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
空气调节课件
空气调节课件一、引言空气调节(rConditioning,简称A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和生产环境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已成为现代建筑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件旨在介绍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技术,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二、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1.热力学原理: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中循环,实现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2.传热原理:空气调节系统利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温差,通过传热作用实现空气温度的调节。
3.湿度控制原理:通过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适宜范围,提高舒适度。
4.空气净化原理:利用过滤、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三、空气调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1.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是实现空气调节功能的核心设备。
2.风机盘管机组:由风机、盘管、控制器等组成,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住宅建筑中的空气调节。
3.空气处理机组:用于集中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生产场所。
4.热泵技术:利用制冷剂的吸热和放热特性,实现空气调节和供暖的双重功能。
5.变频技术:通过调节压缩机和风机的转速,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运行。
6.智能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传感器和通讯技术,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四、空气调节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调节在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2.工业领域:空气调节在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工具和设施中的空气调节系统,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环境。
4.能源领域: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有助于降低建筑和工业能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其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空调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能够综合考虑性能、价格、能耗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仲恺地区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空调调节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环保和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以及空气湿度、洁净度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气调节原理- 内容列举:制冷原理、制热原理、湿度调节、洁净度调节2. 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组成与设备- 内容列举: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控制系统3.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从制冷到制热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 内容列举:制冷循环、制热循环、自动调节与控制4. 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介绍空调系统在家庭、商场、办公室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内容列举: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5. 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空调设备的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技巧。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空气调节》课件x
《空气调节》课件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空气调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空气调节的概念、作用以及常见的空气调节设备。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空气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空气调节设备,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空气调节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调节的概念、作用以及常见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原理。
难点: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空气调节设备实物或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空气调节相关的现象,如炎热的夏天开空调、寒冷的冬天烧暖气等,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调节的概念、作用以及常见的空气调节设备,如空调、暖气、新风系统等。
通过实物或模型演示,讲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以空调为例,详细讲解空调的工作原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的作用。
4. 随堂练习: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空气调节现象,分享彼此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空气调节概念:空气调节是指通过设备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的需求。
作用:空气调节能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设备:空调、暖气、新风系统等。
原理:以空调为例,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的工作,实现空气的制冷或制热。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家中的空气调节设备,它是如何工作的?答案:我家中的空气调节设备是空调。
空调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降温,变成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空气冷却。
同时,空调通过风机将冷却后的空气循环到室内,达到降温的效果。
空气调节第三版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第三版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与运作原理。
内容涵盖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构造、控制方法及维护保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课程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能够进行常见故障的排查和修复。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空气调节系统概述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空气循环、空气过滤、空气冷却等方面内容。
第二模块:空气调节系统控制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传统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以及传感器、执行器等相关元器件的选型和应用。
第三模块: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介绍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流程和相关技术,包括系统的选型、设计和结构优化等方面内容。
第四模块:空气调节系统维护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故障排查和修复、日常保养和维护等方面内容。
课程组织形式本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控制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内容,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论掌握和分析能力。
