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
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考点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及体现(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②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如下表所示:不仅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7.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①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③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题组一荒漠化的形成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52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阅读图表资料,完成1~2题。
图中各河段平均坡度表1.图中适合建设水电站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关于图中各河段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修筑梯田B.②—建立自然保护区C.③—开发水电D.④—建矿泉水厂2014年8月21日,黄河干流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
水库正常蓄水位1 076米,淹没土地13.82万亩,淹没区需要迁移人口5 425人。
下图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置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三峡水利工程相比,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突出作用是()A.航运B.防洪C.防凌D.发电4.关于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库蓄水可能使库尾的胡杨岛部分淹没B.水库蓄水有利于改善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环境C.库区占用耕地,并产生移民安置问题D.水库建成后使黄河下游泥沙含量增大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
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回答5~6题。
5.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落差大,多曲流6.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 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读图,回答7~8题。
7.瓜迪亚纳河流域所建水利工程的核心效益是()A.发电B.防洪C.航运D.灌溉8.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入海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B.入海水量增加,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好转C.河口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D.河口地区航运受到威胁读图,回答9~10题。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53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我省某地农业以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农家乐(农户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为主,形成了下图所示经济模式。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2.发展该农业经济模式的目的是()A.促进商品粮生产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D.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某地的三个农业地带,下表为各带主要土地利用所占比重统计(%)。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可能位于()A.内蒙古、陕西B.吉林、宁夏C.广西、浙江D.山东、四川4.影响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交通C.地形D.气候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5~6题。
5.M省区可能为()A.四川B.安徽C.黑龙江D.内蒙古6.宁夏盐碱地面积大的原因为()①耕地总面积较大②地势低洼③降水量小,蒸发旺盛④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⑤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两地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的等高线一定比乙地密集B.甲地的等高线一定比乙地稀疏C.甲地的海拔数值一定比乙地大D.甲地的海拔数值一定比乙地小8.该地最适宜的农业布局模式是()A.水产养殖业B.水稻种植业C.基塘农业D.立体农业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分析表中信息,回答9~10题。
9.A.松嫩平原B.黄淮海平原C.鄱阳湖平原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1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A.低温、冻害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D.光照、风沙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
完整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讲义湘教版必修1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2地琛也.绎待丽及菇忙理甘*日卅瓦二的齐问、比例尺.常爪圈價和订记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地球仪(1)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_____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 2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 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②纬线特点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知识整合知识回顾理清救财必修1第一醴地球9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曲刑良示]1地珠的形状和丈小鬥|厅下兴平坤拜:b 357千末亦逋屮輕:h :j ;H rx(4) 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北楼/?Z- -A \ A/ JX图示A V iA iJt _ 進 H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分布规律的度数愈向西愈大的度数愈向南愈大20° W 0°〜160°E 为东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划分半球160° E 〜180°〜20°W 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特殊经纬度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方法技巧■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 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⑵ 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10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3~4题。
3.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下图为北京某年7~8月850 hPa等压面高度和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1 460米处某点P,在①~④四个不同时刻的气压或空气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B.②时刻,P点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C.③时刻过后,P点的气压将继续下降D.④时刻之前,P点空气一直持续上升6.关于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地区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变化曲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B.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C.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D.降水在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7.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A.一直降低B.一直增大C.维持稳定D.波动上升8.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活动减弱B.水资源供应充足C.暴雨频率增加D.雪灾频率降低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ppt课件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结 构
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
特 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征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
条 稳定的太阳光照
件
自 适宜的温度
身 条 件
适合生物的大气 存在液态水
解题探究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解析答案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0
知识整合
11
地球的普通性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运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动 特 征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解题探究
1.(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图判断,组成该山体
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D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图示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 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5150 内 核
6370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壳 由坚硬岩石组成
软流层 上地幔
地球的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 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第16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考点一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
3.分类4.(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传统阶段过渡阶段多样化阶段↓ ↓ ↓ 深度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矿产资源一定是自然资源,但能源不一定是自然资源。
答案正确。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一定是自然资源。
但有些能源,如非矿产性能源(汽油、电等)就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布具有平衡性,但不具有规律性。
答案不正确。
由于各种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差异明显,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规律,如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受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的影响,其分布符合区域分异规律。
虽然分布不平衡,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不正确。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不断更新、循环使用。
但开发利用的速度和强度若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发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枯竭,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4.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下,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范畴是发展变化的。
答案正确。
常规能源是指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目前阶段,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均属常规能源。
新能源是指未大规模利用的,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但随着不断地利用推广,新能源最终会成为常规能源。
题组一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2022年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1.A 2.B解析第1题,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且“冬季高于夏季”,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28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上图的图名为()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6.该示意图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8.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9~10题。
9.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面径流10.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辐射更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下图是“某研究所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12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示意2015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C.②地比④地的云量多D.③④两地风向偏南2.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4.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地区5日18时气压形势,图中天气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东南向西北移动。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气压形势下()A.甲地吹偏西风,气温较低B.乙地处背风坡,风速较大C.丙地处迎风坡,云系较厚D.丁地吹偏北风,降水较多6.6日20时,甲地可能经历()A.阴雨转晴天B.晴暖有大风C.梅雨潮湿天D.大风间暴雨读“天气系统图”,完成7~8题。
7.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B中()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8.图B所示天气系统()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低气压的两条槽线。
读图完成9~10题。
