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案例[优质ppt]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 心。在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 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
西溪人家 西溪梅墅 秋雪庵 湿地植物观赏区 中国湿地博物馆 河渚街 福堤水路 等等
有关西溪湿地发展的一些建议
• 西溪湿地还是城市湿地,保护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与杭州城市的发展互动, 二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有内在的深度矛盾。解决西溪湿地的问题,是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任务。
• 1、提高科学研究和规划水平。组织对西溪湿地进行包括地质学、地理学、 气候学、生物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如今,西溪湿地内水网交错,河塘重叠,芦苇茂密。湿地内河港、池塘、湖漾、沼 泽等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其中滩地20余处;6条河流流经湿地, 总长110多km;大小鱼塘2770多个,重叠交错呈“鱼鳞状”。
自然概况
• 主要以红壤、岩性土、水稻土为主,年降水量1000-1600mm. • 植物有禾本科早竹,柿树科柿、胡桃科的枫杨,杨柳科河柳、桑、樟
THANKS!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西溪湿地誉为“杭州之肾”
历史发展
•“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 盛”的西溪湿地经过人类1600 多年来的干预和利用,已成为典型 的次生湿地。受到80年代至今的 城市扩张影响,西溪湿地的生态环 境遭到破坏。原先完整的湿地自然 地貌的面积日渐萎缩(由原来50多km2,缩减到现在10.08km2)
•2005年2月2日—第9个世界湿地日,杭州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中国 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第一批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典型案例
第一批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水文化和水工程是两个相关但又独立的领域,其融合将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将水文化和水工程进行融合,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和环境质量。
以下将介绍一些第一批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的典型案例。
我们来看看位于中国杭州的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是一个集水文化和水工程为一体的生态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公园以湖泊、水系、水草、水鸟为特色,是一个集观光、科研、生态保育、环境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了水文化和水工程的融合,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公园内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散步道,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湖景,感受水的魅力。
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也是一个典型的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的案例。
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奇迹,其独特的外观和优美的音乐艺术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悉尼歌剧院的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利用了周围的水域资源,将建筑与水体融为一体。
歌剧院的外墙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使其能够倒影在水面上,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
歌剧院周围的水体也被合理地利用,为歌剧院提供了供暖和冷却的功能,减少了能源消耗。
悉尼歌剧院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水文化与水工程的融合之美,也为悉尼市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也是一个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的典型案例。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水城,其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都与水紧密相关。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利用,设计了多条运河和桥梁,将城市与水体连接在一起。
阿姆斯特丹的建筑风格也充满了水元素,许多建筑都是沿着运河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水上景观。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生态环境工程案例很多,以下提供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案例名称: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概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该项目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工程内容:1. 水环境治理:通过建设生态湿地、水生植物净化等措施,改善湿地水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种植、土壤改良等措施,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动物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改善动物栖息地等措施,保护湿地的动物种群,维护生物多样性。
4. 科普教育:建设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技术应用: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包括生态湿地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
同时,还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环境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该项目还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效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重要生态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虽然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避免了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旅游热点,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总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
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谢理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摘要]湿地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城市湿地面临着面积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威胁,无法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本文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分析西溪湿地现状,结合其优势资源,解决目前所处矛盾,实施西溪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城市湿地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保留其文化和物种的特色性,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城市湿地建设,为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西溪湿地一、前言湿地是地球上主要的地球资源,国际上通常把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有着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一部分,同时是推动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城市湿地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景观异质性,完善湿地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科研教育、环保教育的场所。
发展城市湿地建设不仅可以恢复人类生存环境的完整性,还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适度开发旅游湿地能够为周边土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城市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湿地面积锐减,环境污染严重使得城市湿地内的水污染严重,环境破坏。
因此城市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是目前所需要实施的,而城市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来说有重要意义。
西溪湿地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其独特的次生湿地景观格局对杭州城市发展起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
