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试卷5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DANG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建立了严酷的法律体系B.重视公民政治参与C.公民权利具有不稳定性D.内部斗争比较激烈2.“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一“新阶层”指的是A.地主B.农民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4.“封赐土地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受赐者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的仪式被称为‘臣属宣誓’,臣属宣誓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金字塔式的封建主内部的等级关系。
”上文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元首制C.封君封臣制度D.城市自治制度5.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
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6.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
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
材料说明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较大B.高丽王朝完全效仿唐科举考试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的发展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7.在阿拔斯阿拉伯时期(公元750一1258年),银行经营的业务规模更大,服务范围更广。
它们不仅向经营者贷款还充当不同币种的投资者和交换代理者;它们建立了多级支行以兑付从总行签发的支票。
这A.表明阿拉伯人拥有先进经营理念B.刺激阿拉伯帝国的商业经济发展C.推动阿拉伯经济走向现代化D.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做经济准备8.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波斯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欧亚非之间的联系C.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D.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2.“这一制度是当时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中最为典型的结成方式,其结成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C.打击了宗教势力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坎努里阿法、李锡尼法、波提利阿法、翟腾西阿法等的制定。
由此,上层平民与贵族合流组成新贵,一般平民取得完整的公民权,在法理上成为共和国的主人,自由身份受到法律保护。
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法案的颁布A.消除了共和国的阶级矛盾B.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C.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完备D.加强了罗马封建专制统治4.“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
”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A.获得了一定自治权 B.成为商人聚居地C.居民人人自由平等D.已享有司法特权5.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6.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
“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7.古罗马时期,立法来源具有多样性,皇帝的敕令、元老院的法令、执政官的律令等都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及答案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2.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
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B.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D.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这一历史情境显示A.陪审团组建保证了素质B.程序公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C.陪审团组建不具合法性D.雅典法律保证了苏格拉底一定权益4.“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
”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A.获得了一定自治权 B.成为商人聚居地C.居民人人自由平等D.已享有司法特权5.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6.“庄园法庭档案记录着: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
”下列结论不能根据上述材料得出的是( )A.庄园法庭审理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B.庄园法庭审理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C.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D.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7.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8.“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D.“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2.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
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这表明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3.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C.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最长4.《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B.地跨亚、非、欧三洲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5.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这说明阿拉伯人A.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6.某地,地主将耕地划分为三大区块,或春耕,或秋耕,或休耕;为了恢复地力,休耕的土地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
农家使用地主提供的农具与牲口,共同耕作。
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曾普遍地存在于A.四世纪的埃及B.七世纪的希腊C.十三世纪法兰西D.十五世纪的中国华北7.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约有一半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选题:共35题1.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
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A.天子B.诸侯C.士D.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从图示中可以发现此图反映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诸侯的嫡长子继任为诸侯成为大宗,B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由《史记》及孔子的第51代孙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均可推断: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这已成定论。
但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前566年。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可靠B.史学研究要开放包容、重视新材料C.历史记载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辨别历史史料的能力。
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都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二者的真实性都需要考证,A项排除。
史学研究中要注重新材料的考证,以完善补充史料,来研究历史得出新的结论,B项正确。
C、D两项表述都太绝对化,均排除。
3.《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提及的是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此故事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体现了变革的精神,B项符合题意,正确。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
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 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B.法律必须是正义和公正的体现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2.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
这些措施()A.体现了城邦公民普遍平等B.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C.保障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3.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②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③对西亚、北非东方文化的兼收并蓄④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选项中,对左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5.“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
