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剧的板式

合集下载

评剧板式分类

评剧板式分类

评剧的板式分类主要包括:
1. 慢板:是评剧定腔定调的起始板,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式之一,适用于表达沉思、追忆、忧郁、悲伤等情绪。

2. 二六板:是与慢板板式并列的常用板式,是评剧的主要节拍,适用于表达亲切、喜悦、愉快的心情。

3. 散板:也称为“闪板”,适用于表达愤怒、悲哀、兴奋或急躁、振奋的情绪。

4. 流水板:主要用于叙事和抒情,速度较灵活,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5. 垛板:在评剧唱腔中,垛板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板式,适用于表现人物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或节奏较快的时间较紧的事情。

6. 反调慢板:是与原调慢板相对比的一种板式,适用于表达忧郁、沉思、回忆等情绪,调式古朴沉稳,表现力丰富。

7. 反调二六板:也是评剧中的一种反调板式,适用于表达多种情绪和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板式适用于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情绪,演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板式进行演唱。

[谈,评剧,表演艺术,其他论文文档]谈评剧表演艺术

[谈,评剧,表演艺术,其他论文文档]谈评剧表演艺术

谈评剧表演艺术谈评剧表演艺术谈评剧表演艺术:艺术试论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评剧表演艺术更多精品资源来自3edu教育网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

从它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评剧艺术曾有过红遍全国大江南北的辉煌,如今,受到现代传媒与娱乐方式的冲击,评剧艺术的观众大量流失,评剧开始走向衰微与没落,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抢救与挖掘。

作为一名年轻的评书演员,在面临着巨大的艺术生存压力的同时,也觉得有一种动力在促使自己应该为自己所热爱的评书艺术的传承发展做点什么。

希望评剧这门传统的戏曲艺术能够不断的发扬光大。

不断学习是年轻演员的天职。

为了更好地了解评剧艺术及其特点,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评剧的书籍与资料,下面就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谈谈评剧艺术表演的一点认识。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

慢板由上、下两个各四小节的乐句组成,每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其特点是多从头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过门来加以衔接。

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种板式,既可抒情,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

又可分为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两种形式。

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六小节,每句常由两个分句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

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当有时兼用。

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又分快、慢两种:慢垛板擅长叙事,快垛板擅长抒情,特别是表现激动的情绪。

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戏曲唱腔与板式

戏曲唱腔与板式

戏曲唱腔与板式1.板式,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

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音的强弱规律性。

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

因此,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

一个小节即为一板。

板眼之间又有多种形式,②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也就是音的时值及长短规律性。

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或“腰眼”(第一小节的第二拍或第三拍,也即弱小节起板),只是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方下一板,也即一句唱腔的最后一拍(未眼),称为“截板”或“底板”。

2.板式变化,一切板式都是从原板变化发展而来。

原板为中庸速度、句幅中等、拖腔不多的一板一眼的板式。

如将乐句的速度减慢,句幅扩充,增加旋律的华彩,并大幅度运用拖腔,这就产生了一板三眼的慢板类板式。

倘在原板基础上将速度加快,句幅缩短,旋律就简去繁,使节奏紧促,这就形成为有板无眼的带板或快板类板式。

如在上述基础上,再运用将固定的节拍形式打散的方法,使速度快慢、节奏缓急、句幅长短、行腔伸缩均能自由发挥,则又形成散板类的板式3.板式类别1)、眼板类(二拍子)①原板,标准的单拍子旋律,每两小节为一乐节,即有明显的呼吸感的旋律片断,每四小节至八小节组成一个乐句旋律片断,即有明显停顿和终止的旋律片断,通常为中庸速度,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每分钟的演唱70-90个音符(四分音),旋律稍简,不似慢板之迂回曲折。

其功能为抒情与叙事两者兼备。

倘用于抒情,则加强唱腔的旋律性;倘用以叙事,唱腔处理则加强其朗诵性。

②紧二六板,在原板基上每小节增加了切分音,弱拍位延续到强拍位,速度比原板稍快,相当于小快板、快板的节奏,每分钟演唱110-130个音符(四分音)。

其乐句结构比原板短小,旋律亦较为简洁,字多腔少,朗诵性强,在节奏上显得比原板紧凑。

它的功能偏重于叙事,因而虽同为一眼板,却与原板有不同的特性与作用。

2)、有板无眼类(一拍子)称带板。

评剧与评戏的区别-评剧的三大板式

评剧与评戏的区别-评剧的三大板式

评剧与评戏的区别-评剧的三大板式评剧与评戏的区别-评剧的三大板式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

