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向优先和对向搜索的改进 Dijkstra 算法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优化和改进
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改进
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改进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图算法,用于找到图中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主要用于带有非负权重的有向图。
虽然Dijkstra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不能处理带有负权重的边的图。
为了解决Dijkstra算法的缺点,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算法,以便在更多的情况下都能找到最短路径。
本文将介绍两种Dijkstra算法的改进方法:堆优化Dijkstra算法和A*算法。
堆优化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2),其中V是图中的顶点数量。
当图规模较大时,算法的效率会受到影响。
为了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可以使用堆优化的方法。
堆优化Dijkstra算法使用堆数据结构来存储顶点,并根据顶点到起始点的距离构建小顶堆。
在每次选择下一个最短路径的顶点时,只需弹出堆顶元素,而不需要对整个集合进行遍历。
这样可以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至O(ElogV),其中E是图中的边数量。
A*算法A*算法是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改进算法,它在选择下一个顶点时不仅考虑当前的距离,还考虑到目标顶点的估计距离。
通过引入启发式函数(heuristic function),A*算法可以更快地收敛到最短路径。
具体来说,A*算法维护一个估计距离的优先队列,并根据当前累计距离和到目标的估计距离来选择下一个顶点。
这样可以更加智能地搜索路径,提高算法的效率。
总结通过引入堆优化和A*算法等改进方法,可以使Dijkstra算法在更多的场景下发挥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改进有所帮助。
dijkstra算法定义
Dijkstra算法1. 引言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图中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
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W. Dijkstra于1956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路由选择、网络优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Dijkstra算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应用场景。
2. 基本原理Dijkstra算法通过构建一个有向加权图来描述问题,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地点,边表示两个地点之间的路径,边上的权重表示路径的长度或代价。
该算法通过不断更新起始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和路径信息,逐步扩展搜索范围,直到找到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3. 实现步骤Dijkstra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初始化•创建一个集合S来存放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节点。
•创建一个数组dist[]来存放起始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当前最短距离估计值。
•创建一个数组prev[]来存放起始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当前最短路径上该节点的前驱节点。
•将起始节点加入集合S,并将dist[]数组初始化为正无穷大(除了起始节点的距离设为0)。
步骤2:更新最短路径信息•从集合S中选择一个距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u。
•对于u的每个邻接节点v,如果通过u能够获得更短的路径长度,则更新dist[v]和prev[v]的值。
•将节点u从集合S中移除。
步骤3:重复步骤2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集合S为空•重复步骤2,直到目标节点被加入集合S或者集合S为空。
步骤4:构建最短路径•根据prev[]数组构建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4. 应用场景Dijkstra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4.1 路由选择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需要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来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
Dijkstra算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个路由器到其他路由器之间的最短路径,以便做出最优路由选择。
4.2 网络优化在通信网络中,带宽限制、传输延迟等因素会影响网络性能。
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基础dij+堆优化)BY:优少
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基础dij+堆优化)BY:优少⾸先来⼀段百度百科压压惊。
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于1959 年提出的,因此⼜叫狄克斯特拉算法。
是从⼀个顶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解决的是有权图中最短路径问题。
迪杰斯特拉算法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
让我来翻译⼀下:Dijkstra可以求出⼀个点到⼀个图中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故也称对于单源最短路径的⼀种解法算法实现步骤:a.初始时,只包括源点,即S = {v},v的距离为0。
U包含除v以外的其他顶点,即:U ={其余顶点},若v与U中顶点u有边,则(u,v)为正常权值,若u不是v的出边邻接点,则(u,v)权值 ∞;b.从U中选取⼀个距离v最⼩的顶点k,把k,加⼊S中(该选定的距离就是v到k的最短路径长度)。
c.以k为新考虑的中间点,修改U中各顶点的距离;若从源点v到顶点u的距离(经过顶点k)⽐原来距离(不经过顶点k)短,则修改顶点u的距离值,修改后的距离值的顶点k的距离加上边上的权。
d.重复步骤b和c直到所有顶点都包含在S中。
动画模拟:普通版Dijkstra代码如下:#include<iostream>#include<cstdio>#include<cstdlib>#include<c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p[100][100];int vis[100];int way[100];int n,e,w,s;int main(){freopen("dij.in","r",stdin);freopen("dij.out","w",stdout);int i,j,x,y,z,w,mi=20000;scanf("%d%d",&n,&e);for(i=1;i<=e;i++){scanf("%d%d%d",&x,&y,&z);map[x][y]=z;map[y][x]=z;}memset(way,127,sizeof(way));scanf("%d",&s);way[s]=0;for(i=1;i<n;i++){for(j=1;j<=n;j++)if(way[j]<mi&&vis[j]==0){mi=way[j];w=j;}vis[w]=1;for(j=1;j<=n;j++)if(map[w][j]!=0&&vis[j]==0&&way[j]>way[w]+map[w][j])way[j]=way[w]+map[w][j];}for(i=1;i<=n;i++)printf("%d ",way[i]);return0;}那现在让我们分析⼀下复杂度,很明显⾼达O(N*N),那当做⼀些题时不论内存还是时间都会爆,那就急需我们做⼀些优化了Dijkstra的堆优化:依旧是迪杰斯特拉算法的思想,寻找当前距离最⼩的点,然后将它标记为已经确定的点,⽤它来更新各个没被确定的点。
219506087_基于改进Dijkstra_算法的仓储拣选最优路径规划研究
