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1)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7课第1课时家的意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7课第1课时家的意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教案-第7课第1课时家的意味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庭。

2.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3.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3.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难点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及与“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回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活动一:生命的居所【过渡】提起“家”,同学们都说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问你什么是家,家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能回答出来吗?1.什么是家庭(1)研读教材第71页正文。

问题引导:一般来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问题提示: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追问:家庭通常包括哪些关系?问题提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之间有多种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

家庭成员越多,家庭关系往往越复杂。

(2)活动拓展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①你倾向于教材中提及的哪种“家”的含义?②你认为“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家庭的作用(1)研读教材第72~73页正文。

问题引导:①为什么说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为什么说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问题提示: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

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

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各异,对家庭的态度和感受也各有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家庭,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使他们对家庭有更深刻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2.家庭的重要性3.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家庭,认识到家庭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温馨视频,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从不同角度看待家庭。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7.1 家的意味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1 家的意味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师】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她。同学们读懂它了吗,而家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本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家的意味。
二、新课教学
(一)家的含义
【教师活动】展示四组关于家的图片,我们平时对家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家的作用
1、身心居所2、心灵港湾
【教师活动】展示情境《小凡的暑假》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家庭承担了哪些功能?
【学生活动】分析家庭功能。有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育功能、抚养和赡养的功能。
【教师点拨】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1.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
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短片《Family》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
【教师活动】结合视频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生】有同学说家是具体的一个地方,有同学说家是住所,有同学说家是吃饭的地方,有同学说家是一群人 ,还有同学说家是情感寄托的地方……
【学生活动】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家人;小到班级学校、大到国家、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师点拨】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讲的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展示两幅图:图中反映了几对关系呢?图一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图二是收养关系。不管是因何确立的家庭关系,家庭发挥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七年级政治上册7_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7_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承载的多种功能;知道孝亲敬长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明确家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学习家人的优良品质、为家庭作贡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的实质,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2.教学难点:家的实质。

[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思考:听了这首歌,此时此刻你有何感想?教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那么,什么是家庭?家的实质是什么?家庭的功能有哪些?中国的家文化中又有哪些特点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家的意味》。

多媒体显示:家的意味。

情景感悟:六点十分的爱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亲,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

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

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朦的曙色中是父母的身影。

母亲急忙把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那是一罐热气腾腾的肉汤。

短暂的十分钟,父母不容她说什么,只是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天凉,汤冷得快。

列车开动时,女孩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

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

煲汤,赶早班车——母亲有关节炎,在整个城市还睡着时,他们却在黑而冷的夜色里为了一瓷缸热汤上路了。

思考:女孩为什么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7.1家的意味教案11

-7.1家的意味教案11
(2)学生阅读课本72页。
(3)(多媒体显示)家庭的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二、中国人的“家”
活动4、话“家规”、“家训”
(1)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
(2)说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3)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
活动2、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有哪几种?
(1)学生阅读课本后72页。
(2)多媒体显示:
家庭关系确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活动3、家庭的功能
(1)多媒体显示:说一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1
遵义市五十五中学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7.1家的意味
共案
个案
教材分析
《家的意味》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其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来安排的。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实验场。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懂得子女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规定。
2、能力目标: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案列分析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执行者
上课时间/班级
七年级
课 题
第七课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2.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过程与方法
运用独学、对学、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小结与评价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1.了解家的内涵,认识家的功能。2.感悟家,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国公民的法律义务,懂得尽孝从现在开始。
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
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
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家的意味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家的意味 教案
解读
学生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七年级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和各种关系日益增多。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极其重要。




课程内容
1.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学情调查、制作PPT、各种资源整合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家是怎样的地方?
环节一:小调查
你来自桂林市哪个地方?有多少同学不是在市区的?
周末或者节假日你怎么回去?
(桂林地图展示统计结果及距离)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对你来说家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举手示意、回答问题,说说他们对家的理解。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把思维的空间展现给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30分钟)
中国人的家庭文化是什么?
环节二:话节日
通过展示清明节、春节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克服一切困难回家过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爱家人,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
能力目标
知道如何尽孝,培养家庭的责任心

七年级政治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课标分析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编排。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无私关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增进与父母长辈的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教材分析本课包含“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和“让家更美好”三个框题。