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

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

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

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

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评剧的板式可分为“首引板类”、“中间板类”、“尾腔板类”即首、中、尾三大板类。

第一类:首引板类(简称首板),是用来唱段开头的'各种板式。

第二类:中间板类(简称中板),是因为它大多数用在唱段的中间。

他没有首板可以独立。

它可以独立描绘景物,表达人物情感,用于大段的叙事、抒情和辩理,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板式,用途最广。

中板包括:1、慢板:女腔正调慢板、女腔反调慢板、女腔越调慢板、男腔正调慢板、男腔越调慢板、男腔反调慢板、女腔凡字大慢板、男腔凡字大慢板;2、清板:女腔正调散板(清板)、女腔正调三眼(清板)、女腔正调慢板(清板);3、快三眼:女腔正调快三眼、女腔反调快三眼、女腔越调快三眼;4、原板:5、二六板:生腔二六、原板二六、混合二六;6、垛板:女腔正调垛板、女腔反调垛板、女腔越调垛板、男腔正调垛板、男腔反调垛板、男腔越调垛板;7、流水板:女腔正调流水板、男腔越调流水板、女腔反调流水板、女腔越调流水板、男女腔正调流水板;8、散板;女腔正调散板、男腔越调散板、女腔越调散板、男腔正调散板;9、快板:女腔正调快板、男腔越调快板;10、顶二板:越调顶二板;11、弹七板:越调弹七板;12、三拍:女腔正调三拍、女腔越调三拍、重唱正调三拍、男腔越调三拍。

论戏曲音乐板式的创新

论戏曲音乐板式的创新

论戏曲音乐板式的创新作者:韩晓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摘要: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集传统音乐之大成。

板式是戏曲音乐的创腔基础,具有节奏、节拍的双重意义,因此板式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部分剧种都以原板(2/4)为基本板式,在此基础上运用伸展、紧缩、拆散等手段来派生出其它的板式。

对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为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对板式的创新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戏曲音乐;板式;创新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19-02板“是指我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也是指音乐的节拍。

如:快板;慢板;一板一眼。

”中国的传统音乐自古就讲究板和节奏的变化运用。

汉代大曲的“艳曲解趋乱”,根据每个部分所描写的内容,它的曲调和节奏也都各不相同;再如梁代沈约著的《宋书·乐志》所描写的汉魏“相和歌”,它是以“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为演唱形式。

它的特点是歌者自击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而得名;又如唐宋的说唱音乐也都体现了中国音乐注重节奏的变化,从敦煌千佛洞中发现的唐人大曲谱说明一板三眼之符号唐人已经应用;明代魏良辅在他的《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可见板式的运用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大特色。

戏曲音乐自南戏形成至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戏曲音乐也是在创作家、演唱家的革新中发展的。

明代魏良辅自创“水磨腔”,近代程砚秋借鉴欧洲美声的唱法发展创立了程派唱腔。

在改革开放各种艺术形式大放异彩的今天。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需要,为了使戏曲艺术能永久的保持活力和长足的发展,对戏曲音乐形式的改革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而板式的创新就是戏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板式是戏曲创腔的基础,它对戏曲音乐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式对戏曲唱腔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的表现都是十分关键的。

分析创作评剧《苏三起解》核心唱段板式变化与艺术风格

分析创作评剧《苏三起解》核心唱段板式变化与艺术风格

分析创作评剧《苏三起解》核心唱段板式变化与艺术风格作者:吴丹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17期摘要:本文通过创作评剧《苏三起解》这部戏,对其核心唱段的板式变化及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分析了剧种的唱腔和音乐特点,重点剖析女主人公白派唱腔的板式变化,从而总结评剧剧种白派唱腔的音乐创作经验,对今后发展评剧的白派唱腔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研究创作女主人公大段慢板唱腔音乐及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等,对于评剧唱腔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有着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戏曲评剧唱腔白派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127-03评剧是我国戏曲的一块瑰宝,是第二大剧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流传度,因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故事等特点,得到人们的喜爱。

尤其是评剧最有代表性的白派唱腔更是评剧唱腔的代表,雍容华贵,可以称得上是评剧中的牡丹。

白派还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评剧白派唱腔的偏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苏三起解》这个剧本。

