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安塞腰鼓》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3《安塞腰鼓》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3《安塞腰鼓》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3《安塞腰鼓》导学案「精编」瞳仁()亢奋()羁绊()山崖()冗杂()烧灼()磅礴()淋漓()戛然()闭塞()束缚()2.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3.你对课文了解吗?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

它()着你,()着你,()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语言赏析(一)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提示]从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体会语言的气势和强烈的情感。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提示]从短句的运用、词语的排列及语言的气势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3、对文中“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一句如何理解?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语言赏析(二)1.找出文中所运用的修辞,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飞鸟一样,是空中的掷球;精灵一样,是蹦跳的毽球。

运动会上的健儿们强健的身姿遍布在操场上的每个地方,就连角落也不放过。

(2)回忆我们的合唱表演,那声音黄河一样是惊涛的声响;老人一样,是沉稳的步调;岩浆一样,是流动的激情,真是充满热情的合唱。

教(学)反思:1.tóngkàngjīyárǒngzhuópángbólínlíjiáāihù2.急躁描摹恬静渺小羁绊晦暗干燥蓦然聒噪缥缈湖畔后悔3.(1)疾速大起大落震撼烧灼威逼鲜明惊异消化释放同学们喜不喜欢“摇滚”喜不喜欢“劲舞”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17.安塞腰鼓班级姓名组号完成情况【学习目标】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学习方法:自由朗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检测过关【课时安排】二课时一、课前自习1、做《新课程学习辅导》P50-51知识导航、高分突破P30第三题2、整体感知全文的结构层次。

3、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

《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二、课堂学习与探究1、检查自主预习1。

2、整体感知(见PPT)。

参照辅导P50第5题。

3、问题探究:听《安塞腰鼓》声情并茂的朗读,看气壮山河的视频,自主思考:(1)简单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可用自己的话说或者用原文中的话说)(2)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三个连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合作讨论:(1)有感情朗读课文。

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安塞腰鼓(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安塞腰鼓(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文化和作者的生平。

2.初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4.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及每部分的内容。

学习重点:1.初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气势。

学习难点: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及每部分的内容。

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刘成章,陕西延安人。

中共党员。

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

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历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延安歌舞团编剧,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陕西省出版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文学家》主编。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一级作家。

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

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7篇散文作品入选14种版本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语文课本。

主要作品著有散文集《黄土情》、《刘成章散文选》、《纤丽的阳光》、《刘成章散文集》、《羊想云彩》等。

2.写作背景“安塞腰鼓”对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刘成章影响相当大,当他远离家乡后,脑际里常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恢宏气势,耳畔回旋的是“安塞腰鼓”爆发的鼓点。

20世纪80年代,当刘成章面对祖国在改革开放中体现出的蒸蒸日上的情况,心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刘成章感悟“安塞腰鼓”不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他决定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于是,刘成章以大泼墨、大写意的笔法,以解放的精神、自由的心灵、洒脱的文笔、淋漓的激情挥洒出了《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这篇激扬生命的浪漫的散文,尽情尽兴地酣畅地展现陕北人热情的生命、火烈的活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环节四:美读课文,体会激情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听)”为开头,集体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第7、14、18、23段,借助想象去实现那宏达的场面,去倾听那激越的声响,去目睹那击鼓后生们茂腾腾的风姿。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例(1)在运动会上,运动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激情,每一块肌肉都充满了活力,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严肃,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让人折服。
5.牢记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环节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全文朗读,思考问题:
1.安塞腰鼓总体上给你什么感受?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四次用“好一个安塞腰鼓”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你能说说作者赞美安塞腰鼓哪几个
方面的“好”吗?
3.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或语调去朗读这篇抒情散文呢?把你感触较深的句段读给大家听并简要阐述理由。
【羁绊】
【奔突】
【辐射】
【恬静】
【冗杂】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大彻大悟】
3.课题解读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指导朗读: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安塞腰鼓》导学案(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安塞腰鼓》导学案(学生版)

