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理论上认清报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工作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工作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作的通知⽂号:新出报刊[2009]124号颁布⽇期:2009-02-06执⾏⽇期:2009-02-06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家机关报刊管理部门,中央各新闻单位:近年来,我国报刊出版单位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各级各地报刊出版⾏政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式,提⾼依法⾏政能⼒,为营造良好的思想⽂化舆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也要看到,当前报刊业发展中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少数报刊主管单位不能很好履⾏管理职责,少数报刊出版单位内部管理松懈、出版内容时有差错,少数从业⼈员缺乏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为推动报刊业更加繁荣健康有序发展,有必要进⼀步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式,创新管理⼿段,提⾼管理⽔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进⼀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作的重点1.提⾼依法⾏政的能⼒,增强服务⼤局的⾃觉性和主动性。

做好报刊管理⼯作,事关党和国家⼯作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局。

各报刊出版单位和新闻出版⾏政管理部门要进⼀步增强服务⼤局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职责,做到敢于管理,创新管理,有效管理。

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熟悉报刊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依法⾏政的能⼒,严格执法,不徇私情,通过有效的⾏政管理⼿段规范报刊出版秩序,保证报刊业健康有序发展。

2.进⼀步解决报刊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报刊出版违规⾏为。

各新闻出版⾏政管理部门要重点审核报刊主管主办单位是否履⾏管理职责;报刊主要负责⼈是否符合任职条件、岗位资质;报刊记者和记者站是否存在违规问题;报刊刊发重⼤选题内容是否履⾏备案⼿续,以及内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报刊是否存在转让出版权、⼀号多刊多报等违规问题;报刊刊载⼴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报刊经营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等。

我国新闻体制改革模式探析——以报业为例

我国新闻体制改革模式探析——以报业为例
维普资讯
我国新 闻体制改革模式探析
以报业国 新 闻体 制 开 始 然 产 生 在 控 制 允 许 的 范 围 追 求 利 益 我 了艰 难 的 改 革 历 程 , 最 终 促 成 了 新 最 大 化 的 欲 望 和 行 为 , 控 制 对 象 属 并 而 闻事 业 今 天 的 辉 煌 。 回 顾 历 史 , 们 性 则 决 定 其 追 求 利 益 的 行 为 必 然 因 我 可 以 发 现 , 事 业 化 管 理 、 企 业 化 经 外 在 的 控 制 作 用 而 呈 现 出 某 种 迂 回 “ 营” 制 的确 立 和 演 进 是 新 时 期 中 国 体 和 隐 晦 。大 众 媒 介 的 生 存 和 变 革 经 历 的 党 管 新 闻 体 制 。从 宏 观 层 面 进 行分 析 , 们 可 以构 建 出 我 国 党 管 新 闻 体 我 制 “ 极 两 足 ” 框 架 结 构 。 具 体 来 一 的 说 , 国新 闻 制 度 是 由 居 支 配 地 位 的 中 内隐 的 、 定 的 核 心 价 值 观 (一 极 ” 稳 “ ) 和 维 护 核 心 价 值 观 所 制 定 的 各 种 具
民服 务 的方 针 。在 实 践 中党 对 新 闻 事 度 变 迁 是 一 个 从 纯 粹 政 治 权 力 领 域 业 的 要 求 具 体 化 为 新 闻 事 业 的 党 性 走 向 “ 有 政 治 功 能 的公 共 领 域 ” 具 的 原 则 , 体 要 求 是 : 思 想 上 要 宣 传 具 在 以党 的 指 过 程 ; 国传 媒 制 度 变 迁 的历 史 和 逻 党 的 理 论 基 础 和 思 想 体 系 , 中 辑 起 点 是 传 媒 的 市 场 化 改 革 , 场 化 导 思 想 为 新 闻 工 作 的 准 绳 ; 在 政 治 市

