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合集下载

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历 史 背 景
中国先迚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把它当做单纯的 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 ,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 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历 史 马背 克 思景
思 想 运 动 ——
五四运动时,是杭州学生运动领袖。后与同学 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浙江新潮》 ,以战斗的姿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和虚伪的封建 礼教迚行猛烈的抨击,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 浙江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1935 年 6 月,联共中央派俞秀松等 25 人迚新 疆,做督办盛世才的统战工作。“力主以 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 发展新疆文化,并为此成立 民族文化促迚会。
浙籍先迚分子的表现
1、促迚马克思主义与工人农民运动相结合的特殊贡献。 指出生在浙江而 在五四运动以后 形成的先迚分子 群体。 2、对建党的特殊贡献。
3、通过传播媒体来扩大影响力。
4、通过学校来培养人才传播思想。
1、促迚马克思主义与工人农民 运动相结合的特殊贡献。
浙江“印公会”和“衙前农民协会” 两个工农组织的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与 工人农民运动初步相结合的产物。
组内成员:何婉依(组长)、赵丽、蔡云婷、李艳、张凯丽、付丽 ppt制作、发言人:何婉依
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小组讨论现场
1、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夕,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 时期,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 2、要求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先迚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 中走出来,再次在心里燃气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 孕育之中。
4、通过学校来培养人才传播思想。

邵飘萍为传播马列讴歌革命而献身

邵飘萍为传播马列讴歌革命而献身

邵飘萍为传播马列讴歌革命而献身今年3月10日,浙江卫视《先驱》摄制组一行7人,来东阳拍摄有关邵飘萍烈士的资料片,并向我们提出邵飘萍第二次赴日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邵飘萍支持帮助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情况等9个采访话题。

当时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未能作出满意的答复,事后总是感到很内疚。

经细读《邵飘萍传略》等著作和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到紫溪村等地采访后,进一步加深了对邵飘萍传播马列、讴歌革命,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重要贡献的了解。

值此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特撰写此文,以纪念邵飘萍烈士。

邵飘萍于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积极宣传爱国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为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已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有所记载。

但是,邵飘萍于1920年4月和8月,先后出版《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这两本专著,客观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新成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贡献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却没有提及。

以当时中国情况看,虽然早有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和译著发表,但以撰写、出版专著而论,邵飘萍算得上第一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爱国反帝的五四运动中,邵飘萍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大造革命舆论,有力地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不愧是“五四运动的发难人”。

1919年8月,军阀当局以“扰乱京师治安”、“侮辱政府”罪通缉邵飘萍,查封了京报社。

是年冬,邵飘萍为避军警追捕再次东渡日本。

在日期间,受聘于朝日新闻社,出任中国问题顾问。

邵飘萍乘报务之隙,寻购马列著作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潜心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认定中国革命要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为向国人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指出改造中国的方向道路,邵飘萍昼夜不停地赶撰《新俄国之研究》、《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等著作。

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功能

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功能

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功能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华大地传播,而先进知识分子首先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利用各种方式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进入中国。

一、五四前先进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动向五四运动之前,支配先进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观,社会契约论,民主、平等、自由等抽象理念,构成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基本要素。

这样的世界观曾经引导知识分子投身中国社会的改造,具有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意义。

随着进步思想的向前推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观的缺陷日益展露,它的一套理念被活生生的现实所摧垮,难以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1911年中国迎来了一场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伟大革命,以中华民国的新政治揭开了与世界近代化潮流相接轨的扉页。

然而,辛亥革命播下的种子并没有获得生长的土壤,曾经对西方民主共和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很快就因为民国初年糟糕的现实而陷入失望和迷茫的困境。

鸦片战争以来,探索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一步步从“天朝帝国”的思想束缚中走出来,将眼光转向世界,努力从西方近代思想武库中寻找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

但是,当中国人沿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拥有了“坚船利炮”,引进了内阁、政党、宪政等一整套政制,宣传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社会面貌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观。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皇帝换为总统,王朝变成民国,奴仆改称人民,可社会依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继续沉沦。

这究竟是为什么?五四运动之前,迷茫中的知识分子百思不得其解。

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总是与先进思潮相连,知识分子扮演着先进思想担当者的角色。

在先进思潮的嬗变中,先进知识分子不断进行着反省。

首先是参照模式的反省。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最早吸引了知识分子的眼球,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日本参照模式的临摹。

