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
直肠癌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

直肠癌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文章目录*一、直肠癌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二、直肠癌如何预防*三、直肠癌吃什么好直肠癌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1、直肠癌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很多,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病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疗法。
直肠癌的保肛术:直肠癌手术治疗法主要适用于癌肿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患者。
直肠癌的保肛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并且避免了永久性人造肛门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及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及人工肛门所带来的许多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临床多根据直肠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扩散程度决定是否选择保肛术,此法以治疗为目的,其预后较好。
这是比较常用的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适应症:直肠下段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的距离在7cm以下者。
直肠癌的这种手术切除范围为全部直肠及其固有筋膜内的脂肪淋巴组织,大部分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和淋巴组织,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的淋巴组织,盆底腹膜,直肠侧韧带和提肛肌,肛管,肛门周围皮肤,肛管括约肌和坐骨直肠窝的脂肪淋巴组织。
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会阴伤口一期缝合或用纱布填塞,本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直肠癌的病因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3、直肠癌怎么诊断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
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通过镜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直肠癌如何预防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机会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4、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直肠癌吃什么好1、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临床上直肠癌的患者会有反复发作的情况,长期如此会导致患者的消化能力比较弱,因此在饮食的安排上,故应予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直肠癌患者宜多饮水或汤液,病人久泻或晚期病人长期发热、出汗、损伤津液,故主食可以粥、面条等半流质饮食为主;宜服富有营养的滋补流汁药膳,直肠癌晚期病人久泻、便血、发热,大量营养物质和水分丢失,身体消痩,体重减轻,气血两亏,宜服富有营养的滋补流汁药膳。
朱骥-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策略与布局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策略与布局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临床统计中心朱骥目前,国内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推荐治疗模式为新辅助的长程放化疗,它选择的人群是T3/T4,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先给予5周或5周半的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长程放化疗,然后在疗程结束之后,再接受TME手术。
手术完之后再根据术后病理等情况给予新辅助化疗,这是一个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模式。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表现在同步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根据文献报道,pCR约为10%-25%;其次约有30-35%出现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约50%的患者不能够按计划完成6个月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主要原因为毒性及患者依从性。
那么,怎样对这样一个并不理想的模式进行优化呢?我们从统计学的角度,把它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第一,从优效性的方向来考虑,提高新辅助治疗阶段剂量强度,以期获得肿瘤的降期。
第二,从非劣效方向考虑,在手术治疗的前提下,下调剂量强度,以期达到毒性下降且不影响临床疗效。
从优效性的方向,首先讨论是否增加放疗剂量。
丹麦学者[1]报道了一个的小样本的临床II期研究,一共纳入55例的患者,其实有4例因为错误入组被剔除,只有51例的患者接受了一个长程的放化疗,具体方案:放疗剂量对于可见病灶给予60Gy/30Fx,对于淋巴引流区给予50Gy/30Fx,同期给予UET 300/m2/day以化疗增敏,在放疗结束的最后一周,还会给予一次5Gy的后装照射。
在51例评价的患者中可看到有非常好的肿瘤降期,有40例患者因为完全性缓解而没有立即接受手术,而接受一个Watch&Wait的一个治疗策略,那么又有9例患者因为局部复发,而接受一个挽救性的手术切除。
但值得我们注意,该研究或许从基线特征获得高cCR,从纳入人群可看出,约50%病人是T2的患者,所以入组的患者局限的肿瘤负荷较低,以更高的几率获得CCR。
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不足之处:首先,T2患者录入比较多,再者,所采用的同期化疗的方案不是我们目前所常规使用的氟尿嘧啶静脉给药或是卡培他滨口服给药,而是采用丹麦标准的口服优福定,并且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6周未进行间隔期化疗,故该研究只给予长程的同期放化疗治疗。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供科学、规范和全面的治疗建议,中国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编制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CSCO2024)。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治疗原则CSCO2024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策略。