并研读了剧本、分析人物及唱腔创作。

女主人公陈情一段用评剧白派的唱腔表达出来,委婉细腻,突出人物特点,跟剧本要表达的情感不谋而合。

本文就这段核心唱段的板式变化及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从而总结评剧白派唱腔的创作经验,并在研究唱腔各种板式及如何表达人物情感上进行重点剖析。

一、评剧自形成以来的发展概况(一)评剧的形成评剧,是我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大约诞生于1900年前后,距今不过百余年历史。

据相关文献记载,评剧是20世纪初流传于河北唐山地区、京津地区、东北地区的“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等民间小调对唱、曲艺、说唱表演等表现方式逐渐提炼和融合而形成的。

随着“对口莲花落”的音乐元素和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影响力的迅速扩大,尤其是莲花落从关外蹦蹦音乐中吸取了适合自身地域特点的养分,又融进了河北梆子的板胡、打击乐,使它的表演具有了初步的戏曲表演形式,这样“莲花落”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小戏。

浅述评剧唱腔艺术

浅述评剧唱腔艺术

《戏剧之家》2018年第16期 总第280期43戏剧研讨浅述评剧唱腔艺术杨京晶(唐山市丰润区评剧团 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评剧作为我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种,在艺术领域绽放出熠熠光辉,其在戏曲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尤其评剧唱腔艺术,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久久难以忘怀。

对评剧唱腔艺术进行分析,并探索其相应的发展路径能够让评剧艺术得以更好传承与发展,让评剧的历史地位更加显著。

【关键词】评剧;唱腔;艺术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6-0043-01一、板式(一)导入板类。

在评剧的表演活动中,导入板类具有一定的过渡与引入功能,主要包含回龙、带板、哭头、导板、搭调等,这些都不属于独立板式的范畴,大多数都起源于河北梆子,历经相关创新活动,才对自身板式特征进行构建。

(二)基本板类。

在评剧板式中,其主体板腔就是基本板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慢板。

慢板也就是一板三眼,主要在旦行与生行中进行运用,由上、下两个部分中,各四小节的乐句共同构成,在每个乐句中,又由三个小分句组成。

通常情况下,起唱由头眼开始,往往运用小过门,来对各个分句进行衔接。

2.二六板。

也就是一板一眼,其广泛应用与评剧各个行当的表演过程中。

关于其划分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

在小生二六的上、下句中,分别包含六个小节,一般情况下,每句包括两个分句,主要在生行的唱腔中运用。

在原板二六的上、下句中,分别包含四个小节,主要在旦行的唱腔中运用,部分情况下,其他行当也会对其进行使用。

3.快板。

所谓的快板就是有板无眼,其属于创新板式的范畴,具有比较快的速度,可以不对小节线进行划分,在七字句式中,对其使用情况比较多,在每一个乐句中,包括七个小节,其中间不会出现过门情况,经常用于对慷慨激昂的情绪进行表达。

4.散板。

所谓的散板就是无板无眼,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紧打慢唱与慢打慢唱,其节奏比较松散自由,板眼不会对唱腔产生限制作用,能够依据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开展一定的自由发挥活动。

红色中国风非遗系列之评剧介绍

红色中国风非遗系列之评剧介绍
➢ 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 出河北梆子戏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
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
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乐队
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
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 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
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
02
小调对口唱衍变而来;“上装”、“下装”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并分别表演剧中人物(如《西厢
记》,“上装”要表演红娘、莺莺、老夫人三个角色)。由于这种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剧中人
物来固定着装和勾画脸谱,因此他们的最初装扮是“上装”(旦角)彩扮,身着裙袄或彩裤褂,手持折扇、
手帕;“下装”(丑脚)头戴毡帽或头巾,身着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评剧的唱功最为突出,早 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以唱功称绝一时。李金 顺的“李派”唱腔对后辈影响甚大,在其影响下,20世纪30年代初的 奉天落子时期,又产生了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胆运用低 腔,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与白玉霜同时,刘翠霞 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刘派”唱法,爱莲君创造了“爱派”的疙瘩腔唱 法
特点。
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辛亥 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 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 骆龙》《枪毙骆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 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
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

第肆章
非遗系列
角色行当

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评剧经典剧目赏析,感受评剧的独特魅力

评剧经典剧目赏析,感受评剧的独特魅力

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评剧的背景和特点,并通过赏析经典剧目,让您感受评剧的独特魅力。

