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释、道思想中的中国美育观念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

美学作为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对于人们认识美、追求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并分析其在不同哲学流派中的体现。

一、儒家美学思想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在美学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孔子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和为人处世视为实现美的重要途径。

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人们能够塑造自己的美德形象。

儒家还强调和谐与和美的追求。

孔子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和谐的追求,儒家赋予了美的意义。

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的自然修养和宇宙间的统一,这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中“和”的价值。

二、道家美学思想道家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真理和美。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追求与自然合道,以自然包容的态度感知世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道家还认为,美在于自然的流动和变化中。

正如道家典籍《道德经》中所言:“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家美学思想中的美,强调自然的无为而美,强调宇宙万物自我生长、自我变化的美。

三、墨家美学思想墨家重视实用主义,并强调公平、公正和慈爱。

墨子认为以实际利益或功利为出发点,考虑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和个体的福祉,才是美的真谛。

墨家美学思想中的美,是通过追求实用和平等来实现的。

四、法家美学思想法家追求秩序和法律的美。

法家将秩序和法律视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建立严明的法律和有效的组织结构,法家提倡通过行为的规范和合理的制度来实现美的追求。

五、境界美学思想境界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界美学追求思想、情感和境界的升华。

境界美学在中国文人墨客中有深远的影响力,他们通过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境界追求。

新儒家学者李长之提出“大美学”的理念,即通过追求道德美、社会美和人生美来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李长之主张,只有在个体追求美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谐美的实现。

“游心”与“游于艺”: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

“游心”与“游于艺”: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

“游心”与“游于艺”: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美育是一种通过艺术活动来培养人们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全面人格的教育活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对美育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主张。

儒家重视教化人心,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陶冶,而道家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性之美。

本文将探讨儒家和道家对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探索传统文化中的美育之道。

我们来看儒家的美育观念。

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人的心灵、性格和品质的过程。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修己治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对社会的重要性。

儒家注重对人的内心进行教育,培养人的良好情感和美好品质。

而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修养心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儒家的美育观念注重了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提升,强调了审美情感、品德修养与艺术修养的相互关联。

而道家则在美育观念上有着不同的主张。

道家认为,人应当追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强调了以无为的态度去面对自然,感悟自然之美。

在道家看来,美并非是人为的外在修饰,而是源于内心的自然之美。

道家的美育观念注重了与自然相融合,追求内心的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净化。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对美育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分野。

儒家强调了人格的陶冶和道德修养,而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的自然之美。

儒家和道家的美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融合和共通之处。

在《道德经》中,道家也提出了“知美万物之始,天下之情”的观点,强调了对万物之美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敬畏。

而儒家也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观照和感悟,将艺术活动视为一种提升人格的途径。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在美育观念上既有分野又有共通之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融的美育之道。

在当代社会,美育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推动美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儒家和道家的美育观念,吸取二者之长,为美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试论儒、释、道思想中的中国美育观念

试论儒、释、道思想中的中国美育观念

试论儒、释、道思想中的中国美育观念摘要:尽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以及形成系性的审美教育理论是近代的事情,但人们对于审美教育的实践和探讨却是古已有之。

基于美育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这一视角,本文就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为核心,选取三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思想做为主线。

在分别论述中,文章融入各家的哲学根基,崇奉的理想人格,以及修炼完美人格的途径三个方面,试图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所蕴含的美育观念。

关键词:儒、释、道完美人格美育一、儒家美育思想1、孔孟美育观(仁君子圣贤礼乐教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他非常重视通过美育培养理想的人格。

首先要明确“仁”是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一种源于血缘的人性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孔子认为“仁”是美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主张培养以“仁”为核心的君子人格。

《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美育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重诗教、乐教和礼教的传统。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首先要学诗,因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以,《诗》成为孔子教学的重要教材。

除此之外,“《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诗》是艺术,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情与理的结合,欣赏诗歌可以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审美愉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中的伦理道德。

这个效果是单纯的道德教诲所不能比拟的,因此, 诗教构成了孔子美育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孔子对音乐美有很高的感受力和欣赏力,他认为“乐”能以艺术之美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儒、道、释三家思想,它们对人类的审美有着不同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文化的传统和礼仪,强调教育和道德规范,道家思想重视自然和身体,强调“自然无为”,释家思想强调“空”和“静”。