第10期2023年5月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No.10May,2023作者简介:余宝意(1987 ),男,湖北黄冈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烟草物流,智能装备等㊂基于改进Dijkstra 算法的仓储拣选最优路径规划研究余宝意,李㊀乐,石德伦(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40)摘要:Dijkstra (迪科斯彻)算法是典型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其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㊂Dijkstra 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径算法㊂文章研究了叉车在仓储作业选择最优路径的问题,主要根据仓储巷道交通网络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叉车仓储作业的最优路径,并且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以更好地研究叉车仓储作业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㊂本研究选出在仓储巷道作业车辆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㊂结果表明,Dijkstra 算法能够计算出车辆作业的最优线路,对现场的司机指导㊁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支持㊂关键词:加权平均法;迪杰斯彻算法;最优路径中图分类号:TP18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Dijkstra 算法是典型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一个结点到其他结点的最短路径㊂它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广度优先搜索思想),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1]㊂本文通过Dijkstra 算法及优化研究了叉车在仓储作业选择最优路径的问题㊂1㊀叉车仓储作业路径选择㊀㊀目前,仓储叉车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寻找一条可靠㊁快速㊁安全的最优路径,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㊂本研究通过对仓储内道路状况的收集及运用相关数据建立相应数学模型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选择最优路径[2]㊂本研究采用Dijkstra 算法㊂该算法是目前交通网络图在单源最短路径问题上运用最普遍㊁完善的算法之一,也是公认在非负权值且所有的权大于等于零时,寻求最短路问题最好的算法㊂本论文通过查找道路交通数据,运用Dijkstra 算法㊁加权平均法的方法去解决出行路径的选择问题㊂2㊀Dijkstra 算法2.1㊀算法特点㊀㊀迪科斯彻算法使用广度优先搜索解决赋权有向图或者无向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算法最终得到一个最短路径树[3]㊂该算法常用于路由算法或者作为其他图算法的一个子模块㊂2.2㊀算法的思路㊀㊀算法思想:设G =(V ,E )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 分成两组㊂第一组为以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 表示,初始时S 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就将其加入集合S ,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S 中)㊂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顶点加入S ㊂在加入的过程中,总保持从源点v 到S 中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不大于从源点v 到U 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㊂此外,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S 中的顶点的距离就是从v 到此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U 中顶点的距离是从v 到此顶点只包括S 中的顶点为中间顶点的当前最短路径长度[4]㊂(1)初始时,S 只包含起点s ;U 包含除s 外的其他顶点,且U 中顶点的距离为 起点s 到该顶点的距离 ㊂例如:U 中顶点v 的距离(s ,v )的长度,然后s 和v 不相邻,则v 的距离为正无穷㊂(2)从U 中选出 距离最短的顶点k ,并将顶点k 加入S ;同时,从U 中移除顶点k ㊂(3)更新U 中各个顶点到起点s 的距离㊂之所以更新U 中顶点的距离,是由于上一步中确定了k 是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从而可以利用k 来更新其他顶点的距离;例如:(s ,v )的距离可能大于(s ,k )+(k ,v )的距离㊂(4)重复(2)和(3),直到遍历完所有顶点㊂3㊀实现过程㊀㊀在仓库拣选过程中,是穿越巷道还是返回,以及拣选设备所处的位置是前通道㊁后通道还是中通道,决定了仓库拣选路径㊂本文根据仓库巷是根据拣货设备与巷道中最远拣货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的,当拣货点与拣货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拣货巷道长度的一半时,穿越巷道;否则返回㊂仓库布局如图1所示㊂3.1㊀深度优先搜索(DFS )㊀㊀首先实现对Ai 所在连通子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用递归算法实现以下几步基本过程:(1)深度优先遍历图的方法是,从图中某顶点A 1出发㊂(2)依次以Ai 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为出发点,对图进行深度优先图1㊀仓库布局遍历,直至图中所有与Ai 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㊂(3)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从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出发,重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到图中所有顶点均被访问过㊂(4)按深度优先搜索递归访问A 1的某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A 3㊁A 4中的某一个㊂再访问顶点A 3的另一个邻接点A 5,再访问顶点A 5的邻接点A 7㊁A 8中的某一个㊂同时,结点A 2㊁A 6已经在深度优先搜索中直接筛除出列,进行该优化步骤能避免传统的Dijkstra 算法盲目取点搜索的缺陷,最终得到全部解子图㊂仓库深度优先搜索如图2所示㊂图2㊀仓库深度优先搜索3.2㊀广度优先搜索(BFS )㊀㊀对进行了深度优先搜索的起点A 1到终点A 8连通子图进行广度优先搜索㊂广度优先搜索目的在于确定各结点在子图中的层次关系,步骤:(1)将起始顶点放入队列中㊂(2)从队列首部选出一个顶点,并找出所有与之邻接的顶点,将找到的邻接顶点放入队列尾部,将已访问过顶点涂成黑色,没访问过的顶点是白色㊂如果顶点的颜色是灰色,表示已经发现并且放入了队列,如果顶点的颜色是白色,表示还没有发现㊂(3)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队列中的下一个顶点㊂对各结点做合理的分层安排,求解的所有结点分布在离起点最近的一层㊂把所有可能的路径都搜索完后,输出记录的最优路径㊂仓库广度优先搜索如图3所示㊂图3㊀仓库广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先用最优分层排序法,确定各结点所在的层次,再确定各层结点间是否存在关联㊂使用Dijkstra 算法求解最短路径时,根据各结点间的权值来判定最终选哪个结点作为下一个层次节点,而将各结点放置在离起点最近的层次㊂该点若是在最终的最短路径线路上,那么很快会被找到,比它权值大的结点均可直接筛除出列㊂3.3㊀数据对象封装㊀㊀采用Python 语言的面向对象的思想,创建结点㊁结点的相邻边㊁结点的相邻结点㊁起点到该结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等多种信息㊂用递归方法设计好,它可以使得程序结构更简捷易懂㊂实现深度优先搜索法占内存少但速度较慢,搜索时则会遍历所有的结点,因为每次遍历时间复杂度都是以指数的形式增长的,易超时㊂结合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占内存多但速度较快,在距离和深度成正比的情况下能较快地求出最优解㊂相邻节点处理逻辑如图4所示㊂4 现场路径选择求解㊀㊀物流仓间提供有2台搬运车辆,其载重量均为1.6t,车辆每次配送的最大行驶距离为10km,配送中心(编号为0)与8个货位之间及8个货位相互之间的距离及耗时权重dij (i ,j =1,2, ,8)如表1所示㊂要求合理安排车辆搬运路线,使搬运总里程最短㊂图4㊀相邻节点处理逻辑㊀㊀根据以上问题的数据信息,设置好遗传算法的参数,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搬运车辆路径问题得到最优解为ʌ1-4-3-5-8ɔ,最短距离权重为ʌ12ɔ㊂表1㊀距离权重dij12345678 10762ɕɕɕɕ27039ɕɕɕɕ363091ɕɕɕ42930ɕɕɕɕ5ɕɕ1ɕ0846 6ɕɕɕɕ8092 7ɕɕɕɕ4903 8ɕɕɕɕ6230 5 结语㊀㊀验证发现,通过本研究所建数学模型求出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算法是综合DFS和BFS的特点,通过对Dijkstra算法在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上进行优化改进,缩短运算周期,在实际运用中能高效地处理问题㊂本研究通过模型中的路段时间期望值来选择最优路线,哪条路的时间期望越小,哪条路就是最优路径㊂参考文献[1]吴祈宗.运筹学[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贺景.交通咨询系统的最短路径算法与实现[D].西安:西安财经学院,2015.[3]郭耀煌.运筹学与工程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马杰,宋建池.近8年我国化工事故统计与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9):37-38.