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和实际维修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运作原理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考试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其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空气调节系统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维护保养工作等方面的掌握程度;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验、作业和维修任务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教材•《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应用》(第三版),丁晓斌、刘志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空气调节工程实用手册》(第二版),刘焕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空气调节赵荣义》课件
系统负荷计算
计算冷热负荷
根据建筑物的热工特性、人员 负荷、设备负荷和室外气象条 件等因素,计算出系统的冷热
负荷。
确定新风量
根据室内人员数量和空气品质 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新风量 。
确定湿负荷
根据室内湿度要求和室外湿度 条件,计算出系统的湿负荷。
负荷分布
分析室内各区域的负荷分布情 况,为系统设备选型和配置提
交通节能
交通节能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 能源消耗,降低运输成本。
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和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成为节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 的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成为节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系统化与综合化
节能技术不仅涉及到单一的技术和设备,还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系统。未来,节能技术将更加注重系统化 和综合化的发展,以实现更全面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感谢您的观看
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技术得到了 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 医疗等领域。
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开始研究如 何通过机械手段实现室内环境的调节 。
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问 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智能化 成为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趋势。
空气洁净度调节是利用过滤器和吸附剂等设备,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污染物。通过过滤器的过 滤作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 。
空气调节技术课程标准
空气调节技术课程标准《空气调节技术》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的性质空调技术是制冷与制冷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相关专业岗位的充分调查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针对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央空调工程售前技术支持等岗位,重点培养“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核心专业能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适应现代制冷空调企业的发展需要。
通过本课程(项目培训)的学习,学生可以查阅与空调选型设计有关的标准、规范手册等资料,具备进行中央空调系统选型设计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机械制图与cad、金工实训、机械基础、热工理论与流体力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制冷技术。
后续课程: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维修、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1.2设计思路通过对空调工程设计和安装市场及行业专家的调查,发现空调工程设计和安装人员必须具备工程方案比选能力、准确计算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空调工艺、计算空调温度、计算空调温度等能力,熟悉设备性能特点,正确选择空调设备安装,设计空调水系统和空调系统,根据施工规范安装空调设备,绘制工程施工图,熟悉空调工程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本专业使用的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比较注重学生的设计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对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及风系统侧重比较多,而对空调冷热源、水系统的具体内容较少,这样一来导致学生能熟练风系统,而对水系统和空调冷热源掌握不够,施工图纸绘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与工程实际需求脱节。
为满足空调工程设计安装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空调技术课程整合空调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空调工程的综合设计能力,解决学与教、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贴近生产实际。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空气调节》ppt课件CONTENTS•空气调节基本概念与原理•空气调节设备与技术应用•建筑围护结构对空气调节影响分析•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与健康舒适环境营造空气调节基本概念与原理01空气调节定义及目的定义空气调节是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舒适感或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和分配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要素提供系统所需的冷量和热量,如制冷机、锅炉等。
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并分配到各个空调房间,如风机、风管、送风口、回风口等。
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去湿及净化等处理,如表面式冷却器、喷水室、过滤器等。
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实施自动控制和调节,如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等。
空气处理过程与原理空气处理过程指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去湿、净化等处理,使空气状态满足室内环境要求和送风条件的过程。
空气处理原理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消耗一定的能量,利用冷、热源设备对空气进行处理,使室内空气状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工艺性空调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为主要目的,对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舒适性空调以人体舒适感为目的,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区别舒适性空调主要关注人体舒适感,而工艺性空调则更注重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工艺性空调对参数控制更为精确和严格。
舒适性空调与工艺性空调区别空气调节设备与技术应用02制冷机组类型选择及性能评价制冷机组类型根据冷源不同,制冷机组可分为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等。
制冷机组性能评价制冷机组的性能主要通过制冷量、制冷效率、噪音、振动等指标进行评价。
制冷机组选型选型时需考虑制冷负荷、能源效率、环保要求、运行维护等因素。