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于美的定义、美的标准和美的价值观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儒家思想认为美是一种品质,是为礼仪、规范和道德的体现,是在人的一举一动中彰显出来的。

儒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敬”、“仁”和“礼”,这些理念体现在美学中,强调对美的敬重和对美的追求。

儒家对美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把美学理论具体化为“美德”、“恶习”等概念,并将之运用到具体的行为上。

而道家思想则认为美是一种自然的表现,是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感知和领悟。

道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无为而治”和“自然主义”,这些理念体现在美学中,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追求。

道家的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美的取向应该是自然、简朴、稳重和无为而治。

释家思想强调的是观念的清明和精神的净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境界,是对人类内心深层需求的回应。

不同于儒、道二家注重对美的规范或对自然的尊重,释家持有一种超越性的观点。

从佛教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建立在个人内心的审美情感,由于佛教思想强调的是“空”和“静”,所以,释家的审美观宣扬的是一种内在的、身心合一的审美。

虽然儒、道、释三家思想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交融的地方。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同思想的融合,在美学理论的交叉应用上呈现了较为丰富的面貌。

儒道互补,释道合一,这三种思想互有补充,结合在一起,为中国美学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而言之,中国儒道释哲学对美学的影响是深刻而独特的。

儒家审美追求具有完美道德和规范意义的美,道家强调自然和内心的美,释家强调心灵和精神的美。

这些不同思想的交融和互补,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浓缩成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

浅论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

浅论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

浅论儒道哲学的美学思想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王碧美李翔摘要:中国画自身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讲究气韵生动,强调抒情写意;同时儒道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又融入到中国画的审美思想中,使其丰富和发展,如真善美的结合,道与技的统一,人们对人格美与质朴美的追求等。

关键词:儒与道、美与善、道与技、正文:中国画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抒情达意,追求意境美。

而中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学之所以把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与理想的审美境界合而为一,也正是由于中国哲学体系的固有特征对中国画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

尤其儒道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影响至为深远。

具体如下:一.儒家的美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仁与乐的统一、人格美的追求、为人生而艺术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

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

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仁”在道德境界追求上等同于“善”,但它也有形而上的意义----“仁”的精神本质是等同于宇宙精神的。

“仁”所包涵的宇宙精神以其宗教意义为母体而得以孕育,以“礼”的途径加以实现。

礼是周初人们祭神时形成的一种仪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为标准的道德规范。

礼在实现的过程中,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之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之为“质”。

“文质彬彬”正说明儒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在儒家孔子看来,最早体现在仁与乐的统一上。

仁,儒家提倡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乐是儒家表现善的一种艺术方式。

儒家之所以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合在一起是源于他们的本质有自然相同之处。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儒家对美的理解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完善,认为美应该是内外兼修的。

在儒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与德行、言行举止、礼仪等紧密相连的。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君子好逑”、“君子绝不淋漓”等论述,表明了儒家对于身体和精神之美的重视。

在儒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人格的体现和修养的象征,它反映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这种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道家对美的理解是以自然和宇宙的谐和为核心的。

道家注重自然的无为和自然的规律,认为美是依循自然规律而来的。

在道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道法自然的表现,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道家的《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了道家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谐和之美的追求。

道家的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园林艺术、风水理论等,这些艺术形式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释家对美的理解是以解脱和涅槃为核心的。

释家强调人的解脱和超然,认为美是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在释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超脱和解脱的境界,是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和平静的追求。

释家的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诗词、佛教音乐等文学和音乐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在表现内心超脱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解脱和涅槃的追求。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是一个涵盖了道德、自然和超然的审美观念体系。

儒家强调德行和品质,道家注重自然和宇宙的谐和,释家强调解脱和超然之美。

这三种思想在中国美学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当代中国,这种美学观念仍然对文化艺术的创作和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重要纽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也在与其他文化美学观念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时代价值和创新精神。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种学说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本文将从儒道释三家的审美观点出发,探讨他们在美学理论上的贡献和影响。

儒家美学注重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是教化的工具。

儒家追求的是人的美德和高尚情操,认为美德是一种最高贵的美。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全面的人文教育,追求博大精深的美德和道德品质。

