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城县高三年级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2016.03.2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计48分)1.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君主专制导致君主无能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2.“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三司分权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能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3.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失去选官用人权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4.《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A.皇权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5.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7.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商品经济发展,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收入重要来源
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西学东渐,民主思想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8.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9.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认为,根据《万国公法》,“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决无可以夺人与甘夺于人之理”。这说明
A.郑观应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先进知识分子关注近代外交常识
C.早期维新派还带有自大的思想D.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主旋律10.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B.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11.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中共二大的分析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提出了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2.1938年,某实业家奉当局命令,将汉口的部分工厂迁至陕西宝鸡,“圈地四百余亩,迁去纱锭两万枚,布机四百台,粉机约合出粉三千包……筹备经年,始获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业家经营纺织和面粉产业B.日本加强了侵华战争内地攻势
C.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严重排挤D.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破坏
1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B.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4.右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
15.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应该取消个体户”,“将物价权力收到省一级政府中”,政界出现了“经济特区发展过快,权力下放过多”的质疑声音。这些言论
A.有利于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过热和混乱现象
B.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阻力和挑战
C.说明政府应该减小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指出了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6.……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 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17.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宗教改革的原因D.启蒙运动的原因
18.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9.“到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发现,他们已经不再是占社会一小部分的群体,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正在兴起的社会的选民,只是还没有被目前的选举制度所容纳,他们必须干预国家政治,因为政治总是干预他们。”这一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产生这一认识充分说明
A.革命后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B.光荣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C.社会经济活动是阶级关系变革的前提
D.工业革命是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