与分类 (84)二、理化性质 (86)三、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88)第五节香豆素和木脂素 (91)一、结构与分类 (91)二、理化性质 (93)三、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95)四、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96)第六节黄酮类 (99)一、结构与分类 (99)二、理化性质 (101)三、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05)第七节萜类和挥发油 (109)一、萜类 (109)二、挥发油 (113)三、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16)四、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18)第八节皂苷类 (120)一、结构与分类 (120)二、理化性质 (124)三、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25)四、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31)第九节强心苷 (132)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 (132)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133)三、理化性质 (135)四、含有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38)第十节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140)一、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 (140)二、含强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动物药 (142)三、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动物药 (143)第十一节其他成分 (144)一、有机酸 (145)二、鞣质 (148)三、蛋白质和酶 (151)四、多糖 (151)五、蜕皮激素 (152)第4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154第一节炮制目的与药物成分 (154)一、炮制的目的 (154)二、炮制与药物成分 (156)第二节炮制的辅料及饮片的质量 (159)一、炮制常用辅料及作用 (159)二、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 (162)第三节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164)一、炒法 (165)牛蒡子(166)芥子(167)王不留行(167)莱菔子(167)苍耳子(167)山楂(168)栀子(168)大蓟(169)蒲黄(169)荆芥(169)枳壳(170)苍术(171)斑蝥(172)白术(172)山药(173)马钱子(173)骨碎补(174)鳖甲(174)鸡内金(175)水蛭(175)阿胶(176)二、炙法 (176)大黄(177)黄连(178)当归(178)蕲蛇(179)白芍(179)丹参(180)川芎(180)甘遂(181)延胡索(181)乳香(181)香附(181)柴胡(182)杜仲(183)黄柏(183)泽泻(184)车前子(184)厚朴(185)竹茹(185)黄芪(186)甘草(186)麻黄(186)枇杷叶(187)马兜铃(187)淫羊藿(188)蛤蚧(188)三七(188)三、煅法 (189)白矾(190)牡蛎(190)石决明(190)石膏(191)赭石(191)自然铜(191)炉甘石(192)血余炭(192)四、蒸、煮、禅法 (193)何首乌(194)黄芩(194)地黄(194)黄精(195)人参(195)天麻(196)藤黄(196)川乌(197)附子(197)吴茱萸(198)苦杏仁(198)白扁豆(199)五、其他制法 (199)半夏(199)天南星(200)六神曲(201)麦芽(202)巴豆(202)西瓜霜(203)肉豆蔻(204)木香(204)芒硝(205)朱砂(205)雄黄(206)第5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207第一节中药的质量标准 (207)一、国家药品标准 (207)二、地方药品标准 (209)第二节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209)一、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209)二、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219)三、中药的质量评价 (220)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24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 (224)一、中药制剂的原料 (224)二、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225)三、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 (225)第二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 (226)一、制剂卫生 (226)二、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229)第三节散剂 (231)一、散剂的特点 (231)二、散剂的分类 (231)三、散剂的质量要求 (231)第四节浸出制剂 (232)一、浸出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32)二、汤剂与合剂 (232)三、糖浆剂与煎膏剂 (233)四、酒剂与酊剂 (234)五、流浸膏剂、浸膏剂与茶剂 (234)第五节液体制剂 (235)一、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35)二、表面活性剂 (236)三、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236)四、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237)五、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237)六、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238)七、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240)第六节注射剂…………………………2-11一、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 (241)三、注射剂的溶剂 (242)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243)五、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 (245)六、输液剂、乳状液型注射液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 (245)七、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46)第七节眼用制剂 (247)一、眼用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47)二、眼用制剂的附加剂 (248)三、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248)四、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49)第八节外用膏剂 (249)一、外用膏剂的特点与分类 (249)二、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250)三、软膏剂、乳膏剂 (251)四、膏药 (253)五、贴膏剂 (253)六、贴剂 (254)七、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254)第九节栓剂 (255)一、栓剂的作用特点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255)二、栓剂的基质 (255)三、栓剂的质量要求与贮藏 (256)第十节胶囊剂 (257)一、胶囊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257)二、胶囊剂的囊材与质量要求 (257)三、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 (258)四、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258)第十一节丸剂 (259)一、概述 (259)二、水丸 (260)三、蜜丸 (260)四、浓缩丸 (261)五、糊丸 (261)六、蜡丸 (262)七、滴丸 (262)八、糖丸 (263)九、丸剂的包衣 (263)十、丸剂的质量要求 (263)第十二节颗粒剂 (264)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264)二、颗粒剂的分类 (264)第十三节片剂 (265)一、概述 (265)二、片剂的辅料 (267)三、片剂的包衣 (271)四、片剂的质量要求与常见的质量问题 (271)第十四节气雾剂与喷雾剂 (273)一、气雾剂、喷雾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273)二、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 (273)三、气雾剂、喷雾剂的构成 (274)四、气雾剂、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275)第十五节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 (276)一、胶剂 (276)二、膜剂 (277)三、涂膜剂 (277)四、其他传统剂型 (277)第十六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278)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278)二、中药制剂新技术 (281)第十七节药物体内过程 (282)一、生物药剂学基本知识 (282)二、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284)第7章中药药理与毒理/287第一节中药药理 (287)一、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287)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293)三、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98)四、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99)第二节中药毒理 (308)一、中药的不良反应 (309)二、中药成分的毒性 (309)第8章常用中药的鉴别/312第一节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312)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312)(一)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12)(二)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12)(三)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 (313)狗脊(313)绵马贯众(313)细辛(314)大黄(314)虎杖(315)何首乌(315)牛膝(315)川牛膝(315)商陆(316)银柴胡(316)太子参(316)威灵仙(317)川乌(317)草乌(317)附子(318)白芍(318)赤芍(319)黄连(319)升麻(319)防己(320)北豆根(320)延胡索(320)板蓝根(320)地榆(321)苦参(321)山豆根(321)葛根(322)粉葛(322)甘草(322)黄芪(323)远志(323)人参(323)红参(324)西洋参(324)三七(325)白芷(325)当归(325)羌活(326)前胡(326)川芎(326)藁本(327)防风(327)柴胡(328)北沙参(328)龙胆(328)秦艽(329)徐长卿(329)白前(329)白薇(330)紫草(330)丹参(330)黄芩(331)玄参(331)地黄(331)胡黄连(332)巴戟天(332)茜草(332)续断(333)天花粉(333)桔梗(333)党参(334)南沙参(334)木香(334)白术(335)苍术(335)紫菀(336)三棱(336)泽泻(336)香附(336)天南星(337)半夏(337)石菖蒲(337)百部(338)川贝母(338)浙贝母(339)黄精(339)玉竹(340)重楼(340)土茯苓(340)天冬(340)麦冬(341)山麦冬(341)知母(341)山药(341)射干(342)莪术(342)姜黄(343)郁金(343)天麻(343)白及(344)二、茎木类中药 (344)(一)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44)(二)常用茎木类中药 (345)木通(345)槲寄生(345)桑寄生(345)大血藤(346)苏木(346)鸡血藤(346)降香(346)沉香(347)通草(347)钩藤(347)石斛(347)铁皮石斛(348)三、皮类中药 (348)(一)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48)(二)常用皮类中药 (349)桑白皮(349)牡丹皮(350)厚朴(350)肉桂(351)杜仲(351)合欢皮(351)黄柏(352)关黄柏(352)白鲜皮(352)秦皮(353)香加皮(353)地骨皮(353)四、叶类中药 (354)(一)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54)(二)常用叶类中药 (354)侧柏叶(354)淫羊藿(354)大青叶(355)蓼大青叶(355)枇杷叶(355)番泻叶(355)罗布麻叶(356)紫苏叶(356)艾叶(356)五、花类中药 (357)(一)花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57)(二)常用花类中药 (357)辛夷(357)槐花(357)丁香(358)洋金花(358)金银花(358)山银花(358)款冬花(359)菊花(359)红花(359)西红花(360)六、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360)(一)果实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60)(二)种子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60)(三)常用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361)地肤子(361)五味子(361)南五味子(361)葶苈子(361)木瓜(362)山楂(362)苦杏仁(362)桃仁(363)乌梅(363)金樱子(363)沙苑子(364)决明子(364)补骨脂(364)枳壳(364)吴茱萸(365)巴豆(365)酸枣仁(365)小茴香(366)蛇床子(366)山茱萸(366)连翘(366)女贞子(367)马钱子(367)菟丝子(367)牵牛子(367)枸杞子(368)栀子(368)瓜萎(368)牛蒡子(369)薏苡仁(369)槟榔(369)砂仁(369)草果(370)豆蔻(370)益智(370)七、全草类中药 (371)(一)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71)(二)常用全草类中药 (371)麻黄(371)鱼腥草(371)紫花地丁(372)金钱草(372)广金钱草(372)广藿香(373)荆芥(373)益母草(373)薄荷(374)半枝莲(374)香薷(374)肉苁蓉(375)穿心莲(375)车前草(375)茵陈(376)青蒿(376)大蓟(376)蒲公英(377)淡竹叶(377)八、藻、菌、地衣类中药 (377)(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77)(二)常用藻、茵、地衣类中药 (379)海藻(379)冬虫夏草(379)灵芝(379)茯苓(380)猪苓(380)九、树脂类中药 (380)(一)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380)(二)常用树脂类中药 (382)乳香(382)没药(382)血竭(382)十、其他类中药 (383)(一)其他类中药的鉴定 (383)(二)常用其他类中药 (383)海金沙(383)青黛(383)儿茶(383)冰片(383)天然冰片(384)五倍子(384)第二节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 (384)一、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384)二、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385)三、常用动物类中药 (385)地龙(385)水蛭(385)石决明(386)珍珠(387)牡蛎(387)海螵蛸(387)全蝎(388)蜈蚣(388)土鳖虫(388)桑螵蛸(389)斑蝥(389)僵蚕(389)蜂蜜(390)海马(390)蟾酥(390)龟甲(391)鳖甲(391)蛤蚧(391)金钱白花蛇(392)蕲蛇(392)乌梢蛇(393)鸡内金(393)麝香(393)鹿茸(394)牛黄(395)人工牛黄(395)体外培育牛黄(395)羚羊角(396)第三节常用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396)一、矿物的性质 (396)二、矿物类中药的分类 (397)三、矿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398)四、常用矿物类中药 (398)朱砂(398)雄黄(398)自然铜(399)赭石(399)炉甘石(399)滑石(399)石膏(400)芒硝(400)硫黄(400)附录中药各录/401。
[整理]中药学笔记傲视宝典修改更正表格版.
1.风寒感冒。2.鼻塞鼻渊。
葱白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络下乳。
1.风寒感冒。2.阴盛格阳。3.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4.疮痈肿痛。
发散风热药,辛苦而偏寒凉,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辛凉解表薄荷萍,葛根牛蒡柴胡升,桑菊豆豉蔓荆子,木贼蝉蜕水蜈蚣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4.内热消渴。5.肠燥便秘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1.热病心烦。2.湿热黄疸。3.血淋涩痛。4.血热吐衄。5.目赤肿痛。6.火毒疮疡。
夏枯草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瘰疬,瘿瘤。3.乳痈肿痛
地骨皮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2.肺热咳嗽。3.血热出血证
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2.热淋,血淋。3.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3.阴虚外感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积
1.阴虚发热。2.疳积发热。
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积,清湿热
1.骨蒸潮热。2.小儿疳热。3.湿热泻痢。4.痔疮肿痛、痔漏成管。
秦皮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1.湿热泻痢,带下阴痒。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清热凉血药,性苦寒或咸寒,偏入血分以清热,多归心肝经,治疗营血分热为主的药物。清热凉血犀角昂,水牛角粉代犀当,玄参紫草赤芍药,牡丹皮与生地黄。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清热凉血止血要药)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2015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
证
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
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续表 1-1)
要 点
内 容
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
3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 第四节 藏象......................... 5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 第六节 经络........................ 10 第七节 体质........................ 12 第八节 病因........................ 13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 15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 18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11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 111 第二节 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 115
第七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17
第一节 中药处方.................... 117 第二节 处方审核.................... 118 第三节 处方调配与复核.............. 124 第四节 发药....................... 127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二)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二)2015执业药师考试在即,最后关头的复习单靠翻阅执业药师考试用书工作量太过庞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高效精要的进行冲刺复习,文都执业药师特别对执业药师考试科目进行了高频考点精析,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察考生在理解中医理论(包括民族医药)知识与中医诊断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的相关知识;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中药不良反应知识以及中药调剂、中药储藏和养护知识;了解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部分的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3、藏象(★★★★★):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即脏腑。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分为三类:一是五脏,即心肺脾肝肾;二是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是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二,其一是化生储藏精气;其二为藏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1)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2)肺的生理功能: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又因肺叶娇嫩易被邪侵,又称“娇脏”。