(编辑㊀王永超)Research on optimal path planning of warehouse picking based on improved Dijkstra algorithmYu Baoyi Li Le Shi DelunHubei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Wuhan430040 ChinaAbstract Dijkstra algorithm is a typical single sourc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which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hortest path from one node to all other nodes.The main feature is to expand outward layer by layer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to the end point.Dijkstra algorithm is a representativ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selecting the optimal path for forklift storage operations mainly based on the data of storage roadway traffic network establishes a mathematical model determines the optimal path for forklift storage operation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nd proposes an improved method to better study the optimal path selection problem for forklift storage operations.Select the optimal path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to the end point for vehicles working in the storage roadway.The results show that Dijkstra algorithm can calculate the optimal route of vehicle operation which provides good support for on-site driver guidance and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Key words。
数据结构中的的最短路径问题与Dijkstra算法的改进
数据结构中的的最短路径问题与Dijkstra算法的改进数据结构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与Dijkstra算法的改进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图或网络中寻找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一类经典问题。
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有很多,其中Dijkstra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然而,Dijkstra算法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存在一定的效率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一、最短路径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图或网络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这个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在地图导航、物流运输、通信网络等领域都需要找到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可以通过计算路径上各边的权重之和来得到,边的权重可以表示为距离、时间、成本等等。
二、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用于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它的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选择与当前节点距离最短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节点,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遍历完所有节点。
Dijkstra算法使用了一个距离数组来保存起始节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
Dijkstra算法的步骤如下:1. 创建一个距离数组,用于保存起始节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初始时距离数组除起始节点外所有距离设为无穷大。
2. 将起始节点设为当前节点。
3. 遍历当前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计算从起始节点到该邻接节点的距离,并更新距离数组中的距离。
4. 从距离数组中选择距离最小的节点作为下一个当前节点。
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遍历完所有节点。
三、Dijkstra算法的改进尽管Dijkstra算法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上非常有效,但是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其时间复杂度仍然较高。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法。
1. 堆优化Dijkstra算法中,每次选择距离数组中最小距离的节点作为当前节点,但是这个选择操作需要在距离数组中进行线性搜索,时间复杂度较高。
为了优化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堆数据结构来存储距离数组,从而在每次选择最小距离节点时提高效率。
dijkstra算法与优先队列
dijkstra算法与优先队列 这是鄙⼈的第⼀篇技术博客,作为算法⼩菜鸟外加轻度写作障碍者,写技术博客也算是对⾃⼰的⼀种挑战和鞭策吧~ ⾔归正传,什么是dijkstra算法呢? -dijkstra算法是⼀种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法~也算是⼀种⾮常naive&effcient的最优化算法吧~最短路径问题 如上图,从点A->点F,最短路径为A->C->D->F,Min=3+3+3=9 假设⽤暴⼒深度搜索遍历所有路径的话,时间复杂度O将会是指数级的(NP-hard Problem)~ dijkstra算法 作为我最喜欢的经典算法之⼀,dijkstra算法并没有⽤到⾼深的图论和拓扑学的知识, 它的核⼼思想也很简单:贪⼼法+动态规划下⾯贴出维基百科上的伪代码:1 function Dijkstra(Graph, source):2 dist[source] := 0 // Distance from source to source3 for each vertex v in Graph: // Initializations4 if v ≠ source5 dist[v] := infinity // Unknown distance function from source to v6 previous[v] := undefined // Previous node in optimal path from source7 end if8 add v to Q// All nodes initially in Q (unvisited nodes)9 end for1011 while Q is not empty: // The main loop12 u := vertex in Q with min dist[u]// Source node in first case13 remove u from Q1415 for each neighbor v of u: // where v has not yet been removed from Q.16 alt := dist[u] + length(u, v)17 if alt < dist[v]: // A shorter path to v has been found18 dist[v] := alt19 previous[v] := u20 end if21 end for22 end while23 return dist[], previous[]24 end function 贪⼼的思想体现在 Line12: u := vertex in Q with min dist[u] 从所有的待优化的点Q中找出距离起点最近的点u~ 动态规划的思想体现在 Line16-20: 最优表达式为dist[v] := min{dist[v],dist[u] + length(u, v)} 即如果存在dist[start->u->v]<dist[start->v],则将路径更新~ 在dijkstra算法⾥,每个点的路径可能会被更新N次(length(Q)>N>=0),并不存在⼀个明确的状态递进。
交通路网优化中的路径规划算法综述
交通路网优化中的路径规划算法综述交通拥堵是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路径规划算法在交通路网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Bellman-Ford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并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1.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求解单源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从起点开始,逐步扩展搜索范围,直到找到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通过维护一个优先队列来选择当前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进行扩展,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搜索完所有节点。
该算法适用于无向图或有向图中有正权边的情况。
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 + E) log V),其中V是节点数,E是边数。
2. A*算法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结合了Dijkstra算法和贪心算法的思想。
它引入了启发函数来指导搜索方向,以减少搜索空间。
在A*算法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估计值,表示该节点到目标节点的预计代价。
算法通过维护一个优先队列来选择当前估计代价最小的节点进行扩展,直到找到目标节点。
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Dijkstra算法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
