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新课程选修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选修2 经济学常识

2.(2010· 江苏)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 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 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 来,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 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 益。 但是,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 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1)上述材料反映了亚当· 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哪些基 本观点? (2)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评析亚当· 斯密关于市 场作用的观点。
富两极分化。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作 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
社会矛盾。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
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4. (2010· 北京文综)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 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 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 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 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答案 (1)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环境 问题,这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2)政府通过征收碳税,增加碳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 激励企业生产向低碳方向发展,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命题特色 从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看,重点考查了如下 知识点:古典经济学巨匠的主要理论观点、凯恩斯主 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 式、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等。从设问方式上看,有 的题目侧重于知识考查,有的题目侧于分析实际问题 能力的考查,还有的问题向生活热点延伸。

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练习

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练习

经济学常识检测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王问:“我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富国裕民呢?”首相回答:“阁下什么也别管,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

上述对话,符合的观点。

A.斯密 B.马克思 C.凯恩斯 D.罗斯福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发展对外贸易A.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B.从国外进口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C.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D.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3.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形式分别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A.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B.流动资本的周期性更新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D.生产资料的片面增长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5.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尤其是()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

A.恢复和稳定农业 B.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C.复兴工业 D.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6. 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

A.以政府干预为主,市场调节居次要地位B.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居次要地位C.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D.政府不起任何作用7. 1921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是()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自由贸易C.取消国有化和实物分配制 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7.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A.商品经济规律 B.市场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 D.经济危机规律7.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选修二

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选修二

2009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卷政治选修2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斯密的观点()①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②他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③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④不懂得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联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富的收入或者物质条件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①④3.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哪几类()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斯密说:“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5、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C、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6.李嘉图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选修2经济学常识

选修2经济学常识

选修2经济学常识1.(2013·高考重庆卷)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A.德国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韩国模式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促进自由贸易”。

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促进自由贸易等措施与美国模式极为接近,故正确答案是B。

德国模式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日本模式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韩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类似。

因此,A、C、D三项都不能入选。

2.(2013·高考四川卷)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设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实践新自由主义”“不会”。

面对财政扩张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减少国家干预,减少财政赤字。

其中,A项是解决货币政策失控的措施;C项有利于解决财政赤字问题;D项能减轻企业负担,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B项增加福利开支属于财政扩张政策,不利于解决题干中的问题。

A、C、D三项都符合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B项应入选。

3.(2013·高考四川卷)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2年全国GDP排名前5名及其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拥有量材料2: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纺织、钢铁、家电等制造业产业转移。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
经济学常识
1.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全球主 要经济体齐声共讨贸易保护主义,两次G20峰 会均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作为目标之一,但 现实的经济利益和短期刺激经济的需求使得 全球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 试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全球主要经济体齐声共讨贸易保护 主义的原因。 (2)谈谈对于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启示。
6.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 果在一定时间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 模式就会引起人们的模仿;如果其经济发展产生 严重的问题,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警惕。 对中国来说,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 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发达 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创造具有中国 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市 场经济模式进行简要评价,并分析说明该种市场 经济模式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 意义。
答案:(1)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 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 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 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2)①依据凯恩斯的理论,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 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他 们对国民经济中消费扩大的贡献比高收入者要大。 ②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 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比较高,应千方百计增加他们 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现金购买能力,扩大社会需 求。
5.“经济学常识”模块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 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 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 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 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 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 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 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 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 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 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常识》全册测试题

《经济常识》全册测试题

《经济常识》全册测试题作者:梅其蕉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9年第12期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支持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期盼。

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中国人民银行于2009年6月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金银纪念币(第1组)。

下列对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金银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②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③具有流通手段职能④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9年5月1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22个基点,报6.8242。

据此回答2~3题。

2.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22个基点,表明()①美元汇率升高②人民币汇率升高③人民币贬值④美元升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目前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①出口②进口③吸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④降低出国留学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2009年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下降。

据此回答4~6题。

4.CPI下降意味着()①货币购买力提高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③货币代表的实物量减少,货币财富缩水④居民的消费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引起CPI下降的原因可能有()①商品价值量减少②商品供过于求③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纸币发行量过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2009年4月猪肉价格下降28.6%。

猪肉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有()①不利于我国猪肉市场的健康发展②促使养殖户缩小养殖规模,减少猪肉供给③会带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④有利于扩大猪肉消费需求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9年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积极扩大文化、旅游、信息等服务性消费,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