一、评剧的背景和特点评剧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于20世纪初发展成熟,被誉为“北方昆曲”。

它以评书为基础,吸收了京剧的唱腔技巧和曲牌系统,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唱腔表演:评剧以说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既有念白对话,又有唱腔演唱。

唱腔包括高腔、二黄、梆子、曲调等,运用音调的升降调节情绪,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剧目题材:评剧剧目题材广泛,涵盖历史、古代传说、民间故事等。

其中,历史剧是评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命运。

表演风格:评剧的演员表演时需具备高度的技巧和功底,他们通过身段、嗓音、眼神等手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

同时,评剧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整个演出充满了动感和艺术张力。

二、经典剧目赏析以下将介绍几部评剧中的经典剧目,以展示评剧的独特魅力。

《红灯记》:这是一部讲述清朝宦官权谋斗争的历史剧,通过女主角红灯儿的传奇命运,展现了宫廷阴谋和人性的复杂性。

该剧融合了传统戏曲和评书的艺术元素,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生动细腻。

《西施》:这是一部以古代美女西施为主题的传奇剧,通过西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权力和爱情的交织与冲突。

该剧以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聪明,以及她在纷繁世事中的坚守。

《俏郎君》:这是一部轻喜剧,讲述了一个青年才俊和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活泼欢快的唱腔和诙谐幽默的对白,展现了年轻人的激情和对爱情的追求。

三、感受评剧的独特魅力评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方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传递情感和塑造角色,还能够通过剧目展现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评剧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戏剧性和艺术张力的世界。

观众通过欣赏评剧,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

评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的魅力。

评剧卷席筒唱腔介绍

评剧卷席筒唱腔介绍

评剧卷席筒唱腔介绍评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始于清代光绪年间。

它源于京剧,是在民间艺人的演绎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

评剧的唱腔介绍是评剧表演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评剧表演中的灵魂和核心,是评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评剧卷席筒唱腔介绍》为主题,介绍评剧唱腔的特点、形式、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一、评剧唱腔的特点评剧唱腔是评剧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点。

评剧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的唱腔形式评剧唱腔是一种传统的唱腔形式,它源于京剧,但与京剧有所不同。

评剧唱腔更加注重语言的表现和情感的描绘,而京剧则更加注重舞蹈和动作的表现。

2.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评剧唱腔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这是因为评剧起源于北京地区。

评剧唱腔中的语言比较朴素、生动,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3. 唱腔简洁明了评剧唱腔的表演形式比较简洁明了,主要是通过唱、念、做等方式表现出来。

评剧表演中的唱腔节奏明快,语言简练,表现出来的节奏感和节奏变化比较明显。

4. 情感真挚评剧唱腔中的情感表现比较真挚,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感情和情感变化。

评剧唱腔的情感表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二、评剧唱腔的形式评剧唱腔的形式比较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唱段唱段是评剧唱腔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一段独唱或合唱组成。

唱段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通常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唱出来。

2. 念白念白是评剧唱腔中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由一段对话或独白组成。

念白的表演形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念、做等方式表现出来。

3. 做功做功是评剧唱腔中的一种表演形式,通常是通过动作和姿势表现出来。

做功的表演形式比较复杂,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功底。

4. 伴奏伴奏是评剧唱腔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乐器演奏出来。

伴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通常由一种或多种乐器演奏。

三、评剧唱腔的技巧评剧唱腔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功底。

评剧唱腔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声音的调节评剧唱腔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准确地掌握音调和节奏。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推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戏曲市场的日益扩大,人们对戏曲音乐板式的研究和创新也越来越深入。

一、传统板式的保留和传承传统戏曲音乐板式一直是戏曲音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传统板式包括了配乐、唱腔、音调、音韵等重要要素,并且有着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保留传统板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使其在现代戏曲音乐中继续发展。

二、创新板式的提出和探索在保留传统板式的基础上,人们对戏曲音乐板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探索。

创新板式主要包括了音乐风格、节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通过对传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点深入研究和理解,创新板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戏曲的表演需求和观众的审美要求,使戏曲音乐更富有现代感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与推广除了理论研究和创新探索,将戏曲音乐板式应用到实践中并进行推广也是发展现代戏曲音乐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戏曲音乐板式在实际演出中的应用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升板式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加强对戏曲音乐板式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与戏曲音乐的演出和表演,从而增加戏曲音乐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传统板式的保留和传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才能得到较好的成果。

