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笔谈)——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中国改革开放了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了20多年,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及其发展趋势这个话题也争论了20多年。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篇1浅析中国生态经济建设发展为贯彻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学重点学科、《鄱阳湖学刊》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1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论坛,于2014年6月28在南昌举行。
来自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山江湖办、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就如下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一、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周研究员从供需双方面分析了当前生态建设的形势。
从供给方面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具有了开发利用所有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能力。
机械的投入使用,使人类的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四通八达的陆海空交通系统的建成,保鲜技术的提高以及冷链运输装备的增强,大大弱化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对应性。
从需求方面看,医学成果推广导致的人口爆炸,引发了农产品总需求量的显著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发了工业品和各种享乐品总需求量的显著增加,农产品、工业品、享乐品总需求量叠加在一起的显著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力度越来越大的冲击。
李周认为,生态经济现在已经上升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理论体系。
伴随着生态运动的全球化,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经济形态,正在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伴随着实业家和政治家的介入,现实经济也在朝着生态经济模式的方向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导致了一些不可逆转的生态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其理论和实践又是怎样的呢?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需求的一种服务。
这些服务可分为四类:支持性、调节性、供给性和文化服务。
支持性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物多样性维护、有机物质生产、土壤形成;调节性生态系统服务则包括调节气候、水循环、土地腐蚀,抵御自然灾害等;供给性服务是指食物、水源、木材、药品的提供;文化服务则包括美学、精神和节日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是一种思想体系,它提出了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论。
人类和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一体,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还具有其他比较抽象和难以精确的服务,如美丽的风景、精神的慰藉等。
理论认为,生态系统的运作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的实践生态系统服务的实践是指针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实施。
实践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使之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和可持续的服务。
一种常见的实践方式是保护生态系统,例如保持洁净的空气和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境,防止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使用等。
此外,实践还包括改善生态系统的服务,例如通过种植植被和重建生境来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源和食品,防止自然灾害等。
结语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键的桥梁,它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生态系统服务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将来人类社会能够更好的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状态,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需求。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宋淑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外学者给予“生态经济”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对国内外的主要相关论点作了简要论述,彼得·巴特姆斯对生态足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质疑,国内各学者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生态理论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前言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
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
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
《2024年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范文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篇一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一、引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深化和生态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生态经济学成为研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领域。
生态经济学不仅探索经济发展规律,也着眼于环境可持续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本篇论文旨在阐述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领悟之道。
二、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它将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整合,旨在构建一个能够全面理解和解决生态环境和经济问题的方法论体系。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维持的特性,生态学原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
2.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关注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和成本分析,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3. 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思想,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一)跨学科融合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领悟之道首先在于跨学科的融合。
这一框架将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思路要求我们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框架。
(二)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核心思维方法。
它要求我们将问题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在应用这一框架时,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反作用。
(三)实践导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实践导向要求我们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应用这一框架时,我们需要关注实际问题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
生态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思考。
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和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无限,生态环境不是经济问题”,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基础。
2.强调可持续发展性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能保障未来的利益。
3.注重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也强调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关注。
生态经济学主张要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决策过程,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刺激创新和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领域。
从研究内容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可持续性,揭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研究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经济学探讨了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本质,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了如何构建“人、地、环”和谐发展模式的问题。
3.研究生态权益的保护和价值评估问题。
生态经济学要求人们将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并借鉴生态价值、生态效益、生态福利等理论,研究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和权益保护问题。
