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物 微生物检验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它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从而得到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首先需要从待检样品中取得适当的样品,如食品、水、空气、土壤等。

取样的方法和条件需根据具体的检验要求和标准来确定。

2. 分离,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等。

分离出的微生物可以进行后续的培养和鉴定。

3. 培养,将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使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的时间和温度等条件需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来确定。

4. 鉴定,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等方面的鉴定,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5. 计数,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得到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计数方法有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涂片计数法等。

二、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

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大类。

1.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薄层法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微生物检验需求。

但传统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2. 现代方法,现代方法主要包括PCR法、蛋白质质谱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但现代方法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微生物检验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三、微生物检验的应用领域。

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检查操作方法

微生物检查操作方法

微生物检查操作方法
微生物检查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根据检测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样品。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涂抹、刷拭、扩散采样等。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得到的样品进行处理,以获得代表性的微生物菌落。

处理方法包括稀释、离心、过滤等。

3. 培养方法:根据检测需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血琼脂、麦康凯琼脂等。

4. 培养操作:将处理后的样品转移到培养基上,通过涂布、滴种、稀释等方法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等条件。

5. 菌落观察: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的生长,根据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类型。

6. 菌落鉴定: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方法,如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对菌落进行鉴定,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7. 数据处理:将检测结果记录和整理,根据标准进行判断和评价,生成相应的
检测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操作步骤还需根据检测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调整。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彭 聪(龙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山东龙口 265700)摘 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送检标本93份,送检标本类型有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检测细菌感染情况。

结果:93份送检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35.48%)、变形杆菌(26.88%)、沙门菌(10.75%)等,单一感染占80.65%,二重感染占18.29%,三重感染占1.08%。

在2020年1-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12月均有发生,变形杆菌除了11月以外,其他月份均有发生,2020年1-12月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分布在5-9月,8月份达到高峰。

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可在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中检出。

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春末、夏季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PENG Cong(Longk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ongkou 265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Method: 93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 total of 93 samples were sent for examination, including residual food, anal swab and vomit,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detected. Result: The microbiological test results of 93 samples showed that the main bacteria infected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35.48%), Proteus(26.88%), Salmonella(10.75%), etc. Single infection accounted for 80.65%, double infection accounted for 18.29%, triple infection accounted for 1.08%. In the period of January-December 2020, Staphylococcus aureus occurred in January-December, Proteus occurred in all other months except November.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January-December 2020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ay-September, with a peak in Augu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oteus, Salmonella and Bacillus cereus can all be detected in leftover food, anal swabs and vomit. Conclusion: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late spring and summer.Keywords: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microbiological te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oteus; Salmonella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后的食物,继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1.样品收集: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如食品样品、水样、医疗器械等。

正确采集样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2.样品制备:将收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以适应后续的检验步骤。

例如,对食品样品进行均质处理、稀释等。

3.样品接种: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含有合适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类型和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4.培养条件设置: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点,设置适当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

常见的培养条件是37℃下的静态培养。

5.培养皿封闭:将培养皿或培养瓶盖封闭,避免外部的污染物进入。

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铝箔密封。

6.培养:将已封闭的培养皿或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培养的时间因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不同而不同,通常为24小时至7天。

7.观察: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8.制备涂片:当微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将培养皿中的细菌涂抹到玻璃片上。

涂片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和显微观察。

9.染色: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对涂片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

10.显微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涂片,注意细菌的形态、排列方式、胞内结构等细节特征。

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11.计数:根据涂片的观察结果,使用细菌计数板或其他方法对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估计。

通常会进行稀释和培养后计数。

12.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和计数结果,判断微生物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根据检验目的,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13.结果报告: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报告应准确明确,便于评估和决策。

14.结束处理:检验完成后,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的传播和污染。

同时,将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灭菌或安全处置。

以上是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操作步骤,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检验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实验方法和检验目的进行调整。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1.粪便标本:对水样便以吸管吸取1~3毫升,成型便采集成人拇指大小的便量,置于灭菌管内或经增菌后送检。

任何容器均应加橡皮塞或将螺旋盖旋紧,容器外壁不可沾染粪便。

采集肛拭子标本,以直肠拭子用保菌液或生理盐水润湿后,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厘米处采集,转动取出,插入保存液或无菌试管内送检。

粪便标本应在2小时内尽快送检,否则标本应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

沾染粪便的衣物、物品、地面,以及尸体肠内容物等也可作为检材。

所有采集的拭子标本(肛拭子、食品及操作台等的涂抹拭子),当直接用于PCR检测时,不能使用棉拭子和木质拭子棒,因为这类材料中含有核酸扩增抑制剂,而要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和塑料棒。

2.呕吐物标本:以吸管吸取1~3毫升,置可密闭样品管立即送检。

3.食品标本:采集50~100克置于可密闭灭菌广口瓶、塑料瓶或厚的自封塑料袋内,常温下迅速送实验室。

4.水产品标本:通常选取活的或新鲜水生动物为采集对象,冰冻水生动物也可作为采集标本。

采集水生动物鳃部和/或肠内容物等标本,置于采样瓶(管)或食品采样袋中密封,常温下送检;同时,以无菌棉签涂抹五只(条)以上的某类水生动物体表和/或水生动物肛门,置于碱性蛋白胨水中送检,每管碱性蛋白胨水作一份样品看待。

有条件的可将水生动物整体采回实验室再进行处理。

5.水体标本:用灭菌的500毫升玻璃瓶采集相对静止的表层水(深度30厘米以内)500毫升,加盖密封后以牢固自封塑料袋包裹密封,常温下送实验室。

取水点的选择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而确定;每个采样点应相距数米;同一采样点采集样本不少于2瓶,用于平行检测。

采集标本的水体按可能污染有霍乱弧菌对待,因此采样者应注意自身防护,同时避免水样沾染周围环境。

6.物体表面标本:以灭菌拭子蘸碱性蛋白胨水涂抹可疑物体表面,置于装有碱性蛋白胨水的可密闭玻璃或塑料试管中,常温送检。

家畜胃内容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家畜胃内容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家畜胃内容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家畜的胃的健康状况对于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胃是家畜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胃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微生物,它们对于家畜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家畜胃内容物进行检查,能够及时了解家畜的消化健康状况,为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一、检查方法1. 采样方式家畜胃内容物的采样,一般通过胃插管或者采集呕吐物来进行。

采用胃插管方法的话,需要使用胃管通过口腔插入胃内,然后抽取胃内容物。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另外一种方法则是通过收集家畜的呕吐物来进行胃内容物的检查。

2. 检测项目对于家畜胃内容物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pH值、细菌和微生物含量、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等。

这些项目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者微生物检测方法来进行。

3. 分析过程通过取得的胃内容物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包括对样本的颜色、气味、质地等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得出含量和种类的数据。

二、检查意义1. 了解消化健康状况通过对家畜胃内容物的检查,可以了解家畜的消化情况和健康状况。

正常的胃内容物应该为稳定的酸碱度,含有适量的消化酶和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基质。

