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合集下载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别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别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别作者:蔡艳平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3期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任何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所构成的统一体。

因此作为衡量其进步状态的社会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别(一)涵义、表现的内容和体现的关系不同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表现为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等;二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表现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它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控制能力的提高。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一切进步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

”它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中所形成的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关系调控能力的提高。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发达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所形成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和对自身精神状态调控能力的提高。

(二)与社会经济基础的联系不同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

因此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直接决定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和产生,它的发展直接推动经济基础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经济基础对物质文明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其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否则相反。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主要指其中的思想、道德)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与之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文明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文明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文明”发展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课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⑵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表明我们党对客观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其中尤以发展问题为核心。

解决世界的问题靠发展,解决中国的问题更要靠发展。

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我们党经过了一个认真思考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执政兴国的角度,都做过精辟的论述,力求回答和解决好发展问题。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⑶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发展,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进一步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为什么要三个文明一起抓?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承、协调 发展的社会。 2 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使人们的物 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 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 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只有三种文明协调 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四、三个文明一起抓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持、指导方向。 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立法权 职权 任免权 决定权 监督权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处理全国人大的日常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实行人大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 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 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1、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 是精神文明的灵魂,决定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方 向,能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发展方向。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 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每个公民都 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八年级教案 易其文

八年级教案 易其文

普丰中学2011年上学期八年级思品教案执行教师:易其文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本单元课程标准依据:1.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1.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一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先进文化的内涵。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共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信念。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例说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够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优越性。

难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孙良胜一、本单元课程标准依据:4.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一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二、学生分析:随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推进,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从心理到道德,再到对社会的认知,学生的视野逐渐扩大。

他们开始关注并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在这种前提下,首先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有个初步的认识。

现代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们对外国的了解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有的学生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国情有一个初步认识,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宗旨,引领学生领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富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中国。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课文主要通过祖孙三代眼中的社会主义这一线索,来感受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通过三代人的亲身感受来体会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类文‎明的新总结‎、新概括。

一、关于“文明"一词在中国,早在《易经·乾卦》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

唐朝的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

”《尚书·舜典》中有“睿哲文明”的记载,孔颖达将之‎解释为:“经纬天地日‎文,照临四方曰‎明。

”‎古代中国人‎对于文明概‎念的理解,主要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并不完全具‎有近现代的‎含义。

近代意义上‎的文明概念‎是清末才舶‎来的。

其含义如1‎915年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中解释的:“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

La civil‎i zati‎o n,汉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

”在西方,文明(civil‎i zati‎o n)一词产生于‎近代英国。

l8世纪初‎,英国合并苏‎格兰后,苏格兰的民‎法开始与英‎国的普通法‎融合起来,产生了文明‎这个词汇,意指法律或‎审判。

l755年‎,《英国语言辞‎典》把文明解释‎为“民法专家或‎罗马法教授‎”。

可见,“文明”一词从近代‎产生时起就‎与法律或法‎治有渊源性‎关联。

l8世纪后‎半叶,启蒙思想家‎在抨击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时,使用了“文明”一词,与“野蛮”相对,“法律”上的意义降‎为第二位。

19世纪以‎后,文明主要指‎开化、文化、文雅等。

从上述观点‎中不难看出‎,“文明”一词的出现‎,最初都与法‎律(法治)的进步直接‎相关。

英文“文明”一词“civil‎i zati‎o n”的词根“civil‎”,来源于拉丁‎文“civis‎”,它具有三层‎含义:(1)公民权利的‎;(2)合法的;(3)民法。

民事、民法、公民权利为‎什么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标识?英国著名历‎史法学家亨‎利-梅因爵士认‎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例就能知道‎。

为何“五大文明”要协调建设?

为何“五大文明”要协调建设?

“五大文明”为何要协调发展税务一班彭宇2012211518 一、“五大文明”的科学内涵“五大文明”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五大文明”相辅相成,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格局。

(一)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

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即政体或国体、政体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成果。

例如,代议制民主的确立,选举制度的形成等等。

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

例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

(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等。

(四)社会文明广义上的社会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

狭义上的社会文明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列的,社会领域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

我们这里说的社会文明,是狭义上的社会文明。

(五)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不全面,主要表现为没有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一些现代化指标同国际通用标准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经济领域和经济体制、政治领域和政治体制、文化领域和文化体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所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小康社会程度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不平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使社会更加和谐;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全单元教案(湘师版初二下)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全单元教案(湘师版初二下)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全单元教案(湘师版初二下)一、本单元课程标准依据:4.1 感受周围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庞大变化,明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明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差不多路线,以及我国现时期的差不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明白得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一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二、学生分析:随着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的推进,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从心理到道德,再到对社会的认知,学生的视野逐步扩大。

他们开始关注并喜爱讨论国家大事。

在这种前提下,第一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有个初步的认识。

现代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们对外国的了解比较多,专门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有的学生显现盲目崇拜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就需要让他们对我国国情有一个初步认识,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关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宗旨,引领学生领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差不多路线、我国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明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和谐进展的社会主义,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进展中国,只有社四、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庞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咨询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咨询题。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时期党的差不多路线;差不多路线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差不多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进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差不多政治制度;先进文化的内涵。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正式版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案正式版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从全局看问题。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地位、作用;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先进文化的内涵。

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共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信念。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例说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够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