”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A.获得了一定自治权 B.成为商人聚居地C.居民人人自由平等D.已享有司法特权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不同,并不试图使他们的臣民受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为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作准备。
”这说明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A.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B.被征服者由原部落管理C.被征服地区对国家没有义务D.所有人都可享有公民权7.“这个帝国虽然远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西部腹地,却一直以富庶闻名四方。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没有任何行动或个人行动的范围是国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会认为这一干涉是正确的。
自由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和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这表明雅典A.国家权力制约个人自由B.主张法律至上C.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D.强调主权在民2.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
这些措施()A.体现了城邦公民普遍平等B.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C.保障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3.1215年签订的《大宪章》规定:大封建主所属封臣之间的财产纠纷应由封建主自己来审理,国王法庭不得干涉;不经教会和封建主的同意,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和盾牌钱。
该材料表明()A.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B.有利于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C.国王是国家礼仪的象征D.《大宪章》阻止了王权的扩张4.“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雅典城邦的政治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罗马教廷的统治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5.古典时期,欧亚大陆商路两端的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的长久存在,促进了跨大陆商业的全面发展。
而这两个帝国的崩溃,则破坏并削弱了这种贸易盛况。
中世纪,阿拉伯人推动了这一贸易盛况的再度出现。
阿拉伯人推动这一贸易盛况重现的重要条件是( )A.统一大帝国的出现B.手工业技术先进C.思维敏捷、能言善辩D.文明的灿烂辉煌6.公元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国司就是由中央派遣下来管理“国”的官员,“国”之下的“郡”的长官为郡司,里长则由当地的人来担当。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元年,巴勒斯坦爆发了犹太人反对罗马统治的人民起义,结果起义被镇压,6000多名起义者被判有罪,判决犹太起义者有罪是根据( )A.习惯法B.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D.万民法2.“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
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上述语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哪一基本关系()A.地主与农民B.奴隶主与奴隶C.庄园主与农奴D.封君与封臣3.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特色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所有居民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②城邦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频繁③各城邦十分重视独立自治,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密切联系④城邦有发达的思想文化,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4.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
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
这说明阿拉伯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B.地跨亚、非、欧三洲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6.1871年,德国地质学家莫赫到达该地,并断定这个遗址是古代文明人的杰作,这引发了一股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热和“石头文化”研究热。
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出于殖民利益的需要,说愚昧的当地人绝不可能建造出如此高水平的建筑。
“当地人”是指A.班图人B.波斯人C.玛雅人D.印加人7.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8.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目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是:A.雅典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奴隶却无权参与民主制度B.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所作为,就会被推选担任公职,这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对功绩的补偿C.现场的演说,都是群众想听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能让群众高兴就怎么说D.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大多数人的决议… … 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2.相对于农业来说,早期罗马社会的工商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交易的便捷,所以象征的行为和庄严的语言,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使有关各方都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特征A.象征作用大于实际作用B.因商品经济发展而衰落C.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D.具有一定的实质性意义3.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这说明A.奥斯曼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奥斯曼帝国的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奥斯曼帝国注重对人的思想控制D.苏丹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4.“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
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此材料表明了大学的形成A.促进了城市自治权的扩大B.刺激了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C.促使城市更加繁荣D.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5.“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
”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A.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6.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密的数学理论,满足按年记事的需要,决定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并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于希腊“城邦”,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城邦可以在本土,也可以集体迁徙至外地,甚至可以漂浮在海上。
‘城”与“邦’可以分离,城’毁而。
邦’却可以依然存在。
”此描述反映出A.航海业发达推动了城邦迁徙B.城邦为扩大领土而不断征战C.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的核心D.公民个体完全服从城邦利益2.相对于农业来说,早期罗马社会的工商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交易的便捷,所以象征的行为和庄严的语言,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使有关各方都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特征A.象征作用大于实际作用B.因商品经济发展而衰落C.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D.具有一定的实质性意义3.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制B.主张民主C.维护君主权威D.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4.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5.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
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
此项规定A.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B.维护罗马人对神的尊重C.将诚信视为神圣的原则D.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6.罗马法中规定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三种身份权全部或部分丧失叫“人格减等”。
人格减等又有不同类型,如丧失自由权沦为奴隶者,为人格大减等;丧失罗马市民权而成为拉丁人或外国人者,为人格中减等。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地母节是古代希腊重要的泛希腊节庆之一。
在地母节期间,妇女们获得了难得的放松机会。
她们可以在外露营远离家务,获得平时只有男子才能进行的献祭的权利,祈祷增强土地的肥力,赐予土地丰产,为城邦做出贡献。