儒家注重的是内在的美,而非外在的形式美。

儒家对美的定义来自于“大美”,即宇宙、自然、道德的完美之美。

儒家提倡的审美取向是追求内在的高尚情操和修养,以及人格的完善和境界的提高。

儒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道德美、情感美和内在美,是一种可以教化人心、提高人格的高尚之美。

儒家也强调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的内涵是涵养性情,陶冶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情操。

儒家美学是以道德美、内在美和完善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道家美学则强调“自然”和“道”的美。

道家认为世间一切皆是虚幻的,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超然的境界中,美是自然界的秩序和法则所体现出来的“道”的美。

道家认为,生命的美是自然、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是对于世俗和物质的超然之美。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强调的是超越世俗的美和拒绝相对的美。

在道家看来,美并不在乎形式和外在的表现,而是在于内在的内涵和真实的本质。

道家追求的美是一种超然而自由、自然而自在的境界之美。

道家美学强调超脱尘世的净化和归一,是追求一种内心的超脱和超然之美。

道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宇宙、自然、生命之美,是一种可以超脱世俗、超越物质的真实之美。

道家美学是以自然美、超然美和真实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释家美学则注重“慈悲”和“解脱”的美。

释家认为一切的痛苦和纷扰都源自于人们的贪嗔痴,只有通过慈悲与解脱才能获得真正的美。

释家经典《楞严经》中提到:“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释家美学的核心是慈悲和解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生死、超凡脱俗的境界之美。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域中,美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

儒家学说认为美德教育是培养君子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身体美貌,以求达到德才兼备的目的。

而道家学说则强调通过身心自然、追求内在美和自然美来达到人生和谐幸福。

随着历史的发展,美育思想在不同时期又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汉朝时期,美育思想逐渐从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转向了文学和艺术,强调文学艺术对人的美育作用。

唐宋时期,美育思想又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强调身心灵的协调和和谐。

明清时期,美育思想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强调科学技术教育和实用性教育。

总之,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演变形成的,是多种思想和文化的结合和交融。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美学传统,在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思想中都对美学和审美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这三大哲学流派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不同面向,对美学和审美的探讨也在不同的思想理念中有着独特的呈现。

本文将通过对儒家、道家和释家美学审美观的探讨,来展现中国传统哲学对美学审美的独特理解和价值观。

儒家美学审美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修养,对美学和审美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人的品德和行为上。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儒家审美中,美是与道德相统一的,讲究美的内在涵义和道德修养的相互关联。

儒家对美的理解是基于内在的精神境界和品德修养,而非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和外貌上。

在儒家经典《中庸》中就提到:“修己以敬”,强调了修养个人品德对美的重要性。

而在儒家道德经典《论语》中,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强调了一个人对美的认知需要建立在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之上。

儒家美学审美是以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为核心,将美与善、美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提倡内在品质的改善和修养。

儒家审美的观念也对艺术形式和作品的评价产生了影响。

儒家对艺术作品评价的标准往往是基于道德修养的层面,而非只看其外在形式和技术的表现。

儒家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以“道”为主导,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达到道德改善和提升的目的。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道的理念,对美学和审美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道与心境的关联上。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随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感悟自然的美来提升自己的心境和修养。

在道家的审美观中,美是与自然相统一的,讲究人的心境和道心的相互融合。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就提到:“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强调了人应该谦虚敬畏大道,追随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人为的干预和破坏自然。

在道家审美中,重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主张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感悟美的真谛,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灵和境界。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美学是研究美的原理、规律和价值的学科,是人类对美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属性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儒学、道家和释家,这三种思想都对美学和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伦理道德修养,道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释家强调心灵的宁静和清净。

这三种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的审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儒学中,美学是伦理学的一部分,美被赋予了道德价值。

儒家注重道德规范和礼仪风范,认为美应该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表明了儒家对于美的理解,认为美应该是脱离凡尘、高尚崇高的。

儒家强调的是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完善,将美视为人格的完美体现。

儒学认为,美应该是以德为本,以礼为容,以道为行,要求人们在修养自己的也要追求心灵的美和品德的完美。

儒家所追求的审美目标是“大雅之道”、“深美之道”,注重的是内心的宁静和真诚,将美和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

道家作为中国古代的另一种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国的审美观念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认为,美是符合自然规律、顺应人性的,是一种自然的、自发的、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在道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与自然相统一、与自然相和谐的。