如果出现异常,如pH值过高或者过低,细菌含量异常增多等情况,都说明家畜的消化健康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

通过检查胃内容物,可以了解家畜对不同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效果。

对于饲料中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消化程度可以有所了解,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饲料的质量和家畜对饲料的利用情况,为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3. 提高生产效率了解家畜的消化健康状况和饲料效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饲料成分和饲养管理,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速度。

4. 预防传染病检查家畜的胃内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可以及早发现有害细菌或者寄生虫的存在,对于预防传染病和控制传染源具有重要作用。

5. 有效治疗通过胃内容物检查,可以及时为家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障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1. 菌落计数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算菌落数量来估计微生物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定量分析。

2. 涂片染色法:将微生物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经过固定、染色、清洗等步骤,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

3. 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染色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专一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微生物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4. 核酸分子检测法:通过提取微生物的核酸(DNA或R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扩增、检测和分析,可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微生物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ELISA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感染病的诊断和监测。

6. 生物发光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发光反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生物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可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对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

7. 侵袭性检测法:通过无菌操作将微生物接种至实验动物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病理变化和死亡情况来评价微生物的毒力和致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8. 培养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通过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和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食品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

食品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

食品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一、样品采集和处理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第一步是样品采集和处理。

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外界污染。

常见的食品样品包括生肉、蔬菜水果、乳制品等。

采集后的样品需要进行处理,如剁碎、搅拌、稀释等,以便后续的检测分析。

二、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将样品接种并进行培养,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检测目的进行。

常见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微生物进行调整。

三、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在微生物培养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首先,将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进行分离,得到纯培养物。

然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手段,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鉴定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判断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四、微生物计数微生物计数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环节。

通过将经过适当稀释的样品接种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

微生物计数可以反映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对判断食品是否合格具有重要意义。

五、微生物毒素检测除了微生物的数量,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也是需要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化合物,称为微生物毒素。

常见的微生物毒素有霉菌毒素、致病菌毒素等。

微生物毒素的检测可以使用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等进行,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六、数据分析和评估在完成微生物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微生物数量、毒素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估,判断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合格与否。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批次、地区等样品的比较分析,了解食品微生物污染的趋势和变化,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和处理、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微生物计数、微生物毒素检测、数据分析和评估等步骤。

国标_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_解释说明

国标_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_解释说明

国标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国标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呕吐毒素是一类在饲料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对饲料以及食用动物的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呕吐毒素的含量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畜禽养殖的健康与安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测定结果解读和分析、实验室内呕吐毒素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结论与未来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背景信息和文章结构,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国标所规定的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呕吐毒素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于饲料和动物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的呕吐毒素测定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解释常见呕吐毒素测试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测定结果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性。

最后,我们将介绍在实验室内进行呕吐毒素测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标规定的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正确解读和分析。

以上是对“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测定2.1 呕吐毒素的定义和特点呕吐毒素是一类由细菌或真菌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可以存在于不合格或受污染的饲料中。

呕吐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能够对动物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并导致呕吐、腹泻等严重症状。

其化学结构多样,常见的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素等。

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呕吐毒素含量对于保证动物健康和饲养业发展至关重要。

2.2 呕吐毒素对饲料及动物健康的影响在饲料中存在过高的呕吐毒素含量会导致多种问题。

首先,它会直接危害动物消化系统,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道出血等症状。

其次,高水平的呕吐毒素摄入还会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此外,呕吐毒素还可能对动物的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能力造成损害,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简述动物呕吐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简述动物呕吐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简述动物呕吐的实验室检查方法1.病史调查在动物呕吐时应了解动物呕吐出现的时间,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数量、气味及酸碱度,用药和治疗情况等。

2.观察呕吐物中的混杂物若呕吐物中混有血液,见于出血性胃炎、胃溃疡和某些出血素质性疾病;若呕吐物中混有胆汁,显黄绿色,呈碱性,常提示十二指肠阻塞、胆汁回流综合征、原发或继发胃运动减弱、肠内异物及胰腺炎;若呕吐物的性质和气味与異便相似,常见于大肠阻塞。

中毒性呕吐可从呕吐物中发现毒物或毒物的特殊气味、颜色。

3.判断呕吐的真假(1)真性呕吐是指胃、肠内容物不由自主地经口、鼻腔反排出来的现象。

呕吐物是胃内容物,呈酸性,带有酸臭味,从呕吐发生的时间来看,胃内容物性呕吐多在进食后30〜60min出现;肠内容物性呕吐要稍后一些,且呕吐物有苦味或苦臭味,带黄色或黄绿色(胆汁),pH呈碱性。

真性呕吐提示脑和胃肠病变。

(2)假性呕吐又称逆呕,是指被吞咽的食团在进人胃之前,由于食道的收缩而被返回口腔的现象。

逆呕出的是食团而不是胃内容物,不酸臭,也不带有苦味和绿色,因其混有唾液而略显碱性。

假性呕吐提示食道疾病,如食道狭窄、食道梗塞、食道痉挛、食道炎等。

4.区分呕吐的性质在临床上,首先应根据呕吐的性质确定出主要的受害系统,然后再进行鉴别。

如中枢性呕吐由于中枢神经受到损害多呈频繁性或阵发性呕吐,间隔时间较短,当胃肠内容物全部吐出之后,症状仍不缓解;而末梢性呕吐的主要受害部位是胃肠道及其邻近器官,当胃、肠内容物吐完之后,呕吐通常停止,症状随之缓解。

5.呕吐与采食的时间关系正常情况下,采食后胃的正常排空时间为7〜10h,采食后立即呕吐,见于饲料质童问题、食物不耐受、过食、应激或兴奋、胃炎等;采食后6〜7h呕吐出未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通常见于胃排空机能障碍或胃通道阻塞;胃运动减弱常在采食后12〜18h或更长时间出现呕吐,并呈现周期性的临床特点。

6.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1)进行血液、尿液、粪便检验(包括寄生虫卵的检査)。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微生物检验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标本采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规章制度正确采集标本,及时将采集到的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接种处理。

在运送标本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应的温度和氧气,以防止标本干燥。

2. 镜检:检验人员运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标本,辨别相关致病菌的形态与数目,并进行初步判断。

必要时,还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后再观察,以对致病菌的性质和来源进行鉴别,更能排除污染因素,使标本致病菌的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 分离培养:采集的标本中不可避免地会吸附细菌,如果在镜检环节发现标本上吸附的细菌,就需要对标本实施分离纯化,并将其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如显色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等。

再将空气和温度调整至适合细菌生长的数值,获得便于进一步鉴定的细菌。

4. 细菌鉴定:检验人员通过细菌形态、菌落特点、酶类检测、血清学试验、生化反应等方式鉴定分析分离获得的标本,明确致病原因。

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标准如下:1. 尽量在病程早期、症状典型以及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