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主宣发和肃降。
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朝百脉,主治节。
(3)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其精微物质,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主统血,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是指运行于脉内。
(4)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主藏血,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肾藏有“先天之精”被称为“先天之本”。
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对精气有封藏作用,主生长生殖对组织有着滋养濡润和温煦推动作用。
肾主水维持体内津液代谢。
肾主纳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五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的关系,体现在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宝典]中医综合傲视宝典
[宝典]中医综合傲视宝典西医综合傲视宝典本书融合了考研教材、同步练习、真题解析、全真模拟与复习经验于一身,可谓是一书在手,西综不愁~针对目前书市中西医综合辅导书良莠不齐、错误百出的局面,遴选了一批优秀的教授、博士、硕士作为编委团队,其中有的是曾经参与命题的专家,有的是讲台上的一线教师,有的是考研大军中的佼佼者。
大家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冒着严寒,挑灯写作,争分抢秒,推出此书,旨在帮助广大考生考取一个好成绩。
下面对编写体例做一简单介绍:【全科导航】该内容放在每一科目内容之前,是对该科目的总体介绍,是编者对该科目的总体把握,对该科目历年所有考题做出的总结分析以及来年出题情况的大胆预测。
内容包括:该科目知识体系的特点,学习该科目的良好方法和特殊注意,宏观把握全科在整个西医综合中所占的权重。
分析点出重要的考点,总结归纳出题思路和出题风格,使考生在总体上能对该科目有一个把握,分清重点与非重点。
【考纲详参】该内容系把2010年该科目的考试大纲摆出来,供考生参考阅读。
据历年的规律来看,我们可以预测2011年的考试大纲跟2010年相比不会有很大变化,只会在局部做一些小调整,因此,考生朋友在考试大纲还没有出来之前,参照2010年的考试大纲复习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等2011年的考试大纲出来,编写组会在第一时间对有差异的考点进行编纂整理,并将修订的内容及时在官网公布,考生朋友们一定要及时登录查看。
这个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变动的考点往往很有可能出题,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样补充完善过的考纲,使这本书运用起来变得更加方便。
“考纲详参”还可以为后面的每一个考点做出例证,为“打靶法”学习提供靶点。
考生朋友还可以根据这些考点进行发散式复习,提纲挈领,效率极高。
【考点击破】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首先列出每一个考点,详细匹配出该考点的知识点,使考生朋友能够明确考点,各个击破,对考点进行咀嚼消化,达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这种方法叫“打靶法”,又叫“印证法”,通俗的称法为“对应法”。
2015年方剂学考研《同步傲视宝典》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A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表实无汗宜1炙甘草-①缓峻以防伤正;②调和诸药A桂枝汤外感风寒表虚证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1治疗“太阳中风”若见“项背强几几”者加葛根2炙甘草-扶正以助祛邪3服法要求“服已须臾,叕热稀粥,一升余”,意在于助汗以去外邪4服后“遍身絮絮微似有汗”表示①胃气已和;②津液得通;③营卫和谐A小青龙汤《伤寒论》外寒里饮证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A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袪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B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四时感冒发汗解表头项强痛,鼻塞流涕,身体疼痛,恶寒发热或恶风,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紫苏叶荆芥陈皮香附秦艽防风蔓荆子川芎生姜炙甘草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痞闷服之松1.2辛凉解表A银翘散《温病条辨》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苇根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1吴瑭称“辛凉平剂”A桑菊饮《温病条辨》风温初起表热轻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咳嗽,发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辛凉疏表,清肺平喘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苔薄白或黄,脉数麻黄石膏杏仁炙甘草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辛凉重剂A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脉浮按之无力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1人参-扶正祛邪2 逆流挽舟A再造散《伤寒六书》阳气虚弱助阳益气,发汗解表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无力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熟附子煨生姜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B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透,身热,头痛肢疼,咳嗽,且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浮数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升麻-①透疹;②解毒;③散风邪;④升清阳B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微洪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肌清热良1.3扶正解表A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滋阴解表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炙甘草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B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暴哑助阳解表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咏沉良B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苔白脉浮苏叶人参干葛半夏前胡茯苓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梗茯气虚外感风寒宜2.泻下剂2.1寒下A大承气汤《伤寒论》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中药学归纳(考研用)
