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地理二轮复习 全国通用版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含解析)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向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命题规律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航线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例1】(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16.A 17.D 18.C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

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考点: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意在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带的影响。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专题练习 (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的判读(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 图中A、 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2.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写出 A~ L 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亚寒带针叶林带F.苔原带G.冰原带H.温带落叶阔叶林带I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J.热带季雨林带K.温带草原带L.温带荒漠带(2)A —B— C— D— H 体现了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H —K— L— H体现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3.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1)图 1 中各山位于北 ( 南、北 ) 半球,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海拔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故图 1 中各山位于北半球。

(2)由图 1 可知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带谱越简单。

(3)由图 1 中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逐渐降低。

(4)图 2 中的山峰位于北 ( 南、北 ) 半球,该山所处的热量带是热带。

(5)图 2 中山峰南坡为阳 ( 阴、阳 ) 坡,判断理由是同一自然带南坡的分布高度高于北坡。

(6)图 2 中山峰南坡为迎风坡 ( 迎风坡、背风坡 ) ,判断理由是自然带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常考点一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常考点一

常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构造运动可以使河流发生迁移和变形。

汾河位于山西省的中南部,下图为“紫金山隆起与汾河改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汾河在改道前的流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2.紫金山隆起的原因是()A.褶皱上升B.板块挤压C.断块上升D.火山活动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汾河改道后可能导致()A.河流径流量明显增大B.两岸植被类型大量增加C.河中鱼类种类大量增加D.河流侵蚀作用增强答案 1.B 2.C 3.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及古河道的位置可知,紫金山北侧有河流流经,说明汾河改道前是由北向南流的,紫金山隆起使汾河被迫改道向西流。

B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紫金山岩层发生断裂,并且出现明显位移,位于断层构造处,是断层相对上升一侧隆起形成的断块山。

C项正确。

第3题,汾河位于山西省,其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径流量不会因河道改向而明显增大,A 错误;植被类型主要受气候影响,河流两岸植被类型不会因河流改道而发生大的变化,B错误;河中鱼类种类也不会因河流改道而大量增加,C错误;汾河改道后,河流弯曲程度改变,且其流经的地势发生了变化,河流侵蚀作用可能增强,D正确。

关键原理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018·广西部分重点中学联考)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矮曲林树木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中国矮曲林总体可分为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

下图示意中国矮曲林分布及分布区气候状况.据此完成1~3题。

1.结合材料可推测,中国矮曲林()A.分布范围北方比南方宽B.分布地区年降水量稀少C.全部由常绿阔叶林长期演化形成D.长白山寒温性矮曲林树种组成比较单一2.矮曲林的形成是由于所在地()A.全年寒冷、干燥B.持续大风,土层瘠薄C.多云雾,冬季气温低D.太阳辐射强,土层肥厚3.矮曲林一般分布在()A.山顶或山脊B.山谷或山顶C.山脊或山麓D.山麓或山谷答案1。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含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整体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涵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举例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如图所示。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可能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见下图。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泛练习题一、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