《道德经》中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论述,强调了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物我相存的理念。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艺术作品,因此审美的目标应该是与自然相一致、追求自然界的和谐美。

在道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无拘无束的,它超越了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强调了个体的感受和体验。

释家作为中国古代的另一种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释家崇尚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认为美是清心寡欲、舍得放下的境界。

在释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清新淡雅的,它超越了功利和欲望,追求的是一种心境的安宁和满足。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三家,是指儒家、道家、佛教三种思想流派。

这三种流派对于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儒家强调礼、乐、信、义等,注重为人处事的规范,对于审美有着一定的倾向。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无为而治,对于美的认知有着独特的看法。

而佛教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强调慈悲和智慧,其审美理念以禅境为主要表现方式。

下面将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儒道释的美学审美。

儒家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儒家认为美是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因素。

儒家所重视的审美标准主要来源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美教”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在儒家看来,美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追求,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审美标准通常体现在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儒家的审美思想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是礼乐。

其中,乐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礼节。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乐和礼,人们可以把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良好的品德形成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儒家所提倡的美学理念、审美标准,强调文化素养、收容、敬重,强调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文化艺术应该与道德相互矫正、相得益彰。

道家追求的是“无为而治”,“自然无为”,所以它对美、艺术、审美的认识比较具有独特的特点。

道家认为,世人对于美的认知常常会受限于社会规范、历史传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道家则追求“刚柔相济”,“无为自然”的审美标准。

道家的审美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美和无为美。

自然美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的痕迹,因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充满美的。

无为美则认为,无为而治不仅是治理社会的方式,更应是一种审美标准。

即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力求表达出“无为”的意味,强调自然的真实、自由、灵性、平和、无上限、无限逸。

佛教的美学审美佛教的美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儒释道的美学观

儒释道的美学观

儒释道的美学观儒家需要建⽴⼀个整体的秩序,因此圣⼈感天地之道,建⽴⼈之道,达到天⼈的和谐。

因此对于儒家思想来说,真善美应该统⼀,⽽且本来就是统⼀,是理所当然,不⾔⾃明的。

孔⼦在《论语》中提到了⼀些与审美相关的问题:⾏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

郑声淫,佞⼈殆。

⼦谓《韶》,尽美矣,⼜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之覆邦家者。

道家思想认为⼀切秩序都是从“我”出发的,⽽各个“我”不同,因此没有什么绝对的秩序。

也没有所谓客观的美。

美与丑的⼆元对⽴都是⼈的迷惑所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倾⾳声相和前后相随庄⼦跟⽼⼦不⼀样,不直接讲道理,他喜欢讲故事:东郭⼦问于庄⼦⽈:「所谓道,恶乎在?」庄⼦⽈:「⽆所不在。

」东郭⼦⽈:「期⽽后可。

」庄⼦⽈:「在蝼蚁。

」⽈:「何其下邪?」⽈:「在稊稗。

」⽈:「何其愈下邪?」⽈:「在⽡甓。

」⽈:「何其愈甚邪?」⽈:「在屎溺。

」——知北游齧缺问乎王倪⽈:“⼦知物之所同是乎?”⽈:“吾恶乎知之!”“⼦知⼦之所不知邪?”⽈:“吾恶乎知之!”“然则物⽆知邪?”⽈:“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之。

庸讵知吾所谓知之⾮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知邪?且吾尝试问乎⼥: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刍豢,麋⿅⾷荐,蝍蛆⽢带,鸱鸦耆⿏,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交,与鱼游。

⽑嫱丽姬,⼈之所美也,鱼见之深⼊,鸟见之⾼飞,麋⿅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哉?⾃我观之,仁义之端,是⾮之塗,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齧缺⽈:“⼦不知利害,则⾄⼈固不知利害乎?”王倪⽈:“⾄⼈神矣!⼤泽焚⽽不能热,河汉沍⽽不能寒,疾雷破⼭飘风振海⽽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骑⽇⽉,⽽游乎四海之外。

死⽣⽆变于⼰,⽽况利害之端乎!” ——《齐物论》既然⼀切都是“齐”,审美就是⼀件傻事⽽已。

儒道释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儒道释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儒道释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国传统绘画一向被认为是“德”、“道”、“志”、“意”的载体,它所表露的也就是中国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追求。

“天人合一”、“儒、道、禅互补”、“得意忘象”,是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这个精神领域的核心,并对中国艺术独特的传统范式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并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思想主线。

