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航的美术鉴赏结课作业

合集下载

《第6课蓝白之美》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八上

《第6课蓝白之美》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八上

《蓝白之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作业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蓝白之美”主题下的艺术形式与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艺术创作的技能与创造性思维,体验和感知艺术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同时,让学生将所学的艺术知识与技巧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蓝白之美”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主题创作:学生需以“蓝白之美”为主题,创作一幅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要色调的美术作品。

作品形式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或剪纸等。

2. 艺术探索:学生需收集与“蓝白之美”相关的艺术作品或图片资料,并分析其色彩运用、构图等艺术特点。

3. 创意构思:学生需构思一幅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设计图,该设计应融合自己对“蓝白”的独特理解与现代审美元素。

4. 素材准备:学生需准备创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笔、颜料、纸张、剪刀等。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主题创作:作品应围绕“蓝白之美”主题进行创作,色彩运用应合理,能够体现蓝色与白色的和谐之美。

作品应具有创造性,展现个人风格。

2. 艺术探索:收集的资料应真实可靠,分析应深入全面,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色彩与构图特点。

3. 创意构思:设计图应具有创新性,能够体现个人对“蓝白”的独特理解与现代审美元素。

设计图应清晰明了,包括作品的构思、构图及所用材料等。

4. 素材准备:学生需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创作材料,确保在创作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作品主题:是否围绕“蓝白之美”展开创作,主题是否突出。

2. 艺术性:作品的色彩运用、构图及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创作过程:学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是否全面深入,设计图是否具有创新性。

4. 材料运用:学生准备的创作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在创作过程中有效利用。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高铁宇航员白马科技绘画作品简介

高铁宇航员白马科技绘画作品简介

高铁宇航员白马科技绘画作品简介作品名称:《科技航天战士》作品简介:跨越星辰大海,探索浩瀚宇宙,星空浩淼银河璀璨,航天员战士守护人类,保卫地球家园,弘扬航天精神,激发探索欲望以及自主创新的精神,奋力创造新的辉煌。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中国的航天事业自1956年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成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风云气象卫星、东方红通信卫星、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室、北斗导航系统等,每一项航天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见证着中国人航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

紧扣时代脉搏,记录航天事业的辉煌瞬间,颂扬中国航天精神。

太空对于我们来是是神秘而危险的,因为太空中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终于登上了太空中离我们最近的星球。

绘画也是探索太空的一种方式。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课件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课件

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鉴赏方式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做多角度深入的鉴赏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看到了什么?
还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山 泉
水 、
、 虾
联想
声 、
齐 白 石

、Leabharlann 风石螃雨





.













感悟式鉴赏
从自身感受出发,充满想象力和 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
来考考大家




出 山
请以《深山藏古寺》 为题创

在朱耷和齐白石的作品中选一幅作为收藏,你们会选哪一幅?
收藏的作品


灵活运用三种鉴赏方式分析选择它的理由

感悟式鉴赏
. .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齐 白

(感悟)



形式鉴赏
图 (分析画面形式语言、
朱 点、线、面、色彩、

肌理等)

社会学式鉴赏
(通过分析作者生平、
创作背景所处的时代
背景、创作意图等来
作一幅画,主要体现自己构思、

白 石
想法。
.
哪 一 幅 的 思 路 和 你 的 相 似 呢



我们来还原齐白石先生创作这副画的过程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0005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以下哪位不是文艺复兴“三杰”()A.拉斐尔B.鲁本斯C.达`芬奇D.米开朗基罗答案:B2.下列何人可称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雕刻家?()A.米凯朗基罗B.贝尼尼C.卡诺瓦D.罗丹答案:B3.石涛、______、髡残、弘仁4位遁迹空门的画家被称作“清四僧”。

()A.郑板桥B.任颐C.朱耷D.吴历答案:C4.《千里江山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A.张择端B.李可染C.王希孟D.傅抱石答案:C5.《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谁的代表作品之一?()A.蒙德里安B.康定斯基C.克兰D.尼金斯基答案:A6.被古代文人画家誉为“四君子”的是。

()A.竹、梅花、兰花、菊花B.松、梅花、兰花、菊花C.竹、梅花、荷花、兰花D.松、梅花、兰花、桃花答案:A7.西方美术自()开始分化形式,此后产生了诸如野兽主义、达达主义等艺术流派。

