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合集下载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精选8篇)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精选8篇)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1.目的为了完善化学品安全管理,做好意外事故应急救援,使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员工安全和健康,特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范围本预案使用与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的如下事故2.1泄漏(正己烷、甲苯、有毒易燃液体)2.2人体意外接触(正己烷、甲苯)伤害。

2.3正己烷职业中毒3.组织领导及职责3.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对救援队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3.2应急救援队由义务消防队员,现场救护员,以及组长以上组成,分两个应急救援小组。

3.3责任分工3.3.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接到发生严重事故时应指挥应急救援队按有关方案实施救援。

3.3.2应急救援队接以发生事故广播时应到大门保安处集合,接受任务,开往现场进行救援。

3.3.4遵循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各类事故应急程序4.1泄漏4.1.1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

4.1.2警告附近同事不要接近,并设立警示牌。

4.1.3切断火源(若易燃泄漏,则必须切断污染区的点火源)4.1.4急救伤员(参照化学危险品受伤人员急救程序执行)4.1.5穿上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毒口罩、眼罩)4.1.6处理泄漏(泄漏场所通风――堵漏或更换容器――清理泄漏液――用清水清洗地面)4.2身体意外接触伤害4.2.1根据受伤人员的的状况决定用厂车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4.2.2迅速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顺畅。

4.2.3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注意:氰化物中毒不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2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2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2022年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 在⽇常的学习、⼯作、⽣活中,难免会发⽣⼀些不在⾃⼰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2022年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1 第⼀条:本预案所指的重特⼤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是指突然发⽣的重⼤⾃然灾害、⽕灾、⼈员伤亡、公共卫⽣事件、恐怖袭击或其他事件。

第⼆条:指导思想:各类企业的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作坚持“以⼈为本,救⼈第⼀”和“快速有效”的指导思想。

安全事故发⽣后,按照统⼀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反映,处置得⼒的原则迅速启动,组织实施安全⽣产应急救援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将⼈员伤亡、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第三条:成⽴我镇安全⽣产应急救援领导⼩组(附后) 第四条: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1、全⾯掌握各类企业重⼤危险源和重⼤事故隐患情况,绘制安全事故分布图。

2、整合救援资源,合理组建专业救援队和社会救援组织,有效配置各类抢险仪器、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组织开展安全事故隐患,周围⼈员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救知识。

4、接到事故报告后,⽴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组成抢险救援机构,并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作。

5、指导救援队伍和组织进⾏摸拟演练,并及时修订安全预案。

第五条:重特⼤安全事故(险情)报告 重特⼤事故(险情)发⽣后,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作,先采⽤⼝头报告,再以书⾯形式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的企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判断、抢险救援的进展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和抢险处理的有关事宜。

第六条:重特⼤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重特⼤事故(险情)发⽣后,要⽴即组织专业队伍和有关⼈员迅速开展抢救、处置⼯作,控制事故(险情)扩⼤,为后续救援抢救创造条件。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本原则、突发事件分级、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重建、法律责任等内容。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责任追究等内容。

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备案、修订、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该条例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保障、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二、政策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行业标准依据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该规范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法。

2.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评价要求。

3.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管理、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依据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2. 各地市、县(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广州市安全生产条例》、《深圳市安全生产条例》等。

五、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依据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等。

怎样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怎样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怎样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定义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组织制定的一套具体措施和方法,它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有关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应急处置工作的程序规范和预先计划,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提供具体指导的技术文件。

二、应急预案的目的1.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损失。

2. 保障员工、企业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3.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1. 确定编制责任人和委员会:企业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工作小组成员和责任分工。

2. 信息收集和分析:收集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资料、图纸和图表等信息,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完成风险评估分析: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潜在危险源,进行可行性分析。

4. 制定应急预案策略:根据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制定应急预案策略与预案架构。

5. 编写应急预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应急预案内容。

6. 完成应急预案的审定和发布:经有关领导审核同意后, 完成应急预案的正式发布并通知相关人员。

7. 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和修订: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对原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目的: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目的。

2.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规定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对应急预案的具体对象进行明确。

3. 应急预案的预警机制:明确应急事件的预警机制,包括预警标准和预警的主要内容。

4. 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体系,规定预案启动机制和指挥部组成人员。

5. 应急预案的各类应急措施:针对不同应急情况,规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应急预案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明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及保障措施。

