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单1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音韵和感情;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品的主旨和感情;3.品读诗句,进一步赏析诗歌的形象、言语和表达技巧。
一、预习检测: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暝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列缺霹雳洞天石扉虎鼓瑟兮鸾回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二、快速通读课文,答复下面问题:1.依据课文自然分段,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诗的感情主旨是什么?试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简要分析。
三、小组商量交流,共同完成下面思考题:1.作者目的是写天姥山,为什么先从传闻中的海外仙岛瀛洲写起,接着又描写了五岳和天台山?第1自然段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第2自然段又可以分为几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在梦游的途中都见到了哪些奇景异事?请结合李白生平试着为李白解梦。
4.作者写梦游的奇景异事对表现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四、拓展延伸: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的思想。
诗歌开头采纳的是的抒情方法,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表达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五、作业:C类:(学习指导)第19页“课堂一点通〞习题B类:(学习指导)第19-20页(清溪行)(秋夜)两首诗练习A类:B类+搜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至少2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生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生版)教学目标: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一、唐诗简介: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
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
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
尤其是杜审言的诗。
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
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诗歌。
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
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
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李白(701年-762年),字,号,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人物轶事李白赋李花幼年李白第一次抓周时便抓到了一本诗经。
李父喜出望外,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诗人,但却在取名字一事上犹豫不决以至于李白到了七岁仍然没有名字。
适逢小李白七岁那年的春季,李父写下了一首只有开头两句的赞美春日的七言绝句体裁诗,随后就让自己妻儿一人一句补全该诗。
话音未落,李母不假思索说道:“火烧杏林红霞落。
”小李白若有所思,静静地等母亲说完之后,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这句一语惊人,李父赞道:“吾儿有诗才,甚好。
”同时,心中默念此诗暗暗欢喜:“吾家木子本姓李,一树李花白如雪”。
于是,李父最终拍板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做李白。
3.了解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4.解题①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
和“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留别:临行赠言。
“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预习检查:1.给加点字注音:天台.()剡.()溪渌.()谢公屐.()暝.()殷.()訇.()然2.解释词语:①微茫:②信:③明灭:④向天横:⑤因:⑥谢公:⑦渌:⑧清:⑨青云梯:⑩暝:⑪殷:⑫栗、惊:⑬澹澹:⑭訇然:⑮青冥:⑯金银台:(二)诵读感悟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韵脚。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
读仙诗,寻诗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本诗创作背景,理解李白对自由人格的追求。
2.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人描绘梦境所使用的意象以及梦境隐含的精神追求。
3.了解诗歌体式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体对于表达诗人情感的影响,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人描绘梦境所使用的意象以及梦境隐含的精神追求。
2.难点:了解诗歌体式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体对于表达诗人情感的影响,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课前学习任务:1.自由诵读诗歌,体会本诗体式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用两三个词语概括你的阅读感受,并批注在课文旁边。
2.本诗中哪些诗句最能激发你的想象?请选择其中一两句,创作一幅画。
课中学习任务一解题诵读,整体感知1.解题2.学生分享在预习任务中完成的阅读批注,并选择诗歌片段进行诵读展示。
课中学习任务二研读文本,鉴赏仙诗(一)“梦前”部分1. 本诗梦游之地是“天姥山”,诗人为何先写“瀛洲”?2.诗人用瀛洲衬托出天姥山的神秘浪漫,接下来他是怎样写天姥山的高大巍峨呢?用了什么手法?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魁伟男子),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明代王思任《天姥》)3.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突出天姥山的高大巍峨?(二)“梦中”部分1.品读梦境阅读诗歌,不仅要读懂字面意思,还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歌的审美空间。
梦中部分有哪些诗句给你印象深刻?请展示课前绘制的画作,分享你的审美体验,并说说诗人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1)飞度镜湖:空灵清幽,飘然快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著屐登山:壮美奇绝,陶醉忘返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夜间山景:离奇险境,惊恐震惊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生卷1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重点: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学习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李白及写作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玄宗召李白到长安来。
李白奉诏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
但玄宗并不重用他。
又受到权贵的排挤,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放还。