9.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A.①B.②C.③D.④10.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A.晴暖天气B.台风C.连绵阴雨D.寒潮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AO为冷锋B.BO为暖锋C.AO、BO都是暖锋D.AO、BO都是冷锋12.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双选)() 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3.阅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hPa)”,分析回答问题。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29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阔叶林2.形成图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纬度、水文B.地形、气候C.海陆位置、地形D.水文、土壤下图为“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号与各要素对应正确的是()A.①—蒸发量B.②—降水量C.③—植物生长量D.④—气温4.影响②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热量B.水分C.植被D.土壤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高地形B.高洋流C.低地形D.低洋流6.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示可知()A.叶面积指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B.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的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的变化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120°E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幅度最大8.影响N地较周边地区叶面积指数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地势C.热量D.土壤下图为“非洲和欧洲大陆沿某条经线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P、Q处的自然带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冰原带B.热带草原带、苔原带C.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D.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10.关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各纬度间无差异B.自然环境纬度地带性分异现象大陆东西岸相同C.自然环境垂直分异现象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似D.形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了下面的甲、乙两图。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7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的设计、组织、 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 农业园区构造示意图〞,读图答复5~6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5.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源——工业开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开展)。②开展科技,加速科 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构造,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 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开展循环经济)。③加强根底设施建立,加快 产业构造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④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农业,大力推 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开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⑥开展教育,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立,防治各种环境 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年份
等级比例/% 1~3级 4级 5级
6级 总面积(平方千米)
1985
0 9.26 52.13 38.61
11 172
1997
0
0 48.3 51.7
10 793
材料二 2021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 规划?,重点规划建立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 业园。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4.“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C )
A.酸雨蔓延
B.水污染严重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3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点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田纳西河各自然环境要素影响及开发方向(1)流域开发的目标 ①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
②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③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修建水坝。
(3)效果①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②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1)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开发核心。
(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6)重视环境保护。
题组一 流域开发的背景和方式(2012·大纲全国文综)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
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 .1970~1976年B .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2.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答案 1.A 2.B 3.B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切入点在于正确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1题,图中河流年净径流量曲线与年净输沙量曲线吻合度最高的时期出现在1970~1976年间。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1讲
森林和湿地的的开发与保护考点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1.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①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图示说明如下:2.森林的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很容易遭到破坏。
三、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1.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
2.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3.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于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4.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四、雨林破坏的原因五、雨林的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题组一森林的生态功能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
读表完成1~2题。
1.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A.①② B.②⑤C.③④ D.③⑤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月均温差值为林地气温与裸地气温的差值,由表得知该地冬季林地气温大于裸地气温,应为北半球。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6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点一西气东输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自然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经济背景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需。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需。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③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方法技巧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调配的结果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 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
最近距离大约为( A )
A.0.52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解析
B.1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
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 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的宇宙环境中 。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 ”探 测器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5°N,81°W)成功发射。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7~9题。 质量 体积
赤道面与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黄面之
行星 地球 火星
示意图”,完成3~4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B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4.“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D )
A.银河系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解析 液态水存在的前提是地球上有水,水处于液态表明地球必须有 适宜的温度条件(0~100℃),而适宜的温度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昼夜 更替周期适中有关。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9.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
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双
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要比②行星少;其他两个行星也存在强烈的地震和火
山活动。
解析答案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
A.自转方向都一致
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
B.公转方向都一致
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解析答案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识整合
纵波(P)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同轴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震波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行星地球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整合
彗星
恒星
流星体
天体
天体的判断依据
星云
卫星 行星 ①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②须是宇宙间的物质
③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其它恒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 月球
地球
方法技巧
解题探究
1.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
月球体积、质量较小,重力弱,表层无大气,高真空,故①④
正确。月球表面无大气,面向太阳一面温度高,强辐射,背向太阳一 面则相反,故②③错。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1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
原因是二者的( A )
A.质量差异 C.自转差异 解析 B.形状差异 D.公转差异
解析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的质量、体积及与日平均距离和
地球的很相似。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8.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
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关系密切的是(双选)( AD )
A.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解题探究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 基本条件之一是( A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 地球与图中其他两行星相比,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D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解析 由于行星不发光也不发热,其上的光照只能来自恒星。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B.变为炽热的“火球” D.体积将会变小 解析 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
阳辐射,如果地球在 H 行星 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
遥远,地球会变成 “ 冰球 ” 。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地 球 上 存 在 生 命 物 质 的 几 个 自 身 条 件 中 , 此 图 反 映 出 来 的 是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6
7
8
9 10
10.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火星 。按结构特征,它 金星 ,D表示__________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
类地 行星。 们都属于________
解析 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 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 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 性、共面性、近圆性。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6. 下列关于 “ 太阳系中迄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的条件,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图示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
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解析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
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回答2~3题。
2.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
为准确的是( D )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深,东西浅
D.西深东浅
车——“嫦娥四号”。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
着陆。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B )
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
C.流星体
解析
D.地球卫星
当“嫦娥四号”成功飞抵深空,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到达
宇宙空间,成为了天体。
解析答案
2.(2013· 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西 向_____ 东 ,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 逆 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 近圆 性和共面 呈____ _____性。 解析 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
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 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 性、共面性、近圆性。
生物圈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解题探究
1.(2011· 大纲全国文综)读图判断,组成该山体
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D ) A.地表 C.地壳下部 解析 B.地壳上部 D.地幔
横波(S)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速度/km•s-1
0 33 3 6 9 12
15
地 壳
地 面
1000
2000
横波
地 纵波 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 2900 度 3000 /km
4000 5000 5150 6000 6371
外 核 内 核 地 心
A.太阳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