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4课《诗经》两首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垝垣./恒.信卜筮./吞噬.夙.兴夜寐/风餐露宿.B.愆.期/繁衍.咎.言/内疚.熏陶渐.染/防微杜渐.C.不遑./仓皇.桑葚./甚.至风靡.全球/萎靡.不振D.象弭./弥.补腓.骨/绯.红载.笑载言/厚德载.物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宴会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①⑥⑤③C.①⑥②⑤③④ D.③④①⑤②⑥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第4课《诗经》两首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这一年来多少在外务工人员辛苦奔波,夙兴夜寐....。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他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一年中的苦与累,踏上归乡的路程。
②去年为首尔FC队队员的德扬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
因为首尔FC 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
③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④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大呼:“退货!退货!”⑤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我们决不答应。
⑥有的年轻人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A.①②③ B.②④⑥C.①⑤⑥ D.③④⑤解析:①夙兴夜寐:形容勤劳。
使用正确。
②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使用正确。
③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使用正确。
④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望文生义。
⑤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合语境。
⑥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4月22日,中科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乐嘉陵和众多专家不约而同来到舟山普陀。
他们将对跨海旅游真空飞行巴士进行技术研讨。
世界首条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公平竞争。
C.据英国媒体1月1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当日公布了一组火星照片,以从照片上的迹象分析来看,这个红色星球上曾经有一条很长的河流。
D.美国国会参议院发言人说,如果众议院能酝酿不附带条件的债务上限法案,使政府能履行法定的支付义务,参议院将愿意考虑这一方案。
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择优录取”后面加上“原则”。
C项,句式杂糅,“以……分析”和“从……来看”只保留其中一个。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习题: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4《诗经》两首《诗经》,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
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
只有阡陌属于自己。
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我想,应该再好好读读《诗经》了,古韵古风的诗句里,流淌着美丽永恒的情结和无限的憧憬与寄托。
它是写我的吧,否则我的心灵为何被它吸引与温柔着呢。
轻轻地从书橱里抽出它来,捧着,如同捧着一个千年悠悠之梦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
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
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
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
它们最终都安排了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
它们,不敢逼视人生的悲剧,就像日本不敢坦然面对历史一样。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试题:4《诗经》两首+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doc
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4《诗经》两首一、课外阅读( 一) 阅读下边的诗歌 , 达成 1~2 题。
子衿《诗经·郑风》①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 子宁不嗣音?挑兮达兮②,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单独往返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纳了如何的表达手法 ?从构造上看 , 拥有如何的特色 ?分析 : 此题考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手法和构造方式的能力。
能够看出, 这首诗采纳的是倒叙手法 , 构造上拥有《诗经》的共同特色——重章叠句 , 这可从《氓》《采薇》中看出。
答案 : 全诗采纳倒叙手法。
从构造上看 , 诗歌的前两章拥有重章叠句的特色。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一句“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 有什么含意 ?分析 : 此题考察评论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这首诗的内容比较显然 , 最后一句采纳了夸张手法, 能点出写相思之苦这层意思即可。
答案 :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可望穿秋水 , 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变为难过与幽怨。
最后一句的含意是: 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慌意乱, 来往返回地走个不断, 感觉固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仿佛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 二) 阅读下边这首宋词, 达成 3~4点绛唇题。
闺思李清照孤独深闺 ,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 几点催花雨。
阑干 , 祇是无情绪。
人哪处 , 连天芳草 , 望断回来路。
倚遍3.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词句开篇点题, 并经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目上的反差, 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 “惜春”一句 , 直言其愁 , 后一句则描绘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 , 如雨点落下的情况 , 表示春季回去 , 惜春、惜花 , 也示意惜青春、惜容貌。
C.词人“倚”字后边缀以“遍”字, 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烦恼 ; “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 , 单独一人无所作为。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一)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C.《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
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
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D.《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还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①茱萸入药②,可用它③养身袪病。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4课 《诗经》两首 练习
第4课《诗经》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咥.其笑矣()尔卜尔筮.()犹可说.也()自我徂.尔()不遑.启居()王事靡盬.()四牡骙骙.()小人所腓.()答案:xìshìtuōcúhuánɡɡǔkuíféi 2.辨形组词。
