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词英译的失误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词英译的失误及对策作者:陈芳蓉
来源:《当代旅游》2010年第01期
摘要:旅游景点的英文解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个城市对外交流的成败。
此研究以金华历史文化景点为例,通过对景点解说词英译现状的调查,将主要翻译失误划分为功能和语言失误两大类,并在分析失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进这些翻译失误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点英译;功能翻译失误;语言翻译失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62-04
旅游景点的英文简介及英文标识乃一个城市的名片。
正确、流畅、文化信息量丰富的译文不仅能给参观访问的外国友人留下良好印象,同时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笔者在对金华一些历史文化景点的英文翻译或简介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因语言或对历史文化背景不清等原因造成的翻译失误比比皆是。
因此,本文旨在对金华历史文化景点的英文简介或英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景点英译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
笔者参观了金华各处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景点,如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八咏楼、八咏公园、黄宾虹公园、艾青纪念馆等,并将各景点内所有中英文双语材料进行数码采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第一手素材,其中景点内中文解说2 993字,其相关英文翻译2 897字;然后对收集的双语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翻译失误。
为了使分析更加客观可信,笔者还参考了英美国家一些旅游网站的景点介绍文本,总计6 780字,作为用英语原语写成的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s),即“不同文化中相同类型或体裁的本土文本”;最后在两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修改方法和参考译文。
由于景点内的双语材料多集中在八咏楼和侍王府两大古迹中,下文的分析将以这两个景点的例子为主。
二、英译失误分析
旅游解说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问题的根源也涉及甚广,包括中西方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等等,因此对错误的分类也存在着很大困难,研究者们采用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
Nordll在阐述翻译目的论时将翻译失误自上而下地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功能翻译失误(pragmatic transla-tion error8),文化翻译失误(cultural transladon elTOl'S),语言翻译失误
(1inguistie translation errors)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text-specille translation elT01~),本文结合金华历史文化景点英译的实际隋况,主要从功能和语言两个方面的失误进行分析。
(一)功能翻译失误功能翻译失误是最高层次的翻译失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涵盖了译文中所有的翻译失误。
产生功能性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译文的功能或译文的受众_引。
在金华历史文化景点的翻译失误中,较为典型的功能性失误有以下三种情况:
1原文中对译文受众无用的信息,在译文中没有删除或简化
此处所指的“无用信息”并非真正的无用,而是指那些与译文的预期功能(本文中指金华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英译文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和译文预期读者(即来金华参观游览的外国游客)的认知不相符的信息。
众所周知,汉语旅游文本的一大特点是常常使用大量的叠词偶句,辞藻华丽,描述性强,且常引用诗句,行文工整,声律对仗,但英语重客观平实,逻辑性强,突出信息,因此如若将这类源语文本一字不落地照直译,反而显得矫揉造作,还不知所云。
请看下例:
例1,“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这是李清照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兵南下来金华避难时所作。
此诗句视野开阔,气象宏敞,勾勒出金华重镇形胜,其笔力非凡。
此诗虽短却意境深邃,对大好江山的赞美跃然纸上,一个‘愁’字,又浸透着爱国爱民之情。
”
这是八咏楼中非常重要的一处景点解说,此诗乃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时留下的最为人称道的诗篇。
这首诗写得气势非凡,但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如“江山”,“南国三千里”,“江城”,“十四州”等在译文中“一言难尽”,即使加上详细的注解也未必能让外国游客理解。
请看原译文:
“FantasticanddistinguishingBayongPadoga;Lettheoffspringthink about the worid,I can g0 around the state by three thousandof water.it depressed fou~een prefecture.”
除去一些语言错误不提,此译非常忠实,但实在不知所云,笔者认为,既然此诗的译文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并且与译文读者的文化预期相左,倒不妨将其简化处理,仅以介绍的形式告诉游客有这样一首“题八咏楼”的诗更好。
改译如下:“Li Oingshao wrote a poem named Ode
to the BayongPagoda in the year 0f 1134 when……”。
当然,笔者拙见,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2生硬的逐字翻译或字面翻译虽说逐字翻译或字面翻译在某些翻译层面上并非不可取,但这样的译文不能损害其在目的语读者中的可接受性,否则就属于翻译失误。
我们以参观须知的翻译为例。
中国的景点解说中大多有参观须知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约束游客的某些行为(如不得涂写、攀摘、随地吐痰、乱扔废物、不得携带相机等),并提供买票、开放时间等信息。
本小节举其中一句为例:侍王府参观须知中的第七条:例2,七、凭票参观,一人一票,儿童半票,团体优惠。
原译:Visit according t0 your ticket.A ticket to one peo-ple.Half a ticket’s price t0 a child.Group discount.
此种译文实在让人哭笑不得,从中可见景点解说翻译质量的良莠不齐。
“凭票参观,一人一票”之类的措辞在汉语的参观须知中十分常见,但如实翻译成英文似有“多此一举”之嫌。
按照英文的习惯,通常处理成“Visitors are admitted up-on the presentation 0f valid tickets"。
建议将此句改为:“Visit ors are admitted upon the presentation 0f valid tick-ets.Half price for children and discounts are offered forgroups.”