2. 标本应使用无菌容器盛放。

3. 血液为无菌液体,因此在采集时要避免皮肤的正常菌群污染。

多采用血培养瓶运送,随后放入血培养系统自动培养。

如有报阳则进行下一步检验:涂片镜检报给临床初步结果;需氧和厌氧瓶分别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与厌氧血平板等;随后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

4. 脑脊液标本一般需要进行离心,以富集细胞。

一般检验流程为进行涂片镜检,包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等。

增菌管进行增菌,分离培养转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保弱平板等。

5. 痰液镜检一般包括革兰染色与抗酸染色,分离培养多用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

6. 尿液常做定量检测,取10微升尿液进行连续划线。

7. 粪便常用革兰染色做菌群比检测;分离培养多用麦康凯与SS平板。

8. 各类微生物标本应通过传递窗进行传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

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

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微生物检测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以及评估其数量和种类。

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样品采集、预处理、培养和鉴定四个步骤。

首先是样品采集。

样品可能来自不同的环境,如食品、水、空气或生物体,采集方式因样品类型和检测目的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采集方式包括刷取、切割、研磨或抽取液体。

采集样品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外部微生物污染。

其次是预处理。

预处理步骤旨在从样品中去除非目标微生物,并减少干扰物质的影响。

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离心、稀释和加入抑制剂等。

其中过滤可以去除悬浮的微生物,离心可以使微生物沉淀,稀释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加入抑制剂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接下来是培养。

培养是将样品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的选择应考虑到不同微生物的需求。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琼脂、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培养需要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最后是鉴定。

鉴定是确定培养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形态学观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和运动方式。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可以通过对培养物的生长情况、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等进行测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通过PCR、DNA测序等方法识别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在整个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质控措施包括使用阳性和阴性对照样本进行对比,建立外部质量控制计划,进行日常验证和仪器校准等。

总结起来,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培养和鉴定四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正确执行可以确保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以支持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工作。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类型来评估其卫生质量的方法。

微生物检测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饮用水、环境等领域,对于确保公共卫生和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小和快速繁殖特性,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以下是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 样品采集与处理: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例如从食品表面刮取样品、从空气中吸取微生物、从液体中取样等。

确保采样器具干净且无微生物污染。

b. 将采样器具中的样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确保容器表面无微生物污染。

c. 样品处理前,根据需要进行稀释。

确保样品浓度适宜,能够在检测中获得准确的结果。

2. 样品预处理:a. 对于含有大量杂质或抑制物质的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来去除干扰。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滤、离心、稀释等。

b.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微生物的检出限和降低干扰物的影响。

确保预处理方法不会影响微生物的存活和增殖。

3. 微生物检测方法选择:a.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复杂度,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b. 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可以选择相应的培养基、控制参数和检测条件来增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验操作:a. 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准备必要的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确保设备和试剂的清洁和消毒,并按照操作说明进行使用。

b.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无菌培养器皿、移液器和培养基等。

c.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和pH值等,以保证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的正常生长和增殖。

5. 结果解读与报告:a.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微生物是否超过卫生标准,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的范围。

b. 对于阳性样品,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或确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 论 著 •1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物中毒事件更是日益增长,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刻不容缓。

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人体食用了具有致病性病菌的食物进而引发机体中毒,食物中毒具有快速、广泛的特点[1]。

患者一旦中毒会出现呕吐、恶心、发热、脱水、四肢无力等症状,如果救治不及时严重者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可见,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食物中毒这类病症,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对症治疗,因此,准确找出中毒的致病菌就显得尤为重要[2]。

而借助微生物检验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帮助患者找出病因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食物来源的追踪以及辅助诊疗都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次研究选取萍乡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36例确定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萍乡地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确定的36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抽检18例患者服用过的食物以及中毒后的呕吐物,对12例与中毒事件有关联的厨师进行了手试子检验,同时对6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食品操作间进行了采样检查,本次样品共计180份。

以此来分析和探索导致食物中毒的真实原因。

此次采用了电子天平、细菌生化检定仪分析系统、显微镜、恒温箱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并选用了营养琼脂培养基、肉浸液肉汤培养基等试剂,以此来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1.2 方法: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测对象为: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剩余食物以及厨师手拭子等。

在开展微生物检测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进行。

例如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算、沙门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霉菌检验等都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进行检测[3];而对于霍乱弧菌的检测则需要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相关检测办法进行检测[4]。

食物中毒采样与检验

食物中毒采样与检验
结果
发现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 菌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案例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采样
采集患者呕吐物、尿液、血液等 样本,以及可疑食物残留。
检验
进行化学分析,检测食物中是否 存在有毒物质,如农药、重金属
等。
结果
发现有毒物质,为临床治疗提供 依据,并追溯污染源,防止再次
发生。
案例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针对性
采样应针对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与中毒事件相关的物品,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全面性
在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地采集各种可能受污染的食品、水源、餐具等物品,以全面了解中 毒事件的状况。
采样工具与设备
一次性手套
用于保护采样人员的安全,防止交叉污染。
采样容器
包括无菌袋、无菌瓶等,用于盛放和保存样品 。
样品保存与运输
根据采样方案,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 和容器进行采样,并做好记录。
03 检验方法
化学检验
总结词
化学检验是食物中毒采样与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检测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判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详细描述
化学检验通常包括对食物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等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 使用各种化学分析手段,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可以准确测定食物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为判断是否 发生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验
总结词
免疫学检验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 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或 抗原物质。
VS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验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 应,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或抗原物质进行检 测。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尤其适用于检测某些难以培养的微生物 或病毒。通过免疫学检验,可以快速准确 地检测出食物中的毒素或病原微生物,为 及时诊断和治疗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效果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效果研究

细菌性食物屮毒患者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效果研究王天斯辽宁省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辽宁本溪117000[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 我中心流调过程中接触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

对29例患者的粪便、呕吐物、肛拭子、手拭子、食用的食品、食品操作间进行检测。

统计检出的病原菌情况及血清病毒类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全部 食物中毒患者中,10例患者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导致,3例因沙门杆菌导致,5例因变形杆菌导致,4例由副溶血性弧菌导致,4例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2例由于志贺菌导致,1例由于蜡样芽抱杆菌导致。

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检测,肛拭子中测出48株菌株,呕吐物中测出27株菌株,手拭子中测出24株菌株,粪便中测出30株菌株,厨具中测出215株菌株,食品中测出118株菌株,合计462株。

病原菌共测出58株,测出率最高的是粪便60.0% (18/30),之后是肛拭子43.8%(21/48),其次是呕吐物14.8%(4/27)遥结论对较多的样品有针对性的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临床中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血清病毒类型的判断和治疗。

