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出示)多么温馨的场面,今天是亮亮和爷爷的生日,幸福的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用着美酒佳肴,你能观察到今天的饭菜比平时多了什么吗?学生:1、比平日多了两个蛋糕。

2、两个蛋糕一个大一个小。

3、蛋糕都是圆柱形的。

2、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你能根据刚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爷爷蛋糕较大意味着什么吗?学生:蛋糕大,意味着圆柱的体积大。

3、教师:那你还知道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学生: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占空间的大小。

4、教师:两个蛋糕的体积相差较多,我们容易比较出那个体积大,如果体积相差较小我们怎么比较呢?学生:拿出准备的圆柱体进行比较,讨论,各小组分别说明比较的方法并展示。

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二、课上探究1、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那些立体图形?学生:还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

教师:它们的体积怎样计算?(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底面积,V=s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V=sh;共同点都是底面积乘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体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一、复述回顾,导入新课以2人小组回顾下列内容:(要求1题组员给组长说,组长补充。

2题同桌互说。

说完后坐好。

)1、说一说:(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如何用字母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说出解题思路,不计算。

)(1)r=1厘米;(2)d=4分米;(3)C=6.28米。

(二)揭示课题你想知道课本第8页左上方“柱子的体积”吗?你想知道“一个圆柱形杯子能装多少水”吗?今天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二、设问导读请仔细阅读课本第8-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一)以小组合作完成1、2题。

1、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2、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指出: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圆柱的底面也可以像上面说的那样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课本第8页右下图所示)。

(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进行切、拼)观察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之间的关系(1)圆柱的底面积变成了长方体的()。

(2)圆柱的高变成了长方体的()。

(3)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体积没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

如果用字母V代表圆柱的体积,S代表底面积,h代表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可用字母表示为()[汇报交流,教师用教具演示讲解2题](二)独立完成3、4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6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1教学目标圆柱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教材第25页例5)。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圆柱教具一套。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头回答。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2.引入新课。

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呢?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

【新课讲授】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学生: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故体积不变。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精选9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精选9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精选9篇)《圆柱的体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容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极限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1、圆柱体体积的计算2、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解答下面各题(1)圆的半径是2厘米。

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2米,体积是多少?2.导入我们以前学过了长方体、立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都可以用公式V=SH进行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二、探索新知1.公式推导(1)自学课本,初步感知圆柱是怎样转化成长方体的,让学生去发现两柱体之间的联系。

(2)操作研讨:演示操作,讨论:拼成的长方体跟圆柱体有什么异同点?异:长方体变成圆柱体。

同:体积、底面积、高都相同。

(3)比较归纳在自学、操作、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圆柱体体积=圆柱底面积圆柱的高V=SH2.公式应用(1)例1.读题,学生独立解答,板演、反馈,说说列式依据与应注意的问题。

(单位)类似题练习:书本试一试和练一练请同学板演计算的过程,并说明列式的依据。

同学之间评。

(3).深入练习,书本第5题。

(4)实际应用:测量生活中常见圆柱物体:茶叶罐、搪瓷杯,学生自由选择。

量底面直径和高,并计算它的体积。

三、课堂总结回顾学习全过程,知道求圆柱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质疑问难。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一面。

《圆柱的体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

2.方法与过程: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
解决方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圆体到圆柱体的过渡,推导过程涉及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分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推导,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3)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可能会忽略某些细节,导致计算错误。
3.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交流:小组合作探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公式的适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圆柱体积=底面积×高。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深刻理解并掌握该公式。
举例:通过计算不同圆柱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底面积和高在计算圆柱体积时的作用。
(2)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长方体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举例:通过展示长方体与圆柱体积的转换过程,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3)解决实际问题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形水桶、圆柱形水池的容量等。
举例:给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空间观念的建立:圆柱体积的概念及其与底面积、高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例如,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或者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一下某个同学的操作和展示。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同桌合作,测量、计算圆柱形物体体积的过程。

2.会测量圆柱形物体的有关数据,能根据圆柱的高及底面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

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能根据学生自己测量的数据进行圆柱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给出圆柱底面周长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具准备学生自备的茶叶筒或露露瓶。