⎩⎪⎨⎪⎧ 驰 弛⎩⎪⎨⎪⎧ 讴 殴 ⎩⎪⎨⎪⎧ 抱 报 ⎩⎪⎨⎪⎧ 崇 祟 答案:⎩⎪⎨⎪⎧ 奔驰松弛 ⎩⎪⎨⎪⎧ 讴歌殴打 ⎩⎪⎨⎪⎧ 怀抱报告 ⎩⎪⎨⎪⎧崇高作祟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彼尔维何,维常之华(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岂不日戒,狁孔棘(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匪非不是(2)说脱脱身(3)泮畔边岸(4)莫暮年末(5)尔花盛开的样子(6)棘急紧急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________篇诗歌作品,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古代生活。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5风雅颂赋比兴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经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C.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内疚答案 D解析“疚”的意思是“痛苦”。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戎车既.驾,四牡业业D.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答案 C解析C.“既”,都是“已经”的意思,指动作已经完成。
A.“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用来。
B.“其”,都是代词,①他的,作定语;②他,作“反”的主语。
D.“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岂敢..暴矣..定居?一月三捷 B.言既遂矣,至于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莫知我哀.. D.我心伤悲答案 B解析“至于”,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这里的意思是“就”,表顺承关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其黄.而陨 B.二三..其德C.岂不日.戒 D.雨.雪霏霏答案 D解析D.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
A.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B.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C.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颂”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风格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人教版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分共生的,呈现多种文化成分相融合的状态。
中华文化更是如此,它其实是个大包容的概念。
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
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文化已多少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或者至少可以认为,用内陆文化去描述长江文化是不全面的。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不同风格。
《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产生在长江流域。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
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发展,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
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
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此后一直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华文化的大传统。
但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他们后退一步,以“弱”态制衡“强”态,出发点和归宿都本诸自然,这与孔子、孟子思想有很大不同。
如果说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则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
除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不能轻视。
高中语文4诗经两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4 《诗经》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蚩.蚩(chī)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g)咥.其笑矣(xì)B.桑葚.(shèn)帷裳.(cháng)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言(jiù)C.罔.极(wǎng)靡盬.(gǔ)淇水汤.汤(tāng)隰.则有泮(xí)D.狁.(yǔn)垝.垣(wēi)不遑.启居(huáng)四牡骙.骙(kuí)思路解析:A项,“将”应读“qiāng”;C项,“汤”应读“shāng”;D项,“垝”应读“guǐ”。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思路解析:B项,“咎”的意思是“灾祸”。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①③⑥⑧B.②⑤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⑦思路解析:有通假字的是:①“尔”通“艹尔”;②“匪”通“非”;⑤“于”通“吁”;⑥“说”通“脱”;⑧“泮”通“畔”。
其余没有通假字。
答案:B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B ①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②王事靡盬C ①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②出郭相扶将D ①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思路解析: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承接。
B项,“靡”:①②都是“没有”的意思。
C 项,“将”:①动词,愿,请;②动词,扶持,搀扶。
D项,“莫”:①代词,没有谁;②同“暮”。
答案:B5.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2020高中语文 第04课 《诗经》两首(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4课《诗经》两首(第02课时)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岁亦莫()止载()饥载渴王事靡盬()四牡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鱼服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①岁亦莫止:___ 通___()②维常之华:___ 通___()③玁狁孔棘:___ 通___()④彼路斯何:___ 通__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薇亦作①止②(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曰①归曰归,岁亦莫②止(①语助词,__________ ②同“__________”)(3)靡室靡家(__________)(4)不遑①启②居③(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5)薇亦柔止(__________)(6)心亦忧止(__________)(7)忧心烈烈(__________)(8)靡使①归聘②(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9)薇亦刚止(__________)(10)岁亦阳止(__________)(11)王事①靡盬②,不遑启处③(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同“__________”,__________)(12)忧心孔①疚②,我行不来③(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1.mù zài gǔ kuí féi mǐ2.①莫,通“暮”,傍晚;②华,通“花”,花朵;伞③棘,通“急”,紧急;④路,通“辂”,大车。
3.(1)①指薇菜冒出地面②句尾语气词(2)①没有实在意义②暮(3)无,没有(4)①无暇②跪③坐(5)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6)忧闷(7)形容忧心如焚(8)①指使、委托②问(9)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10)指阴历十月(11)①指征役②休止③启居跪,坐(12)①很②痛苦③回家1.该小节哪几章直接写了战争?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020高中语文 第04课 《诗经》两首(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4课《诗经》两首(第01课时)1.了解《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为中国文学的源头。
《诗经》收集了从至大约500年间的诗歌篇,展开了周代的社会生活画面。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体例:风、雅、颂。
风,不同地区的,含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bīn)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时的乐歌,《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的,《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手法:赋、比、兴。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以为主,兼有杂言,多用重章叠唱以加强抒情效果。
