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表
中医诊断学中的病证分类掌握常见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如望头面、五官、颈项、胸腹、腰背 、四肢、皮肤等,以判断病变部位和 性质。
闻诊
听声音
通过辨别病人语声、呼吸、咳嗽 、呕吐等声音变化,判断正气盛 衰和病情轻重。
嗅气味
通过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 二便等的气味,判断病邪性质及 脏腑功能盛衰。
问诊
问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 民族、职业、籍贯、现住址等, 以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和病情背
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中医诊断学要求学习者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 对复杂多变的疾病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 判断。建议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肾虚腰痛与肾阴虚阳亢
肾虚腰痛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偏于肾阳虚者,面色晄白或黧黑,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 脉沉细;偏于肾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腰部常有外伤、劳 损史。
肾阴虚阳亢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或弦劲有力。
范围和重点
病证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常见疾病的病证分类及特点
病证分类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
02
中医诊断学基础
望诊
观察病人神、色、形、态
通过望神、望色判断正气盛衰和疾病 轻重,望形体判断体质强弱和病情顺 逆,望姿态判断疾病部位和病情轻重 。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
以上为中医疾病症状定级全版表格,用于对不同症状进行定级以便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症状的不同等级,可以决定是否需
要就医以及紧急程度。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该表格,并在必要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医诊断学问诊中常见的疾病分类与诊断
广。
提高中医问诊水平和能力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是提高问诊水平的基础 。
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问诊的 准确性和有效性。
强化问诊技巧的培训
学习掌握问诊技巧,如询问方式、追问方法 等,提高问诊效率。
倡导多学科协作与交流
中医问诊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协作和交流, 共同提高诊断水平。
常用中药
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病例三:热哮
症状表现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常用中药
喉中哮鸣如吼,喘而气 粗息涌,胸高胁胀,咳 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 ,黏浊稠厚,排吐不利 ,口苦,口渴喜饮,汗 出,面赤,或有身热, 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舌苔黄腻等。
根据症状及舌脉象,可 诊断为热哮。热哮多因 宿痰伏肺,遇外邪引动 触发,痰随气升,气因 痰阻,相互搏结,壅塞 气道所致。
治疗原则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常用中药
银翘散、桑菊饮等。
病例二:痰湿咳嗽
症状表现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黏稠或稠 厚成块,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 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舌苔白腻等。
治疗原则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诊断依据
根据症状及舌脉象,可诊断为痰湿咳嗽。痰湿咳 嗽多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上 犯于肺所致。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评定标准档【范本模板】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
2.1.1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2 证候分类