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大部分地区为洪积平原,平均降水量约200 mm。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是()A.①—春季B.②—秋季C.③—冬季D.④—夏季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阳坡,光照充足B.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C.降水较多,植被生长条件好D.土层深厚,树叶宽大茂密3.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B.地下水位逐渐上升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D.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解析:1.B 2.C 3.D第1题,要正确理解植被覆盖度的含义,注意比较图中四条折线植被覆盖度的数值差异。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5.北美五大湖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并未形成黑土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质作用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植被类型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答案 3.C 4.A 5.A 解析 第3题,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①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 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⑤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 他地区需要通过网购获得,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所以黑土获取不容易, 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C项。第4题,蛭石和 河沙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A项正确;蛭石和河 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和矿物质,B、C两项错 误;在阳台种植花草,因室内温差较小,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 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D项错误。故选A项。第5题,北美五大湖地 区多冰川活动,冰川侵蚀形成洼地,洼地积水形成了五大湖,没有黑土的成 土条件,而东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流水堆积作用强,土层深厚,土壤肥 沃,A项正确。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第(2)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答案 (1)B (2)A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经典对练•得高分]
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的东南 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图1),而背海一侧的植被则高大而茂密(图2)。读 图,完成1~2题。
(2020·山东卷)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 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 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 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 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 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 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解析
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征利于减少水分蒸腾和
储存水分,则岛上环境应该是高温干燥。 答案 D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典例2】
(2017· 天津高考改编)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 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 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年 5考
题目
考点考向
分值 6分
高考说明
地理环境各要素 的相互作用,地
2017
第27(1)、 自然带分布、水平地域 (3)题 第17题 第 7题 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分异
2016 2015 2014 2013
2分 2分 4分 2分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 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
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专题整合构建 高频考点突破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亚洲内陆”及该植被根系发达、
地面植株部分矮小可判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判读选项中的气候统计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 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热带季 风气候。第(2)题,据图可知,该植被地上部分退化而根系发 达,说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缺乏,最突出的自然环 境特征是干旱,形成了荒漠景观,故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 量低。第(3)题,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考 考
点 点
一 二
课 堂 巩 固 复 习 练 案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2018·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河南省实验 中学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 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 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 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 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2018·江苏卷)右图为 “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 垂直带谱示意图”。据 该山地海拔2500~ 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 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
•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流域内水量 支出中蒸发和下渗占了30%,结合图可知, 2400~3400m范围内是山地针叶林的主要
• (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 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 度的影响。 • (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
•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沉积物颗粒越 来越小。①位置: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 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② 山地:首先是山地阻挡减弱了西北风,拦 截并沉积黄土;同时也减弱了对已沉积黄 土的风蚀和搬运作用。图中有两处厚度最 大,一处是六盘山西边附近,因位于贺兰 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又处于西北季风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盐池滩羊“甘美异于他乡”的自然原因。 (2)说明圈养滩羊对盐池县滩羊产业的不利影响。 (3)为实现盐池县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 【答案】 (1)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 大,降水稀少,光照充足,蒸发强烈,有 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草场资源丰富, 且含多种中草药,草质优良;土壤偏碱性, (矿物质多),适合碱性牧草生长;(盐湖众 多),地下水丰富,矿物质多,(水质好); 草场广阔,滩羊活动量大,肉质好。 • (2)圈养使用青贮玉米和精料喂养,(营养单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二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二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 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 演化的一个方面。
2、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中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 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1、本景观图反映的 是我国哪个地区的 自然地理环境?
黄土高原
2、该地区主要的 地貌特征是怎样 的?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形成该特征的原 因是什么?
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严重
水文变化
河水浑浊,泥沙淤积,洪水泛滥

植土
被 破

坏失
地貌变化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土壤侵蚀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退化
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 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 演化的一个方面。
2、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 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 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
在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对下游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河 流 上 中 游 砍 伐 森 林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第5题,上游开垦荒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促进三角洲的 发育,①错。上游修建水库会拦截泥沙,不利于三角洲的发育,②对。沿海 修建大堤会导致河道泥沙不再进入周边湿地,而是向更远的海洋输送,不利 于三角洲的发育,③对。沿岸种植湿地植物有利于保护三角洲,④错。C符 合题意。
点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合理的人类 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如三角洲沿岸种植湿地植物,有利于保护 三角洲;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河流上游开垦荒 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泥沙沉积加重,洪涝灾害多发。这体现了综合 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归纳提升•学技法]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答题思路 该类型试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 分析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的三大思路
分析思路
突破方法
判断自然地理环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
(2021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由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 湾的泥沙沉积而成,其位置经过多次变迁。下图为密西西比河古三角洲叶 瓣分布(①~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及目前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3~5题。
3.密西西比河发育多个三角洲叶瓣的原因是( )
A.河口地势低洼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频繁改道
境的主要特征 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
“一果多因”的推 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

推断“因”。例如,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大陆西海岸地区沙漠
的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作用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0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教学案)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0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教学案)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本讲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特殊区域非地带性表现及成因。

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

(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特别提醒】非地带性现象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布图的判读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2019届 二轮复习:专题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59张)