深圳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深圳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了解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认识到空气调节在深圳地区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空调设备的分类及适用场合,了解各种空调设备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评估空调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科学的兴趣,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 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空气调节知识,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空气调节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深圳地区气候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节能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
2. 深圳气候特点:分析深圳的气候类型,探讨空调在深圳地区的重要性。
3. 空调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空调设备分类及选用:介绍家用、商用空调设备的种类,以及适用场合和性能比较。
5. 空调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查技巧。
6. 空调能耗评估与节能措施:讲解空调能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提出节能措施,降低能耗。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空气调节基本概念,深圳气候特点第二课时:空调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空调设备分类及选用第四课时:空调操作与维护第五课时:空调能耗评估与节能措施教材章节:《科学》课本第六册第三章“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第四节“生活中的能量转化”。
空气调节课件完美版
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调节水泵转速和水量 ;选用高效节能的水处理设备,如板式换热器、高效冷却塔 等;实施水质管理和水处理措施,防止水垢和腐蚀对系统性 能的影响。
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高效节能设备
选用高效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提 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热回收技术
利用排风中的余热或余冷对新风进行预处 理,减少处理新风的能耗。同时,可采用 热管换热器、热泵等技术进行废热回收。
实验步骤
收集气象参数、冷却负荷等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选择合适的冷却塔 型号。
实验结果
得出冷却塔选型结果,评估冷却塔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案例一: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
某办公楼需要设计一套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 的需求。
设计方案
根据办公楼建筑特点、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设计了一套合理的中 央空调系统方案,包括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等。
空气过滤器类型及性能评价
01
02
03
过滤效率
衡量过滤器去除颗粒的能 力。
压降
过滤器对空气流动的阻力 。
容尘量
过滤器在达到终阻力前能 容纳的灰尘量。
冷却塔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淋水装置
将热水均匀分布到填料上。
填料
提供水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
冷却塔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风机
驱动空气流过填料,与水进行热交换。
蒸发器、冷凝器设计要点
01
02
03
04
确定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和传热系数。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 流量。
优化冷凝器结构,提高 传热效率。
考虑冷凝器的清洗和维 护设计。
空气调节技术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02
传统空气调节技术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
和噪音污染。
舒适度与健康
03
如何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同时避免“空调病”等问
题。
空气调节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自适应、 自学习和自优化。
绿色化
采用环保制冷剂和高效节能技术,降低空气调节系统的能耗和环 境污染。
。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根据使用目的分类
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舒 适性空调以满足人体舒适要求 为目的,工艺性空调以满足生 产工艺要求为目的。
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 情况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 系统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根据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 介质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类
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全空气系 统以空气为介质负担室内负荷 ,全水系统以水为介质负担室 内负荷,空气-水系统以空气和 水为介质共同负担室内负荷, 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介质负担 室内负荷。
空气调节技术的应用领域
• 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在这些场所中,空气调节技术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 工业建筑:如工厂、仓库等。在这些场所中,空气调节技术能够保证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同时提供舒适的工 作环境。
• 交通运输: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这些场所中,空气调节技术能够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保证 乘客和驾驶员的健康和舒适。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根据人体舒适度和室内环境要求 ,确定合理的温度、湿度、空气 流速和空气质量等参数。
新风量确定
根据室内人员密度、活动强度和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等因素,计算 并确定新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 的清新度和健康性。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答辩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答辩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掌握基本的空气净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空气调节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室内温度、湿度问题。
2. 学生能够操作模拟空调系统,进行基本的温度和湿度调节。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空气调节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气调节在提高生活品质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循环、热交换等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二章。
-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
- 空调系统的能量守恒和热力学效率。
2. 空调系统组成与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三章。
- 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的作用。
- 控制系统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 空气调节设备类型与应用:介绍不同类型的空气调节设备,分析其适用场景,对应教材第四章。
- 分体式空调、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特点。
- 不同场合(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的空气调节解决方案。
4. 室内空气质量与调节:探讨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
- 空气湿度、温度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含湿量:去对应1kg干空气的湿空气所含有水蒸气的量
2、相对湿度:湿空气的水蒸汽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压力之比
3、瞬时冷负荷: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热量,也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空气供给的冷量。
