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5.无言之美》研讨课件_14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优质课件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优质课件

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请你选择本
书中的一篇课文,进行欣赏。
15 无言之美
朱光潜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导入新课
A.诗人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 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 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水 天交接之处。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 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从四种艺术入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
法。 ( 1 )将相片和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无言 之美; ( 2 )举《论语》、陶渊明《时运》、李白《怨 情》等,以文学作品的含蕴之美论证无言之美; ( 3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 4 )举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例子,从雕 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 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 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 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①“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作 为以言达意的文学,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②作者认为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 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因此文学依然有 “美”的境界。
15 无言之美
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 2. 学习举例论证作品的“无言之 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重点)
作者名片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桐城人。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课件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课件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 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音乐讲究“无声胜有声”,美 术也有“无言之美”,文学作品更有“言不能尽意, 更不必尽意”的道理
第三部分:总结说出来的越少留着的阅读,引起的 美感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吧。 艾 青
合作探究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 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 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达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 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是决不是意可以言答的,因为 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穷的。 以言答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课堂小结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 “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 以诗歌为探可取之处究中心,深刻挖掘了中国古典 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 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其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 例论证。 意象这一美的本体非物,而是物的形象,它由物在既定主 观条件下反映于人的意识,它是主观情调作用于客观景象, 是一种心灵的映射。因此,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 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联 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老 子•第十一》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 牖,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背景链接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体系涉及美、 艺术作品、审美经验和审美人生等基 本问题。本文选取了朱先生围绕这些 问题所写的一些句段。言有尽面意无 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 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 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 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 所谓无言之美。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本探究
8.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 ”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
(2)“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 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
(3)“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文本探究
9.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为证明“言不必完全 达意”“无言之美”,作者分别列举了 绘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具体的实例, 然后从中进行分析,有力地证明了自己 的观点。
文本探究
9.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对比论证。第3自然段把“言”和 “意”进行比较,第8自然段把相片和 图画进行比较,第10自然段将流露和含 蓄进行比较,这些都是为证明“无言之 美”服务的。
文本探究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无言”的话 题,接着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 的分析理解;
文本探究
2.请找出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认真阅读,用一句话 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 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 ,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 物,只能得其近似。
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 尽意”。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以言达意”比作“用断续的虚线画实 物”,说明了“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
文本探究
4.作者对文学的是怎样定义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
5.第4自然段文字论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论述了文学作品是“以言 达意”的一种美术,只有“以言达意” 才会引起美感。这一段为下面阐述文学 尽善尽美的条件,以及表明作者的观点 做了铺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共28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共28张PPT)

⑩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 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 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 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 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 无言之美的滋味。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 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 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大概喜欢音乐的人都尝过此中滋味。
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包 含的意境却极其宽广。如“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 字,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 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 悲凉雄壮的美感。如果作者要描写 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 怕万言难尽,这正意味着作者将它 们寓于无言之中,这就是文学中深 蕴的无言之美。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言”具体指什么? • 如何正确理解“无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谈谈学习本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用眼睛能看到美的风景, 用心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课后作业:欣赏《游园不值》中的 无言之美。
要求:150字左右。
附: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⑦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阅读提示2.怎
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希求的”?)
⑧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 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 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 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 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 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 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 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 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 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 比相片美得多。(阅读提示3: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5.无言之美》研讨课件_4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5.无言之美》研讨课件_4
《无言之美》
——朱光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拓展延伸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 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 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 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 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 是一种“无言之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梅圣俞
作者通过“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为例,论述了文 学作品言不尽意,也不必尽 意的观点。请你仿照作者的 方法,选择一句你熟悉的诗 句进行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辛弃 疾)
《绝句》(杜甫)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归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 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 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 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 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 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5.无言之美》研讨课教案_1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阅读  15.无言之美》研讨课教案_19

此中有真美,细辨不忘言——《无言之美》教学设计2019年3月29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构、运用文艺类论述文的解读策略2、落实审美体验,增加审美知识,提升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核心概念“无言之美”以及重要概念“言”与“意”的内涵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拓展迁移,体验审美读出自己,思辩质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欣赏我们刚刚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知道了所谓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所谓的体会意境的过程就是审美。

