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综合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出炉 各科重点解析
江苏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出炉各科重点解析江苏2009年高考说明正式出炉。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表示,江苏2009年高考说明将是广大考生复习迎考和教师教学的参考,同时也是明年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分别对语、数、外、理、生、化、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的命题思想、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典型题示例作出了详细的解读。
六门选修科均采取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试卷也都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命题以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测试为导向。
本报特地在第一时间邀请扬州名师为考生解读2009年高考说明6门科目,同时给出复习建议。
语文减掉14行文字量,加强主观题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根据江苏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
必考、选考和加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60分。
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40分,延时3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表述题、要点归纳题、写作题等。
■内容比例必考内容:1.现代文阅读,4题,23分。
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2.古代诗文阅读,6题,37分。
其中单项选择题3题9分,古文翻译题10分,古诗鉴赏简答题10分,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3.语言文字运用,4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表述题。
4.写作,1题,70分。
选考内容: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的题目。
1.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15分。
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2.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5分。
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2009年江苏省语文考试说明权威精评稿
2009年江苏省语文考试说明权威精评稿2009年江苏省语文考试说明权威精评稿1.字音、成语、病句三选二。
字音:音形义三者结合,主要考查两类:形声字、多音字(意义不同)词语:主要考成语,望文生义类/感情色彩类/特殊搭配类病句:同样明确六种类型,不考查病句修改2.语用题三种类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中选两种考查一般带有两种性质:造句性质理解和表述结合在一起(定向筛选、分类概括)3.文言文还是记叙类,符合“浅易”要求虚词今年在示例题中出现了,意图强调虚词的地位,不是不考,最近两年没有考而已。
如果考查可能出现专门的虚词选择题,也可能和第一题合并。
但实词是第一位的。
翻译:强调如下几点古今词语有别,翻译中出现这样的词语要留意差别;有疑难时候要回到文中联系上下文;必须直译,实词必须译出,注意句式,保持句子通顺。
4.古诗鉴赏学会概括,要上升到“上位概念”,比如09年诗歌鉴赏对颔联和颈联应该上升到“自然永恒”和“人世沧桑”的两相对照上来;修辞手法不能投机,不能多答、乱答;5.名句4+2+2 名篇向名句靠拢6.现代文阅读散文和小说两类文体为主;写实的和象征的两类倾向;江苏最近两年以写实为主(分清楚,学生考试中“象征”太多,比如《侯银匠》中的“花轿”被乱象征)探究题:有答案,但不能一种;增加探究背景和创作意图类,主要针对《侯银匠》中学生的理解背离作品主题和创作意图现象:不少学生认为作品写了侯银匠和侯菊之间的矛盾,侯菊对侯银匠不孝等。
7.论述类和实用类学生不会概括(实用类第二题);概括不全面(论述类“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针对文本而言的作用很多学生答不出来)8.附加题区别于必考部分文本,该部分的文本以议论类为主;6个断句点,倒扣分;名著阅读:选择题得分非常低。
9.作文审题难度不要太大容量大,方面多导语+命题08.06.25.《中华读书报》刊载了孙绍正先生的文章批判江苏卷作文题诗意太浓,议论偏少。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2009年高考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分析及满分高考作文评点
2009年高考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分析及满分高考作文评点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品味时尚”,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行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充满挑战和思考的作文题目,既考查了考生的应试能力,也考察了考生的素质和思想境界。
作文是高考中的一个特殊试题,既是应试的重要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是区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从考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具备了遵守规则、切合题意的能力,同时又表现出独特的主论、深刻的感悟、真切的情思,充分展示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
作文中理性的沉思与感性的体验相互交融,把素养与创新融合起来,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佳作。
虽然就“品味时尚”而言,存在着考生因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感受及认识差别,似有一定的公平性问题,但命题者的着眼点显然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并寄希望于学生写出一点思想和境界来。
在考查要求上,也延续了江苏卷最近三年“材料+命题”的形式,稳中求新。
这种命题方式不为新而新,不增加考生审题的难度,同时又引导考生体味和反思自身或同龄人的“时尚”追求,学生容易入题。
总之,这道作文题目考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既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查了考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这是一道非常有意义的题目,既提示了教育者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也提示了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文化境界。
文章格式已经修正,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如下:时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不同的年龄、文化、地域和个人都有不同的时尚观念。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时尚是一种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方式。