高三政治选修

高三政治选修

高三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者物质创造条件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2.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是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②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③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④全面科学地认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 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③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④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 李嘉图认为“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分割为工资和利润”。

据此可以看出,在李嘉图看来,工资和利润来自A.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 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C.社会生产扩大和经济发展 D.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5.在李嘉图看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①保障私有财产②干预经济③革除政治弊端④振兴教育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 商业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商业资本家在买卖中贱买贵卖7.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形式分别是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8. 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2011高三政治《经济学常识》与高考及综合测试题人教实验版

2011高三政治《经济学常识》与高考及综合测试题人教实验版

高三政治《经济学常识》与高考及综合测试题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1. 《经济学常识》与高考2. 《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二. 具体内容1. 《经济学常识》与高考从广东省、山东省的高考中选修内容所占的比例和难度水平看与选修教材的课程定位相符合,与考纲要求和课标要求是相符的,所以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大家在处理选修教材时要注意两个把握:第一是要把握好选修教材的难度和知识体系。

第二是把握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

第一,把握好选修教材的难度和知识体系。

教材的难度怎样把握呢?实际上在于三个问题即怎样学、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

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来把握,如选修2 经济学常识从结构上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18世纪亚当·斯密到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再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到20世纪的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共分为五个专题,分别为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五个专题,涉及内容时间跨度大,经济学派众多,经济思想异常复杂,而且经济思想和政策中既有科学性也有局限性,从理论上属于经济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经常容易混淆,甚至分不清理论的局限性与科学性,所以根据选修2 的内容特点,尽管教材中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经济学名词、规律,但个人认为那并不是选修教材所要体现的重点,所以选修教材中把握的难度应该是大家理解并掌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其次,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把握知识点。

[例题] 课程标准中对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中要求简述斯密所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阐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此外,可以根据07年高考题的难度,从广东、山东两省的试题来看既符合课标,又紧扣考纲,以直接且简洁的情境设问,既重视基础也突出能力,可以作为我们在学习中把握教材难度的一个尺度。

选修2《经济学常识》练习

选修2《经济学常识》练习

选修2《经济学常识》课堂练习1.(2011·北京海淀模拟)在将资本投在哪一个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的多。

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使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但是自寻烦恼地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如何评价?解析:本题考查斯密的主要观点,评价时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答案:(1)提升资本利用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之一。

提升资本利用率的最好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参与市场活动。

(2)斯密看到了市场传递供求,引导资本流向,强调市场的作用,对摆脱封建势力束缚,促动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但应该看到,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实行干预。

2.(2011·绍兴二模)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齐声共讨贸易保护主义,两次G20峰会均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作为目标之一,但现实的经济利益和短期刺激经济的需求使得全球贸易保护措施持续增多。

试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齐声共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2)谈谈对于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解析:首先阐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其次,结合比较成本学说,分析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性;最后,调动比较成本学说的有利方面,阐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促动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1)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能够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能够从中获得好处。

②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促动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克服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高中经济选修2-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经济选修2-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经济选修2-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商业信誉是一种()资产。

A.无形B.有形C.人力D.自然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决定的。

A.需求B.供给C.政府D.商人的心情3.货币的职能不包括()。

A.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C.市场调节器D.价值储藏手段4.美丽的花园给人以愉悦的感觉,一个售货员的笑脸也会使人感到愉快,这是商品具有的()价值。

A.形式B.实用C.规范D.附加5.国家利用预算收入和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政策。

A.财政B.货币C.价格D.直接引导二、填空题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_________银行。

2. 由政府实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_________。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_________最鲜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最核心的教育思想之一,是教育发展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货币流通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 如何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二者之间有何区别?3. 什么是自然人和法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四、论述题近年来,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

请你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并论证以下论点:资本主义是最好的经济制度。

答案如下:一、1.A 2.B 3.C 4.D 5.A二、1.中央 2.政策性 3.中国 4.基本方向三、1. 货币流通性是指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和使用的便利性和速度。

例如:现金、信用卡的流通性较好,检票券的流通性则较差。

2. 市场需求是指购买者会因价格而需求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市场供给则是指卖方会因价格而供应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区别在于市场需求反映了个人对商品的需求程度,而市场供给则反映了生产商对市场情况的反应。

3. 自然人是指具有自然人身份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则是指经过登记认证,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和机构。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19页PPT文档PPT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19页PPT文档PPT共21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 人教选修2)19页PPT文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伯克