第一框题“家的意味”主要讲述了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心。

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由“体味亲情”“爱的碰撞”和“沟通传递爱”三部分内容组成。

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家的亲情,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

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在沟通中理解,在沟通中融合,在沟通中并进,在沟通中传递爱,永远对父母心存敬意。

第三框题“让家更美好”主要讲述了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我们要为建设和谐家庭作出自己的努力。

学情分析“父母”“家庭”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理解“家”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友好相处、怎样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就比较难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表达我们的爱,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7课 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7课 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探究、视频感悟、分享交流等环节,使学生领悟家的内涵,从而能够用实际行动向父母长辈表达孝敬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1.体味家的味道。

2.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能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领悟家的丰富内涵1.播放音乐相册《我有一个家》2.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音乐相册中看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师:说得非常好,幸福的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甜蜜、温馨、和谐就是幸福家庭的味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家的意味》。

(多媒体展示课题、学习目标)3.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将要达到的目标。

知识点1 生命的居所(一)故事探究,品味家的味道1、多媒体展示两个关于家的小故事: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⑴、通常有人把家说成某一座房子或某一个住址,这说明家是什么?⑵、为什么故事中的富豪说他居住的房子不是他的家呢?⑶、你怎么理解这个一贫如洗的中年男子“我又有家了”这句话?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因为家中有温馨的亲情,家中有关爱我们的亲人,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家庭是我们永远都会眷念的地方。

知识点2 中国人的“家”3、多媒体播放春运图片,师:刚刚我们探究的是外国人关于家的故事,其实在中国人心目中家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你们看,这每年都能看到的摩托大军,这火车站拥挤的人群,这因为回家而激动的心情,这些拥挤的人群、焦灼而期盼的眼神,流淌的都是浓浓的亲情。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师:是啊,中国人眼中的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我相信即使有天大的障碍也无法阻挡亲人的相聚!(二)视频感悟,了解家的内涵1、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家的内涵》问:你从视频中学到了什么?(2~3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之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抚松县北岗学校卢玉勤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自己对家人、家庭的热爱之情,继承与弘扬孝亲敬长的情感。

2、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功能;通过探讨,知道家的含义以及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3、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讨论学习,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参与,提高孝亲敬长的行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家的理解难点:孝在当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听视频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问:这首歌的名字?(相亲相爱一家人)谈感受?(有家是温暖的,幸福的……)这正是家的意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家的意味》二、讲授新课(一)生命的居所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说一说: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有哪几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举例:霍建华、林心如两人7月31日在巴厘岛完婚,正式成为夫妻,组建的家庭是哪种关系确立的?他们生了宝宝后,家庭中又有了哪种关系?冯小刚、徐帆夫妇与他们收养的女儿又是何种关系的家庭?家有儿女全家福中的家庭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过度: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探究与分享:思考:家庭的功能有哪些?说说你的认识。

家庭的功能: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消费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情景表演:家的故事。

问:体会?家有什么特点?知识点: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阅读正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所以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知识点:3、心灵的港湾家是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观看图片:回家过年——铁骑大军春运问: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感受到了他们归家的喜悦、想要快点回家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家人的浓浓的思念。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学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学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第1课时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通过学习颍考叔孝敬母亲的故事,感知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培养传承中华家庭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有关孝亲敬长的具体法律条文,意识到孝亲敬长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增强孝亲敬长的行为动力。

◎素养目标: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美德。

◎学习重点:“家”的意义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

【预习导学】课时线索家的含义一家的意义→中国人的“家”T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一尽孝在当下重点梳理亲属生活组织寄居之所港湾生活共同体精神内涵法定义务行动【合作探究】议题一生命的居所曾经,在报纸上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征集令,主题是“家,议学问题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出属于你们自己的广告语。

要求:⑴简明扼要;(2)主题突出;(3)结合自己对家的感受和理解,阐述广告语的内涵。

【答案】议题一略。

提示:每个人对家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每个同学的设计都别具风格、独树一帜,但透过不同的设计,我们都能感受到家中的温暖及其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议题二如何理解、践行“孝亲敬长”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

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却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

郑庄公感到很奇怪。

颍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片,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

”郑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议学问题1颍考叔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议学问题2孝亲敬长仅仅是道德的要求吗?议学问题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孝亲敬长?【答案】议题二议学问题1颍考叔主动孝敬母亲的故事说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议学问题2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都对孝亲敬长有具体的法律规定,说明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7.1-家的意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7.1-家的意味

