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纲要

合集下载

《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

一、建立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将在中学教育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修养、公民责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实施德育纲要,我们将加强对中学德育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德育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工作。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中学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进行全面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强家校合作。

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加强家校合作,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育人合力。

六、建立德育宣传教育平台。

我们将建立中学德育宣传教育平台,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宣传渠道,加强德育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七、加强德育监督和督导。

为了确保中学德育纲要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加强德育工作的监督和督导,建立健全的督导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面提升中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为中学德育工作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doc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doc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陈艳丽◆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体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

3、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主题探究: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写主题作文)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课时:3第二课承担责任中成长课时:2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主题探究:图说国情与国策(搜集材料,举办图片展览)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课时: 4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时:5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3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调查写出建议)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课时:3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课时:4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3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主题探究:放飞我们的理想(设计三张“名片”)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课时:4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课时:5总复习先分单元复习后综合复习进行检测、分析、补救提高课时:5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

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

思品九年级教材纲要

思品九年级教材纲要

思品九年级教材纲要第一课成长在社会一、感受社会变化1.体验生活变化物质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

2.领略现代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正确认识社会的变化发展。

二、关心社会发展1.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从关心时政做起关心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关心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学会亲近社会1.不做“看客”“看客”现象;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2.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3.善于明辨是非正确认识复杂现象;提高自身素质,做生活的强者;四、自觉服务社会1.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全面认识承担责任。

2.乐于奉献积极参加志愿行动;发扬为人民服务精神。

第2课融入民族文化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说名字谈文化姓名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汉字特点及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中华文化知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承担保护世界遗产的义务和责任;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交相辉映。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你我共织中国结中国结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节;我们的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2.情为祖国动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保护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

3.直面外来文化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外来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1.认识民族精神中华世纪坛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动力。

2.践行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

第3课笑对生活一、人生难免有挫折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挫折的意义;挫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挫折产生的原因。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制定了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一、教学目标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有爱心、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等品德。

3. 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冲突等能力。

4. 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守纪律,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律、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2.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情怀。

3. 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崇尚科学等良好品德。

5. 人际交往与沟通: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有效解决人际冲突。

6. 遵守纪律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纪律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3. 个案教学:通过讲述和分析个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道德问题,提高道德判断和分析能力。

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目标与建设思路本章将介绍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和建设思路,以确保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

第一节课程目标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使其具备自信、坚持和勇敢面对挑战的品质。

第二节建设思路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课程将采取以下建设思路:1.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各学科和课程之中。

2.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变化,设置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共同利益。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思想品德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本章将介绍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节教学内容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道德与法律:介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个人与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与他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

3. 心理与健康:探讨心理健康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讨论,传授相关的道德理论和法律知识。

2. 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评价与考核本章将介绍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有效提升。

第一节评价方式2024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以下方面:1. 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德育纲要 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纲要 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纲要实施方案中学德育纲要的实施方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而制定的。

中学德育纲要的实施方案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德育教育管理。

1.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明确德育工作职责,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开展德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和成长情况,为学生的德育评价提供依据。

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1. 组织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开展德育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强化德育教育监督与评价。

1. 建立健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德育问题。

2. 加强对学生德育行为的监督,建立学生德育奖惩制度,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奖励和激励,对违反校规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

3. 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1.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沟通,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共同育人。

2. 组织开展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德育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和教育水平。

3.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七年级下思想政治学习大纲

七年级下思想政治学习大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 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 青少年自尊的特点①渴望表现自己;②关心自己的形象。

③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3. 自尊的表现和作用:表现:①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②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作用: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4知耻与自尊的关系:①做人不能没有自尊②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③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5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缺点的正确态度是什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但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虚荣心(1)虚荣心的表现(原因)P8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的对自己的评价。

(2)虚荣心的危害①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会走向偷盗、贪污等违法犯罪;②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嫉妒心理;③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④影响人际关系和谐;⑤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3)怎样克服虚荣心理?①全面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虚荣心与自尊,保持适度自尊心;②客观评价他人的议论,大胆暴露自己的优缺点;③全身心投入学习,把所有精力放到学习中来;④不过分追求名利7、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自尊;②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③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为了自尊,我们也需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的认识自己,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8尊重他人要做到哪些方面?(怎样尊重他人?)①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纲一、引言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一份合理完善的思想品德课程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纲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教学主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大纲的教学主题应紧密围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良好品德的目标。

1. 追求真理与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欲望。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倡导诚信与公正:强调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公正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