儒道禅这三者都是处于一种“互补”的关系之中,它们共同构成中国民族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在中国首先从道德价值评价山水是孔子,他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山水仁智说,后经孟子、苟子、董仲舒、刘向等的丰富发展自然山水成为道德形象观照,对自然的欣赏,实际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观倾向情感价值是道家的自然观,尊重个性、自然成为情感物体体现,创造了一片风景即一片心境的美学境界,以宋代文人士大夫为代表在艺术上追求“空灵”、“静穆”、“畅神”、“逸气”自然观,在风花雪月、枯木山川中寄托了深沉的哲学思考。

儒道禅“互补”的重要一点,便是道家艺术思想是在一个更为广阔,更具艺术审美倾向的领域中实践了儒家以艺术成就人格的理想。

而孔子艺术观是在克已为仁的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活动中得到了实践,因而这些后世的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活动又几乎无不是面向自然、怀抱宇宙,从自然的人化到人化的自然。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宗炳·画山水序》),山水画艺术的崛起,是绘画艺术中“人与自然”的观念的重大演变,以孔子仁学为核心的儒道禅互补牢牢地确立中国艺术追求“自我价值”的调节和“理想人格”的完善的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天人合一”,“得意忘象”等思维模式产生了艺术的宏观的整体式的观察表达方式。

儒家的礼乐、道家的自然、禅宗的妙悟无一不是与成就理想人格紧密相连,方使中国画家,不仅知写形,传神而知妙悟——写意,即所谓“超以象外”。

在山水画中大胆运用空白使画面空灵而清净,表现出清高气息。

体现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教飘落北风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艺术陶治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成为民族团结强大精神凝聚力的组成部分。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 摘要: 人类不断对审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考,由此发展出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不仅包括对自然、哲学规律的探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美学是一个民族审美素养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志趣的体现。

儒家文化以“里仁为美”,其美学思想可分为艺术美、社会关系美、自然美三种类型;道家文化以“大道至上”为审美核心,蕴含着追求虚实结合、简淡至真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 传统文化;儒家; 道家; 美学; 一、美与美学 甲骨文中的“美”字由上半部分的“羊”和下半部分正立的“大”字组成。

有人将其解释成“羊大为美”。

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云:“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

美与善同意。

”这是一种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

也有人将“美”解释为“羊人为美”,认为“美”看起来像一个人头上戴了羊角,如同古代的人戴着羊角乞求风调雨顺。

不论“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是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因此,审美的发生事实上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非实用、从功利到非功利、从粗到精、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

从美的出现到美学学科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18世纪“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概念之前,人类在“知”方面有关于理性的逻辑学,在“意”方面有关于道德活动的伦理学,但没有在“情”方面研究人类的感性与情感的学科。

在美学出现之后,人类的知识体系才出现了“知”“情”“意”的结合。

美学发展到今天,大致形成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及科技美等类型。

美学的发展使人们在追求理性的浪潮中开始关注感性,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不再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儒家文化及其美学思想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圣人”,这与他治世的理想、实践以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密切相关。

他抱定匡正人心与救世的志向,是一个有爱、有情怀的审美人。

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美”字在儒家文化的经典《论语》中一共出现过14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简述我国儒道美学传统

简述我国儒道美学传统

简述我国儒道美学传统我国儒道美学传统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和道家都对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本文将从儒家和道家两个方面来简述我国儒道美学传统。

儒家美学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

儒家思想中的美学关注的是人的品德和行为,在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关于美的描述,如“君子美学而不厌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这些都强调了品德和道德的重要性,以此来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儒家美学还强调审美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和社会关系。

儒家强调家庭的和谐与和睦,提倡孝顺、忠诚、仁爱等美德。

在社会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社会和谐与公平,强调君臣、父子等关系的和谐与平等。

儒家的审美观念以人的修养为中心,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关系。

道家美学则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合一。

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有关于美的描述,如“道可道,非常道”,“知常乃明,知明乃宽”等。

这些都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与顺应,以此来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道家美学还强调审美的对象是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

道家认为,人应该通过修炼内心,达到心境的宁静与安详,追求内心的美与和谐。

道家的审美观念以自然为中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关系。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传统在我国的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美学观念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关系。

