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__中国古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增分策略01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增分策略01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1.王位世袭制(1)确立:从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高统治者以“天下为家”,以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

(2)影响: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随之建立起来;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分封制(1)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3)评价:该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3.宗法制(1)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作用: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4.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突出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独立性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等级森严: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重点深化]从周至秦政治文明的演变(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免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

易错练1因望文生义而误选《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 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1)政治上:实 (1)甲午战败, 行提倡官民上 民族危机加 戊 戌 1898 变 法 年 书言事等措施。 深。(2)民族资 (2)经济上:鼓 本主义初步发 励发展农工商 展,资产阶级 业,改革财政。 力量壮大。 (3)文化上:改 (3)康梁大力对 革科举制, 废除 维新思想进行 八股取士。 传播 (4)军事上:裁 汰旧军 是一次爱国 运动,也是 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开 创了新的时 代风气、社 会舆论和思 想观念
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 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 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 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考向例析·考力提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 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 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俄国农奴制改革; (4)明治维新; (5)戊戌变法。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复杂性: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 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 的抵抗,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 2.精神品质:在重大改革活动中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他们 在改革中体现出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值得 后人学习。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核心词: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 改”。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1956~1976年)
核心词:主要矛盾、“左”倾错误、“八字”方针 1.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1)内容:一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 未能坚持下来。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系基本建立。 ③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 个经济特区。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5.“文化大革命”浩劫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 期在低水平徘徊。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核心词:工作重心转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开放格局 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 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 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配套K12】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0讲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配套K12】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0讲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0讲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资本主义兴起时代(15~18世纪)一、新航路开辟1.五大促进因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强烈渴望。

(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2.三个有利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3.两个推动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4.四个人物、三条航路(1)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2)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3)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4)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5.五点影响(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4)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世界:人类从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1)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2)结果: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1)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2)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1.“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2.四大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考点一
理主干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 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2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 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 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达到 4.历史 了富国的目的。 影响 3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 队战斗力,为秦国的下一步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 条件。 4消极:贫富分化严重,严刑酷法,文化专制对后世有 消极影响。
考点一
理主干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2.商鞅变法的影响 (1)积极影响: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运 动。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推动了宗法分封 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 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发展。
解读 史料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如下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 励军功;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考点一
理主干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史料二
(商鞅立法)“弃灰于道者”都要处以黥刑,其理由就
是“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而实际的情况,则是 “网密而刑虐”。据刘歆说,商鞅“一日临渭而论(编者注:处 决)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设立三长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
考点二
理主干
3. 改革的影响 (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收入大大增加, 农业水利工程得以兴建,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 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 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 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还因南北互市与中外贸易不 绝,使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

【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课件

【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课件

(3)建立县制,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
限,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讲史料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史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 虽富无所芬华。 导读 的改革措施。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导读 史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国民富国强,社会安定,民风 淳朴。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练史料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2013· 江苏高考,节选)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
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面史料: 史料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 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微观上从对秦国历史发展作用的角度分析。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特点 (1)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 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
(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史记》
史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
考点一
史料二 导读
措施。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 全国划为 41 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 史料体现的是实行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
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迁。

【配套K12】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

【配套K12】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体现反帝反封建)。

3.运动中心:北京、上海(6月5日后)。

4.运动主力:学生、工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5.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上海)。

2.两个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

2.国共合作革命(1)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

(2)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北伐战争:打击北洋军阀(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汉口、九江租界。

4.失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5.失败原因:直接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和破坏革命;主要原因——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6.教训:中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1.北洋军阀统治的分期及政治特点(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阶段。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政治模块线索线索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专制主义逐步强化)(1)秦——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设立中朝,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

(4)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明——废丞相,使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设立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中央集权加强的历程县(元)——省府县(明)——省道府县(清)。

线索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线索3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

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经济模块线索线索1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五大线索(1)生产工具的改进。

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

(2)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从西汉的二牛抬扛到唐代的曲辕犁、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

(3)农作物的推广。

如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

(4)水利工程的兴修。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西北地区的坎儿井、隋朝修大运河等。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二、美国《独立宣言》 1.历史背景 (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 了理论基础。北美殖民地的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等 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主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发表:揭露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 的暴政,提出建立自给自足的独立共和国。消除了人民对 英国国王的幻想,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奋斗。 (3)和解幻想彻底破灭:1775 年,英王颁发诏书,加大对北 美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使殖民地人民和解的幻想彻底破 灭,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2.发表: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草拟 的《独立宣言》 。 3.主要内容:阐述了宣言的目的;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 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历数英 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庄严宣告北美独立。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4.体现的民主思想 (1)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 权学说,认为人生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是不可剥夺或 转让的。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 利”。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 (2)主权在民思想: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 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的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 权利而存在。 (3)人民革命权利思想:指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 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 就有权起来革命以改变或推翻它。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5.评价 (1)进步性: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马克 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成 为一代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 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 立运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局限性:宣言没有谴责奴隶制的内容;真正享有人权的 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和黑奴没 有公民权。

「精品」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品」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考情加试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权利),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义务)。

(3)分封对象:王族(姬姓贵族,是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4)作用及影响①积极作用: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扩大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影响:西周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2.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原则)。