2.2.1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
数。
2.2.3 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 疗效评定
2.3.1 治愈:症状消失.
2.3.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
炎.
3.1 诊断依据
3. 1。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3。1。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1。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3.1.4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1.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的"证候"是指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搜集、
分析和判断患者症状、体征和病机等信息,得出的辨证的结果和总结。证候是中医诊断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常见的证候有:
1. 外感证候:指人体被外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
2. 内伤证候:指人体因内部因素引起的疾病,如肝郁、脾虚、心火旺盛等。
3. 寒热证候:指人体体内寒热失调引起的疾病,如寒性病、热性病等。
4. 脏腑证候: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肺气虚、脾胃湿热等。
5. 气血津液证候:指人体气血津液失调引起的疾病,如气虚、血虚、津液不足等。
6. 痰湿证候:指人体内部湿气或痰湿引起的疾病,如痰湿阻滞、湿气内盛等。
7. 血瘀证候:指人体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血瘀络阻、
血淤等。
综上所述,证候是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用于描述患者症状和辨证的重要术语,有助于中医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选择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病症评级详细表
中医病症评级详细表
一、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分为四级,分别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和极重度(Ⅳ级)。
二、病症评级详细表
以下是一些常见中医病症的评级详细表,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
1. 感冒
2. 失眠
3. 脾胃虚弱
4. 肝火旺盛
三、使用说明
1.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参考以上评级详细表,对病症进行评级。
2. 根据评级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 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遵循医嘱,提高治疗效果。
请注意,以上病症评级详细表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体
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使用本表时,请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
全版: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
全版: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
1. 前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版的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中医疾病症状。该计分表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中医疾病。
2. 计分表
3. 使用说明
- 医生和病人可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在每个症状对应的分值范围内选择一个分值,以反映病人的症状程度。
- 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适当的分值,并在就医时向医生提供该计分表,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4. 注意事项
- 本计分表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 在使用本计分表时,请务必结合其他医学检查和医生的专业意见,综合评估病情。
感谢您使用本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希望能为您的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
中医证候分类与特点
中医证候分类与特点
中医证候分类与特点
1. 根据病因分类
•外感病因证候:由外界病邪入侵所致,表现为寒热邪气、风湿等各种表现形式。