4. 培养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

三、活动安排思想品德课程大纲的活动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

1. 课堂互动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 视听形式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资源,展示具体案例和真实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3. 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内心反思、自我认知等活动,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教材使用思想品德课程大纲的教材使用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教材资源。

1. 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从中体味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道德启示。

2. 当代优秀作品:选取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他们深思人生、反思社会。

3. 社会热点资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提供相关报道、评论和分析材料,让他们从中拓宽视野,培养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一、中学德育纲要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德育纲要是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1. 价值观培养:中学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道德品质培养:中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中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勤奋、坚韧、负责任等优良品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3.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学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中学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4. 公民意识培养: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中学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公民责任感,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德育工作常规1.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应具体明确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和安排,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推进。

2. 建设德育管理团队: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德育管理团队,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协调和推进。

德育管理团队应由德育工作领导、德育工作骨干和年级组长等组成,他们应具备良好的德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3.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讨论、展览、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课堂之外的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4. 组织德育课程和活动:学校应开设德育课程,组织德育活动。

德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之一。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背景和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是基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和教学实践经验制定的。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拥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自我规划能力。

二、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1.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同时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态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大纲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发展友爱互助、积极乐观、宽容包容、诚实守信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正确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规划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律、自强和自我反思的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策略1. 倡导示范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情感态度和道德修养。

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2. 情景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将道德原则贯穿到实际生活中的各个场景。

通过案例分析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并理解正确的行为准则。

3.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实践来加深他们对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及进度安排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及进度安排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学校名称:◆科目名称:九年级思想品德◆开发教师:◆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授课时间:63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课程目标: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学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再次巩固思想品德的基础知识。

4、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训练,及时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5、学习考场速查的基本内容,再次温习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做题方式和考试方式,适应现在考试的需要。

6、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根据《普通中学思品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九年级》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

具体如下:1、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学案指导、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5、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习安排:一、学习主体二、学习时间2013年8月19日——2014年1月17日;(三)课时安排: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进度表(四)课外拓展性练习: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影视作品、歌曲、网络资源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 • • • • 学校名称:郑州市管城区第八十三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马玥 张君玲 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学期 授课时间:40课时
课程目标
• • • • • •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了解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同时收获回报;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科技、 教育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课程目标
•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教材、生活体验、视频资料了解我与他 人社会及自然的道德规范,我国的国情及国策和 战略; • 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 别是非的能力,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 独立思考,提出疑问的能力; • 能够自我总结和归纳出答题的技巧。
课程目标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养成亲社会行为; • 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 •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养成亲社会行为; • 树立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的意识;形成 可持续发展意识; • 树立宪法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 • 形成艰苦奋斗的作风; •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 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 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 主题探究:放飞我们的理想
•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归类纲要

初中思想品德归类纲要

初中思想品德归类纲要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最基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一国两制、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赡养父母、依法纳税、劳动、保护环境、受教育,计划生育。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资源形势严峻。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纲要
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作业、访谈等途径来实现。
整理与复习
评价
评价指标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参与情况。
2、导学案的预习情况,上课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3、作业的完成情况。
4、平时测验与期中考试情况。
5、期末考试与教师综合评定等。
2.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建立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了解初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
教学安排
3、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教学安排
课时14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一节丰富多样的情绪
课时15第二节学会调控情绪
课时16第七课品味生活第一节情趣与兴趣
课时17第二节追寻高雅生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评价方式与处理结果
1、课程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课程学习合格。
2、课程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单元、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40%和60%。若单元、期末考试的100分,则记其终结性评价40分,余类推。过程性评价则由课时学习15%,作业情况15%,资料收集15%,平时测验5%,小组合作5%,社会调查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及道德品质的提升。

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公正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德育教育- 了解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掌握良好的交往与沟通技巧-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 法治教育- 研究法律基础知识和宪法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了解社会法律制度和法律权益保护- 研究法律与公正的关系3. 实践与案例分析- 运用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促进学生的公正思维和价值取向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 利用多媒体等教育资源加强教学效果- 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2. 评价方式- 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的评价- 书面作业和实践报告的评估-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的评定四、研究要求与考核学生需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实践任务,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实践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下册教材- 相关的德育与法治参考资料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德育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的内容概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德育和法治方面有所提升,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最新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

本大纲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并指导他们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本大纲旨在强调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

以下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内容:一、尊重他人:1.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包括家庭成员、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

2. 学生需要了解并理解不同族群、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的差异,并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二、责任与义务:1. 学生应该理解个人责任与义务,并明白个人行为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影响。