产权:报业体制改革的关键

产权:报业体制改革的关键

营性 的 归 市场 ,改变 在 计 划 经 济体 制 下全 部 由国家 包 办 的 那一 套 管理 体 制与 运 作 机 制 ,建 立起 适 应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 体 制要 求 的新 的管 理
体 制与运 作 机 制。
( 健
中关 于 “ 荣发 展 文 繁
化 事 业 和 文 化 产 业 ” 的第 3 9条建 议 指 出 : “ 持 一 手 抓 公 益 性 文 坚 化 事 业 、一手 抓 经 营 性 文 化 产业 ,
支柱性产业。 ”再 次 重 申 了正 在进
企 业 化 管 理 ” 的 经 营 方 针 ,使 得
报 业 单 位 获 得 了 经 营 的 自主 权 , 在 经 济 上 开 始 逐 渐 独 立 ; 18 9 5年 开 始 实行 的脱 离 邮 局 “ 自办 发 行 ” 的改 革 ,使 得 报 业 单 位 逐 步 掌 握 了 自己 产 品 销 售 的 主 动 权 ,在 业 务 上 开 始 能 够 自控 ; 18 9 8年 开 始 施 行 的 “ 业 为 主 ,多种 经 营” 一
行 的文 化 体制 改 革 中 “ 分类 改革 ” 的 做 法 , 即公 益 性 文 化 事 业 和 经 营 性 文 化 产 业 要 协 调 发 展 ,公 益 性 文 化 事 业单 位 要 深 化 劳 动 人 事 、
2l. C IAN W PPRID SR OO1 HN E SA E N UT Y中国报 1 业
收入 分 配和社 会保 障制度 改革 ,
加 大 国家 投 入 ,增 强 活 力 ,改 善
服 务 ;经 营 性 文 化 产 业 单 位 要 创 新 体 制 ,转 换 机 制 ,面 向 市 场 , 壮 大 实 力 。 同 时 ,对 经 营 性 文 化 产 业 提 出 了 更 高 的要 求 : “ 动 推 文 化 产 业 成 为 国 民经 济 支 柱 性 产 业” 。它不 仅 为 经 营性 文 化 产 业 未

论述上世纪90年代末报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论述上世纪90年代末报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报业集团化改革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以下是对这一改革背景、过程、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论述:一、背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对媒介产业采取了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报纸被推向市场。

2.新闻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改革的需要,报业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

二、过程1.报业集团化改革的启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催化下,媒介产业为适应社会发展与新闻改革的需要,实行自我调整,报业集团化改革开始启动。

2.报业集团的形成:报业集团是在报纸经营单位的基础上,通过兼并、联合、划转等方式形成的,以党报为主体,拥有多个子报子刊、多种媒体、多种经营业务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三、意义1.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报业集团化改革使报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推动新闻改革:报业集团化改革推动了新闻改革的进程,使报纸能够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3.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报业集团化改革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使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能够相互融合,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

四、存在的问题1.经营过于单一:许多报纸在集团化改革后仍然存在经营过于单一的问题,缺乏抵御市场经济风浪的能力。

2.内部资源整合不足:部分报业集团在内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3.人才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运转不灵活:部分报业集团在人才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方面存在运转不灵活的问题,影响了集团的发展和竞争力。

4.跨地域、跨媒体扩张的内在需求与体制政策限制的矛盾:部分报业集团在跨地域、跨媒体扩张方面存在内在需求与体制政策限制的矛盾,影响了集团的扩张和发展。

5.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与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报纸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新的形势。

6.国际传媒集团对我国传媒市场的虎视眈眈:国际传媒集团对中国传媒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报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刍议