对杭州生态环境正面影响较大,但如今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研究,解决西溪湿地现有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城市湿地与可持续发展根据《拉姆萨尔公约》中提出的定义,城市湿地包含的范围很广,具体规定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报告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溪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绝”,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
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创新采用“湿地公园”保护模式:2003年,杭州市下决心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取了不同于湿地保护区和城市公园的“湿地公园”开发模式。
西溪湿地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相应确立了“积极保护”的思路,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助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以“湿地公园”的模式来实现湿地保护,这在我国还是全新尝试与探索。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与公园的有机结合体,既有湿地的特性,又有公园的性质,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一般的城市公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西溪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位皇帝及苏轼、唐寅、郁达夫、徐志摩等历代文人曾来此寓居题咏,还是一片文化湿地。
在开发过程中,像秋雪庵、烟水渔庄等庵堂别墅之类的重点文化遗迹,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量恢复。
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内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使蒋村历史文化在现。
围绕西溪湿地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也将得到挖掘和展示。
同时,选择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户,迁回西溪湿地内,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既保留了“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也可以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
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竞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
承担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西溪湿地公园还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现有科普教育站点六处,每周辟出一天“免费开放日”。
另外,中国湿地博物馆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围绕着中国湿地博物馆,今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打造“科普西溪”,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展示功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和展示中心。
(整理)转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解析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 建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 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 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展示 和研究西溪湿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 - “三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 里); - “一堤”
规划布局 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 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一 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 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9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 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 2.3 公里。景观带内 将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 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生 态 保 护 区: 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 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 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 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该区域将成为国际 湿地研究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 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块。不对外开放,仅针 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 密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 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建立与生态旅游 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 的民俗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7
二、 规划方案
(一)
湿地公园一期
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1. 杭州市西溪湿地公园:该公园是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通过保护湖泊、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公园内设置了生态环境监测站和生态学研究中心,不断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2. 北京市通州区万亩生态森林公园:该公园采用生态设计,通过植树造林、湖泊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等方式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
公园还设置了留鸟展览馆、生态教育中心等设施,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三江并流”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旨在恢复离子池、江浦河、方望溪三江环境,通过绿化、治理、监测等手段,实现水质、植被复原,并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4. 上海市崇明区生态岛:该岛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产业,实现了产业、生态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文化景区等区域,推进岛屿生态修复,提升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5.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江并流”生态旅游区:该区旅游以生态为主题,通过保护、修复、开发、利用等方式营造一个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环境。
建设水滑道、水上乐园、生态度假村等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湿地公园的案例
后滩公园设计时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同时解决了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 差问题,特别创新试验了生态水循环系统,突出湿 地保护、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城市湿 地公园功能都适用于本次项目中的生态设计。
同时后滩公园以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 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 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方式也值得借鉴。
2、项目开发周期
一期:3.46平方公里,2019年8月,西溪湿 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19年5月1日 正式开放; 二期(东区):4.89平方公里,2019年5月 18日正式启动,2019年10月1日实现有限 开园,2019年底基本建成 三期(西区):工程涉及五常范围内的 3.353平方公里,2019年1月《杭州西溪国 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控制性详规》得到市 政府正式批复同意。 2019年5月1日实现有 限开园,2019年10月基本建成,2009年5 月开园;
4、项目开发策略
项目开 发策略
长沙市苏圫垸地区概念规划中期汇报
5、项目主题开发的成功之处
➢水主题旅游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 ➢文化产业(艺术家村落)开发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 ➢农、渔业体验主题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