3. Bellman-Ford算法Bellman-Ford算法是一种求解单源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
它通过使用松弛操作来逐步更新节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直到收敛为止。
Bellman-Ford算法适用于解决带有负权边的图中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但要求没有负环路。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其中V是节点数,E是边数。
4. Floyd-Warshall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是一种求解全源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
它通过使用中间节点来逐步更新节点间的最短路径估计值,直到得到全局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适用于解决带有负权边的图中的全源最短路径问题,但要求没有负环路。
基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的
基于改进的 Dijkstra算法的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100000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最优的抗疫物资运输路径。
Dijkstra算法是计算最优路径的的代表算法,针对其存储效率和计算效率过低问题,提出用邻接表代替权重邻接矩阵、采用双向循环链表进行快速增删、同时利用快速排序对权重距离进行排序的改进方法,最后综合考虑实际道路的综合通行能力对改进的Dijkstra算法进行实例验证。
关键词:Dijkstra算法;路径规划;抗疫物资运输一、引言回首过往,人类的历史既是一部发展史、也是一部危机史,危机往往与发展并存。
恰如恩格斯所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1]纵观古今、横观中外应对疫情迅速爆发的大量实践证明,战胜疫情必须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作为坚强支撑。
疫情爆发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也会面临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等抗疫物资缺乏的困境。
抗疫物资运输供应是在疫情爆发时紧急为疫情爆发地区提供医疗物资保障的特殊物流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救援的效率,有效挽回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在具体的抗疫物资运输路径规划时,如何选择合适恰当的车辆运输路线,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把抗疫物资供应到疫情爆发地区,最大限度挽回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算法的简介及基本原理Dijsktra算法用于计算从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代价路径,它是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来产生最短路径的算法[2]。
该算法主要特点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至扩展到终点为止[3],因此可以计算出起点到任意点的计算路径。
根据图论的基本原理,在用Dijkstra算法具体分析的抗疫物资运输路径时,将抗疫物资运输路径转化为图G=(V,E)来表示,V(vertex)表示的是抗疫物资运输路径中的关键节点,E(edge)表示的是抗疫物资运输路径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关文献[4],Dijkstra的算法简要步骤如下:分别定义集合S、集合U和数组distance,集合S为已访问的最短路径的节点信息集合,集合U为未访问的节点信息集合,distance[]数组存放的数值依次为从起点到对应节点的最短距离值。
dijkstra算法2篇
dijkstra算法2篇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图论算法,用于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它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W. Dijkstra于1956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路由、地图导航、通信网络优化等领域。
本文将围绕Dijkstra算法展开,详细介绍其原理、应用和优化等方面内容。
第一篇:Dijkstra算法原理及应用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解决的是有向带权图中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从起点开始逐步扩展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节点集合,直到找到终点或者无法继续扩展为止。
算法的步骤如下:1. 初始化:设置起点的最短路径为0,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为无穷大。
2. 遍历:选择还未确定最短路径的节点中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将其加入最短路径集合。
3. 更新:更新与该节点相邻节点的最短路径,如果经过该节点可以获得更短的路径,则更新最短路径值。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找到终点或者所有节点都已加入最短路径集合。
5. 输出最短路径:根据记录的最短路径值,可以逆推出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网络路由中,每个节点可以看作是一个网络节点,每条边的权值代表网络间的距离或者延迟。
通过Dijkstra算法可以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从而优化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地图导航中,地图可以抽象为一个图,各个交叉点为节点,道路为边,利用Dijkstra算法可以计算出最短路径,帮助用户找到最优的行驶路线。
第二篇:Dijkstra算法的优化与改进尽管Dijkstra算法在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上非常有效和实用,但是对于大规模的图来说,存在一些优化和改进的空间。
1. 堆优化:在Dijkstra算法中,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的操作需要遍历整个节点集合,可以使用堆来优化这一过程。
通过将节点按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在一个堆中,可以快速找到距离最小的节点,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2. 双向Dijkstra算法:传统的Dijkstra算法是从起点开始扩展到终点,但实际上可以同时从起点和终点开始扩展搜索。
GIS最短路径分析中的Dijkstra算法及其优化
GIS最短路径分析中的Dijkstra算法及其优化摘要:现在的⼯程项⽬中客户对系统的要求越来越⾼,尤其是要做到及时响应和智能化。
⽬前提出的求取最短路径的算法很多,⽽Dijkstra算法是⼈们公认的最好的求解⽅法。
本⽂采⽤⾯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存储结构,将⽹络分析中的空间实体进⾏⾯向对象的封装。
对象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特征,有利于清晰地表达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域,⽤⼀个对象可以描述结点、结点的相邻边、结点的相邻结点、起点到该结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等多种信息,⽽且对象具有可重⽤性,可以避免代码重复编制,⼤⼤节省了存储空间,便于程序维护和扩展,提⾼了程序执⾏效率。
关键字: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存储结构1 引⾔GIS中最短路径的求解⽆论是在地图搜索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还是在其他各种各样的商业应⽤上,都是⼀个⾮常重要的核⼼问题,对这个领域进⾏研究的意义不⾔⽽喻。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膨胀,越来越复杂的实际问题不断涌现,对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提出了更⾼的要求。
最短路径算法是图论中的⼀个经典问题,其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经典的图论与不断发展完善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及算法的有效结合使得新的最短路径算法不断涌现。
针对不同的⽹络特征、应⽤需求及具体的软硬件环境,各种最短路径算法在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易实现性及应⽤范围等⽅⾯各具特⾊。
⽽Dijkstra算法是⼀种较好的求解⽅法。
随着数据结构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Dijkstra算法的各种改进算法应运⽽⽣。
为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本⽂从数据结构的⾓度出发,提出了⼀种⾯向对象的Dijkstra算法的改进算法。
2 经典Dijkstra 算法的主要思想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路如下:设S为最短距离已确定的顶点集,V—S是最短距离尚未确定的顶点集。
(1)初始化S初始化时,只有源点s的最短距离是已知的(SD(s)=0),故S={s}。