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时尚的本质?是否仅仅是盲目跟风,追求所谓的“潮流”?在这个时尚潮流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品味时尚。
品味时尚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表面,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境界。
我们需要仔细体会、玩味时尚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元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时尚的本质,领悟到时尚的深层意义。
当然,时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解读及应对方略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解读及应对方略作者:蒋玉军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9年第05期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近期已经闪亮登场,较之于2008年,有一些内容发生了变化。
下面笔者就《说明》的整体内容,谈谈它的调整变化与2009年高考的应对方略。
一、关于“语言文字运用”(一)调整变化1.内容的变化。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于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测要求与去年相比几乎无变化,只是将“表达应用”中的第(7)点中的个别语言表述做了适当调整,将“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述调整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更加合理规范。
2.分值的变化。
语言文字运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题共18分,变成了4题共计15分,其中语音题、病句辨析题和词语运用题3道选择题只考其中的两道题(语言运用中其他考点不变)。
这个变化表明高考语文在减少总题量,以增加同学们答题的时间,并非意味着高考在淡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能力。
(二)应对方略1.灵活识记。
《说明》对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一块有明确要求: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其实,2006年考查了“校”、“角”、“参”、“泊”、“着”等12个多音字,2007年又考查了“调”、“识”、“朝”等4个多音字,2008年考查开始变得综合起来,既考查了“识”、“剥”等6个多音字,又考查了“箴、缄”等6组形声字。
我们审时度势可以发现,这一块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与形声字,复习的范围应是“常见的多音字”、“容易读错的字”、“成语中的难读字”。
2.规范书写。
这一块的考查,2009年高考仍然是放在作文里进行考查,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因此,加强汉字规范化的书写,已经显得特别重要。
3.积累成语。
2009语文高考考试说明-PPT文档资料-专业PPT文档
(一)命题作文
最近几年考场命题作文在推出命题前,往 往增加了一些语言材料,融合了材料作文 的部分特点。要明确考题的意图所在,不 能看到标题就只管写,而应先分析附设材 料有什么意义。一般地说,这些材料有思 路提示、主题暗示、虚拟情境、示例列举 等作用。
语文参考试卷:请以“秋将至”为题,写 一篇作文。
(3)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此块内容最大的 变化是新增“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 讨”“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论述题。
此论述题及上所言探究题,要充分注意。
2.试卷结构,语言表达运用由31分压缩为 24分,现代文阅读由30分增为32分,古诗 文阅读由29分增加到34分。
考生应全面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尽可能 涵盖材料的各方面;进行逻辑分析,寻 找材料与材料间、材料与观点间的“桥 梁”或“中介”;明确写作方向,由具 体、个别,推出抽象、普遍的结论或道 理。
3.赏析作品形象
诗歌形象指的是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 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实物载体或事件 动作(心理、神态等)。我们要通过语言捕捉形 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之中的社会寓意,理解 其中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诗词作品中的形象 大致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 物形象指作品中的诗人形象“我”或寄寓诗人情 感理想的他人形象。景物形象指情中景,也可以 说是自然意象。写景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表现主观情思。有时诗歌撷取几个 意象,彼此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能割裂开来。 事物(情节)形象指诗人借助某种具有特定内涵 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如咏物诗的“物”和 送别诗中的动作和神态细节等。
指点解题技巧,强化答题规范:
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采用三段论方式: 首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正反皆可(第7 题,测试卷和样卷有所不同,样卷对里面 列举的网络流行词进行了改动,删除了 “酱紫”“GG”,增加了“雷人”“山寨” 等,明显增大了网络流行词的正面形象色 彩,使得论题更具有中性色彩);论证或 解说自己的论点,包括反面驳斥相反论点; 总结延伸自己的观点。
2009年高考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分析及满分高考作文评点
200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分析及满分作文评点写作教学0112 0929200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分析及满分作文评点一、真题“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1)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康青春原点评“品味”后的深思作文,是高考中颇为特殊的试题。
它是“应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又是“素质”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分,在“作文”中显得苍白无力。
“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限制”与“自由”,种种矛盾,都在“作文”中交汇,使得高考作文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道题目。
在某种意义上,高考作文题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出个人的“素质”,体现出“人”的精神。
是“解题机器”、是“电脑”无法解决的“试题”。
70分的赋分,尚不足以表达“作文”的重要———据说,英国的“语文高考”,只考两道作文题,一篇是想像与描述性的,一篇是讨论性的,正相当于我们的“记叙文”与“议论文”。
