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案21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 题: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有理数加法意义的理解;(2)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球,那么两场累计,甲队净胜1球。
如果我们把赢3球记为“+3”,输两球记为“-2”。
提问:1.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2.你是如何思考的?二.新知探究1.检查自主学习卡,释疑解难(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卡上的内容(2)师检查讨论交流情况并释疑解难: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用数学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
(3)运用新知完成情境题2.例题教学:例1: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例2:计算(1)(+21)+(-31) (2)(-13)+(+12) (3)│-7│+│-9715│例3:已知.5,2==b a(1)求b a + (2)若又有b a >,求b a +.三.课堂练习:1.计算:(1)(-160)+(+20);(2)(-10)+(-3);(3)4+(-4);(4)0+(-1)2.计算:(1)(-3)+(-9);(2)(-7)+(+4);(3)(+15)+(-7);(4)(+4)+(+8);(5)0+(-3);(6)(+5)+0.3.填空:(1) +11=27;(2)7+ =4;(3)(-9)+ =9;(4)12+ =0;(5)(-8)+ =-15;(6) +(-13)=-6.4(拓展).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另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这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这两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多少?四.课堂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注意①②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一课时《2.5.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加法与减法运算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对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逐步过渡到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知识点。
2.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整数加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运算的性质。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知识。
3.操练(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性质。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将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他们还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然而,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原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和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情境,例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应该如何进行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说课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节主要讲述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
但是,他们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可能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讲授法,我可以向学生传授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案例分析法,我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规则;通过小组合作法,我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向学生传授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练习:让学生进行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案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理解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并会计算教学重点: 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会计算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计算:(1)7-(-4)+(-5)(2)-2-12+(-3)+8-(-6)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_________二、新知学习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的算式中,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7+4+(-5)可以写成7+4-5,它表示7、4与(-5)的和.计算:(-4)+9-(-7)-13解:原式=-4+9+(+7)+(-13)减法转化为加法=-4+9+7-13 省略加号的和=-4-13+9+7 加法交换律=-17+16 同号两数相加=-1 异号两数相加11-39.5+10-2.5-4+19解:原式=11+10+19-39.5-2.5-4 加法交换律=【(11+19)+10】+【(-39.5-2.5)-4】加法结合律=40-46 同号两数相加=-6 异号两数相加三、例题教学例1、计算(1)-3-5+4 (2)-26+43-24+13-46练一练:计算(1)7-(-6)-(-5)(2)-21-12+33+12-67(3)5.4-2.3+1.5-4.2 (4)41234521-+--例2、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
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行走了7km ,休息之后继续向东行走了3km ;然后折返向西行走了11.5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四、总结反思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有理数的_________运算2、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的辨析。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案4
课题: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学习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减法法则,从而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1.有理数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不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1) 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2)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3)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而小于另一个加数,那么这两数一定是异号.()(4)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反时,它们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5)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7)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8)两个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活动二、新知探索1、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例5.计算(1) 2+5-8; (2) 14-(-12)+(-25)-17例6.计算(1) -3-5+4; (2) -26+43-24+13-46例7.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巡视维护,从住地出发,他先向东巡视了7km,休息之后,继续向东维护了3km;然后折返向西巡视了11.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是多少?活动三、巩固练习计算(1)-4.2+5.7-8.4+10; (2)6.1-3.7-4.9+1.8;(3)-216-157+348+512-678; (4)81.26-293.8+8.74+111活动四、课堂反思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活动五、检测反馈1.计算:(1)12-(-18)+(-7)-15;(2)-4 0-28-(-19)+(-24)-(-32);(3)(+12)-(-18)+(-7)-(+15);(4)(-40)-(+28)-(-19)+(-24)-(32);(5)(+4.7)-(-8.9)-(+7.5)+(-6);(6)-6-8-2+3.54-4.72+16.46-5.28.2. 某检修小组乘坐一辆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他们从出发到收工返回时,走过的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8, -3,+12, -1, -6 , +4, -7,那么收工时他们距离出发地有多远?是前进还是后退了?。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学设计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学设计----0732e168-6ea5-11ec-868e-7cb59b590d7d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学设计I.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二、学习要点:能够使用有理数加法规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学习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ⅰ.情境导入:活动探究一:a队和B队有一场足球赛。
如果a队主场胜3球,客场输2球,那么a队在两场比赛后净胜1球。
你能用公式表达上述过程吗?如果把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结果净胜1球,可得算式:+3+(-2)=+1填写表中净胜球数和相应的算式:赢球数主场3-33-330客场-222-20-3净胜球数算式活动探究二:1.将笔尖放在数字轴的原点,沿数字轴向左移动5个单位,然后向右移动3个单位。
此时,笔尖停止在“-2”位置。
请使用数字轴和公式分别表示上述过程和结果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请使用数字轴和公式分别表示上述过程和结果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4.将笔尖放在数字轴的原点,沿数字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的长度,然后向右移动3个单位的长度,即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二、归纳与总结:有理数的加法规则:1。
将两个相同符号的数字相加,取相同的符号,然后将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从较大的绝对值中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ⅲ. 例1:计算:(1)(+2)+-11)(2)(+20)++12)(3)(?)?(?)(4)(?3.4)?4.3(5)归纳法:有理数的加法:确定类型、确定符号和确定绝对值例2:思考:(1)两个正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个加数?(2)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个加数?(3)两个有理数之和为正。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word教案 (4)
二、探究归纳
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指导、边讨论边总结如下:
(1)上题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
(2)上题通常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 ,把它改写:
(-8)+(+10)+(-6)+(-4),
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把加减法统一写成加法的式子,有时也叫做代数和.