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14页PPT文档

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14页PPT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从此,革命的红船便扬帆启程,浙江嘉兴, 便成为党的诞生地。
三、 马克思主义对浙江的意义
挥生能能种
如 此 巨 大 的 作 用 。
如 此 巨 大 的 影 响 , 对 改 变 世 界 面 貌 发
像 马 克 思 主 义 那 样 对 人 类 历 史 进 程 产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相 媲 美 , 没 有 一 种 理 论
邵飘萍编著的《新俄国之研究》 于1920年8月同时在上海和日本大阪出 版,这是浙江籍人士对传播马克思主 义和宣传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杰出贡 献。
浙江籍先进知识分子俞秀松在上 海最早深入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展工人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 浙江儿女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中国最早的青年团诞生,书记是俞秀松,参 加的有浙江籍青年叶天底、庄文恭、谢文锦、王 一飞、梁柏台、汪寿华、王会悟等。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 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50
陶 堰 邵邵 家力 人子
( ) , 浙 江 绍 兴
1882-1967
Ø
邵力子(1882-1967),主 编的《民国日报》的《觉悟》 副刊,沈定一、李汉俊等主办 的《星期评论》也是宣传马克 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很大的 报刊。
邵飘萍
于1920年8月在日本大阪出版了《新俄国之研 究》。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欢呼社会主义苏俄的 诞生,对新生的苏俄进行了比较全面观察和研究, 是当时最详尽介绍苏俄的专著
俞秀松
《 浙 江
新 潮 》
《浙江新潮》,以战 斗的姿态对黑暗的社会 制度和虚伪的封建礼教 进行猛烈的抨击,并宣 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浙 江新文化、新思想的一 面旗帜。

五四运动前浙江籍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前浙江籍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前浙江籍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作者:朱赛晶邱永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朱赛晶,邱永新(嘉兴学院,浙江嘉兴 314200)摘要:中国大规模留日学潮始于甲午战争后的1896年。

“五四”运动前,社会主义运动在日本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在日的广大留学生深受影响。

浙江是留日大省,浙江籍学生周恩来、陈望道等在日本留学时思想上逐步转为马克思主义者;部分浙江籍报纸杂志印刷刊登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论著。

另外,以朱执信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宣传。

关键词:浙江籍留日学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图分类号:A81;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027-02一、引言史界一般认为,中国学生正式赴日留学始于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裕庚招募13名学生东渡日本事件。

甲午战争一役,在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面前,清政府和地方官僚为了苟延残喘保全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实施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等一系列“新政”措施。

而在当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业已迈入列强行列的日本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便利,逐渐成为出国留学者的首选。

在此大背景下,大规模的赴日“留学潮”开始形成。

马克思主义于1870年传人日本。

由于蓬勃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和俄国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日本广泛传播。

当时,在日中国留学生人数也达到了高潮,社会主义思潮的异常活跃,给他们以强烈的影响。

浙江是著名的留日大省,不仅时间早(早在1897年,尚在筹建中的杭州蚕学馆就派湖州德清人稽侃、杭州钱塘人汪有龄赴东京琦玉县玉盯竞进社专攻蚕学),而且经久不哀,留日学生人数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其中也不乏很多日后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者。

本文就自清末1896年首批留日学生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二十余年中,浙江籍学生在日本接触、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国内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活动做进一步的论述。

金华先进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春秋)

金华先进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春秋)

金华先进分子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涌现了一批金华籍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先进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的积累起了极大的作用。

施存统(原名施复亮)、金佛庄、冯雪峰、陈望道等四名金华人登上了中共党史。

本文试探讨那些金华先进分子如何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特有的贡献。

一金华先进分子的贡献首先在国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经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理论基础。

1917年,我们的北方封建领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入中国,那些急欲拯救中国,振兴中华的热血志士从中看到了希望。

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由此时起从俄国传入中国。

如毛泽东所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到了一样新东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金华的先进分子为宣传这样新东西不遗余力,奉献生命,使之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先使者应该是邵飘萍这位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报人、新闻教育界的先行者。

邵飘萍是东阳人,早年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成为最早一批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青年。

邵飘萍才华过人,担任《汉民日报》主编后,受到同行的敬佩,推选为浙江省报界公会干事长。

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撰写了《新俄国之研究》和《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介绍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府的各项政策、成就以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

