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

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处理方法: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是用于规范和记录输血或输液反应处理过程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报告范围:确立报告的范围,包括输血或输液反应的各个环节,如发现、处理、记
录等。

2. 报告内容:明确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或输液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处理措施、结果等。

3. 报告流程:规定报告的流程和责任人,如在发现输血或输液反应后,责任人应及时
向上级医生报告,并记录在相关文书中。

4. 处理措施:明确针对输血或输液反应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或输液、
处理症状和体征、补充相应的药物或液体等。

5. 记录要求:规定对输血或输液反应的记录要求,包括记录的时间、地点、相关症状
和体征、处理结果等,记录应准确、清晰、完整。

6. 评估与改进:建立评估和改进的机制,对输血或输液反应的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输血或输液反应的处理效率和质量,在遇到输血或输液反
应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降低患者的风险。

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

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

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一、前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而言,输血往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因此,输血科在医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效率性,建立完善的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输血科报告的定义、重要性、制度内容、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

二、输血科报告的定义输血科报告是指输血科对输血活动进行记录、归档和分析的全过程。

它包括输血前的患者评估、输血过程中的监测、输血后的反应处理等内容。

输血科报告以文书形式存在,为输血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输血科报告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归档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可以避免输血中发生错误或不当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

2. 保证输血质量:输血科报告可以记录患者的输血过程和反应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输血质量。

3. 提高工作效率:有了完善的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输血科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输血科报告管理制度的内容1. 输血科报告的要求:详细阐述输血科报告的必要性、目的、范围、制度依据等,明确输血科报告的管理责任和要求。

2. 输血科报告的编制:规定输血科报告的填写内容、格式、流程等,确保输血科报告的准确、完整。

3. 输血科报告的审核:明确输血科报告的审核流程和责任人员,保障输血科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输血科报告的归档:规定输血科报告的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确保输血科报告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 输血科报告的统计分析:明确输血科报告的统计分析要求和流程,为输血工作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

六、输血科报告管理流程1. 输血科报告的编制: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活动时,根据相关要求填写输血科报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监测、输血后反应处理等内容。

2. 输血科报告的审核:输血科主任对输血科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输血及输液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输血及输液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VS
确保物资质量
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பைடு நூலகம்确保其质量和 有效性,以满足应急处理的需要。
通信保障
建立通信网络
建立与外部单位和内部人员的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以便在发生输血及输液反应事件时迅速传递信息和协调 资源。
提供技术支持
为通信网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通信设施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以保障应急处理的顺利进行。
对于隐瞒、谎报输血及输液反应事件 信息的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 其责任。
07
预案修订与更新
预案修订
定期修订
医院应至少每三年对输血及输液 反应事件的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以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及时修订
当发生输血或输液反应事件时, 医院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 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修订预案,
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 业标准,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在输血及输液过程中 发生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理。
工作原则
01
02
03
04
预防为主
加强输血及输液操作规范化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
做好预防工作。
科学规范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执行,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规
范性。
输血及输液反应事 件应急预案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预案概述 • 组织机构与职责 • 应急响应程序 • 应急保障措施 • 宣传、培训与演练 • 责任追究与奖惩 • 预案修订与更新 • 预案实施与监督
01
预案概述
目的和依据
目的
确保患者安全,降低输血及输液 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 量。
依据

输血反应处理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处理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处理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输血反应处理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确保输血过程安全、可靠,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和报告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2. 术语定义•输血反应: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显现的不良反应,包含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溶血反应等。

•不良事件:指与输血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包含输血反应、输血错误、交叉感染等。

3. 输血反应处理程序3.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血型、配血情况,确保正确无误。

—严格依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准备工作,包含验血袋、开启输血管道等。

—定期对输血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输血期间医务人员应进行常规察看,紧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发现患者显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血,记录相关信息。

—同时,医务人员应依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3.3 输血反应的处理—停止输血后,医务人员应立刻采取适当紧急处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予以抗过敏药物、矫正失血、输注相应的处理液体等。