请你欣赏其中一幅,根据画面、结合题目,说说你感受到的美。

二、理解概念:1、这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这类文章我们阅读时往往需要达成理解概念、理清关系、迁移运用、批判质疑这四个目标。

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目标——理清概念。

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接下来请大家抓住核心概念,找出表明观点的词语、句子,概括段意。

学生交流,找出关键句或概括段意。

2、连读划线句子,把一大片读成一条线,把一整篇读成一小段!示例:从美术的角度研究,我们能明了无言之美。

言可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意的,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语言和意象都要尽善尽美,和自然逼真,但言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意思表达尽了。

照相虽然比绘画和自然逼真,但图画更能引起我们的美感,所以图画里的无言之美就是选择之美,文学作品中的无言之美就是不尽之意;音乐的无言之美就是无声之美;雕塑的无言之美是含蓄不露。

所以,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深越真切!方法指津:抓住关键词,连缀关键句,把一大片读成一条线,把一整篇读成一小段。

概括要有整体观念!三、理清思路1、虽说屏幕上的文字可谓言之有理,但表明观点还有言之有据,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练习,来研究一下作者严密的论证。

这是文章阐述古诗中的无言之美的内容,请大家把7句诗还原到课文中去。

在诗词中,这样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譬如 A B ,本来没有表现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

第15课《无言之美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 2)补充音乐素材。
• 播放一段“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干无声”的音乐,引 导学生感受“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快的景象”,如 《琵琶行》的琵琶曲落音。
• 预设:音乐的无言之美,“无声胜有声”。
3)补充雕塑素材。
• 展示希腊著名雕塑家罗丹作品《拉奥孔》的图片,引导学生品味其“ 含蓄不露”的美感,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极刑之下可能的狰狞表情, 并与作品的隐忍表达作对比,辅之以对希腊审美精神“高贵的单纯与 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语)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含蓄不露”的审美 品位。理解“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
•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 而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人的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 化活动。
• “美术”这一专业术语来自法国,朱光潜先生曾在法国留学,受法国美学思想影 响较大。《诗论》就是他用西方美学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歌,寻求中国古典诗歌规 律的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翻 译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 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朱光潜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 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 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 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 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 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究无言的意蕴。其中的“美术”是什么意思?请结 合文中注释解说。 • (2)在第3-6段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什么?
理解文中核心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 (1)在第2段中,作者说要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无言的意蕴。其 中的“美术”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中注释解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1张PPT)

资料链接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 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在这 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 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拓展延伸
朱氏语录
1.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 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2.消遣就是娱乐,无可消遣当然就是苦闷。世间喜欢消遣的人,无 论他们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强旺生命力。
3.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 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 证。
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 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 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让应考画 家以 “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 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 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无言之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2023/4/27
1
情境导入
A.诗人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 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浩 浩荡荡的江水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 无言之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 无言之美(课件)
能。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 了他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悲苦。李白 的《怨情》,在“怨”中饱含了对离人 无穷的思念和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爱。
分别概括在绘画、文学、音乐、雕塑这四种艺术形式中 “无言之美”的含义。
艺术形式
无言之美
图画 图画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
文学 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
音乐
此时无声胜有声
雕塑 含蓄不露
作者名片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当 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他的《谈文学》《谈美》 等,深入浅出,内容详尽,文笔流畅,对提高青 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代表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 《谈美》等。
字词学习
意蕴( yùn ) 缥缈( miǎo) 譬如( pì )
2.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文章开头首先用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对
话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 关系的分析理解。接着文章举例阐述文学作 品追求言不尽意,音乐讲究无声胜有声,雕 塑注重含蓄不露。最后,得出结论:美在于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结构使文章论 证思路更清晰。
拓留展白延伸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 相应的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 后来又渗透到文学、音乐、书法上。“留 白”即所谓的“计白当黑”“以无为有”。 “留白”是“无”的表现,给予观赏者以 遐想和发挥的空间。哲理中“道以无为大, 大而无所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
我同意。古希望腊哲学赫拉克利特说:“艺术模仿自 然。”艺术就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它要“和自然逼真”, 所以“不能说谎”,它要按照自然本来的样子来表现,不 违背自然,要将对自然万物所生发的感情、感悟恰如其分 地表现出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ppt