这是党成立前介绍、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著作。

邵飘萍不仅自办《京报》,宣传爱国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成为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而且组织创建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以邵飘萍为首的新闻界、新闻报刊,为新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建立了传播载体,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以更加有效地宣传,让更多的人快速地接受新思想。

邵飘萍最先接触新思想,研究新思想,虽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的面不算大,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建立了新的载体。

他对新闻传播的研究,使新闻宣传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化,奠定了中国他新闻创始人的地位。

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史概述

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史概述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3.6) 大革命时期 (1923.6——1927.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4——1937.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5)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 中共组织的建立和工农运动的开展
大革命失败后,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 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央特派员王若飞来浙传达会议 精神。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时,没有防止“左”的错 误,反而容忍和助长了冒险主义的倾向。1927年10月,省 委在杭州成立“红色恐怖团”,以革命的“红色恐怖”对 付反革命的“白色恐怖”。同时在杭州组织工人罢工。11 月,省委部署在象山、上虞等地进行浙东大暴动,由于叛 徒出卖,浙东暴动计划泄密,暴动主要负责人王嘉谟在温 州被捕牺牲。由于当时左倾路线的指导,省委仍不顾客观 实际,不断在各地组织起义。主要有:1928年5月的宁海 亭旁(现属三门)暴动,成立了苏维埃政权;6月的永嘉、 瑞安、平阳的浙南联合暴动;8月浙西特委组织的兰溪地 区暴动;此外还有永康、萧山、嵊县、遂昌、永嘉、平阳、 瑞安、永(康)武(义)、诸暨、黄岩、天台、临海、仙 居、温岭、嘉善、余姚、余杭、德清、建德、新昌、缙云 等地的暴动。从1927年至1936年,全省农民暴动达60余次, 参加人数10余万。这些暴动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统治,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锻炼了一批革命 力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伐战争的胜利,全省工农运动迅速高涨,至 4月上旬杭州建有行业工会200多个,会员10余 万人;全省有市县总工会20多个,会员达30余 万人。全省农民协会发展到40余个,入会人数 达100余万。 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 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 列强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随时准备对共产党 发动袭击。4月9日,国民党右派开始在浙江宁 波“清党”,4月11日在杭州“清党”。至7月 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反共,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国民党仅在宁波、杭州两地逮捕共产党员400 余人,杀害117人。到这年年底,全省被捕 1805人,其中被杀932人。全省共产党员由4月 上旬的4000余人降到9月的1563人,大革命在 浙江遭到失败。

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于浙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于浙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于浙江的历史必然性李 青 云提 要:历史的必然规律总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偶然性事件起作用。

浙江先进分子对《资本论》传入中国、《共产党宣言》全译成中文贡献良多;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筹建过程中,浙江先进分子也有不少贡献;党的一大会议由上海转至浙江嘉兴,并在嘉兴南湖一条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因此,无论就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论准备,还是就组织准备来说,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辉煌精彩,这其中最鲜明的底色就是“红色根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 历史必然性 百年奋斗历程 红色根脉作者李青云,女,浙江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法学博士(杭州 310006)。

毛泽东指出:“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

”① 而近代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中就不乏浙江籍的“求进步的中国人”,像龚自珍、章太炎、鲁迅、马一浮、邵力子、王国维、蔡元培、陈望道等。

鲁迅先生说过不少鼓舞人心的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这就是“求进步的”浙江籍先进分子的人生追求,是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而发出的“呐喊”。

面对苦难的中国、困苦的人民,中国的复兴之路在何方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②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激起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让他们在寻求国家民族出路的道路上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建立了一个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新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藉此带来了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浙江潮第四课