A.文艺复兴时期B.20世纪初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8.《掷铁饼者》的作者是:()A.菲狄亚斯B.米隆C.可帕斯D.留西波斯答案:B9.以下属于帛画的是()A.《松岩阁楼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D.《消夏图》答案:C10.油画《呐喊》出自哪国的哪位画家之手?()A.中国?潘天寿B.法国?塞尚C.挪威?蒙克D.荷兰?梵高答案:C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11.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历经沧桑,目前该画的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在2010年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到:“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富春山居图》用笔文雅劲秀,线条勾勒有致,墨色润泽。

B.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C.“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和平与统一的心声D.《富春山居图》与《清明上河图》都以我国秀美的山水风光为主题答案:ABC12.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主题性代表作品是()A.《马踏飞燕》B.《陶犬》C.《马踏匈奴》。

第二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第二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课题】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课型】授新
【教学目标】
1、课表内容要求:了解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培养图像识读的能力。

能够对作品的形式要素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空间
与作品的内容要素包括题材、主题和情境进行分析探
究。

通过探究式学习,领悟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深刻理解丰富多样的美术世界——不同时代、不
同地域的艺术家,运用不同形式与内容,创作出
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
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西方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与文化上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评价法。

教学过程。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2019)第一单元 鉴赏基础 第2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2019)第一单元 鉴赏基础 第2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2019)第一单元
鉴赏基础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和角度来探究美术鉴赏的实质和意义。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我们展示了___大师的代表作品《格
尔尼卡》,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人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的差异。

在对比分析的环节,我们通过比较黄胃的《洪荒风雪》和___的《文姬归汉图》两幅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让学生了
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对于深化对作品主题含义、形象创造、形式意味的理解与鉴赏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通过分析___的代表作品《星月夜》和《麦
田上飞过的乌鸦》,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自身的艺术观点对于作品风格特点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我们通过观察版画、套色版画和工笔作品等,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从而理解特定作品形式美感的创造价值。

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与角度,更能够深化对作品的感受,提高审美体验与表达能力。

的方法与技巧
教师出示___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和___的《格尔尼卡》两幅油画作品,组织学生运用鉴赏美术作品的角度尝试分析:这两件作品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艺术手法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正义的力量?
学生分小组进行作品鉴赏活动,教师总结评述,得出美术鉴赏活动的本质是“再创造”的过程。

拓展延伸,小结作业: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概括总结,强调鉴赏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不同角度,提示学生课后应运用不同资源,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研究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33

第二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33

欣赏下列美术作品,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2、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形式分析法: 是对构成一件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和空间纵深等形式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审美特征、时代风貌和地域差异。
图像阐释法: 是通过对作品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辨识与分析,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来理解 作品主题的鉴赏方法。 客观而准确的美术鉴赏是形式分析法与图像阐释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3、从历史研究的角度 去分析。一幅优秀的绘 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 史背景。作者根据丰富 的作画经验和生活经历, 能够准确绘画出令人为 止赞叹的作品。要根据 绘画的作品去思考当时 的人们,以及历史环境 发展情况、文化习俗, 婚姻爱情,甚至宗教礼 仪;
4、作者生平以及作者 的事迹。这些背景知 识能够加深对一幅美 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5、用愉悦的心情去欣 赏。这样,就可以充 分理解和领会到作品 较深的文化层面和内 涵。作者所要传达的 文化信息也是观者所 需要了解的。
这一极具戏剧冲突的瞬间凸显 了画家要表达的主题,宣扬在 国家大义面前牺牲家庭的爱国 情怀。
《荷拉斯兄弟之誓》大卫(法国)
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 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题服务。
美术作品的内容元素:(三)情境
个 人 情 境
社 会 情 境
《呐喊》蒙克(挪威)
《怒吼吧!中国》李桦(中国)
要想全面地鉴赏一件美术作品,准确体认作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充分 了解创作的情境,包括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背 景信息。
美术作品的形式元素:线条
线 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 条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具 有 独 立 的 审 美 价 值

美术期末考试作品鉴赏

美术期末考试作品鉴赏

美术期末考试作品鉴赏在美术教育中,期末考试作品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方式。

不仅能够展示学生们的艺术才华,还能够体现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所积累的各种技巧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通过对美术期末考试作品的细致观察,以期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作品鉴赏。

以下是对三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的鉴赏。

学生A的作品学生A的作品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构图丰富多样,线条流畅而有张力,色彩运用鲜明而有层次感。

整个作品给人以活力和兴奋之感。

画面中的主题是大自然风光,通过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成功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此外,画面中的光影处理技巧也十分出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B的作品学生B的作品是一幅素描作品,采用了细致入微的线条和阴影处理技巧,展现了高超的素描技巧和观察力。