报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刍议


党报 干部人 事制 度改革 的难 点是 既要体 现 “ 治 家 政 办 报 ” 要 求 , 要 适 应 市 场 化 经 营 的 需 要 , 这 两 者 的 的 又 而 “ 合 点 ” “ 人 点 ” 何 把 握 , 要 从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结 合 结 、切 如 需
上 积 极 慎 重 地 予 以探 索 。 前 , 报 干 部 人 事 制 度 主 要 存 当 党 在 三 个 问 题 :一 是 受 计 划 经 济 行 政 机 关 管 理 体 制 影 响 太 深 , 分强 调党报 的特殊属 性 , 忽 视其 经营 管理 的一般 过 而 企业属 性 , 致使 改革停 留 于表面 , 行政 单 位的色 彩依 然 十 分 浓 厚 。 是 片 面 强 调单 项 改 革 成 果 , 忽 视 配 套 改 革 的 二 而 推进 , 使单 兵深人 多 , 面综 合改革 少 , 应 市场经 济 致 全 适 要 求 的 干 部 人 事 管 理 体 系 尚不 健 全 。 三 , 事 业 单 位 改 第 受 革 整 体 进 程 的 制 约 ,一 些 党 报 干 部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一 时 难 以实 现 实 质 性 的 突 破 。 临 沂 日报 社 近 几 年 来 虽 然 提 出 了 “ 治 家 办 报 、 业 政 企 化 管 理 、 场 化 经 营 、 团化 发 展 ” 指 导 思 想 , 后 进 行 市 集 的 先 了几 次 干 部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 总 体 上 看 , 述 三 个 问 题 也 但 上 不 同 程 度 存 在 。 面 对 这 种 现 状 , 们 认 识 到 , 政 治 家 办 我 “ 报 ” 求按 照干部 “ 要 四化 ” 针 和 德 才 兼 备 的 原 则 选 人 用 方 人 , 市 场 化 经 营 ” 求 公 开 、 正 、 平 地 选 人 用 人 , 两 “ 要 公 公 这

党报集团改革的次优选择——论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

党报集团改革的次优选择——论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

新闻观察传媒透视后▲-L对报业集团改革存在的诸多问眵I题,有论者将之归咎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认为该体制。

产权归属不清晰。

,提出注销事业法人,全面转企改制,以独立商业机构的主体形式发展产业,追求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

笔者认为有的报社或报业集团(如非党报集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全面转企改制的探索,但我国传媒产业受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制约,用次优选择理论的观点看,对于党报或党报集团来说,全面转企改制不再是最优解的必要条件,因此,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提升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是党报集团较为现实可行的次优选择。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合理性及问题1978年末,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社等首都数家新闻单位关于试行。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的报告,开始报业经营管理改革的历程。

自此,在。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的体制与框架下,中国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速超越20%。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所以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给报业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主要在于该体制及其产权关系比较适合当前国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是这一环境的产物。

从政治角度考56I青年记者2008年9月上=编者按:报业尤其是党报集团的体制改革.是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

针对。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体制,黄小榕此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期待关注此问题的读者诸君将您的看法形成文字,发给我们。

党报集团改革的次优选择——论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黄小榕虑,党报是党的舆论工具,发挥引导舆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中心工作的政治功能.因此,它不仅要接受党的政治领导,还要作为党的中心工作的重要一环而接受党的组织领导和行政领导。

这决定了党报不可能成为。

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企业,而只能是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刍议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

刍议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

刍议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摘要: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

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改革我国文化体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去粗取精,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正是对这些思想的积极实践,同时也是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

胡锦涛在2010年7月23日主持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用“三个关系”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和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号召全党,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那么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一、文化体制改革是应对全球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加强与国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提高“软实力”,就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改善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

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理论上的支撑。

首先,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需要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很多借鉴,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相交的部分,但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具有诸多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不能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替代,而且由于这种改革的风险性更强,这就要求理论准备要更加充分与成熟。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5.17•【文号】新出办[2002]591号•【施行日期】2002.05.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11年3月1日)废止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2002年5月17日新出办[2002]59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当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正在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的要求统揽新闻出版工作的全局,深化新闻出版业的改革,认真学习、贯彻《若干意见》,对确保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更快的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中央的要求,特制定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深化改革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改革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充分考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