浙江潮第四课

施存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介绍、传播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他科学分析时代 特征和中国国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他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 Ø 他是浙江诸暨人。原名复亮、伏量,别号伏图,化名方国昌。 1919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 小组,参与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 之一。 Ø 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核心成员以及日本东京共产主义 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施存统曾翻译了不少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 究论著,并亲自撰写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作了大量的工作, 这些对于中国人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无疑起了具大的促进作用。
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介绍:
Ø 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陶堰邵家人,主编的《民国日报》的 《觉悟》副刊,沈定一、李汉俊等主办的《星期评论》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和社会主义影响很大的报刊。五四运动后的三年内,《觉悟》刊登介绍马列 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有50多篇,在与无政府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 中,《觉悟》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强阵地。
俞秀松,原名寿松,字柏青,又名余寅初,俄文名那利曼诺夫,诸暨次坞溪埭村人。 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 底,同学们称他为“三W(英语“谁、什么、为什么”的缩写)主义者”。五四运动时, 是杭州学生运动领袖。后与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浙江新潮》,以 战斗的姿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和虚伪的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并宣传马克思主义, 成为浙江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Ø 1920年3月,俞秀松由李大钊推荐,到上海《星期评论》社工作。5月,参加马克 思主义研究会。6月,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制定 党的纲领等活动。8月,受上海党小组的委派,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 其时,除参加编辑《劳动者》刊物外,进入厚生铁工厂做工,组织工人夜校、俱乐部 和工会。1935年6月,联共中央派俞秀松等25人进新疆,做督办盛世才的统战工作。 “力主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发展新疆文化,并为此成立民族文化促进会。 12月,俞秀松再次遭诬陷,被捕入狱。1938年6月,转押苏联。1939年2月21日,被 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错判死刑。1962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1996年8月, 俄联邦军事检察院为其彻底平反。

沈泽民研究综述

沈泽民研究综述

008沈泽民研究综述沈泽民的生平研究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著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将沈泽民的一生分为弃工学文 立志救国为民、接受新思想宣传新文学、东奔西忙从事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献身鄂豫皖苏区四个阶段,并分别叙述了他在每个阶段的贡献与事迹。

许振田的《关于早期共产党人沈泽民生平的问题》较为准确完整地反映一位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共产党人生平。

武英林李良明在《沈泽民传略》中也是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

李同良著的《嘉兴翻译家研究》指出翻译家沈泽民,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涌现出来的新文化战士,共分为三节,其一是生平传略;其二是译事述略;其三是译绩综览。

沈泽民在革命贡献方面的研究周宗龙、张鑫的《沈泽民的革命宣传思想与实践活动》从宣传的角度,指出了他参与和创办进步报刊,积极开展革命文学创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建设鄂豫皖根据地,做好苏区新闻宣传工作,并总结宣传特点。

曾成贵指出沈泽民述作为奠定和坚守革命初心革命者,坚守革命初心,必当肩负历史重任,坚持苏区的革命斗争。

身为省委书记的沈泽民,没有惊慌失措、退缩动摇,从而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和领导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

钟桂松在《试论沈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中的贡献》从对革命贡献的角度指出他是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革命家、并积极参与和倡导革命文艺、以及他是在革命理论中理解革命、最终在革命实践中认识革命真理的。

钟桂松在《莫斯科留学时期的沈泽民》中叙述了沈泽民在莫斯科的岁月里,沈泽民和夫人张琴秋全身心地投入革命理论的学习和革命斗争,并对沈泽民在莫斯科参与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政治活动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唐颖华,杜力的《浙江籍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沈泽民革命精神探析》分析了沈泽民革命精神产生的基础,他深受家庭环境和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影响。

并分别从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图强进取的价值追求、实事求是的担当勇气、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这四个革命精神内涵的角度诠释了沈泽民的一生。

陈望道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和贡献

陈望道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和贡献

作者: 朱顺佐
出版物刊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79-84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陈望道;社会活动家;语言学家;农民家庭;思想家;教育家
摘要:陈望道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而且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传播者。

本文就他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和贡献.作一简略、粗浅的论述。

一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诞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分水塘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1915年1月至1919年6月留日期间,与留日同学一起,。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浙江的一批有志青年为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因此,研究浙籍先进分子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特殊贡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这里所指的浙籍先进分子群体,是指五四运动以后形成的出生在浙江的先进分子群体,其代表人物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沈玄庐、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浙籍先进分子群体是时代的产物。

20世纪初,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

20世纪初的中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持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历史。

特别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这一切给浙江带来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浙籍先进分子的产生和成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气候和条件。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全国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下,浙江人民站在斗争的前列。

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刘大白等先进分子群体,以浙江一师为中心,团结进步学生和爱国人士,在杭州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斗争。

随后,运动迅速向全省各地深入发展。

随着运动的发展,浙江的先进分子群体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军阀,开展了“驱齐逐夏”等一系列的斗争。

在斗争中,一大批思想激进而有才华的教师、学生脱颖而出,他们立志救国救民,信奉马克思主义,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们在斗争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这是他们成长为先进分子群体的必要条件。