[关键词]细菌;食物中毒;病原学;微生物检验[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21)13-0131-04Study on the etiology and effect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for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WANG TiansiMicrobiological Clinical Laboratory,Benxi CenLer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Lrol in Liaoning Province,Benxi 11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Lhe eLiology and Lhe effecL of microbiological LesLing for paLienLs wiLh bacLerial food poisoning.Methods A LoLal of29paLienLs wiLh bacLerial food poisoning who were exposed Lo Lhe infecLion process in our cenLer from March2018Lo March2020were selecLed.Among Lhem,21were males and8were females.The feces, vomiL,anal swabs,hand swabs,edible food,and food operaLion rooms of29paLienLs were LesLed.The paLhogenic bacLe-ria deLecLed and Lhe disLribuLion of serum virus Lypes were sLaLisLically analyzed.Results Among all food poisoning pa­LienLs,10paLienLs were caused by paLhogenic Escherichia coli.3cases were caused by Salmonella enLeriLidis.5cases were caused by ProLeusbacillus vulgaris.4cases were caused by Vibrio parahaemolyLicus.4cases were caused by SLaphylococcus aureus.2cases were caused by Shigella.One case was caused by Bacillus cereus.Through Lhe deLec-Lion of microorganisms,48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anal swabs,27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Lhe vomiL,24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hand swabs,30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feces,215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Lhe kiLchenware,and118sLrains were deLecLed in food,wiLh a LoLal of462sLrains.A LoLal of58paLhogens were deLecLed,and Lhe highesL deLecLion raLe was feces of60.0%(18/30),followed by anal swabs of43.8%(21/48)and vomiL of14.8%(4/27).Conclusion TargeLed mi­crobiological LesLing of more samples is helpful for Lhe clinical judgmenL and LreaLmenL of paLhogenic bacLeria and serum virus Lypes in paLienLs wiLh bacLerial food poisoning.[Key words]BacLeria;Food poisoning;ELiology;Microbiological LesLing急诊中食物中毒患者比较常见,此病发病趋势有增高迹象叫近年来,国家对食品的安全问题愈加重视,食品中毒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需要人们群众进行监督罠食物中毒患者多数是因为服用有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从而导致中毒。