7. 应急预案的人员防护和安全疏散:制订人员防护和安全疏散措施。

8. 应急预案的通讯联络和报告程序:规定应急事件发生时的通讯联络和报告程序。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一、前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迅速组织救援,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预先制定的应对方案。

编制依据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和指导,是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提。

本文主要从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实际情况等方面阐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二、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措施、事故处理等内容。

编制应急预案应遵循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满足,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为了预防和减轻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的法律。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考虑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要求,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4.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发布、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实效。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合理、有效。

5.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代码》等,都是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应急预案依据1. 国家应急预案:国家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于指导全国应急工作的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应遵循国家应急预案的要求,确保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与国家应急预案相衔接。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各类企业和组织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4)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5)关于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6)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3.相关技术和规范:(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4)《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规范》(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各类企业和组织,包括工矿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

四、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事故预防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要把事故预防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认真履行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企业⽣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企业⽣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现实的学习、⼯作、⽣活中,难免会发⽣⼀些不在⾃⼰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常常要提前编制⼀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是⼩编整理的企业⽣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企业⽣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编制⽬的: 根据我公司化学品可能发⽣燃烧和化学品⽪肤烧伤的特点,防⽌重⼤安全事故发⽣,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的事故,保护职⼯⼈⾝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和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危险性分析: 1、企业概况: 我公司位于临朐县冶源镇宫家坡村东,公司占地⾯积15000平⽅⽶,其中库房⾯积520平⽅⽶,车间540平⽅⽶,职⼯50⼈,⽣产⼯⼈20⼈,主要⽣产造纸化学品。

2、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所⽤的化⼯原料硬脂酸和AKD原粉能够燃烧。

丙烯酸对⼈体有强腐蚀,易灼伤⽪肤,眼睛直接接触能造成灼伤。

三、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公司成⽴⽣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作组。

1、指挥部组成⼈员和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指挥部主要职责: ⑴、组织制定公司安全⽣产制度。

⑵、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⑶、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⑷、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作。

⑸、及时准确报告和⽣产安全事故。

2、⼯作组成员和职责: 灭⽕组:负责消防、抢险。

程世⽟李洪俊郑军波鞠录民车秀⽂刘兴斌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夏明娟马占⽟ 通讯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张洪波魏先坤 警戒组:负责现场治安、疏导、交通管理。

⾐光临孙福涛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王秀海宫军 四、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措施: ⑴、建⽴安全⽣产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⑵、定期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教育。

⑶、加强车间通讯,完善避雷设施。

⑷、减少车间存料,原料与电器氧化剂障离。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单位或组织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保护环境。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预案的编制目标、组织架构、应急救援措施、演练和培训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以帮助企业或单位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预案。

I. 编制目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目标是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引发的损失并维护环境的稳定。

编制预案时要明确定义预案的目的和范围,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应急预案的覆盖范围,包括预案适用的单位、场所和设备等。

2.确立预案的预警和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的标准和流程。

3.确定预案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II. 组织架构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时,相应的应急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在编制预案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确定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部、技术支持组、救援队伍等。

2.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传递和指挥决策的高效性。

3.明确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要求,确保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III. 应急救援措施事故应急预案中的救援措施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措施以减少伤害和财产损失。

在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以下要求:1.明确事故的分类和级别,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确定物资和设备保障措施,包括储备物资、装备设备和应急通讯器材等。

3.制定人员疏散和安全疏散路线,确保安全撤离。

IV. 演练和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演练和培训来验证和提高。

演练和培训要求如下: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模拟事故场景和紧急情况的演练。

2.评估演练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更新预案。

3.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V. 管理和监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和监控是保证预案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在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建立应急预案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别、性质、特点和范围等情况制定的事故发生时的组织、技术措施和其他应急措施。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辯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

(二)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应急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要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四)《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消防安全职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一旦发生,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应当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工作。

编制小组应当充分调研企业的生产设施、工艺流程、物料储存等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类、分级,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其次,在编制应急预案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建立不同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责任人和沟通流程。

另外,企业应当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最后,企业应当定期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及时更新信息和应对措施,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应急预案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对企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细致的预案编制和演练,才能有效应对各类
突发安全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一、背景介绍生产安全事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一旦事故发生,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至关重要。