2021年统编版下册
25
9.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 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本段 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列举众多名家古诗词, 引用他们的经典作品,论述文学作品言不必尽意 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2021年统编版下册
26
10.为什么音乐也讲究“无言之美”?(对应教材第82
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抒发
一个孤独女子的幽怨之情。
2021年统编版下册
24
8.第⑨段是如何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 的道理的?
【答案】第⑨段分析文学作品言不必尽意时,引用《论 语》,陶渊明、钱起、陈子昂、李白、杜工部等人的诗词, 内容详尽,说服力强。论证、归纳了美学观点:文学上我 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写作时不必要浪费太多笔 墨,可以简单含蓄,形象生动,文学作品在欣赏者的头脑 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
6
晚年风趣
朱光潜先生晚年时,经常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静
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学生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
后面,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
同学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坏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
掉了。后来同学们才知道,老人家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那位写过
鸿篇巨制,至今仍对中国美学有深切的影响力的朱光潜!他合璧中
2021年统编版下册
33
2.【难点探究】课文是怎样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地展开论证的?
【答案】首先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接着作者 从言与意的关系出发,反面论证文学艺术不能也不必做到言完达 意。再接着具体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无言之美”。以美术、文学、 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 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从正面论述“无言” 比“言尽”更能表现美,最后归纳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 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9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9张PPT)

所以许多诗人以为“爱情”两个字本身就太滥太寻常太乏味,不能拿来写照男女间神圣深挚的情绪。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这首短诗描写爱情上无言之美的势力,可谓透辟已极了。
意蕴(yù n)
缥缈(piāomiǎo)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
15 无言之美
朱光潜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其实何只爱情?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悲笳(jiā) 寥寥(liǎoliao) 心旷神怡(yí)
如:广告设计、美容美发造型、楼房装饰、科技展品风格、门面门楣招牌等
这首短诗描写爱情上无言之美的势力,可谓透辟已极了。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3 理解艺术中“无言之美”
2、我们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2、《无言之美》论述的主题---问题,从几个方面论述?
从美术、摄影的选择,文学作品的意 蕴美,音乐中的无声之美,
雕刻中的含蓄之美等角度进行论述。
意蕴(yùn)
缥缈(piāomiǎo)
铢( zhū)两悉称(chèn)
譬如(pì) 涕(tī)下 颦( pín) 暖暖(nuǎn)
悲笳(jiā)
寥寥(liǎoliao) 心旷神怡(yí)
1、本文论证的思路是什么?
英国诗人布莱克(Blake)有一首诗叫做《爱情之秘》 (Love’s Secret)里面说: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爱情是水远不可以告诉的,
因为她像微风一样,
不做声不做气的吹着。
(二)我曾经把我的爱情告诉而又告诉,
我把一切都披肝沥胆地告诉爱人了,
打着寒颤,耸头发地告诉,
然而她终于离我去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新人教版 (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新人教版 (1)

细读精思、合作探究
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 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 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 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 美。
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 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 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 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 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 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理清脉络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 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 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 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 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 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 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③为了论 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 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个尽善尽美的条件, 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 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 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 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 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 能达到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雕刻作品断臂的维纳斯。 《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生活中的“无言之美” 。 ……
作业
再读《给青年的十
二封信》 。
1、“言”是什么? 明确:文中指各种 艺术的特殊的表现形 式。
2、“无言”是什么?
(第8段“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 选择。”)
(第9段“尤其是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 见。”)
(第10段“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致无声。”) (11段,“所谓无言,不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 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 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 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 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 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蓄不露。”)
概括的说,“无言”指图画的选择,诗歌中的 言不尽意,音乐中的无声,雕塑的含 蓄不露。
“无言”为什么美?
论点:说出来的越少, 留着不说的越多, 所引起的美感就越 大越深越真切。
小组活动
找出文中实例,体 会其与 “无言之美” 的关系。
感受“无言之美”
如何感受?
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 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 注其中的“空白”,去感受 作品的无言之美。
无言之美
朱光潜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
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
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 《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 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 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 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 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 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 等。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 此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 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 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1、无言是什么? 2、无言为什么是美的? 3、我们该怎么样去感受无言
之美?
“无言” 为什么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