呕吐物 微生物检验

呕吐物 微生物检验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呕吐物微生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2009.7一,《微生物学检验》实验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并掌握比较全面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2.在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建立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3.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4.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意外处理方法1.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由于微生物学实验是以病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起实验人员的自身感染或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建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1)试验前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发生错误,提高实验效率.(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还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非必需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带入实验室的物品应远离操作区,放在指定的区域.(4)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嬉戏,应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和有序.不准在实验室内吸烟,饮水和进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防止感染,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5)实验中注意节约试剂,爱护仪器,避免有菌材料的污染,如有传染性材料污染桌面,地面,手,衣服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及时作适当处理.(6)用过的污染物品应放到指定的地点,经专人消毒灭菌之后再进行清洗,切勿乱丢或冲入水池中.禁止将本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实验室外.需送温箱培养的物品,应标记清楚后送到指定地点.(7)实验完毕后应将桌面整理清洁,试剂,仪器放回原处,并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8)离室前脱下工作服,反折放在指定的地方;双手在2%来苏液中浸泡5min左右,再用肥皂,清水洗净,方可离开实验室.2.实验室意外的紧急处理方法(1)发生皮肤破损或刺伤:首先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化学药品腐蚀伤:若为强酸,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若为强碱,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醋酸或5%硼酸溶液中和;若受伤处是眼部,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滴入橄榄油或液体石蜡1~2滴.(3)烧伤:局部涂凡士林,5%鞣酸或2%苦味酸.(4)菌液误入口中:立即将菌液吐入消毒容器中,再用1:1000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漱口,根据菌种服用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5)菌液污染环境:将适量2~3%来苏或0.1%新洁尔灭浸泡污染面半小时后除去,如手上有菌污染,也可浸泡于上述消毒液中3~5min,之后用肥皂和清水洗净.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简介医学检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有潜在传染性的血液,粪便,体液等标本,这些标本往往是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载体,无论是实验人员感染,还是造成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强化生物安全意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有关知识,严格无菌操作.1.微生物的分类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将微生物分为四个不同危险度等级:危险度1级是指不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或仅具有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危险度2级的病原体具有中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家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所引起的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危险度3级的病原体具有高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的播散,并且对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危险度4级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个体危险和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生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基于以上划分标准,结合微生物的致病性,传播方式,目前所具有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因素,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制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及其相关实验活动需要达到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做了详细分类,各实验室进行有关实验均需参照此标准.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与要求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不同,因此实验室必须达到相应的生物防护等级才能开展有关实验.根据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我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从生物安全防护的角度共分为四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危险度1级的微生物,依据标准操作程序可进行开放性操作,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即属此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即危险度2级的病原体,该级别实验室应具备生物安全柜和密封的离心管,以免发生泄漏和产生气溶胶.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适用于有明显危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伯氏立克次体等),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该级别实验室除了有严格的一级和二级安全设施要求外,还需具备合适的空气净化系统.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BSL-4实验室必须与其他实验室隔离,并具备特殊的空气和废物处理系统,实验操作须在Ⅲ级生物安全柜内或全身穿戴特制的正压防护服.根据以上定义,医院内的临床实验室因接触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标本,通常应达到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要求.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构设施需符合以下几点:(1)实验室需具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有可开启的窗户,有纱窗,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带锁并能自动关闭.(2)每个实验室均应设置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3)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及摆放个人衣物的设施.(4)实验室内墙壁,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5)实验台面应能防水,耐腐蚀,耐热.(6)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反光和强光.(7)在实验室内应穿戴隔离衣,帽,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应备有生物安全柜.(8)有适当的消毒设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并设置洗眼装置,应急喷淋装置,急救药箱,灭火器等.(9)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10)在实验室出口处设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方向,通道的标识.(11)在实验室入口处和装有传染性物质的设备表面贴有生物危险标志.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建设对于临床实验室而言是生物安全防护的核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生物安全培训制度,生物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生物防护与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安全计划审核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应急预案,标准操作程序等. 建立健全了各项生物安全制度,还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生物安全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实验室入口处须粘贴生物安全标志,注明危险因素,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程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如需参观实验室等特殊行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后方可进入.4.实验室常见生物危险实验室生物污染的途径包括:空气传播(临床标本中的污染源在空气中传播,微生物气溶胶的吸入),直接传播(工作中偶然刺伤,割伤,碎玻璃划伤直接感染),皮肤粘膜接触(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源通过破损皮肤粘膜接触造成的感染),其他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实验室人员必须提高生物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种法规和文件,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熟悉生物防护有关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者应对实验室的风险级别进行分析,尤其对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如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室予以高度重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5.生物废弃材料的管理实验室内所有用过的样本,培养物及其他生物性材料等废弃物,严禁未经处理就随意丢弃,应置于贴有生物危害标志的专用废弃物处理容器内,注意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利器(如针头,小刀,玻璃等)应置于耐扎锐器盒内,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经过高压灭菌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后再安全运出实验室;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等均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动物尸体,组织的处置和焚化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处理危险废弃物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第一章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目的和要求】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自觉遵守.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试剂与器材】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实验内容】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二,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方法为:(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或10/0.25,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或40/0.65,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或 100/1.30,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2.油镜的使用原理图1-2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3.使用方法(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2)低倍镜调焦: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3)油镜的使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并调至清晰之后,转开物镜头,在玻片的标本上滴加1滴香柏油,将油镜头转换至中央,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镜头浸入油中,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从侧面观察),边观察接目镜边轻轻转动粗调节器(此时只能上升镜头,不能下降,防止压坏玻片及损坏物镜),待看到模糊物象时改调细调节器,直至找到清晰物象.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呈"弓"形移动,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防漏检.观察时应将两只眼睛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或记录.标本观察完毕后,先将物镜头移开,再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取下载玻片,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净.4.注意事项(1)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在搬放时应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平端在胸前,轻拿轻放.(2)显微镜放到实验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震动过大,透镜和微调节器的装置易损坏.(3)避免强酸,强碱,氯仿,乙醚,酒精等化学药品与显微镜接触,避免日光直射,显微镜须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油污和灰尘附着.(4)接目镜和接物镜不要随便卸下,必须抽取接目镜时,须将镜筒上口用布遮盖,避免灰尘落入镜筒内.更换接物镜时,卸下后应倒置在清洁的台面上,并随即装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镜的管内.(5)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而脆弱的部分,不要向一个方向连续转动数周,应轻微地来回旋转.(6)镜头必须保持清洁,油镜使用完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拭去香柏油.若油镜镜头上的油迹未擦干净,应先将1:1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拭镜头,再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残留的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擦净.(7)显微镜擦净后,取下标本片,下降聚光器,再将物镜转成"品"字形,送至显微镜室放入镜箱内.三,暗视野显微镜1.构造与原理:在显微镜上安装一个特制的聚光器一暗视野聚光器.此聚光器中央为一黑板所遮,光线不能直接通向镜筒,使视野背景黑暗.这样,从聚光器周边斜射到载玻片上细菌等微粒上的光线,就因散射作用而发出亮光,反射到镜简内.故在强光照射下,可在黑色的背景中看到发亮的菌体.正如我们在暗室内,能看到从隙缝漏入的阳光内,有无数颗尘埃微粒跳跃飞舞一样.2.使用方法:(1)将显微镜聚光器御下,装上暗视野聚光器,置暗室,使用人工光源.(2)先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光环置中央后,在暗视野聚光器表面滴上香柏油(或水),再将标本夹在移动尺上.(3)调节暗视野聚光器,使之油滴(或水滴)与镜台上的载玻片底面接触,(4)其余操作同光学显微镜.四,荧光显微镜1.构造:(1)荧光显微镜光源:能发射丰富的紫外线光和紫兰光,常用150~200瓦高压汞灯.(2)滤光片:1)激发滤光片装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问,可选择性使紫外光及紫兰光通过,激发荧光素发出荧光;2)吸收滤光片装于物镜与目镜之间,可吸收紫外光及紫兰光,仅让荧光通过,以便观察标本和保护眼睛.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荧光显微镜置暗室,开启光源,待光源稳定并达到一定亮度(约5~10min)后,对准光轴.(2)装好配对的激发滤光片和吸收滤光片后再作观察.操作同光学显微镜.3.注意事项(1)荧光显微镜如用高压汞灯作光源,使用时一经开启不宜中断,断电后需待汞灯冷却后(约15min)方能再启用.(2)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间不宜太长.因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即有荧光减弱现象.【结果记录和报告】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目的和要求】1.熟悉细菌染色的常用染料和一般程序.2.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观察及意义.3.熟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压滴法和悬滴法)的方法与结果观察.4.熟悉细菌的特殊染色法.【试剂与器材】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2.试剂:革兰染色液,细胞壁染色液,芽胞染色液,鞭毛染色液,生理盐水等.3.其他: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香柏油,蜡笔,擦镜纸,脱油剂等.【实验内容】一,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细菌染色法分单染法和复染法.单染法是用一种染料去染,所有细菌都染成一种颜色;复染法是用多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不同细菌可染成不同的颜色.大部分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相同,即: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革兰染色法.二,革兰染色1.染色原理(1)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I2~3)比革兰阴性菌(pI4~5)低,在同一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要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性牢固,不易脱色.(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与进入胞浆内的结晶紫和碘牢固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革兰阴性菌含此种物质少,故易被乙醇脱色.(3)通透性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较厚,含脂质少,脱色时,乙醇不易进入,而且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渗出. 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较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2.方法(1)涂片:取清洁无油迹的载玻片1张,用蜡笔划线将其分成左右两格.用接种环先挑取生理盐水1~2环于载玻片每格中央,再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少许菌落与生理盐水研匀,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2)干燥:让涂片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火焰较远处微微加热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3)固定:干燥后的标本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3次(以钟摆的速度),冷却后染色.固定的目的在于杀死细菌,并使菌膜与玻片牢固粘附,避免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洗掉,通过固定还可凝固细胞质,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使细菌易与染料结合而着色.(4)染色:分以下四步:1min,水洗 1min,水洗约0.5min,水洗 0.5min,水洗结晶紫卢戈碘液 95%乙醇稀释石炭酸复红待干,镜检(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3.结果:革兰阳性菌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4.注意事项:(1)涂片厚薄要适宜,以菌膜刚好能透过字迹为宜(半透明).如果涂片太厚有可能将革兰阴性菌染成紫色,涂片太薄则可能将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2)脱色时间长短要适宜,如果涂片较厚应相应的延长脱色时间,如涂片较薄则相应的缩短脱色时间,脱色时应不断旋转玻片摇匀,使其充分脱色,通常脱到乙醇中没有紫色流下即可.(3)水洗时,水流不能过大,防止水流直接对准菌膜冲洗.(4)所有染液应防止因蒸发而改变浓度,特别是卢戈碘液久存或受光作用后失去媒染作用;涂片上积水过多会降低染液浓度,影响染色效果.(5)因细菌的菌龄不同染色结果也有差异,一般以18~24h培养物染色结果最好.5.医学意义:通过革兰染色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并可作为选择药物的参考,了解细菌的致病性.三,特殊染色法细菌的细胞壁,核质,胞浆颗粒和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芽胞,荚膜,鞭毛等,必须用相应的特殊染色法才能染上颜色.1.细胞壁染色法(1)涂片,干燥:同革兰染色法.(2)固定:滴加100g/L鞣酸固定标本15min,水洗.(3)滴加5g/L龙胆紫染色3~5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有细胞壁的细菌仅菌体周边染成紫色,菌体内部无色;无细胞壁的细菌(如L型细菌)整个菌体都染成紫色.2.鞭毛染色法(改良Ryu法)鞭毛染色可从平板上直接挑取菌落,也可从斜面培养基上刮取菌苔涂片,必须注意动作尽量轻,以免鞭毛脱落.培养基应为营养较好的琼脂平板(如血平板,营养琼脂),不可用含抑制剂的选择培养基(如SS,中国蓝,MAC等).(1)玻片的处理:要求用新的载玻片,用前在95%乙醇中浸泡24h以上,用时从酒精中取出,用干净的纱布擦干使用.若水滴向周围流散而不形成水珠表示玻片处理良好.(2)在玻片上加蒸馏水1滴,用接种针蘸取菌落少许,将细菌点在蒸馏水滴的顶部(一般只需点一下,仅允许极少量细菌进入水滴),使其自然流散成薄膜,不可搅动,以免鞭毛脱落.(3)室温自然干燥,不可在火焰上烘干.(4)滴加染液(配方见附录二),染色约10~15min后,将玻片微倾斜,用蒸馏水缓慢滴加在玻片顶端无菌膜处洗去染液,注意洗净染液表面的金属光泽液膜.(5)玻片自然干燥后镜检.观察时应从细菌较少的地方寻找鞭毛.结果:鞭毛染成红色.3.芽胞染色法(1)涂片,干燥,固定:同革兰染色法.(2)染色:分为以下三步.1)初染:在菌膜上加石炭酸复红染液,用微火加热使染液冒蒸气5min,注意不能煮沸或烧干,加热过程中应随时添加染液,冷却后水洗.2)脱色:用95%乙醇脱色1~2min,水洗.3)复染:用碱性美蓝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菌体呈蓝色,芽胞染成红色.4.荚膜染色法(1)黑斯氏法1)涂片,自然干燥,加热固定.2)滴加结晶紫染液,在火焰上微微加热至染液冒蒸气为止.3)用硫酸铜溶液将玻片上的染液洗去(注:切勿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镜检.结果:菌体及背景均染成紫色,荚膜染成淡紫色或无色.(2)密尔氏法1)涂片:提前数日于小鼠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0.2ml,小鼠死亡后取腹腔液印片,自然干燥,加热固定.2)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微火加热染色1min,水洗.3)加媒染剂染0.5min,水洗.4)加碱性美蓝染色1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菌体染成鲜红色,荚膜染成蓝色.5.异染颗粒染色。