中国封建社会以文章取“士”,现如今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亦是如此。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高考作文,既显示了考生遵守“规则”、切合题意的能力,体现出作文考试的“客观性”;又表现出独特的主论、深刻的感悟、真切的情思,充分展示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
理性的沉思与感性的体验,交相辉映,加偏至而少偏颇,把“素养”与“创新”融合起来,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佳作。
从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观照当今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亦可深思写作的种种问题。
2)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江苏省洪泽中学魏兴福沈良先【命题立意】虽然就“品味时尚”而言,存在着考生因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感受及认识差别,似有一定的公平性问题,但命题者的着眼点显然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并寄希望于学生写出一点思想和境界来,体现了江苏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特点。
在考查要求上,也延续了江苏卷最近三年“材料+命题”的形式,与前几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和新鲜出炉的09年其他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相比,该文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安守本真、不追时尚,稳中求新。
解读江苏2009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鉴赏分值加大
解读江苏2009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鉴赏分值加大对比变化1、加大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力度。
和去年相比,虽然文学类文本阅读由必考内容的第一块变成了第三块,但是,位置的退后丝毫没有降低它在语文考试中的分量。
古代诗文阅读分值增加了3分。
文言文翻译由去年的9分提高到10分,古诗鉴赏由8分提高到10分。
两部分增加的6分,来源于两处:一是选考部分现代文阅读,这部分由去年的4题变成了3题,分值由18分变成15分;一是语言文字运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题18分变成了4题15分。
2、调整充实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
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并具体阐释说:"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三处调整。
第一是对探究能力要求的解释,由去年的"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变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其次,把去年的第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第二点"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合并为一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诠释此项要求时,去掉了去年方法性的提示"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再次,将去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改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具体明确。
备考建议1、按点复习,逐一落实。
语文高考重在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对考试说明上规定考查的各个能力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要一一复习,并通过训练逐个落实,切不可凭着侥幸,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2、加强训练,规范写作。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摘要逐题解析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摘要逐题解析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题,共15分)第1题,考查语音(选择题,3分)。
此题难度有所降低。
考查的还是一字多音的辨析。
每个选项3组。
共涉及到12个字。
分别是“调、降、塞、省、拓、纤、圈、薄、重、否、乐、屏”。
没有什么冷僻的字,都是平时生活中常用的字。
预计,明年语音题还会考,也还会沿续这样的例题思路。
因此复习时,以多音字的辨析为重点。
第2题,辨析病句(选择题,3分)。
语病类型涉及到:1、成分残缺。
A中“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中“事件”后缺“发生”。
D中“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由于”放在“青少年”前面,使句子主语残缺。
2、搭配不当。
A中“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句中“频率”“增加”搭配不当。
3、不合逻辑。
B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存在的问题”是“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而不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
该题难度适中,病体也不怪诞。
只要考生达到训练要求,都能得分。
以后复习辨析病句,不要做偏怪的题,要把重点放在语法水平的提高上,做到从理性上认识病句。
单纯的多练,学生负担重,效果不明显。
第3、4题,是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是命题者的“自留地”。
可以在考试大纲的范围(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内,较自由地创新。
形式活泼多样,往往有新题型。
第3题(4分)是根据提供的材料,提取信息,给“洼地效应”下定义。
属于“压缩语段”中的下定义。
题意是综合环境好,资金、项目、技术这些生产要素就会向这里集中,就像“洼地”由于地势低,四周的水就向这里集中一样。
看懂题目做起来也不难。
第4题(5分),根据语境(参观地震博物馆后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运用修辞手法(排比)的要求,写一段话。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分析一、考试要求江苏高考语文科目是第一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语言知识与技能等方面。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分析和表达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本文将对江苏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
二、考试形式江苏高考语文科目分为两个大题,分值各占50分,总分100分。
大题一: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是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第一大题。