中药归纳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2安胎行气安胎——紫苏、砂仁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温经安胎——艾叶固经安胎——杜仲止血安胎——断续养血安胎——桑寄生益气安胎——白术(健脾)3开窍祛痰开窍——皂荚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解郁清心——郁金宁心、祛痰开窍——远志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4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5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6.升阳(适应症不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7头痛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前额)——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8胸痹通阳散结——薤白、枳实宽胸散结(结胸)——瓜蒌9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15.肺痨咳嗽——百部16.寒热往来——柴胡17.平肝疏肝——刺蒺藜18.补肺脾肾——山药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三、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活血祛瘀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PS:郁金[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活血行气止痛姜黄[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4.大戟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5.五加皮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野菊花——清热解毒四、药名相近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的根茎)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党参——益气、生津、养血太子参——补气养阴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根——敛肺止汗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野菊花——清热解毒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五、用量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硫黄——入丸散,1-3g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人参——挽救虚脱15-30g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六、用法1后下(芳香类)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4泡服番泻叶5不入煎剂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7入丸散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8包煎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9.不宜久煎——钩藤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12.制霜内服——巴豆13.醋制——甘遂14.焗服——肉桂七、使用注意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九、药用部位五倍子——虫瘿桑螵蛸——卵鞘海螵蛸——乌贼内壳五灵脂——粪便海金沙——孢子鹤草芽——冬芽蒲黄——花粉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熊胆——干燥胆汁桑寄生——带叶茎枝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附子——子根薤白、百合、贝母——鳞茎竹茹——茎的中间层琥珀——化石样物质乳香、没药、血竭——树脂龙骨——化石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禹白附、黄药子——块茎鹿茸——雄鹿的幼角石决明、牡蛎——贝壳紫河车——胎盘天花粉——栝蒌的块根瓜蒌——栝蒌的果实2、妊娠用药禁忌(1)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番泻叶、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中医综合傲视宝典
方剂学 全科领航 考纲详参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解表剂 第三章泻下剂 第四章和解剂 第五章清热剂 第六章祛暑剂 第七章温里剂 第八章表里双解剂
专家点评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宝江老师 《中医综合傲世宝典》是专门针对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辅导之用。此书我也曾翻阅,内容独 特丰富,编写独具匠心,很值得广大考研考生一看。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 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 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而此书也恰恰针对这一点仔细剖析讲解。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一看: 第一、内容涵盖量大但不啰嗦,条理清晰。全书内容集考纲、教材、真题于一体,各个章节均配有考点化习 题。 第二、此书编写集国内各大知名专家研究精华于一体,知识体系清晰易懂,便于记忆。 第三、全书首次剖析了历年命题思路和命题规律,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开陷阱,准确答题。 第四、本书最后集锦近10年历年真题并配有习题解析。