对创新板式的推广和普及也需要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而这需要时间和努力去积累和打造。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传统板式的保留和传承,对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创新板式的研究和探索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实践,戏曲音乐板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期待。

只有坚持创新和传承并重,才能使现代戏曲音乐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艺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和发展。

评剧的调系分类

评剧的调系分类

评剧的调系分类评剧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1、西路调西路调系由西路评剧中吸收过来的一种声腔,多为二六板结构形式,曲调奔放、粗圹、活泼、欢快,常常用以增加曲调的力度气派,或作为小花脸、彩旦等行当的唱腔,以突出喜剧色彩。

主奏乐器板胡(低音5、2)调高多以正调或越调的调高为据。

2、民歌小调民歌小调出现在“对口莲花落”时期,它伴随着评剧声腔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而生存下来,并发挥了其作为人物的特定唱段或是插曲的功能。

这些小调主要有喇叭牌子、锔缸调、太平调、茨(儿)山调、大悲调以及新编的.蜻蜓调、船夫调、降香调等。

3、越调越调一词尚有待考证,但他既不同于河南湖北的地方戏曲“越调”。

评剧的越调是正调上五度宫系统的派生声腔,如正调为G宫,越调即为D宫。

从实践中来理解,越调的“越”似乎借用“翻越”之意,亦即翻越正调的一种声腔。

越调演唱音域低于正调四度音程,两者曲调基本相同,是一种同腔异调的关系。

主奏乐器大板胡定弦(低音5,2)。

越调又可分为男腔越调和女腔越调。

1、男腔越调:这种声腔是在5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秦香莲》《金沙江畔》《夺印》以及《钟离剑》等一系列剧目逐步丰富,发展和形成,板式亦日趋齐全。

越调的出现打破了男女同调同腔的局限性,解放了男腔音域偏高的束缚,也打开了中、低音区,开辟了花脸、老生等行当唱腔;与此同时又增强了和丰富了男腔在现代戏中的音乐功能。

所以,越调的出现不能不认为评剧声腔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女腔越调:这种声腔始于着名作曲家马可在为评剧《志愿军的未婚妻》作曲中的锄草调,是在喇叭牌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在越调系统中与男腔越调是一种同调异腔的关系,两者调高相同,但曲调结构不同,其乐句与过门相互呼应、对称,曲调欢快、喜悦而又抒情,多为二六板结构形式。

反越调:这种声腔是借鉴了女腔反调形成的。

评剧的唱腔艺术

评剧的唱腔艺术

评剧的唱腔艺术评剧的唱腔艺术评剧在中国文艺的百花园中,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剧种。

说它古老,远在唐宋时期,就由佛教募化或宣讲所用唱曲传入民间,到了元明两代,这种“莲花落”已在民间广为普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大剧种。

说它年青,是指这个剧种真正融合了“莲花落”、“大口落子”、“蹦蹦戏”表演形式,定型称之为“评剧”。

评剧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

但是,由于它来自民间,通俗易懂,表现的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物的坎坷经历和美好愿望,故事曲折生动,寓意顺乎民心,特别是它的唱腔声情并茂,韵味无穷,极富魅力,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在多年打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争奇斗艳的艺术流派,涌现出了白玉霜、新凤霞、花淑兰、韩少云、筱俊亭等一大批代表人物和“秦香莲”、“杨三姐告状”、“花为媒”、“茶瓶记”、“谢瑶环”、“小二黑结婚”、“打金枝”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古装和时装剧目,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

第一,评剧的主要魅力在唱功。

俗话说,“扛活靠膀子,唱戏靠嗓子”。

花派艺术创始人花淑兰先生也曾谈到“三分白话七分唱”,这就说明,唱功再评剧中的主导作用。

在有成就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和演员中,无不以千锤百炼的唱功见长,有的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新一代评剧演员,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评剧表演艺术家的光荣传统,并结合艺术实际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声腔运用和表达上,突出了自己的特点,比如新派传人刘秀荣,在扮演“贾宝玉和林黛玉”中的贾宝玉时,为了塑造聪明睿智的公子贾宝玉的形象,他大胆揉进娃娃生的唱腔,增加了美少年嗓音上的洪亮和豪气。