事,引导学生体会
有亲情”。
家庭的重要作用。
展示知识点: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
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
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二、中国人的“家”
展示春运的图片,提问:你有春运回家
学生积极说
通过谈春运的
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说自己对春运的 感受,让学生体会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020-2021 学年 春季 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 1 课时 家的意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 湾。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 家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2)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 (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一环节锻炼学生的 思辨能力以及归纳 概括的能力,提高 学生对自己家庭的 认识。
让学生了解家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师归纳: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
学生认真思 庭的功能。
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 考,积极回答问
通过两则故
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 题。
展示社会上不赡养父母的漫画,提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来源:学,科,网]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二、展示预习成果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孝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三、讲授新课第一目生命的居所1、家的内涵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休息的地方,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知识小结:什么是家庭?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误区警示】家是我们身体的住所点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家不仅仅受我们身体的住所,家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知识拓展】家庭关系的确立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④随父(母)再婚组成的家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7.1 家的意味》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家的概念,感受家的温暖,明白家的重要性。

教材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功能、家庭的意义三个方面来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理解家庭,从而热爱家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但是,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是深远的。

他们对家庭有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家庭的不满和困惑。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庭的关系、功能和意义。

2.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功能和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功能和意义。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

2.案例: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

3.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家庭的关系、功能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典型案例,理解家庭的功能和意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家庭的功能和意义,加深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家庭。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可以是表达对家人的爱,也可以是描述家庭的生活。

七年级政治上册 7.1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 7.1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7.1 家的味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的含义,懂得孝亲敬长。

2.能力目标:学会与父母交往的能力,感受家的温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何用实际行动孝亲敬长。

【教学重点】孝亲敬长。

【教学难点】家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梅州山区一个古朴的山村里,一个出生不到30天的女婴被一个叫彭嘉祥的农民收养,并取名“小彩金”。

彭嘉祥由于妻子早年患病致残,家里无儿无女,只有老两口过日子。

他的妻子患痀瘘病,弯腰背驼得像90度角那样弯曲,不能干活,因而他家是村上的特困户。

老两口含辛茹苦把小彩金抚养大,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小彩金也读上了书。

小彩金10岁那年,不幸降临,小彩金的养父不慎摔成重伤,贫苦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养父不想让小彩金受苦,决定托人将小彩金送到亲生父母那里,但小彩金决意留在养父母的身边。

即使后来她有钱的亲生母亲找到她,她都没有放弃这个苦难的家。

从此,彩金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

彩金喂猪、做饭、洗衣、砍柴,照顾瘫痪的父母,而且还要上学。

可是彩金没有一句怨言,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这个家,直到养父母安然去世。

老师:这个叫《孝女彩金》的故事,已经拍成了电影。

故事中小彩金10岁的时候就用她那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女。

那么,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呢?如何孝亲敬长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1. 生命的居所活动一:欣赏歌曲《家的味道》并思考问题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家的味道》,同时呈现歌词。

孤身一人在这陌生城市漂难免磕磕绊绊爬起跌倒心底时常涌起家那温馨的味道日日夜夜魂牵梦绕孤身一人在这陌生城市漂这些年来生活催促着脚步眼泪和着汗水流了不少每当我再想起家那温馨的味道胸中力量熊熊燃烧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烟烟气弥漫缠绕熏黄了指尖你那不够宽广的双肩也能撑起我的一片天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针针线线连着儿女的暖一双巧手缝缝补补织出我一条人生路家的味道是妈妈亲手做的菜肴香气飘散我那儿时的路粗茶淡饭伴我长大让我更能懂得生活的艰辛家的味道是爸爸爱喝的小烧一口一口喝下心底的愁岁月的年晕晕白了你的发蹒跚了曾经坚实的步伐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针针线线连着儿女的暖一双巧手缝缝补补织出我的一条人生路(1)学生边欣赏歌曲边阅读歌词,仔细体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审批:周次:课题:家的意味课型:新课 1 课时累计课时数: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家庭的含义,家对个人的意义;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及精神内涵。

2、能力目标:知道尽孝应在当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家对一个人的意义教学难点中国家庭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教案个性修改一.复习提问二.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