呕吐毒素DON的检测ELISA法

呕吐毒素DON的检测ELISA法

呕吐毒素(DON)的检测ELISA法测试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在2—8℃冷藏—不要冻结1.简介 DON毒素脱氧瓜萎镰菌醇(DON,)是单端孢菌素烯烃中的一种,它通常是由生长在谷类物品(如小麦、玉米、大麦和秣草)霉菌镰红菌素生成的。

脱氧瓜萎镰菌醇的毒性效应包括:呕吐、不想进食、胃肠炎、腹泻、免疫抑制和血液病。

研究表明猪对脱氧瓜萎镰菌醇很敏感。

当脱氧瓜萎镰菌醇含量≥1ppm时,它们就拒绝进食。

其毒性也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毒性效应,各种物种对脱氧瓜萎镰菌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研究表明脱氧瓜萎镰菌醇会使已加工食物发生问题,包括使可吃的谷类制品产生臭味、对生面团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精确测定可能含有脱氧瓜萎镰菌醇的食物和食品就现得十分重要。

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经制定了脱氧瓜萎镰菌醇含量的强制标准。

2.方法原理本测试盒的测试原理是一种竞争性的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试方法(ELISA),可准确检测出样品中ppm级的DON毒素。

样品和标准控制液中游离的DON毒素与轭合物中的DON 毒素竞争抗体结合位置。

清洗后,加入底物,底物与轭合物反应出现兰色,兰色越深表明DON毒素越少。

将其置于微型孔阅读器中可读出透光度,以控制标准液的透光度作标准曲线,将样品的透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DON毒素的准确浓度。

3.贮存要求本试剂盒存放在2~8℃时,可以一直使用到标签上注明的到期日期。

4.试剂与仪器4.1已提供的材料48个包被了抗体的孔;48个红色标记的混合孔;5瓶2ml 浓度为0、0.25、0.5、1、3 ppmDON毒素控制标准液(黄色标签);1瓶DON毒素-HRP轭合物溶液(兰色标签);1瓶24ml 底物溶液(绿色标签);1瓶32ml红色终止液(红色标签)4.2需要但未提供的材料提取材料;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ml量筒;150ml的具塞三角瓶;滤纸;样品收集具塞试管;漏斗;粉碎机;称量为5~25克的秤;带450nm滤光片的酶标仪;200μl移液器;200μl吸咀;纸巾或等效的吸水材料;计时器;防水记号笔;洗瓶;移液器用的试剂槽;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计时器等5.注意事项本测试盒不使用时应在2~8℃下存放。

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

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

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呕吐物吸入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呕吐物吸入如何诊断鉴别,呕吐物吸入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呕吐物吸入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胸透、胸部CT检查、痰液细菌培养、尿对羟苯丙酮酸、甲型肝炎抗原、甲型肝炎抗体*一、检查1、外周血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加。

如病情较重、全身情况差或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正常甚至低于正常。

2、细菌学检查常规痰细菌培养非常重要。

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应重视半定量培养。

呕吐物吸入的X线胸片改变无特异性。

早期胸片可正常,24~36h后发展成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单侧或双侧均可见。

常累及双侧肺脏,以右肺为主,尤其是右下肺叶。

胸片病变范围并非始终与临床表现或预后相关。

约7~10天大部吸收消散。

胸片改变改善后又复加重提示细菌性肺炎、ARDS或肺栓塞。

几乎所有吸入食物残渣的病人均有一定程度的肺不张。

如反复吸入,数月或数年的系列胸片显示受累肺段不一致。

极少数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间胸片均清晰;X 线检查不易发现蔬菜和糖果类物质,但易于发现骨头残渣。

胸部CT检查对于疑难病人有助于发现异物。

*以上是对于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呕吐物吸入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呕吐物吸入易混淆疾病。

*呕吐物吸入如何鉴别?:*一、鉴别老年人反复发作的肺炎,应排除误吸呕吐物的可能,尤其在危重症患者。

确诊往往需在气管吸出物内发现胃内容物,但该标准易漏诊吸入量较少的病人。

误吸后感染确定常较困难,因为误吸胃液所致的化学性肺炎亦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脓痰和胸片浸润影等。

咳出的阳性痰标本可被口咽部细菌污染或仅表示细菌寄殖而非感染。

需要通过细菌定量培养以明确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呕吐物吸入应该做哪些检查,呕吐物吸入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呕吐物吸入”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微生物检测内容

微生物检测内容

微生物检测内容一、引言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微生物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旨在检测和分析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测的意义、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微生物检测的意义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丰富、最广泛分布的生物类群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微生物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

此外,微生物检测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质量控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法。

1. 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最传统、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将样品接种到含有特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特性,可以快速筛选出目标微生物。

这种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无法检测非可培养微生物。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生物检测技术。

该方法通过提取样品中的微生物DNA或RNA,利用PCR扩增技术或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的优点,可以检测非可培养微生物。

3. 光学显微镜观察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染色技术增强对微生物的识别能力,可以判断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无法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只能提供形态特征。