•内伤病因证候:由内部因素引起,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表现为气滞、血瘀等。
•其他病因证候:如损伤、中毒等。
2. 根据病位分类
•脏腑证候:表现为某一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如肝气郁结、心火旺盛等。
•经络证候:表现为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如经脉瘀阻、经络寒凝等。
•其他病位证候:如肌肉骨骼病变、皮肤病变等。
3. 根据病理变化分类
•气虚证候:表现为气血不足、四肢乏力等。
•血瘀证候:表现为瘀血停滞、肿块疼痛等。
•阳虚证候:表现为阳气不足、畏寒肢冷等。
4. 根据症状特点分类
•寒证候:表现为畏寒怕冷、喜温缓解等。
•热证候:表现为口渴咽干、大便干硬等。
•湿证候:表现为水湿停滞、浮肿湿痒等。
•燥证候:表现为干燥口渴、皮肤干燥等。
5. 根据舌脉特点分类
•舌像证候:根据舌体形象特点,如舌暗、舌苔厚薄等。
•脉象证候:根据脉搏的变化特点,如脉浮、脉沉等。
根据中医的丰富理论和临床实践,疾病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证候特点,从而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基础。每一种证候都对应着特定的调理方法,以促进病情的改善和康复。中医证候的分类和特点的研究,为中医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6. 根据病程阶段分类
•早期证候:表现为病情初起,症状轻微,如头晕眼花、乏力等。•中期证候:表现为病情进一步发展,症状加重,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
•晚期证候:表现为病情进一步恶化,症状严重,如高热不退、昏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_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
中医内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
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
2.1.1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
增多。
2.2 证候分类
2.2.1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2.2.3 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 疗效评定
2.3.1 治愈:症状消失。
2.3.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3.1 诊断依据
3. 1.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常见中医疾病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 (二)血厥 • 各种出血,如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女性宫
外孕破裂出血。大量出血后,低血容量,面色惨 白,冷汗淋漓,心悸怔忡,四肢厥冷,临床称之 为出血性休克。 • 1.实证 • 症状——平素易发眩晕,多因急躁恼怒或入厕努 责排便而发,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 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 •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 代表方——急救:先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推或静滴, 以开其闭;或以醋或童便火淬,取烟熏鼻。汤剂: 羚羊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常见中医疾病的 诊断及辨证论治
一.感冒
• 1.风寒束表证 •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项疼痛、肢节酸痛; 鼻塞、声重、喷嚏、
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 方药——荆防达表汤(轻证);荆防败毒散(重症)加减
• 2.风热犯表证 • 症状: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咽
二.咳嗽
• 1.风寒袭肺证 •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
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 2.风热犯肺证 •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咯痰不爽,痰粘稠
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风 身热,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方药——桑菊饮加减
中医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表
中医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表
ABRD热、毒证类
ABRD00热毒证
ABRD01邪毒热证
