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分析某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工艺与设备
分析 某项 目暖通 空调 系统 设计
陈宥成 ( 河源市源城建筑设 Nhomakorabea院)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 了某统合楼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 并进行了效果分析 。 关键词 : 系统设计; 效果: 能耗
式冷 水机 组, 装机冷量 为 1 1k 台 (O RT台) 冷媒为 R 14 。 2 8 W/ 15 , , 一 3a 冷冻水 供回水温度 7C 1 ̄,  ̄/2 冷却水进 出水温度 3 ~ 7 2 3 ℃。冷冻机房包 括制冷机 组、 冷冻水泵 、 冷却水泵 、 热交换器及 闭式膨胀定压装置等 。 () 3 夜间加班 、 渡季节和冬 季采 用开 一台螺杆 机为 内区空调系统 过 房 。地下 2 3 为各类 机房、 、层 汽车库 、 仓库及人 防掩蔽体等 。地上共 1 提供冷水 。冬季冷却水管及冷却塔采用 电热防冻措施 。 4 () 4 空气处理 机组、 新风机组空调水系统均 为四管制, 层、 层风盘 3 4 层, 首层 为商场 、 银行 ; 2层为商场 、 服务 、 展示 厅、 辅助性 商用 ; 宴会 3层 厅、 餐厅、 多功能厅、 厨房 、 会议室 ; 层 为娱乐、 4 健身俱乐部 ;~ 4层为双 内区单冷两管制外 区四管制 。 51 () 5 A座 客房采用 四管制 方式 , 以解决不 同朝 向的冷 热不均 和灵活 塔, A座为酒店客房 , B座为写字楼; 4层与 5层之 间有局部设备夹层 。 ~ 5 的温度调控 问题 。 1 4层标 准层层 高 37 m, . 0 办公室 内净高 26 m。 .5 () 6 考虑到 B座 写字 楼标 准层平面进深大 , 明显 内外区之分, 有 经计 目前 ,除 B座写字楼 因业主要进 行内部功能的修改而暂停 建设外, 算, 冬季 内区仍有冷负荷发生 。为此 , 采用 冷却塔和水一 式换热器组合 板 其 余约 8 4 的工程均 已竣工 。 .1 mz 70 成冬季 自然供冷水系统, 充分节约能源。 2 供热 通风 空调 系统 设计 () 7 B座 写字楼采用 四管制方 式, 以解 决大开 间办 公 内、 区和不 同 外 21 供 热 系统 . 朝向的冷热不均问题 。 () 1采用 两台蒸汽锅炉 ( 台蒸发量 为 10 k / 作 为大 楼供热及 生 每 50g ) h () 8 冷冻水系统均为 闭式 、 次泵变流量系统 , 一 其系统补 水采 用软化 活热水热源 。空调、 冬季空调加湿、 生活热水系统所需的热负荷及热媒 参 水。 数如下 : () 9 冷却塔位于屋顶 , 其总装机容量为 3 0 m/ 。冬季运行的冷却塔 30 3 h 空调系统热 负荷 :2 0 k 其 供 回水 温度 :0C5  ̄; 15 0 W; 6  ̄/0 采暖 系统 热 及 室外冷 却水 管道均采用 防冻措施 。冷却水系统为一次泵水系统 。 负荷 :2 0 W:其供 回水温度 :0C5  ̄ 8 ℃/0 10 k 6  ̄/0C、5 6 ℃;生活热水 热负荷 : (0 空调冷却水补水 : 1) 由地下消 防贮水池经 自动变频给水装置供给 。 lo k 供水温度 6 ℃; o 0 W; 0 总热负荷: 40 k 1 7 0W。 ( 1空调冷冻水系统补水: 1) 由地下软化水 间内的定压 、 膨胀装置供给。 () 交换站位于地 下一层 , 2热 供热 热水通过 热水交 换器和 二次热水 23 空调通风 系统 - 循环水泵 , 热水输配管 网分配到各空调机 组、 经 带再热盘管 的 V V末端 A () 1商场 、 银行、 大堂、 餐厅 、 宴会厅、 多功能厅及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 装置及风机盘管等 。 厨房设置直流式全空气 空调系统; 客房、 娱乐、 会议室、 物业管理、 办公等设 () 3 供热系统采用 闭式系统 , 按区域分别设 置: 并 4层及 以下等公共 置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 ; 电话机房、 消防安全监 控中心及楼 宇 自 动 空间为一区域, 5层 以上为一区域。 化监控中心设置风冷柜式空调系统 : 计算机 中心设置 匾温恒湿柜式空调系 () 4 供热系统 的补水采用 软化 水, 其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的定压、 膨胀 统; 电梯机房、 弱电电缆引入小室 、 P 间设置分体式空调系统 。 US 装置设置在软化水间。 () 2 一层 商场 中庭采 用双侧对喷 多股平行射 流 的气 流组织方 式 , 其 () 5 辅助供 热: 首层商业 等房间外 区、 中庭 、 堂及 4层 游泳馆采 用 大 余均为上送上 回或侧送 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 。大 堂、 大宴会厅采用漩流 地 板辐射采暖, 利用热气流上升 的原理, 密切结合人体舒适感 的特 点, 合 风 口送 风 。 理 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 , 少空调能耗。地下 1 减 层设备用房 设置暖气片 () 3 A座 客房采用 风机盘 管加新风 的空调系 统 , 顶新风机 组将新 屋 进 行值班采 暖; 首层大 堂大 门及汽 车入 口处冬季采 用水热热 风幕 , 冬季 风处理到室 内温度的机器露点状态并送至风机盘管出 口 置上 。 位 送热 风, 夏季送 循环风 , 阻挡室外冷 、 空气 侵入, 热 节省能耗 ; 防掩 蔽体 人 () 座 大开间办公采用变风量 空调系统 , 实现供冷 、 4B 并 供热 单独分 设 常规采 暖系统 。 区控制 , 效满足 不同运行区域 的冷热调节 需要 , 有 满足人 员对空调 系统 22 供冷 系统 . 不 同温度的需求 。空调机房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布 置原则 。 () 1 设计中对直燃式溴化锂吸 收式冷 水机组和离心式冷水机组 两种 变风量末端装置 的选择 按房间性质的不 同, 分别采用 带风机 驱动的 方案进行 了充分 的可行性研究 , 并考虑到下述 因素 。 全年运 行费: 直燃 式 串联、 并联型末端装置及单 风道 末端装置。办公室周边 区采用 带再热盘 溴化锂吸 收式冷水机组是离心式冷水机组的 16 1 .~ . 。 8倍 初投 资: 直燃 式 管的并联 型末 端装置 , 内区采用单风 道末端装置 ; 每个变风 量末端装 置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是离心式冷水机组的 1 ~ -倍 。 . l 2 3 的温度传感器控制 区域为小 于 4 m , 02 使房 间按实 际运行 需要 , 精确 调节 运行管理: 离心式冷水机组更为简单、 可靠 。因此, 本工程采用离心式 房间的室内温 度 , 以提高房 间的舒 适度 。与并联型风机末端装置及 单风 冷水机组, 考虑到 A座客房部分夜间负荷, 还用 了 1台螺杆式冷水机组 。 道 末端装 置相 配的空调送风 口均采用 高诱导 比的送风 口, 串联 型风机 与 () 2 冷源 由设在 地下 1层的冷冻机房提供 。采 用 3台水冷式离心冷 末 端装 置相配 的空调送风 口则采用常温送风 口。中庭的空调送风方式采 水机组 , 装机冷量为 3 6 k 台( O T 台) 冷媒为 R 14 。