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肿瘤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和意愿,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2.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对于早期结直肠癌,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来彻底切除肿瘤。
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分别可以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和开腹手术。
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与肿瘤的高危因素、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等有关。
3.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在手术前,可以采用新辅助治疗来减小肿瘤体积和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
化疗的方案和疗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采用单药或多药联合治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KRAS突变和BRAF突变等靶点进行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4.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目标主要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系统治疗、手术治疗和局部治疗等方法。
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可以通过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来确定。
结语CSCO2024指南提供了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指南和建议,对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应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

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周志祥,王征0 引言近20年来直肠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展,外科治疗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治愈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和保留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贯穿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的两条主线。
随着学术界对直肠解剖、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化、术前高科技产品精确判断、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外科器械设备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也有了突破性进步。
首先,从传统的根治肿瘤、挽救生命的最终目标,转变为力求兼顾彻底消除肿瘤和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其次,随着上述的转变,手术方式和技术亦发生较大变化。
例如: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腹腔镜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
根据患者的肿瘤状况及个体特点,全面评价、综合分析、结合术者的临床实践经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达到直肠癌最佳手术效果的关键。
由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存在保持消化道完整性的需要,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1 全直肠系膜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当代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标准原则。
1982年Heald提出TME,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金标准。
按照传统根治手术的操作要求,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定长度的近远端肠段及其系膜和引流淋巴结,以及受侵的邻近组织和脏器,并不能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Heald认为以往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原因在于“有适当的直肠系膜切除”,导致直肠系膜内残留癌细胞,术后癌细胞的扩散、种植导致局部复发。
而全直肠系膜能够彻底切除直肠癌,将局部复发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直肠癌中大约65%~80%病例存在直肠周围的局部病变,包括直肠周围直接浸润和肠周淋巴结转移或直肠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这些局部病变均在盆腔脏层筋膜范围之内。
TME的手术特点是锐性分离盆腔脏层和壁层之间的间隙,直达肛提肌水平。
结直肠癌四期治疗方案

摘要:结直肠癌四期,也称为晚期结直肠癌,是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结直肠癌。
由于病情的严重性,治疗策略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直肠癌四期的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参考。
一、概述结直肠癌四期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原发肿瘤切除:对于局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四期患者,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2)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如果肿瘤侵犯邻近淋巴结,手术中可能需要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
(3)肝转移灶切除:对于肝转移灶数量有限且位于肝脏表面、周围无重要血管侵犯的患者,可行肝转移灶切除。
2. 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四期治疗的重要手段,旨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化疗方案包括:(1)FOLFOX方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FA)和奥沙利铂(Ox)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2)FOLFIRI方案:5-FU、亚叶酸钙和伊立替康(I)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3)CAPOX方案:5-FU、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CaP)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4)FOLFIRI+贝伐珠单抗(Bev)方案: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3.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控制局部肿瘤和缓解症状。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放疗:针对局部肿瘤进行放疗。