深化改革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要积极主动,加大力度,深入创新,稳步推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规模效益增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05.17•【文号】中办发[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5.1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2011年5月17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经中央同意,现就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单位体制改革,是落实中央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我国报刊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加快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作为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以外的报刊出版单位,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现行体制制约了报刊出版业发展,存在数量过多、规模过小、资源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部分单位长期靠行政摊派、买卖报号刊号维持生存,有的成为部门和单位的“小金库”,助长了不正之风。

这种状况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升入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迫切需要深化改革。

近年来,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作出积极探索,累积了宝贵经验,同时支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政策日臻完善,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

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一、为了研究和探讨问题方便,首先需要对“文化”和“体制”进行界定。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阐释,从范围讲也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

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再具体一些是指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中,文化部系统、广电总局系统和新闻出版总署系统所管理范围内的文化。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按其外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如原始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第二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第三层次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

本文所讲的“体制(体制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是指第三层次的范畴。

二、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如果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下面就分阶段进行叙述。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

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

从文化体制讲,主要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

新中国的文化体制建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这种体制在建立过程中主要参考苏联模式;三是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四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与空前的繁荣。

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作品,报道了新时期春天的来临。

随后,文学上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等;美术有“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等;电影有《老井》、《红高粱》,并在国际上获奖。

浅谈报刊业加强内部制衡和监督的必要性

浅谈报刊业加强内部制衡和监督的必要性
受损 等问题。 ( ) 三 会计控 制与监督弱化
面存 在的问题 ( ) 一 治理结 构不完善 。 乏权力制衡 缺 由于体 制 的原 因 , 报刊业 没有 完全按 照现代企业模式 运作。在 内部 没有设立相
会计监督 是会计 的基 本职 能之一 , 是 会 计工作人 员依据《 会计 法》 予 的职 权 , 赋 对 单位经济 业务事 项 的合 法性 、 真实 性和 有效 性所进 行的 监察 、 促。报 刊单 位为 督
责脱 节 , 权力 得不到 有效 制约。 比如在报
刊 广告 价格 折价 、 印数 调整 、 行 费用 等 发 方 面 ,一些 单位 没 有实 行严 格 的授 权 制


当前报刊 业在 内部制 衡和 监督方
度 ,或者有授 权制 度却不 能监督执 行 , 以 致 出现一些人 越权 、 骗权 , 个人获 利 , 单位
( 1 营 活动 中缺 乏严格 的授权 审 二 经
批管理 报刊 业经 营活动 主要 由广告 、发行 、
行 其应 有 的职能 ,有 的甚 至没 有 内部 审 计 机构 ;有 的 内部 审计 职 能 由财务 部 门
所 取代 ;有 的 内部 审计 活 动完 全按 照 集 团负 责人 的 旨意行 事 ,审 计监 督 流于 形 式 , 乏刚性和严肃 性。 缺
加, 一些 费用项 目缺乏 明确范 围和额 度 的
限定。又 如采编人 员外 出采访 , 内有严 社
务 上的便 利 , 为他 人谋 取 利益 , 收受 他 人
财物 , 多次 贪 污 、 受贿 , 规截 留境 外 巨 违 额 广告 费等 , 被依 法判 处十 二年徒 刑 。 李 晋 虹在 担任 中国财 经报 社 广告 部 原副 主