一 台螺杆 8 8 W/ 1O R / , I 一 3a 某项 目是一幢多功能大型综合楼。 工程占地 面积 1 5 13 , . x 0m2建筑面 3 积约 1.x lm 空调 面积 约 78 l32。地下共 3层 , 05 l Y ( .x Om) 地下 1层为物业 管理办 公、 自行车 库、 柴油发 电机 房 、 锅炉房 、 热交换站 、 洗衣房 、 空调机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详细参数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民用建筑主要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m3/(h·P)〕《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报批稿)第3.1.9条:(强制性条文)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②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少于30 m3/h的新风量。
表3.1.9 民用建筑主要房间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参考值〔m3/(h·P)〕注:大学教室可参照会议室标准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注:本表为最大负荷,在求建筑总冷负荷时,应考虑空调房间同时使用系数0.7-0.9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注:l、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面积的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平米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
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热负荷估算(l)按建筑面积热指标进行估算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q=(7a+1.7)W/F(tn-tw)W/m2;说明:q—建筑物的供热指标,W/m2²。
2024版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 课件目录•暖通空调系统概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空气处理过程与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与水力平衡调节•控制系统设计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0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旨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分类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所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以及特殊用途空调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自然通风、集中供暖到现代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现状目前,暖通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未来趋势与挑战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的暖通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和环保。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控制和优化运行,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挑战在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节能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如何降低改造成本并保障投资回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等。
02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功、热力学系统、状态方程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现象的方向性,熵增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密度、粘度、压缩性、导热性等。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力分布、流体静力学方程等。
流体静力学流动类型、流动阻力、流量计算等。
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等。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等。
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030201控制理论应用03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0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建筑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负荷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376-201

5. 1
一般 规定
热负荷
5. 2
…........……...........................….......... 12 ........….............................................…. 15
18
20
23
5. 3 5. 4
5.5
5. 6
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 京 西郊百 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 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4峰
开本
850X 116 8 毫米
1/32
印张
16 )/4
字数
433 千字
2012 年 8 月第一版 定价
20 12 年 8 月第 一 次印刷
68.00 元(共三册)
统一书号
一般规定
62 62
64 65
8.2 8.3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热泵........….........…...........................…..........