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经济常识第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

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经济常识第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

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经济常识第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第五单元财政税收与纳税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要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据此回答1—4题。

1.决定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有()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④消费基金和生产基金的比例安排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两部分()A.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积累B.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消费C.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D.一部分用于交换,一部分用于消费3. 2007年10月,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注册,京沪高速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批准的资金预算为2200亿元。

国家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资金是()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B.扩大再生产基金C.公共消费基金D.社会保障基金4.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起,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拿出专项资金给予免费师范生资助。

这项资金属于()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B.公共消费支出C.个人消费支出D.积累基金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回答5—6题。

5.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新创造价值的分配向劳动者倾斜。

这样做的结果有()①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②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③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④增加劳动报酬消除收入差距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增加居民收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不改变分配比例的前提下,把“蛋糕”做大;二是通过改变分配比例,把“蛋糕”分好。

在分“蛋糕”时()①不能靠市场调节因为会造成两极分化②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③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④要运用税收对过高收入进行调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2007年12月19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达到5.1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31%左右。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19页PPT文档共21页文档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选修2)19页PPT文档共21页文档
政治:《经济学常识》试题-课件(新人教 选修2)19页PPT文档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

经济常识第二课测试题.doc

经济常识第二课测试题.doc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浙江温州4月)在金融风暴影响下,某市2008年共关闭企业903家,新增企业达35874家,企业发展实现了“长大于消”。

在经济生活中,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是()A、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B、产品的供求关系C、需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D、替代品与价格的相互制约2.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 12元B. 12. 5元C. 18元D. 1& 75元3.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簡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八、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 110亿元和121亿元 D. 121亿元和121亿元4.(江苏徐州3月)3G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來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将会快速增长。

这英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①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③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②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④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八、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 0. 75元B. 0. 80元C. 0. 85元D. 1. 25元6.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7.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第Ⅰ卷(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斯密的观点()①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②他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③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④不懂得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联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

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

斯密的上述观点()A、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C、颠倒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D、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3、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

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

在这里,斯密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纯产品的生产和占有B、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C、以是否占有利润为标准D、以收入的多少为标准4、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C、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5、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实质是()A、工人自己劳动成果的全部回报B、资本家利润的一部分C、生产或再生产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标志6、若某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的结果是()A、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B、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C、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2005年7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油价再度“高烧”,创下自1983年开始加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达到每桶61.28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全球石油需求增加②炼油能力不足③生产石油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④石油的使用价值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面是某地鞋业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①某鞋厂劳动生产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成产率未变③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相同幅度A、提高、不变、降低B、降低、提高、不变C、不变、不变、提高D、不变、降低、降低9、尽管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多次“喊停”,但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投资过热现象仍愈演愈烈,这一切都源于市场上钢铁、电解铝、水泥的价格不断上涨。

这说明()A、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生产产生影响B、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C、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D、生产决定消费,下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10、相对剩余价值上产的实现是通过()A、降低工人工资B、延长劳动时间C、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D、延长必要劳动时间1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

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到了崩溃的边缘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12、新政的实施带来美国国库每年60亿——70亿美元的亏空,并且仍有700多万人失业,14%的人口靠九月机过活。

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又走向衰退。

1937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几近崩溃,被称为“黑色星期二”。

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毫不起作用B、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C、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灭亡D、罗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13、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源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B、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C、解决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D、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1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5、对于英美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A、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B、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C、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D、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6、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D、农业和工业17、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A、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8、1956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意味着()A、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具有必然性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C、我们党对发展商品经济坚持积极态度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19、毛泽东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旧司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这句话表明()A、利用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B、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C、划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D、利用商品生产可以巩固工农联盟20、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2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23、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C、发展第三产业D、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2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针对我国的能源危机,国家通过减免税,鼓励在工业、服务、住房、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节能型设备。

这表明()①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只能的重要内容④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A、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中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答卷第1卷(48分)选择题答题处第Ⅱ卷(52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25、斯大林在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时,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有其特殊性。

斯大林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的?三、辨析题(12分)26、辨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伴侣,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处在危机中。

四、论述题27、(14分)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

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条件是什么?(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28、(16)材料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

在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

材料三: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

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

高中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综合测试题答案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5、(1)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他的这一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2)他片面地认为,由于受决定性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四、辨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26、(1)这个观点的前半句正确,结论是错误的。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此,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伴侣。

(3)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始终处在危机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