生态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论文生态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为导向的经济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经济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的概念、原则、应用以及挑战。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生态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旨在通过整合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的核心理念是“自然与经济的统一”,强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生态经济的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2. 循环经济原则: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生态协同原则:通过促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经济的应用1. 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旅游:挖掘和保护地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
四、生态经济面临的挑战1. 利益平衡: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生态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2.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投资。
3. 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生态经济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文结束)。
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平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都需要能量。
一切生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能。
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把捕集到的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存于有机物(如葡萄糖)分子中。
这种化学能以食物的形式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依次流淌。
如同能量一样,物质也是经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依次转化,从无机物——有机物,最终归还给自然界,构成物质循环。
在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在不断进行着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
就是在肯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都保持一所谓生态平衡,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即称为生态平衡。
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是讨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冲突运动进展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生态经济学讨论特点①综合性。
生态经济学是以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相结合来讨论经济问题,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上讨论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②层次性。
从纵一直说,包括全社会生态经济问题的讨论,以及各专业类型生态经济问题的讨论,如农田生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水域生态经济和城市生态经济等。
其下还可以再加划分,如农田生态经济, 又包括水田生态经济、旱田生态经济,并可再按主要作物分别讨论其生态经济问题。
从横一直说,包括各种层次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的讨论。
③地域性。
生态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生态经济学讨论要以一个我国或一个地区的国情或地区状况为依据。
④战略性。
社会经济进展,不仅要满意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爱护自然资源的再生力量;不仅追求局部和近期的经济效益,而且要保持全局和长远的经济效益,永久保持人类生存、进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讨论的目标是使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效益优化,从宏观上为社会经济的进展指出方向,因此具有战略意义。
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初探
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初探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也从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问题分析1. 绿色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绿色产业发展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地区。
西部和中部省份的绿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全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2. 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治理严峻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但部分地区或个体在环保意识上还存在缺乏、忽视甚至反感的现象,导致环境治理形势异常严峻。
污染治理、废弃物处理等问题长期存在,给绿色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3. 技术创新距离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我国在绿色生态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进展,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绿色技术的开发、推广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阻碍了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步伐。
4. 资金缺乏,支持政策亟待完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而目前我国的相关投资政策和制度体系还存在不足。
一些地区绿色产业的投资补贴效果不高,资金缺乏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绿色行业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二、处理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市场主体在绿色化与低碳化转型升级中发挥主体作用。
同时加强绿色经济对外合作与对外投资,拓宽合作渠道,为优势产业的转移提供商机。
2. 增强环保意识,优化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保意识,提高社会主体的环保素养。
推进环境治理行动,大力开展源头治理措施,强化对企业和个人的责任追究。
加强环保监测技术和手段的建设与应用,实现全面监测,遂行不断改善。
3. 提高绿色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公司,优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
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发挥板块合作、产业联盟、标准制定等机制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
生态经济学
#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知识。
生态经济学强调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常常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只有在环境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经济才能持续增长。
生态经济学强调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通过提倡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另外,生态经济学还强调了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经济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规划,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提出,他在19世纪就提出了“繁荣引起破坏”的理论,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经济学开始受到更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发展历程中,生态经济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经济学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如生态税制、生态产品认证、碳交易等,为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态经济学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当今社会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问题,生态经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和参考,指导人类如何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的统一。
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理念,可以引导经济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Ⅱ)+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
传统指标只考虑了数量增长, 融合考虑增长与发展的指标 没有包 含 组 织 结 构 和 功 能 方 面质量的变化
从阴或阳 衍 生 出 的 正 反 馈 关 系 指 明了演化的方向
控制
适 应 能 力 (S)
这 里 的 控 制 不 是 机 械 控 制 的 问 题 .主 要 的 控 制 措施包括如 下 3 点:1)大 一 统,实 质 就 是 大 而 化 之.统一可以打破地 区 之 间 的 条 块 分 割,可 以 促 进 资源的集约利用,后面大而化 之的 讨论 部分 就提 供 了一个水资 源 集 约 利 用 节 水 的 例 子;2)预 防 形 成 利益集团.如党政机关不允许 亲属 在同 一要 害部 门 工作;3)控制合适的度,采取 改良 措施,增 加各 利 益集团之间的融合途径.隋朝 开始 的科 举制 就是 一 种阶级融合的途径,也就是自 那时 开始 有了 布衣 卿 相之说.
