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中外美术赏析结课论文
中外美术赏析结业作业《内战的预感》赏析姓名:院系:学号:《内战的预感》赏析《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也是达利最著名的杰作。
这幅油画属于一种抽象了逼真现实的艺术,他表现出来的画面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的各个肢体,然后又被画家扭曲夸张的组合起来,面部狰狞,手、大腿、乳房都在胡乱地撕扯着,给人一种挣扎的、不安的、甚至是恐惧的感觉,空中浓重的云朵也另添了几分压抑,作者应该意在借此来表现出自己对本国内战的排斥、不满和恐惧吧。
这幅画的创意来自于历史的现实,借助于同样是现实的人体,来表现出作者的所思所感,但同时超越了现实,把人物零件化、扭曲化,从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也表现出画家极高的作画创造力和触知力,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胸怀。
作者介绍: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il),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印象。
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为画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令人联想到他的故乡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最终版]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最终版]第一篇: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最终版]画家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剧作家、诗人,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
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亚维农的少女》这幅画,可谓毕加索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
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
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
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
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
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
因为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产品的功能,更大程度上是功能与艺术的结合,当今时代产品的功能几乎是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了,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在满足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把产品设计的更加漂亮,更加的人性化,这也是我选修《美术鉴赏》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
在研究这门课时,XXX给我们提到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根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春秋·XXXXXX告退,山水方滋。
——南北朝·XXX《文心雕龙》山水以形媚道。
——南北朝·XXX《画山水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张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北宋·XXX《林泉高致》春山淡怡而如笑,XXX苍翠而如滴。
XXX明净而如妆,XXX惨淡而如睡。
——北宋·XXX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XXX繁荫人坦坦,XXX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北宋·XXX笔草草,写胸中逸气耳。
——元·XXX在这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感觉相识中国画第一应该相识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肉体。
山水画萌芽于晋朝,XXX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XXX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XXX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论文一: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鉴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作是一幅肖像画,绘制于16世纪初期,目前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通过对《蒙娜丽莎》的深入观赏,我们可以欣赏到达芬奇在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的独特魅力。
首先,在绘画技巧方面,达芬奇运用了光与色彩的巧妙组合,使得画面显得十分生动。
画中女子的面部充满了光影效果,而眼神中的微笑更是达芬奇的创作精髓所在。
他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渐变的色彩,使得画中的蒙娜丽莎仿佛具有生命力,能够和观者进行交流。
此外,达芬奇还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使得画面具有深度感,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立体。
其次,在表现手法方面,达芬奇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展示了他对人物心理的独特洞察力。
在画中,蒙娜丽莎的面容表情并非丰腴的微笑,而是一种微妙的、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
这种表情使得观者难以揣摩她内心的情感,给了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种不确定性与神秘感正是达芬奇追求的目标之一。
他通过巧妙挑战传统肖像画表现方式,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蒙娜丽莎内心深处情感的种种可能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中感受到达芬奇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于人类美的追求。
画中的蒙娜丽莎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头戴一顶菊花装饰的帽子,这些细节展示了达芬奇对于细节的精心雕琢。
同时,画中的背景正是美丽的自然风景,这个细致描绘的背景象征着达芬奇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与崇敬。
达芬奇通过这幅画作将人类的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传递出对于真实与理想的追求。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艺术品,它展示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于艺术的深刻把握。
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神秘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美的追求,达芬奇创造出了一幅极具魅力和内涵的杰作,给观者带来了无尽的欣赏乐趣。
论文二:对梵高《星夜》的艺术鉴赏梵高是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星夜》则是他在画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代表作。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美术鉴赏论文篇一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11、形与神在艺术史上的源流。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
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而到了东晋时期,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
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
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
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2、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现。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
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
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
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学生在认识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接触、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篇1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摘要】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传统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是长期伴随着山水画发展的。