2015年,该书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2014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出题情况,对书中 的知识点及习题进一步总结归纳,使其更能满足考生备考、获取高分的需要。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药学三大部分,下册包括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和针灸学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均按考纲要求分为若干章节,每章内容又包括了全科领航、考纲详参、考点击破、 考题例证和考点点拨等内容。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过来人的备考经验,可作为考生朋友的心灵小贴士,对备 战考研帮助很大。
读者评价
520ll 2015-06-04 17:08:34 第一本集考纲、教材、真题于一体的书 第一本比较、融汇新老教材的书 第一本细化考题到每个考点的书 第一本融入考研心得,介绍宝贵经验的书 第一本采用考点点拨,大胆预测未来考题的书 第一本灌注MP3的书 第一本与络课程相配套的书 第一本采用全新的编写体例的书 说实话,初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我还真不信,因为市面上夸大,欺骗的情况实在太多。络也太复杂,真的让人 搞
中药学复习资料(重要)
《中药学》资料整理中药总论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生物制剂。
1、《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神农本草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为中药学奠定了基础,指导了临床用药。
四大经典之一。
2、《本草经集注》:“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
——南北朝·陶弘景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收药844种,图文并茂。
是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成药药典。
——唐4、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方药兼收,图文并重,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之大成,是流传最早的综合类本草著作。
5、《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纠正了前人的错误,使用了前人没有使用的方法,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被称为“东方百科全书”。
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自然属性,生态条件)6、《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是清代最有价值的本草著作,全书共十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出色完成我国本草学第六次大总结。
7、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细辛、人参、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砂仁。
四大蕲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皖药:牡丹皮、木蜜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白菊花、郁金、贝母、玄参、延胡索、麦冬。
中药学考研笔记
中药学考研笔记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本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
3、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的学科。
二、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1、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
2、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地道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到地道药材植化的研究、地道药材的药理生态研究及野生变家种的生态研究,动物驯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地道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按国际科学规范管理标准(GAP)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
3、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目的:1.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或毒烈性。
2. 增强药物的疗效。
3. 便于制剂和储藏。
4.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纯净,便于服用。
2、主要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治(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治(炒、炙、烫、煅、煨)、水火共治(蒸、煮、炖)、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四、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2015考研《中药学》考点总结(总论+格伦+总结)(完美打印去广告版版)
20X 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考点精要第一部分总论考点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考点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川乌/附子)、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
3、中药的采集(1)药用部位:【全草】益母草、木贼草;【地上部分】益母草、豨莶草、灯芯草、泽兰、荆芥、紫苏;【花粉】蒲黄;【果实】马兜铃、瓜蒌、槟榔;【种子】决明子、白果;【带花的果穗】夏枯草;【根】大黄、生地黄、黄芩、紫草、茜草、龙胆草、天花粉(瓜蒌根);【茎】天麻、薤白(2)采收季节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但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二、八月)采收。
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
考点三:中药的炮制1、炮制目的(1)盐制: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常用药物:知母、黄柏;杜仲、补骨脂、沙苑子;泽泻、车前子;荔枝核、橘核、小茴香。
【盐制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作用;盐制杜仲、补骨脂、沙苑子,可增强补肝肾的作用;盐制泽泻、车前子,可增强泻热利尿的作用;盐制荔枝核、橘核、小茴香,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
】(2)醋制:可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用药物:大戟、芫花、甘遂、商陆;柴胡、香附、青皮;五灵脂、延胡索、自然铜;三棱、莪术、穿山甲、皂矾。
2015考研中药最终考点整理(独家).
