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合集下载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常用消毒剂选择与配制方法及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常用消毒剂选择与配制方法及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酚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48-2011 《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49-2011 《医疗器械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50-2011《手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5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52-2011《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53-2011《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 GB27954-2011《黏膜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55-2011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的通用要求 GB 28232-2011《臭氧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233-2011《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234-20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235-201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28931-2012 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30689-2014《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GB/T30690-201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和评价要求》 GB16383-2014医疗卫生用品辐射灭菌消毒质量控制
关键控制点:制定制度
常用消毒剂的选择及配制方法
消毒剂的分类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消毒剂的种类
醛类消毒剂 杂环类消毒剂(气体)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
p 季铵盐类消毒剂 p 酚类消毒剂 p 胍类消毒剂 p 重金属类消毒剂 p 生物类消毒剂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泡法。
3.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 4000mg/L),作用30min----60min。
4.熏蒸法: 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在20℃ ,相对湿度70-90%时,对细菌繁殖体用过氧乙 酸1g/m3,熏蒸60min,对细菌芽胞用量为 3g/m3,熏蒸90min。
碘伏溶液的容器中, 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 品的消毒, 用含有效碘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min。
② 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创面的消毒, 用含有 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③擦拭法: 外科洗手: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3min。 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
——甲醛
甲醛是最早使用的化学药物,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包括细菌繁 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
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无 损害。但由于刺激性大,使用上受到限制。
甲醛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溶液含有360g/L~400g/L甲醛 和80g/L~100g/L甲醇.特点: 甲醛水溶液无色透明、有甲 醛刺激性气味、溶液呈酸性.临床上用10%福尔马林固定 标本。
使用方法: 浸泡、喷洒。
过氧化氢杀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名称
细菌繁殖体 真菌
结核杆菌 Polio病毒 细菌芽孢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及管理部门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备查。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监测方法见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1、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化学和生物监测。

1)化学监测: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进行有效浓度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戊二醛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2)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包括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及其他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包括各种灭菌后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活检钳和其他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必须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1)物理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应进行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

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微生物实验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

微生物实验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

微生物实验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因为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从预防交错污染的角度动身,微生物试验必需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采纳多种物理、化学或是生物的办法,确保全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符合用法要求。常用以下术语表示杀灭微生物的程度。消毒:杀灭或(和)清除致病微生物,使其数量削减到不再能引起人发病。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灭菌:将全部微生物所有杀灭或(和)清除掉,包括细菌芽孢和非致病微生物。灭菌比消毒更彻底。无菌:不含活菌,是灭菌的结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一)常用的灭菌、消毒办法常用的灭菌或消毒办法分为4类:热力灭菌法、化学消毒法、辐射法和过滤除菌法。普通按照物品的种类和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来挑选消毒、灭菌办法。

消毒首选物理办法,不能用物理办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办法。 1.热力灭菌法高温对微生物具有显然的杀伤作用,这是因为热能可变性蛋白质、核酸及破坏细胞膜等。热力灭菌法按照有无水蒸气的参加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种。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用法范围详见表4-4。表4-4 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用法范围 2.化学消毒法无数化学药物能够影响微生物的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消毒的作用。化学消毒剂普通都对人体组织有害,因此,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的消毒,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用法范围见表4-5。表4-5 化学消毒剂及用法范围 3.辐射法辐射法中紫外线杀菌最为常用。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很弱,简单被固形物汲取,不能透过一般玻璃,因此,它只适用于空气、水及物体表面的杀菌。无菌室、超净工作台、生物平安柜内都装有紫外灯,用来举行空气消毒,消毒时光普通为30min。应用紫外线杀菌时,必需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挺直照耀,以免损害眼睛和灼伤皮肤。 4.过滤除菌法指将含菌的液体或气体通过一个称作细菌滤器的装置,使细菌受到机械的阻力而留在滤器或滤板上,从而达到除菌的目的。此法常用于不宜加热灭菌的液体物质,如培养基添加剂、抗生素、血清等。它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液体中各种物质的化学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 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共29张PPT)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共29张PPT)

到污染。等候5~8min的颜色变 使判断困难。
化,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时,
则表示溶液浓度>2%;指示色
块没有变化或部分是白色时,
则<2%。
——戊二醛
• 使用方法:浸泡法 1.灭菌: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容
器中,加盖浸泡10h后,用无菌操作法取出后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并擦干待用。 2.消毒:将清洗、晾干待消毒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容器中
3)注意: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 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碘伏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 、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 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 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3) 使用方法
——过氧乙酸
属于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对金属及织物 有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 性差等特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使用方法: 1.浸泡法: • 一般污染用0.05% (500mg/L) 30min; • 对细菌芽孢用1%浸泡: 消毒5min,灭菌30min;
如碘伏、碘酊、醇类、醇类
和 氯杀已灭定外的细复菌配繁剂殖、体醇和类亲和脂季病毒。
胺 盐如复苯配扎剂溴等铵。、氯已定、度米芬、 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过氧化物消毒剂
总结词
强氧化性、不稳定、易分解。
详细描述
过氧化物消毒剂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病 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及功能。这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需要在常温下避 光保存。
醇类消毒剂
总结词
快速、广谱、低毒、对皮肤无刺激。
详细描述
醇类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乙醇或异丙醇,具有快速、广谱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等常见病原体均有良好的杀灭 效果。它对皮肤无刺激,适用于皮肤消毒。
消毒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紫外线消毒技术
紫外线消毒技术利用紫外线光波的特性,对细菌和病 毒进行照射,破坏其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这种 技术具有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院 、学校、公共场所等领域。
臭氧消毒技术
臭氧消毒技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细菌和病毒进行 氧化,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这种技术具有广谱杀菌、快 速等特点,但需要注意臭氧的浓度和残留问题。
04 化学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与有机物接触
避免消毒剂与食物、油脂、血液等有 机物直接接触,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先清理环境中的 有机物,如垃圾、污渍等,确保消毒 剂与待消毒物品充分接触。
注意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根据消毒剂的种类和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选择合适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浓度过低或作用时间过短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而 浓度过高或作用时间过长则可能对物品造成损害。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 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原则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原则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原则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原则