8.4 8.5
澳化铿吸收式机组........…….........….........….......... 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风管设计
7
空气调节 ..................................................…..........
44 7
7. 1
7.2
7.3
7.4
一般规定
................................…..................…. …................................…................... ..............……..................................... .......................….........…................... ....................................................…..
大型现代化多功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3 空 调 水 系统
31 水 系统 配置 .
空调水系统采用双管异程式, 次泵 定流量、二次泵变流 一 量 。设于地下 3层的冷热水供、 回水总管构成一个水平 主环路. 供 暖 热 水 由一 次 热 水 泵送 至 地 下 3层 制 冷机 房 .由 二 次 热 水 泵 送 至 水 平 主 环 路 。 环 路 分 出 6组 立 管 。 应 至 建 筑 各 层 的新 风 主 供 机 组 、 调机 组 和 风 机 盘 管 等 。整 个 空 调 水 系 统 为 下 供 下 回 式 。 空 水 平 总 管 同程 、 层 水 平 分 支 管 异 程 、 向异 程 。 空 调 冷 、 水 各 竖 热 系统采用闭式膨胀水罐定压 ( 图 1。 见 )
2 冷 热 源
空调系统 夏季设 计总冷 负荷 为 15 0 W。冷 负荷指 标为 78k 18 m ; 季 设 计 总 热 负荷 为 9 8k 热 负 荷 指 标 为 7 W/ 。 2 W/ 2 冬 8 9 W. 2 m2 根 据工 程 使 用 功 能 特 点 以 及 业 主对 该 工程 的 定 位 .空 调 冷 源 选 用 4台制冷性能优越的三级离心式电制 冷机 组. 台制冷量为 单 4 4 k C P为 58 。同时 考 虑 到 不 同 功 能 区 负荷 特 性 的差 异 . 0 4 W,O . 7 辅以 1 台部分 负荷调节 性能较好 的水冷螺 杆式 电制冷机组 进 行 调 节 ,制 冷 量 为 10 k 。O 4 7W C P为 55 。 供 、 回 水 温 度 为 6 / .7  ̄ C l℃。 空调 系统 的热 源 选 用 3台制 热 容 量 为 2 0 k 的热 水 锅 2 50W 炉 , 、 水温 度 为 6 ℃/0C 供 回 O 5 o。
图 1 制 冷 系 统 原 理 图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参考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为公共文化核心区东区-博物馆。
2.本建筑本工程是以开敞式展厅为主,局部配有商业和办公,以展示**发展历程。
层高分别为:5.4m(地下一层)、7.2m(地上一层)、7。
2m(地上二层)、7。
2m(地上三层)、4.5m(空调机房层).建筑高度:22。
20 m;总建筑面积12657.7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904.43m2,地下一层面积:753.28m2。
3.本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均为一级。
4.设计内容: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6)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6.《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14-BS11—2001)7.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法规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三.通风、防排烟系统1.地下一层至三层的中庭、矿冶发展史展厅、钢铁仿真展厅均设机械排烟系统。
消防时排烟风机启动排烟,地上部分自然补风,平时通风由全空气空调系统承担。
2.地上内走廊可开启外窗面积大于本层防火分区面积的2%。
3.地下配电室,制冷机房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排风量按每小时6次换气量计算。
平时排风风机低速通风,消防时排烟风机高速排烟。
消防时补风机连锁启动补风.4.当有火灾发生时,由烟感器的讯号送入消防中心或值班人员启动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同时联动排烟风机,补风机运转。
当排烟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常开排烟防火阀易熔丝熔断,发出信号使排烟机停止运转。
补风机入口处设70℃常开防火阀,平时火灾时均开启,当送风温度超过70℃时熔断。
排风机入口处设常开防火阀70℃熔断,火灾时关闭.空调风管连接风井、穿越防火分区处均设常开防火阀70℃熔断,火灾时关闭.5.卫生间内设机械排风,排风量均按每小时10次换气量计算。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民用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需要采取一些统一的技术措施。
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
一般来说,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和高档住宅,分体式空调适用于小型商业建筑和普通住宅。
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的朝向、采光、隔热等因素,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要合理设计空调系统的管道布局和风口位置。
管道的布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长过曲,以减少管道阻力和能耗。
风口的位置应该考虑到空气流通的方向和速度,避免直接吹向人体,同时也要考虑到空气的均匀分布,以保证整个房间的舒适度。
还要注意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和换气扇,保持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细菌和灰尘的滋生。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的压力、温度、电流等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要加强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于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使用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统一技术措施,以保证系统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设计、维护和管理下,才能实现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优化。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摘要】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设计的协调性、空调系统的选型与布局、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保温隔热与空调系统设计结合、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通风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超高层商用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为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的协调性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对这些设计要点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提升商用建筑的综合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建筑主体结构、空调系统、选型、布局、节能技术、保温隔热、室内空气质量、通风系统、舒适度、节能性、未来发展方向、趋势。
1. 引言1.1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超高层商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是整个建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点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