而作为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如何体会这种渊源流长的文化精神呢?现代学生似乎很难在现代文明程度下去理解古人的心绪。
我们需要跨越历史的长河,来探寻高古的山水诗性精神.【关键词】山水画起源魏晋山水诗“画中有诗”“画上题诗”“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一山水画起源: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
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由此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几乎相同的台阶。
山水画就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二魏晋山水诗中国山水画的诞生或者说发明,是受山水诗启发的,而作者都是精通诗文的文人士大夫。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们生活极不稳定。
加之,这一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出世思想滋生。
那些士子纷纷走进山林,抒情言志希望获得一种生活的宁静,以达到心理情绪的平和。
美术鉴赏论文3篇
美术鉴赏论文3篇美术鉴赏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美术鉴赏论文较新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美术欣赏论文篇一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而不只是积累知识那么简单。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区别于其他学科。
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观赏已贯串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
而中小学美术观赏教学,作为培育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需与学生的年龄特性相分离,控制学生观赏习气和观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观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
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而且是一个历来末能构成共识的学术问题。
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发现不少观赏课中,教员讲授时间很多,大局部超越30分钟,有的以至整节课讲授,学生学的时机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员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味,这也不顺应如今所倡导的减负运动。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考虑着这一问题,分离本人的教学理论,在这里谈一下本人的考虑。
一、美术观赏教学的常见类型普通说来,常见的美术观赏教学有以下四品种型。
(1)讲解型-----教员对美术伤口或是对美术观赏的根本原理和根底学问的解说、阐明。
(2)问答型-----教员就作品或观赏学问、原理发问,学生答复。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员作为援助者。
(4)自在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在地观赏美术作品。
讲解型的美术观赏教学的类型较常见。
象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味由教员解说,这种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办法容易堕入学问灌输型的形式之中。
中国美术鉴赏(选修课)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期末考核文章艺术无处不在,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艺术,在这几期中国美术鉴赏选修课之后,我尝试着用一种欣赏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受益匪浅!我完全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美术的强大魅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往往是形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悠久历史的最佳词汇。
一个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
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例如,甘肃出土的魏晋墓室彩绘砖上,《出行图》《屠牛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能表达出了墓室画家的一种精神志向。
在《屠牛图》图中,牛眼和人的衣服都是红色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把整幅图点染得意趣盎然、活泼生动。
除此之外,这幅图更是表现出了民生疾苦。
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随便杀牛的,而图中的人杀的恰恰又是一只瘦骨幼牛,可见当时生存环境的艰苦,充分表现出了笔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一种心中的怨恨之情。
而在《出行图》中,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讽刺了官僚主义,他呼吁劳动人民觉醒。
又如,在我国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时期,吐蕃势力强势,唐太宗会见松赞干布的场景被阎立本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在《步辇图》中,唐太宗被一群宫女所环绕、包围起来,并且就连座椅都是宫女们抬起来的,这些许表现了阎立本对当时唐太宗、当时整个唐朝的不满与讽刺,但同时,从来使的衣着与恭敬地神情以及唐太宗面庞的丰润、目光深邃、神态威仪而不失和蔼也能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所在。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汇总13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汇总13篇)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一、对绘画的鉴赏就像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我更爱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爱看她们在阳光下开出灿烂的笑容。
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
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展示着那个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见向日葵时,心里总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我看见梵高背着画夹,在向日葵丛中专心致志地画着那幅热情奔放的向日葵。
我看着向日葵明朗的脸,眼睛一亮。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13篇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13篇摘要:美术欣赏是普通高校开设的选修课之一,是在美术课程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
美术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的文化。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以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美术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素质教育理解19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
要欣赏音乐的美,必须有具备音乐感的耳朵;要欣赏绘画的美,必须有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否则,再美的音乐和绘画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对我们也是毫无意义的。
这就是说,我们要想发现美、欣赏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实施美术教育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同时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其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就要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
目前,美术欣赏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普通高校的美术欣赏教学历史其实并不长,它不等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有许多教学形式不能通用和照搬。
素质教育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举办书画培训班,也不是不考试、不留作业。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笔者从事美术欣赏教学工作四年来,深切体会到现今部分普通高校的美术教学只侧重对学生技艺的培养,而忽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