中国报业集团体制改革的趋势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体制改革的趋势研究

中国报业在 15 9 7年 之后的 2 O多年里 ,财 政体制 以政 府供 给为主 导. 定位始终是事 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政 策的实施 , 是报纸从计划经济向 市场运作的重要转折 。19 9 4年 6月 , 国家新 闻出版署在杭州举行“ 全国 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 ”对报业集团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进 行 了研 讨。 . 19 9 6年 , 国第一家报业集 团——广州 I报报业 集团正式组 建。距今 , 中 = = l 全 国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 的报业集团已达 4 9家 ,地 方成立的 报业集团 4 0多家 。报业集 团成 丑后 , 国办 发I0 315号文明确规定其 20 l 0 为事业单位 , 同时, 但 文化体制改单 又不断推向深入。在这种情 况下 , 报 业集 团体制改革呈现了许 多新 的特征和趋势。 分 类 改 革 是报 业 集 团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的 基 本 方 向 早在上世纪 9 O年代 中期 , 闻学 界 就 提 出 报 业 “ 重 属 性 ” 概 念 , 新 双 的 认 为中国报业具有 上层 建筑和信息产业 的双重 属性 。在我 国, 事业性 “ 质 。 业 管 理 ” 上述 双 重 属性 在 当前 我 闰新 闻事 业 中 的外 在 表 现 形 式 。 企 是 新 闻事业 的上层 建筑属性 , 决定 了报 纸是党 、 府和 人民的喉 , 政 要为 党、 政府和人 民服务。 参照公共经济学中的“ 公共产品” 理论 , 可以对报纸 根据其“ 公共性” 的高低 与强弱, 划分 出i种类型 : 1纯公益类报刊 。报 () 纸 中的“ 纯公益类产晶” 就是特指“ 党报 ”特别是党的机关报 这类报纸 , 的发展直接关 系到党的意识形态安 全 、 国家 的文化主权和社会稳定 。因 此, 党报的内容意义的“ 公共性 ” 自然 比其他报纸高 。( ) 2 准公益类报 刊. 报纸 中的“ 准公益类报刊” 括相 当一部 分的都市类报纸 , 包 也包括 r 大量 的教育 、 业、 农 科技类专业报 纸等。 这类报纸直接关系到广大 人民群众的 公 共 利益 , 多 情 况 下 边 际 效 益 不 足 以弥 补 边 际 成 本 . 大 因此 必 须 由政 府 进行政策干预和财政支持。( ) 3 非公益类报纸 .“ . 非公 益类 ” 包括娱乐 、 体 育、 旅游 、 尚、 时 个人消费报纸等。这类报纸既具有私人消费产品 的竞争 性 , 时 在技 术 手 段 f也 可 以 实 现 排 他 性 消 费 的 服 务 和 收 费 , 而 可 以 同 : 因 采取 市场化竞争 方式来向公众提供 这类报 纸 “ 于那 些 属 于政 府 职 能 范 围 的 公 共 事 务 , 府 也 不 一 定 是 这 些 公 对 政 共产品唯一 的提供者 , 而是要打破垄断 , 利用市场 和社会 力量 , 促进公共 服 务 的市 场 化 、 会 化 和公 共 服 务社 区化 。 ” 0 8年 1 月 2 神 ' 0 1 7 2 1 8日 , 中 在 国报业年会 上, 围家新 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提出的报业 的体制机制改革 问题明确分类排进的思路还是十分 合 上述观点 的。近期 , 总署对经营 类 和 公 益类 两 类 不 同性 质 的 新 闻 m 版单 位 提 出 _不 同 的改 革 方 案 。 r 公益 类新闻单佗要积极推进深化改革 , 以宣传 、 为重点 , 经营 改革 内部 的 项 制度 ; 经营性单 何要逐步转企改制 , 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 的核心 。 由 于内部报纸产品属性 上存在不同类别 . 这就使得报业集团体制改革呈现 了不 同 的路 径 和 向 。 二、 增量 改革是 当前报业集团管理体 制改革的基本方式 很 长 一段 时 间 里 , 中国 报 业 的 改 革 都局 限 存报 业 内部 的机 制 改 革层 面 。 广 告 、 行 的 创 新 , 社 企 、 化经 营 的开 展 , 及 报 社 人 事 、 务 和 从 发 报 l 以 财 分配体制改革 .这些举措都不同程度地 为报社效益的提高作 出了贡献 ,

