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讲稿资料)
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温儒敏总主编的最新5点建议
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温儒敏总主编的最新5点建议!中国教师报导读10月18日,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语文教师业务提升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下面的正文就是他的5点看法。
我先发言,不是什么专题报告,就是漫谈吧,希望能与在座老师互动,能听到你们的意见,向大家学习。
我先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中大家议论较多的问题讲几点意见,然后再讲讲语文教师业务提升的问题。
1减轻使用统编教材带来的压力统编教材改动比较大,老师们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
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
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开使用的步子应当稳一点。
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学就来个天翻地覆。
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这是时代要求,大家对语文教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进教学。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
其实我们就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有所发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
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而这需要时间,不可能靠几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一哄而起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
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老师才拿到教材,时间这么紧张,现在对新教材还来不及熟悉和消化。
温儒敏:如何用好新教材(杭州)
• 十五、如何克服语文课的“繁 琐病”?
• 现今语文课普遍存在的弊病就是繁琐。 • 备课繁琐,上课也繁琐。
• 有些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和组织各种 活动上,这些活动不见得有利于提升教学 效果。
• 除了 “形式大于内容”的“繁琐”,还有 另一种“繁琐”,就是所有的课几乎全都 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去套解。备课陈陈相因。
• 编写理念和特色
• 首先,立意和眼界比较高。价值观的体现 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 “血肉”。 • 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 挂空,能实用好用。
• 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 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 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 时代性。
• 九、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 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 教古诗文课要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而不必过度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 可匀出时间多读几篇。 •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降低难度, 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讲 太多。
• 《春晓》怎么教 • 《赠汪伦》怎么教 • 《静夜思》怎么教
• 学拼音为了什么?为识字,还有普通话正 音。 •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不是目的。 • 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 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 • 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 • 拼音就是认字的工具,不再是阅读的工具。 • 若能结合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 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就好 了。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 新教材力图做到两个“清晰”: • 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 • 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努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中小学语 文核心素养体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参考 温儒敏:关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11个问题
温儒敏:关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11个问题今年9月份,全国小学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
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
一共有11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开始,小学四、五、六年级也要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
我就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体例,以及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
使用新教材,首先要考虑的也应当是“立德树人”。
这是很高的目标,也是必须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
不宜对这个要求做简单化理解,以为只是政治口号。
教材体现“立德树人”是颇为用心的,有一个通盘的构思,希望能做到“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在教材中,“立德树人”不是贴标签,不是“穿鞋戴帽”,而是时常要想到要付诸实践的教育行为。
这个构思到了高中,就更明确了,归纳为三个词——“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这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轴,其实在编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时,也是力图以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精神作为目标的。
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呢?也可以从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编写主轴去看,去理解教材的结构框架、单元划分、课文选择和教学设计。
老师们只要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有这方面的自觉,“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有了基本的依托。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如何体现“立德树人”的?从课文选择看,增加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课文,同时也兼顾到其他类型的文化。
所选课文注重经典性,这就保证了教材的“材”是有利于“立德树人”的。
再看框架结构。
新教材以双线组合来设计教学单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文体和语文素养等要求。
每个单元都有一句格言或者诗句做导语,以比较灵活的方式把单元的人文主题标示出来。
备课时应当先琢磨导语的含义,结合单元的课文去把握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
主题可能比较宽泛,但总有大致的指向。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首页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结合课文,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条建议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条建议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01.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
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
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02.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03.深文是可以“浅讲”的。
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
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
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04.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
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
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05.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一点经典,可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读,获取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尊严,学会向善和担当,不要过早陷于时尚的、物欲的泥淖。
在这个浮泛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必须有人去做。
06.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
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
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
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07.改善(应试教育)的办法是提高命题的水平,有一部分题是可以容许不同发挥的,不要标准答案。
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
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08.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
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09.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导读:我认为能按下读书的悬念,播下“读书种子”的课就是好课。
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24句金玉良言(摘录自《你教的可能是“假语文”》)。
01.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
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
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02.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03.深文是可以“浅讲”的。
如果其中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
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
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04.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
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
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05.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一点经典,可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读,获取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尊严,学会向善和担当,不要过早陷于时尚的、物欲的泥淖。
在这个浮泛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必须有人去做。
06.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
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
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
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07.改善(应试教育)的办法是提高命题的水平,有一部分题是可以容许不同发挥的,不要标准答案。
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
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08.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教授提出的部编教材使用建议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教授提出的部编教材使用建议01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秋季一年级投入使用。
我相信大家都很关注,也很期待。
本文融合8月7-8日在昆明举办的“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上,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和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等的培训报告精神,就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进行介绍,以期给老师们用好这套教科书提供参考。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有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