高校美术欣赏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中国美术鉴赏论文: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感悟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般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学习领域,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鉴赏?评述”学习领域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长。
“鉴赏”与“鉴赏”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用,两者好像并无多大区分。
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分的。
“鉴赏”一词的基本含义是“鉴别(或‘鉴定’)” 和“鉴赏”。
“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月、艺术质量之凹凸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可见,“鉴赏”包括“鉴赏”,但不仅仅是鉴赏,它的内涵大于“鉴赏”。
由此可见,美术鉴赏的学习活动,设计的范围要比美术鉴赏大,要求也更高。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更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化地进行讨论性学习。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老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
本文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1. 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的审美关系在美术鉴赏课中,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发生一种审美关系。
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以及审美力量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
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最初都是以自己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其美与丑,过于自我缺少客观性,不能真正熟悉美术作品,更不行能进行客观评价。
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制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需经过评价才能被熟悉和把握。
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评判。
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沟通活动,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鉴赏教学的目的。
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鉴赏则更难。
这或许由于在鉴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同学追求现实意识和阅历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
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
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第一篇: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梵高与高更的绘画风格及变现手法与绘画中表现的思想对印象派绘画进行赏析。
梵高与高更虽同为印象派作家,但他们的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极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相去甚远,这体现出了印象派绘画的强烈的个人感情与现实结合后形成的绘画方法的不同。
正因为这种不同才使得印象派绘画具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与多样的发展方向。
但他们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印象派绘画的统一之处——表现整体轮廓,忽略细节。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把握轮廓色彩对比美术富于美感,在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
我们学校的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就属于美术设计中的一种,每当5、6月份,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都会在教学楼中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看着他们那些优美的作品,体味着其中的优美的意境,我们都会不禁沉浸在艺术美之中。
美术是一门瑰丽绚丽的艺术,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它有许多分类,例如: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建筑、工艺艺术、摄影艺术、园林艺术、汉字艺术、民间艺术等等。
当了解了这些时我才知道美术艺术的殿堂是多么的浩大,是多么的博广。
在美术作品中我最先接触到的是印象派的作品,印象派的印象派作品也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印象派绘画具有宣明的特征,印象派绘画也称为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是十六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画派。
印象派画家作画时不依据可靠的知识,只以瞬间的印象作画。
作家在作画时往往只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只考虑画的总体的效果,较少的考虑细节的表现。
正因为印象派作品不考虑细节,当当时的学院派画家看到印象派著名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时候认为其很粗糙,过于随便,而被嘲笑为不懂绘画,被批评为“印象主义”,但印象派及印象主义也正是由此而来,带来了印象派的兴起。
印象派画家人才辈出,因为印象派作画特点由作家本身思想及理解而定,可变性较大,印象派由此而呈现百花争鸣的状态。
自莫奈之后,印象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家,著名的有杜尔·马奈、爱德嘉·德加、奥古斯特·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西斯莱、西涅克、塞尚、高更、凡·高等。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一、《蒙娜丽莎》——对达·芬奇绘画艺术的鉴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卓越的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蒙娜丽莎》。
这幅画作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蒙娜丽莎》以蒙娜丽莎的肖像为主题,展示了达·芬奇对于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握和对情感表达的深入思考。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而又神秘。
她身着华丽的衣饰,头上的小帽点缀着颜色丰富的珠宝。
蒙娜丽莎的形象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引发观者的无尽想象。
其次,《蒙娜丽莎》的构图精妙而又复杂。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和对比法,使得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形象显得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布中走出来。
他将蒙娜丽莎放置在一座开阔的景观中,背景中的山川和河流仿佛随着时光的流转而变幻。
这种细腻的构图技巧使得整幅画作更加具有动感和立体感。
再者,《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极富特色。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调的渐变,在画面中形成了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层次。
蒙娜丽莎的面容及若隐若现的微笑,通过轻柔的光线和柔和的色彩展现出来,使她的形象更加神秘而又诱人。
最后,《蒙娜丽莎》所传递出的艺术思想也是其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思考。
蒙娜丽莎那微微一笑的面容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仿佛在告诉观者们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这种思想层面的表达使得《蒙娜丽莎》成为了一幅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杰作。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艺术篇章。
他精准的人物形象塑造、复杂的构图和精妙的色彩运用,打造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星夜》——梵高的色彩盛宴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个人表达风格而著名。