画面中的主题是一个静物,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和纹理的精准描绘,使得整个作品栩栩如生。

而且,画家对光线的把握和处理也非常出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此外,学生B在运用明暗对比方面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技巧。

学生C的作品学生C的作品是一幅水彩画作品,画面细腻柔和,色彩鲜明而不失温柔。

画面中的主题是一幅风景画,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层次的处理,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展示了画家的独特感受和情感。

画家对细节的关注和表现力也十分出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生动和魅力。

此外,学生C在运用水彩的特点和技法方面也展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技巧。

通过对以上三位学生作品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他们各自的艺术才华,更能够感受到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技巧运用,构图设计还是表现力上都展现了学生们的各项成绩和潜力。

相信在未来的美术学习中,他们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总结美术期末考试作品鉴赏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方式,通过对学生作品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们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

本文对三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了鉴赏,分别从构图、线条、色彩、光影、技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作品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论汉代美术 简议汉代画像砖中的浪漫情调

姓名白宇航 年级班级统计1201班 专业数计学院统计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 2013年 12 月 2

摘要 近数十年,从我国各地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壁画,题材极其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肖像,以及山川风物等。汉代美术的起点是战国时代美术的水平;生活作为直接描写的对象,写实的风格开始发展,而这也是古代美术发展的新的起点。艺术的认识生活的作用,在范围上和方法上,都因汉代美术的发展而进入新的阶段。汉代画像砖中的浪漫情调也在这里渐渐萌发。 关键词:汉代画像砖,浪漫情调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the burial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 great deal of the Han Dynasty murals discovered, extremely rich subject matter.With myths and legends, historical stories, portraits and scenery such as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Han Dynasty Fine Art of the level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fe as a direct description of the objects, realistic style began to develop, and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art of new starting point.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artistic life, in scope and methods, both because of the Han Dynasty art and enter a new stage. The romantic portrait brick in here gradually germination

Key Words:portrait brick of the Han Dynast,romantic emotion 3

目 录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 1. 汉代画像砖概述 …………………………………………IV 2. 汉代画像砖的艺术特征及浪漫情调 2.1艺术特征…………………………………………V 2.2浪漫情调 …………………………………………VI 3. 汉代画像砖欣赏 3.1 《割射收获画像砖》 …………………………………IX 3.2《荷塘渔猎画像砖》……………………………………X 3.3《门亭画像砖》…………………………………………X 结语 …………………………………………………XI 参考文献 …………………………………………………XII 附录 …………………………………………………XII 后记 …………………………………………………(×) 4

概论 画像砖,又称造像砖,方形或长方形,是模印或刻划有书画画像或花纹的砖,主要用于嵌砌、装饰墓室。画像砖并非始于汉代,战国已有生产,秦代亦有发现,在河南郑州南阳路北仓中街发掘的11号和12号战国墓和陕西咸阳秦都第一号宫殿遗址都出土有空心画像砖,但是出土最多,艺术水平最成熟的还在两汉时期,自此以后便逐渐减/少。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在本质意义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虽然南北朝、隋唐仍在石棺上雕刻画像,但这已经可以作为另一种石刻艺术来看待了。不过,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画像石”之外单列“汉画像石”一条。因为人 们创造一种事物必然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种事物也必然含有一定的深层的含义,“画像石”其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丧葬礼制与思想,“汉画像石”不过 就是指汉代的画像石艺术罢了。画像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物质的,一块块刻有花纹画像的建筑用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墓葬装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墓葬制度和习俗。画像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物质的,一块块刻有花纹画像的建筑用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墓葬装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墓葬制度和习俗。 从中国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汉代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座高峰。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汉浪漫主义传统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刘汉王朝不仅是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大型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也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雄心勃勃的地主阶级统治的时代,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汉中期以后的艺术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雄浑有力的气势。 汉代画像砖的艺术特征及浪漫情调

艺术特征 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常用的雕刻技法有:阴线刻、凹面雕(主要图像轮廓内凹,细部用阴线表示)、凸平面雕或减地平面阴线刻(保留主要图像轮廓以内部分不动,将其余部分减地,细部再用阴线处理)、浮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根据现有出土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其制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干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大型图案用几个印模多次印压,部分图像用利器刻划而成。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 画像石、画像砖因其内容庞杂,记录丰富,而被许多学者视为一部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的图像的百科全书。其中比较常见的题材大致可划分为三类:一类与墓主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表现墓主庄园各类经济活动的农耕、放牧、狩猎、纺织等;还有与墓主人经历或身份有关的题材,如车马出行、随从属吏、谒见、幕府等;以及有关墓主生活的内容,如燕居、庖厨、宴饮和乐舞百戏等。另外两类,一类是宣扬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主要为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和古代圣贤;另一类是神话故事,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四神、奇禽 5