安塞腰鼓(导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

(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

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

(1)朗读指导。

例段一:第7段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

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

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

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2.知内容。

朗读课文后,用“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号:日期:主备人:审核人:【晨读课导学】1、大声准确地朗读《安塞腰鼓》一文,把握感情基调,读准语气。

(15分钟)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

画出文中你认为的关键语句。

(15分钟)检效:教师抽测学生的朗读及字词的掌握情况,说说安塞腰鼓的特点。

(10分钟)【自研课导学】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目标:1、运用批注法、比较法,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

【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分数:批阅日期【基础题】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飞溅(jiàn) 亢奋(kànɡ) 羁绊(jī) 冗杂(rǒnɡ)B.搏击(jī) 烧灼(zhuó) 碰撞(pènɡ) 流苏(sū)C.蓦然(mù) 奔突(bèn) 忘情(wánɡ) 戛然(ɡā)D.隐秘(yǐn) 磅礴(bó) 动魄(pò) 闭塞(sè)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瞳仁侮暗明浙遣责B.振撼耳绊副射悬涯C.恬静颤栗充沛燥热D.束缚凝集敲垂锻练3、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中横线上,使句意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_________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A.回响B.回荡C.碰撞)②黄土高原上,_________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爆出B.现出C.跳出)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_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A.陶醉B.颤栗C.沉浸)【发展题】4、简析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①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拓展题】5、揣摩下面语句特点,仿写一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安塞腰鼓》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

2、领悟安塞腰鼓宣泄的生命力量、顽强抗争的精神。

3、赏析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与具有张力的词语。

学习重点领悟安塞腰鼓宣泄的生命力量、顽强抗争的精神。

学习难点赏析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与具有张力的词语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游一方风情。

”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咝.()晦.()暗困倦.(j )瞳.()仁捶.()戛.()然烧灼.()亢.()奋羁.()绊愈.()恬.()静冗.()杂束缚.()淋.()漓骤.()雨磅礴..()2.根据意思写词语。

:极度兴奋。

:昏暗。

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突然,猛然。

:彻底觉悟或醒悟。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声音突然中止。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了隆隆,隆隆,隆隆。

()③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⑤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么?()三、知识积累1.简介作家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优秀导学案(教师版)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优秀导学案(教师版)

3、《安塞腰鼓》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2.理解文中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语言美、诗意美。

【学习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学法指导】1.预习:阅读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2.学法:抓住文体特点(散文),通过自由朗读、合作释疑、质疑交流等自主学习,掌握课文。

【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刘成章,陕西省延安人,当代诗人、散文家,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

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2.背景资料: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

过去,偏远的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是边关军事要地:秦始皇时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韩琦、范仲淹、沈括等武将、文臣来到陕北,领导过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而明朝时期九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了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的一半以上的防务。

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

如今,改革开放把内陆的文化艺术推向全国。

安塞腰鼓的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先后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3《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3《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3、安塞腰鼓(初稿)姓名:班级:组号【学习目标】§科§网Z§X§X§K]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相关链接】1、了解作者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题目解说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

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

集中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

同时,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中国一绝”。

安塞腰鼓从农村打到城市;从黄土高原打向大江南北;从农家小院打到天安门前;从自编自演走向电影电视屏幕;从农运会打到亚运会;从陕北的穷山沟走上世界领奖台。

安塞腰鼓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背景透视(参考【相关链接】)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花苞.()静谧.()绿茵茵..()高邈.()彩棱.()镜粗犷.()莅.()临池畦.()吝啬..()()咄咄..()逼人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羁绊:。

②惊心动魄:。

③叹为观止:。

④戛然而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试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学生用+教师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学生用+教师用)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安塞腰鼓》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层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力量,体现节奏感。

3.理解排比、比喻、反复修辞在文中的作用。

4.简析场景描写,体会文章主题。

第一课时一、导入:二、检查预习。

1、正音:亢()奋晦()暗羁()绊()蓦()然颤()栗()冗()杂戛()然烧灼()大彻大悟()2、联系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忘情:。