道家的美学观念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关系。

这两种美学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独特的儒道美学传统。

在当代社会中,我国儒道美学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的美学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道家的美学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与自然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

这些美学观念都有助于人们提升自身修养,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先秦儒家和道家的美育思想探析

先秦儒家和道家的美育思想探析
而入 之 以 内 。 以此 内外 融通 改 造 人 的思 想 与行 为 , 最
后趋 之 于 “ 和” 。( ‘ 孑 L 子 出来后 , 更 把 这 种偏 于 形 式 和 谐 的思 想深 化 到礼 与 乐 、 理 与情 、 伦 理 与心 理 的和谐
结合 。” _ 3 此 处 的“ 和” 可解 释为 “ 合” , 是 内容与 形式 的
美 感 审美 判 断而 形 成 的个 体 的审 美 经 验 和 价 值 观 ,
为 公 ……是 谓 大 同 。” 《 礼记・ 礼运 》 就 是 构建 一个 公 有 制 的社 会 ,达 到人 与 人平 等 和 睦 的博 爱境 界 。其
次, 孑 L 子谈“ 中” , 即适度 。指 出 “ 发 而 皆 中节 , 谓之 和 ” ( 《 礼记・ 中庸》 ) , “ 主张 以 ‘ 中’ 护 各维 度 之 ‘ 和’ , 且育
人 于 中和 之美 ” _ 4 ] 。 因此 , 孑 L 子教之 : “ 《 关雎》 乐 而不 淫, 哀而不伤” 。然 而 , 乐 与 哀 是 一 种 原始 情 绪 的体 验 , 即孔 子 以审美 的方 式 教 育人 用 理性 去 控 制 和调 节 自身情 绪 ,使人 的生物 性情 绪 转 换 为一 种 社 会性 情 感 ,从 自身 和谐 达 到 与 他 人 与 社 会 的 和 谐 之 美 。 “ 礼之用 , 和 为贵 ” 用“ 礼” 促“ 中” , 达 到人 与人 关 系 的 和谐 。同样 , 孔 子在 人与 自然 和谐 中也坚 持 “ 中” 的原
先秦儒 家和道 家 的美育思想探析
王玲 娟 . 张 雨 薇
摘要: 在 先 秦 政 治 混 乱 时期 , 诸 子 的 美育 理 想 是 构 建 “ e e 和” 之 美 的 理 想社 会 , 然而, 甚具代表性的儒 、 道两家 , 其 美 育理 念 存 有 分歧 : 关于美育原则 , 儒 家重 善 , 道 家重 真 ; 在 美 育途 径 上 , 儒 家以乐、 礼、 诗 为教 , 道 家反 对 儒 家教 条 之 法 , 以技 、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美学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和谐的关系,而道家则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佛教则强调超越尘世,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中,美学的核心是“礼”和“道德”。

儒家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儒家强调美好行为和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儒家追求和谐与平衡,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

中国儒家的审美观念以和谐、内涵和含蓄为特点。

儒家注重礼仪之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注重文学的修养和雅致,将诗歌、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作为使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与儒家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不同,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强调顺应自然的道理。

在道家美学中,追求自然简约和清静的境界是重要的目标。

道家倡导养生和养性,强调内省和寡欲。

道家的审美观念以自然的和谐、无为而治为特点。

道家将山水景观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强调山水之美的宁静、自然和空灵。

佛教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超越和心灵的解脱。

佛教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脱离尘世的纷扰。

在佛教美学中,追求精神的升华和超越是重要的目标。

佛教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悟性的表达方式,强调通过艺术的体验去触摸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解脱。

佛教的审美观念以心灵的净化和超越为特点。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六艺中指涉“美”的范畴的也仅仅“乐、书”而已。

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我们所说的“美育”实际上就是指音乐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注重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礼乐和诗教培养君子的美育观。

而这中美育观又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密不可分。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对道德熏陶的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人格培养要从诗歌的熏陶开始,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

而乐又与礼互为表里,所以孔子更注视乐教的重要作用,他本人也擅长器乐演唱以及音乐鉴赏。

君子人格的形成和实现在于对音乐的把握和领悟。

孔子对乐的重视,源于他对“仁”这个儒学核心价值的深切认知。

他对礼乐的教化功能实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他十分崇尚先古帝王利用诗教和礼乐教化达到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做法,那是他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这是对诗教的认同;“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

