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讲义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最新【步步高】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讲义-湘教版必修1资料

最新【步步高】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讲义-湘教版必修1资料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D.④位于北温带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读图知④地符合条件要求。

第2题,读图知:①地经度为110°E,位于东半球;②地纬度为40°,位于中纬度;③地位于赤道;④地纬度为30°N,位于北温带。

3.(2012·福建文综改编)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答案 B解析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两地纬度相差23°,则M地的纬度为67°N。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一单元 第1讲地球与地图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一单元 第1讲地球与地图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一单元第1讲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地点位于图中主峰对跖点附近的是( )A.(18°S,76°40′W) B.(18°S,103°20′E)C.(18°N,76°40′W) D.(18°N,103°20′W)2.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A.728人/平方千米 B.650人/平方千米C.510人/平方千米 D.255人/平方千米3.下列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B.河流流程短,流速急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地势西高东低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5.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A.从乙到丙 B.从丁到乙C.从戊到甲 D.从丁到戊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6~8题。

6.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A.70 m,50 m B.140 m,100 mC.140 m,150 m D.700 m,150 m7.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9~11题。

9.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10.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11.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Y和A的数值可能是( )A.600 550 B.600 450C.400 550 D.400 450(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2~13题。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 区域地理 第一章21讲

高中地理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电子书 区域地理 第一章21讲

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21讲地球与地图课时1 地球与地图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强化专练1.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一直向东北走答案 C考点二地图强化专练2.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计划蓄水位可达海拔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B.a、b、c、d四个居民点中,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三地将被水淹没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答案(1)D (2)B命题视角一比例尺的应用(2008·全国文综Ⅱ)读下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 D(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km2 B.0.5km2 C.5km2 D.50km2答案 A变式演练1.北京大致位于115.4°E~117.4°E,39.5°N~41.1°N。

2008年在这里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2)若在一张1.1×1.1平方米的绘图纸上绘制尽可能详细的北京地图,应选择的比例尺是()A.1∶200 000 B.1∶100 000C.二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20千米答案(1)D (2)A命题视角二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与应用(2008·宁夏文综)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地形 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说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 向外降低
盆地 洼地
闭合曲 线外高
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内侧,坡度 向内降低
课堂教学
18
山脊
等高线 凸向低

山谷
等高线 凸向高

鞍部
一对山 脊等高 线组成
课堂教学
从山顶 到山麓 凸出的 高耸部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课堂教学
10
2.经纬网与面积大小、比例尺大小的关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 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千米。只要 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 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 差,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根据以上 原理,相同经(纬)度且跨纬(经)度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 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一般来说,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
8
方 有经纬网:经线表示 南北 ,纬线表示 东__西__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
_北__方__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
图例:符号如“ ”表示国界
注记:数字和文字
课堂教学
9
规律总结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3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学案 湘教版必修3

第2讲 区域经济联系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答案 1.B 2.A 3.C解析第1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区;四川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第2题,四川是东部地区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使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减少,同时省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优化四川的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但不可能因此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服装产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3题,未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分工明确,东部主要为研发、销售基地,中西部则为加工生产基地,多集聚布局,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增强。

微专题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南水北调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能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西部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2)资源的合理调配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1)积极意义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课件 湘教版必修1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 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定【对称点位置】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B(40°S,20°W)
解析 结合对非洲大陆经纬网记忆
“脑图”,根据乍得湖所在 图示位置,从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地理事 答案
物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说明。
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 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 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 四个国家。
解析答案
2.(2014· 广东文综)右图为根据统计资料
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
解析答案
地理位置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
答 题 模 板
纬度位置:包括南北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地处内陆还是沿海,位于大洲的何种方位, 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处于交通线的何种 位置
题组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距离
3.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 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 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一架 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 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 可能为( C ) A.66.5°N B.60°N C.53°N 解析 50°N附近,根据经线圈上每隔纬度1°距离约为111千 D.40°该机场位于 N 米,那么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 该飞机最多飞过纬度6°,即位置可能为44°N到56°N之间。
分布规律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名师课件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名师课件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重工业为主
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 比较发达
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 是重要商品粮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较快 比较发达,内河航运相对发达
对外开放
开放程度相对落后
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
西部大开发
范围: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丰富 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意义:
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 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区 差异
时间 变化
传统农业区域 工业区域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发展前期
工业化时期
城市化时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 产业转移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
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 请列举两项。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方便城内地域联系;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少 地质灾害。(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
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该地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区域发展的中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在区域发展的晚期,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学

【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学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1.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

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

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 A .自然天体 B .人造天体 C .流星体 D .地球卫星答案 B解析 当“嫦娥四号”成功飞抵深空,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到达宇宙空间,成为天体。

2.(2013·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 A .0.52天文单位 B .1天文单位 C .1.52天文单位 D .2.52天文单位答案 A解析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火星是邻近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D.④位于北温带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读图知④地符合条件要求。

第2题,读图知:①地经度为110°E,位于东半球;②地纬度为40°,位于中纬度;③地位于赤道;④地纬度为30°N,位于北温带。

3.(2012·福建文综改编)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答案 B解析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两地纬度相差23°,则M地的纬度为67°N。

考点二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A在B的西北方向;D在C的正东方向;E在D的正南方向;E在C的东南方向。

点拨:(1)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判定东西方向,取小于180°的劣弧方向。

(2)图2中C、E两点是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可以先借助辅助点D确定。

2.定“距离”图1中各点间的距离:AF≈1_110_km;BF≈1_110×cos_30°km。

点拨:(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3.定“范围”图3和图4,4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点拨:(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甲到乙的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丁到丙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点拨: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如下图6所示。

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

如图7所示。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经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在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在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后向西南(如图8,思考:南半球图该怎么画?);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如图9,思考:南半球图该怎么画?);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若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讨论。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图5中的两段劣弧。

5.定“对称点位置”(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同,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经纬网对称点的类型赤道对称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地轴对称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

地心对称点(也叫对跖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题组一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1.(2011·上海地理)读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答案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

解析结合对非洲大陆经纬网记忆“脑图”,根据乍得湖所在图示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说明。

2.(2014·广东文综)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我国1980年~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

答题模板地理位置的描述描述角度包含内容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热量带海陆位置地处内陆还是沿海,濒临的海洋相对位置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位于大洲的哪个方位,处于交通线的哪个位置题组二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距离3.(2015·全国文综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C.53°N D.40°N答案 C解析该机场位于50°N附近,根据经线圈上每隔纬度1°距离约为111千米,那么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最多飞过纬度6°,即位置可能为44°N到56°N之间。

4.读“世界某区域地图”,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A.300千米B.2 000千米C.500千米D.1 110千米答案 D解析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等于经线上相隔10个纬度的长度,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1°,实地距离约为111千米,故甲山脉的长度约为10×111千米=1 110千米。

考点三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1)一般类型: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定南北方向,纬线定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1.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2.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1)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题组一地图上的比例尺1.(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答案 A解析为更直观地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

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了。

题组二地图上的方向与比例尺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2~3题。

2.图甲中河流河口位于图乙中河流河口位置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3.与图乙比较,有关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答案 2.B 3.C解析第2题,根据两图的地理位置,甲图密西西比河河口位于(89°W,30°N)附近;乙图尼罗河河口位于(31°E,31°N)附近,故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