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日出》教案1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日出》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日出》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日出》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山西夏县实验中学樊春爱课题名称《日出》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北师大版)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特别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因此学生对日出的象征义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需要做引导点拨和分析。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新生祖国的由衷礼赞之情。

2.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二、过程与方法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作者共具体描绘了三幅日出图,但重点是高空日出图。

2.学习作者用层层衬托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写法。

三、知识与技能1.积累识记“绯红、无羁、拂拂”等词语音义。

2.会模仿本文的写日出的色彩光线写法,写一段本地的日出景象。

3.理解日出象征义。

4.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并学习文中对“日出”景象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是重点。

2.领会“日出”的含义是难点。

教学资源视频、课件、板书、图片《日出》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有关描写“日出”的古诗句后,出示课件(课题和作者),利用课本上的“日出彩图”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由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日出景象,并说说为什么。

(3)、试分析一下这些古诗句中的日出景象属于什么地域的、什么季节的日出景象(课件出示古诗句,引导回答后订正)。

(4)、教师提示学习本课的相关要求(出示学习目标)教学活动2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字词检测:(课件略)2)文中共描绘了几幅日出图?分别是什么?要求照“海涅高峰日出图”形式概括。

3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课件出示问题)A、作者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看日出?(要求从文中勾画有关的句子)B、作者的心愿无法实现时如何去做的?他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我们学过的哪一篇文章的作者有相似之处?(可提示学生《送东阳马生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看日出的心情如何?C、勾画两幅日出图中“日出时刻景象的语句”。

1 八年级语文上册《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

1 八年级语文上册《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日出》教案薄章圭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根据情况而定)观察前指导: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

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

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

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③描写也要细致。

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

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

回忆自己看到日出时的情景。

说说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三)读课文说说每段写的内容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二)说说你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每段所写的内容是什么?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三)解题作者及背景介绍(四)学习新课说出给你印象深刻的词语(可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写)。

朗读段落学生自选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

如:不如攀上/奇峰陡壁..的/云天..,在....,面对着/弥漫....,或是站在/大海岩头一瞬..怎样一起../..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来到人间。

P1第二段这线/红.得透亮../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如同沸腾..的溶液..,闪.着金光像一支火箭..的白昼/.....,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一直向上冲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课《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课《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日出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日出?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日出?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绘日出的文章,感受作者对日出的独特情感。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交流对文章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教师逐段讲解文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a.分析文章开头,了解作者为何要写日出。

b.分析文章中对日出的描绘,感受作者的情感。

c.分析文章结尾,理解作者对日出的感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文章的主旨。

2.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

2.分析这些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尝试写作描绘日出的文章。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2.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四、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尝试写作描绘日出的文章。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2.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日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理解小说主题。

(2)通过合作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锻炼表达能力,发挥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追求美好人生。

二、教学重点:1. 小说《日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把握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小说《日出》的相关图片、人物关系图等。

2. 学生准备教材,提前阅读小说《日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说《日出》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谈论对文学的感悟。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日出》,感知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关系。

(2)学生做好笔记,总结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日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5. 写作练习(2)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感悟。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7. 课后作业(1)学生复习小说《日出》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教案北师大版

日出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文中生字和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2学情分析学生能够自己流畅的读课文,对课文能进行预习,自己掌握生字词语,了解作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从中学习层层烘托、步歩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日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走近作者。

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2)自读课文,标出自己认为难读难懂的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小组内部交流、互助。

本课生字词较多,重点字词如下:精辟(pì)炽热(chì)晨曦(xī)窒息(zhì)天穹(qióng)衣襟(jīn)俯瞰(kàn)无羁(jī)矗立(chù)迸射(bèng)酣睡(hān)黛色(dài)3.合作探究,理清脉络。

朗读全文,标示自然段,小组合作,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巩固提高,达标测评。

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日出图观察角度日出时节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景物特点海涅描写的俯视冬季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云雾缭绕屠格涅夫平视秋季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柔和明丽描写的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北师大版《日出》教案合集(3篇)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日出》教案合集(3篇)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日出》教案合集(3篇)1、日出刘白羽【备课时间】:2007年8月1日【授课时间】:2007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日出吗?(由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日出景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简介作者: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朗读课文,教师加以指导。