第1条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一、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如何微生物。

二、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四、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

不得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及浓度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及浓度

三、碘伏
3.注意事项: (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护。 (2)碘伏应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
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3)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
延长消毒时间。 (4)盛装碘伏的消毒容器应每周更换、清洗、
灭菌两次。
Biblioteka Baidu
两次。 d.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
作为原料配置消毒剂。
三、碘伏
属中效消毒剂。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 碘伏与碘酊相比,刺激性小,稳定性强,无腐蚀性, 具有杀菌广谱的特点,持续消毒效果好,毒性低并有 一定清洁作用。但其对细菌芽胞、真菌的作用较弱。
1.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 (1)外科洗手:子啊流水肥皂洗手后,用0.5%的碘
伏液刷手、擦拭个一遍,每遍作用3min。
三、碘伏
(2)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0.25-0.5% 的碘伏液局部擦拭两遍,作用共2min。
(3)口腔粘膜消毒:用0.5%的碘伏液漱口或擦拭消 毒。
(4)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于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 碘0.2%)擦拭作用2-3min。
(5)冲洗法: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 0.2%的碘伏液冲洗后,再用05%碘伏擦拭。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及浓度
全南县妇幼保健院 温雯

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一)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 被检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

(二)监测方法

1.生物监测: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每月一次;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一次。

2.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次,2%戊二醛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

(三)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四)注意事项:采样后4h内送检。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 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

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常用消毒剂和使用方法、消毒效果监测采样与检测方法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常用消毒剂和使用方法、消毒效果监测采样与检测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消毒因子强度快速监测方法

A.1有效成分浓度试纸测定法

A.1.1 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监测法

适用范围: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等)、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的现场测定。

A.1.1.1 检测方法

A.1.1.1.1 消毒剂有效成分浓度在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直接测定;高于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可用自来水先稀释至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测定;固体消毒剂应先用自来水配制成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的溶液,再测定。

A.1.1.1.2 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片刻取出,半min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

A.1.1.2 结果判定

A.1.1.2.1 直接测定的消毒剂溶液,对应标准色块上所示浓度为该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浓度。

A.1.1.2.2 固体消毒剂或者需稀释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浓度为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

A.1.1.3 注意事项

A.1.1.3.1 溶液有效成分>1000mg/L时准确性较差,浓度在20mg/L~500mg/L时,测定结果较准确。A.1.1.3.2 试纸浸湿后时间超过1min,颜色逐渐消退,结果不准确。

A.1.1.3.3 本法所测结果不精确。

A.1.1.3.4 用后,剩余试纸应当及时放回原塑料袋内包好,以免受到环境中其他药物的影响。

A.1.2 其他型号浓度试纸

各种浓度试纸应通过检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使用时可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A.2 紫外线强度简易测定法

A.2.1 检测方法(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

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三)、紫外线消毒监测

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nm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线副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单位:uw/cm2。

1、日常监测:所有使用紫外线的单位,必须记录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累加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2、生物监测:每季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

1)物理监测每年两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

2)化学监测每季度一次,以及更换新管、或使用累积小时数达1000小时监测。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化学监测方法: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紫外线光敏色块、标准色块和卡片纸组成。

【使用方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 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受到规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卡片纸中央的紫外线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使用中的旧灯管,辐照强度值≥70uw/cm2时,可继续使用,辐照强度值<70uw/cm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结果判定: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uW/cm2为合格。

4)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每半年监测一次;指示卡应获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每季度一次。

(四)、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操作规程

1、监测范围: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测定。

2、测定方法: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即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所含有效成分含量。

3、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结果判定:对应标准色块上所示浓度为该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浓度。

4、注意事项:溶液有效浓度>1500mg/L时,应稀释至20~500mg/L浓度后再进行检测;储存试纸应注意防潮,以免霉变影响测定结果;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试纸浸湿后时间超过1min,颜色逐渐消退,结果不准确。结果应在半分钟之内观察并记录。每天监测一次。

仙岳医院院感管理科

2013年9月修订

附:医疗废物的分类

(一)、感染性废物

特征: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脱脂棉等各种敷料;以及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4)废弃的血液、血清。

5)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损伤性废物

特征: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疗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等。

2)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三)、药物性废物

特征: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如苯巴比妥。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四)、化学性废物

特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化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体温计。

(五)、病理性废物

特征: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室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附:医疗废物的分类

(一)、感染性废物

特征: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脱脂棉等各种敷料;以及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4)废弃的血液、血清。

5)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损伤性废物

特征: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疗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等。

2)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三)、药物性废物

特征: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