”礼乐不但能够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更是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础,至此礼乐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

“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

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为后人津津乐道。

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名点)等四位弟子的志向。

子路师兄弟均表示愿意从政治民,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只有曾点的志向有些例外:“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对此却极为赞赏,曰:“吾与点也。

”曾点所描述的这样一种随心所欲,自由闲适的生活画面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达到美与善的统一。

而这种在审美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就是美育所要达到的无关利害的澄明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儒、释、道思想中的中国美育观念摘要:尽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以及形成系性的审美教育理论是近代的事情,但人们对于审美教育的实践和探讨却是古已有之。

基于美育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这一视角,本文就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为核心,选取三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思想做为主线。

在分别论述中,文章融入各家的哲学根基,崇奉的理想人格,以及修炼完美人格的途径三个方面,试图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所蕴含的美育观念。

关键词:儒、释、道完美人格美育一、儒家美育思想1、孔孟美育观(仁君子圣贤礼乐教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他非常重视通过美育培养理想的人格。

首先要明确“仁”是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一种源于血缘的人性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孔子认为“仁”是美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主张培养以“仁”为核心的君子人格。

《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美育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重诗教、乐教和礼教的传统。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首先要学诗,因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以,《诗》成为孔子教学的重要教材。

除此之外,“《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诗》是艺术,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情与理的结合,欣赏诗歌可以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审美愉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中的伦理道德。

这个效果是单纯的道德教诲所不能比拟的,因此, 诗教构成了孔子美育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孔子对音乐美有很高的感受力和欣赏力,他认为“乐”能以艺术之美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听到美妙的音乐,以至于三个月不知肉为何味,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多么强烈的美感享受"孔子充分利用音乐去“美教化”、“移风俗”,在乐教中,孔子总是选择“尽美”又“尽善”的音乐来教育学生,让学生领会、感受音乐的美,让音乐美深入人的情绪,使人在美的愉悦中,把握音乐的伦理意义,在优美旋律的陶醉中,心灵贴近“仁德”。

乐的作用就是从情感上去陶冶人、塑造善的心灵。

另外,孔子注意到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的仁德有相通之处,自然的形象美感能精当地表现出人的道德品性,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水清灵动,净物涤污,有如智,山蕴宝藏,朗润万物,有如仁,自然的美能形象地表达道德的善,山水之美惹人怜爱。

所以,主张人们投入自然美的怀抱。

孟子,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大力提倡“诗教”和“乐教”。

从而使儒家美育思想更平民化、大众化。

孟子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提出“诚”的境界,与孔子的“仁”的境界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诚”作为一种境界,更强调了个体的自我省察。

与孔子相比,孟子更重视人格的自我完善。

他说:“凡有四者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认为人格的完善主要是自我的提升。

关于孟子的美育方法,他提出“自得”的概念。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章句下》,表明在美育实践过程中学习者成为了教育的主体。

要想获得“自得之道”要善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盖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尽管浩然之气无可形容,但却是可以养的。

首先要“知言,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

其次“要去除物欲之蔽,有所不为不欲”;其次要“‘直养’,如其所是,惟其自反而缩,得其所养”;再次要“配义与道”,人心之裁制之“义”和天理之自然之“道”,这样才能得到有益的助长。

孟子之所以能“不动心”不为外界左右,就是因其“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2、荀子美育观(性本恶全粹之成人化性起伪)与孔孟不同,荀子将礼乐的教育作用归结于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同时认为“性”无伪不能自美,“伪”就是人为,人的社会性和礼仪性表现出来的是文明,先天的不足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使“恶”到掩饰,成为真正“全”“粹”之“成人”,从而获得人生的华彩。

荀子的美育思想主要集中于《乐论》,荀子的《乐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美育文献。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荀子·乐论》)荀子认为乐的起源和产生与人的崇乐心理紧密相关,首先认识到乐与人心、人性相通,乐有引导民心,宣泄情感的功能。

所以“先王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其次“乐者,审一以定和者,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乐是一门审美的艺术,使多样的事物变得和谐、有文采。

再次“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能使人思想一致、行动统一,是中和的纲纪。

同时,审乐可以知政。

人心分别与四季时序、天地星辰相应,乐声的变化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礼乐仪式是对天地之道的效仿,人与礼乐异质而同构,所以对礼乐加以引导,即是对人生进行审美的引导。

