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②横分:瓜分。

③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宋)陆游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天山”代指________,“尘暗旧貂裘”借用了________的典故。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梦断”一词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C.“关河”两句表明作者曾长期受到重用,征战前线。

D.“未”、“先”、“空”三字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2)三、四句运用________手法,展现了一輻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________的心情。

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鉴赏(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鉴赏(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词阅读专项复习题精选命题热点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鉴赏。

2・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3・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品析古诗词的语言。

5・揣摩诗词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6・品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 .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丿II、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答题模式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二、赏析诗歌语言㈠赏析字词1 .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Z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 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

——〃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Z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首古诗赏析汇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首古诗赏析汇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首古诗赏析汇总01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02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野望》2《黄鹤楼》3《使至塞上》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

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5《钱塘湖春行》6《庭中有奇树》7《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

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表现了作者,当时这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

“壮心不已”表达8《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 ,第二个“一何”。

2.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猛烈,而松枝又如此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诗人采用的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

3.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一个。

作者,并. .9《梁甫行》10《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话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

2.末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富有哲理,含蓄得表达了。

“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xian”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精心整理《浣溪沙》(宋)XXX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

XXX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XXX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XXX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XXX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XXX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寄意深刻,发人深醒。

5.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蕴含的1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XXX[宋]XXX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到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XXX、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如何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一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答案】描绘了一幅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许多猎物回归家园的晚秋牧归图,渲染了牧歌式的田园氛围,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答题时首先具体描绘出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再分析这样描绘所起到的作用即可。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尾联巧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志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答题时重点理解尾联所用的典故及典故的用意身分析其所使用的典故、直抒胸臆等艺术手法身最后答出尾联表达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志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感即可。

(二)黄鹤楼崔颤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的“历历”“萎萎”两词分别描绘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答案】“历历”写出了汉阳一带树木清晰鲜明的特点:“萎萎”写出了芳草十分茂盛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解题时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身结合语境身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

“晴川”指的是晴日照耀沙洲身“汉阳树”是指树木身“历历”是指看得很清楚身突出树木在晴朗的天气显得清晰鲜明。

“萎萎”是形容芳草的身指芳草茂盛。

2.尾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3分)【答案】尾联描绘了眼前盛景,展现黄昏时江面烟波浩渺的景象,此时鸟已归巢、船已归航,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此处的“景”是指黄昏时分身面烟波浩渺身此时的船只和鸟儿都要回家身诗人被眼前的景物所感动身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身不由得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鉴赏 渔家傲 (2)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鉴赏 渔家傲 (2)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情感:反映了词人的孤独无依,表现了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 挣扎的苦闷。 作用:上句紧承上阕,以“我报”来回答天帝的“问”,衔接自然。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九万里风鹏正举⑧。风休住,蓬舟⑨吹取三山⑩去!
译文:(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如飞蓬般 轻快的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课下注释:⑧举:高飞。⑨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⑩三山:神话中的 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写法:用典。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去到那没有战乱、没 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作用:交代词人的归宿,呼应上阕天帝“问我归何处”,结构缜密。
仿佛梦魂归帝所③,闻天语,殷勤④问我归何处。 译文:恍恍惚惚中,梦中我的灵魂回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 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课下注释:③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④殷勤:情意恳切。 炼字:第一个“归”字无形中缩短了仙凡之间的距离,就好像词人本是 仙子下凡,不堪人世污浊,才重返纯洁的天庭仙界。 作用: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形象,寄寓着词人美 好的理想;末句的询问,使词人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 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 第21首 渔家傲 〔宋〕李清照
我报⑤路长嗟⑥日暮,学诗谩⑦有惊人句。
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又慨叹天色已晚。我学习作诗,徒然能写出惊 人的诗句(,没有什么用)。 课下注释:⑤报:回答。⑥嗟:叹息,慨叹。⑦谩:同“漫”,空、徒然。 炼字:◎“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谩”字流露 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及愤慨——一是空有诗情诗才,但毕竟身为女人, 无法有所作为;二是正值战乱年代,诗词无用。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讳丘ULf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 ________ (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_____________ 、________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________ 、 _____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 “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答案版)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答案版)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答案版)一、《野望》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黄鹤楼》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乡关:故乡2.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3.XXX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三、《使至塞上》1.这首诗的作者XXX,唐代诗人。

2.XXX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了“大漠”“孤烟”“长河”“夕阳”等景物;营建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3.这首诗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看到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四、《渡荆门送别》1、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2、昔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结果。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田园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田园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五、《钱塘湖春行》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

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

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喜雨[明]朱曜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①眠。

笑摘园蔬漉②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夜[宋]项安世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注释】①牸(zì):母牛。

②漉:滤。

两首诗都写“雨”,所描写的场景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宋)程俱①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

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看出。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2)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

小雨说:好吧!3.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注】①吴钩:刀名,刃弯。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精选5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1《望岳》(主题:诗篇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含有拟人的意味,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既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割”字炼得极好,这里作者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朋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高峻挺拔,遮天蔽日的形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请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将你想像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望到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2《春望》(主题: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春城败象,饱含哀叹;抒思乡之情,充满离愁。

反映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A此句以乐景写哀,情景交融的表达了诗人心中感时伤世的沉痛之情。

花开鸟啼本是娱人之物,但山河破碎、骨肉离散使诗人心中充满痛苦,以至于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心中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