战略构思
长沙市苏圫垸地区概念规划中期汇报
案例三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1、项目简介
战略构思
案例四 成都五朵金花
1、项目简介
成都“五朵金花” 是指锦江 区三圣乡的五个村子。位于 成都市东南,距市区二环路5 公里,占地约12平方公里。
“五朵金花”打破了城乡二 元结构,既是实现城乡一体 化的有效尝试,为各地乡村 民俗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借鉴 作用。
2、发展体系
“五朵金花”的构建开始是以花卉产业基地红砂村为切入点,继而通过横向 一体化向花香农居附近的村落拓展,变一朵金花为五朵金花;通过纵向一体 化使产业化不断得以拓展,在发展花卉产业的基础上又激发了乡村旅游产业, 同时为积攒发展后劲也在尝试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打造成都金港汽车赛道, 培育汽车赛事关联产业和汽车后端市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案例解析
“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
“南隐、北俗、东闹、西静”的分区特征
功能分区
核心产品
湿地生态保护区
国际湿地研究中心、科普科研基地, 针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 农渔耕文化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体验
秋雪庵湿地文化 结合恢复原历史文化经典,展示湿地
区
独特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曲水庵湿地景观 恢复曲水七景及传统植物景观,以文
区化Biblioteka 景游览为主题景观按照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置植物景观, 湿地自然景观区 打在湿地观光区
1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延伸旅游产业链,构筑多元化旅游产品
举办特色节庆,全年引爆旅游市场
名称 西溪探梅节
西溪踏青 西溪火柿节 西溪龙舟盛会 西溪听芦节 西溪渔夫之旅
① 室内科普 ② 室外体验 ③ 教育活动
【景观游憩圈】
① 植物配置景观化打造 ② 特色游憩方式
【亲水游乐圈】
① 亲水平台打造 ② 主题活动策划
【民俗休闲圈】
① 民俗文化导入 ② 休闲业态导入 ③ 基础设施建设
3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尊重自然肌理和人文特征,动静结合,打造生态与文化共荣的湿地体验地
【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以“文化湿地、农耕湿地 ”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区。集自然生态和历史 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展示、休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
时间 2—3月 3—4月 9—10月 端午节 11—12月 全年
概况 西溪湿地开春大戏 青年人的集结号 十万斤柿子赠游客 融合本地民俗的花样龙舟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
泰州溱湖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考察分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1]。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PPT47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7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 地.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
一、城市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借鉴
湿地公园,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科学利用,通过适度科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
对其利用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是在其环境负荷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应该是必须的。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家,先后考察过英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湿地。
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18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原生态湿地完全不同。
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
“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
陈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出示范。
陈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结合的,中国湿地种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大的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
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问题。
杭州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充足的经验。
杭州很好的处理了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范。
为大黄浦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湿地公园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经验借鉴
(一)水主题旅游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与大黄堡湿地相同,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该项目充分挖掘这一优势条件,发展水主题旅游,这种开发方式即保护了湿地环境又打造了旅游特色,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达到了完美结合及和谐发展。
项目在湖面景观布置、沿岸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水路交通路线及水上交通工具的设计等方面均做足“水”文章,着力为杭州西溪湿地项目营造出江南水乡的主题基础特色。
将项目设计得景色旖旎、特色鲜明,有别于其他生态公园,为喧嚣城市里来此的游客带来宁静优美的游览感受。
这是西溪湿地成功经验,善用北方罕有湿地的水资源,精心设计开发水主题旅游景观,将其建设成为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中一处独特的“大型水主题生态公园”,对周边地区的市场吸引力将远大于水乡杭州中的西溪湿地公园。
(二)文化产业(艺术家村落)开发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西溪自古多文人。
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和足迹,湿地公园延续这一文脉,恢复重建泊菴、西溪草堂、西溪水阁、西溪梅墅、梅竹山庄、秋雪奄、高庄等以古代文人宅院为核心的文化主题景点,使得游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在恢复重建的古建筑的基础上,西溪湿地三期更在此基础上大力引进文化产业,规划建设“西溪国家公园艺术家村落”。
该项目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12位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集体设计,内容包括“梦西溪”艺术家酒店、“意象西溪”当代美术馆、西溪学社、“长生殿”人文讲堂及10多处离散式创意会所聚落,是中国唯一的城市湿地艺术聚落,杭州艺术建筑群。
湿地保护、水主题湿地公园与文化产业发展这三个主题在西溪湿地公园紧密结合、完美和谐、相互促进,为湿地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方向。
大黄堡湿地连接京津两大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国内外文化产业资源丰富。
若能借鉴西溪湿地成功经验,将文化产业与湿地旅游协同发展,必将起到更加良好的相互推送作用使得湿地保护及产业发展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三)农、渔业体验主题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西溪湿地另一与湿地结合的较为成功的旅游开发系列项目为行行色色的以湿地农耕渔耕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落。
如烟水渔庄、西溪桑蚕丝绸故事、西溪人家、垂钓俱乐部、西溪婚俗馆、五常民俗文化村。
游客在欣赏当地美景的同时,兴致来了,可以在里面种种菜、钓钓鱼,充分体味当地民俗生
活。
这种因地制宜的开发方式推广了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湿地旅游开发强度,减小了拆迁和开发力度。
使旅游开发和湿地保护和谐发展,互不影响。
四、西溪湿地公园周边建设控制规划借鉴
在湿地公园周边建设控制方面,杭州的做法同样之得我们借鉴。
出于对保护湿地景观的需要,西溪湿地周边根据2008年10月公示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地区景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完善》,东至古翠路、南至老和山脊、西至春城路、北至留祥路、面积达114.25平方公里的用地,其建筑高度都受到限制。
其中,最核心的一级景观控制区内,所有新建建筑不宜露出绿化林冠线,建筑高度必须在18米-60米的限高以下。
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建筑高度受限,从而使市场上非常稀缺的多层、排屋、别墅等场频成为这一板块住宅的主流。
目前,西溪湿地以及景观控制区内正在开发的楼盘多达18个,豪宅级占了半数以上,其售价基本在每平方米11000元-40000元之间。
周边建设的控制规划不仅保护了西溪湿地周边整体区域的景观环境,同事拉升了区域居住品质、提高了经济收益,从而保护、发展两不误。
为大黄堡湿地周边开发控制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以下详见《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地区景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