建筑主体结构与空调系统设计的协调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走向,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空调系统的协调性,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空调系统的选型与布局也是关键环节。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复杂空间结构和大面积空间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空调系统类型和规格,并合理布局系统,以确保整个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效。
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更是至关重要。
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也需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如采用高效换热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以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建筑保温隔热与空调系统设计的结合也是设计要点之一。
在超高层建筑中,建筑保温隔热工作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因此需要结合两者进行整体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通风系统设计也是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暖通空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暖气、通风和空调三个方面的知识。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综合实践的项目,可以选择暖通空调作为毕业设计的方向。
本文将从设计背景、设计思路、设计流程和成果展示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暖通空调毕业设计。
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能源节约的暖通空调系统成为了当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设计思路:1.需求分析:对被设计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建筑的用途、使用频率、人员密度等因素,以确定所需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规模和功能。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建筑的结构和布局,设计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
包括制定通风和空调的供、排风系统方案,选择合适的送风装置和循环系统等。
3.能源效益评估:对所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能源消耗和效率的评估。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系统运行,通过模拟结果调整系统参数,提升系统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以达到节能和舒适性的要求。
设计流程:1.方案策划: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确定设计的范围和内容。
2.需求分析:调查被设计建筑的使用情况,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需求。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合理的系统方案,包括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布局和设备选择。
4.模拟评估: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系统运行,评估系统的能源效益。
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
6.施工图设计: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管道布置、机组位置、设备符号等。
7.系统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8.系统运行和调试: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运行和调试,调整系统参数以达到设计要求。
暖通空调的系统节能设计

案例一:某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总结词
高效节能、降低能耗
详细描述
办公楼的暖通空调系统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变频控制、热回收技术等,有效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同时优化系 统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案例二:某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总结词
舒适健康、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酒店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舒适性和环保需求,采用全热交换器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提高 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节能运行。
案例三:某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总结词
稳定可靠、满足医用需求
VS
详细描述
医院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需满足高标准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 行。采用备用机组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 系统可靠性,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能源效率提升技术
01
02
03
能源效率提升技术
通过改进设备性能、优化 系统配置等方式,提高暖 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 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高效设备
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暖通 空调设备,如高效制冷机 、节能型锅炉等,能够显 著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系统优化
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 整体优化,合理匹配各部 件的运行参数,实现系统 的高效运行。
热回收技术
热回收技术
利用暖通空调系统的余热 进行回收再利用,以减少 能源浪费。
排风热回收
将排风中的热量回收,用 于预热或预冷新风,减少 新风处理所需的能耗。
冷凝热回收
将制冷机组的冷凝热回收 ,用于供暖或生活热水等 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在进行冷热源设计时,应在确保冷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前提 下,综合考虑冷热需求及能源消耗,合理配置冷热源主机的容 量,使超高层建筑与暖通空调的设计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2.2 空调风系统设计 设计人员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通风进行设计时, 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标准,通过计算了解该建筑所使用的冷负 荷指标,从而使设计完成的暖通空调系统符合建筑物的使用需 求[2]。如果设计人员忽视了设计阶段的相关标准要求,往往会 导致设计规范不合格,同时也会导致建筑成本增加。 本项目首层大堂采用全空气系统,组合式空调机组安装 于机房内,风机变频,风量可根据室内温度需求进行调节,机 组混合段设置电动调节阀,可实现变新风比运行。裙房商业采 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新风采用集中热回收系统,减少能耗 实现节能。办公区采用外区风机盘管、内区全空气变风量空调 系统,风机盘管承担外围护结构冷热负荷,变风量空调系统承 担内区人员、设备、照明、新风负荷,变风量空调系统由空调 机组、单风道末端装置等组成,空调机组设置于核心筒空调机 房内,靠风管内的静压传感器控制机组风机变频运行,以固定 的送风温度和变化的送风量送入设在室内的变风量末端装置风 箱,再通过风箱经风管及风口送入室内。本项目变风量末端装 置采用压力无关型风箱,当控制室温未变化时,风道压力的变 化应由末端装置自动调整风阀开度而保持当前的送风量不变。 变风量末端装置可随该房间温度的变化自动控制送风量,使空 调房间过冷或过热现象得以消除,能量得以合理利用,并提高 室内舒适度,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条件下和环境中的暖通空 调优化运行需求。 2.3 防排烟系统设计 针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防烟系统的设 计需要做到火灾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合用前室、避难走道前室、避难层能够安全使用,阻止烟气入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供暖系统设计与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供暖系统设计与规范要求随着冬季的来临,供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讨论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一节:系统设计在设计供暖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确定合适的供暖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居住建筑需要维持在18-22摄氏度,而办公区域可以适当降低。