发汗强
疮疡初+表
凉血止血
祛风解表止痒
寒热都可(平
防风
辛甘温
膀胱
肝脾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止痉定搐
祛风强
风寒湿痹
破伤风
|风药之润剂,治风通用药|
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羌活
辛苦温
膀胱肾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太阳(后头枕项)
散寒解表
祛风止痛
上半身风寒湿痹
白芷
辛温
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
祛风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阳明(眉棱骨)
栝楼根
反附子和乌头
引产,恶性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栀子
苦寒心肝肺胃三焦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湿热阳黄(茵陈蒿汤
清热泻火除烦
心火
通泻三焦之火,擅心火(栀子豉汤
竹叶
甘辛淡
寒心胃小肠
清热泻火
除烦生津
利尿
(导赤散
心火移小肠心烦尿赤
又做引子
淡竹叶
甘淡寒心胃
小肠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谷精草
辛甘平
肝肺
疏散风热
凉血止血(外伤出血
风寒忌
山豆根
苦寒
肺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热毒咽痛要药
过量不良反应
白头翁
苦寒
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痢疾
热毒血痢
毛茛科根入药
热毒痢疾要药
阿米巴痢疾
马齿苋
酸寒
肝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痢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包包子吃养生拒接寒凉,热透发
善于治疗白癜风
鸦胆子
苦寒
有小毒大肠肝
2015考研傲视宝典顺序方歌汇总供参习
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
肠胃燥热之 便秘症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苔微黄,脉细涩。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十枣汤
攻逐水饮
悬饮,实水
咳唾胸胁引痛, 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 脉沉弦。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元化; 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 泻热通便
祛暑清热
暑热伤肺 邪在气分
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 清,昏眩微胀,舌淡红, 苔薄白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 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安。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 养阴生津
中暑受热 气津两伤证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 体倦少气,脉虚数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 洋参冬斛何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方名
方名
功效
主治
辨证要点
方歌
第3章、和解剂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症, 妇人伤寒, 疟疾、黄疸, 及内伤杂病 见少阳症者。
往来寒热,胸胁胀满, 呕恶,脉弦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苓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蒿苓清胆汤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痰 浊症
寒轻热重,口苦胸闷, 小便黄少,呕吐酸苦, 舌红苔腻,脉弦数。
当归六黄汤
滋阴泻火 固表止汗
阴虚火扰之 盗汗
盗汗面赤,心烦口干, 便干溲赤,舌红脉数
当归六黄二地黄,苓连芪柏共煎尝; 滋阴泻火兼固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苇茎汤
清肺化痰 逐瘀排脓
痰热瘀血壅 结之肺痈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 甚至吐腥臭浓痰,胸中 隐隐作痛,咳则痛增,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数。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中药学表格整理
1、用于风痰所致,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2、用于瘰疬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1、用于惊痫抽搐2、用于3、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肿或风疹骚痒4、用于痰核、瘰疬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中药学表格【2015考研完美修正版】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白芷 细辛 苍耳子 *葱白 *辛夷 薄荷
辛苦温;有小毒, 祛风解表, 宣通鼻窍, 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 2、用于痹证 (肺) 除湿止痛 辛温,肺胃 辛温;肺胃 辛,凉; 肺肝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解毒散结,通络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第二节 发散风热,利咽透疹, 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阴盛格阳证。 1、用于风寒头痛鼻塞 2、用于鼻渊头痛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 2、用 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3、 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或风疹搔痒 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 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 3、 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 4、 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 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 疹瘙痒 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 多泪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 2、 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 3、用于肝阳 眩晕,目赤昏花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 2、用于目疾 3、 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4、用于疔疮中毒 痛,目昏多泪
(温热病)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大青叶 青黛 贯众 穿心莲
甘寒,肺心胃 苦, 微寒, 肺心胆 苦,寒 心胃 苦, 大寒, 心肺胃 咸,寒 肝肺 苦, 微寒; 有小毒 肝脾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 苦甘寒,肝胃 苦寒,肝胆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清肝泻火,定惊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杀虫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燥湿 (疮痈肿毒)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消肿散结,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息风止痉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凉肝定惊,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消痈退黄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解毒消肿,除湿止痒, 通利关节 (热毒痢疾)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止痢通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2015表格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麻黄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风寒感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煎服,2~9g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慎用&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症。
煎服,3~9g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紫苏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茎辛,温。
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3、食鱼蟹中毒而至腹痛泄泻者煎服,5~9g,不易久煎无特殊注意&生姜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肺寒咳嗽。
5.半夏南星及鱼蟹中毒煎服,3~9g,或捣汁服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香薷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风寒感冒。
2.水肿脚气煎服,3~10g,利水退肿须浓煎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荆芥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微温。
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1.外感表证。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