(2)近距离放疗:通过插入放射源直接作用于肿瘤。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常用靶向药物包括:(1)贝伐珠单抗(Bev):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
(2)西妥昔单抗(Cet):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3)帕尼单抗(Pan):针对VEGF受体2。
低位直肠癌术式选择及技巧

目前 , 直肠癌 的手术 方式 有很 多种 , 简要 归纳见 表 1 。
作者 单 位 : 16 5 广东 广州 中山大 学 附属 胃肠 肛 门 医院 50 5
结直 肠肛 门外科三 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 1 年 1 月第 1 卷第 6 LnnnM dr Cii re , e . 0 1 V 1 1 o 01 2 1 期 i a o e l c i S gr D c 2 1 , o 1 N . g n n sn u y . 6
rsc o ri, R 是 否受累也有 帮助 …。另 外 , eetnmag C M) i n 同时应 该 进 行多学 科综 合讨 论 , 定 治疗 方案 , 决 如是 否需 新 辅助
放 化疗等 。
但是 , 临床实践 中容易将 以下概 念混 淆 , 如肛 缘 , 肛缘
为臀部 分开 后肛 门 口与手 指接 触 的位置 , 当 于肛 门“ 相 含 住” 手指两 者的界线 。肛 缘距离 ≠ 齿状 线距离 , 状线距 齿
S lroGV, Da il R, Moa J e 1 Ma n t aen nesI rnB , t . a g ei c
r s n n e ma i g r d ci n f n n o v d u gc l e o a c i g n p e it o a i v le s r ia o
除 (S 。 IR)
此外 . 经肛 门括约肌途径 的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 ( ao M sn 术) 有手术径直 达表 浅、 操作空间宽敞等优点 , 国内报道不 但
多且病例数不多 I 经骶后 入路术式手术 ( rse术 ) 7 _ 。 Kak 与经 肛 手术相 比, 该手术具 有创伤 小 , 手术操 作 简单 , 直肠 病变显
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原则

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原则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方式之一是手术切除肿瘤。
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术后恢复等。
本文将讨论直肠癌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
1. 肿瘤的位置直肠癌的位置决定了手术切除的方式。
根据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方式可以分为前切、后切和低位切。
前切适用于肿瘤位于直肠近近端的高位或中位,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其相邻的直肠和周围淋巴结。
后切适用于肿瘤位于直肠远端的低位,手术切除范围则更广泛,需包括近段结肠、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低位切适用于肿瘤位于直肠最低部分或直肠肛管交界处,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狭窄。
2.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肿瘤的分期和转移情况等。
年龄和基础健康状况是考虑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
对于年龄较大或伴随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的风险会增加,需慎重考虑手术的可行性。
肿瘤的分期和转移情况直接影响手术的选择。
早期直肠癌可选择局部切除,而晚期直肠癌需要选择更广泛的切除方式。
若肿瘤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手术治疗的效果会降低。
3. 术后功能手术后的功能恢复也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直肠癌手术可能会影响排便和尿液功能,特别是对于低位切手术的患者。
对于一部分患者,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术后功能的保持,但这需要患者的肿瘤位置和分期适合进行此类手术。
4. 多学科协作在选择直肠癌手术治疗方法时,多学科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肿瘤科医生、外科医生、放疗医生等需要共同讨论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的情况各异,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位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术后功能恢复以及多学科的协作。
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全面的医学讨论,医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直肠癌如何手术,治疗方法

直肠癌如何手术,治疗方法直肠癌是影响人体消化道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除了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方法外,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
在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便手术能够更加有效和顺利地进行,同时避免术后并发症和疾病复发的发生。
本文将从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手术治疗方式目前直肠癌治疗中经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一般有胸腹联合切除术(APR)、经肛门切除术(LAR)和直肠全切除(AR)。
这些手术方式都是需要进行全身性麻醉。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以排除手术风险。
1、胸腹联合切除术(APR)胸腹联合切除术(APR)是针对直肠癌在直肠和肛门组织扩散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直肠切除、骨盆底肌群切除等方式实现肛门和膀胱、尿道等组织的切除。
术后患者需要留置人工肛门,并且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APR主要适用于恶性中下端前直肠癌、肛管癌等。
2、经肛门切除术(LAR)经肛门切除术(LAR)是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切除癌肿并保留括约肌功能的一种手术方法。
LAR主要适合于中下段病灶,如脐带以上3-5cm的病灶以及中上段和近端病灶。
3、直肠全切除术(AR)直肠全切除术(AR)是切除直肠和附属组织,保留括约肌功能并进行人工肛门形成的一种手术方式。
AR主要适用于直肠上段病灶。
二、治疗注意事项直肠癌的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有效,以及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