《诗经》押韵,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一韵到底,或中途转韵。
2.《氓》是《诗经·国风·卫风》中最为有名的“弃妇诗”。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恋爱风气比较自由,桑间濮上,幽期密约,用诗歌表达情愫,以选择配偶。
同时,封建意识正在发展,男尊女卑之风已形成。
妇女逐渐丧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处于从属地位。
阅读这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不仅可以对先秦人们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及其社会状况做个管窥,且可了解我国诗歌在童年时代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氓()之蚩蚩()将子无怒()匪我愆期()乘彼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无与士耽()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咥其笑矣()隰则有泮()()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①匪来贸丝:____通___()②将子无怒;___通___ ()③于嗟鸠兮:____通___()④犹可说兮:___通___ ()⑤隰则有泮:___通___ ()1.现实主义西周初期春秋中叶 305 诗三百民间乐歌宫廷宴享歌颂祖先功业四言3.méng chīchī qiāng qiān guǐ yuán zài shì jiù huì dān cú qí shāng jiān chángxì xí pàn4.①匪,通“非”,不是;②无,通“勿”,不要;③于,通“吁”,唉;④说,通“脱”,解脱,脱身;⑤泮,通“畔”,边岸。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诗经》两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答案 B解析 A 项“匪”通“非”,不是。
C 项“于”通“吁”,感叹词。
D 项“说”通“脱”,脱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秋以.为期 A.以.尔车来 B.以.望复关 C.不以.物喜 D.以.我贿迁 答案 D解析 D 项与例句都是介词,把。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答案 B解析 A 项古义:直送到。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C 项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D 项古义:士兵。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将.子无怒但使龙城飞将.在 B.⎩⎪⎨⎪⎧ 岁亦莫.止莫.愁前路无知己 C.⎩⎪⎨⎪⎧ 载笑载言.一言.以蔽之 D.⎩⎪⎨⎪⎧行道.迟迟古道.西风瘦马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名词,道路。
A 项动词,愿,请/名词,将领。
B 项同“暮”,年末/副词,不要。
C 项动词,说/名词,话。
5.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其.叶沃若④其.如土石何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答案 C解析 ①②都是代词,代指“你”。
③代词,代指桑树;④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岂不日戒,狁孔棘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答案 C解析 A 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高中语文 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4课《诗经》两首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垝垣./恒.信卜筮./吞噬.夙.兴夜寐/风餐露宿.B.愆.期/繁衍.咎.言/内疚.熏陶渐.染/防微杜渐.C.不遑./仓皇.桑葚./甚.至风靡.全球/萎靡.不振D.象弭./弥.补腓.骨/绯.红载.笑载言/厚德载.物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宴会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A .④①②③⑤⑥B .②④①⑥⑤③C .①⑥②⑤③④D .③④①⑤②⑥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4课《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4课一、基础知识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答案】B【解析】①“莫”通“暮”;③“泮”通“畔”;④“尔”通“”;⑤“匪”通“非”;⑦“于”通“吁”;⑧“说”通“脱”。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答案】B【解析】A.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B.古今义均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C.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D.古义:下雪,“雨”为动词。
今义:名词,雨和雪。
3.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知之B.何陋之有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答案】C【解析】C项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答案】A【解析】“孔”意为“很”。
5.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答案】C【解析】A.“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
B.“雨”名词活用为动词。
D.“日”名词作状语。
6.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答案】C【解析】①句的“三”是虚指,“三岁”是多年;②句的“三”是实指,“二三”意为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2020版高中语文课时作业4《诗经》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4 《诗经》两首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载.笑载言 载:动词前缀,无义 B .以我贿.迁 贿:财物 C .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 D .静言.思之 言:助词,无实义 解析:C 项,爽:过错。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 .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 .象弭鱼服/小人所腓解析:A 项,莫—暮;C 项,匪—非,于—吁;B 项、D 项无通假字。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不遑启居,狁之.故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 项,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来;B 项,①②都是助词“的”;C 项,①动词,到达,②副词,就;D 项,①不定指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B4.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答案:D5.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诗经》两首解析:D 项,决绝,刚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答案:B解析:B 项,①②都代“他”。
A 项,①把;②来;C 项,①到达;②就;D 项,①没有人;②同“暮”。
7.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何以知之B .何陋之有C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答案:C解析:C 项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
8.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答案:C解析:A 项“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B 项“雨”名词活用为动词;D 项“日”名词作状语。
9.下列诗句从《诗经》的表现手法来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B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C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答案:D解析:A 、B 、C 三项都运用了比兴手法,而D 项没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用“斑鸠”来作比,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狁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分)( )分)( )①但手熟尔.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俶尔.远逝 ④自我徂尔. ⑤彼尔.维何 ⑥予佐尔.贾 ⑦蹴尔.而与之 ⑧君尔.妾亦然 ⑨以尔.车来 ⑩及尔.偕老 A .①②④⑤⑦ B.①③⑤⑧⑨C .②④⑥⑨⑩ D.③⑥⑦⑧⑩答案:C解析:“尔卜尔筮”中的“尔”与C 项中的“尔”都是代词,指“你”;①中的“尔”通“耳”,“罢了”的意思;⑤句中“尔”通“”,花盛开的样子;③⑦句中的“尔”是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⑧句的“尔”是代词,“这样”的意思。