2、理清本文的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日出图观察角度日出时节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景物特点海涅描写的俯视冬季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云雾缭绕屠格涅夫平视秋季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柔和明丽描写的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刘白羽描写的平视冬季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雄伟瑰丽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我了这篇课文,下节课我们做具体的分析。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课《日出》的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课《日出》的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日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习描绘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描绘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导入,展示日出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日出的感受。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分析描绘日出的写作方法。

结合课文,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5.拓展延伸学生模仿课文,描绘自己观察到的日出美景。

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强调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写一篇描绘日出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描绘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可能有些地方讲解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改进。

六、教学资源1.课文《日出》2.多媒体课件3.生字词卡片4.短文写作素材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书写规范。

3.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日出》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分析并欣赏《日出》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深入理解《日出》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文学特色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人物形象的解读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日出》文学特色的识别和欣赏。

《日出》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分析《日出》中的人物形象和塑造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日出》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探讨《日出》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和启示。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日出》进行独立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解课文背景、文学特色、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案例分析:挑选重要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阅读、讨论和提交作业。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准备相关问题。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学特色、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安排第1-2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第3-4课时:分析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探讨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5-6课时:案例分析,深入解读重要的段落或句子。

第7-8课时: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讨问题。

第9-10课时:学生完成作业,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组合作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日出》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日出》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让学生熟悉《日出》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 人物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探讨其代表的社会现象。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日出》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分析《日出》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日出》中的人物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

2.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提高其文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体会社会现象。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播放与《日出》相关的影视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作品背景的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 播放《日出》的影视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简要介绍《日出》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二、课文朗读与解析1. 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 解析课文内容,阐述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

三、人物分析1.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探讨其代表的社会现象。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中对人物分析和主题探讨的深度。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说《日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创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小说《日出》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小说的主旨思想和主题探讨。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解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日出》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提供小说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使用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小说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小说《日出》。

第三步:组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第四步: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第五步: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创作一篇以《日出》为灵感的短文。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分享阅读体验,讨论小说中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二:小组合作分析人物形象,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活动三:小组展示案例分析结果,分享对小说主题思想的见解。

活动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创作技巧。

评估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

4.2 教学反馈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指导学生的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扩展5.1 教学资源提供小说《日出》的文本和相关评论文章。

提供相关电影或戏剧版本的《日出》,供学生进一步欣赏和分析。

提供文学创作指南和相关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提高文学创作能力。

5.2 教学扩展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参加文学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教案-文档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教案-文档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教案刘白羽《日出》教案《日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过日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简介作者: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日出图观察角度日出时节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景物特点海涅描写的俯视冬季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 云雾缭绕屠格涅夫平视秋季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 柔和明丽描写的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刘白羽描写的平视冬季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雄伟瑰丽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五、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明确: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明确:只好读日出: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齐读两幅日出图。

六、分析第二部分: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2、在黄山狮子林由于下雨,只得作罢七、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2022最新2021日出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2022最新2021日出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2022最新2021日出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日出》,刘白羽散文。

描写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雄伟瑰丽的日出奇景,赞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作品饱含诗情画意,又颇多哲理性的警语佳句,极具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日出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日出》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汇,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3.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对比、仿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词汇,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细读欣赏文中描绘日出景象的句段。

教学过程一、预习指导 1.加点字注音。

弥漫( ) 绯红( ) 诞生( )刘白羽《日出》赏析《日出》作者刘白羽,1916年生于北京。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

已出版小说集《早晨六点钟》、《政治委员》、《刘白羽小说选》及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及《刘白羽散文选》等。

刘白羽是以一个革命战士的艺术理想与人格,把追随时代步伐、配合政治形势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自觉意识的。

他的作品多以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为素材,用战士的胸襟和眼光去回顾历史、瞻望未来,笔下总是充满着战斗的激情。

在艺术上,他的散文较多地透露出革命浪漫主义的气质,热情的想象多于平静的观察,抒情议论穿插于形象的描绘之中,风格雄浑豪放,画面阔大瑰丽,时代精神强烈。

《日出》与《长江三日》一样充分地体现了刘白羽散文境界雄沉宏阔的特点,是作者以新的审美观“对新的美的探索的结果”,与某些描写日出、歌颂自然、礼赞生命的礼品不同,它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北师版八年级上《日出》教学设计