“立德树人” 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
温儒敏谈部编新教材
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2016-08-07 15:55:40)转载▼分类:学习提升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强点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比,课文总量减少了。
但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
而是几个板块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变化:减少汉语拼音难度,让汉语拼音服务于识字教学。
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学拼音。
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教学,若干板块内容穿插安排在各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课文、识字写字、拼音。
教学中可以大致按照板块顺序进行,也可以穿插进行。
综合性学习——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有走过场之嫌,新教材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
口语教学表面上减少了,实际是分散了。
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予以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双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分成若干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单元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
小学的单元设计: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强调亲子,这是一个两点)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呈现和教学中不可以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
但总得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一课一得。
体现知识体系、能力点的五个渠道——教师用书,单元导语,思考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补白”。
备课时要注意——重新学习课标,了解各学段目标要求,特别是关于知识能力的要求;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知识点、能力点,这可以和课标互为补充;研究这些“要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有梯度螺旋上升。
如何用好部编(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教材主编:温儒敏)
温儒敏:语文课改读书为本——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五六年级)刘江明即时记录2019年5月23日11时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
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
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这就是人文性。
主题就实现了。
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温儒敏教授为你解读部编教材
温儒敏教授为你解读部编教材——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目前消息是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
“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为你解答。
为何要编写“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目前接到通知江苏省秋学期从起始年级起全面使用部编新教材,苏教版将停用。
“部编本”内容有何变化?“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最难的写作部分,“部编本”如何安排?“部编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开始,小学四、五、六年级也要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
我就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体例,以及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
使用新教材,首先要考虑的也应当是“立德树人”。
这是很高的目标,也是必须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
不宜对这个要求做简单化理解,以为只是政治口号。
教材体现“立德树人”是颇为用心的,有一个通盘的构思,希望能做到“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在教材中,“立德树人”不是贴标签,不是“穿鞋戴帽”,而是时常要想到要付诸实践的教育行为。
这个构思到了高中,就更明确了,归纳为三个词——“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这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轴,其实在编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时,也是力图以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精神作为目标的。
小学语文教材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呢?也可以从这三个词所体现的编写主轴去看,去理解教材的结构框架、单元划分、课文选择和教学设计。
老师们只要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有这方面的自觉,“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有了基本的依托。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如何体现“立德树人”的?从课文选择看,增加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课文,同时也兼顾到其他类型的文化。
所选课文注重经典性,这就保证了教材的“材”是有利于“立德树人”的。
再看框架结构。
新教材以双线组合来设计教学单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文体和语文素养等要求。
每个单元都有一句格言或者诗句做导语,以比较灵活的方式把单元的人文主题标示出来。
备课时应当先琢磨导语的含义,结合单元的课文去把握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
主题可能比较宽泛,但总有大致的指向。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首页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结合课文,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对语文教学的22条建议
温儒敏对统编语文教材使用中22个问题的解答——据“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温儒敏讲话记录整理而成微雨微雨随笔昨天11月21日至22日,“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非常庆幸我能够通过网络享受到这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能够聆听到各位教育大咖对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和经验分享。
从直播开始到结束,我都认真地聆听并做了较详细的笔记,感觉这次论坛的每一场报告都充满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思考和无限热爱,对语文教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我相信,每一位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都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益和启发。
因此,我将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以期我们能“以阅读的方式改变语文,以语文的方式改变教育”。
今天我首先分享语文统编教材总编温儒敏对统编语文教材使用中22个问题的解答。
第一个问题:统编教材识字写字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教认字写字?小学识字写字教学遵循八个字“识写分流,多认少写”。
识写并进很难的,所以要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以前那种教育也有他们的道理,但是现在呢,小孩也没那个时间。
学生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致上就可以实现独立的阅读。
我们不提倡大量写字。
一年级的下册附了一个表,400个字是会认的,200个字是会写的。
有的老师会问了,那你是怎么编这些字的呢?这400个常用的字,我们请了北师大的一个团队做了调查,大面积的调查,是儿童用字的调查,不是人民日报用字的调查。
我举个例子,像“蝴蝶”这两个字很难写,但必须要小孩认识它。
这个是儿童读物中经常出现的词,它在字频栏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就列入那400个会认的字里。
就这样的啊,所以编这个教材是要做很多基础研究的。
另外,教材有意安排多元认字,拼音认字只是一个方面,不要完全依赖拼音。
以前认字要求“四会”,还要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等。
这样会拖累认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的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
有些专家也来纠缠,因为他研究的就是汉语拼音。
在以前,一开始就学汉浯拼音的,现在把它推后了。
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如何用好统编版教材?温儒敏主编给了我们6条建议。
一,理清教材的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清晰。
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的要点更明确。
让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二是统编版教材,在努力重建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不是显在的,并不是刻意强调体系化。
二是关于课型的区分和群文阅读任务启动的问题。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分为精读阅读加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的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兴趣阅读,是把精读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还有不同的文体也要进行区分,比如猎人海力布它就是民间故事单元。
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和写字没有区分单元,到了三年级文体教学意识要增强。
三,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
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比如诗歌要叫诵读,要发挥下乡力,感受语言的精粹。
阅读的方法有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读一本书。
默读和浏览都是常用而又实用的读书方法。
要强调读书方法的传授。
四,采用一+X方法拓展阅读即每讲一课,精讲一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安排在课后。
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次。
一年级认识书,二年级读童话和儿童故事,三年级读童话和古代寓言,四年级读神话和科普读物,五年级读民间故事和西游记,六年级读小说,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要重视这个栏目,举一反三,适当给予方法,适当管理组织图书会。
五,如何教好古诗词?古诗词篇目增加了。
教室对古诗词要有感觉,要了解古诗词艺术的基本特点。
培养学生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如宿建德江,要突出愁子西江月,道花香。
里说丰年,要突出趣字,比较两首写景中的表达情感的不同。
古诗词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汉字之美。
我的办法是反复诵读,不必有过多的阐释,也不必有太多的活动。
六,写作的问题。
要重视写作的教学的梯度。
写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有了根。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创新点之五
•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 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 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 兴趣。
•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 的延伸。
•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 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 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 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创新点之一
• 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 少了。
•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 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 效。
变化
•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 识字教学。
• 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之四
•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 同课型。
两种课型不同
•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 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 激发读书的兴味;