2. 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应遵守社会规则,并应承担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三、诚实与诚信:1. 学生应该明白诚实与诚信的重要性,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2. 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言行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欺诈、虚假。

四、法律与法治:1. 学生应该了解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2. 学生需认识到法律的保障作用,知道法律制约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五、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1. 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需了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包括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和市场经济。

六、法治教育实践:1. 学生应该通过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

2. 学生需要学习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和辩论,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给学生设定不同角色的情景,让他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真实社会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想象、思考和创造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8中小白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78中小白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1、课程名称: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程纲要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3、教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4、授课时间: 36 课时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78 中学教师白攀科6、授课对象:九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

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

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

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2)教育目标: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3)课程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因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极其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能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责任。

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有意识的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优质文档]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

[优质文档]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

1.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 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 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2.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 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 良好道德质量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按照从了解隐私的含义,即“是什么”,再到分析维护隐私的原因,即“为什么”,再到怎么维护,即“怎么办”的思路,由
浅入深难,实点现培:养学公生的民隐私与意识人。 民的区别;国家性质;公民权利的保障 体制 吴涸宁岸目怎唬雌再诗陕萨矮从饭垄郑瘪贴贝厦曼迈瘴敝寅闭扒沉徘游惫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
课时:分析什么是人格尊严权的表现,指出人格尊严权是每个公民的都具备的权利,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自尊的品格。 包括以下内容:知道人们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有合法和非法之分; 宏洛札且烹摇御酚康够拳犬减灰杨索噬夫庆柿地吟疥瑰仟遥嫁涩毒愧苔算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1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3.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 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 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是附近城中村的农民 子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 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这个角度上说,思想品德课程 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任重而道远。但是,通过 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 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并且对思想品德课已经 形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通过上学期课 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相处,了解到交往应该遵守 的礼貌和礼仪和交往必备的品德。下学期将带领学生 认识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学会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利,增强公民意识,为九年级学习与国 家的关系,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纲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它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地方。

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对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因此,根据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特制订本参考纲要。

一、走进新课程1、本学科性质、地位及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这指明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体动能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和完成德育任务。

从它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它是必修课程;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和主要途径;是让学生在适合其身心成长特点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的行为习惯起着基础性作用。

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本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含有伦理、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及政治学等学科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德育课程。

2、本学科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课程,它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统一。

(1)思想性指该课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

因此,教师一定要搞清楚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是什么,学生相应的实际情况怎样,然后再制定出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思想教育任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同时,还要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做到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的有机统一,提高德育的实效。

(2)人文性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是指: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

因此,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情育人,做到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与体悟,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

实践不仅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因为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加强和巩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内化为学生稳定的品质。

(4)综合性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自身的性质,它要求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构建,以适应学生的成长。

3、本课程的目标(1)总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2)分类目标本课程目标的基本类型有: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实践。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第二:能力目标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地作出选择。

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第三: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标准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分为三大板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

在这一体系中包括以下五项具体目标:第一、伦理道德素质目标;第二、法纪素质目标;第三、心理素质目标;第四、思想素质目标;第五、政治素质目标。

二、新教材的特点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新教材,都是以学科课标为标准,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初中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为构建基础,涵盖了对自身身心成长的认识,与他人、社会、国家、自然环境等的关系的认识,并以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相应内容,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焦点、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件,运用科学理论加以分析讨论,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的。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征,集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于一体;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1)忠于课程标准:新教材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标内容,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有机整合,将课标中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部分以模块体系组织并围绕主题展开。

(2)教材内容生活化:选取符合初中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水平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3)内容呈现科学化:教材内容的呈现依据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他们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来组织呈现教学内容,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从而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呈现方式多样化:新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的原理、概念及知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以典型案例、开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思想水平。

三、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建议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本课程要求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更好的落实德育目标,突出思想品德课的功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教学活动中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1)毫不动摇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面教育,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把传承和培育先进的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作为己任。

(2)坚持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循循善诱,积极疏导,帮助他们排除思想认识障碍,而不是用简单、生硬的方法,或者摆出尊者的架子来压服他们。

(3)创造条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教育,使正面教育的要求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来主动地进行。

2、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思想品德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适当的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去辨析、去历练,从而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正确的认识。

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构建和应用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发展。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极大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维护他们的自尊,促进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对优化课堂教学,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潜在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按照课标要求,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减,开发、拓展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现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教教材。

6、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具体的方法上,应强化实践探究,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性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激活学习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