经 济 方 面 的 研 究 .Email:xzmin@lzb.ac.cn
5期
徐 中 民 :生 态 经 济 学 集 成 框 架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II):理 论 框 架 与 集 成 实 践
1345
未来.第1和第4阶段主要是人生之路的 出 发点 和 终点,第2和第 3 阶 段 主 要 是 人 生 志 于 道 的 过 பைடு நூலகம். 这里简单介绍其中 的 要 点,其 中 第 1、2、4 阶 段 在 文 献 [2]中 有 介 绍 ,读 者 可 参 考 . 1.1.1 接受现实和自我
1 34 6 冰 川 冻 土
35 卷
表 2 生 态 经 济 学 科 的 集 成 框 架 Table2 Integratedframeworksofecologicaleconomicsciences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 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引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学应运而生,旨在建立一种集成的思维框架,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重点关注其中的集成思想。
一、集成思想的概念与内涵:集成思想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生态经济学中体现为将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发展的整体。
集成思想旨在将各个层面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实现跨学科的整合。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包括横向的学科融合,也涉及纵向的理论升华。
二、集成思想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建立要以综合性原则为基础,将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
2. 动态性原则:生态经济学强调系统的动态过程,集成思维要体现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系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3. 回溯性原则: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回溯过去的经验教训,通过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来指导未来的发展。
4. 可持续性原则:生态经济学集成思维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的利用、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长期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构建:1. 生态经济系统模型:建立生态经济系统模型是集成思想的基础,通过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揭示,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2. 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将资源的消耗和排放纳入经济系统的循环中,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 生态效益评估方法:通过量化评估生态效益,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决策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经济评估的综合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代价将会非常昂贵。
因此,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一个当今社会需要考虑和实践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持续发展理念,旨在修复失去的生态功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时间表,具有高度灵活性,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本质特征和不同时期的特定考虑而确定。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让人们关注当下的环境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们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都能幸福发展的目标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由“中国梦”、“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词汇所诠释的。
它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离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等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全局系统思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从全局层面去思考,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从单个事物本身,也要看到其与外界的联系和影响。
我们需要从环境、社会、经济的全局视角出发,更好地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自然、人类和经济的和谐共生。
因此,全局系统思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必要前提。
2.环境保护型发展:环境保护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所在。
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制度建设、推广技术创新、采取符合环境保护实际情况的经济政策。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好的概括。
人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受力,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生态经济学概论
生态经济学概论姓名曾卫东专业生态学学号020*******学院农学院指导老师王淑彬时间2016.12.20摘要: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进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存环境危机的警钟。
随之世界上第一次掀起了旨在拯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绿色运动。
生态经济学在当代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产生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时代提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论上的根本作用是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其指导实践的根本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0年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新学科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正在发挥着日益广泛的重要作用。
今后30年,我国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深化经济改革。
关键字:生态学经济环境可持续保护;一、前言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于1980年倡导建立的。
从它的酝酿提出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30年了。
生态经济学在当代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产生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时代提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论上的根本作用是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其指导实践的根本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30年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新学科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在理论上,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
在指导实践上,“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指导思想已经被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领导普遍接受,“生态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正在发挥着日益广泛的重要作用。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
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
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
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压力下,如何把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改善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和分配等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学科,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经济研究进行分析。