离开了这个条件,浙籍先进分子群体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浙江具有近代革命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综观近代历史,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到五四爱国运动,浙江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浙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邵飘萍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邵飘萍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邵飘萍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作者:唐越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3期【摘要】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救亡图存的希望,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

邵飘萍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作为当时著名的记者、报人,邵飘萍撰写革命书籍,创办进步报刊,宣传共产主义运动,参加反帝爱国的革命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关键词】邵飘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3-0017-02邵飘萍(1886-1926),原名新成,飘萍是他的笔名,浙江东阳人。

他12岁就考上了秀才,1902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

1911年出任《汉民日报》主编,揭露批判军阀政府,立志“新闻救国”。

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1](P.22)——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

在此期间,与蔡元培、徐宝璜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毛泽东、高君宇、谭平山、罗章龙等都是该会的会员。

1925年,通过李大钊和罗章龙的介绍,邵飘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宣传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因“宣传赤化”被奉系军阀杀害。

邵飘萍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新闻舆论为武器,跟随进步思潮,坚持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革命烈士”[2](P.2)。

一、开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斗争成为“五四”号手。

1919年5月3日晚,千余名北京高校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

邵飘萍也出现在这场爱国学生集会上。

大会开会之后,先由邵飘萍分析山东问题。

邵飘萍的演讲使学生们群情激昂。

邵飘萍顾不上休息,连夜疾书,新闻刊登在次日的《京报》上。

次日上午,他又参加了在国立法政专门学校举行的学生集会。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贡献的研究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贡献的研究
KEY WORDS:advanced intellectuals,Marxism,sinicization,historical contribution
IV
绪论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发展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中 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有着时代进步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更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 有着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社会良知,作为民族复兴的先锋,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经过 艰辛的早期探索,面对众多的救国方案,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经过分析和比较,最终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用这一先进思想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为使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 加以学理论证和实践论证,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确 立,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进行系统的梳 理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process,continue to play their own theoretical advantages,further in‘depth study,research,conduct propaganda the Marx doctrine,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level,for the Marx doctrine and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china.
摘要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作为民族复兴的先锋,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经过艰辛的探 索,根据国情实际,比较各种救国方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用这一先进思想武 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近代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浙江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

浙江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

浙江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
金延锋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30)4
【摘要】介绍了浙江籍先进分子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及浙江籍先进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做的特殊贡献,进而分析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因,为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总页数】8页(P61-67,87)
【作者】金延锋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浙江杭州31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3
【相关文献】
1.温籍早期先进分子对地方建党的贡献 [J], 李岳松
2.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r——基于浙籍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贡献的启示与思考 [J], 邱辰禧
3.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中的人和作用探析\r——以粤籍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考察 [J], 王微
4.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中的人和作用探析——以粤籍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考察[J], 王微
5.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湖北籍革命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1920—1927) [J], 田子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籍先进分子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

浙籍先进分子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

浙籍先进分子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
郑志强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3
【摘要】中国先进分子的建党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重要基础。

从地方群体视角出发,研究浙籍先进分子早期革命实践活动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浙籍先进分子在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参与直接建党活动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领导反帝反封建运动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推进群众自我解放事业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建党时期浙籍先进分子的革命实践活动,不仅为党的建立创设了重要条件,也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逐渐形成。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郑志强
【作者单位】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9
【相关文献】
1.建党前后浙籍先进分子群体研究综述
2.解读金华籍先进分子的建党思想及其时代精神
3.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高端论坛综述4.中共创建时期浙籍先进分子群体的形成5.龙华英烈与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从“基因孕育”到“血肉丰满”的真正形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朱丹;申屠莉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黄埔军校成立前后,浙江共产党人积极参与了筹建工作,浙江的中共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和优秀团员报考黄埔军校.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一期浙籍师生中的共产党员为反帝反封建做出了积极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一期浙籍师生中共党员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仍保持了坚定的信仰,有的则与中共渐行渐远.【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朱丹;申屠莉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9
【相关文献】
1.黄埔一期中的皖籍共产党员
2.浙江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
3.铁血黄埔——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黔籍师生篇)——何应钦:黄埔系的保姆
4.贵州籍的黄埔军校一期生
5.关于黄埔军校一期中共党员学生的若干问题考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心与抉择:浙籍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青年学生爱国的

初心与抉择:浙籍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青年学生爱国的

初心与抉择:浙籍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青年学生爱国的陈海峰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2()9
【摘要】“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