花、鸟本无情,诗人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说春天的花朵也因感时而落泪,鸟儿也因恨别尔惊心,实际上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情景交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十二首(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十二首(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专项练习一清平乐①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

公元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

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

②砌:台阶。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这首词开篇就直抒胸臆地道出内心的离愁别恨。

B.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

C.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托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D.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初春时节,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2.“乱”字一语双关,请你写出它在句中的含义。

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③接舆④醉,狂歌五柳⑤前。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在辋川别墅闲居时与裴迪赋诗相酬为乐之作。

②潺湲(chán yuán):指水流缓慢的样子。

③值:遇到。

④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避世。

⑤五柳: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的自我写照,这里也是诗人自况。

1.下面对这首诗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转”用得巧妙。

“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本来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颔联“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C.颈联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

可见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

D.尾联引用了“接舆”的典故,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期望他能出世建功立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古诗词鉴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古诗词鉴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八古诗词鉴赏一、课内阅读(一)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湖北鄂州中考)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做正面铺垫。

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解析】颈联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了铺垫。

不是“萧条凄清的景象”。

2.诗歌前两联中有两个“空”,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是“只,只有”的意思,强调空间上的虚无,写的是仙人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这个“空”字让人产生孤独之感,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是“空空的,空荡荡的”的意思,强调时间上的邈远,表达的是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感,重在抒情。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辽宁阜新中考)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解析】首联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赏析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赏析】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前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平川、原野。 分明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 此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 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和“啄”两个 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 树、春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 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 的勃勃生机。
【赏析】颔联从动物活动的角度写春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景致的 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
炼字:“乱”“浅”写 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 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 然的特点。
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
的茫茫无边;“孤”表现出四
指烽烟。
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
大漠孤烟直, 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
指黄河。 长河落日圆。意象内涵:描写塞外风光,暗含
【赏析】笔力苍劲,勾勒出塞外风光 的开阔、混莽,被王国维赞为“千古 壮观”。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
孤寂之感。 意象勾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征蓬”与“归雁”, “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 “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炼字:“长”表现黄 河渺无尽头;“圆” 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 孤悬于地平线上。
(2)运用“同类对比”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某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及答案导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与古诗词相关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为同学们介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及相关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知识,提升语文学习成绩。

一、古诗词的定义及特点古诗词是指在古代中国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韵律和格律。

它是用来表达人们情感、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等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

古诗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精炼性:古诗词追求言简意赅、含蓄而表达深远的特点。

通过有限的词句,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意象。

2. 豪放自然:古诗词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强调大自然的美妙和壮丽。

同时,古人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 唯美意境: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意境和韵味。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营造出浪漫、高雅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相关篇目在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同学们将学习到一些经典古诗词,以下是其中的部分篇目: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2. 《相思》 - 王维3. 《静夜思》 - 李白4.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5.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之涣6. 《渔歌子》 - 张志和7. 《山行》 - 杜牧8.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同学们在学习这些诗词的过程中,除了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诗词鉴赏技巧、修辞手法等知识。

三、古诗词鉴赏及答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上册)中提供的一些鉴赏题及答案。

题目1:请简要解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1: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高耸和周围的美景,表达了登高望远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

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楼高耸入云,以突出壮丽和卓尔不群。

通过对楼上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登高远望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19年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18首古诗词赏析

2019年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18首古诗词赏析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 (含答案)课内古诗词赏析练习(10首)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练习: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3分)A.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写景,以情写景、借景言情,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

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B.“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C.“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动词“驱”、“返”、“带”、“归”,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两句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作者只得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归隐山林。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八年级上册课外十首古诗词赏析及阅读理解

八年级上册课外十首古诗词赏析及阅读理解

---------------------------------------------------------------最新资料推荐------------------------------------------------------ 八年级上册课外十首古诗词赏析及阅读理解八年级上册课外十首古诗词阅读题一、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题解: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1 / 19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

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2 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著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最新资料推荐------------------------------------------------------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答: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找出王绩《野望》中写出山家秋天傍晚景色的两联。

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找出王绩《野望》中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诗句。

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野望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本诗中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关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6、本诗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7、赏析本诗的尾联。

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810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810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2分)【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1分)(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6分)【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分)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2分)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2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 .《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答案】B A“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

”;C“说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直抒胸臆”错误,应为“借景抒情”。

24.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参考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分,共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春望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__________。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6.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深”二字的表达效果。

8.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11.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12、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石壕吏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__________。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4.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5.对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归园田居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着名的“田园诗人”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愿望或理想?(主旨、中心思想)3.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4.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5.说说“带月荷锄归”一句的妙处。

6.诗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7.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

截取两个片断,将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劳动的艰辛。

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

”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使至塞上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着名的诗人__________。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颔联诗人以“”、“”自比,表达了的感情。

4.从修辞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6.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的妙处。

7、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

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

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1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渡荆门送别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__________。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

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分)3.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分)4.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说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的“下”字好在哪里。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登岳阳楼(其一)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着名的诗人__________。

2.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分)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一句所展示的画面。

5.谈谈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解。

6.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

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长歌行一、默写二、练习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体会“老大徒伤悲”中“徒”的妙处。

3.本诗劝勉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

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联想人生也可以老当益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举例说明。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5.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野望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着名的诗人__________。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3.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体会“欲何依”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早寒江上有怀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___。

2.这是一首抒情诗。

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3.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论语微子》里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