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
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了这首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临行前向朋友们表白心情之作。
2、题目的意思是:把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
①题目的断句: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根据题目明题材:赠别诗③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它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这首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二、课文学习1、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基调。
自由读,带读,齐读,指名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越人语()天姥()海客谈瀛()洲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裂缺霹雳(),丘峦崩摧()虎鼓瑟兮鸾()回车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须行即()骑访名山3、理清本诗结构如下:第一段:入梦缘由第二段:梦游历程第三段:惊梦长叹三、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1、、请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看看是怎样表现其高大神奇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3、思考:“天姥山”与“瀛洲”哪为实景,哪为虚景?作者开篇“谈瀛洲”有何作用?四、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1、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导学目标:1. 了解唐代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题材和意义。
3. 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语言。
课前准备:浏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文,并了解唐代的田园诗及其历史背景。
课堂导学:一、唐代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唐代田园诗是中国田园诗的巅峰。
1. 唐代田园诗的特点:(1) 描写自然景物,有诗人真切的感受和亲身体验。
(2) 抒发诗人的感情和价值观,呈现人生哲理。
(3) 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形成惬意、舒适的文学氛围。
2. 唐代田园诗的历史背景:(1) 唐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 儒家思想对文学的影响,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3) 宋庄、洛阳等地的自然景观,为唐代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场所。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题材和意义1. 题材:(1) 描写诗人梦游于绝妙风景之地——天姥山。
(2) 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天姥山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
(3) 表达诗人对天姥山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2. 意义:(1) 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唐代田园诗的特点和价值。
(2)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递出温馨、惬意、淡泊的人生态度。
(3) 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不舍之情,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
三、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语言1. 韵律:(1) 诗歌的韵律是指诗句的平仄、押韵和读起来的韵脚。
(2)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韵律是五言古诗的严格要求,既要求平仄相间,又要求押韵完美。
2. 修辞语言:(1) 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技巧。
(2) 《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白云起几人”,夸张“气味散云霞”,周密的描写和流畅的句子结构,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共5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共5篇)第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运用夸张、想象和传说进行创作而形成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2、体味唐诗诗味。
3、体会诗人傲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涵,体会作品的情意和艺术美,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一、相关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
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词人。
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
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
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
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写下了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二、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一种字数不定,压韵自由可以换韵,对仗无严格要求的古体诗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三、注音、解词:天姥:();瀛洲:();云霓:()副虹,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
剡溪:();在嵊县境内,溪水名;渌水:();脚著谢公屐:()。
暝:();殷岩泉:(),如:殷殷其雷;栗深林:()通“傈”水澹澹:()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訇然:();青冥:()。
鸾回车:()古代传说中的一神鸟;魂悸:()因害怕而心跳;恍惊起而长嗟:()。
四、听朗读;学生一块朗读.五、整体感知:诗如何起笔?三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写天姥山的雄奇壮丽,点出入梦之由:心驰神往。
从瀛州入笔,以虚衬实,给天姥山胜景染上一层神奇色彩。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清全诗结构,理解诗人蔑视权贵,向往自Ill的感情。
2. 学习衬托手法,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3. 学习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___________ ,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 诗人,素有“_____ ”之称。