1、手术前准备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病变的范围、体内器官的构造及其所在的位置,以便术前合理规划手术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前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清洁方面,以避免因术前状态不佳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2、手术中的麻醉直肠癌手术需要进行全身性麻醉,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呼吸心跳等异常情况。
3、手术后的康复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了解他们的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

2024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病人临床治疗策略要点(全文)摘要对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和(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其临床治疗策略一直存在争议,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局部切除和等待观察策略。
TME手术带来了相关风险,而非手术治疗策略在实现了器官保留、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望实现与TME相当的肿瘤学安全性。
等待观察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率的持续提高,等待观察策略在直肠癌综合治疗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优化新辅助治疗策略、准确识别获益群体、提升完全缓解评估的精确性,以及优化随访监测和补救治疗机制,是器官保留肿瘤学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但须注意,如盲目选择等待观察,存在潜在局部复发和预后受损风险,故建议在具有丰富直肠癌综合治疗经验的临床中心开展,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随访依从性,保障治疗结局。
对于局部进展期(T3~4/N+M0)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是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模式。
但TME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包括围手术期死亡风险(2%)、吻合口漏风险(11%)、并发症再次手术风险(5%)以及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风险,而且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将行永久性结肠造口[1]。
LARC的治疗理念随着等待观察(watch and wait)策略的提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等待观察策略对于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7]。
接受等待观察和局部切除的病人不会出现明显创伤或肠道功能变化,保证了病人的良好生活质量。
直肠癌三线治疗方案

摘要: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直肠癌三线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对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一线和二线治疗失败后,需考虑三线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直肠癌三线治疗方案。
二、三线治疗方案概述1. 三线治疗方案的定义三线治疗方案是指在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失败后,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采取的治疗措施。
2. 三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体质、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3)安全性优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患者的安全性。
三、直肠癌三线治疗方案1. 联合化疗方案(1)FOLFOX方案:奥沙利铂(Oxaliplatin)+亚叶酸钙(Leucovorin)+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2)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Irinotecan)+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3)CAP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奥沙利铂2. 单独化疗方案(1)5-氟尿嘧啶(2)亚叶酸钙(3)奥沙利铂3. 靶向治疗(1)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针对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西妥昔单抗(Cetuximab):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帕尼单抗(Panitumumab):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4. 免疫治疗(1)PD-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等,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直肠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与围手术期处理

f r1 5 y a s Th - e rs r ia ae wa 8 0 o - e r . e 5y a u vv lrt s 9 . 4% i oa s rca x iin g o p,a d 8 . 8 i h o to n t tlmeo e tle cso r u n 8 8 ntec nrl
[ sr c] Ob etv Toc mp r h fiay o o a me o et l x iina d ta i o a s r ia n ev n ini Ab ta t j cie o a et eef c ftt l s r ca cso n rdt n l u gc l t r e to c e 第 1 卷 第 5期 07 9
Me s C i ,e tmb r 0 7Vo. 9No 5 dJWet hn S pe e 2 0 , 11 , . a
直 肠 癌 的 手 术 方 法 选 择 与 围 手 术 期 处 理
S r i a o lt e e to nd p r o e a i e m a g m e f r c a a c r u g c lm da iy s l c i n a e i p r tv na e nt o e t lc n e
CH EN —i SHA N - ui M A hiqi g Zil, Ti k , S - on ( z u Pep e sH opi l Da h o l’ s t ,Da h 3 1 0,S c u n,Chn a z u6 5 0 ih a ia)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2 2 手 术方 法 采用 持 续 硬膜 外麻 醉或 全 麻 加持 . .
除 术 ,O例 患者 采 用传 统 手 术 方 法 治 疗 , 后 均 定 期 化疗 随 访 ,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 5年 生存 率 。 果 2 术 并 结 两 组 病 人 随访 1 ~ 采 用 5年 , 用 全 直 肠 系 膜 切 除 术 组 随 访 5 例 , 年 生 存 率 为 9. 4 ; 照 组 随 访 1 采 1 5 8 O 对 8例 , 年 生 存 率 为 8 . 8 。 论 5 88 结 全 直 肠 系膜 切 除 术 治疗 直肠 癌 可提 高 5年生 存 率 , 后 加 强 围 手术 期 管 理 , 术 可减 少 并 发 症 。 【 键 词 】 直肠 癌 ; 全 直 肠 系膜 切 除 术 ; 围手 术 期 关 【 图分 类 号 】 R7 5 3 7 中 3 .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7 —5 1 20 )50 3— 2 6 231 (0 7 0—8 20