本导则旨在提供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以指导企业在事故发生时做出正确反应,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原则1. 密切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危险源和应急资源,量身定制应急救援预案。

2. 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预案编制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采用符合实际的方法和措施。

3. 统一预案编制标准:参考国家和地区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编制的预案符合相关要求。

4. 预案的灵活性:预案编制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编制步骤1. 事故风险评估首先,企业应进行全面的事故风险评估,包括识别潜在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通过对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生产人员等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出所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从而为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有力依据。

2. 预案内容确定根据事故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预案的主要内容。

预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责任人、应急组织架构、应急资源和装备、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与传递、社会协调与支持等。

3. 预案实施准备在编制预案前,企业需要做好预案实施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各类应急救援方案、备案重要应急资源、修订或制定相应的内部流程和规定、加强应急演练等等。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预案编制与审定根据预案内容的确定,开始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的编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预案编制完成后,需进行内部审定,确保预案的合理、完整和可行性。

5. 预案推广与培训经过审定的预案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并进行培训,以确保员工熟悉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流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文件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文件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文件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旨在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统一和科学的预案指导,制定应急预案编制文件,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复达标。

加强事前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2. 承担主体责任。

公司各部门、员工均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起相应的责任。

3.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公司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领导、协调处置。

4. 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严格遵守应急预案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5. 向社会公开透明。

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向社会公开事故信息。

四、应急预案编制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坍塌、事故伤亡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应急预案编制主体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应急指挥中心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六、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本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2. 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3. 应急预案的编制主体4. 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5. 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等级6. 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7. 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措施8. 应急预案的应急物资储备9. 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和评估10. 应急预案的应急信息发布和公众救援七、应急预案的执行1.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预案的执行由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和协调。

2. 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置,不得私自擅离职守或临时决定。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企业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以下将介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1. 确定编制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2. 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二、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1. 收集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资料。

2. 分析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等情况,评估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

三、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1. 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识别各类危险源。

2. 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及影响范围。

3.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重点。

四、评价能力与资源1. 分析企业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

2. 评估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确定应急响应所需的资源需求。

五、建立应急反应组织1. 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等。

2. 规定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协作关系。

六、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救援计划方案1. 根据事故类型、影响范围等因素,选择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

2. 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七、编制各级应急救援计划1. 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程序、措施等。

2. 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事故类型,制定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

3. 编制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用的应急处置措施。

八、预案评审与发布1. 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对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应急预案。

3. 将应急预案印发至企业各部门,组织员工学习培训。

九、预案的实施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2. 根据演练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资料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资料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 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

2.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

3. 生产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

4.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5. 其他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企业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企业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2)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警戒、交通管制、秩序维护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人员调配等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响应(1)企业应急指挥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组迅速组织人员、物资、装备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3)安全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2. 长期响应(1)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做好物资、装备保障。

(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

3. 装备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装备的完好、有效。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4. 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综合治理,全面覆盖3. 适时更新,动态管理4. 上下联动,协同作战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泄漏、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物体打击等。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企业内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指挥应急处置行动;(4)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5)评估应急处置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2)组织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3)收集、整理和发布应急信息;(4)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5)监督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其主要职责如下:(1)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迅速赶赴事故现场;(2)开展现场救援和事故调查;(3)实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4)协助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5)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事故调查。

六、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的调配;(3)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企业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企业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企业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灾害,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安全事故等,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因此,编制应急预案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和要点。

1. 风险评估和分析:首先,企业应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包括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业务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通过识别和评估可能的灾害和风险,企业能够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设定目标和指标:企业需要确定应急预案的目标和指标。

这包括了解在不同灾害和风险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保护措施。

同时,企业还需制定一系列的预警指标,以便在灾害发生前能够及时预判和准备。

3. 制定应急组织架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企业需要制定应急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这样可以确保在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有序地参与应急工作,并有效地协调各方的合作。

4. 制定应急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应对措施和资源调配。

针对不同的风险情况,企业需要制定不同的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企业还应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定期演练和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企业还需定期评估和更新预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风险。