(3)知识点目标:建国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优越性。

难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途径】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的新闻(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Ⅰ、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新闻,然后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可以播放MTV《走进新时代》创设氛围)综合:这些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可以说是历经磨难的。

(承转)Ⅱ、新课学习:1、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建国初期的情况(展示大量的图片,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化)改革开放之后(歌曲:《春天的故事》展示给学生)活动探究:(资料: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做的调查——身边的变化农民居住的变化,三组图片)说一说: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吗?○畅想社会主义中国:请你说说我国在将来的20年会有什么变化?活动探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可以补充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政党建设,推进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促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要推进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国家权力运行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

要加强政治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的政治风尚。

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传播和实践。

要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是人民群众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伦理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当前,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代表选举程序不够透明,代表履职能力不足,人民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高代表的选举、培训和履职能力,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当前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参与程度不够广泛、政治协商透明度不高、党内民主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各个政党之间、党内之间的民主监督和交流合作,提高政治协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自治机构履职情况不够理想、民族自治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自治机构的履职能力和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PPT教学课件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PPT教学课件
美国、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请你说出高速公路的特点。
答:1、汽车专用;2、来向与去向 之间有隔离带;3、与道路交叉处 有立交桥跨越;4、路面平整、坚 固、坡度缓和,没有急弯和红绿灯;
我国远洋航线以一些沿海开放 港口城市为进出口岸,同世界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港口 有航运联系。我国的远洋航线分 为东行、西行、南行和北行航线, 请问南行航线首先到什么亚,然 后到哪个洲?
(答:连云港、鹿特丹)
1997年位于西南的南昆铁路建成 了,这条现代化铁路的建成使资 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与 交通发达的华南地区联成一体, 便于将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 而它的建设却是非常的艰难,试 分析其原因。
答:1、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形广布
我国到2000年底,已建成高 速公路1.5万多千米,仅次于
(铁路运输)
3、十万吨原油从胜利油田运到南 京,用何种方式最合适?
(管道)
1、经过南京的主要铁路干线 是哪条?
(京沪线)
2、一千只羊从包头运到北京, 用何种方式较好?
(铁路)
3、能实现“门口到门口”的运 输的方式是什么?
(公路)
能抢就抢
1、目前我国传递信息的重要手 段有哪两种?
(邮政和电信)
2、为便利山西的煤炭外运而修 建的铁路线是哪条?
记下来
• 二、我国的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 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 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书上划起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 书上划起
2、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 批判与继承,扬长避短。

浅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浅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浅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

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

反映到人类的基本生产方式上便是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

与此相应,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一切成果即人类文明,也就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所反映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和驾驭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表现的是人类对富裕的物质生活的追求。

物质文明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具有决定作用,社会的其它一切活动都要为之服务。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指人类社会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进步状态,它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实体部分,也包括理论、思想、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部分。

精神文明表现的是人类对精神生活境界提高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自身思想、精神状态调控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科教文化知识的发达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政治文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起始的标志。

政治文明明确地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的视野,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1844年11月写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计划草稿》。

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地提到“政治文明”,并以纲要式的论述,广泛涉及到与政治文明相关的概念与范畴,如“国家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制度”、“国家”、“法律”、“权力的分开”与制衡、“政党”、“选举权”等问题。

对政治文明的界定,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中认为,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

简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

简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

17、简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四者是有机统一的,他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的条件。

文明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定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形态、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行为实践所规定和体现的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规定性与现代政治文明规定性相统一的政治文明。

所谓社会主义规定性,就是政治文明,在主体地位上,否定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实行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真正开始推行人民当家做主;在政治制度上,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为社会价值取向。

所谓现代政治文明的规定性,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尊重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物质文明建设水平高,人们才会有更多时间、物力和能力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物质文明还是推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决定力量,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总是在发现、解决物质文明建设遇到新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笔记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笔记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第一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在不断发展,制度在不断完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正走向繁荣。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更加迅速,为世界所瞩目。

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②进入21世纪,面临世界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又取得了骄人成绩,社会主义在中国更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

2.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差。

3.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成绩是骄人的,进步是显著的,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1.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对比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1)不同点(2)相同点: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在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途径】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材料一:美国18岁高中生塞申通过竞选当上美国最年轻的市长。

材料二:新学期开始了,某班的班干部重新进行选举。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选举与材料中的选举有什么不同呢?
Ⅱ、新课学习:
1、抛出问题:"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物"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利的吗?
2、材料展示并分析: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

当进行到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人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大会通过。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

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

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观点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可以展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说明:可以开展小活动,例如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能够反映国家的重大决策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审议通过等。

4、课前搜集资料利用:--作为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建议展开教学
知识回顾:联系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内容,我国5个自治区是哪几个?
时事联系:05年9月1日,西藏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10月1日新疆庆祝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这说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资料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
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物,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Ⅲ、课堂小结。

(略)
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

(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神文明建设
难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途径】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漫骂他人
你是否遭遇到类似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承转: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Ⅱ、新课学习: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播放上海申博宣传片,或者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动画)
说一说:你怎样理解片中所反映的中国文化?
2、理论前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知道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查一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漫画分析及创作: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教材中所提供的漫画反映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一幅漫画反映三个文明之间关系,之后在进行评比。

Ⅲ、社会调查:
现在各街道各村委会都相继开展文化活动,有很多地方甚至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市民文化
活动室,请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