教学过程一、测量茶叶筒的体积1.师:同学们,我们要想计算这个茶叶筒的体积,应该首先知道哪些数据?生:茶叶筒的高,底面直径或半径。

师:很好,那么我们就来亲手量一量你们手里的圆柱体的各个数据,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学生同桌合作测量并计算。

2.交流测量数据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

3.刚才同学大部分都测量的是茶叶筒的高和直径或半径,有没有测量茶叶筒的底面周长的?如果有,就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

如果没有,就提示大家,如果给出了圆柱底面周长,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生:利用周长先求出半径,再进行计算。

师:你们会不会测量茶叶筒的底面周长呢?如果已经忘记,就进行一下提示:在圆柱的底面上做一标记,然后把圆柱体在直尺上进行滚动。

或用皮尺测量。

请大家实际测量一下底面周长,并进行计算,看看和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二、巩固练习1.一根圆柱形水泥柱子,它的底面周长是 6.28分米,高200分米,求它的体积?2.独立完成练一练的1-3题。

三、家庭作业1.练一练的第4小题。

2.①一个圆柱的的体积是141.3立方厘米,底面半径3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②一根圆柱形钢材,截下2米,量得它的横截面的直径是4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截下的这段钢材重多少克?圆柱的体积第三课时容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容积计算问题的过程。

2.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容积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谈话引入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3、教具演示。

(1)取圆柱体模型。

(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

(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

(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归纳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板书:V=Sh)三、巩固新知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审题。

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2、完成试一试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这个公式适合哪些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五、布置作业练一练1-5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8页至第9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3.1.1《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3.1.1《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3.1.1《圆柱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体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圆柱体积的计算,学生还需要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2.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体积计算的相关教具和学具。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圆柱体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圆柱的体积》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师:欢迎进入王老师的数学课堂,我们先进行一个课前小热身。

(一)复习引入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怎样计算的?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出上述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再通过一道小练习进行复习。

师:我们已经对圆柱有了初步的认识,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1、我要通过探究与交流,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我要会用体积公式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指名学生读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师:现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体来探究,学习圆柱的体积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应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指名学生汇报(长方体)。

师:大家的想法与老师不谋而合,如果你已经有了如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思路,在小组内交一下你的想法,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并思考作业纸上的3个问题,开始吧!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切拼手中的学具。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标题: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柱体积的概念2.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3.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4. 圆柱体积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探究圆柱体积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圆柱的实物模型,了解圆柱的构成。

(2)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定义,得出圆柱体积的概念。

3.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1)引导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讲解圆柱体积公式:V = πr²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4.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将圆柱切割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底面积为πr²,高为h,因此圆柱体积为V = πr²h。

5. 圆柱体积的应用(1)计算给定圆柱的体积。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形容器能装多少水等。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圆柱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

(2)拓展:介绍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计算给定圆柱的体积。

2.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形容器能装多少水等。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学时间约为2课时。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关键。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3.1.1《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3.1.1《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3.1.1《圆柱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体积》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体积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圆柱的体积计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来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2.圆柱体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模型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和加深对圆柱体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模型,如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

2.准备PPT和教学课件,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实例演示等。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计算的异同,从而引出圆柱的体积计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和教学课件,呈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P25-26。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

2.知道并能记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利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圆柱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结合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圆,我们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我们还可以往下继续分割,无限分割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

因此用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因此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

3.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二.探索体验1.学生猜想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2.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①是怎样拼成的?②观察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③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长方体,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

3.借鉴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课件出示要求:①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学生结合老师明确提出的问题自己试着推导。

4.交流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_人教新课标(00002)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_人教新课标(00002)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_人教新课标《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如图,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5分米,长10分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3.14×52×10=785(立方分米)3、你为什么这么算?你是怎么想的?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3.14×52是求圆柱的底面积,因为圆柱的底面是圆。

5、为什么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二、关键点拨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

(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4、一个圆柱形水桶(厚度不计),底面周长12.56分米,高30厘米。

这个水桶最多能装多少升水?听课随想5 10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反思与体会:《圆柱的体积练习》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至22页练习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剖析本节课主要义务是探求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先生在已掌握了圆柱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正面积、外表积,已初步了解长〔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圆柱体积的基础。