总之,应急预案是企业保障自身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和有效实施应急预案,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因此,每个企业都应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专项方案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专项方案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 国家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3. 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适用范围本专项方案适用于企业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企业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应急救援队伍:企业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等,负责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 应急救援协作单位:企业与周边单位、社会组织建立应急救援协作关系,共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应急救援预案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置流程、措施和责任分工。

2.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火灾报警、灭火、疏散、救援等流程和措施。

3.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企业内部和周边道路交通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警、救援、疏散等流程和措施。

4.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企业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警、污染物控制、环保部门协调等流程和措施。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报警: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评估: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

3. 救援行动:应急救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疏散引导等工作。

4. 资源调度: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讲课提纲)一、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一是在事故发生前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二是在事故发生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损失、事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事故防范措施是针对事故原因而采取的。

1、事故的直接原因。

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条件,可分为:(1)物的不安全状况,即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场地、环境、物料的储运与使用以及使用的能源动力的供给方式不符合安全要求。

(2)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人的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如违反安全制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指挥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

指直接原因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即直接原因的产生原因,主要有:(1)技术方面。

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或不熟悉不熟练,经验不足等。

(2)思想认识方面。

对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安全;安全法制观念淡薄、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盲目自信等。

(3)健康状况或心理状态方面。

如听力、视力不良,带病工作,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等。

(4)教育方面。

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或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5)管理方面。

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无章可循,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职责不明确、人员不足,检查督促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等。

前三项与职工个人有关,后二项与企业管理有关。

3、预防的基本对策(1)生产条件安全化。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并做好设备、安全设施维护的保养;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做好登记、建档、评估、安全监控、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

(2)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使每个职工都重视安全,又懂得如何安全地进行生产。

根据职工的性格特点合理安排工作,注意疏导不良情绪,以免精神不集中于工作而导致行为差错引发事故。

(3)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用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安全生产秩序,惩戒违章行为,加强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

(4)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并维护保养好,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完善救援预案。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什么是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预先制定好的,当发生突发性事故时,用于指导救护受伤人员,控制事故危害源,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的行动方案,是事故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制定预案的目的是减少事故的损失。

2、为什么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1)是安全生产法律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第五项就是“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六十六条还对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作了具体规定。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制定应急预案。

消防法第十三条对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作了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人员与装备。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定义务,如不履行则要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在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见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五条、消防法第四十一条)。

(2)是减少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需要。

重大事故具有复杂性、灾难性、突发性。

如果事前周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和训练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那么一旦事故发生时就能沉着应对,按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从而避免因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对灾情与事故的扩展判断不准、决策失误、措施不当、救援物资及装备不足、通讯联络不畅、人员不熟悉抢险救灾方法、多头指挥等情况。

就能及时救护伤员、迅速疏散群众、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源、避免事故扩大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1)基本情况①危险源情况,包括: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或引发危险的活动)、规格(能量的释放量、危险物质的储量、参与活动的人数)、潜在危险性(火灾、爆炸、中毒、人员拥挤践踏、落水坠落、垮塌等)、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分布危险源具体位置及其周边情况、存在条件(存储状态、存储条件的安全可靠性、监控预警与安全防护程度)、触发因素(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部条件,可分为雷击、台风等自然因素,操作失误等个人因素,无章可循、判断或决策失误等管理因素)。

危险源的情况通过危险辨识而得到。

②灾情预测,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别(如火灾、中毒)及相应的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事故扩大(如引发二次事故)、蔓延(受灾区域增大)的可能性及触发条件,以及相应的后果和蔓延的方向等。

这是通过危险性评价而得到的。

③地理、气象、周边环境(如河流、地形,常年主导风方向、最高气温,道路、出口、周边单位及人员情况、周边的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情况等)。

④企业内部的总平面及布局,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位置,道路的分布及净宽净高,重大危险源、配电、供水、通讯等要害部位位置,动力管线走向,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的分布,建筑物的结构及耐火等级、通道、出口情况等。

⑤救援力量及其分布,包括本单位及本地域医疗救护、事故控制、危险排除、危害状况监测、灾害扑灭、污染物消洗、人员物资疏散等能力的大小;救援力量的分布、联络、动用及时效等。

(2)应急救援的原则(3)救援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是实施应急预案的组织保障。