狂舞:。

闪射:。

火烈:。

亢奋: 。

晦暗:。

羁绊:。

碰撞:。

搏击:。

烧灼:。

奔突:。

辐射:。

翻飞:。

淋漓:。

三、朗读、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内容。

2.师生齐读:3.划分结构:(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1——4)的腰鼓。

二(5——27)的腰鼓。

三(28——30)的腰鼓。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①(5——13)的场面。

②(14——17)的声响。

③(18——22)的后生。

④(23——27)的舞姿。

4.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美点比赛。

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四.朗读、品味。

1、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①齐读第6段。

②教师示读.④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

2、评点式朗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①划出文中明确提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②从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品评这句话。

句式特点:。

思想内涵:。

③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1)从用词方面说:A、“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号:八下课题 3.安塞腰鼓课型精讲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展示:(我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展示,我最棒!)一、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

当代诗人、散文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

主要作品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其中《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2.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

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二、预习检测,基础知识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瞳仁()亢奋()羁绊()山崖()冗杂()烧灼()磅礴()淋漓()戛然()闭塞()束缚()2. 填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

它()着你,()着你,()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大彻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气势?思考一下其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工具书,识记、理解、运用生字词;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3.通过抓关键语句和段落,理清文章结构;4.通过圈点批注,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5.通过精读关键语段,深入体会作者歌颂的生命力;二、评价任务1.完成字词填空,检测自主学习情况(第1课时,指向学习目标1)2.听范读和朗读,感受气势美、节奏美(第1课时,指向学习目标2)3.抓关键性语句,梳理文章脉络(第1课时,指向学习目标3)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在前面两篇讲读课文中,我们发现了作者擅长于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寄寓情思。

也学习了从多角度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你能否运用这些方法自主学习本篇自读课文?学生活动1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意在引起学生思考教师活动2自主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梳理字词,并在文中做好批注。

(指向学习目标1)亢.奋()束缚.()闭塞.()羁.绊.()挣.()脱蓦.()然冗.杂()烧灼.()高liáng()tóng仁()风zī() zào热()tián静()飞jiàn()huì暗()明xī() zhèn() hàn()元气línlí()战栗.() miǎo()远应接不xiá()大chè()大悟学生活动2学生对字词进行辨识,掌握基础知识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意在检查学生课下预习情况,掌握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31.观看视频,了解安塞腰鼓并感受其气势。

2.听范读,再次感受腰鼓的魅力与气势。

(听读注意:停顿、重音、节奏、情感)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4.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活动3观看视频,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同学间互相纠正、补充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考查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独立划分结构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文章壮阔豪放的情感美,传递的磅礴力量,激荡的生命。

2、全面品味短句、排比、反复、比喻等语言艺术带来的激昂的节奏美。

3.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安塞腰鼓的思想精华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1、感受文章壮阔豪放的情感美,传递的磅礴力量,激荡的生命。

2、全面品味短句、排比、反复、比喻等语言艺术带来的激昂的节奏美。

并学会运用排比、拟人、比喻、反复等写作手法.学习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思想精华和艺术价值,深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

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2。

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请找出来 .合作探究1。

说说你所感受到的安塞腰鼓好在哪里?2.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

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3。

替代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没、诗意美。

(1)齐诵第7段.(2)将第7段改成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教师范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1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1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

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重难点学习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人到中年的刘成章先生此时也远离家乡来到省城,脑际里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象,耳畔回旋着黄土高原那在沉默中爆发的鼓点。

面对祖国的新景象,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是陕北这块黄土地的 地域文化信息,它俨然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的精神象征。

于是决定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传达黄土地上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1.重点读音瞳.仁( ) 羁绊..( ) 颤栗..( ) 蓦.然( ) 恬.静( ) 冗.杂( ) 戛.然( ) 磅礴..( ) 亢.奋( ) 烧灼.( ) 晦.暗( ) 骤.雨( ) 辐.射( )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亢奋:晦暗: 羁绊: 蓦然: 磅礴: 淋漓: 惊心动魄: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大彻大悟:3.教师提问: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按什么顺序来写?4.梳理全文结构。