②大宗与小宗形成相对关系。

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①(对当时)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以后)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尊祖敬宗、宗庙祠堂、族谱)。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史实:祭祀活动和占卜制)。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多角度认识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与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一
城邦制度与希腊公民
核心词:城邦、公民 1.城邦制度 (1)时间:公元前 8~前 6 世纪。 (2)含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 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3)性质:是奴隶制国家。 (4)代表:斯巴达和雅典。 (5)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三 罗马人的法律 核心词:《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
1.发展历程 (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 解释法律。 (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 一部成文法。 (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 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 的适用范围。 (4)《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 终完成。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2.基本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作用 (1)维系了罗马的统治:①稳定了社会秩序。②巩固了社 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2)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①法治思想。②法律形式 和内容。③法律制度。 (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腊公民 (1)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公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 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奴隶、妇女、外 邦移民则是非公民。 (2)城邦政体:主要有贵族制和民主制等。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二
雅典民主政治
核心词: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期 1.发展过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 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 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3)顶峰: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3讲明清时期__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3讲明清时期__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3讲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一、明朝(1368~1644年)1.中央(1)丞相制度废除: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3)选官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4)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又设六部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

2.地方(1)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地方上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二、清朝前期(1644~1840年)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1.历代强化皇权的举措及结果(1)秦: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较大,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制约。

(2)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

(4)宋: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相权再衰落。

(5)元: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有所加强。

(6)明清:彻底废除丞相一职,设置秘书或顾问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如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其中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变革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汉设“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北宋设知州、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厂卫制度。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题预测+原创设计+13年真题
[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5)大众传媒的发展。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 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国初年,中国民 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抗日战争时期 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6.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 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 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 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考点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核心词: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业救国 1.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 (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 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 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步步高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五如何应对网上阅卷课件

步步高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部分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主题五如何应对网上阅卷课件

六、卷面规范实例模板 实例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繁衍问题。春
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 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 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 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 君位安矣。”
第二部分 高考题型与解题方法
主题五 如何应对网上阅卷
一、试卷是如何扫描的
1.如果不使用规定的2B铅笔,可能识别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
2.蓝色钢笔书写后,扫描字迹较浅,若无法辨认,容易误判或不给分。
3.作图未使用规定铅笔,或下笔太轻,会造成扫描看不清楚,请慎重。
4.语言表述需简明扼要,勿超出答题区域。
材料二
据统计, 1500 年,英国人口为 300 万人, 1700 年为 500 万人,
1800 年为 850 万人, 1850 年为 1 675 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 “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 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 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五、这样做可以在高考中多拿20分! 如何规范答题、什么样的卷面才是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呢?一份工整、 清晰的答题卡,无疑会给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具体包括以下6点: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 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考点清单]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一、商鞅变法 (一)时代背景 1.时代特征(1)春秋时期⎩⎪⎨⎪⎧①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 的政策。

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

(2)战国时期⎩⎪⎨⎪⎧①李悝在魏国变法: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②吴起在楚国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奖励军功,整顿吏治。

史论要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时代潮流,打击奴隶主 旧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这与提倡顺应形势进 行改革,主张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家 思想不谋而合。

(二)措施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误区提醒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1)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2)推行秦律。

5.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评价1. 积极作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 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配套K12】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__

【配套K12】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__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一、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分配土地和人口的制度,形成了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制度。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公元前770~公元前221)1.由分裂到统一: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原则不断遭到破坏;秦灭六国,政局由分裂渐趋统一。

2.封建制度确立: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奴隶制度逐步废除,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三、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1.统一全国:相继攻灭六国,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权力,具有皇位世袭、皇权独尊的特点。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权专制。

(2)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有任期限制,彼此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颁布《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垄断教育,文化专制。

四、两汉时期的政治(公元前220~公元220)1.中央集权巩固:汉初郡国并行,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时演变为州一级行政区划。

2.君主专制强化:汉承秦制;汉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4.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学、国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

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秦之际政治10大变化(1)地方单位:封国—郡县。

(2)地方基础:血缘—地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 (2)皇权至上:皇帝大权独揽,皇位世袭制。 (3)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度,彼此分工、相互配合、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5)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高考短板突破 短板1 对史料信息提取理解不到位 例1 (2016· 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
2.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秦之际政治10大变化 (1)地方单位:封国—郡县。(2)地方基础:血缘—地域。 (3)行政特点:分权—集权。(4)官员身份:贵族—官僚。 (5)产生方式:世袭—任命。(6)选官标准:血缘—才能。 (7)任职时间:终身—任期。(8)经济来源:封邑—俸禄。 (9)高度集权:没有—实现。 (10)历史影响:造成割据—巩固统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1.由分裂到统一
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原则不断遭到破坏;秦灭六国,
政局由分裂渐趋统一。
2.封建制度确立 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奴隶制度逐步废除,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三、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1.统一全国 相继攻灭六国,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创立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权力,具有皇位世袭、皇权独尊的 特点。
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
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针对练1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 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 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模块结合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济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文化 本阶段贯通性热考问题
考向预测
原创押题 · 热点追踪
考点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
主干知识排查 一、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1.夏(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
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 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权专制。 (2)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有任期限制,彼此分权,官 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颁布《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垄断教育,文化专制。
四、两汉时期的政治(公元前220~公元220) 1.中央集权巩固 汉初郡国并行,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地 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时演变为州一级行政区划。 2.君主专制强化
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1)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分配土地和人口的制度,形成了以 周王为“天下共主”的制度。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 体”的政治结构。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 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通史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概览 总述: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 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 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解析
针对练2
《新唐书· 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 家
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 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 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汉承秦制;汉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选官制度
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4.教育制度 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学、国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
热考重点深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三个特点 一是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二是尚未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三是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小 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解析
)
短板2 史料信息解读错误
例2
(2016· 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
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
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பைடு நூலகம்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