2. 负荷计算:通过建筑的设计参数和热损失计算,确定供暖系统的负荷。
这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锅炉容量,以及设计合理的供热管道布局。
3. 管道布局:供暖系统的管道应尽量减少回路数,以降低水头损失和能源消耗。
同时,应合理安排管道的坡度,以保证水流的顺畅。
4. 锅炉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选择适合的锅炉容量。
同时,应注意锅炉的热效率和低氮排放性能,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5. 温控系统:安装合适的温控装置是供暖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温控阀等设备,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控制和舒适性。
第二节:规范要求供暖系统的安装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1. 设计标准:供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并参考类似工程的先进经验。
对于特殊场所和大型建筑,可能需要经过专业机构的审查和验收。
2. 材料选择:供暖系统中的管道、阀门、锅炉等设备应具备相应的认证和检测报告。
材料的选用应考虑耐高温、耐压、耐腐蚀等性能。
3. 施工标准:供暖系统的施工应符合现行的施工标准和工艺要求,确保系统的严密性和安全性。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4. 隐蔽工程验收:供暖系统的隐蔽工程需要经过相应的验收程序,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验收人员应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5. 运行与维护:供暖系统的运行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和维护。
定期检查锅炉、阀门、管道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和维修工作。
结语: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供暖系统的设计与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对于高大空间的公共建筑来说,它具有非常多的功能性,设计样式较为复杂,在实际的修建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特别是对于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来说,在该项的施工中不仅要满足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要具有安全节能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的合理性、完善性。
本文介绍了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以及要点,设计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0引言通风采暖以及空气调节系统是公共建筑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层高过高,单独的采暖或者单独的空调系统满足不了冬季对室内温度的要求,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对于暖通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使其功率也较大,因此一般会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且伴随有很大的噪音,因此相应的技术人员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来合理解决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减弱其噪声问题,并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能高效运行。
1 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分析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由于高大空间建筑功能和工艺要求复杂,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和使用时间不一,为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整个项目空调系统能效比的目的,可根据区域采用综合冷热源。
比如一商业综合体,由酒店大堂、客房、办公等组成,本项目的集中热源设置锅炉房,所产生的热水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空调的热水系统。
集中冷源系统以电力驱动压缩式部分带热回收形式的冷水机组为主,辅助设置水蓄冷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
冷水机组回收热量用于生活热水加热,以节省运行能耗。
地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量结合水蓄冷系统设置水蓄热系统。
冷源系统另外设置水-水换热器,通过与冷却水换热获得空调冷水,节省空调运行能耗。
由于冷热源及其他配套设备主机荷载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冷热源设备的合理安装位置,根据整个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来进行优化,确保主机控制及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5)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三、新风量 (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6)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7)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8)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8)五、通风系统设计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0)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0)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飞的选择 (43)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7)3、水泵扬程设计 (49)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9)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1)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2)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5)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6)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0)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2)8、设备层布置原则: (82)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4)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4)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5)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6)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6)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9)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5.2 