该部分考察考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分析其结构和用词特点,并运用鉴赏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评述和赏析。
考试要求:1.理解文言文中的主旨和情感,并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词义、构词法等语言知识;3.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4.运用鉴赏知识进行文言文的评述和赏析。
大题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是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第二大题。
该部分考察考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并能独立思考和批判。
考试要求:1.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表达方式;2.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3.能够独立思考和批判现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备考建议针对江苏高考语文科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重点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并进行分析和评述。
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对扩展语言和文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2.多做题:通过做题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模拟题和练习题都是很好的备考资料。
3.写作练习:加强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同时注重段落结构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4.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复习语言基础知识,例如词语辨析、常用成语和修辞手法等。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考点】11:字音.【分析】读音辨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部分词语也可以根据词义和词性来辨别读音。
【解答】A.diào/tiáo,jiàng/xiáng,sè;B.xǐng/shěng,tà/tuò,qiàn/xiān;C.juàn/quān,bó,chóng/zhòng;D.pǐ,yuè/lè,píng/bǐng。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读音的辨析,平时复习时要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一些常易读错、易混淆的词语强化记忆。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搭配不当,“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可以删去“要克服”;C.表述正确;D.成分残缺,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删去“由于”。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2)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七、作文(70分)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
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
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品味: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旧: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
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
新:同格调和趣味;品味高雅。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
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
都会使你有所领悟。
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体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含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是你获得享受和启迪。
时尚: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品味+时尚【优秀作文】从时尚走到经典提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把它与眼下正流行的网络歌曲、80年代后作家等一批新兴概念起来。
而说到经典,人们又多会想起《白毛女》《红楼梦》这些昔日的流行。
那么,从时尚到经典,究竟要走多少路程呢?它们又是否矛盾呢?下午茶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一种社会时尚,当时贵族绅士,名媛淑女都爱在下午三四点钟品一小杯茶,吃几块甜点,下午茶也就成为英国民众普遍的时尚,从伦敦地铁的咖啡馆到曼彻斯特乡间的啤酒店,都可以找到下午茶的踪迹。
如今,有着百年历史的下午茶早已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时尚。
昔日的经典依旧时尚。
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也算得上是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一个例子。
拍摄于1995年的《泰坦尼克》是美国电影史上耗资最多的电影。
上映后立刻风靡全球,大街上随处可见它的海报,印有男女主人公画像的服饰更是屡见不鲜。
2009高考语文江苏卷(附答案详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解析卷)语文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 C.juàn/quān bóchóng/zhòng 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江苏省高考语文最新考试说明样卷解读
江苏省2009年高考最新考试说明样卷解读灌南县第二中学张耀武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纰.漏/霹.雳新鲜./纤.维相形见绌./咄.咄逼人B.巨擘./糟粕.疤.痕/奇葩.恪.守不渝/溘.然长逝C.陷阱./饥馑.翘.首/憔.悴有恃.无恐/两山对峙.D.贞.烈/箴.言昏厥./攫.取步履蹒.跚/心宽体胖.1.D(分别读zhēn、jué、pánA项pī、xiān、chù/duō;B项bò/pò、bā/pā、kè;C项jǐng/jǐn、qiáo、shì/zhì)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B.5%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C.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就把他们追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想演绎得淋漓..尽致..。
D.直接把牛奶或者什么豹奶狼奶给婴儿喝,别说长得健壮,不呕吐拉稀已经谢天谢地....了。
2.B(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不合语境。