北师版八年级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日出》是北师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农村少年对太阳升起的情景的叙述,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出》的背景和作者背景;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细节;3.掌握一些描述自然景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日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细节;2.掌握一些描述自然景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绘本等;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张美丽的日出图片,引发学生对日出的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思考他们对日出的感受和想象。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日出》的内容。

二、呈现新课(10分钟)1.教师播放日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一次。

2.教师读课文《日出》,然后再播放日出的视频,要求学生在第二次观看时,多角度观察和聆听,感受其中的细节。

三、理解课文(25分钟)1.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学生读一段,教师读一段,以此循环。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并展示相关动作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四、理解课文(2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早起看日出的经历?能和课文中的少年有什么共同之处?2.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少年的情景。

3.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自己的一个早起观察日出的经历,并描述自己对太阳升起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文学作品中关于日出的描写,例如诗歌、散文等,并与课文《日出》进行对比,看看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主题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2.教师提供一些描述自然景观的句子,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修辞方式,写一篇《日出》类似的文章。

八年级上册《日出》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日出》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日出》教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难点:3.体味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法选择朗读、讨论、互动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小黑板、相关问题、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课时备课总数第2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分部、分层次反复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边读边思考问题,通过重点语句、词语感知主旨,带着任务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实质,拓展延伸,明确自己学习任务。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一)互动学习:.《日出》共写了五幅日出图,归纳指出其作用。

2.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日出的景象的?(明确:引用、拟人、比喻,作用都是为下文在飞机上描写日出作铺垫,也表达了作者对看日出的盼望之情。

)3.作者描写飞机上看日出,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来?(明确:这里作者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这里的日出象征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旭日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如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

作者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4.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运用到了哪些表达方式?找出具体的句子(明确: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等。

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常表现为托物寓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与景。

)小黑板出示“自学导航”,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题,精确理解。

播放幻灯片,提出阅读要求,学会抓住重点词句。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的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的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日出》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过日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简介作者: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日出图观察角度日出时节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景物特点海涅描写的俯视冬季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云雾缭绕屠格涅夫平视秋季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柔和明丽描写的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刘白羽描写的平视冬季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雄伟瑰丽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五、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明确: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明确:只好读日出: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齐读两幅日出图。

六、分析第二部分: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2、在黄山狮子林由于下雨,只得作罢七、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表达;(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节奏;(3)通过写作、展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关爱之情;(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表达;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2. 对课文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的深入分析;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日出》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日出》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人物形象;(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形式的活动,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节奏;(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引导和讲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日出》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日出》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日出》名师教案内容预览:第1课《日出》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

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

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

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③描写也要细致。

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

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一)导入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

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

如: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

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出
一、课前预习
1写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并注音
2本文的作者是。

他的小说《》获得
茅盾文学奖
3摘写本文中引用的古诗和优美的句子。

二、课程表准对本文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3.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四、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从中学习层层烘托、步歩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五、学习难点:
学习《日出》的象征意义。

六、评价任务
1、本文重点字词练习:解释词义,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

萧瑟
..绯.红拂拂
..无羁.簇.拥瑰.丽黛.色
2说说作者在文中插入别人看日出的内容是多余吗?有何目的。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看过日出吗?生回忆自己生活中观看日出的经历。

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全文,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1画出文中的生词并借助字词典解决。

2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3作者对看日出怀什么样的情感夙愿,本文写的是作者何时何地看到的日出?
(三)交流探讨
学生读前两部分,即文中自开始至“至于日出当然没看成”
1:“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
明确:日出富有魅力
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2: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
明确:只好读日出:
(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齐读两幅日出图。

3: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
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2)、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4、文章细述两次未见日出的经历,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师要适时点拨“衬托”的艺术和作用
5体味总结作者是怎样描述看日出的心情和未看到日出的经历的?
(四)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弥漫()萧瑟()绯红()诞生()俯瞰()
晨曦()无羁()簇拥()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富有mèi()力冬意méng lóng()()洪水fàn làn()()令人zhì xī()()无与lún()比
huǎng()然大悟
3、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
拂拂:
无羁:
簇拥:
机缘:
历历可数:
4、文学常识填空。

《日出》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____________。

5、说说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描写海涅等看日出的故事对于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6在上述体味领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并有感情的读出来,看谁做得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