希腊地母节的举行A.使雅典妇女获得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B.有利于维护公民家庭和城邦的稳定C.极大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热情D.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会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发言,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枚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B.氏族贵族势力铲除殆尽C.直接民主保障参政机会D.公民权利不受城邦限制3.某地,地主将耕地划分为三大区块,或春耕,或秋耕,或休耕;为了恢复地力,休耕的土地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
农家使用地主提供的农具与牲口,共同耕作。
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曾普遍地存在于A.四世纪的埃及B.七世纪的希腊C.十三世纪法兰西D.十五世纪的中国华北4.从地理经济视角来看,由于攻占了某处,令奥斯曼土耳其人直接控制了欧亚之间陆上贸易路线,从而促进了帝国的经济繁荣。
欧洲人不得不寻找海上直达亚洲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地理大发现”。
文中的“某处”应是( )A.巴格达B.罗马C.君士坦丁堡D.大马士革5.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
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
这意味着A.雅典官员选拔具有随意性B.雅典民主制度不利于政局的稳定C.雅典的司法独立有了制度的保障D.保证了雅典公民较多的参政机会6.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及当地人口增多,在有限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毗邻,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
这反映了罗马法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D.呈现与时俱进特征7.公元前6世纪,雅典悲剧产生,多以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具有相当浓厚的宿命论色彩,常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明显有别于印度的复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
这说明在联系相对密切的欧亚大陆A.各地文明仍保持着鲜明的地区特色B.中央集权是各地发展的必然趋势C.政教合一是各地区文明的必由之路D.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2.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
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
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4.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
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
材料说明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5.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6.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是战士。
一、二等级的富有贵族可以担任高级官职,也需要负担昂贵的骑兵装备,充当骑兵。
行军时,奴隶侍候主人;打仗时,奴隶在后面观看。
这一现象A.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B.一定程度维护了奴隶的利益C.保证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2.下面是某电视剧的台词节选。
这段台词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3.古希腊拥有悠久的竞技传统。
公元前 8 世纪开始,以摔跤、游泳、赛船、马拉松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竞技比赛周期性举办,还逐渐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战争胜利、城邦荣誉紧密相连。
出现这一状况()A.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B.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C.起源于阶级斗争的激化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4.一般来说,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
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
这表明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B.军事远征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前提C.封臣没有任何人身自由D.封君和封臣有严格的权力与义务5.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说:“刹帝利、婆罗门、吠舍和首陀罗出家,就如同江河大川入海。
之前,它们虽各有名称,但当汇入大海时,便通称一个名字,叫作大海。
”释迦牟尼在此强调的是A.世俗社会不应该存在种姓制度B.佛教是印度各种思想的源头C.种姓源自印度特有的地理环境D.佛教之中没有种姓等级差别6.“封赐土地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受赐者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的仪式被称为‘臣属宣誓’,臣属宣誓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金字塔式的封建主内部的等级关系。
”上文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元首制C.封君封臣制度D.城市自治制度7.某地,地主将耕地划分为三大区块,或春耕,或秋耕,或休耕;为了恢复地力,休耕的土地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公元前6世纪,雅典出现因反对贵族统治而贏得民众支持的僭主。
这些僭主通常会发展公共事业,进行对下层民众和城市发展有利的活动,并镇压贵族的反抗,但这些僭主最终受到放逐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平民没有政治权利B.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C.贵族垄断国家政权D.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2.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
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B.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D.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4.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政府官僚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封君封臣制在维系和协调封建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维护地方封建统治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A.解决了封建社会的矛盾B.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C.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D.无法集中中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5.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密的数学理论,满足按年记事的需要,决定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并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
据此可知,玛雅人创造和发展数学主要是基于A.按年记事和发展农业的需求B.记录文明发展的需求C.丰富天文和历法知识的需求D.按时种植玉米的需求6.“庄园法庭档案记录着: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
”下列结论不能根据上述材料得出的是( )A.庄园法庭审理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B.庄园法庭审理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C.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D.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7.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试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喜剧的关注点从对城邦的颂扬和批判,转移到私人和家庭生活方面,在烧菜煮饭、鱼肉价格、悍妇庸医这类话题上作文章。
这实质上反映了古希腊城邦A.遭遇公民的信任危机B.个人主义得以纠正C.建立于公民团体之上D.社会道德普遍沦丧2.普罗泰戈拉认为,他要传授的不是“什么算术以及天文、几何、音乐”之类的技艺,而是“持家方面的善谋,亦即自己如何最好地齐家,以及治邦者方面的善谋,亦即如何在治邦者方面最有效地行事和说话”。
由此可知,他所生活的时代A.民主政治助推自我意识的觉醒B.科学知识并未受到民众的重视C.宗教神权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D.哲学研究从社会向自然的转变3.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密的数学理论,满足按年记事的需要,决定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并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
据此可知,玛雅人创造和发展数学主要是基于A.按年记事和发展农业的需求B.记录文明发展的需求C.丰富天文和历法知识的需求D.按时种植玉米的需求4.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