美术欣赏论文(最新8篇范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美术欣赏论文(最新8篇范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美术欣赏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本文整理了8篇优秀的美术欣赏论文范文,供美术专业的学者参考。
美术欣赏论文(最新8篇范文)之第一篇:浅议美术欣赏的认识摘要: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 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欣赏,审美力美术欣赏课是培养锻炼学生审美、观察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
如何利用好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品质、艺术感受能力, 让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美中达到美育的目的呢?就要求教师利用欣赏课来把握、实现了。
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就必须把握认识、了解、学习三个关键环节。
一、认识开启审美的钥匙美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 开拓文明, 陶冶情操, 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世界和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 客观上必须认识到审美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 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的。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所以欣赏不是简单的看, 而是通过看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阶段, 对自身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已不断提高。
如:衣着打扮、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等。
对于美的要求也是学生随年龄的成长而自觉认识美, 需求美的过程, 利用欣赏课去把握学生欣赏美、审美的方向, 了解欣赏目的, 也是客观上学生发展成长的需求和要求。
(二) 主观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审美要帖近学生生活审美教育帖近学生生活,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现, 是重视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 兴趣、动机、经验是展开有效教育的根基, 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出发点, 理解其他知识的基础。
美术欣赏论文
美术欣赏论文美术欣赏论文范文(精选11篇)美术欣赏论文篇1【摘要】美术欣赏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宗旨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美的能力;重视教师教学技巧的运用;结合现代教学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从而促进中学美术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中学教育;美术教育欣赏美术与进行美术都是创造的过程,整个美术欣赏过程是对欣赏者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经历路程。
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时,会产生各种形象特征明显的视觉感受,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使欣赏者产生种种有关于各种事物或场景等的联系与想象,从而使欣赏者在自己的这种想象与关联之中产生作品的共鸣感。
而这种共鸣感则是来自于欣赏者通过对艺术者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深入体验和理解等一系列的视觉性思维活动。
一、美术欣赏课的概念所谓欣赏,作为欣赏者来说,一幅作品表现形式往往在画面上具有生动性,某一方面上容易触动观者记忆当中的某些形象画面,且作品往往来源于从生活,能够反映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满足人们从某一感情程度上的内心情感。
因为艺术形式的不同,所以对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艺术欣赏,就不会有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审美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个性,发展智力的方式。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特点美术教育是一门发展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技术性学科。
在美术教育进程中,情感投入是必要的环节。
情感投入,一方面是教师能够把所讲述内容的情感倾注于美术课堂之中,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去欣赏、体会美术作品的精神和情感。
在美术课教室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课程资源,比如剪纸或泥塑,剪纸或泥塑相对而言艺术感染力浓厚,比较浅显易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发性学习的成效会更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加入课堂户外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艺术魅力。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水墨画的认识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水墨画的认识
摘要
本篇论文旨在浅谈对水墨画的认识。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水墨画的起源、特点、技法以及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墨画。
导言
水墨画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传统。
它以运用墨汁和水在宣纸上作画而得名,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艺术味道。
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水墨画的特点、技法以及鉴赏方法。
水墨画的特点
水墨画的特点包括:简洁、含蓄、意境深远、注重构图、追求意境、富有情趣等。
水墨画通过墨、水的独特运用,巧妙表达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思想,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
水墨画的技法
水墨画的技法包括:皴法、点法、洗法、笔法等。
通过掌握这
些技法,画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给作品增添独特的韵味。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法的应用和实例。
水墨画的鉴赏方法
鉴赏水墨画需要理解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读者可以
从构图、笔墨、寓意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画作细节的观察和理解,
来欣赏和解读水墨画作品。
本文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结论
通过深入探讨水墨画的起源、特点、技法以及鉴赏方法,本文
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欣赏水墨画。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
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水墨画,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欣赏和推
崇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美术欣赏论文15篇
美术欣赏论文15篇美术观赏论文:观赏美术教育论文1、美术观赏活动是同学良好精神品质塑造的途径之一美术观赏课关心同学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品评和鉴赏,结合社会历史文化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揣摩倾注于作品的艺术主见及情感态度,在战斗题材中感受仁人志士对和平的渴望及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在山水风景作品中激发同学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在世俗题材中体会生活的美妙和对勤劳人民的歌颂,在神话题材中体会人们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使同学润物细无声的沉醉在的感情世界里。
将思想教育融入到美术教育中,在潜移默化使同学在了解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同时,关心同学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美术观赏与生活水平静息相关很多同学对艺术观赏课的熟悉存在误区,认为观赏课中只是名家名画的枯燥乏味的理论学问,不具有实践作用,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