设备平面图 (93)5.3 剖面图 (94)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5.7 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建筑物室内设计参数室内空气流速m/s循环空气1/h最小新风1/s每人噪声NC空气过滤器效率%年能耗MJ/m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饮食娱乐中心咖啡室26 40 21~23 20~30 0.25(1.8m) 12~15 5 40~50 >35 570~4500 餐厅23~26 55~60 21~23 20~30 0.13~0.15 8~12 2.5 35~40 >35 570~5700 酒吧23~26 50~60 21~23 20~30 0.15(1.8m) 15~20 5 35~50 >35 570~4500 夜总会23~26 50~60 21~23 20~30 <0.13(1.5m) 20~30 12 35~45 >35 230~2800 厨房29~31 -21~23 -0.15~0.25 12~15 全新风40~50 10~15 1140~4500办公楼23~26 40~50 21~23 20~300.13~0.23(4~10I/sm )4~102.5(0.03~1.3l/sm )30~45 35~60 280~3400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室20~22个40~55别20~22考40~55虑0.13<0.138~128~122.59~1435~403535~601.35%11.85~95%170~2800280~1140保龄球中心24~26 50~55 21~23 20~30 0.25(1.8m) 10~15 5 40~50 10~15 1140~2300电讯中心电话22~26 40~50 21~26 40~50 0.13~0.15 8~20 5 60 >85 1700~5700 电报23~26 45~55 21~23 40~50 0.13~0.15 8~20 5 40~50 85 570~1700 电视台23~26 45~55 23~26 30~40 <0.13(3.7m) 15~40 5 15~25 >35 1140~2300运输中心车房26~36 -4~13 -0.15~0.38 4~6 7.5 35~50 10~15 230~2300空港大楼23~26 50~60 21~23 20~300.13~0.15(1.8m)8~12 2.5 35~50 >35 1140~1700海港大楼23~26 50~60 21~23 20~300.13~0.15(1.8m)8~12 2.5 35~50 10~15 280~1140 公车站23~26 50~60 21~23 20~300.13~0.15(1.8m)8~12 2.5 35~50 35 1700~2800仓库个别考虑-1~42.5 (0.05l/sm)75 10~35 230~4000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人体活动房间用途夏季冬季运行控制条件(冬-夏)Clo 等效温度。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技术措施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技术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以酒店、地标建筑和高端写字楼为主的建筑越发受到建筑行业的重视。
除了要保证安全和提升质量,追求建筑的居住舒适度也尤为重要。
暖通空调设计既能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还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潮流,因此,成为了当今设计者们重点的研究对象。
下面文章主要对暖通空调设计原则与设计技术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空调系统;暖通设计;建筑暖通1暖通空调系统常见类型分析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主要包括采暖系统、通风系统以及空气调节系统,其中采暖系统主要负责为建筑内部提供所需热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功能之一。
通风系统主要实现建筑物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进而实现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优化的目的。
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用户的使用需求对室温进行有效调节,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由此可见,上述几个功能系统之间属于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民用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暖通空调类型主要可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为全水系统,这种类型是指在运行过程中将冷却水作为主要介质,进而实现对于建筑室温的有效调节,这种综合系统的运行稳定,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因此应用频率也比较高。
第二种为全空气系统,这种类型是指借助组合式的空调机组设备,实现对于建筑室内空气湿度与温度的有效控制,进而完善室内的整体环境。
这种系统便于调节,因此在民用建筑中颇受青睐。
第三种为空气-水系统,这种类型是指将空气和冷却水作为主要介质,以此实现热质交换,热质交换能够使得室内多余的热量消失,在室温过高的时候能够实现降温除湿的目的,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降温效果显著快速,因此比较适用于温度较高地区的建筑工程中。
2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2.1节能减排原则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要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施来优化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运行能耗,这是设计人员不容推卸的使命。
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就是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每个地区的资源现状有着显著差异,应该找准优势资源,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借助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能源,将会大大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缓解能源危机形势,节能减排理念由此得以达成。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技术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暖通空调技术作为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节能环保以及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和制定一套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技术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原则1.1 以人为本暖通空调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人体的生理特性、活动习惯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力求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1.2 节能环保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还应加强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理念。
1.3 系统协调暖通空调系统应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运行,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还应注重与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如给排水、电气、照明等系统的配合。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与布局2.1 冷热源系统冷热源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制冷机组、供热锅炉、空气处理设备等。
冷热源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力求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