{ 表演前——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表演中{ 气势雄浑的腰鼓响声震天的腰鼓搏击心灵的腰鼓舞姿奇丽的腰鼓表演后——寂静的腰鼓}生命的宣泄《安塞腰鼓》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它以诗一般的凝练而又富有动感多余眼,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虽然现在的大西北依然经济落后,但是我们从那些茂生生的后生身上,从那隆隆四安塞要构声中听到了生命的力量!相信那片响彻着隆隆鼓声的黄土地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大放异彩,而这当中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明天的安塞腰鼓将更加气势磅礴,更加地震撼人心!1.上节课我们感知课文的时候说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第三部分是“寂静的腰鼓”,这两个“静”是不是一样的意思?2.为什么每写完一个方面,作者就要写“好一个安塞腰鼓”?文章中有四次之多,不觉得重复吗?3.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人教版八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第 2 页第 3 页缚.()2.填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

它()着你,()着你,()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3.画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4.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气势?思考一下其何作用?四、精讲点拨(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第 4 页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5)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五、学生小结《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

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了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场面。

六、达标测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捶起来就(),(),()!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_;乱蛙一样,是_____;火花一样,是_____;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安塞腰鼓》导学案(无答案)

年级学科语文设计者审核者编号备课时间课时姓名小组班级安塞腰鼓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2、品味排比句的作用、气势与激情预习检测案:一、知识链接:1、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塞腰鼓场牌很丰富,花样变幻多端,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音”、“绵羊碰头”、“枣核掏心”等。

腰鼓队过街表演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奏。

领头的鼓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

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

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

2、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年出生于陕西延安,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最后写了戏剧,然后再写的散文。

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一级作家,他的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一等奖。

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二、字词抽查:瞳.仁()羁绊..()()颤.栗()蓦.然()恬.静()冗杂()戛然()磅礴..()()亢.奋()烧灼.()晦.暗()骤.雨()辐.射()大彻大悟:惊心动魄:叹为观之:戛然而止:合作探究案:1、听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打鼓起(1—4)()的腰鼓打鼓中(5-27)()的腰鼓A、(5-13)宏伟的场面B、(14-17)雄壮的()C、(18-22)击鼓的()D、(23-27)奇丽的()打鼓后(28-30)()的腰鼓2、再读课文,体会变化。

朗读要点: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案
课题: 3安塞腰鼓
课型:新课执笔:集备:年月日教学:日星期____
班_____组姓名___________
目标要求: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2、品析关键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4、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感悟中华文化和文明,感悟生命的壮美。

重难点:
1.品味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


学习器材:多媒体
自学指导:
1、知识链接
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陕西省延安市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2、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

《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

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3、字词积累
(1)注音
旋.( )风瞳.( )仁恬.( )静亢.( )奋晦.( )暗羁.( )绊烧灼.( ) 冗.( )杂蓦.( )然磅.( )礴.( ) 戛.( )然而止
(2)解词
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拓展探究:
一、听课文,感知内容
1、听课文示范朗读
2、知内容:从文中摘录词语来补充一句话,试用“的安塞腰鼓”
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尽量多找。

我来摘录词语:
二、明结构
文章按“表演前————”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
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
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直接抒发了情感,根据文章内容,请你
说一说作者认为安塞腰鼓好在哪些方面?(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回答)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三、高声诵读,感知气势
1、自由读,读出气势,读出那种痛快淋漓的劲
2、寻美点:分组朗读,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进行表达
四、品语言
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试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单用排比、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文字,用“”划在文中,并仔细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作用:
五、最后一句话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体会结尾的妙处。

课堂反馈:
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晨跑、合唱或运动会时的场面。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
豪放、火烈的特点。

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课堂评价:
评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