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那么,什么是家庭?今天让我们体会《家的意味》。

三.新课(一)、学案引导、合作学习1、家的含义、家对一个人的意义;2、家的功能有哪些?3、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内涵?4、如何孝亲敬长?学生分成四组:超级组、赢家组、创新组、必胜组,讨论归纳,并分别回答问题,教师指导,讲解。

(二)聚焦主题,共同探究1、生命的居所活动1、我眼中的家:(1)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

(2)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受。

例: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什么是家庭?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活动2,学生阅读课本72页,多媒体显示:说一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含义、家的意义、家的特点以及怎么样理解中国人心中的“家”,理解尽孝在当下。

【重难点】重点:家的含义及特点难点:1.怎么样理解中国人的家。

2.孝在当下【教学准备】准备上课所用的音视频资料及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首先让我们欣赏音乐《我想有个家》,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一曲《我想有个家》让我们陶醉在家的温暖中,也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家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

家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孝亲敬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二.自主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五个问题,预习课本71-75页,预习的过程中把答案在书上标记出来。

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P71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P72-733、如何理解中国人心中的“家”?P744、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P745、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P74三、合作探究新课①师: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那么什么是家呢?请结合你的经验,说说你认为家是什么?生:家是房子/ 家是吃饭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家是生命的摇篮…师:对,总而言之,家是放“心”得地方。

对于707班的我们来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对茅坪中学的我们来说,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对作为一名秭归公民的我们来说,秭归就是我们的家;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们来说,中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②师: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班级、学校、秭归、国家这些是大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请大家在书上找出家庭的含义。

一、家庭的含义: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7.1家的意味+(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

7.1家的意味+(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11、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2、视频分享:子欲养而亲不待
思考:视频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13、生活中,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表达你的孝心?
14、方法与技能:如何孝亲敬长?
判断分析
10、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 Nhomakorabea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通过链接,让学生了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通过视频和分享发言让学生了解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板书
4、思考:每逢节假日,为什么大家总是不辞艰辛奔回家?
5、视频分享:到家
6、小讨论:从视频中,你是否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排除万难,也要回家?
7、知识归纳: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什么
8、古代家规家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家是怎样的?
5、知识归纳:家的意义
第二篇章中国人的“家”
1、视频分享:回家
2、 2022年春运有多“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承载的多种功能;
知道孝亲敬长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明确家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学习家人的优良品质、为家庭作贡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家的实质,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2.教学难点:家的实质。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思考:听了这首歌,此时此刻你有何感想?
教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那么,什么是家庭?家的实质是什么?家庭的功能有哪些?中国的家文化中又有哪些特点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家的意味》。

多媒体显示:家的意味。

情景感悟: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亲,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

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

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朦的曙色中是父母的身影。

母亲急忙把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那是一罐热气腾腾的肉汤。

短暂的十分钟,父母不容她说什么,只是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天凉,汤冷得快。

列车开动时,女孩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

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

煲汤,赶早班车——母亲有关节炎,在整个城市还睡着时,他们却在黑而冷的夜色里为了一瓷缸热汤上路了。

思考:女孩为什么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
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
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
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
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
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家是一个疗伤的地方,在家里,你可以不用掩饰,不用伪装,不用担心。

说一说: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有哪几种?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多媒体显示:1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庭关系确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真情倾诉:
小组交流:说说你和爸爸妈妈之间那些温暖而感动的事情。

①学生先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全班分享
②教师小结
多媒体显示:2 、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
思考:家庭的功能有哪些?说说你的认识。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认识。

(多媒体显示)家庭的功能: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消费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阅读感悟:教材P73“醉汉和中年男子的故事”
思考:家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
3 、家的实质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显示图片
你从图片中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看法,教师小结。

(多媒体显示)中国人的“家”
1 、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额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图片展示:(多媒体显示)
看看这些家规,说说哪一些应该继承和流传?
各抒己见
教师:下面请同学再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的家庭有什么好的传统?你的家人有什么优秀品质?你打算怎样为家庭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爱家庭的每个成员,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充满温暖,更加和谐,更加兴旺。

(多媒体显示)2、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我思我行:
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去孝敬父母?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后回答,教师引导点拨。

(多媒体显示)3 、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课堂小结: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我们既要爱自己的小家,也要爱自己的国家,立志为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多媒体播放歌曲《国家》。

拓展空间:(多媒体显示)
1、查一查:“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

2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义。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引导点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