总之,“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总之,荀子《乐论》所传达出的思想包括两点:一是承认人有情感的需要,求美的心理,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的作用。

二是礼乐教化与道德修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用礼乐化恶来实现美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礼文规范和圣人智慧来约束恶的情感,以理性引导感性。

二是用美情化解恶性,以美好、中正、平和的情感,引导、约束人的固有的情欲,使之合乎中正平和的雅颂品质,合乎礼的规范。

也就是说,荀子的礼乐教化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未达到“全”和“粹”的地步,还称不上“美”。

等到德操坚定,能够自如地应对事物,而且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这就是“成人”也就是礼仪化的人和道德化的人。

3、王阳明美育观(心即理圣贤人格知行合一)王阳明美育观是在对孟子心性之学的人格美育的继承和超越,其人格美育思想既有了“心即理”的本体性基础,又有了实践其人格美育思想的方法和途径(“致良知”),在中国传统人格美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心即理”是说规范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正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为人格美育思想奠定坚实的“本心”基础。

在王阳明心学里,圣人人格的唯一要素是德性完满,“仁且智”的人才是圣人。

可见,王阳明心学的人格之境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种境界不仅是道德的,而且是审美的或准审美的人生理想境界。

王阳明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把“诚”提高到心本体的地位,这是与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又说:“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因为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

其“诚意”是主体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真实的道德情感。

这正是美育所要尽力培养的一种真实人格。

对此,他提出以下几点的真实人格的修养功夫:一是,立志自信与省察克己。

树立理想和目标,这是要达到理想人格的前提条件。

同时“立志贵专一”,这样才能在“为圣”的道路上,不为其他的外界事物左右,意志坚定,毫不动摇,最终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

二是,居敬存养与事上磨练。

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磨练自己,“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三是,磨练破除意见与去除昏蔽。

是指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洗掉自己对事物的成见,使人格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综上所述:总体而言,儒家美育观念以“性命心”为哲学本体,提倡圣贤的理想人格,在不同的历史分期呈现出不同美育方法与手段,比如孔孟推行礼乐教化,孟子更重克己内省,荀子提倡化性起伪,王阳明关注知行合一等,这样就使儒家美育观念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文化下的人格美育思想主要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要求人格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二、道家美育思想老庄美育思想(道圣人涤除玄鉴、心斋坐忘)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范畴,也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道”不同于儒家的“仁”,讲求礼乐教化,从社会伦理规范来论述人格,道家推崇自由,提倡一种自然人格。

“道”法于“自然”,“自然”就是事物本来自在的样子,即“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

在老子看来,人与外在自然在“道”面前是没有区分的。

所以,只要人能够顺应自然之“道”,那么,人也就把握了外部世界的本质。

这样,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了,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倡导一种自然无为的“道”。

,老庄追求着一种共同的人格,那就是否定礼义法度,追求自然自由的圣人人格。

自然、自由是老庄哲学的精髓,也是其积极塑造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尺度。

在道家的老庄那里,只有把握了自然之“道”才能称为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从对“道”的体悟出发,“处无为之事,行不一言之教”。

老子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无为而成”。

在内在修养上,老子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里的“一”即是“道”,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不是顺从“道”的“自然而然”的作为,故圣人要排除这些一己之见,一得之私。

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涤除玄鉴”,这样才能对“道”有所体悟,达到自己人格的真实和淡出,即“抱朴见素”的无为境界。

庄子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所安”即自然;“所不安”即人为。

可见,圣人与俗人在对待生存环境时,态度不同。

圣人安于自然,不安于人为;而俗人则相反。

为强调这种“自然而然”,庄子还在《逍遥游》中比较了人对“道”所能达到的三种状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庄对圣人人格的培养方式与儒家的思想不同,儒家主要是“克己复礼”和“用行舍藏”,而老庄却对社会伦理来一番彻底的否定,倡导一种自然人格。

老子认为“涤除玄鉴”是对“道”的体悟。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涤除”就是去除一切功利私欲,“玄鉴”就是深观远照。

二者紧密相连。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道”同一的真境界。

而庄子也提出“心斋”、“坐忘”的思想。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墮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坐忘”要求圣人保持一种“虚”的心境,其实就是庄子的“外天下”、“外物”、“外生”的修炼过程,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