2.2 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空气预处理、空气过滤、空气加热/降温、新风调节等环节。
在设计空气处理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结构特点、人员密度以及外部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3 输送与分配系统输送与分配系统主要包括风管、水管、电缆等设施。
在设计输送与分配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人员活动区域等因素,合理选择管道的材质、尺寸以及布置方式,确保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暖通空调施工与管理3.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对暖通空调工程进行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制定、材料设备的采购等。
暖通空调设计书-完整版

上海某企业办公楼空调设计说明书中文摘要本设计为上海市某企业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共六层,西南侧裙楼单独两层。
主要建筑功能为餐厅、办公、会议等。
根据房间功能,及使用的灵活性,办公楼采用变频多联机加新风系统,室外机均置于屋顶。
根据各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机主要有两种形式:四面出风嵌入式、高静压风管天井式。
室外引入的新风经回收效率很高的全热交换器处理,将处理后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使得建筑具有了呼吸功能,在满足新风量的同时,充分回收了室内空气的能量,即经济又节能环保。
室内机承担室内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负荷;回风的方式考虑到降低非空调房空间与空调房间的温差,同时降低投资,主要采用走廊吊顶总回风,由各房间引出排风口。
本设计采用的方案彰显节能环保的理念,体现了设计生命建筑的内在精神。
关键词:变频多联机加独立新风系统全热交换器走廊回风直流变频热泵机组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complex building that locates in Shanghai. There are 6 floors on the floor . The main building features are restaurant, office and meeting roo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flexible use of the room, The building is taking the method of VRV add to dependent system of new air.Considering that various rooms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 there are two kinds of indoor machine ,list the following :All around the wind and High static pressure .The indoor fresh air directly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outdoor air after the processing by all heat exchanger machine ; Yes construction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meeting the new air volume and fully recycled the interior energy at the same time.Clearly ,it i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l the indoor machine aim to bear indoor cooling load and some new air load. In view of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e way to return indoor air is set a main tuyere in the corridor, this way can reduce investment too.This design adopts the plan highlights the concep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t also reflects the inner spiri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Keywords: PAU+VRV systems, all heat exchanger ,return air ,dc inverter heat pump units目录1工程概况 (5)1.1 工程概况 (5)1.2 地理位置 (5)1.3建筑信息 (5)1.4围护结构类型及热工参数 (5)1.5工作时间 (6)1.6设计内容 (6)2 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6)2.1 设计依据 (6)2.2 基础数据 (6)3 负荷计算 (8)3.1冷、热负荷计算依据 (8)3.2空调冷、湿负荷汇总 (12)3.3空调热、湿负荷汇总 (15)3.4冷、热负荷算例 (19)4 空调系统设计 (42)4.1 系统方案 (42)4.1.1 空调方案比较................................................................... . (42)4.1.2 系统投资比较与选择.......................................................... .. (44)4.2 新风处理及各种设备选型 (46)4.2.1新风处理方案 (46)4.2.2 DXF型板翘式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特点 (46)4.2.3新风系统布置、新风换气机选型 (46)4 .2.4 风管水力计算方法及计算举例 (50)4 .2.5 多联机室内、外机选型 (54)4.3 室外机主管,室内侧配管、分歧管型号的选取 (66)4.4消声减震 (69)5 管材与保温 (70)5.1管材 (70)5.2保温 (70)参考资料..................................................................................... . (70)1. 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 上海某企业综合办公楼空调设计 1.2 地理位置 上海徐汇 1.3 建筑概况总建筑面积8800m 2;建筑功能:餐厅、办公、会议等; 层数:6层;该建筑面向东南,其西南侧单独两层裙楼,高10.8米,一层餐厅,二层学术报告厅;主楼六层高22.8米,为综合办公区。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为了在保证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基础上,节约能源,提高舒适性,保障人类健康而进行的技术措施。
1. 设计原则:按照国家和地方各项规范、标准与技术要求进行
设计。
在确保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适量增加节能措施,提高使用效率。
2. 空调系统的选择:细致分析建筑物的用途、使用人数、建筑
构造、周围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包括中央空调、分体
式空调、多联机空调等。
3. 设计方案的优化:合理确定空调区域,采用“冷热分期、冷
水分期”等措施合理设置风量和制冷量。
为避免噪声污染,要安排离心、轴流风机等低噪音设备。
4. 设计流程中的考虑因素: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管线、附件
和材料。
设计合理通风系统、排烟系统和除湿系统。
关注电器控制系
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夏季用电量的监测与管理。
5. 设计方案的实施:项目验收验收前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设计
方案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要注重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进行定
期检测和维修,开展培训活动,增加使用人员的维护意识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该按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
进行设计,采用节能、节料、节水和环保的技术措施,提供更加舒适
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暖通系统是伴随建筑整个生命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暖通系
统的节能设计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但能为建
筑节省一大笔费用,还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暖通系统的节能设