一般可由指挥中心、现场处理、救援技术支持、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等机构组成。

应确定总指挥和指挥人员,各救援机构负责人和组成人员,还必须明确总指挥、各救援机构负责人不在时依次递补的顺序。

应具体规定指挥中心和各救援机构的职责,总指挥、各救援机构负责人及组成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①指挥中心由总指挥、指挥人员、通讯人员组成。

其职责:发生事故时,接报警后判断灾情,启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应急救援行动、具体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协调各救援机构的工作;收集事故信息,掌握灾情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必要时调整救援方案和调配人员;向有关机构报告事故,与外部有关机构联系动用社会救援力量,与外部救援队伍互通情况、协调救援;发布事故信息;记录应急救援情况;总结并向上级报告应急救援情况,针对预案实施情况完善预案。

负责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并根据演练的情况修改、完善预案;检查各救援机构的日常工作台和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②现场处理。

由熟悉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组成。

其职责:按指挥中心的指令、具体实施现场应急救援,排除险情,控制引发事故的危害源,防止事故扩大蔓延;消除、消洗泄漏的有害物,防止扩散;监测危害状况(如毒物浓度、压力容器压力等);抢修因事故损坏的救援急用设施,保障救援用水用电和交通、通讯;终止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的运行;掌握灾情发展和现场动态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记录现场情况;保护现场以利事故调查;协助医疗救护人员从现场抢救、撤离伤员。

③救援技术支持。

由生产、技术部门中熟悉企业生产系统情况和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结构性能与物料理化性质,以及生产操作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其职责:为指挥中心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供生产系统的相关信息,为现场救援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记录工作情况。

④医疗救护。

由医护人员和熟悉现场伤员处置的人员组成。

其职责: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迅速将伤员从现场撤离,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再转送医院;记录伤员救护情况,登记伤亡人数及名单,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伤员抢救情况和伤亡人员名单。

⑤后勤保障。

由治安保卫和后勤人员组成。

其职责: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准确登记统计疏散人员名单,保障安全疏散;核查现场人员与疏散人员名单,确定失踪人员名单;对事故现场实施安全隔离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持秩序,保证道路通畅,保障救援物资和伤员安全顺利运送;协助保护事故现场;加强安全保卫防止治安事件;记录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救援情况。

救援组织机构应配备相应的救援装备,包括通讯、急救、排险抢修、危害监测的设备,消防器材、防护用具、相关图表及名单,人员应有标识明显的服装或标志以利于识别。

(4)各种应急程序及相关文件应急程序是指导救援工作的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各项救援工作的具体步骤,使救援工作急而不乱、指挥有序。

可分为实施救援预案的程序和专业救援队伍现场救援工作的程序。

①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预案实施的程序发生事故或征兆→报警→接报→发出救援命令→开始救援行动→现场处理→结束救援这是预案实施的基本程序,对其中每一步程序都应再制定出具体详细的步聚和要求。

②现场救援工作程序。

这是救援工作的具体方法与步骤,不同的救援工作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如事故控制、抢险、灾害扑救、人员疏散的程序、伤员现场救护及转送的程序。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③记录表格。

是记录的标准化格式。

④相关图表。

是以图表形式记载与救援直接有关的备查信息。

如救援组织机构图,工作程序框图,相关政府部门、医疗单位、外部救援机构一览表,救援力量的分布、联络、动用及时效的表格,记载与救援直接有关的备查信息的总平面布置图(标有厂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常年主导风方向等气象情况,厂外道路,周边单位的性质及其重大危险因素,厂内建筑物的分布及其结构、通道、出口情况,道路的分布及净宽净高,水、电、气等管线走向,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的分布,危险物品的分布,要害部位的位置,应急指挥中心的位置等),列有包括通讯工具号码、家属姓名及联络方式等个人基本信息的员工名单等;⑤事故现场警戒、应急物资供给、通讯及运输保障等措施;⑥现场保护与生产恢复的措施;(5)各种工作制度。

是救援机构的管理制度,是救援人员的行为规范。

如值班制度、救援物资与设备的管理制度,救援装备维护保养制度、培训与演练的制度、预案的教育、演练与修改完善的制度。

4、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

是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存在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应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对虽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但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活动也应制定预案,这类活动多在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由于人数众多、人员高度集中造成拥挤,引起垮塌、践踏、挤压窒息、落水、坠落而造成伤害。

5、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1)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相邻单位的利益。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