四、微生物检测的应用领域微生物检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医学诊断。

1. 环境检测微生物检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监测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环境的生态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呕吐物微生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2009.7一,《微生物学检验》实验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并掌握比较全面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2.在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建立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3.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4.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意外处理方法1.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由于微生物学实验是以病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起实验人员的自身感染或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建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1)试验前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发生错误,提高实验效率.(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还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非必需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带入实验室的物品应远离操作区,放在指定的区域.(4)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嬉戏,应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和有序.不准在实验室内吸烟,饮水和进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防止感染,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5)实验中注意节约试剂,爱护仪器,避免有菌材料的污染,如有传染性材料污染桌面,地面,手,衣服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及时作适当处理.(6)用过的污染物品应放到指定的地点,经专人消毒灭菌之后再进行清洗,切勿乱丢或冲入水池中.禁止将本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实验室外.需送温箱培养的物品,应标记清楚后送到指定地点.(7)实验完毕后应将桌面整理清洁,试剂,仪器放回原处,并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8)离室前脱下工作服,反折放在指定的地方;双手在2%来苏液中浸泡5min左右,再用肥皂,清水洗净,方可离开实验室.2.实验室意外的紧急处理方法(1)发生皮肤破损或刺伤:首先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化学药品腐蚀伤:若为强酸,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若为强碱,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醋酸或5%硼酸溶液中和;若受伤处是眼部,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滴入橄榄油或液体石蜡1~2滴.(3)烧伤:局部涂凡士林,5%鞣酸或2%苦味酸.(4)菌液误入口中:立即将菌液吐入消毒容器中,再用1:1000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漱口,根据菌种服用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5)菌液污染环境:将适量2~3%来苏或0.1%新洁尔灭浸泡污染面半小时后除去,如手上有菌污染,也可浸泡于上述消毒液中3~5min,之后用肥皂和清水洗净.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简介医学检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有潜在传染性的血液,粪便,体液等标本,这些标本往往是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载体,无论是实验人员感染,还是造成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强化生物安全意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有关知识,严格无菌操作.1.微生物的分类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将微生物分为四个不同危险度等级:危险度1级是指不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或仅具有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危险度2级的病原体具有中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家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所引起的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危险度3级的病原体具有高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的播散,并且对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危险度4级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个体危险和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生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基于以上划分标准,结合微生物的致病性,传播方式,目前所具有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因素,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制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及其相关实验活动需要达到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做了详细分类,各实验室进行有关实验均需参照此标准.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与要求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不同,因此实验室必须达到相应的生物防护等级才能开展有关实验.根据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我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从生物安全防护的角度共分为四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危险度1级的微生物,依据标准操作程序可进行开放性操作,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即属此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即危险度2级的病原体,该级别实验室应具备生物安全柜和密封的离心管,以免发生泄漏和产生气溶胶.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适用于有明显危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伯氏立克次体等),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该级别实验室除了有严格的一级和二级安全设施要求外,还需具备合适的空气净化系统.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BSL-4实验室必须与其他实验室隔离,并具备特殊的空气和废物处理系统,实验操作须在Ⅲ级生物安全柜内或全身穿戴特制的正压防护服.根据以上定义,医院内的临床实验室因接触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标本,通常应达到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要求.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构设施需符合以下几点:(1)实验室需具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有可开启的窗户,有纱窗,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带锁并能自动关闭.(2)每个实验室均应设置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3)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及摆放个人衣物的设施.(4)实验室内墙壁,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5)实验台面应能防水,耐腐蚀,耐热.(6)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反光和强光.(7)在实验室内应穿戴隔离衣,帽,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应备有生物安全柜.(8)有适当的消毒设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并设置洗眼装置,应急喷淋装置,急救药箱,灭火器等.(9)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10)在实验室出口处设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方向,通道的标识.(11)在实验室入口处和装有传染性物质的设备表面贴有生物危险标志.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建设对于临床实验室而言是生物安全防护的核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生物安全培训制度,生物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生物防护与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安全计划审核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应急预案,标准操作程序等. 建立健全了各项生物安全制度,还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生物安全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实验室入口处须粘贴生物安全标志,注明危险因素,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程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如需参观实验室等特殊行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后方可进入.4.实验室常见生物危险实验室生物污染的途径包括:空气传播(临床标本中的污染源在空气中传播,微生物气溶胶的吸入),直接传播(工作中偶然刺伤,割伤,碎玻璃划伤直接感染),皮肤粘膜接触(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源通过破损皮肤粘膜接触造成的感染),其他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实验室人员必须提高生物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种法规和文件,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熟悉生物防护有关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者应对实验室的风险级别进行分析,尤其对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如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室予以高度重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5.生物废弃材料的管理实验室内所有用过的样本,培养物及其他生物性材料等废弃物,严禁未经处理就随意丢弃,应置于贴有生物危害标志的专用废弃物处理容器内,注意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利器(如针头,小刀,玻璃等)应置于耐扎锐器盒内,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经过高压灭菌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后再安全运出实验室;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等均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动物尸体,组织的处置和焚化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处理危险废弃物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第一章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目的和要求】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自觉遵守.