句中应改为“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A项,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D项,谢天谢地:表示感激或庆幸)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谭千秋、张米亚、吴忠红……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老师恪尽职守,不畏牺牲,用生命奏响师魂。
B.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对于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无异于雪上加霜。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析及复习建议
近年来,在江苏省的2018中考语文考试中,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考试说明》。
该考试涵盖了从阅读理解、分析语句、书写规范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完成复习突破,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江苏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实现,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无弹窗/多话题/双击实践学习空间。
首先,根据《考试说明》,语文考试采取综合形式,包括改错、背诵课文、文
言文题、书写修饰以及综合题五种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加的丰富了,既可以学习课文的解释,也可以锻炼分析能力,一方面背诵可以熟谙考点,而书写修饰则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其次,《考试说明》的制定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复习了,举例来说,
《考试说明》特别指出,语文考试需要考生进行高效率的改错,考查他们对细节及学术术语的识别能力,其涵盖的内容范围Page非常广泛,从书写符号、引号到拼
音标点,以及各种常用学术术语都在内,因此,学生可以精心复习,在改错中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考试成绩。
此外,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结合实战演练,加强考前练习,及时复习课本内容,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事无巨细,不漏线索。
另外,学生也可以及时跟进江苏省教育厅官网上的考试公告,及时获取考试最新信息,以应对考试中的突变题材。
综上所述,高效的江苏高考语文复习,需要学生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把握好复
习步骤,遵循《考试说明》,在复习的同时锻炼识别能力,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积累推理能力。
当考试中遇到突变时,更要灵活应变,多方研究总结,用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来取得牢固的考试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0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09年江苏卷的语文考试说明,较之于2008年,除了几处为使表达更科学的文字上的变更外,其值得关注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加大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力度。
和去年相比,虽然文学类文本阅读由必考内容的第一块变成了第三块,但是,位置的退后丝毫没有降低它在语文考试中的分量。
2009年,现代文阅读里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试题的数量仍和去年相同,4题,但分值却由2008年的20分增加到23分。
分值的增加必然提高了对考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要求,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古代诗文阅读分值也增加了3分。
文言文翻译由去年的9分提高到10分,古诗鉴赏由8分提高到10分。
这部分增加的分数,主要也是加强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
两部分增加的6分,来源于两处:一是选考部分现代文阅读,这部分由去年的4题变成了3题,分值由18分变成15分;一是语言文字运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题18分变成了4题15分。
二、调整充实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
探究能力的考查始于去年。
今年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最值得关注的是,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并具体阐释说:“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这就意味着,今年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
另外,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三处调整。
第一是对探究能力要求的解释,由去年的“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变成“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其次,把去年的第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第二点“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合并为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诠释此项要求时,去掉了去年方法性的提示“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再次,将去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改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具体明确。
这些调整,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
【备考建议】
1、按点复习,逐一落实。
语文高考重在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对考试说明上规定考查的各个能力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要一一复习,并通过训练逐个落实,切不可凭着侥幸,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2、加强训练,规范写作。
加强写作的规范化训练,能写出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的中规中矩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3、强化背诵,确保满分。
要尽早背诵《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的名篇,重视课内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
高考前要经常背,经常默。
抓反复,反复抓,确保课内名篇名句的默写拿满分。
4.考生需要非常重视文本的阅读理解。
尊重文本,看清题目,从文本中找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