2019届 二轮复习:专题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59张)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个基础、两大功能 (1)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整
高考导航
体性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实现,其中 生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2)两大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大表现 (1)自然地导航
A.落叶较晚的树所处土层较厚 B.落叶较晚的树附近水分较好 C.树种不同对环境适应有差异 D.周围路灯照射光照时间较长 答案 D 图中行道树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基本没有差异,但是
由于周围路灯的存在,使不同行道树接受路灯光照时间不同,从而
使其落叶情况在空间上间隔分布明显,D项正确。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4.(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 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高考导航
)
答案 D
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气孔收缩能削弱蒸
高考导航
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高频命题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导航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 景的树种。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朝正西方向
拍摄的道路景观图。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命题点一
栏目索引
1.图中行道树落叶有明显的时间差异,且空间上间隔分布明显,原 因是 ( )
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因此③④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且脱皮后蒸腾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1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专题突破练第21页(2018·安徽巢湖联考)喀喇昆仑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河巴基斯坦北部,向东延伸到西藏自治区北部,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

下图为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不同坡向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
A.各坡向面积分布比较均匀
B.面积越大,退缩幅度越大
C.面积越小,对气候敏感度越大
D.分布总面积大幅度增加
2.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面积在不同坡向退缩化比例不同,其中退缩比例最小的坡向是因为()
A.位于阴坡,气温低
B.西风环流带来降水多
C.大气稀薄,光照强
D.坡度小,冰川易保留
3.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变化会使克勒青河流域()
A.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
B.山地雪线海拔下降
C.河流的水量大幅度减少
D.湖泊的矿物质减少
答案:1.C 2.B 3.A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各坡向面积分布不均匀;图中偏北方向冰川面积分布最大,但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小;冰川面积的减小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面积减少大说明对气候敏感度大,图中冰川面积分布小的减少百分比大,说明面积小的对气候敏感度大,C项正确;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冰川不同坡向都减少,因此分布总面积减少。

第2题,从图中看,西北向冰川面积减少最小,原因是西北坡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项正确;冰川分布海拔高,相对于降水来说,气温对西北向冰川的形成影响弱;各坡向海拔都很高,大气都很稀薄;坡度大小从图中读不出来。

第3题,从图中看,冰川面积呈缩小趋势,冰川融化后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A项正确;冰川面积缩小,低海拔处的冰川消融,会
使山地雪线海拔上升;冰川融化会使流域内的水量增多;河流水量增加,流水从山上携带矿物质进入湖泊,会使湖泊的矿物质增多。

(2017·广东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1示意研究区范围,图2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第4~6题。

图1
图2
4.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
B.东南丘陵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
5.2001—2010年,研究地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植被类型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
6.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
D.围湖造田
答案:4.B 5.D 6.A
解析:第4题,东南丘陵与洞庭湖平原气候类型、地带性植被类型相同,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洞庭湖平原区以种植业为主,是农田植被,所以年NPP最大的地区是东南丘陵。

第5题,气候决定着植被类型及生产量大小,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主要是受水热条件变化影响。

第6题,研究结果表
明,2001—2010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植被覆盖率提高,A项正确。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干给出的新概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类似于“单产”,要提高“单产”主要依靠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2018·河北衡水二中测试)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

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见下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形成高山流石滩碎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8.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
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多大风③食草动物多④太阳辐射强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7.A8.A
解析:第7题,高山流石滩的碎石是昼夜温差大,岩石崩解所致,属于风化作用,选A项。

第8题,流石滩上海拔高,气温低导致植被稀疏;而流石滩上多大风导致植株矮小,选A项。

光照强是优势条件,不是植被稀疏、矮小的理由。

(2017·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

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

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

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

据此完成第9~11题。

9.崇明东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海浪沉积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10.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降低
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
11.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A.抗寒
B.抗旱
C.抗盐
D.抗病虫害
答案:9.D10.B11.C
解析:第9题,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河水流速减慢和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滩地,D项正确。

第10题,读图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大,而原有的藨草群落、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B项正确。

第11题,由材料可知,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滩涂,海水经常入侵,互花米草在此生长良好,说明其耐盐耐淹,C项正确。

12.(2017·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

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