• 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 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 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 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 也会有些困难。 • 但这会刺激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
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从长远看, 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老师自身,这 一定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好机会。
教材教法培训
• 1、人教社的培训 • 2、北京众智云集教育科技公司 • 联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培训 • 特色是后续跟进,专题研讨,网络与面授
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五个渠道
• 教师用书 • 单元导语 • 思考题和拓展题 • 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 • “补白”
•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 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 体的教学中。
温儒敏先生谈“部编本”语文教材
温儒敏先生谈“部编本”语文教材小学语文名师我们不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以更专注的姿态,帮你寻找更多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还有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
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温儒敏先生谈“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创新点与使用建议:选文强调四个标准;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01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这套新的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前面加上三个字“部编本”,全称就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今年先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
“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占有的使用面比较大,小学约占50%多一点,初中约占60%。
其覆盖面还要逐步扩大,成为统编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四年来,教材编写经过非常复杂、曲折的程序,从编写大纲和样张、征求意见、大纲送审,到进入编写,广泛征求意见,确定选文,反复讨论和调整体例框架,编写导语、习题,先后集中全组讨论就有十几次,分头开会研讨的次数更不计其数。
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严格把关,先后经过14轮评审,包括学科评审、综合评审、专题评审和终审这四个环节。
还送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并于2014年8月直接向中央汇报,又经过一年的修改和试教,终于在2016年6月底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会上得以通过,并被批准投入使用。
02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0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有关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专题讲座稿p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阅读)
篇目减少,难度降低。 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联系学生生活,关 注心理成长。
课文
人文内涵丰富。
语言典范。
双线组织 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 (宽泛)
语文要素
自然,四季 想象 儿童生活 观察
朗读: 读准字音。
朗读: 读好句子之间的 停顿。
认识常用标点: 逗号和句号。
认识自然段。
情境图
2. 精选常用音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提 高拼音学习效率。
音节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 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
精选高频常用音节, 提高学习效率。
优选呈现方式,注 重拼读结果。
音节
音节变灰体,更加注 重音节拼读的结果, 不过于注重过程的呈 现。
3. 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 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
3
“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4 部编小语教材的课文有那些变化?
5
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
6
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7 部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8 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
9 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10
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这套教材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 创新为上。也就是要明白给谁培养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 才。 1. 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
声。 2. 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 是“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
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 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温儒敏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
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
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
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
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教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
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
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
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
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
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
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的,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比较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家现在只看到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教材,其他还在最后送审,二年级大概8月份才能印出来。
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个大致的印象。
说是总体特色,其实也就是从编者角度,希望教材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概括起来,有这么4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三是“守正创新”。
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
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
四是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以上4点,是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也是努力的方向吧。
那么,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
“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
但实际上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
主要是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
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思品和历史这三科统编。
中央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
中央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中央会议上讨论的。
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我们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统编吧。
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
一共有11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
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
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
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
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部编本语文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对此大家也要重视。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
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
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理。
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我们可以先在教室里面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
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
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
四、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变化?一个变化就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
像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
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了,减少为29课。
课文数量的减少,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孩子们负担重,往往不是教材、老师加重的,而是社会、家长加重的),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课文。
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这4点,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
大家会发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五、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这是部编本语文低年级的编写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
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
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
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
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字(这300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100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会写的字。
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才安排学这些字吗?不是的,它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
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
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
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
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等。
教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就不光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
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加强研究。
六、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部编语文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
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也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花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上懂得写了什么,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