不属于“三种人”的是()A.僧侣B.农民C.商人D.骑士5.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园前1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这表明A.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古代文明的统一性C.古代文明的神秘性D.古代文明的独特性6.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一千零一夜》中以往为人们所称道的沙漠骑士精神,已经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对社会产生了挑战和威胁,因此,这部分内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国A.对外战争失败B.商品经济发展C.崇尚东方文化D.民主政治起步7.高丽开国后,王建通过与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协,维持豪族联合政权的形态,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豪族有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等,因此高丽初期无论是专制王权还是中央集权都相当脆弱。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质量调研试卷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现代民法制度的形式与实体内容的形式理性,可以从《民法大全》方面的历史材料中得到灵活性解释。
”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代西方民法制度的开端B.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C.多数法律条文仍被西方沿用D.一直被西方国家沿用至今2.“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
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
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
”这表明A.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高B.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C.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D.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3.11世纪70年代,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赦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辱”。
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教会军事实力最强B.国王软弱无能C.王权高于教权D.教会势力十分强大4.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明显有别于印度的复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
这说明在联系相对密切的欧亚大陆A.各地文明仍保持着鲜明的地区特色B.中央集权是各地发展的必然趋势C.政教合一是各地区文明的必由之路D.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5.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这对印度社会造成的重要影响是( )A.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B.传统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C.种姓制度被废除D.印度社会全部伊斯兰化6.雅典的民主制开创了人类民主的先河,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并非完美无缺。
“并非完美无缺”表现在,雅典民主A.仅适用于广大的自由民B.依靠陶片放逐法维护C.建立在剥削奴隶基础上D.是小国寡民的产物7.“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对现任公职人员的考核,一个官员在一年内要经过十次这样的检查,如不合格,立即罢免。
官员任期一年,期满后希望继续任职,则需要再次经过选举。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全体公民行使城邦主权B.公民大会的权力缺乏制衡C.城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国家政策执行缺乏连续性2.公元前7世纪希腊密集型方阵出现,方阵中的士兵虽互不认识,但只要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直前进.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侧后翼受到敌人的攻击。
只要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可以完全信赖而不管是谁。
据此可知,占希腊方阵A.利于增进城邦意识B.推进民主政治发展C.深化人文主义精神D.促进军事达到顶峰3.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
不属于“三种人”的是()A.僧侣B.农民C.商人D.骑士4.有观点指出:“农业歉收,人口过多,肆虐的疫病,外来入侵、社会变革和日趋失控的战争,所有这些均是为了揭开玛雅南部低地文明突然衰落之谜而做出的猜测。
”此观点认为玛雅文明衰落是因为A.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过度B.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秩序崩溃C.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产生的影响D.战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5.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D.“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6.伯里克利在其妻因渎神罪而受到审判时,曾含泪替她向陪审员求情才得以免罪。
他自己也因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指挥军队不力和擅自动用公款而被罚款和免职。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弊端初现B.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宗教地位日渐衰微D.构建“三权分立”体制7.“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公元元年,巴勒斯坦爆发了犹太人反对罗马统治的人民起义,结果起义被镇压,6000多名起义者被判有罪,判决犹太起义者有罪是根据( )A.习惯法B.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D.万民法2.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说:“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呢,自己把自己的时代称为英雄主义的也是只有希腊……你比如说在《荷马史诗》里所见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它的主题词是智慧和友谊。
”其中古希腊的“英雄”是指()A.达到相当文明程度的人B.倡导人文主义的思想家C.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家D.实行民主政治的政治家3.“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
”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A.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4.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
”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资本主义形态已初步形成C.获得政治上的独立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5.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密的数学理论,满足按年记事的需要,决定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并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
据此可知,玛雅人创造和发展数学主要是基于A.按年记事和发展农业的需求B.记录文明发展的需求C.丰富天文和历法知识的需求D.按时种植玉米的需求6.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7.朝鲜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这说明朝鲜A.民族、民本意识出现B.缺乏创新C.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D.忠孝治国8.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面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9.“这一制度是当时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中最为典型的结成方式,其结成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
2023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开始分别种植粟和水稻,造成这种农作物南北地区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A. 饮食习惯B. 气候环境C. 生产技术D. 宗教信仰2. 诗人白居易曾描绘唐代农村的生活景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这反映了A. 唐代商业状况萧条B. 唐代军事制度衰落C. 农业经济的脆弱性D. 小农生活的稳定性3.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干预 C.不依靠农业 D.以私营为主4.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这种观点认为A. 重农抑商B. 重商轻农C. 工商皆本D. 工商为末5.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在于A.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刺激殖民扩张不断加剧C.导致欧洲社会变革D.推动人类走向整体世界6.在19世纪中期的伦敦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 飞机在天空盘旋B. 瓦特给朋友打电话C. 火车呼啸而过D. 奔驰汽车问世7.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 B. 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 物美价廉8.19世纪末,桓台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和推动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B. 清政府的压榨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官僚资本的侵蚀1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高歌猛进 B.停滞不前 C.萧条萎缩 D.曲折发展1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符合中西合璧特点的是A.留长辫B. 裹小脚C. 中山装D. 长袍马褂12.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高 一 历 史考生注意: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题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题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2。