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
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此外,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也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辩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看到学生的长足进步,我感到十分欣喜.(二),教师自身的成长让我们备受鼓舞1,通过学案导学,教师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挖掘教材.经常听市,区教研员在评课时讲课堂结构的整体性,如何将授课思路以一条线的形式展示出来等等,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和琢磨着这些问题,自己也尝试着去突破,可每每总足以失败而告终.在2009年1O月,通过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学案式教学辅导系列丛书…一《同步学习》,感觉这学案里的内涵太多了,使我自身的教学理念又一次得到升华,尤其是我们一起讨论的过程.书中的"观察与思考"栏日,对学生的自学和自主探究发挥了许多作用,让学生通过查找,把语法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梳理,教师不用在课堂上一一,反复讲解.还有一些语言点的反复呈现,在编写时,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环节的巧妙之处,而真正应用起来,体会到:我们在备课,编写学案时,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目标的处理一定要达到让学生感知,认知, 应用.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后,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确实是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引领.2,通过学案导学,教师提高了教学机智,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后,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我对教学流程早已了然于心,心中少了许多的顾虑,自然就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提高自身教学机智的问题了.我在课堂上,已经能有意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迅速作出判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指导了.当我发现,学案导学让我在以上两方面收获很大时,真的是备受鼓舞,因为这两点进步使我向自已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又前进了一步!虽然学案导学让我和学生都尝到了进步的喜悦,但我也深知,我们只不过在学案导学的探索路上迈出了一小步.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学案导学"教学法或许会很好地扮演这一"终结者"的角色.为了进一步实践"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学习其他同事的经验,边学习,边实践.设计出适合我们城区边缘学校的学案.教学享受生活,教研享受智慧,校本教研常态化,使我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每天奉献着爱心,收获着喜悦,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310I中华少年2011.05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310015杭州市拱墅职业高级中学赵小平1引言2O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图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广泛重视,图论作为一个数学分支的地位真正得到了确立.它与运筹学,离散数学,拓扑等紧密结合,互辅互助,共同前进.同时,图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比如GIS网络分析就是图论在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应用【l0】,此外,在城市规划,电子导航,电子通讯,企业管理,工农业生产以及军事等方面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典范问题[12】.主要研究成果有Dijkstra,Floyd等优秀算法[9,12],Di]kstra还被认为是图论中的好算法[I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上最优的算法不一定在实践中最优,仍然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比如网络特征可能时刻会发生变化,要求最短路径算法必须能够实时地自动更新.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网络的实时导航,通勤,调度和计算机互联网的数据传递路由等方面[7,8】.自然,人们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算法实现的优化改进与应用方面,使得一个好的算法能够提高价值,解决实际生活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对前人所做的改进算法综合基础上做了改进,使得一个算法能够解决多种局限性,在问题解决方面范围要更进一步.2新算法设计2.1新算法描述及实现2.1.1符号说明若干符号分别定义为:(1)G=(V,E)为简单赋权图,其中V为G的顶点集,E为G的边集.(2)IVI--n为图G的顶点数.(3)(u,v)表示边uv的权,一条路径的长度即为该路上各边的权和.(4)N(u)表示无向图中含在S补集中的,与u相邻的顶点IN+(u)表示有向图中含在S补集中u的出邻域(与U相邻且边以U为起点的顶点集合).(5)r为迭代次数,K(v)r表示在第r轮迭代中顶点v的标号,K(v)表示顶点v的最终标号,该标号就是起点vl至v最短路径的长Iur表示在第r轮迭代中获得最终标号的顶点.(6)S为已经获得最终标号的顶点集;T为标号集.(7)Ui为得到两个最终标号Ki1与Ki2的第i个顶点,其中K订表示起点到ui的最短路长度,Ki2表示终点到ui的最短路长度IHi=Ki1+Ki2.以下不妨称新算法为"扁担法".之所以取名"扁担法",实际上与扁担很类似,扁担是两头同时将重物挑起,而且前后重物的顺序交换一下,不影响人的承担能力.同样,所改进的"扁担法"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是从两个顶点同时以同样的做法进行."扁担法"的主要原理是"变向"递归调用"改进标号法".分别以所求最短路的两端顶点为起点实施"改进标号法",注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为有向图.无向图时直接按李赉年的《求最短路径的"改进标号法"》中的算法进行.但如果是有向图,则在以终点为起点实施"改进标号法"时将有向边的方向朝相反方向考虑,即考虑的是顶点的入邻域,而不是出邻域.这样两端同时进行的话,必然会遇到有两个最终标号的顶点,这两个标号分别是到起点与终点的最短路长,相加的和即为两顶点间的一条较短路.随着过程的进行,不断遇到这样的顶点,直到全部顶点有这样两个标号,得到n个和,比较则可得到最小的和,即为所求.在前面所述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标号法"也适用于有向图的理论基础之上,又以递归调用为工具,无论是无向图还是有向图,算法完全正确.2i2新算法描述(1)分别以u与v为起点,两端同时使用"改进标号法",过程参见李赉年的Ⅸ求最短路径的"改进标号法"》.(2)在某一轮迭代中进行到第一个特殊的顶点ul,这个顶点在以u为起点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一个标号Kl1,但是在以v为起点的过程中又得到一个标号K12,即u到ul的最短路长度为K1l,而v到ul的最短路长度为K12,那么在这个顶点旁记下H1=K11+Kl2,也就是说顶点u到顶点v的一条相对比较短的路的长度为H1.(3)继续进行迭代,直到遇到第二个特殊顶点u2,重复(2),得到H2.(4)如上依次进行.若r=n,则"改进标号法"结束.(5)取H---~min{Hl,H2,H3,……,Hk,……,Hi2}(k∈【1, n】),则H即为顶点u到顶点v的最短路的长度.这条最短路也可以由"改进标号法"的算法Ⅱ得到.(6)如果要算出另外的最短路,则只需从{H1,H2,H3,……,Hk,……,Hn}(k∈[1,n】)这个集合中找出与H等值的Hi;或者想找前N条最短路,则对上面集合重新按大小顺序排列即可得到.2]3新算法实例4056例求图一中点a到点z的最短路及其长度.图一解计算的迭代过程见表一.表中顶点vj所在的列中,与第r行对应的xi表示在第r轮迭代中vj的标号是x,即K(vj)r=x,X的下标i表示在第i轮迭代中x从T中被删去,并且是vj的最终标号.符号"/"前面的数表示的是以点1为起点进行"改进标号法"所得的结果,后面的则是以点6为起点进行"改进标号法"所得的结果.表一,量v45砸;5,}:32/,}j6,5a'4{7-,SS,7搿8,8s,4}6385:SO988S8;我们发现将计算的过程用以上这样的表格处理简单明了.最主要的是:由上表可以得到点1到点6的最短路的长度即为min{Hi}--8,并且最短路不经过点2,这些是可以从表上直接得到的.再应用改进标号法的算法2,可以得到两条最短路,分别为:l一>4一>3一>6,l一>4一>5->6.当然,要排列两顶点之间的路长时,除了排列Hi外,更长的也可以找出来,只要将表格中"/"前后的数字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另一些数l嘲l据,也是两顶点之间的某条路的路长,排列之即可.3新算法评价与Dijkstra算法相比较,从以下几点实现的改进对本文的算法进行评价:(1)首先是"改进标号法"的优势:①Dijkstra算法在每一次迭代中对顶点v都要用rain{L (V),L(ui)+w(uiv)}代替L(v),需要进行一次加法运算和一次比较,而"改进标号法"的算法I在每一次迭代中计算K(v)r只需进行一次加法,因而整个算法中减少了l2n(n-1)次比较.②本文算法的加法次数一般应少于Dijkstra算法的加法次数.③由"改进标号法"中的算法Ⅱ可较方便的求出简单赋权图G中两顶点间的最短路径.(2)在集合{Hl,H2,H3,……,Hk,……,Hn}(k∈(1,n】)中,当Hi:Hj--……:H(i,j∈【1,n】)时,解决了个算法找多条最短路的问题.(3)在上面集合中对各个元素Hi的比较,得到了不同大小的路径,也就找到了最短路,次短路,再次短路,…….(4)第(2)点和第(3)点解决了路径的多重选择问题,若实际中有多项限制,则可以从中选择较好的路径,不一定会是最短的那条路径,使得新算法增加其适用性.(5)当要找必须经过某顶点的最短路时,只需在表格中找到此顶点所在那列开始进行推导即可.(6)本算法对于是否有向图无关紧要,两者都适合.综上所述,本文的"扁担法"优于Dijkstra算法,成功解决了在算法评价中的前三点及最后一点的局限问题,因而是对原算法的一种改进.4结束语本算法继Dijkstra算法之后,在前人研究的两种算法基础之上,将其综合成一种新的算法,并添加自己的新的成分, 成功解决了多个问题,克服了原有算法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具有适用性.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应用,以便更好,更快地解决更多的问题. 2011.o5中华少年}311。