计中,设计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
计出合理、可操作的设计方案,以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经济、节能、安全等
目的,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下,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
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如何
进行空调负荷的设计,如何选择空调水泵,如何对能源进行选择利用,以提高能
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在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时避免对室外环境造成过多的不良
影响,已成为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 分析建筑物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前,要对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埋设方式进
行全面分析,以设计合理的供热入口;在设计空调负荷时,要综合考虑高度、日
照、风力等外部环境因素,结合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等内部环境因素,按照设
计步骤逐步计算,最终得到切合建筑物实际负荷特性的空调设计负荷。
1.2 分析建筑物内部使用情况
要对建筑物的基本使用情况、人员居住的具体数量、废气排放基本情况等进
行考虑,在充分了解建筑内部的相关情况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不同区域实际的运
转负荷,以便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分区。
1.3 划分防烟区和防火区
由于建筑的楼层数量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对居民进行疏散,
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时,要划分具体的防烟区和防火区,要对防
火区、防火墙、防烟区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有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在最短的
时间内逃离事故现场。
2 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2.1 空调负荷设计
在《采暖空调制冷手册》和《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中指出,商用建筑夏季
的冷负荷概算指标为210w/m2 ~ 240w/m2,旅馆办公类的冷负荷指标为
94w/m2 ~ 163w/m2。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由于一些问题导致空调装机
容量增加,导致空调系统初期的投资金额增加。一是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个别设
计人员只是使用负荷指标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导致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增加,造
成了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严重时会对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造成影响;二是在设
计的过程中,考虑各种安全系数,导致空调单位制冷面积超出手册中冷负荷概算,
超过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单位空调面积的峰值冷量。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建筑负荷
真正处于峰值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大多数时间段,冷机负荷率是处于一种比较
低的状态,COP 并不高。根据经验,一般办公室单位冷负荷指标取70W/m2 ~
90W/m2,商场单位冷负荷指标取100w/m2 ~ 150w/m2 之间就可以达到日常使用
要求(均指建筑面积)。
2.2 选择空调循环水泵
空调循环水泵容量偏大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常情况下,设计空调水泵
容量会超出实际需求量的两倍左右,造成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的极大浪费。出现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冷负荷设计偏大、系统的循环阻力计算结果过高、静水压力
计算错误、系统水力平衡计算不正确等问题引起的。还有的设计在进行冷水泵的
选择时,对夏季流量和冬季流量的差异性不够重视,比如,某工程冬季需要温度
为55℃的热水每小时循环水流量200m3,夏季需要温度为10℃的冷冻水每小时
400m3,冬季的循环水流量要远低于夏季,因此要分开设计冬季的热水泵和夏季
的冷水泵,如果共用一台,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
程中,要根据不同时间段中扬程的变化和冷负荷的变化对设计进行校准,通过控
制变频泵的速度以及定速泵的数量,保证各种条件下持续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
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水泵扬程的选择也是暖通空调设计
过程中一个关键点。例如,某工程的冷却塔放在高度为80m 的屋顶,使用闭式循
环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错误的将高程也加入到了水泵的扬程中,导
致选择水泵的扬程在93m 以上。在选择水泵时,要根据具体的手册系数、计算方
法选择需要的水泵;要提高对中央空调水循环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视度,由于循环
水流量是不恒定的,要保证选择水泵的水量变化范围处于高效区;当冬季和夏季
水量有比较大的变化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冷水泵和热水泵要分别设置。
2.3 选择供回水总管上的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
为了使经过冷水机组的水量处于恒定的状态,在冷水机组的供回水总管上要
设置一条旁通管,并安装控制压差的调节阀。根据一部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量确定
旁通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量,旁通管的直径根据冷冻水管的最大允许流速进行确定,
不允许不经计算就确定管道直径,使用ZAPC、ZAPB 型电动调节阀作为旁通阀,
当末端设备管道的阻力为0.2MPa 时,可以根据表1进行冷水机组旁通阀通径的
选择。
2.4 供暖方面的设计
在进行供暖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只是对户内供暖进行设计计算,对户外供
暖不够重视,导致设计供热负荷与实际负荷出现误差,供暖效果不理想。在设计
供暖系统时,除了要对室内因素进行考虑,还要对公共部分的供暖进行设计;在
设计楼梯管道时,需要对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冻结问题予以考虑;对于商务建筑,
要单独设置热计量。而这些问题都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对后期
管理和运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共同使用立管系统的高层住宅,在设计
过程中,要根据承载能力、水力平衡、散热设备、化学管材等因素进行设计,并
考虑管道热补偿问题,为了防止管道热胀冷缩出现支管被拉裂的情况,要对热膨
胀量进行校核,确定补偿器规格型号及具体位置。
3、结语
我国未来在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方面将投入更多的关注,因为暖通空调工程
的节能设计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整体节能效率的主要环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
能设计中,我们需要在已有的暖通空调节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的
具体情况,确定各种优化策略,降低暖通空调工程是能量消耗,从而促进我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浅谈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
(11).
[2] 温祥.浅谈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9).
[3] 张江城.浅谈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J].企业导报,2012(05).
[4] 张媛媛,张小菊.暖通空调设计常见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