特别是“宝玉哭灵”一场,她发挥了新派唱腔善于抒情的长处,刻画了宝玉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那段长达40句的唱词:“见灵堂热泪涌心似刀割”,抑扬顿挫,一字一句,生生血泪,尽情倾诉了对黛玉无比真挚的深情与痛惜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悔恨,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使这一多种文艺形式表演过的人物形象,再评剧艺术中,又得到了完美而突出的塑造。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是中国戏曲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新的元素,丰富了表现形式,为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起源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社会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戏曲艺术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演出形式和音乐板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到戏曲音乐中,使得戏曲音乐板式逐渐走向现代化。

梅兰芳、尹派、沪剧等流派纷纷尝试采用新的音乐板式,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推动了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二、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历程1. 历史阶段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发展的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和动荡,戏曲艺术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一些戏曲音乐家开始尝试用新的音乐形式和演出手法进行改革,比如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提出的“改良剧目、改良演出、改良演奏,使京剧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中国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发展的成熟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的戏曲音乐板式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音乐作品,比如《昭君出塞》、《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在音乐板式上都具有较高的创新和表现力。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中国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戏曲音乐板式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融合新的音乐元素,注重从艺术表现角度出发,更加注重音乐的创新和个性化,使得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2. 风格特点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在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实验化、创新化的特点。

一方面,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吸收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比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戏曲音乐板式。

葛学忠:关于戏曲的腔调与板式

葛学忠:关于戏曲的腔调与板式

葛学忠:关于戏曲的腔调与板式我觉得地方戏版式与京剧、梆子类剧种大体相同,只是腔调(类似语音)有所不同。

但我知道各剧种对版式的叫法不同,因此极具专业性,如果不是搞戏曲作曲的不必深究,这是我讨论这个问题的始终观点。

在版式上,地方戏的称谓很复杂,而京剧的称谓比较规范,容易懂,因此我建议想了解戏曲的腔调和版式,可以用类比法,目的是便于理解,而不是要丢弃传统。

戏曲的唱腔创新,必须遵循旧法,不然就不是戏曲。

戏曲的特色全在于腔调和版式,腔调和版式又必须以传承的方式解决,这正是戏曲创新最大难点。

现在恐怕处在失传的边缘,急待培养一批戏曲音乐后人,更应该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传承作用,戏曲演员越老越珍贵,就在于此。

“戏曲的民间创作方式,决定了师傅教徒弟的作坊式传承方式,音乐的传承也比较复杂,京剧的皮黄是戏曲板腔体发展到比较科学的音乐谱曲阶段,应该借鉴传承,地方戏的一些传统曲谱叫法,似乎比较落后,因此不必研究它了;一些传统叫法,已经成为羁绊,不必再迷信之”。

戏曲音乐源于民间音乐,在汉唐时期,民间是没有记谱方式的,都是口传心授,都是说唱方式,很大程度就是根据演唱者的条件随意唱;后来宋元时期戏曲繁荣,走进市井勾栏,文人庶士介入,把戏曲的唱词规范化了,随之曲谱也规范化了,产生了曲牌体,常说的“洪钟大吕”等都是曲牌的名字。

曲牌体延续至明清,明《牡丹亭》清《桃花扇》都是严格的遵循这种规范。

京剧的产生迎来了一个戏曲的革新形式“板腔体”,特点是摆脱了严格规范的曲牌,采用一种简单的上下句式形式,根据剧情需要按排字数,五子句、七子句、或十字句,使戏曲反璞归真,通俗易懂。

原本地方戏曲(某剧种)的西皮,二黄的调式称谓被京剧认可,并传承下来;诸如,导板、原版、慢板、朵板等诸多板式的称谓也形成惯例,而且丰富多彩。

一些地方剧种的产生,是在京剧之后,主要是产生在民间各地,腔调或版式的基础是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沿革却都很古老,或许在千年以上,极富传统风格,民族风情。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

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戏曲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戏曲音乐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板式。

本文将就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趋势。

一、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特点1、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在传承传统戏曲音乐的也不断吸取现代音乐的元素,进行融合创新。

在曲调上,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音乐格律,另一方面也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和声、节奏等元素,使得戏曲音乐更富有活力与时代感。

在器乐上,也出现了诸如电子琴、吉他等新型乐器的运用,使得戏曲音乐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2、注重情感表达与戏剧性现代戏曲音乐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戏剧性的表现。