5.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 .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 .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答案:C解析:①句的“三”是虚指,“三岁”是多年;②句的“三”是实指,“二三”意为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③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涉:渡过 B .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垝:高大的 ②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 .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落 ③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徂:往 D .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溅湿,浸湿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 ③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靡:没有 答案:A解析:B 项,垝:毁坏,倒塌;C 项,耽:沉溺;D 项,爽:过错。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柏舟《诗经·邶风》汎彼柏舟①,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②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⑤。
忧心悄悄⑥,愠于群小,觏闵⑦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⑧。
日居月诸,故迭而微⑨?心之忧矣,如匪浣衣⑩。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①汎(fàn):同“泛”,漂流的样子。
柏舟:柏木做成的舟。
②微:非,不是。
③匪,非。
鉴,明镜。
茹,含,容纳。
以上两句是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
④据:依靠。
⑤威仪,尊严、礼容。
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
选,屈挠退让的意思。
⑥悄悄:苦愁状。
⑦觏(ɡòu):通“遘”,遭遇。
闵(mǐn):痛。
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
⑧这句是说醒悟的时候越想越痛。
⑨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
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
⑩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污垢长在。
10.下列有关《柏舟》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章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
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
C.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
第四章满腹辛酸,自悲身世。
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达自己的怨恨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法消除。
于是只能一走了之。
E.本诗塑造了一个忧愁困苦、坚强不屈而又悲愤幽怨的女子形象,全诗是围绕这一女子的悲惨遭遇展开,主要表现社会的不公。
答案:DE解析:D项,第五章中,女子把目标转向日月,怨日月的阴晦不明,表达自己的怨恨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有消除;E项,“主要表现社会的不公”没有依据,诗歌主要表现女子的忧愤之情。
11.这首诗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
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之忧。
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更无以解。
解析:所谓“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
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隐忧”是“诗眼”。
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慢慢流。
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
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遨游。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
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
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
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
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
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8分)四牡《诗经·小雅》四牡①,周道倭迟②。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啴啴③骆④马。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⑤,载飞载止。
集于苞栩⑥,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载飞载下。
集于苞杞⑦,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⑧。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⑨。
【注】①(fēi):马行走不停的样子。
②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
③啴啴(tān):喘息的样子。
④骆:白毛黑鬣的马。
⑤(zhuī):斑鸠,鹁鸠,鹁鸪。
⑥苞:草木丛生。
栩:柞,栎。
⑦杞:杞柳。
⑧骎骎(qīn):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⑨谂(shěn):思念。
12.对《四牡》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首诗的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全诗有三章写到马,马是诗中主人公出行的唯一陪伴;有两章写到鹁鸪鸟,是诗人行途所见。
写景随意而又自然。
C.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周道上奔跑是缘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D.鹁鸪鸟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E.“将母来谂”是全诗的关键句,本句揭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答案:BE解析:B项,鹁鸪鸟是诗人行途所见,但诗人所见并不单有鹁鸪鸟,而诗中只写鹁鸪鸟,可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不当,这是诗人精心筛选出的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意象;E项,从原诗看不出“王事”是指“连年战争”。
13.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
铺陈了“我”的伤悲和“怀归”之情。
除采用“赋”的表现手法之外,诗人还借景抒情,用鹁鸪鸟的自由自在与“我”的奔波劳顿形成对比,加深了“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解析: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在这首诗中也可以略见一斑,此外还用鹁鸪鸟与“我”和“我”的马儿对比。
能选取两点,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四匹马儿跑得慌,大路弯曲远又长。
难道不想回家乡?王家差事没个完,我的心里多悲伤。
四匹马儿快如飞,黑鬃白马直喘气。
难道不想回家去?王家差事没个完,哪有闲暇得休息。
鹁鸪鸟儿翩翩飞,时上时下任翱翔,落在丛生栎树上。
王家差事没个完,老父无暇来奉养。
鹁鸪鸟儿翩翩飞,时而飞来时而止,落在丛生杞树枝。
王家差事没个完,老母无暇来侍奉。
四匹白马驾车行,马儿快快奔前方。
难道不想回家乡?因此作了这首歌,深深怀念老亲娘。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8分)行香子赵鼎草色芊绵。
雨点阑斑。
糁飞花、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谩凝眸、老泪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