其实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进展,视觉文化已经无处不在的被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园林、装饰、广告中布满了颜色纷呈、五彩缤纷的审美现象。
如何从艺术观赏的角度运用画面构图、颜色效果、人物造型等方面的艺术理论学问,来解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是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实问题。
对个人而言,用感知美的态度去观看生活、享受生活,从而运用符合审美规律的艺术语言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以一种良好的世界观和心态来迎接生活。
宏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
”3、通过美术观赏培育同学的制造力和想象力是时代的要求高中时期是同学生理和心理进展的关键时期,感知力量、规律思维和想象力量都得到了肯定的进展,美术观赏课可以使同学在观赏和学习过程中增加对三维空间的了解,在争论和评述过程中熬炼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在观看和创作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想象力。
使同学通过换位思索,引导同学站在创的角度依据自己的学问结构和想法观念进行再创作,启发同学的创新力量。
4、美术观赏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为同学普及艺术理论学问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对语、数、外等科目的过分重视,同学几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文化课上,而对艺术学问了解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美术鉴赏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
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美术欣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美术欣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
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管我们有多么不同,不管多么的有个性,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被艺术影响着。
时代变迁,各个时代有它不同的主流艺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终于有人意识到人性的意义。
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艺术家们创造了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以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首的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为了回归人性的自由,他们高举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创造出的人物形象或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或秀美典雅,高于平凡。
艺术不再被教条所禁锢,人文的力量再一次被发扬出来。
看着那个时代的不朽之作,即使是色彩不再光鲜,甚至不再完整,我依然可以想象出它们当年所能引起的轰动。
同样在看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完美绝伦的雕塑时,我也一再惊讶于他们那天神一般让人只能仰视的造型。
复兴,这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那一切曾经发生过,也会一直焕发夺目的光彩。
在描绘教堂壁画的时候,米开朗基罗可以仰着脖子几天几夜,即使自觉已到极限,依然无法停下手中的创作;为了逼
真的描绘人的肢体动作,达芬奇不惜去盗取人的尸体,只为了解人体的构造,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做是难以被世人所认同的。
对于达芬奇,似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我并不十分赞同这句话。
艺术创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出来的。
所以它们必定要经历某些不寻常的过程,而我们大多看到的只是结果。
而且,就算是在做不是普通人会做的事情,他们很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更加理解那些过程,我相信,这些艺术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享受。
尼采说,美术(form art)是日神的造物,而与之相对的酒神则是掌管音乐的祭司。
前者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如颜色的调配,画布的尺寸,是一种节制的艺术。
而在我看来,二者的美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能带给人心灵的震颤。
而那种美所带给人的享受,将拯救人于苦难的水火之中,甚至在人太过沉醉时发出警告——它总是在关键时刻告诉人们——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某一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构成的时代特征,让那个时代的人选择接受什么样的艺术。
因而如今你的我们在看美术的历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17世纪出现了巴洛克美术”、“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
被主流大众所接受,才能流传至今的东西,被我们看成当时的艺术,而能够名留青史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
因而有时我也会想,如果你发现了某幅因为种种原因而保存到现在的一幅画作,如果它的一切特征都在显示这是一幅印象主义的作品,而最终你被告知它完成于17世纪,而书上没有告诉我们17世纪曾经出现过印象主义。
是不是想为那位不知名的画家叹息呢?但时代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种情况我想也不会经常发生,首先就算有,因为当时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因而连流传至今的可能都没有。
更何况历史也会出现断层,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欣赏过去的同时不断前进。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男孩想知道什么是文化,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学习,最终得出了答案。
“文化就在饺子里。
”当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它真正可以引申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结果——像已经包好的饺子一样等待人们去品尝。
文化是包饺子的过程,饺子的历史,为什么会有饺子这种东西,为什么是中国人发明了它而不是美国人,可人们大多都会认为这种东西很美味,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这样,即使不是自己的,也会得到尊重。
它是人类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而美术,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将想象力和模仿力发挥到了极致的结果。
时代造就人才。
从一个角度来说,人的一生太过短暂,因而他的成就,他的知识,他的信仰,总会打上时代的印迹,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
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想要看得更远是哲学家的事情,画家们只用将生活中的美用他们神奇的画笔展现出来。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人类才创造出了如此纷呈缤兰的文化,从早期的古罗马时代完美的雕塑艺术,到后来的印象主义,
洛可可艺术,巴洛克,哥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信仰,时代将他们筛选出来,形成不同的流派,让他们的创作得以流传至今。
当然,那些从事发扬美的画家,无论他们笔下的美是来自美好的事物或丑恶的事物——对于艺术家来说有时候丑恶中也有美存在,那种唤醒生命的,惊人的美。
在他们的画中也有思考,哲学的思想,并不为所有人所理解的,而不仅仅是表现美的,当然对于理解它们的人来说那也许是美的。
比如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印象主义的画,人们一开始还因为太抽象而将之视为劣质品。
最后我们欣赏到了中国的美术。
外国的绘画或建筑艺术,无论他们有多精致,多写实,总给人一种疏离感。
而中国的艺术,那些黑色的墨迹,行云流水一般在白纸上酝开,所表达的意境尽在不言中了。
大象无形,至美无华。
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其结构上巧夺天工一般的设计,与其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诉说着更为贴近自然的情感。
看着那些亭台楼阁,想象自己走在那雕廊画栋之间,觉得心都可以宁静下来,感受周围一丝的风吹与草动。
那是一种真正的回归。
美术欣赏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在美术欣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
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班级:园林12-2
姓名:徐颖
学号:128016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