—在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病情变动,并实施必需的报告和记录。

3.4 输血反应的报告和记录—医务人员应立刻向医院输血管理部门报告输血反应发生的情况,并供应详尽的相关信息。

—医院输血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归类和分析输血反应的情况,并供应必需的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和临床科室。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输血反应报告和记录系统,保障数据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传递。

4.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1 不良事件的定义和范围—不良事件包含输血反应、输血错误、交叉感染等与输血过程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

—医务人员在发现不良事件后,应及时向医院输血管理部门报告,并供应详尽的相关信息。

4.2 不良事件报告的要求—不良事件报告应包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方、人员、涉及的血液制品、事件经过等认真信息。

—报告中应尽量供应相关证据和医疗记录,以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手术中输液输血反应处理

手术中输液输血反应处理
抽取血样送检
抽取患者血样与血袋内剩余血一并送输血科 检测分析。
立即停止输血
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 保留静脉输液通道。
碱化尿液
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减少血 红蛋白结晶的产生。
细菌性污染引起输血反应及对策
01
02
03
04
细菌性污染的症状
包括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等。
立即停止输血
案例分析:成功抢救经验分享
案例介绍
某患者因使用某种抗生素后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医护人员迅速启动抢救流程,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 回。
成功经验分享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按照抢救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沟 通配合,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和恐惧心理。
预防措施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 过敏体质者进行皮试,避 免使用易过敏药物。
静脉炎发生与防治策略
静脉炎发生原因
输入刺激性或高渗性液体、静脉 内放置刺激性导管等。
防治策略
选择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免 长时间输入刺激性液体,定期更 换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时,局 部热敷、抬高肢体等缓解症状。
空气栓塞风险降低手段
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考虑
根据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适当调整患者的液体补充量,以避免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个体化补液方案制定技巧分享
1 2
晶体液与胶体液比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晶体液和胶体液 的比例,以满足围手术期的液体需求。
补液速度和量
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等,实时调整补液 速度和量,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预防措施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8.如怀疑输血反应与采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 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

应急预案
(一)发生输血反应时: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皮条,改换为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及时上报院感科和血库。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儿血样一起送血库。

6.患儿及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患双方对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实物由医院保管。

7.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通知中心血站派人到场。

应急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院感科、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儿血样→送输血科。

(二)发生输液反应时: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液体和输液皮条。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观察和记录患儿生命体征。

5.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记录救治经过。

6.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备检。

7.患儿家长有异议时,立即按输血处理程序对实物进行封存。

应急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皮条→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送检。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

5-1mg/kg。

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

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

1ml/kg。

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

5mg/kg.次)。

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㈡急性肺水肿处理方法: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024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篇)

2024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篇)

2024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引言:输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技术,它在救治重症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血液疾病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可避免。

为了及时掌握并有效处理输血不良反应问题,我国于2024年正式实施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背景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到输血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

不良反应的种类繁多,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感染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风险增加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对于不良反应的及时识别、报告和处理至关重要。

二、制度内容1. 建立统一的报告流程:所有医疗机构都必须建立完善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流程,确保输血不良反应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给相关部门。

这包括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报告的时间要求、报告的内容要求等。

2. 统一的报告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各个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和查询。

该系统应能够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助于及时掌握各个地区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

3. 建立报告责任制: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应负有明确的责任。

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工作,并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关人员应对其负有的报告义务有所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履行报告责任。

4. 完善报告数据分析机制:建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机制,通过对报告数据的分析,及时识别和判定输血不良反应的趋势和规律,为今后改进输血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制度意义1. 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率:通过建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可以促使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及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不良反应的报告率,从而更好地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趋势。

2. 促进不良反应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统一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和数据分析机制,有助于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报告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热点问题和规律,为今后改善输血质量和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

1、即将住手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普通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即将住手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1、即将住手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普通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即将住手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1、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对病人的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病人解释。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

4、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

5、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6、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即将住手所给药。

7、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者总值班。

8、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用错药时→即将住手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者总值班→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问询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特殊是使用特殊药物如用化疗药等。

输液和输血反应的处理及标本处理要求

输液和输血反应的处理及标本处理要求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属不良反应。

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非死即伤,预后很差,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心衰、肺水肿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发冷、寒战、发热在38℃以上,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处理。

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1对高热病员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处理:①情况允许下,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②高流量吸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