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一种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自1956年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杰斯特拉提出以来,已在图论、运筹学、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传统的Dijkstra算法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了计算效率不高、内存消耗大等问题。
因此,本文致力于通过改进Dijkstra算法,提高其在处理大规模图数据时的性能,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首先将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基本原理、计算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大规模图数据的改进Dijkstra算法,包括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优化策略以及复杂度分析。
接着,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包括在不同规模图数据上的测试、与其他最短路径算法的比较等。
本文还将探讨改进Dijkstra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例如,在交通网络中,可以利用该算法快速找到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为导航、物流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在社交网络分析中,可以利用该算法识别用户之间的最短路径,进而分析社交关系的传播和影响;在图像处理领域,可以利用该算法进行像素间的最短路径计算,实现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功能。
本文将对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算法性能、拓展应用领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Dijkstra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在加权图中查找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杰斯特拉在1956年发明,并因此得名。
Dijkstra算法采用贪心策略,逐步找到从源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提高Dijkstra算法效率的优化方法
提高Dijkstra算法效率的优化方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求解最短路径的算法,它通过在权值为非负的加权图中搜索从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被广泛应用于路由协议、地图导航等领域。
但是,在面对大规模数据和复杂图结构时,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运行效率较慢,不适用于现在快节奏的应用环境下。
因此,本文将介绍提高Dijkstra算法效率的优化方法。
一、堆优化Dijkstra算法中最费时的操作是在每个节点中找到未访问节点中距离源节点最近的节点。
通常,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数据结构来存储所有未访问节点的距离,从而实现快速访问。
堆优化是其中一种优化方法。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一个数组,用于表示树的结构。
在Dijkstra算法中,我们可以使用堆来存储未访问节点的距离。
具体地说,对于每个节点,我们可以将它们的距离存储在堆节点中,并按距离从小到大排列。
每次从堆中选择最小距离的节点,从而加快Dijkstra算法的运行速度。
二、分支限界法分支限界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搜索类问题的方法,它通过把问题分成一个个子问题来求解整个问题。
在Dijkstra算法中,我们可以使用分支限界法来减少搜索空间,从而提高算法效率。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未访问节点按距离从小到大排列,并在每次搜索时通过枚举拓展节点的方式,试图找到最短路径。
由于存在权重非负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剪枝操作减少搜索时间。
例如,在第一次到达终点之后,我们可以停止搜索,并返回最短路径的长度,从而避免搜索整个未访问节点集合,提高算法的效率。
三、红黑树优化红黑树是一种平衡二叉搜索树,具有较快的查找、删除操作效率。
在Dijkstra算法中,我们可以使用红黑树来保存节点的距离和未访问状态,从而提高算法效率。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红黑树来存储未访问节点的距离,并将节点的访问状态存储为红黑树节点的颜色。
每次访问节点时,我们判断它是否为最小距离节点,如果是,则将节点的访问状态改为黑色,并使用红黑树查找该节点的邻近节点,并更新它们的距离。
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改进
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改进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求解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能够帮助我们在网络、交通、通信等领域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中,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解决方案。
然而,随着图规模逐渐增大,传统的Dijkstra算法在计算效率上存在一定的瓶颈。
因此,人们对Dijkstra算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1. 贪心策略优化传统的Dijkstra算法使用贪心策略,每次选择当前最短路径中权值最小的边进行扩展。
但是,这种策略容易导致局部最优解,并且需要对所有边进行排序操作。
为了优化这一问题,可以引入优先队列(优先级队列)数据结构来存储边。
通过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排序操作的次数,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2. 堆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效率,我们可以将优先队列替换为堆数据结构。
堆是一种可以快速找到最小值(或最大值)的数据结构,与优先队列相比,堆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更快。
通过使用堆来存储边,可以在每次选择最短路径时更加高效地更新队列,从而加快算法的执行速度。
3. 斐波那契堆优化传统的堆数据结构在执行删除操作时可能会引发较大的代价,而斐波那契堆是一种可以更快地执行这些操作的数据结构。
斐波那契堆能够在O(1)平均时间内执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同时也能保持堆的性质。
通过将斐波那契堆应用于Dijkstra算法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尤其在大规模图中的表现更加出色。
4. A*算法改进Dijkstra算法忽略了目标节点的位置,而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特定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为此,可以引入A*(A-star)算法来改进Dijkstra算法。
A*算法在计算路径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启发式估计值(通常使用曼哈顿距离或欧几里得距离)。
通过引入启发式估计值,A*算法能够更加聪明地选择扩展节点,从而更加准确地找到最短路径。
5. 并行计算优化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将Dijkstra算法中的计算过程进行并行化,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dijkstra算法的解释 -回复
dijkstra算法的解释-回复关于dijkstra算法的解释【引言】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找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最短路径,例如网页之间的链接、城市之间的交通、电路板上的连线等。