这样译文既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又包含了完整的源语信息。
简言之,避免上述两类功能性翻译失误的最佳途径就是尽量摆脱原文的束缚,多比较中英文的不同表达习惯,必要时适当参考英美国家旅游景点中的平行文本。
3.译文对源语特有的文化现象缺乏必要的注释
这些景点解说英译的受众群非常明确,即那些来金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他们的兴趣、认知结构、文化和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势必与国内游客不同,因而译者需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Nida~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在很多情况下共享信息的数量和性质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需通过注释等方法来弥补译文读者所缺乏的共享信息或背景知识,否则译文读者对源语特有的文化词或文化现象就无法理解。
我国外宣工作的老前辈段连城先生早在1990年就针对外宣材料的翻译问题提出了“解释性翻译”(interpretivetranslation)的主张。
他认为,在翻译具有明显中国特色或文化属性的内容时应该进行“解释}生翻译”,具体可以进行三种“手术”:镶补、减肥和重组。
所谓“镶补”就是补充外国人不懂的背景,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中国特有的体制机构、行话、典故、政治口号和术语等,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报道英译中常用的解释性增译法。
当源语的某些文化信息与译文读者的认知不相吻合时,译者可采取诸如解释,夹注,加注之类的附加交际渠道为译文读者提供部分所需信息。
加注在旅游解说英译中自然有些不妥,但用加括号、定语、同位语或句子等进行简要解释的方法却是可取的,当然这种增译务必简洁明了。
再以例1为例:
原文中提到“南宋绍兴四年”和“金兵”两个历史背景复杂的词。
此处的“绍兴”乃南宋的第二个年号,并非一般外国游客所熟知的浙江历史名城绍兴。
原译文中的翻译只会让外国游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译者在处理时可化繁为简,提供大致的年代即可。
“金兵”则不同,原译简单译为"Jin Troops",译文读者无法理解。
这涉及到中国古代宋朝(北宋南宋)时期汉族与北方民族间的战争史,多解释无益,但简单说明还是有必要。
笔者建议将第一句的译文改为:
This poem was written bv Li Qingzhao in l 134 Df SouthSong Dynastrv(1127-1279),when she came t0 Jinhua t0 takerefuge after Jin Troops(a force from the North)invaded theSouth.
改译中划线部分用加括号简要增补背景知识的方式对上述两个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词语做了处理,使译文相对清晰易懂,提升了对外传播的效果。
这样的例子在金华的景点解说译文中还有很多,如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明太祖朱元璋”,明部尚书朱大典、戚继光等,都必须添加适当的背景介绍,否则就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事实上,我们在对外宣传英译中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凡是碰到历史人物、朝代等的翻译,都须提供大致的起止年限作为参考,以便于外国受众理解。
(二)语言翻译失误金华景点解说英译中的语言翻译失误甚多,小到标点和大小写,大到整个语篇处理上的诸多问题。
其中词汇层面的失误数量最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客观原因居多,因此本文暂不讨论,而着重句子和语篇层面的失误。
1.错译、漏译
错译多由译者没有或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内容所致,而漏译多须归因于译者对待翻译任务的态度。
例1可谓最典型的问题文本,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翻译失误类别。
我们来完整地看一下例1的下半部分文本:
笔者在此原封不动地照搬了景点解说中的译文,保留了所有的标点和拼写错误,这里主要讨论错译和漏译。
原文第一句的“金兵南下”是表示原因,也就是说“来金华避难”的主语应该是李清照,而非“金兵”,但译文却1).2"Jin Troops"为主语,变成了“金兵来金华避难”,意思大相径庭,向译文读者传递了完全错误的信息,此种错译实属不应该。
另外,第二句中写道“金华重镇形胜”,此信息在原文中非常重要。
此处的“重镇”是指当时的金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而成为军事重镇,这也是为何李清照在诗中称赞金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原因。
但译文却简单处理成“the beautiful appearance 0f ancient Jinhuacity",明显与原文不符,并遗漏了重要信息,应补足。
同时,最后一句话的译文句式相当哕嗦,短短的一句话用了四个“it来指代,不仅句式单调重复,且不符合英文的行文规范。
综上所有翻译失误,笔者将此小段改译如下,划线部分为所作的主要修改:
如此,译文添加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增补了遗漏信息,最后一句用一个复合句将所有信息穿起来,句式紧凑,信息完整。
2语篇缺乏衔接,重复单调
Halliday和Hasan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将英语句子的衔接手段分成五大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词语(co~tmcfion)及词义衔接(1ex-ical cohesion)。
一般说来,前四种通常被归纳为语法衔接。
因此,简单来说衔接的实现手段主要为语法衔接与语义衔接两大类。
本小节讨论这些解说词英译时语法衔接手段的缺乏。
以下是八咏楼景点中关于沈约的一段介绍及译文:
例3,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今德清县武康镇人),文学家,他少年好学,昼夜不倦,博通群书,善文辞,晚年拥书两万,京都无人可比。
他历任宋、齐、梁三代,虽无显著政绩,但在文学方面却负盛名,是齐梁时的著名诗人。
就英汉语而言,“现代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多用形合方法(Hypataxis),即用连接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而汉语既用形含方法,又用意合方法(parataxis),但重意合法”。
原文第一句用了零个连接词语和一个代词就简要勾勒出了沈约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汉语中典型的“意合”文本。
鉴于英汉语的这种区别,我们在转换成英语时应根据英语“形合”的特点适当补充衔接方式。
译文虽大量增补了代词he(达7个),但句式单调重复,逻辑混乱,不符合英语结构紧凑,信息突出的特点。
事实上,这些简单句完全可以通过补充连接词语将其构成“葡萄型”主干枝权有机分布的整体。
同样,原文第二句用了一个代词“他”和一组“虽……但”的连接词,译文虽非常忠实地照搬了这个句式,效果却适得其反:句式单调。
结构松散。
结合前面提到的增补背景知识等外宣翻译原则。
改译文增加了“字休文”的内容和宋、齐、梁的大致年限,通过运用非谓语动词和增补连接词的方式使译文更加紧凑,逻辑清晰,另外,改译文分别用“he”,“shen”和“shenYue”三种方式进行回指,避免了原译文都用“he”的单调状况,更加符合英文不喜重复的特点。
三、对策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