试论报业集团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

试论报业集团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学术平台—-产业研究影黟㈣俐㈣嬲㈣㈣缪鹅㈣弼试论报业集团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报业集团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进步,同时它也面临着国内外生存环境的全新变化。

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的竞争及发展机遇,我国的一些报业集团也暴露出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其中,体制与机制的陈旧、落后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如何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当前多数报业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制与体制陈旧落后制约报业集团发展报业集团如同一般企业集团一样,要想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功能,获取并维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发展过程中暴露无疑。

除去成立时间较短、经验不够、原始积累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我国报业管理体制的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报业集团运作机制的种种问题是制约我国报业集团获取核心竞争力、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报业经济,其基本前提是报业集团要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对相关资源和资产拥有自主经营权,在提升宣传质量的同时剥离经营性资产,主动进行市场开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资源配置,完成资本积累。

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报业管理体制,导致报业集团产权不明,采编、经营两不分,缺乏相应的自主经营权,内部运作机制不顺,使集团缺乏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环境。

报业集团机翻与体制创新面临全新机遇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新闻出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出办[2003]”47号)、<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两份文件,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①o自此,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中国报业两分开管理体制辨析

中国报业两分开管理体制辨析

中国报业两分开管理体制辨析报业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一方面,报纸反映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另一方面,报纸也是一种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要进入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属性。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报业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大体都采用编辑和经营两分开的模式。

但由于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不同,在实行两分开的原因和两分开的内涵上表现出很大不同,我们这里就此来考察中国的情况。

一、实行两分开管理体制的原因柳斌杰同志在全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在微观上把文化、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两种性质分开,区分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企业单位,这也是了不得的进步,以前我们总是把它们绞合在一起,说是事业不给钱,说是企业不放权,两不像。

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们明确地分开了。

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性质一分开,后面的事就一通百通了。

” 讲话为我们考察中国报业实行两分开管理体制的原因和必要性提供了线索。

第一,在两分开以前,报社或报业集团的每一个报纸都是宣传和经营合为一体,这种过于强调“块”的结构模式虽然有利于在局部范围内经营媒体,但不利于整体的统一。

尤其是对于报业集团而言,宣传和经营都分别集中在一个个独立的报刊社,集团在总体上成不了系统。

这需要在纵向上进行“条”的梳理,即对报业集团的业务进行划分,形成宣传和经营两大系统,将“条”和“块”结合起来,报业集团才真正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在两分开以前,报业采编和经营互相干扰:一方面,报社经营管理的功能依附于采编的功能,经营系统完全被纳入到报社行政管理的体系内,经营部门的领导被定为处级干部,报业内部缺乏专业性的经营人才。

经营活动的事业化,使经营行为完全与市场脱节,极大地限制了报业的产业活力;另一方面,报业集团作为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是,报社发展的资金需要越来越大,社领导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搞经营,宣传的力量难以集中。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改革回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改革回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改革回顾作者:刁其武发布时间:2009/06/29 来源:国史网字体:(大中小) 关闭窗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回顾这一时期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分析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与努力的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业的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3年开始到1998年,出版业改革的主线是由“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

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后,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于1988年5月6日出台了两个文件:《关于当前出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

历史地看,这两个文件在出版社内部管理、出版市场、物资供应、图书价格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进展。

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图书生产的要素基本具备,出版市场竞争的时代到来了。

然而,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现象。

首先,由于新老出版社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一部分新社、小社没有或较少受传统观念影响,经营灵活,但其缺少出版管理经验,管理混乱,法制观念不健全。

其次,从统计数字看,图书品种连年高增长,1992年图书品种较1985年增长1倍多,从4.6万种增长到9.67万种,而同比图书总印数从61亿册只增长到63亿册,总印张每年则递减3.7%。

由此可以看出许多问题:广种薄收,造成总量激增;选题重复,平均印数下降;缺乏市场规范,加上“二渠道”推波助澜,图书出版业散乱现象比较严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针对图书出版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治散、治滥”。