ABRD10热毒炽盛证
ABRD11热毒炽盛,邪入营血证ABRD12热毒炽盛,热传心包证ABRD20热毒壅盛证
ABRD30热毒壅结证
ABRD31热毒壅滞证
ABRD40热毒蕴结证
ABRD50热毒蕴肤证
ABRD60热毒凝结证
ABRD70热毒内蕴证
ABRD80热毒内陷证
ABRD81热毒陷营证
ABRD90热毒内攻证
ABRD91热毒传心证
ABRD92热毒传肝证
ABRD93热毒传脾证
ABRYB0热灼营阴证
ZB病因证候类
ZBC虫证类
ZBC010虫积证
ZBC011虫结证
ZBC020虫积化疳证
ZBC030虫寄皮下证
ZBC040虫侵于脑证
ZBC041囊虫侵脑证
ZBC050虫扰魄门证
ZBC060蛔虫上扰证ZBC070蛔厥证ZBCD虫、毒证类ZBCD10虫毒结聚证ZBCD20虫毒结肤证ZBCD30蛊毒侵肺证ZBCF虫、肺证类ZBCF10虫邪犯肺证ZBCF20虫扰于肠证ZBCF30虫积肠道证ZBCM虫、湿证类ZBCM10虫湿壅络证ZBCP虫、脾证类ZBCP10虫积伤脾证ZBCT虫、痰证类ZBCT10虫痰互结证ZBD毒证类
ZBD010毒腐肌骨证ZBD020毒滞肌肤证ZBD030毒盛酿脓证ZBD040毒盛肉腐证ZBD051蕴毒腐溃证ZBD060脓毒侵袭证ZBD070脓毒蚀骨证ZBD080脓毒犯脏证ZBD090瘟毒下注证ZBD100温毒袭表证ZBD110温毒在表证ZBD120蛇毒内攻证ZBD130蛇毒上攻证
ZBD140痧毒上攻证
ZBD150疫毒攻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sofdiseasesandZHE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范围
本标准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治理、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术语、符号
3.1术语
中医病证分类
中医病证分类是将中医的各种病、证按照某些既定的原那么回进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3.2符号
圆括号“〔〕〞
圆括号中的词与圆括号前的词属于同一属性类不,采纳同一属性类不代码。
破折号“――〞
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破折号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4编制原那么
4.1中医病证分类
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中医的病、证是中医诊疗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成局部。据此,本标准对病名和证候分不予以分类。
病名分类原那么
本标准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不和专科系统进行类目和分类目分类。
.1科不类目
本标准病名的科属类不为内科、外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共计七个类目〔参见表1〕。
.2专科系统分类目
本标准病名的专科系统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二级专科划分为据分类〔参见表2〕。
证候分类原那么
本标准证候分类以中医学辨证系统回划类目;以各类目中的证候属性为分类目、细类目进行候分类。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1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管理、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领域。
2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本钱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列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同时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Y/T
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GB/T
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局部GB/T
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局部
3术语、符号
3.1
术语3.1.1
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病证分类是将中医各种病、证按照某些既定原那么
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3.2
符号3.2.1
圆括号“〔〕〞圆括号中的词与圆括号前的词属于同一类别,采用同
一类别代码。
3.2.2
破折号“――〞破折号后内容是对破折号前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3.2.3
方括号“[]〞方括号中的词可以代替局部前面的词,采用同一类别代码。
44编制原那么
4.1
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中医的病、证是中医诊断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
成局部。据此,本标准规定对病名和证候分别予以分类。
4.1.1