在曲调的设计上,更加突出戏曲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的表现来加强剧情的氛围和气氛,使得观众更加容易被戏曲音乐所吸引。

而对于戏曲音乐的演奏者来说,也更注重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戏剧性和情感的把握,使得演奏更加生动、传神。

3、关注现代社会与生活现代戏曲音乐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与生活,反映时代的主题和人们的情感。

作曲家们在创作现代戏曲音乐时,更多地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人物,通过音乐表达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使得戏曲音乐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特色。

4、开放性与多样性现代戏曲音乐板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在演出形式上,不仅有传统的经典戏曲剧目,还有一些新型的戏曲作品,这些新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形式更加开放多样化,使得戏曲音乐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有创新性,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

1、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在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中,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戏曲音乐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戏曲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对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开拓新领域的现代戏曲音乐还应当始终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不断发掘其美妙的音乐之处,使得现代戏曲音乐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更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

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点探讨

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点探讨

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点探讨一、从音乐形态上看,民族歌剧中的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征主要就在于它呈现出了如同戏曲板腔体唱段的“板式-变速结构”①。

所谓板腔体,也就是板式变化体,一般认为,它与曲牌联缀体相对应,是戏曲音乐最主要的结构形式之一。

作为戏曲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板腔体的结构原则就在于突出板式变化。

这种板式变化就是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一个基本的音乐结构,进而将其演变为不同速度的变体,形成不同的板式(如慢板、快板、中板、垛板、散板等)。

这些不同的板式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板式变化体,也就是板腔体。

正是通过板式变化,音乐获得了形态上的变化和发展,并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内容。

民族歌剧中的板腔体唱段,正呈现出这种板式变化原则,也现为“板式-变速结构”。

这里举例说明。

如《白毛女》第四幕第一场中的《恨似高山仇似海》就是一个板腔体唱段。

这个唱段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恨似高山仇似海,路断星灭我等待,冤魂不散我人不死,雷暴雨翻天我又来”)虽然“入拍”,但总体上具有散板性质;第二部分(“闪电哪快撕开黑云头,响雷啊你劈开天河口;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记得我有万重仇,山洞里苦熬三年整,我受苦受罪白了头。

我吃的是树上的野果,庙里的供献,苦撑苦熬天天盼,老天爷睁眼我要报仇”)则体现出板式的细微变化。

开始两句为慢板,接着的三句为快板;第六句为散板;最后四句为中板;第三部分(“我是叫你们糟蹋的喜儿,我是人。

……我是屈死的鬼,我是冤死的鬼。

我是不死的鬼。

”)的板式变化更明显,有中板、垛板、散板、快板等不同板式。

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复杂的“板式-变速结构”(见图1)。

再看《江姐》第二场中的《革命到底志如钢》一段。

这个唱段由八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寒风扑面卷冰霜,心如刀绞痛断肠,实指望满怀欣喜来相见,谁知你,一腔热血洒疆场。