直肠癌的治疗方案选择

摘要: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直肠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直肠癌的治疗原则,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并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和优缺点。
一、治疗原则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根治、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直肠癌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1)局部切除术:适用于直肠癌早期、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
(2)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直肠癌中晚期、肿瘤侵犯肌层、淋巴结转移较少的患者。
根治性切除术包括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3)姑息性切除术:适用于直肠癌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2. 放疗治疗放疗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前放疗: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可杀灭手术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姑息性放疗:适用于直肠癌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3. 化疗治疗化疗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前化疗: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术后化疗:术后化疗可杀灭手术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姑息性化疗:适用于直肠癌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新兴手段,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适用于以下情况:(1)HER2阳性的直肠癌患者。
(2)BRAF V600E突变的直肠癌患者。
(3)RAS突变阳性的直肠癌患者。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新兴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直肠癌一二线治疗方案

一、直肠癌手术1. 手术时机直肠癌手术的时机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1)肿瘤直径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2)肿瘤直径在5-7cm之间,无淋巴结转移,且肿瘤距离肛门缘大于5cm;(3)肿瘤直径在7-10cm之间,无淋巴结转移,且肿瘤距离肛门缘大于7cm;(4)肿瘤直径大于10cm,无淋巴结转移,且肿瘤距离肛门缘大于10cm。
2. 手术方式直肠癌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肠癌根治术:包括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等。
手术范围包括切除肿瘤、部分肠管、周围淋巴结及肛门周围部分组织。
(2)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于肿瘤距离肛门缘较近的患者,可采用保肛手术,如经肛门直肠癌切除术(TME手术)。
(3)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对于肿瘤较大、分化程度较差、淋巴结转移较广泛的患者,术前放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二、直肠癌放化疗1. 放疗直肠癌放疗主要针对局部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对肿瘤进行照射,治疗范围包括肿瘤、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进行照射。
2. 化疗直肠癌化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性直肠癌。
化疗药物包括:(1)5-氟尿嘧啶(5-FU):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2)奥沙利铂:是一种新型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3)伊立替康:对5-FU耐药的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4)卡培他滨:口服给药,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
三、直肠癌靶向治疗直肠癌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目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1. 西妥昔单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对EGFR过度表达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直肠癌治疗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直肠癌治疗方面的经验。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大家探讨直肠癌的治疗经验。
一、早期诊断,把握治疗时机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如45岁以上人群、有家族史者、肥胖、吸烟、饮酒等。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早期诊断方法:1. 直肠指诊:简便易行,是早期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2.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直观观察病变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3.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A199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直肠癌。
4.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可了解肿瘤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
二、综合治疗,个体化方案直肠癌的治疗应遵循综合治疗原则,个体化方案。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治疗策略:1. 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基础,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分期、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 放疗:放疗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减轻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方式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等。