病名分类原那么本标准规定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别和专科
系统进行类目和分类目分类。
4.1.1.1
科别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科属类别为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口齿科、骨伤科,共计八个类目〔参见表1〕。
4.1.1.2
专科系统分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专科系统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二
中医疾病分类
中医疾病分类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医学宝库,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实践,形
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疾病分类方法。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主要是根据
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的,不同于现代西医的疾病
分类方式。本文将从中医学角度介绍中医的疾病分类。
一、中医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辨证分型:中医疾病分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脉象、舌象等方面进行辨证分型。中医将疾病分为实证、虚证、寒证、热证、湿证、燥证、血瘀证、气滞证等不同的辨证类型,以指导临床
用药和治疗。
2. 病因学说:中医疾病分类也注重病因学说的应用。中医认为,病
因主要分为外感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感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在因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根据不同的病因,中
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内伤病等不同类型。
3. 脏腑学说:中医疾病分类还延伸了脏腑学说的应用。中医认为,
人体有五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根据疾
病累及的脏腑,中医将疾病分为肝病、心病、脾病、肺病、肾病等不
同类型。
基于以上原则,中医将疾病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命名,以便于指导临
床诊断和治疗。
二、中医疾病分类的主要类型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医疾病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以下是中医疾病分类的主要类型:
1. 证候分类: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和辨证特点,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
候类型。常见的证候类型有实证、虚证、寒证、热证、湿证、燥证、
血瘀证、气滞证等。不同的证候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
实证宜清热解毒,虚证宜补益调养。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评定标准档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
2.1.1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2 证候分类
2.2.1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
数。
2.2.3 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 疗效评定
2.3.1 治愈:症状消失。
2.3.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
炎。
3.1 诊断依据
3. 1.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3. 1. 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1. 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3.1.4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中医诊断学》表里寒热阴阳
《中医诊断学》表里寒热阴阳
《中医诊断学》【八纲】
《中医诊断学》【八纲】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BD051 ZBD060 ZBD070 ZBD080 ZBD090 ZBD100 ZBD110 ZBD120 ZBD130 ZBD140 ZBD150 ZBD160 ZBD170 ZBD180 ZBD190 ZBD200 ZBD210 ZBD220 ZBD221 ZBD230 ZBD240 ZBD250 ZBD251 ZBD260 ZBD270 ZBD280 ZBD290 ZBD300 ZBD310 ZBD320 ZBD330 ZBD331 ZBD340 ZBD341 ZBD350 ZBD360 ZBD370 ZBD380 ZBD390 ZBDF ZBDF10 ZBDV ZBDV10 ZBDV11 ZBDV20 ZBDV30 ZBDV40 ZBDX ZBDX ZBDX10 ZBDXA0