二、什么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具备可持续性的经济模式,是指通过重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人类福祉,有效地组织和分配资源,实现经济和生态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在生态经济中,经济与生态的关系被看做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强调生态系统内各元素的平衡和生态可持续性。
三、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1、对资源的最优利用最优利用是生态经济的核心思想之一。
经济学通过研究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等手段,来鼓励资源的最优利用。
经济学家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不同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
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生态效益的价值评估生态效益的评估是生态经济的又一重要方面,经济学家通过先进的评估工具,对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消耗进行评估,以获得生态系统的实际价值。
在实践中,生态效益的价值评估在决策的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效益被巧妙地融入到了生态经济的框架之中。
借助经济学的路径分析,生态经济研究未来的经济和环境标准,进而通过对不同环境和经济影响的量化,来向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3、环境自我调节机制的构建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是从生态学转化而来的概念,是指通过内部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对各种外部干扰的自我调节和平衡。
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间和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机制,不仅能够为经济提供生态服务,而且还能起到吸收和去除各类污染物和毒物的作用。
由于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涉及到生态学、气象学以及地球科学等领域,因此如何通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构建起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提高生态系统适应与恢复能力,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态经济投稿格式
生态经济投稿格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ics)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将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新兴学科领域。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活动被视为与自然环境相对独立的,而生态经济则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通过探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生态经济试图找出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的观念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的环境保护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
生态经济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态系统理论、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分析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资源经济学则关注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强调可持续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
环境经济学则着眼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经济的实践领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环境公益事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等。
在这些领域,生态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建议,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碳排放交易和生态税费等,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的核心思想是“生态优先、经济次之”,即在经济活动中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重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政策取向,旨在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为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是当今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得到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过去,人们往往只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生态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系统不仅仅是由物种组成的,还包括了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还可以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意义重大且迫切。
1.2 研究意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
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好处和服务,不仅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的稳定性,还可以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治自然灾害等。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可以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基础。
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和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生态价值和功能。
生态经济学教材
生态经济学教材
以下是几本常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
1.《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作者为Herman
E. Daly和Joshua Farley。
这本教材是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经典
之作,系统地介绍了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者为Hali Healy。
这本教材立足
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讨论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关系,并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
3.《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政策》(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作者为Tom Tietenberg和Lynne Lewis。
虽然这本教材主要关注环境经济学,但也涉及到一些生态经济学的内容,例如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等。
4.《环境经济学与政策》(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作者为Tom Tietenberg和Lynne Lewis。
这本教
材是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生态经济学也有一些涉及。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此外,还可以查阅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等来深入了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4.资源问题
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 的总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能源、山地、森林、草原、耕地、河流、湖泊、海洋、 矿藏、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空气、阳光、美景、名胜等 都是自然资源的一种。
资料卡
资料卡:
森林资源 76亿公顷
理开发;核能源的利用等等。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
据调查,1994年我们矿山开发占用土地总面积 为587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约157万公顷。其中矿 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近109万公顷,占同期我国耕地 面积的1.19%,而恢复治理率仅为4—6%,加剧了耕 地的紧张形势,对矿业废弃物处置失当,还造成了 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打开一扇门,里面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思考题:
1世界上第一部向人们揭示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破坏的著作是
《
》。
2.罗列五大生态经济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针对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理论界出现了“悲观派”和“乐观派 ”的激烈争论,他们的具体观点分别是什么?
表1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亿)
10 20 30 40 50 60
大致达到的年份
每增加10亿所需要时间
18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近300万年 约130年 约30年 约15年 约12年 约12年
现在,全世界人口在仅10年内将会增加两个全 欧(东欧和西欧),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每 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每秒钟增加3人 。如果世界人口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 年,这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 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 口的总重量将等于地球的重量。
生态经济学 课程思政
生态经济学课程思政生态经济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旨在将生态学的原理与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以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在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未来专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生态经济学课程中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结合课程目标与社会实际,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一、生态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生态经济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种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资源的紧张,传统的经济学模式显然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经济学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意识,以及对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的理解。
二、思政教育在生态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路径课程内容的整合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点有机结合。
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评价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经济决策中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理解生态系统对社会的贡献,并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鼓励学生探讨生态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培养他们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应当强调保护环境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环境保护案例和经济发展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讨论如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迫切性。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衡与经济 平衡之 问 , 主导 的一面 , 般说 , 该 一 应 是前者 ,因为生态 平衡如 果受到破 坏 ,这种 破坏 的损失 , 就要落 在经济 的身 上 。” 这实际上 是讲 自 然规律 和经济规 律之 间的关 系 。这与差不 多同时 出版的罗马俱 乐部 的第 九个报告 《 于财 富和福 关
生态 经 济是 在 2 纪 6 代初 期 提 出 的 0世 0年
一
种 旨在 摆 脱现 实 社会 面 临 的诸 多 困境 的新 的
经济理论 。 它通过研 究 自然 生态和经济 活动 的相
中 国 的 生 态 经 济 理 论 经 历 了 以维 护 生 态 平 衡 为 核 心 的 研 究 、 生 态经 济 协 调 发 展 为 核 心 的研 究和 以 生 态 以 环境 与社 会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核 心 的研 究 三个 阶段 。而 中国 生 态 经 济 实践 的研 究进 展 主 要表 现在 :旨在 实施 可
这是一个 旨在摆脱现 实社会面 临的生态与经济发展 困境 的一种 新理念 、 一条新路径。几十年来 , 经过专家学
者 的共 同努 力 , 态经 济 作 为一 种 理 念 正 在 被越 来越 多 的人 所 理 解 和 接 受 , 生 而且 由理 念 上 升 为 一 种 研 究 自然 生 态和 经济 活动 的相 互 作 用 , 探 索 生 态 经济 社 会 复 合 系统 发 展 的 规 律性 的理 论 体 系。 本 期 话 题 发 表 三篇 论 文, 分别 从 中国 生 态经 济 的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进 展 、 生态 保 护 与经 济 发展 的 互 动 关 系 , 以及 生 态功 能保 护 区 的 环 境 经 济 社会 和 谐 共 生支 持 体 系等 不 同 视 角 , 阐述 生 态 经 济理 论 的 新观 点和 新 进 展 , 不仅 可 以 为 生 态保 护 和 经 济 发 展 提 供理 论依 据 和 分 析 方 法 , 有 助 于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贯 彻 落 实 , 进 经 济 社会 又 好 又 快发 展 。 也 促
利 的对话》是一致 的。 中外学 者从不 同角度得 出
心忡 忡 , 大声疾 呼 , 中 , 小兴安岭 林海面 临危 其 “ 机 ” “ 双版纳森林 资源亟待 拯救 ” “ 江有变 、西 和 长 成第 二黄河 的危险 ”等呼 吁 ,在社会 上产 生 了巨
大 的影 响。
这个 时期是 中国生态经 济学 的初 创 阶段 , 其 研 究 核 心是 发 展 经济 必 须遵 循 经 济规 律 和 生态 规律 。许涤新 反复强调 的“ 生态 经济学 的要 求 , 是 客观存 在 的 ,只有遵守这 个规律 ,才能 在发展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中 , 持生 态平 衡 的相 保 对稳 定 ,才能 把局部 利益 同整体 利 益结合 起来 , 而 以整体利益 为主导 ; 才能把 眼前利 益同长远利 益结 合起来 , 以长远利 益为主 导” 体现 了生态 而 , 经 济学最初 的主要思 想 。
中国生态经济 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李 周
号 】0 4 1X(0 8 0 —0 0 0 10 —5 8 20 )6 0 7— 6
李 周 (9 2 ) 15 一 ,男 ,中 国社 科 院 农 村 发 展 研 究 所 副所 长 , 国社 科 院研 究 生 院博 士 生 导 师 , 究 员 , 要 中 研 主 研 究 方 向 为农 村 经 济 、 态 经济 等。 ( 京 10 3 ) 生 北 0 7 2
互作用 , 索生态 经济社会 复合系统协 调和可持 探 续发展 的规律性 , 为资源保 护 、 境管理 和经 并 环
济发展 提供理论依 据和分析 方法 。 为一种理论 作 体系 , 生态 经济开 始朝着人类 社会 中一种经济形
态 的方 向发 展 ,并随着 实业 家和政 治家 的介入 ,
逐渐成 为全人类 的共识 。
中 国的生 态经济学研 究始 于 1 8 9 0年 。2 0世
纪8 0年代初 , 中国生 态经济学 的倡导 者 、 基者 奠
维普资讯
江西 社 会 科 学 2 0 . 0 86
—
—
已故著 名 经 济学 家 许 涤新 同志 多次 提 出要
的指 引下 , 大批科学工作 者对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系列 严重 的
认 真 总结 和 对 待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在 现代 化 建设
过程 中出现 的新情 况 、 新问题 。他 指 出 : 在 生态 “
生态 环境 问题进 行 了深 入广泛 的研 究 。广大科学
工作 者对我 国生态破坏 、 环境 污染 的严峻现实忧
一
持续发展战略 的制度研 究、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省建设研
究和 产 业 集群 层面 上 的循 环 经 济 实 践研 究 。中国 生态 经
济 学 必 然 会 成 为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重 要 的 理 论 保
证。
、
中国生态经济 学的发展
【 键 词 】 态 经济 ; 态平 衡 ; 持 续 发展 关 生 生 可 【 中图 分 类 号 】 0 2 2 【 F 6 . 文献 标 识 码 】 【 A 文章 编
维普资讯
慧
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 笔谈)
【 主持人语】经济发展是 否就 一定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发展经济是否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为
代 价 ?生 态 环境 保 护 与经 济 发 展 的关 系 就 像 熊 掌 与 鱼不 可 兼 得 一样 令 人 困惑 。如 何 协调 两者 的相 互 关 系 , 一 直 是 众 多专 家 学 者 力 求攻 克 的 一个 两 难 命 题 。2 0世 纪 6 0年 代 , 济 学 家鲍 尔 丁 提 出 了“ 经 生态 经 济 学 ” 念 ,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