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的青莲乡,因自号 _________________ o李白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想,,蔑视礼教。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大胆的.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 _____________ 的风格,是_______________ 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
2. 旧诗分“古体”和“ ___________ ”,始于唐朝。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o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3. 写作背景李口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并希望山布衣一跃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经吴筠推荐,玄宗召李白到长安,李白以为,"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到,但在长安只任了个侍御闲职, 不能施展才能,李白有一身傲骨,遭到权势的排挤,在呆了一年多之后,被“赐金还乡”了,冷峻的现实粉碎了李白的不合实际的幻想,李白怀着悲愤离开长安,在洛阳与杜甫相会,恰逢高适赶来,三人同往山东游览。
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梦游”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想象手法。
(完整版)《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1【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领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和浪漫主义风格;3、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怀;【知识链接】1.李白及写作背景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奉召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
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李白又受到权贵的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放还。
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
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了这首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临行前向朋友们表白心情之作。
2、解题:①题目的意思是:②给题目的断句,用单斜线划: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根据题目明题材:本诗是诗④“吟”本指吟咏,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的一种体裁。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古体诗”和“吟”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
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
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 越人语()天姥()②海客谈瀛()洲③天台一万八千丈()...④ 送我至剡()溪⑤脚著()谢公屐()⑥渌水荡漾清猿啼()....⑦熊咆龙吟殷岩泉()⑧栗()深林兮惊层巅⑨水澹澹兮生烟()....⑩虎鼓瑟兮鸾()回车⑾洞天石扉(),訇然中开()...⑿忽魂悸以魄动()⒀恍惊起而长嗟()⒁惟觉()时之枕席...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⑴越人语天姥()⑵烟涛微茫信难求()⑶云霞明灭或可睹...()⑷天姥连天向天横()⑸势拔五岳掩赤城()⑹我欲因.....之梦吴越(()⑺脚著谢公屐(.)⑼迷花倚石忽已瞑(.)⑻渌水荡漾清猿啼(..)⑽熊咆龙吟殷岩泉(.))⑾栗深林兮惊层巅()()⑿水澹澹兮生烟()⒀恍惊.....起而长嗟()⒁失向来之烟霞()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3、用诗歌中的句子填空:①入梦的原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1(教师版)
讨论法
情境再现法
重点难点
1.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梦游”的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2.学习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
使用说明
一.
自
主
学
习
一、知人论世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填空,理清思路
入梦原因的诗句: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全诗的行文思路是:
入梦缘由(起)→→梦境路线→→仙境(见)→→梦醒(叹)→→留别寄语
3.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它对表现全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第三幅画面山上夜景
意象:叠岩花石熊龙深林、峰峦青云烟雾
意境:阴郁凝重,阴森恐怖
第四幅画面神仙登场
意象:青冥、日月彩虹霓风云虎鸾
意境:富丽堂皇,壮丽非凡
学生反复诵读,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补充后,小组长确定组员展示。
三.
课
堂
检
测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
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高级科导学案
班组姓名自评组评师评
学案
编号
32
课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型
新授课
周次
14
使用
时间
2014.12.5
编写人
李哲
审核
流程
具体内容
方法指导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直接打印)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直接打印)分析:此段主要是在介绍瀛洲和天姥山的神秘美妙之处,并通过对比,突出了天姥的吸引力。
同时,也提到了其他山峰,如剡溪、渌水等,以衬托出天姥的独特之处。
改写:在本段中,诗人通过描绘瀛洲和天姥山的神秘美妙之处,突出了天姥的吸引力。
同时,他也提到了其他山峰,如剡溪、渌水等,以衬托出天姥的独特之处。
2二)诵读并分析②段1、齐读②段并思考:为何要写梦游的经过?此段是诗人通过梦游的经历,展现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他在梦中去寻找仙境,逃离现实的苦闷和压抑,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2、此段中的“鸟道”“石径”等景物有何作用?这些景物是诗人梦游过程中所见所闻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梦境之中,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他的内心感受。
改写:在本段中,诗人通过梦游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他描绘了梦中所见所闻的景物,如鸟道、石径等,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他的内心感受。
3三)诵读并分析③段1、齐读③段并思考:诗人在这一段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此段中,诗人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渴望能够在这个美丽的仙境中永远停留,逃离现实的苦闷和压抑。
2、此段中的“蝴蝶”“鸟鸣”等景物有何作用?这些景物是诗人对仙境的具体描绘,通过这些景物的生动形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梦境之中,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情感。
改写:在本段中,诗人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通过生动的描绘,如蝴蝶、鸟鸣等景物,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梦境之中,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他的内心情感。