三、实践应用
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一切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
.
例5计算: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 -8)+(+10)+(-6)+(-4)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8 +10-6-4 .
像这样的式子仍看作和式,读 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8加10减 6减4”,在这里把除第一个数外的数字前面的符号都可看作为运算符号,又可看作性质符号,这样,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难点
探索有理数的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初步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
先看一个例子:
(-8)-(-10)+(-6)-(+4),
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例6计算
例7巡道员沿一条东西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走了7 km,休息之后又向东走了3 km,然后折返向西走了11.5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
(1)(2)
说出算式表示哪几个数字的和.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请同学板书.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5节的一部分。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以及它们的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于符号的判断、运算的顺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符号,掌握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运算过程;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讨论,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PPT。
2.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的《2.5.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的运算律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时,容易混淆符号,对于运算规律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有理数运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运算规律的灵活运用,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方法。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练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运算过程。
3.准备练习纸,供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4.准备课后辅导资料,以便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有理数加减法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展示小刚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个苹果(+1)后又返回退货(-1),最终他手中苹果的个数是几个?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中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逻辑推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运算,但是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还比较陌生,特别是对于有理数的借一当二、借二当二等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理解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实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2.难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出发,探究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购物时找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制作食谱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以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5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法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培养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容易受到实数加减法的影响,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克服运算中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实质,能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和减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运算的重要性。
2.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实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4.巩固练习法: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丰富实例和练习题的PPT,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教学用品: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红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又买了一支钢笔花了5元,问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实质。
利用PPT展示具体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教学目标:记住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 预习展示小明从某一点出发,经过下面的两次运动,结果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1)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
结果怎样?能否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2)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3米。
结果怎样?如何表示?试一试:(1)(+2)+(+5)= , (2)(-2)+(+8)= ;(3)(-2)+(-5)= , (4)(+2)+(-8)= ;(4)(-0.125)+(+81)= ,(6)0+(-8.6)= 。
二.探索学习 通过以上的数学活动,你能说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和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结果的绝对值又怎样?以此得出加法法则。
课后,同学们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时,有以下几种说法。
你认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两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同号两数相加,其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3)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所得结果为正(4)如果两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加数都是正数;(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三.当堂盘点填表:(1)(+5)+(-6); (2)(-10)+4.3;(3)(-21)+(-2.5);(4)(-0.25)+(+43);(5)(-2.5)+(+4.3);(6)(+141)+(+231);(7)(-51)+(-31);(8)(-121)+(+131);四.巩固练习1、已知两数565和-832,则这两数相反数的和是 ,两数和的相反数是 ,两数和的绝对值是 ,两数绝对值的和是 。
2、绝对值小于100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绝对值不大于2的所有非正整数的和是。
3、若a=2,b=1,则a+b= .4(1)已知a>0,b>0, 则a+b= (2)已知a<0,b<0, 则a+b=(3)已知a>0,b<0,且a<b,则a+b=(4)已知a>0,b<0,且a>b,则a+b= 。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案2
课题: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能灵活、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3.通过操作、演算、讨论等数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与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在小学里我们知道,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例如有7+8=8+7,还满足结合律,例如有(7+8)+92=7+(8+92),引进了负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先计算下列各题:(1)、(-8)+(-9)和(-9)+(-8)(2)、4+(-7)和(-7)+4(3)、〔2+(-3)〕+(-8)和2+〔(-3)+(-8)〕(4)、10+〔(-10)+(-5)〕和〔10+(-10)〕+(-5)小学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活动二新知探究1、填空:(1)3+(-5)= ,-5+3=(2)[3+(-5)]+(-7)= ,3+[(-5)+(-7)]= 。