多少年朝夕相处心连心,多少年患难相依苦难共尝。

”)开始为散板,接着是入拍的慢板;第二部分(“老彭啊,我亲爱的战友,你在何方?你在何方?”)为慢板;第三部分(“曾记得长江岸边高山上……战斗到五洲四海都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剧种化 、 ^ 物 化、 戏居 J l 1 七, 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
强调了京腔关系和结构特征。 如[ 二六板】 中的唠 二上] ( 繁体的花 腔) 与【 直板二六] ( 简体的单腔) 的区别和【 垛板】 与【 垛板】 中的“ 楼上
把评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 传播到到全 国各地 , 为广大人民群众
( I ) 评剧板式分类
材范围, 不断丰富评剧的板式种类, 协调运用评剧的板式 、 调式 , 使 各“ 流派” 相融一体 , 使得评剧声腔艺术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与感
染力。
评剧板式分类从总的关系看, 各板腔体系都以[ 1 曼 _ 板】 为其母系
枥 类, 又派生出子系板类, 如各体系的【 二六板】 、 [ 垛板】 、 B 充水板】 与 微 板】 五大板类, 尽管有的板腔体系尚不完备, 但必将随着评剧事
方地区, 位列于中国戏曲“ 五大剧种” 之中, 成为仅次于国粹京剧 的 大剧种 。评剧习称“ 蹦蹦戏” 或“ 落子戏” , 又有“ 平腔讳子戏” 、 “ 唐山 落子” 、 “ 奉天落子” 、 “ 平戏” 、 “ 评戏” 等称谓 , 但最终以“ 评 剧” 之名闻
名全国。 评剧是民间小戏, 但它反映社会现实快 , 演唱形式简单, 通 俗易懂, 把“ 平” 字加上一个“ 言” 宇就成了“ 评” , 这是以评论社会 , 评
N AN F E NG I 文 艺 传 播
浅谈 评剧 的板 式
文I 韩力
摘要 : 善于表观现 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 以唱工见长 , 吐字
清楚 . 唱词浅显易懂, 演唱明白如诉, 表演生活气息浓厚 , 有 亲切 的
楼” 、 [ 快板] 与紧打慢唱的区别 , 以及尾腔落板中的[ 送板向 【 扣板】 、 旧 板】 与献 板] 、 【 甩日 空 邢【 迷子] 的区别, 坳口 以严格的划分与较详细
的说明。
( 2 ) 板腔结构
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 自由. 最善于表现当代人 民生活, 因此城
市和 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而评剧板式 多样性的特点是恰是评剧能
为人 民群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一个重要原 因。研究评剧板 式的特 点 ,借此能够更好的发扬评剧的艺术特点为群众奉献更有艺术价
值的艺术作品具有积极的意义
去了梆子 。 只用板击一次 , 故统 称 单板类。 无论从横 的关系还是从纵的关系来看 , 都有其共} 生, 同时又有
着各 自不同的表现功能与个 眭。 在板式及尾腔落板的划分上 , 我们
传统与现代俱存 , i g * -  ̄ 的艺术才能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 我『 f ] 需要在发扬评剧平民化 、 大众化的特点 , 传承通俗流畅的 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并与时俱进 , 创作更多更好的评剧音乐作品 , 使
理解和掌握评剧音乐传统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 .扩大了表演题
间, 扎根于群众的沃土之中 , 从诞生起 , 就以浓郁的乡土气 息, 通俗 易瞳、 群 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优美动听的唱腔 , 反映了各地 ^
们不同的生活 、 因此不论在城市j 丕是乡村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评剧板式 结构的艺术特点
面精华 。 在表演艺术形式越发 日 新月异。对于过去众说纷纭之外 , 现在也尽量做了较细致的分板 与划分 , 对“ 附加板腔” 与“ 尾腔落
板” 也较详细地予以说明, 力图达到区别分明、 清楚易懂 , 便于评剧 板腔结构的分板与研究。
( 3 ) i N  ̄ 不同的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调式.我们一般做的分析认为评剧
声、 强弱 、 音色以7 5 L -  ̄ . 韵与润腔等等) 的综合 , 即便是同一调式 , 由 于旋法不同,常用的音乐语汇等不同,其风格与表现力也是不同 的, 更何况每—板类又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结构形式和字腔关系呢 。 我们提 出来 , 试图通过对调式及旋法的分析研究 , 找出规 律 , 以便
业的发展而 日 趋完善。 根据评剧原有的击板方法 , 我们把传统的五 大主体板类看成是双板类。 同时又从兄弟剧中( 如京剧、 越剧等 ) 中
二 小结
评剧的发展是紧随时代的发展的,任何一种戏剧艺术只有紧 随时代的革新才能在保持艺术传统的基础的板类, 如弹三响 、 七板】 、 [ 涛阪 ] 、 【 流水圆、 板】 、 【 快板] 和属于摇板类型的紧打慢唱的【 散板] 等, 由于击板方法中免
板腔结构由一板三眼 、 一板一眼 、 有板无眼 、 无板无眼等 四种
节拍形式组成 , 解放后, 评剧 唱腔表演 有了显著的变化 , 特别是在
男声唱腔方面有了新的创造。评剧唱腔更是吸收了其他剧种等方
关建字: 评剧 ; 评剧板式; 调式; 腔体 系
评剧是我国戏剧舞台上新兴的剧中之一 ,主要流行于我国北
书说唱为重的意思。虽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它来 自民
调式分为四种 . 正调 、 反调 、 越调以及反越调 。其实研究调式 , 并不 单是一些图示排列。 或者只是看表面去辨别。因为音乐作品所表达
的情感 , 是多种音乐手段 ( 如调式 、 调性 、 旋律 、 节奏、 音程 、 速度 、 和
所接收 。
作者简介 : 韩力 , 阜新市戏 曲剧院
1 4 6 Ma y . 2 0 1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