同时氧气经过20~30%的酒精湿化后吸入,因为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状况。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静脉炎处理: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溢出血管外,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②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或照灯理疗。

③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处理:①立即让病人左侧卧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左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对疑似输液、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对疑似输液、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对疑似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对疑似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患者,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输液管输注注射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核对及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清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如为溶血反应,需重新抽取血液作交叉配血试验。

④用干净结实的胶袋把血袋及输血管、针头包好送输血科做细菌学检验。

4.如患方提出封存输血用物,科室通知医务部及输血科,输血科通知采供血单位人员到场,由医务部、科室医务人员、患方、采供血单位人员共同封存,封口处贴上封条,封存的实物由输血科保管。

需要检验时,由医院、采供血单位、患者三方共同商定在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检验费暂由医院垫付。

5.做好医疗和护理记录,注意记录输血时间和出现异常症状时间。

6.报告护理部,及时通知消毒供应室对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输血管进行检测。

7.科室24小时内填写好《输血反应报告表》一式四份,一份科室存底,另三份分别送护理部、输血科、医院感染办。

对疑似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封存输液、注射、药物反应标本流程当患者或家属要求封存输液、注射、药物等反应标本时:。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

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处理方法: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本(2篇)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本(2篇)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本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全面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输血的医疗机构。

三、责任部门1. 临床科室:负责监测和报告输血不良反应。

2. 血液科室:负责处理和记录所有输血不良反应。

3.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管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四、报告流程1. 监测临床科室负责监测输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药物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药疹等。

- 输血相关肺损伤(TRALI):如呼吸困难、发绀等。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ACO):如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 其他不良反应:如输血后感染、输血反应性肺栓塞等。

2. 报告一旦发现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科室应立即向血液科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

- 输血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如反应类型、严重程度等。

- 输血的具体情况:如输血时间、血液制品类型等。

3. 处理血液科室负责对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具体工作如下:- 确认不良反应:通过复查患者的诊断和检查结果,确认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确保是输血引起的。

- 报告血液制品相关机构: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相关机构报告,配合调查和处理。

- 记录处理结果: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包括治疗方法和疗效。

四、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确保血液制品的追溯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血袋回收的医疗机构。

三、责任部门1. 血液科室:负责血袋回收的具体工作和登记。

2.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管理血袋回收登记工作。

四、登记流程1. 回收血液科室负责对使用过的血袋进行回收工作,回收要求如下:- 必须回收所有使用过的血袋,无论是否完全使用。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血反应
1.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静脉输入生理盐水,以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准确执行医嘱,积极进行处理和治疗抢救。

3.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安抚患者。

4.履行输血科《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上报输血科、护理部备案。

5.妥善保留血液和输血器送回输血科。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及时报告输血科、护理部、医务部。

(二)输液反应
当输液患者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值班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动;记下药液、输液
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与药学部、医院感染管理及疾病预防控制处联系,药品
由药学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由医院感染管理及疾病预防控制处做相关的
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

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

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
背景
在新生儿室中,输注血液制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
输血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输血反应的风险。

因此,建立一种完善的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对于提高输血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成立报告制度的目的
建立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输血反应,防止
输血反应恶化和病情进一步恶化。

同时,这个制度也可以帮助新生儿室及其医生更好地管理输血过程和维护患者安全。

报告制度的内容
输血前
在输血前,医护人员应该完整地获取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了解可能的输血反
应症状。

同时,需要检查血型和配型,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匹配。

输血期间
在输血期间,医疗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出现症状的情况,需要及时报告。

输血后
输血后,医护人员应该对新生儿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输血反应的症状和结
果也应该记录下来。

报告流程
医疗人员在发现新生儿出现输血反应后,需要立即向主管医生或主管护士报告。

对于较严重的输血反应,必须将患者立即送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对于其他类型的输血反应,需要在治疗后记录在案并进行汇报。

结论
新生儿室输血反应报告制度是维护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它有助于发现输血反应,及时进行抢救,并记录相关信息。

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个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和质量水平。

同时,应该持续完善和优化这个报告制度,以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1) 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 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 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 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4) 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药品由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 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 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

④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