2.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1)△+○=______ (2)○+△=______3. 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1)(△+○)+□=________ (2)△+(○+□)=________说明:采用前后同桌共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试着用语言叙述发现的结论,并派代表作总结发言4.练习验证(1)、(-8)+(-9)和(-9)+(-8)(2)、〔2+(-3)〕+(-8)和2+〔(-3)+(-8)〕感受:小学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依然成立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_______________ 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尝试运用例2:(1)(-23)+(+58)+(-17);(2)(-2.8)+(-3.6)+(-1.5)+3.6(3)16 +(- 27 )+(-56 )+(+57)(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并简单口述算理)活动四 巩固练习1、P 30 练一练:计算2、一位同学在写字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墨迹3、112 +(‐111 )+113 +(‐112 )+114 +(‐113 )+115 +(‐114)=_________ 4、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所示,以每袋9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总计是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7 ,+5 , -4, +6, +4, +3 ,-3 ,-2 ,+8 ,+1 活动五 提炼总结1.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成立2.怎样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1)和为0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 (2)和为整数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3)同号的数(或绝对值相近的异号两数)放在一起相加(4)同分母的放在一起相加活动五 检测反馈:1.计算:(要求注理由)(1)23+(-17)+6+(-22) (2)(-8)+10+2+(-2)(3)(-4)+(-3)+4+3 (4)(-8)+10+2+(-1)2.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上升300米,又下降500米,这时飞行高度是多少?3.存折中有450元,取出80元,又存入150元以后,存折中还有多少钱?4.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9℃,半夜的气温是多少?。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说课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章是关于有理数的运算,其中包括加法和减法。
这一章节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
教材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情况,如带有绝对值和括号的表达式。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比如加减法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
然而,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特别是在处理带有绝对值和括号的表达式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在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重难点:1.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
2.带有绝对值和括号的表达式的运算方法。
3.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和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用。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加减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精编】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21)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了解加法与减法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初步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3.通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如何计算(-28)÷7?
2、习题讲解
3、1.练习:
(1) (2)
(3) (4)
(5) (6)
2.填空:
(1)温度3℃比-8℃高______;
(2)温度-9℃比-1℃低______;
(3)海拔-20m比-30m高______;
(4)(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______;
(5)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6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3.(1)-13.75比5.75少多少?
(2)从-1中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4.练习:
(1)0 –(–7);(2)(– 6)– 6
(3)9 –(–11);
(4)(—3)-(—1)-(—1.75)-(—2)
5.分别输入-1,-2,按图所示的程序运算,则输出的结果依次是、.
3、小结与思考
就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想想还有没弄清楚的地方吗?
(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试一试:
3.概括:
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
减去一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
字母表示:a-b=a+(-b)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01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案1
课题: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感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及分类的思想方法;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异号两数相加。
活动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1)甲水库第一天水位上涨了3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上涨了2厘米,记作_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_厘米,算式。
(2)乙水库第一天水位上涨了3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下降了2厘米,记作_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厘米,算式:_______________。
(3)丙水库第一天水位下降了3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没有变化,记作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__厘米,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水库第一天水位下降了3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下降了2厘米,记作_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厘米,算式:_______________。
填写表中的水位总变化量和相应的算式。
(单位:厘米)第一天1.数学实验室(1)把笔尖放在原点处,先向正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负方向移动-4-5 -3 -2-11 40 32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笔尖放在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负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2.议一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和零相加,和是多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10)【精品】.doc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4.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1.试一试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赢了3球,在客场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后甲队净胜1球.你能把上面比赛的过程及结果用有理数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做一做: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2.我们知道,求两次输赢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如果把赢3球记作“+3”,输2球记作“-2”,那么计算甲队在两场比赛中的净胜球数,就只要把(+3)与(-2)合起来,即把(+3)与(-2)相加,列出算式(+3)+(-2).我们已经知道,甲队在两场比赛中净胜1球,于是:(+3)+(-2)=+1.二、探究归纳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 ”的位置上.停在“2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4.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讨论:两个有理数相加时,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用铅笔在数轴上模拟,后小组交流.算式:2)3()5(-=++-.算式:1)2()3(+=-++.=+-=-++=-++=+++0)5()4()4()5()3()3()3(=-+=++-=-++=-++=-+-=+++)3(0)4()4()5()3()2()3()2()1()2()3(5)2()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实践应用 例1 计算并注明相应的运算法则:(1))3()15(-+-;(2))20()180(++-;(3))5(5-+;(4))2(0-+.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1)18)3()15(-=-+-;(2)160)20()180(-=++-;(3)0)5(5=-+;(4)2)2(0-=-+.四、随堂练习课本P32的练一练第A :1、B :2题.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要求一边做,一边想法则,可以直接写出结果.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课本P39习题2.5的第1题.。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3)-精品
;
例4根据天气预报的画面,计算当天各城市的日温差.