3. 化疗:化疗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生存率。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
4.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
5.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等。
三、关注患者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直肠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患者心理,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心声,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直肠癌术式选择

Dixon术 1939年,Dixon创立经腹直肠前切除术 1948年,Dixon报告340例,手术死亡率5.9%,5年生
存率74%,有淋巴结转移者58.5%。疗效显著。 综合国内外文献10篇,前切除术1043例,5年生存率
55%~84.1%,与同期1689例miles术比较,其生存率为 44%~63%。二者生存期,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历史演变
局部切除→根治性切除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手术 保留植物神经的手术 扩大根治术 会阴肛门重建术 局部切除术
二、外科治疗的历史
1. 不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切除术
(1)经会阴部手术
骶骨路径
Kocher
1875年
Kraske
1885年
Hochenegg
1888年
Goetze
1931年
阴道路径
Rehn-Gersung
早期癌≥2cm 分化差、粘液腺癌、1/2周以上、浸及全层>5cm 一般>3cm
3. 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 直肠园型端端吻合器的应用,在技术上为低位前切除术作了
有力保证。 消化道吻合器使用有近百年的历史。前苏联学者60年代设计
的管状胃肠端端吻合器(EEA)首先成功地用于直肠吻合,现在 使用的园型端端吻合器较以前有了更大进步,具有使用方便, 吻合可靠等优点。尤其是双吻合器的应用,使低位前切除术或 超低位前切除术更为方便。
6. 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系膜全切除的临床价值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局
部复发的因素很多,术中直肠系膜切除不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现代观点强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um excision, TME)。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知多D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知多D*导读: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大小、活动度、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术前的排便控制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最近大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提示,直肠癌向远端肠壁浸润的范围较结肠癌小,只有不到3%的直肠癌向远端浸润超过2cm。
这是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
同时由于消化道吻合器的应用,使许多原来需作肠造口的直肠癌病人免去了人工肛门的苦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位直肠癌患者,曾到过几家医院治疗,由于担心手术后不能保留肛门,一直未做手术。
最后,患者入住了某市人民医院。
根据病情,该院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成功地为患者施行了直肠癌根治术,还保留了肛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因此,凡能切除的直肠癌如无手术禁忌证,都应尽早施行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范围包括癌肿,足够的两端肠段、已侵犯的邻近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四周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及全直肠系膜和淋巴结。
如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时,亦应进行姑息性切除,使症状得到缓解。
如伴发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应同时切除肝转移癌。
如何选择直肠癌手术方式呢?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大小、活动度、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术前的排便控制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最近大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提示,直肠癌向远端肠壁浸润的范围较结肠癌小,只有不到3%的直肠癌向远端浸润超过2cm。
这是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局部切除术:适用于早期瘤体小、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
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肛局部切除术和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术。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适用于肛管癌、直肠下段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6~7cm以下者)。
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周约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术原则

成都新世纪肛肠医院专家介绍说,目前结直肠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切除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原则上是只要可以切除,都应尽早实行癌肿根治切除术.如果有禁忌证不能行根治切除术,也最好做姑息性切除。
对于癌肿晚期造成肠腔完全梗阻,而癌肿又不能切除的患者,一般在其梗阻的近侧行肠造口术,以便解除肠梗阻病理状态,恢复肠道的通畅,缓解患者症状,使患者能恢复进食,维持机体营养。
只要患者病情允许都应行根治性手术,Dukes A、B、C三期的患者应做彻底的根治术。
其基本原则是在距离肿瘤至少5~10厘米连同原发灶、癌肿所在肠袢、肠系膜和区域淋巴结、已侵犯的邻近器官的全部、四周可能被浸润的组织一同切除,并在根治癌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功能,尤其是肛门功能。