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试剂与器材】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实验内容】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二,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方法为:(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³或10/0.25,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³或40/0.65,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³或 100/1.30,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2.油镜的使用原理图1-2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3.使用方法(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2)低倍镜调焦: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3)油镜的使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并调至清晰之后,转开物镜头,在玻片的标本上滴加1滴香柏油,将油镜头转换至中央,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镜头浸入油中,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从侧面观察),边观察接目镜边轻轻转动粗调节器(此时只能上升镜头,不能下降,防止压坏玻片及损坏物镜),待看到模糊物象时改调细调节器,直至找到清晰物象.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呈"弓"形移动,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防漏检.观察时应将两只眼睛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或记录.标本观察完毕后,先将物镜头移开,再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取下载玻片,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净.4.注意事项(1)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在搬放时应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平端在胸前,轻拿轻放.(2)显微镜放到实验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震动过大,透镜和微调节器的装置易损坏.(3)避免强酸,强碱,氯仿,乙醚,酒精等化学药品与显微镜接触,避免日光直射,显微镜须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油污和灰尘附着.(4)接目镜和接物镜不要随便卸下,必须抽取接目镜时,须将镜筒上口用布遮盖,避免灰尘落入镜筒内.更换接物镜时,卸下后应倒置在清洁的台面上,并随即装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镜的管内.(5)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而脆弱的部分,不要向一个方向连续转动数周,应轻微地来回旋转.(6)镜头必须保持清洁,油镜使用完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拭去香柏油.若油镜镜头上的油迹未擦干净,应先将1:1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拭镜头,再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残留的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擦净.(7)显微镜擦净后,取下标本片,下降聚光器,再将物镜转成"品"字形,送至显微镜室放入镜箱内.三,暗视野显微镜1.构造与原理:在显微镜上安装一个特制的聚光器一暗视野聚光器.此聚光器中央为一黑板所遮,光线不能直接通向镜筒,使视野背景黑暗.这样,从聚光器周边斜射到载玻片上细菌等微粒上的光线,就因散射作用而发出亮光,反射到镜简内.故在强光照射下,可在黑色的背景中看到发亮的菌体.正如我们在暗室内,能看到从隙缝漏入的阳光内,有无数颗尘埃微粒跳跃飞舞一样.2.使用方法:(1)将显微镜聚光器御下,装上暗视野聚光器,置暗室,使用人工光源.(2)先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光环置中央后,在暗视野聚光器表面滴上香柏油(或水),再将标本夹在移动尺上.(3)调节暗视野聚光器,使之油滴(或水滴)与镜台上的载玻片底面接触,(4)其余操作同光学显微镜.四,荧光显微镜1.构造:(1)荧光显微镜光源:能发射丰富的紫外线光和紫兰光,常用150~200瓦高压汞灯.(2)滤光片:1)激发滤光片装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问,可选择性使紫外光及紫兰光通过,激发荧光素发出荧光;2)吸收滤光片装于物镜与目镜之间,可吸收紫外光及紫兰光,仅让荧光通过,以便观察标本和保护眼睛.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荧光显微镜置暗室,开启光源,待光源稳定并达到一定亮度(约5~10min)后,对准光轴.(2)装好配对的激发滤光片和吸收滤光片后再作观察.操作同光学显微镜.3.注意事项(1)荧光显微镜如用高压汞灯作光源,使用时一经开启不宜中断,断电后需待汞灯冷却后(约15min)方能再启用.(2)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间不宜太长.因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即有荧光减弱现象.【结果记录和报告】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目的和要求】1.熟悉细菌染色的常用染料和一般程序.2.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观察及意义.3.熟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压滴法和悬滴法)的方法与结果观察.4.熟悉细菌的特殊染色法.【试剂与器材】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2.试剂:革兰染色液,细胞壁染色液,芽胞染色液,鞭毛染色液,生理盐水等.3.其他: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香柏油,蜡笔,擦镜纸,脱油剂等.【实验内容】一,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细菌染色法分单染法和复染法.单染法是用一种染料去染,所有细菌都染成一种颜色;复染法是用多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不同细菌可染成不同的颜色.大部分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相同,即: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革兰染色法.二,革兰染色1.染色原理(1)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I2~3)比革兰阴性菌(pI4~5)低,在同一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要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性牢固,不易脱色.(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与进入胞浆内的结晶紫和碘牢固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革兰阴性菌含此种物质少,故易被乙醇脱色.(3)通透性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较厚,含脂质少,脱色时,乙醇不易进入,而且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渗出. 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较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2.方法(1)涂片:取清洁无油迹的载玻片1张,用蜡笔划线将其分成左右两格.用接种环先挑取生理盐水1~2环于载玻片每格中央,再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少许菌落与生理盐水研匀,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2)干燥:让涂片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火焰较远处微微加热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3)固定:干燥后的标本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3次(以钟摆的速度),冷却后染色.固定的目的在于杀死细菌,并使菌膜与玻片牢固粘附,避免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洗掉,通过固定还可凝固细胞质,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使细菌易与染料结合而着色.(4)染色:分以下四步:1min,水洗 1min,水洗约0.5min,水洗 0.5min,水洗结晶紫卢戈碘液 95%乙醇稀释石炭酸复红待干,镜检(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3.结果:革兰阳性菌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4.注意事项:(1)涂片厚薄要适宜,以菌膜刚好能透过字迹为宜(半透明).如果涂片太厚有可能将革兰阴性菌染成紫色,涂片太薄则可能将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2)脱色时间长短要适宜,如果涂片较厚应相应的延长脱色时间,如涂片较薄则相应的缩短脱色时间,脱色时应不断旋转玻片摇匀,使其充分脱色,通常脱到乙醇中没有紫色流下即可.(3)水洗时,水流不能过大,防止水流直接对准菌膜冲洗.(4)所有染液应防止因蒸发而改变浓度,特别是卢戈碘液久存或受光作用后失去媒染作用;涂片上积水过多会降低染液浓度,影响染色效果.(5)因细菌的菌龄不同染色结果也有差异,一般以18~24h培养物染色结果最好.5.医学意义:通过革兰染色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并可作为选择药物的参考,了解细菌的致病性.三,特殊染色法细菌的细胞壁,核质,胞浆颗粒和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芽胞,荚膜,鞭毛等,必须用相应的特殊染色法才能染上颜色.1.细胞壁染色法(1)涂片,干燥:同革兰染色法.(2)固定:滴加100g/L鞣酸固定标本15min,水洗.(3)滴加5g/L龙胆紫染色3~5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有细胞壁的细菌仅菌体周边染成紫色,菌体内部无色;无细胞壁的细菌(如L型细菌)整个菌体都染成紫色.2.鞭毛染色法(改良Ryu法)鞭毛染色可从平板上直接挑取菌落,也可从斜面培养基上刮取菌苔涂片,必须注意动作尽量轻,以免鞭毛脱落.培养基应为营养较好的琼脂平板(如血平板,营养琼脂),不可用含抑制剂的选择培养基(如SS,中国蓝,MAC等).(1)玻片的处理:要求用新的载玻片,用前在95%乙醇中浸泡24h以上,用时从酒精中取出,用干净的纱布擦干使用.若水滴向周围流散而不形成水珠表示玻片处理良好.(2)在玻片上加蒸馏水1滴,用接种针蘸取菌落少许,将细菌点在蒸馏水滴的顶部(一般只需点一下,仅允许极少量细菌进入水滴),使其自然流散成薄膜,不可搅动,以免鞭毛脱落.(3)室温自然干燥,不可在火焰上烘干.(4)滴加染液(配方见附录二),染色约10~15min后,将玻片微倾斜,用蒸馏水缓慢滴加在玻片顶端无菌膜处洗去染液,注意洗净染液表面的金属光泽液膜.(5)玻片自然干燥后镜检.观察时应从细菌较少的地方寻找鞭毛.结果:鞭毛染成红色.3.芽胞染色法(1)涂片,干燥,固定:同革兰染色法.(2)染色:分为以下三步.1)初染:在菌膜上加石炭酸复红染液,用微火加热使染液冒蒸气5min,注意不能煮沸或烧干,加热过程中应随时添加染液,冷却后水洗.2)脱色:用95%乙醇脱色1~2min,水洗.3)复染:用碱性美蓝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菌体呈蓝色,芽胞染成红色.4.荚膜染色法(1)黑斯氏法1)涂片,自然干燥,加热固定.2)滴加结晶紫染液,在火焰上微微加热至染液冒蒸气为止.3)用硫酸铜溶液将玻片上的染液洗去(注:切勿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镜检.结果:菌体及背景均染成紫色,荚膜染成淡紫色或无色.(2)密尔氏法1)涂片:提前数日于小鼠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0.2ml,小鼠死亡后取腹腔液印片,自然干燥,加热固定.2)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微火加热染色1min,水洗.3)加媒染剂染0.5min,水洗.4)加碱性美蓝染色1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菌体染成鲜红色,荚膜染成蓝色.5.异染颗粒染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