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 .火种B .刀耕C .锄耕D .铁犁牛耕 2.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A .商业的不稳定性B .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C .加强耕作、中央集权的需要D .鼓励海外贸易3.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A .手工业发达B .商业繁荣C .出现了“夜市”D .打破了坊市界限4.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到欧洲和亚洲,改变了人民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现象带来的结果A.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世界市场形成D.贸易中心的转移5.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至A.地中海区域B.大西洋沿岸C.莱茵河流域D.黑海周围地区6.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7.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军械所C.上海发昌机器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8.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主要有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轮船招商局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9.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这个机会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进行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世界大战C.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覆灭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10.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A.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B.为了侵华战争的需要服务C.支持汪警卫伪政权的经济发展D.为了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需要11.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A.《点石斋画报》B.《申报》C.《游戏报》D.《商报》12.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北京B.上海C.台湾D.南京1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A.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B.在农村推广合作制C.国家享有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D.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14.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A.股票投机过度B.社会的消费水平赶不上生产水平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D.产品严重过剩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国家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B.整顿财政金融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16.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人是A.罗斯福B.凯恩斯C.亚当斯密D.圣西门17.以下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A.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B.开展大规模的种玉米运动C.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D.可以将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18.人民公社运动“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A.违反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C.开始改变了八大的正确路线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19.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的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四大20.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开放城市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21.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①长三角城市群②珠三角城市群③大厦门城市群④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2.二战后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世界粮农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③④2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一现象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深C.世界经济集团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以缓和为主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避免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C.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D.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联系大大加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德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6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摘自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摘自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1992年初南巡讲话请回答:(1)简要概述以上材料的基本思想。
(4分)以上论述包含的原则是什么?(4分)(2)综合材料分析上述论述在我党历史上的突出贡献。
(4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没有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
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1)罗斯福就职总统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2分)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当时所持的态度是什么?(2分)(2)罗斯福在演说中强调的纪律和“实现有效的领导”,表明他要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2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推行新政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态度?(4分)有什么作用?(4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
”材料二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
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
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
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请回答:(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2分)(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
(4分)(3)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4)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2分)金沙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影响: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各地区各民族由分散鼓励发展走向整体世界;②殖民扩张广泛展开;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4分)(2)①通讯手段、交通工具的进步;②国际贸易扩大、资本扩张;③国际分工发展;④殖民侵略的扩大;⑤人口流动规模扩大;⑥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6分)27.(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分)原则: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4分)(2)贡献: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方向。
(6分)28.(1)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群众的不满;可以看出他对摆脱危机很有信心。
(4分)(2)表明他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
(2分)(3)态度:“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试图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来摆脱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4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成生产复苏,缓和了阶级矛盾。
(4分)29.(1)丝国。
(2分)(2)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4分)(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攫取在华侵略特权,凭借低关税、商品的低廉价格,在中国进行纺织品倾销。
(4分)(4)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