异兽等,还有被天人合一思想和谶纬之术认定为吉祥的事物,如神鼎、祥云等;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辰和云气也多有表现。

浪漫情调

刘汉王朝不仅是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大型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也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雄心勃勃的地主阶级统治的时代,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汉中期以后的艺术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雄浑有力的气势。它们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主题的庞杂上,而且也表现在运动、气势和古拙的艺术风格上。二十世纪前半叶,包括艺术史家在内的学者研究汉画,多重画中故事及典章制度,对其艺术风格着墨不多。西方学者在这方面却比较重视。常任侠先生四十年代所作《重庆附近发见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一文,引法人色伽兰论汉画:“汉朝为强健战斗生气活泼之皇朝,其艺术之特征亦同,即在造墓艺术之中,从未稍露死丧之意。其特征即在其威猛常用动物表现之。汉代大兽姑不论其种类如何,尽为长身之兽,胸大腰耸,筋力呈现,大致以牡类体状居多。……各种兽畜,互相追逐,互相战斗,生动之状,虽在墓所亦然。”龙阳店汉墓群兽图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汉代的艺术作品风格朴素、雄浑奔放,而且无论是处理大场面人物群像或是独幅画面,均能恰如其分地刻画人物各自不同的神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图上既能表达繁复而又富于韵律的巨幅画面,也善于处理某一主题所需的小型画幅。创作者经常抓取历史故事矛盾冲突的高潮,并且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以交待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出色。 由画像石、画像砖以及瓦当等反映出的汉代艺术尽管粗重笨拙,却心胸开阔、气派雄沉,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难以企及的。 汉代画像砖欣赏

《割射收获画像砖》 东汉画像,砖高39.6厘米,上下两层。上层为弋射场面:荷池岸边枯树下,两人张弓仰射,天空雁鹜惊飞。其中一位射者仰身向后,右肘着地,作用力拉弓状,射者身后都有 绑线架。那雁鹜惊飞的紧张,猎人沉着的神态,特别是猎手富有弹力的丰满肌肉和引弓待发所蓄积的力度,充满着紧张、力量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气势。弋射场面 以 天远鸟征 的画法来填充空间,远近对象的比例大小不一样,填塞的附加物已逐渐被淘汰,这样加强了空白的空间效果,表明当时的四川工匠处理空间结构的能力较前人有了进展。远处的树木稀疏的枝叶和水中的莲蓬都暗示了秋天的景色,与下层的收获场景相关联。下层是收割场所:两人持镰割稻,三人在后拾稻 6

捆束,一人送食,手提篮,肩挑稻束,生动地再现了蜀地收获季节的繁忙景象。整个画面上下虽然是两种活动,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洋溢着亲切的生活情趣,犹如一幅耐人寻味的抒情风俗小品。

《荷塘渔猎画像砖》 出土于四川绵阳新市,现在在省博物馆,此砖左上船中,一人乘船,船首立一水濑,视水中之鱼而作跃跃欲扑状,生动异常。蜀人称之为鱼猫子。现豢养宠物如猫狗者大都如此。水濑捕鱼,实属罕见,是蜀国人民所开创的方法。

《门亭画像砖》(汉代亭长抱盾迎宾) 该画像砖出土于河南许昌,属于空心门柱画像砖,竖长条砖块上方有断裂面,现存砖长约80厘米,宽18厘米,厚18厘米,中间是10厘米的空心圆,砖两面有雕刻画像,根据该画像砖的画面设置分析该砖是置于墓门右侧。该砖画像还采用阴阳两刻相结合,画像正面两侧各有四厘米宽的菱形花纹,最上端是两棵常青树,常青树下面则是两个并排站立的谦恭顺从的抱盾迎宾的亭长画像,亭长画像旁边有亭长二字,亭长画像下面则是成排蛇身缠绕的图形,中间空白的地方则穿插一些小人物画像或是常青树,小人物画像或是持节,或是执笏;砖的另一面同样也是蛇身缠绕的图形,穿插常青树和小人物画像,面底和另一侧面则是素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