风、脾证类 风盛脾虚证 风、热证类 风热偏盛证 风重于热证 热重于风证 风热俱盛证 风热壅盛证 风热袭表证 风热外袭证 风热外袭,肺经有热证 风热外侵证 风热外犯证 风热在表证 风热化火证 风热犯肺证 风热闭肺证 风热闭肺,心气虚衰证 风热客睑证 风热上犯证 风热上扰证 风热上攻证 风热伤络证 风热阻络证 风热壅目证 风热蕴肤证 风热蕴肌证 风热血热证 风热血燥证 风热痰毒证 风热痰凝证 风热疫毒证 风热邪毒证 风热邪毒外侵证 风热湿毒壅盛证 风热毒蕴证 风热湿邪浸渍证 风热停留证 风热证 风、痰证类 风痰证 风痰闭阻证 风痰闭窍证 风痰入络证 风痰阻络证 风痰上扰证 风痰上攻证 风痰瘀血证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风动痰阻证 风动痰阻,浊邪上犯证
寒湿瘀滞证 寒湿瘀郁证 寒湿蕴肤证 寒湿困脾证 寒湿入络证 寒湿阻络证 寒、脾证类 寒邪犯胃证 寒邪客胃证 寒、热证类 寒热错杂证 表寒里热证 外寒内热证 寒、痰证类 寒饮停肺证 寒饮伏肺证 寒饮射肺证 寒水上泛证 表寒里饮证 寒、气证类 寒凝气滞证 寒凝气聚证 寒、血证类 寒、心证类 寒凝血瘀证 寒凝血涩证 寒凝瘀结证 寒凝心脉证 湿证类 湿证 湿邪偏盛证 湿困中焦证 湿郁三焦证 湿邪外感证 湿邪蕴积证 湿邪浸渍证 湿、毒证类 湿毒证 湿毒侵淫证 湿毒蕴结证 湿毒蕴肤证 湿毒中阻证 湿、肺证类 湿阻肠道证 湿阻肠道,传导失司证 湿、经络证类 湿阻盘络证 湿邪阻络证 湿、脾证类 湿脾胃证 湿邪困脾证
ZBHM30 ZBHM40 ZBHM50 ZBHM60 ZBHM70 ZBHM80 ZBHP ZBHP10 ZBHP11 ZBHR ZBHR10 ZBHR20 ZBHR21 ZBHT ZBHT10 ZBHT20 ZBHT30 ZBHT40 ZBHT50 ZBHV ZBHV10 ZBHV20 ZBHX ZBHX ZBHX10 ZBHX20 ZBHX30 ZBHXA0 ZBM ZBM000 ZBM001 ZBM010 ZBM020 ZBM030 ZBM040 ZBM050 ZBMD ZBMD00 ZBMD10 ZBMD20 ZBMD30 ZBMD40 ZBMF ZBMF10 ZBMF11 ZBMJ ZBMJ10 ZBMJ20 ZBMP ZBMP10 ZBMP11
ZBMT ZBMT10 ZBMT20 ZBMT30 ZBMT40 ZBMT50 ZBMT51 ZBMT60 ZBMT61 ZBMT62 ZBMT70 ZBMT80 ZBMT90 ZBMT91 ZBMU ZBMU10 ZBMU20 ZBMW ZBMW10 ZBR ZBR000 ZBR001 ZBR010 ZBR020 ZBR030 ZBR040 ZBR050 ZBR051 ZBR060 ZBR070 ZBR080 ZBR090 ZBR100 ZBR110 ZBR120 ZBR121 ZBR130 ZBR140 ZBR150 ZBR160 ZBR170 ZBR171 ZBR180 ZBR181 ZBR190 ZBR200 ZBR210 ZBR220 ZBR230 ZBR240 ZBR250
毒、阴证类 毒、营分证类 余毒伤阴证 毒入营血证 风证类 风邪证 风邪偏盛证 风邪袭表证 风邪外袭证 风邪外袭,经气痞塞证 风邪侵袭证 风邪袭络证 风邪阻络证 卫外失固,风邪中络证 风邪犯肺证 风邪犯耳证 风邪热毒证 风、毒证类 风毒证 风毒入里证 风毒在表证 风、寒证类 风寒湿痹证 风寒证 风寒袭表证 风寒外袭证 风寒束表证 风寒化热证 风寒闭肺证 风寒束肺证 风寒犯肺证 风寒袭肺证 风寒犯目证 风寒阻络证 风寒痹阻证 风寒湿阻证 风寒湿邪证 风、湿证类 风湿证 风湿滞表证 风湿化火证 风湿化热证 风湿郁热证 风湿蕴结证 风湿蕴肤证 风湿毒聚证 风湿凌目证 风湿热证 风湿热盛证 风湿热郁证 风湿热邪攻目证
风水泛滥证 风水相搏证 风、火证类 风火证 风火蔽窍证 风火上炎证 风火上炎,痰热闭窍证 风火上扰证 风火上扰清窍证 风火上攻证 风火攻目证 风火内动证 风火毒证 风火热毒证 风火热毒炽盛证 风、血证类 风盛血燥证 风瘀证 风、燥证类 风燥证 风燥伤肺证 寒证类 寒证 寒邪偏盛证 虚寒证 腹部中寒证 寒实证 寒实阻遏证 寒凝证 寒凝胞中证 寒凝胞中,寒湿凝滞证 寒凝胞中,阳虚内寒证 寒痛证 寒邪凝固证 寒邪外感证 寒邪内阻证 寒邪内积证 寒邪直中证 寒、阳证类 寒凝阳衰证 寒、肺证类 大寒犯肺证 外寒肺热证 寒滞肠胃证 寒、经络证类 寒滞经络证 寒、湿证类 寒湿凝聚证 寒湿证 寒湿凝滞证 寒湿阻滞证
湿、痰证类 湿浊内蕴证 湿浊壅滞证 湿浊阻滞证 湿浊冲心证 湿浊蒙上证 湿浊蒙上,泌别失职证 湿浊上泛证 湿浊上泛,脾蒌湿困证 湿浊上泛,湿热蕴蒸证 湿浊下注证 湿浊中阻证 湿浊内闭证 湿浊壅闭证 湿、火证类 湿火炽盛证 湿郁化火证 湿、卫分证类 湿郁卫气证 热证类 热证 热邪偏盛证 热盛酿脓证 热盛肉腐证 热炽腑实证 腑实热结证 热入胞宫证 热入胞宫,气血两燔证 疹出热退证 热郁胸膈证 热郁成痈证 热灼胸膈证 里热炽盛证 余热未清证 热未尽证 余热未尽,肺胃阴伤证 下焦热盛证 热泪证 实热证 虚热证 热闭证 阳热内闭证 热盛动风证 热极生风证 热邪内郁证 热结血室证 邪热炽盛证 邪热留恋证 邪热郁蒸证 邪热壅结证 邪热内扰证
ZBFT70 ZBFT80 ZBFU ZBFU00 ZBFU10 ZBFU20 ZBFU21 ZBFU22 ZBFU23 ZBFU24 ZBFU25 ZBFU30 ZBFU40 ZBFU50 ZBFU51 ZBFX ZBFX10 ZBFX20 ZBFZ ZBFZ00 ZBFZ10 ZBH ZBH000 ZBH001 ZBH010 ZBH020 ZBH030 ZBH031 ZBH040 ZBH050 ZBH051 ZBH052 ZBH060 ZBH070 ZBH080 ZBH090 ZBH100 ZBH110 ZBHA ZBHA10 ZBHF ZBHF10 ZBHF20 ZBHF30 ZBHJ ZBHJ10 ZBH源自文库 ZBHM 11 ZBHM00 ZBHM10 ZBHM20