Dijkstr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它能够在有向带权图中找到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第一步:初始化】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算法。
给定一个起始顶点,我们定义一个距离数组,用于存储该顶点到所有其他顶点的距离。
将起始顶点的距离设置为0,其他顶点的距离设置为无穷大。
我们设置一个集合S,用于存储已经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
然后,我们选择起始顶点作为当前顶点,并将其加入集合S。
【第二步:找到最短路径】然后,我们开始找到最短路径。
在每一轮迭代中,我们从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顶点,记为u。
然后,我们找到与u相邻的顶点v,计算经过u到达v的距离。
如果通过u到达v的距离小于v当前的距离,则更新v的距离。
这样,我们通过选择距离最短的顶点来逐步确定每个顶点的最短路径。
【第三步:更新距离数组】在每一轮更新距离时,我们还需要更新距离数组。
如果找到了一条经过u 的最短路径,则我们将u和v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通过u到达v的距离。
这样,在下一轮迭代中,我们将基于更新后的距离数组找到下一个最短路径。
【第四步: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我们重复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都得到确定。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找到了起始顶点到所有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第五步:输出最短路径】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检查距离数组来输出最短路径。
距离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起始顶点到相应顶点的最短距离。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数组来重构最短路径。
从起始顶点开始,我们选择距离最小的相邻顶点,并添加到最短路径中。
然后,我们继续前进,选择下一个距离最小的相邻顶点,直到到达目标顶点。
【总结】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且常用的找到最短路径的算法。
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比较分析与优化
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比较分析与优化机器人是当前技术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军事等领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但是机器人需要依靠路径规划算法确保行进的安全和正确性。
本文将对常见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是通过对机器人运动轨迹的计算和规划,使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最小化行程,避免碰撞等问题。
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所依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的运动模型:通过精确定义机器人的运动方式、规律和限制条件,确定机器人在实际行进过程中的运动模型。
2.环境建模:机器人执行任务时,必须确定其所处环境的空间信息,比如障碍物位置等,这就需要对环境进行三维建模。
3.路径规划算法:根据机器人运动模型和环境建模,确定路径规划算法,以尽可能地减小机器人的行进距离、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保证机器人到达设定的目标点。
二、路径规划算法比较分析常见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具体包括 A* 算法、Dijkstra算法、RRT算法和PRM算法等,下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1. A* 算法:A*算法也被称为最优化A*算法。
由于它能够找到最短路径,因此是遍历通用图形时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它利用两种启发式估价计算方法——一个以起始点为中心,一个以终止点为中心来处理。
这个算法主要的弱点是,如果遇到复杂环境会导致大量的计算和内存消耗。
只有在小型机器人中才适用,而在面临大规模机器人时不可行。
2. Dijkstra算法:相对于A*算法,Dijkstra算法没有使用启发式估算算法,它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
这个算法非常简单,它计算每个节点到起点的距离,然后在下一个节点里选择一个最短的路径,并重复上述步骤。
这个算法的性能非常高,但是它不适合在大规模机器人中使用,因为它没有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仅仅是基于位置计算路径。
3. RRT算法:RRT算法是一种针对大规模机器人的算法,它考虑了机器人的姿势和速度上的变化,可以处理高维线和超高维度的问题。
Dijkstra算法详细介绍
Dijkstra算法详细介绍Dijkstra算法详细介绍1,算法特点:迪科斯彻算法使⽤了⼴度优先搜索解决赋权有向图或者⽆向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算法最终得到⼀个最短路径树。
该算法常⽤于路由算法或者作为其他图算法的⼀个⼦模块。
2.算法的思路Dijkstra算法采⽤的是⼀种贪⼼的策略,声明⼀个数组dis来保存源点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距离和⼀个保存已经找到了最短路径的顶点的集合:T,初始时,原点 s 的路径权重被赋为 0 (dis[s] = 0)。
若对于顶点 s 存在能直接到达的边(s,m),则把dis[m]设为w(s, m),同时把所有其他(s不能直接到达的)顶点的路径长度设为⽆穷⼤。
初始时,集合T只有顶点s。
然后,从dis数组选择最⼩值,则该值就是源点s到该值对应的顶点的最短路径,并且把该点加⼊到T中,OK,此时完成⼀个顶点,然后,我们需要看看新加⼊的顶点是否可以到达其他顶点并且看看通过该顶点到达其他点的路径长度是否⽐源点直接到达短,如果是,那么就替换这些顶点在dis中的值。
然后,⼜从dis中找出最⼩值,重复上述动作,直到T中包含了图的所有顶点。
3.举例实现这次来介绍指定⼀个点(源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也叫做“单源最短路径”。
例如求下图中的 1 号顶点到 2、3、4、5、6 号顶点的最短路径。
我们⾸先要建⽴⼀个⼆维数组来记录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同时我们还需要⽤⼀个⼀维数组 dis 来存储源点(这⾥我们⽤使⽤1号点)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初始路程,我们可以称 dis 数组为“距离表”,如下图所⽰:既然是求 1 号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程,那就先找⼀个离 1 号顶点最近的顶点。
通过数组 dis 可知当前离 1 号顶点最近是 2 号顶点。
当选择了 2 号顶点后,dis[2]的值就已经从“估计值”变为了“确定值”,即 1 号顶点到 2 号顶点的最短路程就是当前 dis[2]值。
既然选了 2 号顶点,接下来再来看 2 号顶点有哪些出边呢。
最短路径算法中Dijkstra算法的优化及应用
---------------------------------------------------------------范文最新推荐------------------------------------------------------ 最短路径算法中Dijkstra算法的优化及应用摘要:计算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之一就是Dijkstra 算法,它是解决工程中最短路径问题的基础。
但是,传统的Dijkstra算法在求解节点间最短路径时,对已标识节点外的大量节点进行了计算,从而影响了算法的速度。
本在传统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对最短路径上节点的邻节点做了一些处理,从而不涉及到其他的一些节点。
故而,此优化算法在计算的节点数较传统算法大幅减少,提高了算法的速度。
本文通过实际应用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简单的验证。
7025关键词: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优化算法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jkstra Algorithm for1 / 9the Shortest PathAbstract:Dijkstra algorithm is a classic arithmetic for the shortest path.It i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that many engineerings were solved in the shortest path is use.When a shortest path between nodes is searched with Dijkstra algorithm,a lot of nodes away from lagged nodes are involved,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Dijkstra algorithm is low.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nalysis of Dijkstra algorithm.Only these nodes that the neighbor of nodes in the shortest path are processed, Therefore,the number of processed nodes is largely reduced in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and efficiency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improved.Key Words:the shortest path; Dijkstra algorithm; optimization algorithm目录---------------------------------------------------------------范文最新推荐------------------------------------------------------ 摘要1引言11.绪论21.1 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现状21.2 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意义21.3 已有Dijkstra算法存在的问题22.经典的Dijkstra算法31.2 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意义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多的应用。