教材结构层次清楚,让先生回想求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进程,再提出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正〕方体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使先生充沛阅历观察、比拟、归结、概括的进程,经过教具、媒体的演示,先生实际操作拼、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圆柱=sh,开展先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才干。

二、先生剖析:六年级的先生曾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有了一些基本的处置数学效果的才干和技巧。

大局部先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开展看法,对有应战性的义务很感兴味。

这使得我们在学习活动的布置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途之外,也应当设法给先生阅历做数学的时机,使他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开展自我,从而感遭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初步构成并学会数学的思索。

此外,先生曾经学过长方体等基础的平面图形,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关键是如何应用他们对实际及探求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数学模型的数学开展的进程。

三、学习目的㈠知识与技艺:1 、结合详细情境和实际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阅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处置一些复杂的实践效果。

〔二〕进程与方法:1、经过观察,看法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树立空间观念。

2、培育先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剖析、比拟、概括的才干。

3、培育先生的迁移类推才干和入手操作才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先生探求和处置效果,浸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2、使先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显示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看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设计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设计3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V=∏r2.h
2.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
3.14×(8÷2)2
=3.14×42
=3.14×16
=50.24(cm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圆柱●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一、旧知铺垫
1.说一说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描述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1.2㎡,高5m。
(2)底面积是48cm2,高20cm
(3)底面积是25dm2,高0.2dm
二、探索新知
1.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能不能计算圆柱的体积?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表示?
课总
后结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交流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加深理解。
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几个条件?哪一个条件是不变的,哪一个条件是可以变化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2~5题。
四、布置作业




圆柱的体积
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②杯子的容积:
3.14×(8÷2)250.24×10
=3.14×42=502.4(cm3)
=3.14×16=502.4(ml)
=50.24(cm2)答:502.4大于498,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教学
内容
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

标题: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圆柱体积的概念2.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3. 圆柱体积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柱形的蜡烛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圆柱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概念,然后通过观察圆柱的形状,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V = πr²h。

(3)圆柱体积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形水池的蓄水量、计算圆柱形蜡烛的体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圆柱体积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意识较强。

4. 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年级下册 数学 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 数学 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新课标

圆柱的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的体积公式。

2.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圆柱模型、直尺、计算器。

2. 学具:圆柱模型、直尺、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一个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形状和特征。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二)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1. 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3. 出示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底面和高。

4. 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底面积?5.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6. 出示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7. 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高?8.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柱的高可以通过直尺测量得到。

9. 出示直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圆柱的高。

(三)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1. 出示一个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计算圆柱的体积。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点评。

3. 出示多个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计算不同圆柱的体积。

4. 学生分组完成计算,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以及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3. 提问: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乘以高。

5. 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高?6.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圆柱的高可以通过直尺测量得到。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圆柱的体积》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圆柱的底面积:圆的面积圆柱的高:直尺测量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圆柱模型,讨论圆柱的体积公式,以及计算不同圆柱的体积,使学生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和应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课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背景: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圆面积推导公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公式。

但学生的立体空间观念还不是完全成熟,形体之间的转化还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探索规律,归纳总结,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因此认识圆柱的体积及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操作,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亲历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

2.加强习题设计,设计一些实践性、开放性强的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要,并渗透优化解题策略。

3.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对比,在操作、推导、对比、运用中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19-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2)讨论后汇报: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2、创设问题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人教新
课标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19-20。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
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

师:(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

]
(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

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
,也就越接近长方体。

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

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
(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

↓↓↓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学生的发现,从学生的认识和发现中,围绕着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火眼金睛判对错。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2)圆柱的高越大,圆柱的体积就越大。



(3)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加深对刚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4厘米。

(2)底面周长是12。

56米,高是2米。

(3)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
3、实践练习。

提供在创设情景中圆柱形接水容器的内底面直径和高。

这个圆柱形容器,内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2厘米,水面高度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4、课堂作业。

为了美化环境,阳光小区在楼前的空地上建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

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4米,高为0、6米,如果里面填土的高度是0、4米,这四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立方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
四、反思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

↓↓↓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sh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经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解决新的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巧妙的利用想象、演示将圆和圆柱有机的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想象合理、联系有方。

在探究新知中,通过想象和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
形成过程,为较抽象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必要而有效的感性材料,加强了实践与知识的联系,并创造性的补充了一些与学生身边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