;
;
;
.
解:北京的日温差:8-0=8(℃);
呼和浩特的日温差:4-(-4)=4+4=8(℃);
天津的日温差:9-(-2)=9+2=11(℃);
沈阳的日温差:2-(-7)=2+7=9(℃);
长春的日温差:1-(-10)=1+10=11(℃);
哈尔滨的日温差:-5-(-14)=-5+14=9(℃).
如(-7)-(-8)=1;(-9)-(-4)=-5.
六、布置作业
课本P39习题2.5第4、5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由加法到减法,是学生学习的转折点.所以,用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由减法自然地变成了加法.知识有了连贯性,学生的思维也有了连贯意识,这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的“转化思想”起了一定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如果某天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日温差记作[5-(-3)]℃,怎样计算[5-(-3)]呢?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初步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3.通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22).doc
六、作业布置
注: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8)+(+10)+(-6)+(-4)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8+10-6-4 .
两种读法:(1)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2)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
填空:
1.把(-3.5)-(-1.3)+(-4.2)-(+5.6)写成省略“+”的和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计算有理数的减法:
(1)(-14)-(+16)(2)15-(-15)
(3) -6-6 (4) 0-(-13)
先看一个例子:(-Leabharlann )-(-10)+(-6)-(+4),
这是一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二. 探究归纳
(-8)-(-10)+(-6)-(+4)
三.练一练:
1.计算:
2.计算:
四.实际应用
1、有一只小蜗牛掉进了一口三米深的井中 ,第一次,向上爬了0.5米后下滑了0.1米;第二次 ,向上爬了0.42米,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向上爬了0.7米,下滑0.15米;第四次,上爬0.75米,下 滑0.1米;第五次,向上爬了0.55米,没有下滑;第六次又继续向上爬了0.48米。问,最后蜗牛爬出水井了吗?
2.-4 +19-11-7是_______________的和。
例6计算
(1)-3-5+4(2)-26+43-24+13-46
例7巡道员沿一条东西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
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走了7 km, 休息之后又向东走了3 km,然后折返向西走了11.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 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运用转换思想,划归思想解决问题
一预习展示
在气象学中,将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例如: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32°C,最低气温是21°C,则该地当天的日温差是(32-21)=11°C。
如果该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C,最低气温是-3°C,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你是如何求的?
二探索学习
对“情境”中的问题,小华是这样思考的:在数轴上找到表示+5,-3的点,从表示数5的点到表示-3的点,一共向左移了8个单位长度,因此有:5+3=8……①;小丽是这样思考的:因为8+(-3)=5,所以5-(-3)=8……②。
你认为他俩的算法正确吗?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1)比较他们的算法: 5 - (-3)= 8
5 + 3 = 8
你能发现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你会填吗?试一试!
(1)(-3)-5=(-3)+ (2)3-(-5)=3+ ;
(3)3-5=3+ (4)(-3)-(-5)=(-3)+ 。
三当堂盘点
1、通过上述的数学活动,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通过转化为加法来运算的。
你知道是如何转化的吗?
2、对于减法运算,有同学说:“零减去一个数”与“一个数减去零”,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你认为呢?试举例说明。
通过举例,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四巩固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说明理由。
1)(-5)-(-6)=(-5)+(-6)=-11 ( )
2)(-40)-(-10)=-(40+10)=-50 ( )
3)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0减去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5)两个有理数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差。
(
2、计算:(1)(-37)-(+14); (2)(+42)-(-98)
(3)(-321)-(+541)(4)(+4.09)-(+641
);
(5)0-(-273); (6)(-31)-41(7)4.5-521
;
(8)8-20;(9)(-3)-(-3)
(10)(+61)-(+31)-(-121
);
3、填空:
(1)( )+(-8)=-12;(2)(+8)+( )=-12;
(3)( )-(-7.1)=8;(4)(-2)-( )=-7;
(5)在数轴上表示数7的点与表示-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6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
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
培优作业:
8、1+2-3-4+5+6-7-8+…,是从1开始的连续整数中依次两个取正,两个取负写下去的一串数,则前2004个数的和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