ABRD ABRD00 ABRD01 ABRD10 ABRD11 ABRD12 ABRD20 ABRD30 ABRD31 ABRD40 ABRD50 ABRD60 ABRD70 ABRD80 ABRD81 ABRD90 ABRD91 ABRD92 ABRD93 ABRYB0 ZB ZBC ZBC010 ZBC011 ZBC020 ZBC030 ZBC040 ZBC041 ZBC050 ZBC060 ZBC070 ZBCD ZBCD10 ZBCD20 ZBCD30 ZBCF ZBCF10 ZBCF20 ZBCF30 ZBCM ZBCM10 ZBCP ZBCP10 ZBCT ZBCT10 ZBD ZBD010 ZBD020 ZBD030 ZBD040 ZBD050
ZBDY ZBDY ZBDY10 ZBDYA0 ZBF ZBF000 ZBF001 ZBF010 ZBF011 ZBF012 ZBF013 ZBF020 ZBF030 ZBF031 ZBF040 ZBF050 ZBF060 ZBFD ZBFD00 ZBFD10 ZBFD20 ZBFH ZBFH 91 ZBFH00 ZBFH10 ZBFH11 ZBFH20 ZBFH30 ZBFH40 ZBFH41 ZBFH50 ZBFH51 ZBFH60 ZBFH70 ZBFH80 ZBFH90 ZBFH92 ZBFM ZBFM00 ZBFM10 ZBFM20 ZBFM21 ZBFM30 ZBFM40 ZBFM50 ZBFM60 ZBFM70 ZBFM80 ZBFM81 ZBFM90 ZBFMA0
热、毒证类 热毒证 邪毒热证 热毒炽盛证 热毒炽盛,邪入营血证 热毒炽盛,热传心包证 热毒壅盛证 热毒壅结证 热毒壅滞证 热毒蕴 结证 热毒蕴 肤证 热毒凝结证 热毒内蕴证 热毒内陷证 热毒陷营证 热毒内攻证 热毒传心证 热毒传肝证 热毒传脾证 热灼营阴证 病因证候类 虫证类 虫积证 虫结证 虫积化疳证 虫寄皮下证 虫侵于脑证 囊虫侵脑证 虫扰魄门证 蛔虫上扰证 蛔厥证 虫、毒证类 虫毒结聚证 虫毒结肤证 蛊毒侵肺证 虫、肺证类 虫邪犯肺证 虫扰于肠证 虫积肠道证 虫、湿证类 虫湿壅络证 虫、脾证类 虫积伤脾证 虫、痰证类 虫痰互结证 毒证类 毒腐肌骨证 毒滞肌肤证 毒盛酿脓证 毒盛肉腐证 毒蕴溃烂证
ZBFP ZBFP10 ZBFR ZBFR01 ZBFR02 ZBFR03 ZBFR04 ZBFR10 ZBFR20 ZBFR21 ZBFR22 ZBFR23 ZBFR24 ZBFR30 ZBFR40 ZBFR50 ZBFR60 ZBFR61 ZBFR70 ZBFR80 ZBFR81 ZBFR82 ZBFR90 ZBFRA0 ZBFRB0 ZBFRC0 ZBFRD0 ZBFRE0 ZBFRF0 ZBFRG0 ZBFRH0 ZBFRJ0 ZBFRK0 ZBFRK1 ZBFRL0 ZBFRM0 ZBFRN0 ZBFRO0 ZBFROO ZBFT ZBFT00 ZBFT10 ZBFT11 ZBFT20 ZBFT30 ZBFT40 ZBFT41 ZBFT50 ZBFT51 ZBFT60 ZBFT61
蕴毒腐溃证 脓毒侵袭证 脓毒蚀骨证 脓毒犯脏证 瘟毒下注证 温毒袭表证 温毒在表证 蛇毒内攻证 蛇毒上攻证 痧毒上攻证 疫毒攻窜证 疫毒攻喉证 疫毒内闭证 疫毒侵袭证 疫毒薰蒸证 余毒攻窜证 余毒凝滞证 余毒未清证 余毒未清,卫气虚弱证 正虚毒炽证 正虚毒结证 正虚毒恋证 体虚毒恋证 先天遗毒证 毒邪蕴结证 毒邪流窜证 毒邪内闭证 毒邪内攻证 邪毒在表证 邪毒内拢证 邪毒内陷证 邪毒内陷心脏证 邪毒久留证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证 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证 邪毒入营证 邪毒壅塞证 邪毒引睾窜腹证 邪毒传里,肺胃热盛证 毒、肺证类 毒侵肺卫证 毒、气分证类 毒入气营证 毒在气营证 毒燔气营证 毒壅气分证 毒燔气血证 毒、心证类 毒、血分证类 毒陷心肝证 毒入血分证
湿阻脾胃证 湿、热证类 湿热证 湿热并重证 湿重于热证 热重于湿证 湿热内侵证 湿热内蕴证 湿热化燥证 湿热化火证 湿热冲心证 湿热蒙心证 湿热动血证 湿热酿痰证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湿热浸淫证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证 湿热伤胃证 湿热伤阴证 湿热上蒸证 湿热下注证 湿热下注,膀胱滞涩证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证 湿热下注,肝胆湿热证 湿热蕴结证 湿热蕴阻证 湿热蕴 蒸证 湿热薰蒸证 湿热蕴毒证 湿热蕴伏证 湿热壅盛证 湿热壅结证 湿热壅滞证 湿热壅阻证 湿热瘀阻证 湿热瘀滞证 湿热血瘀证 湿热蕴肠证 湿热中阻证 湿热阻络证 湿热火毒蕴结证 湿热火毒蕴盛证 湿热疫毒证 中焦湿热证 下焦湿热证 湿郁化热证 湿热毒盛证 湿热毒聚证 湿热毒蕴证 湿热毒结证 湿邪热毒证
ZBMP12 ZBMR ZBMR00 ZBMR01 ZBMR02 ZBMR03 ZBMR10 ZBMR20 ZBMR30 ZBMR40 ZBMR50 ZBMR60 ZBMR70 ZBMR80 ZBMR81 ZBMR90 ZBMR91 ZBMRA0 ZBMRB0 ZBMRC0 ZBMRD0 ZBMRD1 ZBMRD2 ZBMRD3 ZBMRE0 ZBMRE1 ZBMRF0 ZBMRF1 ZBMRG0 ZBMRG0 ZBMRJ0 ZBMRK0 ZBMRK1 ZBMRK2 ZBMRL0 ZBMRL1 ZBMRL2 ZBMRM0 ZBMRN0 ZBMRO0 ZBMRP0 ZBMRP1 ZBMRR0 ZBMRS0 ZBMRT0 ZBMRU0 ZBMRV0 ZBMRV1 ZBMRV2 ZBMRV3 ZBMR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