根据癌肿的部位不同,选择根治术的方式也不同.不同病情的直肠癌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病情较轻的患者只要接受化疗可阻止病情的恶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然而常见的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1、早期直肠癌的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手术顺利切除完整的癌灶,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但是这种手术会导致病人损伤病人的机体组织和气血,导致患者体质虚弱,癌症易复发、易扩散和转移。
若手术配合中医,扶正固本,可提高患者病人的饮食和睡眠状况,对防止癌症复发转移大有益处。
2、虽然化疗也是直肠癌治疗方法,但这种治疗一般是“敌我不分”、中毒剂量以及有效剂量很近、而且毒副作用也很强,消化功能受损、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最明显,因此导致患者难以接受或坚持完成整个疗程.3、由于中晚期的直肠癌很容易转移扩散,因此使用手术切除的成功率不大,即便手术也只能是使用姑息性进行局部病灶切除。
所以,临床上直肠癌中晚期的治疗常使用放疗、或者是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周志祥,王征0 引言近20年来直肠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展,外科治疗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治愈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和保留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贯穿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的两条主线。
随着学术界对直肠解剖、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化、术前高科技产品精确判断、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外科器械设备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也有了突破性进步。
首先,从传统的根治肿瘤、挽救生命的最终目标,转变为力求兼顾彻底消除肿瘤和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其次,随着上述的转变,手术方式和技术亦发生较大变化。
例如: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腹腔镜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
根据患者的肿瘤状况及个体特点,全面评价、综合分析、结合术者的临床实践经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达到直肠癌最佳手术效果的关键。
由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存在保持消化道完整性的需要,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1 全直肠系膜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当代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标准原则。
1982年Heald提出TME,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金标准。
按照传统根治手术的操作要求,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定长度的近远端肠段及其系膜和引流淋巴结,以及受侵的邻近组织和脏器,并不能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Heald认为以往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原,导致直肠系膜内残留癌细胞,术后癌细胞的扩因在于“有适当的直肠系膜切除”散、种植导致局部复发。
而全直肠系膜能够彻底切除直肠癌,将局部复发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直肠癌中大约65%~80%病例存在直肠周围的局部病变,包括直肠周围直接浸润和肠周淋巴结转移或直肠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这些局部病变均在盆腔脏层筋膜范围之内。
TME的手术特点是锐性分离盆腔脏层和壁层之间的间隙,直达肛提肌水平。
将脏层筋膜和其包绕的直肠周围脂肪、血管和淋巴管全部切除。
TME能够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Heald等对12年内施行TME手术的15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依照TME原则施行根治术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仅为4%,远低于传统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1998年Heald等又对其所在医院1978-1997年间进行的直肠癌手术进行评估,其中低位前切除术46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7例,Hartmann术10例,局部切除4例,剖腹探查3例,施行TME原则的407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68%,10年生存率达到66%,5年局部复发率为6%,10年局部复发率为8%。
国内外的学者在应用TME原则治疗直肠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
TME的手术原则包括:⑴直视下在骶前间隙进行锐性分离;⑵保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无破损;⑶肿瘤远端直肠系膜的切除不得少于5cm。
对于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患者,必要时近端肠管应做“J”型储袋,然后与直肠远端吻合,多数情况下行近端肠保护性造口。
TME切除直肠系膜达到肿瘤远端5cm,建立在TME基础上的超低位前切除术,其远端直肠横断水平在无张力状态下达到肿瘤远端2cm以上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由于TME强调直视下税性分离直肠系膜,更容易发现并保护盆腔神经丛,保留性功能和膀胱功能,并减少骶前出血。
鉴于对TME可能由于远端直肠系膜的完全切除所导致的肠壁缺血易引起吻合口漏的担忧,行临时性预防性结肠造口已成为西方许多医疗机构的常规,而大部分国内文献报道TME并不增加吻合口漏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认是进行中TME是安全的,因此国内较少行预防性结肠造口。
应当注意的是,TME为并不涉及到是否保肛或下段直肠癌手术时应当遵循的一项原则和采用的一种技术,的肿瘤一般认为在完整切除系膜固有筋是做吻合、怎样做吻合等。
1/3对于直肠上的系膜已足够,更远侧的直肠系膜不必进行过多5cm 膜的同时,保证切除肿瘤远侧wide 的内涵,有学者将之称为“宽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切除,这并不属于TME )”。
mesorectal excision, WME的手术效果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学检查,术后标本直肠系膜的完整程度评价TME;⑵系膜欠完整(系膜损伤<级:⑴系膜完整(系膜完整性不受任何损伤)分为4。
;⑶系膜不充分(系膜损伤>)2cm);⑷姑息性切除(肠壁穿破或肿瘤横断)2cm是指将整个直肠肿margin, CRM)resection (circumferential 另外,环周切缘概念瘤和直肠系膜沿冠状面连续切片,观察其整个周边切缘是否有肿瘤侵犯。
根治性切切除是指阴性。
R1CRM除(Ro)是指直肠系膜完整切除肠管切端无肿瘤残余,R2切除是肉眼有癌残余。
镜下有癌残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直肠癌外科治疗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实现肿瘤生物学上年代起,20自世纪90通过对直肠解剖生理和直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的完整切除后保留肛门功能。