4、响度:就是取1000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若某噪声听起来与纯音一样响,则该噪声的响度级就等于这个纯音的声压级。
单位phon(方)
5、可闻阙:引起人耳鸣产生听觉的声强的最低限
6、露点温度(湿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的饱和时的温度
7、全热交换效率: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状态变化时,实际处理过程与理想过程的接近程度。
8、通用交换效率:只考虑空气状态变化,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接近程度
9、空气——水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划分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室内的热湿负荷由空气和水共同负担
10、得热量:是指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热量的综合根据性质的不同,得热量分为(潜热)和(显热)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11、湿球温度: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和水直接接触达到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热力学湿球温度。
12、房间得热量:1)由太阳辐射和温差作用通过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得热量2)人体、设备、照明进入房间的热量。
13、瞬时冷负荷: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空气供给的冷量。
14、稳定工况:在换热过程中换热设备内任何一点的热力学状态都不随时间变化
15、显热交换是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差时由导热、对流、辐射作用而引起的换热结果
16、汗的蒸发强度不仅与周围空气温度有关,而且和相对温度和空气流动温度有关
17、空调房间的空调精度越小,其换气次数越少,送风温差越大
18、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有对流得热冷负荷及辐射得热冷负荷
19、某建筑内有10%的人对其空调系统感觉凉,其PMV值应为-0.5——0.5,PPD 值应为10%
20、空调系统噪声源采用的是声功率级,而室内噪声允许标准采用的是声压级
21、我国现行洁净等级处理标准规定的100000级的含义是对于微粒dp>=0.5um 每m3空气中为100000粒
22、当空气进行冷却去湿处理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会增加
23、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布置分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全分散系统
24、影响通用热交换效率的因素及两个效率的实验值有空气质量流速、喷水系数、喷水室结构特性、空气与水初参数
25、空气与水接触时,其状态变化的假象条件是与空气接触的水量无限大、接触的时间无限长
26、当室内湿负荷不变,热负荷变化时,可通过调节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再热量来维持室温不变
27、空调工程中常见的射流多属于非等温受限射流,按射流流动过程中是否受同界表面的限制又可分为自由射流和受限射流
28、表面式换热器包括空气加热器和表面式冷却器,安装方式:可以垂直水平倾斜安装(但是以蒸汽作热媒的空气加热器最好不要水平安装,以免聚集凝结水而影响传媒性能)表面式冷却器分为水冷器和直接蒸发式
29、冬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该采用历年平均并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累年最冷平均月相对湿度。
30、除热量:非稳定工况下空调设备自室内带走的热量。
31、空调房间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1)基本步骤同夏季2)冬季室内余热通常时负值3)余湿量冬夏一样4)送热风是送风量温差t 可比送冷风状态时大,但必须满足最小换气次数要求。
32、风机盘管机组的新风供给方式有多种:1)靠渗入室外空气2)墙洞引入新风直接进入机组3)有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33、水系统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应按承压能力进行竖直分区,两管制系统还应按朝向作分区布置,以便调节2)风机盘管用于高层建筑时,其水系统应该采用闭式系统,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应接在回水管上,此外管路应该有坡度,并考虑排气和排污装置。
3)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和新风湿负荷时,盘管为湿工况应重视冷凝管系统的布置。
34、影响房间空调效果的因素:送风量、送风温度、气流组织。
35、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1)送风口空气射流及其参数(送风温差、送风口速度)2)送风口的位置及形式3)回风口的位置4)房间几何形状5)室内的各种扰动。
36、喷口:用于自由射流、高大空间集中送风;依据工作区长度与落差来选取。
37、改变机器露点的方法:1)调节预热加热量2)调节新、回风混合比3)调节喷水温度或表冷器进水温度。
38、冬季调节机器露点的方法:1)通过改变预热量2)改变新、回风的混合比。
39、空调工矿分区的原则:1)在保证室内温湿度要求的前提下,试运行经济,调节设备简单可靠,2)同时应考虑各分区在一年中出现的累计小时数3)相邻各工况分区能自动转换。
40、人体冷热感与组成热环境的有关因素:1)四个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人体周围空气流速、人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2)两个人为因素:活动量、衣着。
41、湿球温度计原理:当空气相对湿度<100%时,必定有存在纱布水分蒸发-1)水温高于气温,蒸发来自水槽2)政法继续,空气传递热量是动态平衡。
42、用热湿交换原理解释-向空气中喷循环水的处理过程是近似等焓过程:利用定基的水通过喷洒与一定状态的空气长时间直接接触,则此种水式或水滴及其表面的饱和空气层的温度计等于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因此此时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就近似于等焓过程,其 =4.19t。
43、空调房间的新风量是如何确定的?
1)卫生要求:一般为30m3/时*人没人所占的空间较少,停留时间短,根据吸烟或不吸烟取7——15m3/(h.人)2)补充局部排风量,再有机械排风设置的房间必须补充足够的新风以免造成负压3)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一般维持在内正压在5——10pa,在考虑上述条件后,确定一个满足所有要求的最小风量,当得出的新风量不是总风量的10%时,也应按10%计算,以确保卫生和安全。
44、房间瞬时的热量与冷负荷相等吗?
答:房间瞬时得热量与冷负荷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相等。
相等是少见。
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在瞬时的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立即构成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不能立即成为瞬时冷负荷,且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过程中存在衰减和延迟现象
45、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的意义/目的?
1)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案,设备选型,输送管道的设计等,都是根据夏冬季节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和相应室内最大负荷确定的是空调系统的最不利工况2)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室外空气参数是变化的而室内冷(热)湿负荷也是变化的3)空调系统应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和室内负荷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调节,以保证空调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又能用最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46、热舒适的三个条件1)s=0 2)皮肤平均温度必须具有舒适相应的水平3)人体应具有最佳排汗率
47、一二次回风系统的特点?
一次回风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但是一次回风系统用再热器来解决夏季送风温度受限制的问题,不节能。
二次回风系统优点:可节省夏季的再热量,缺点:1、处理流程比较复杂,给运输管理带来不便。
2、要求冷源的温度低导致制冷设备的蒸发温度降低,制冷效率降低。
适用范围:室内温度场要求均匀,送风温差较小但风量较大而又不采用再热的空调系统。
48、实现二次回风方案的缺点:热湿比线与95%有无关交点,露点过低(冷源温度能否达到要求)
49/风机盘管的构造和分类及特点:风机盘管机组由盘管(热交换一般采用二或三排管铜管铝片)和风机(采用前向多翼离心贯流风机)组成,它使室内回风直接进入机组进行冷却去湿或加热处理。
和集中空调不同,它采用就地回风的方式。
从结构特点来看优点:布布置灵活个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房间不住人时可方便地关掉机组(关风机)不影响其他房间,从而比其他系统较节省运行费用。
此外,房间之间空气互不相通,又因风速多档变速,在冷量上能有使用者直接进行调节。
缺点:对机组制作应有较高的质量要求。
否则在建筑物大量使用时会带来维修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