4四)诵读并分析④段1、齐读④段并思考:诗人在这一段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此段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梦中与仙女的别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他希望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个美好的仙境中,但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与仙女分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认识和体会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2、学习运用比方、对比、衬托、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和多变的句式来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培育丰富的想象能力。
鉴赏本诗的构思和意境。
3、学习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以及他张扬个性,不断追求的性格特点。
鉴赏"梦游'的意境。
2课时1、古体诗: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律诗、绝句)而言的。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
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2、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25岁开始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
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
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独特个性,也有人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突出了一个"豪'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杜云飞所作的一首高山流水的诗篇。
本诗大致分为三部分:首先,杜云飞通过描写自己渐入梦境的形容,向读者展现了充满吸引力的山水之美;其次,他借由对美好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于绝世风光所显露出的神秘情感的敬畏;最后,他再一次着力表达了自己与咫尺天高的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结,表现人与自然的独特交感。
在教授此篇文章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以下的重点内容。
一、理解诗歌背景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史学文献,来帮助理解杜云飞所创作的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这些文献可以涵盖以下的范畴:1、唐代旅行游记让学生们阅读一些唐代旅游游记,比如陶渊明的游云阳,李白的将进酒,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当时人们的旅游风尚和旅游文化。
2、"七真"和道教文学“七真”是指“全真派”的祖师,是中国道教中的重要派别。
学生们在阅读这些七真派别的经典著作时,可以理解道教文学的奥妙,并体会诗人杜云飞对于自然所表达的道义。
3、《佛祖统纪》佛教经典之一,可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杜云飞对于“天姥山”的描写。
二、理解诗歌形式学生对于诗歌的形式、语言、韵律等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这首诗歌的形式和结构:1、诗歌格律学生应该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现代汉语中的韵脚、平仄、押韵等特点,并理解这些特点在唐代诗歌中的运用。
2、诗歌语言学生应该能熟悉一些文学语言及诗歌用词,比如“黄昏独坐”,“云傍马头生”等等,对于学生相当有必要的是对于文言词汇的意思的逐一解析。
三、理解诗歌内容在学习诗歌的背景和形式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这首诗歌的内容。
具体来讲,学生应该认识到以下的重点:1、描述和描写学生应该认真体会诗人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在理解之后,进行巧妙的语言安排,使其更好的表达想要的意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联读+导学单
梦境超然物外现实负重千钧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联读导学单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这两首诗歌来感受浪漫
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征集访谈录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为例,请李白和杜甫分别谈谈其诗歌创作风格的特点。
活动一:撰写访谈录
主持人:李白先生,您好,很荣幸能当面采访到您。
您被后人称为“诗仙”,请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谈您的诗歌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特点的。
主持人:杜甫先生,您好,很荣幸能当面采访到您。
您被后人称为“诗圣”,您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请以《登高》为例,谈谈您的诗歌是如何体现实主义特点的。
请任选一位诗人进行采访,并撰写访谈录,IOO字以内,自主完成。
(用时5分钟)
活动二:完善访谈录
小组合作探究,完善撰写的访谈录,并选出组内最佳作品。
(用时3分钟)
活动三:展示访谈录
小组展示代表作品,全班举手表决推选最佳作品。
(用时8分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学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二:预习检测。
1.①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觉()时之枕席②、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越人语天姥语(yǔ),云霞明灭或可睹或:势拔五岳掩赤城拔:我欲因之梦吴越因:脚著谢公屐著:(zhuó),迷花倚石忽已瞑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殷: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2. 整体感知诗词,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词类活用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
对此欲倒东南倾()
訇然中开()
古来万事东流水()
栗森林兮惊层巅()
四、课堂达标
本诗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五、拓展提升
1完成新学案习题。
2背诵这首诗。
六、收获和疑惑
笔记栏
二、自我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天姥瀛洲云霓剡溪渌水
脚著谢公屐暝殷岩泉栗深林
水澹澹訇然青冥鸾回车魂悸
2解题。
三、合作探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势拔五岳掩城: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3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单
年 级:高二年级班级:小组:姓名:
创建人:直静使用时间:2014年11月
课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吟”这种诗体。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方法指导
1朗读法2分析法3引导法
流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