1993年10月28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繁荣出版事业、禁止‘买卖书号’座谈会”,宣布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禁止“买卖书号”的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查处买卖书号问题。

解放初期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考察

解放初期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考察

解放初期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考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私营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潮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媒体行业的一部分,私营报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解放初期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进行考察,分析私营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

一、私营报业的地位和作用私营报业作为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解放初期占据重要地位。

私营报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是中国新闻传媒行业的主要力量,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私营报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私营报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由于私有制的存在,私营报业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先导,存在着新闻报道不够客观、公正,以及偏向于迎合特定社会群体的问题。

私营报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新闻报道往往带有明显的商业色彩和政治倾向,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动因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

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促进私营报业健康发展、理顺市场秩序、提升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

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媒事业随着新中国成立,全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私营报业的存在形式和经营理念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冲突。

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传媒事业的宗旨是为了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而私营报业则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往往将商业利益置于首位。

在这种情况下,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为了必然要求。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社会,它要求新闻传媒事业起着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而私营报业则由于存在私有制、商业利益等因素,导致其在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报业的存在形式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产生了矛盾。

退路 [陈夷茁:改革无退路]

退路 [陈夷茁:改革无退路]

《退路 [陈夷茁:改革无退路]》摘要:陈夷茁,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从2005年5月到现在,陈夷茁在报业集团总裁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年时间,这三年,集团在改革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陈夷茁在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但她坦陈自己付出心力最多的还是在新闻出版业陈夷茁,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从最早经历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到现在置身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一路走来,她一直心存“改革无退路”的坚定信念。

励精图治,就奔着一个目标与许多报业老总一样,陈夷茁也下乡当过知青。

1969年1月,陈夷茁来到山东宁津县小店公社,成了一名知青。

两年多的知青生活,对她的一生影响很大。

时隔近40年,回忆起当年的知青生活,她说:“两年多的知青生活,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农村,什么是中国,也磨练了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

” 知青返城后,陈夷茁就到了当时的重庆钟表厂从事宣传工作,从干事、副处长一直做到处长。

在十几年的宣传经历中,她不仅于1978年在北京参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讨论会,而且接触到了1981年工业体制改革的发端,感受到了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

1986年4月,陈夷茁调任重庆市人大工作,前后干了9个多年头,工作渐渐轻车熟路。

但是1997年一纸调令,她从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调任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去一个比较陌生的行业做“一把手”,当时陈夷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陈夷茁暗下决心:励精图治就奔着一个目标去,那就是做大做强重庆的新闻出版业,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的新闻出版基地。