Dijkstra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分别阐述传统Dijkstra算法和改进Dijkstra算法的算法思想,并在仿真实验中比较这两个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用具体数据证明改进Dijkstra算法能更好的解决当前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Dijkstra算法;最短路径;最优路径;带权图;车辆导航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家庭都拥有汽车,私家车数量的剧增,使得交通路况恶化,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各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增派交警到关键路段指挥,车辆限行政策,甚至是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措施要么收效甚微,要么成本昂贵。
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致力于新兴交通科技的研究,以应对目前严峻的交通环境。
车辆导航系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向驾驶员提供到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来引导驾驶员行驶,缩短车辆在道路上的停留时间,进而减少拥堵,改善交通情况。
2 最优路径的内涵对于车辆导航的研究,为驾驶者选择一条最好的路径是关键。
人们刚开始关注的是基于已有道路基础的从当前位置到目标地点路程最短的路径,这种路径是静态不变。
但在现实应用中,由于交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两点间路程最短并不表示出行时间最短,当最短路径拥堵时,路程长的路径可能反倒耗时短。
因此最优路径必须将实时交通流的分布状况和其他因素加入到考虑分析中,选择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更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种时间最短的路径,是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是动态的。
3 Dijkstra算法求路程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是目前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论上最完备、应用最广泛的经典算法,它可以求出带权图中指定顶点到图中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其基本思想是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产生最短路径:把图中所有顶点V分成两组:⑴S: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的集合⑵T=V-S:尚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依据起点v到T中顶点vk的最短路径,要么是从v到vk的直接路径的权值,要么是从v经S中顶点到vk的路径权值之和,将T中顶点按最短路径递增的次序加入到S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第 7期
文章编号 : 1 0 0 6 . 2 4 7 5 ( 2 0 1 4 ) 0 7 - 0 1 1 3 - 0 4
机
与Leabharlann 现代化 总第 2 2 7期
J I S U A N J I Y U X I A N D A I H U A
基 于方 向优 先 和 对 向搜 索 的改 进 D i j k s t r a 算 法
够更有 效地搜 索交通 网络 中的最短路 径 , 具有 更好 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 最 短 路 径 ;改 进 ;存储 结 构 ;方 向优 先 +对 向搜 索 ; 搜 索效 率 中图分类 号 : T P 3 0 1 .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4 7 5 . 2 0 1 4 . 0 7 . 0 2 5
唐彩红
( 山东万杰医学院 , 山东 淄博 2 5 5 2 1 3 ) 摘要 : 传统 D i j k s t r a算法在搜 索最短路 径时需要逐一遍历 网络 图 中所有顶点 , 计 算量 大, 占用存储空 间大 , 搜 索效 率很低 。 因此 , 针对 交通 网络 的空间特性和传统算 法的不足 , 改进存储 结构 , 采 用“ 方向优 先 +对向搜索” 相结合的搜 索方法, 以减 少存储 空间 , 缩 小搜 索范围 , 从 而加 快搜 索速度 , 提 高算法的搜 索效 率。 实验数据 表 明 : 与传 统算 法相 比, 改进 的算法能
T ANG Ca i - ho n g
( S h a n d o n g Wa n j i e Me d i c l a C o l l e g e , Z i b o 2 5 5 2 1 3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e p r o c e a s o f s e a r c h i n g t h e s h o  ̄ e s t p a t h ,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i j k s t r a a l g o i r t h m n e e d s t o t r a v e r s e a l l v e t r i c e s o n e b y o n e
A n I mp r o v e d Di j k s t r a 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 o n Di r e c t i o n P r i o r i t y a n d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S e a r c h
i n t h e n e t wo r k g r a p h .T h e a mo u n t o f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n d s t o r a g e s p a c e i s l a r g e ,a n d t h e s e rc a h e ic f i e n c y i s v e r y l o w. T h e r e f o r e , b a s e d o n t h e s p a t i a l c h ra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t r a f f i c n e t wo r k a n d t h e s h o t r a g e o f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a l g o it r h m ,s t o r a g e s t r u c t u r e i s i mp r o v e d , a n d 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d i r e c t i o n p r i o r i t y a n d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s e a r c h i s a d o p t e d .T h e p u r p o s e i s t o r e d u c e t h e s t o r a g e s p a c e nd a n r- a r o w s e rc a h s c o p e .As a r e s u l t ,s e a r c h s p e e d i s a c c e l e r a t e d,a n d s e a r c h e f f i c i e n c y i s r a i s e d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d a t a s h o ws t h a t : c o mp re a d wi t h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l g o i r t h m ,t h e i mp r o v e d lg a o i r t h m c a n s e rc a h mo r e e f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h o r t e s t p a t h i n a t r a n s p o t r a t i o n n e t wo r k ,a n d h a s b e t t e r p r a c t i c a l v lu a e . Ke y wo r d s:s h o r t e s t p a t h;i mp r o v e me n t ;s t o r a g e s t uc r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 p r i o it r y a n d b i d i r e c t i o n l a s e rc a h;s e rc a h e f f i c i e n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