的原则正在面2cm研究,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
近来,远切缘,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2cm临挑战,许多学者提出直肠癌切除远端切缘可以<切缘已经足够,并且不会影响肿瘤的根治性。
外科治1cm对于低位直肠癌,远端疗器械的更新尤其是双吻合器的临床应用,大宗的临床实践结果使我们认识到对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⑴保肛手术不降低生存率,不增加局部复发率;⑵术后肛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排便控制功能,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⑶保肛手术必须遵循保留自主神经和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⑷肠管远断端无癌残留。
.)是仍在探索的较ISR resection ,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等提出,其设计的初衷是用ParksLyttle和新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
ISR 最初由于因炎性肠病而须行全结肠、直肠切除的患者。
此后,该术式结合了结肠-肛管吻技术,并应用于低合技术发展成为一种保留肛门的术式。
SchiesselISR等发展了原则,盆腔手术组需要TME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同样需要遵循位直肠癌治疗中。
切除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原则由肛门口近侧的内外括门外括约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水平。
肛门部手术约肌间沟处开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找到内外括约肌间隙后锐性分离,到达齿状线水平,然后再继续向上切断肛提肌与内括约肌的附着处即可与盆腔手术组汇合。
对号丝线做一层间断缝合。
施号可吸收线或者13-0于结肠和肛管的吻合,可以用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手术后肛门功ISR后还应附加横结肠造口或者末端回肠造口,行能的锻炼和恢复。
术中应做冰冻病理检查证实远端无浸润。
手术面临的挑战是:⑴肿瘤学上是否完全;⑵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是否可ISR个研究组14以接受。
Martin等对近十年直肠癌ISR手术的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的患者56共1289例直肠癌患者接受ISR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月,97.0%,术后死亡率为切除,0.8%,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1%,局部复发率为6.7%达到R0远端切缘切缘距肿瘤平均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3%和78.6%,551.2%个研究组中,在评价肛门功能的896.0%距离为17.1mm,环周切缘阴性率为例在日本进行年的2282004Saito的患者自觉肛门功能良好。
等总结了从1995-的患者,这些患者按照传统治疗理念均应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随访表明,的ISR无论是术后功能还是肿瘤的局部复发率,结果均令人满意,在关闭预防性造口的年的局部复发率5年和月后,2493%的患者显示有良好的或较好的肛门控制力,3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及5,但没有一例是吻合口复发。
6.7%和5.8%分别为有学者报道,术后肛门失禁主要原因是括约肌功能不足,ISR91.9%分别为和83.2。
包括增加直肠最大耐受量和减术同时行结肠储袋成形术可显着改善肛门功能,ISR少排便次数。
由于行全内括约肌切除或部分外括约肌切除后患者肛门控制力较差。
术后肛门可能存在控制力下降等情况,需在术前与患者交代清楚。
因此,对于ISR肿韩国学者报道111ISR术,例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施行腹腔镜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远端切缘距离肿瘤平均1.3cm瘤距离肛门缘平均3.4cm年无瘤生3年总生存率及3,,回肠末端造口还纳后平均1.8%Wexner评分为7.5用于ISR年局部复发率为和存率分别为92.8%73.0%,35.4%,并认为腹腔镜下具有微并较好保留肛门功能,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创优势,是一种可选的根治性保肛方法。
证术。
施行目前国内应用ISR手术的例数还不多,应严格选择适应进行ISR临床上也需要开展规范的符合循证医学的前瞻本手术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3 局部切除术因为手术仅切除肿瘤原发病灶,不行区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目前仍存在争议,,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必Tis-T1N0域淋巴结清扫,多用于早期直肠癌()适应证包括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者黏膜须严格把握适应证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周,病理为下层,肿瘤距离肛门缘8cm以内,肿瘤最大径<1/33cm,肿瘤环周<低度风险肿瘤,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无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具有既达到根治又能保留肛门的优点,术后排便功能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骶目前直肠癌的局部切除应用较多的有四种术式,(?transanal 尾骨局部切除术、经括约肌局部切除术以及经肛门内镜下切除术。
不论哪种方法,局部切除必须遵循全层切除的TEM) ,endoscopic microsurgery原则,术中还应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保证切缘无癌残留及判断肌层有无浸润。
对侵及黏膜下的患者,术后宜加做放疗;肌层受侵的,则应发作根治性经腹直肠切除术,是否能行保肛手术视病变部位而定。
对于直肠癌的患者采用全层切除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是最常用的局部切除术式,的办法。
经骶尾骨局部切除术和经括约肌局部切除术在技术上要求比较苛刻,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或脓肿形成、大便失禁、出血和肛瘘,技术不熟练并发症的发期直肠癌患未经严格选择的生率较高,临床使用相对较少。
Madbouly等报道,T1。
但也有者接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近30%,5年生存率仅为75%年生存率可报道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在10%以内,5 达90%以上,获得了与传统经腹会阴联合根治切除术同样的疗效。
教授于TEM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微创外科技术。
德国的Buess,此技术采用立体直肠镜成像系统,主要有直肠镜、直肠1984年首次报道了TEM专用气泵、高频电镜固定装置、操作器械固定装置、Martin臂、成像系统、TEM对病变有一定的放大效切电凝装置和手术专用器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