可是,当时的重庆新闻出版业的状况是:底子薄,出版资源非常少,产业规模也很小,在全国是倒数几名。

于是,在此后的8年间,陈夷茁带领一班人开启了艰难的改革历程。

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在防空洞里与不理解改革的职工对话4个小时的场景,陈夷茁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98年4月,重庆市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成立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 应 该从 “ 设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这 个 角度 ,来 加 深 对这 一 问题 的认 识 。 建
社 会 主 义是 马克 思 主 义 者 的理 想 。 马克 思 和 恩 格斯 运 用辩 证 唯 物 史观 在 对 资本 主 义社 会 所存 在 的 固有
矛 盾 进 行 深 刻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得 出 了 “ 两个 必 然 ” 和 “ 个 决不 会 ” 的 科 学结 论 。 即 ,社 会 主 义 必 然 胜 两
革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限于篇幅 , 《 意见》 没有对这 四个 “ ”和 四个 “ 是 关乎 ”作进一 步展 开论证 ,但
我 们 应 该 深刻 领 会 。
第一个 “ 是”是这样表述的: “ 推进新 闻出版体制改革 ,加快新 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 ,是建设 中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什 么? 如 果 仅 仅 从 “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来 认 识 这 个 问题 ,那 是 不 够 的 ;
归 属 不 清 也 就 决 定 了 它 不 能 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要 求 。 所 以 ,改 革 势
所 必然 。
新 闻 出版 体 制 改 革 的 主 要 任 务 , 就在 于要 在 新 闻 出版 业 内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培 育 真 正 的 市 场 主 体 ,从 而
利 ,资本 主 义 必 然灭 亡 ;但 是 ,无 论 哪 一 个社 会 形 态 ,在 它所 能 容 纳 的全 部 生 产 力发 挥 出来 以前 ,是 决不
会 灭 亡 的 ;而新 的 更 高的 生 产 关 系 ,在 它的 物 质 存在 条件 在 旧社 会 的胎 胞 里 成 熟 以前 ,是 决 不 会 出现 的 。 因此 ,马克 思 、恩格 斯 所 设 想 的社 会 主 义是 建 立 在 资 本 主 义社 会 化 大 生 产充 分 发 达 、社 会 物 质和 文化 产 品
极 大丰 富基 础之 上 的 。
显 而 易见 ,中 国的社 会 主 义 不 是 马 克 思 、恩格 斯所 设 想 的 那种 社 会 主 义 ,它是 在 生 产 力 十分 低 下 、物
质和文化产品都极其 匮乏的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邓小平 同志称之为 “ 事实上不够
格 ” 的社 会 主 义 。 改 革 开放 前 的 3 年 ,我 们 党 对 这 一 基 本 的 理论 问题 认 识 不 清 ,以 为 只要 有 了先 进 的 生 0 产 关 系,就 一 定 能够 促进 生产 力 的 发展 。 因而从 主观 愿望 出发 , “ 大 二公 ” “ 跃进 ” 一 , 大 ,想 “ 步 进 入 跑
要从理论上认清报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报 业体 制 改 革 正在 全 面推 开 。但 一 些 单位 、 一些 个人 仍 然对 这 场 改 革持 观 望 态度 ,不 那 么积 极 。 有 些
人甚至认为 ,现在报 业单位 实行的 “ 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体制挺好的 ,没有必要 完全 转制为企业。这
让 生产 关 系适应 生 产 力发展 的 水平 ,
加 快 新 闻 出版 事 业 和 产 业 发 展 ,促 进
社 会 主 义 文化 的 大发 展 、 大繁 荣 。

我 们 应 该 从 这 样 的 理 论 高 度 来 认
识报 业体 制 改 革 的 必要 性 。
共产主义” ,结果遭 受 了巨大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我们党恢复 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 线 ,认
识 到 建 设社 会 主 义 是 一 个 漫长 的 历 史过 程 ,我们 还 处在 建 设社 会 主 义的 初级 阶段 。 于是 ,才有 了 拨 乱反 “ 正” ,才有 了农 业 “ 产 承 包 责任 制 ” 的改 革 ,才有 了工 业 “ 大放 小 ” “ 种 经 济 所 有 制 并存 ” 的 改 联 抓 、 多 革 ,才 有 了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的 建 立 。 建 立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体制 是 我 们 改 革 开放 的 目标 , 因为我 们要 借 助 于这 一 经 济 手段 ,去 完 成 别 的许 多 国家在 资本 主 义条 件 下 已经 实现 的 生 产社 会 化 、 工 业化 和 现代 化 。 市 场 经 济 的 基础 是 商 品 交换 ,其 实质 是 产权 的 交换 ,因 此 ,清 晰界 定 产权 就 是 建 立 市 场 经 济 的 前提 条 件 。我 们 既 有 的 新 闻 出版 体 制 是 在 计 划 经 济体 制 下 建 立 的 ,产权
是 对新 闻 出版 业体 制 改 革 必要 性 认 识 不 清 的反 映 。
新闻 出版业为什 么要进行体制改革?这在 去年新 闻出版总署发布的 《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 闻出版体制改
革 的指 导 意 见》 中有 概 略 的 阐述 。其 中第 二部 分 第 四条 , 用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和 四 个 “ 乎 ” 是 关 ,表 述 了 “ 制 改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