4.吐衄下血煎服,4.5~9g,不易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易生用;止血易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无论风寒风热,均易配伍选用&防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外感表证。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煎服,4.5~9g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药名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外感风寒。
2.风寒湿痹(以祛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煎服,3~9g温燥之性较烈,阴血亏虚慎用。
用量过多易致呕吐&白芷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和杭白芷的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通鼻窍1.风寒感冒。
2.头痛。
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带下证。
5.疮疡肿毒煎服,3~9g阴虚血热者忌用&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辛,温。
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1.风寒感冒。
2.少阴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肺寒咳喘1~3g,散剂每次服0.5~1g阴虚阳亢头痛、阴虚肺热咳嗽等忌用;用量不宜过大;反藜芦藁本辛,温。
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1.风寒感冒,太阳头痛。
2.风寒湿痹&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辛、苦、温。
有毒。
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1.外感风寒。
2.鼻渊。
3.风湿痹痛。
4.风疹瘙痒、疥癣麻风3~10g,煎服,或入丸散血虚头痛不宜用。
过量易中毒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1.风寒感冒。
2.鼻塞、鼻渊葱白辛,温。
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1.风寒感冒。
2.阴盛格阳。
3.疮痈肿毒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和家薄荷的茎叶辛,凉。
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气郁滞,胸闷胁痛3~6g。
不易久煎体虚自汗者不宜使用&牛蒡子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辛、苦,寒。
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6~12g,炒用使苦寒及滑肠之性稍减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忌用&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甘,寒。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透疹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急、慢惊风。
5.小儿夜哭3~10g,煎服或作丸散。
一般用量易小,止痉则大量孕妇慎用药名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1.外感风热,温病初期。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3.肝阳眩晕。
4.目赤昏花。
5.血热妄行5~9g,煎服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蜜制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花序辛、甘、苦,微寒。
归肝、肺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1.外感风热,温病初期。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3.目赤昏花。
4疮痈肿毒5~9g,煎服或入丸散疏散风热用黄菊花,清热明目用白菊花,清热解毒用野菊花&蔓荆子马鞭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辛、哭,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2.目赤肿痛,耳聋耳鸣。
3.风湿痹痛5~9g,煎服&柴胡伞形科植物羌活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4.寒热疟疾3~9g,解表退热生用,量稍重,疏肝应醋制,升阳宜酒制或生用量宜轻本品性能生发,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升麻毛茛科植物大三叶生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辛、微甘,微寒。
归肺、脾、大肠、胃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1.外感表证。
2.麻疹不透。
3.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4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3~9g,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生用,升举阳气用炙升麻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葛根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1.表证发热,相背强痛。
2.麻疹不透。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5.降血压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易生用;止泻宜煨用淡豆豉苦、辛,凉。
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1.外感表证。
2.热病烦闷浮萍辛,寒。
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1.风热感冒。
2.麻疹不透。
3.风疹瘙痒。
4.水肿尿少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药名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甘、辛,大寒。
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1.温病气分实热证。
2.肺热咳喘证。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生石膏煎15~60g,宜先煎。
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煎服,6~12g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的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甘,寒。
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热淋涩痛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脾胃虚寒者忌服&天花粉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内热消渴。
4.疮疡肿毒煎服,10~15g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淡竹叶甘、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1.热病烦渴。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1.热病心烦。
2.湿热黄疸。
3.血淋涩痛。
4.血热吐衄。
5.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煎服,5~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辛、苦,寒。
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2.瘰疬,瘿瘤。
3.乳痈肿毒。
4.热毒疮疡煎服,9~15g。
或熬膏服脾胃虚弱者慎用&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甘、苦、咸,微寒。
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喑不明。
2.头痛,眩晕。
3.肠燥便秘煎服,10~15g;用于润肠通便,不易久煎气虚便溏者不宜用密蒙花甘,微寒。
归肝、胆经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生翳膜。
2.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第二节清热燥湿药药名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苦,寒。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湿温,暑瘟,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煎服,3~10g。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炙用,止血炒炭用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苦,寒。
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臃肿疥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煎服,2~5g。
外用适量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黄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
2.湿热泻痢,黄疸。
3.湿热脚气,痰证。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煎服,3~12g。
外用适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龙胆草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寒。
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3惊风抽搐煎服,3~6g脾胃虚寒者不用,阴虚津伤者慎用秦皮苦、涩,寒。
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1.湿热泻痢,带下阴痒。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2.湿热带下,阴部肿痒,湿疹湿疮。
3.皮肤瘙痒,疥癣。
4.湿热小便不利煎服,5~10g。
外用适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白鲜皮芸香科植物白鲜皮的干燥根皮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