其中的“新青年”包括“创始党员”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统、沈泽民和“秘密党员”邵飘萍。

他们都是浙籍早期共产党人的代表,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尝试掌握和运用思想舆论武器,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在报刊、学校和早期党团组织中开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形成了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总页数】6页(P73-78)
【作者】陈海峰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浙籍爱国电影家沈西苓的艺术人生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及其思想文化渊源——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认识与思考
3.从思想引领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4.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践行历程初探
——以"常州三杰"为例5.论中国共产党初心思想形成中的思想谱系结构
——以早期共产党人初心思想形成为对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l 1.“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l 2.“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l 3.“问题与主义之争”。
l 4.“各地举行了‘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
l 5.“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 施存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他科学分析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
? 他是浙江诸暨人。原名复亮、伏量,别号伏图,化名方国昌。1919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 1920年3月,俞秀松由李大钊推荐,到上海《星期评论》社工作。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制定党的纲领等活动。8月,受上海党小组的委派,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其时,除参加编辑《劳动者》刊物外,进入厚生铁工厂做工,组织工人夜校、俱乐部和工会。1935年6月,联共中央派俞秀松等25人进新疆,做督办盛世才的统战工作。“力主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发展新疆文化,并为此成立民族文化促进会。12月,俞秀松再次遭诬陷,被捕入狱。1938年6月,转押苏联。1939年2月21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错判死刑。1962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1996年8月,俄联邦军事检察院为其彻底平反。
? 五四运动以后,邵飘萍被迫流亡到日本。在那里,他潜心研究苏俄情况,并于1920年8月在日本大阪出版了《新俄国之研究》。这本书分24章,5万余字。作者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欢呼社会主义苏俄的诞生,对新生的苏俄进行了比较全面观察和研究,是当时最详尽介绍苏俄的专著
? 俞秀松,原名寿松,字柏青,又名余寅初,俄文名那利曼诺夫,诸暨次坞溪埭村人。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底,同学们称他为“三W(英语“谁、什么、为什么”的缩写)主义者”。五四运动时,是杭州学生运动领袖。后与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浙江新潮》,以战斗的姿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和虚伪的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浙江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l 6.“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l 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杭州先后创办《浙江新潮》、《钱江评论》等,是全国较早宣传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在国内最早报导十月革命的消息。陈望道于1920年,翻译出中国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这个全译本和邵飘萍编著的《新俄国之研究》于1920年8月同时在上海和日本大阪出版,这是浙江籍人士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杰出贡献。浙江籍先进知识分子俞秀松在上海最早深入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中国最早的青年团诞生,书记是俞秀松,参加的有浙江籍青年叶天底、庄文恭、谢文锦、王一飞、梁柏台、汪寿华、王会悟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革命的红船便扬帆启程,浙江嘉兴,便成为党的诞生地。
ü 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照耀下,浙江人民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新奇迹。
ü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浙江带来富强,给浙江人民心中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浙江人民的生动实践将推动新的历史性超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卷。
? 邵飘萍(浙大前身),是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13所大中学校代表千余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特聘来向大会报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问题的邵飘萍在悲愤激昂的演说中提出:"现在民族危机萦于一发,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国图存、奋起抗争。"在他的感召下,会场情绪达到了沸点,他们当场决定次日采取行动。
? 邵力子曾任上海大学代理校长。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后任上海《民国日报》总编辑。1921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长。1926年退出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任国民党司令部秘书长,中国公学校长,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陕甘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宣部部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际反侵略同盟中国分会副主席,国民外交学会会长,中苏文化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战协会理事,国民党政府驻苏大使,国民参政会、宪法促进委员会秘书长。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国民党府政拒绝签定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同年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同时在全国文联、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苏友好协会、世界和平理事会任各种重要职务。1967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
? 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核心成员以及日本东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施存统曾翻译了不少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究论著,并亲自撰写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对于中国人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无疑起了具大的促进作用。
3、马克思主义对浙江的意义
ü 纵观人类历史,尽管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但没有一种理论能与马克思主义相媲美,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改变世界面貌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浙江儿女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4、浙籍先进知识分子介绍;
? 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陶堰邵家人,主编的《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沈定一、李汉俊等主办的《星期评论》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很大的报刊。五四运动后的三年内,《觉悟》刊登介绍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有50多篇,在与无政府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中,《觉悟》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强阵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