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3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土壤的基本性质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土壤的基本性质(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mm)和粘粒(0.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
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生长。
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够轻易被植物根系所稀释。
土壤水分的适度减少有助于各种营养物质熔化和移动,有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够提升植物的营养状况。
土壤水分还能够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太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分过少时,植物可以受到旱情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可以并使土壤中空气流通阻塞并使营养物质外流,从而减少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水解不全然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毒的还原成物质。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植物生产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植物生产对环境的重要性。
(2)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1)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呈现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
2.植物生产对环境的重要性(20分钟)(1)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通过实际案例说明植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
(2)植物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功能对环境的重要性。
3.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0分钟)(1)植物种植对土壤的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植物种植对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3)植物种植对大气的影响。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4.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20分钟)(1)介绍植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文献资料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生产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植物生产中实现环境保护。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等方式深入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教学计划一、讲授的主要内容讲授植物基础知识、植物生产与光、植物生产与温度、植物生产与水、植物生产与土壤、植物生产与营养、植物生产与气候等与植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二、教学安排理论授课150学时,其中集中面授辅导20学时,自学130学时。
技能60学时,由学员在工作中进行,教师在网上答疑或电话答疑。
三、授课计划讲义目录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2第二章植物生产与光...............................6第三章植物生产与温度.............................8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水...............................11第五章植物生产与土壤.............................13第六章植物生产与营养.............................15第七章植物生产与气候.............................18讲义内容主要讲授植物生产发育和遗传变异基础知识;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与现实农业可持续发展。
讲授以够用为原则,力求通俗易懂,深浅适宜。
培养学员的实践与技能。
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的形态与功能教学重点:◆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2)授课题目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对植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熟悉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2.熟悉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重点)。
2.土壤剖面(难点)。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一]导入新课任务一中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相关性,植物成花等知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同时也了解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吗?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大家说说自己家中或当地农户中植物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二] 新课讲解植物生产两大要素: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的影响: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
微生物的影响: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植物的影响:是农业要素的本体;杂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光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同时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地理分布。
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
(3)热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
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
(4)水分细胞吸水:细胞主要靠吸收水分来增加体积。
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通过不同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三个方面的变化而起作用的。
(5)空气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如二氧化碳和氧等浓度的增减)和质的改变(如有毒气体、挥发性物质的增多和水气的增减等)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生育。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章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章园艺植物⽣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第三章园艺植物⽣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第⼀节园艺植物与温度的关系⼀、园艺植物⽣长对温度的要求温度是园艺植物⽣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每种园艺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样,同种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同⼀作物各个器官的发育对温度要求还不⼀样。
(⼀)园艺植物三基点温度不同园艺植物虽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都有各⾃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温度。
最低温度、最⾼温度是园艺植物⽣长发育的限制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于最⾼温度将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长发育,甚⾄造成植株死亡。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园艺植物⽣长速度快,发育良好。
园艺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与其原产地关系密切,原产于温带的植物,⽣长基点温度较低,⼀般在10℃左右开始⽣长;起源于亚热带的植物在15~16℃开始⽣长,起源于热带的植物要求温度更⾼,⼀般在18℃以上开始⽣长。
由于园艺植物起源地不同,其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栽培地域的适应范围也各不相同。
适地适栽是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不同园艺植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
⼀些多年⽣的宿根⽊本与草本园艺植物耐寒性较强,例如⽊本的落叶果树冬季地上部枯黄脱落,进⼊休眠期,此时地下部可耐-12~-l0℃的低温;⽯刁柏、茭⽩、⾦针菜、⽟簪、⾦光菊及⼀枝黄花等宿根草本园艺植物,当冬季严寒到来时,地上部全部⼲枯,到翌年春季⼜萌发新芽,其地下宿根能耐0℃以下甚⾄到-10℃的低温。
菠菜、⼤葱、⼤蒜、⾦鱼草、三⾊堇等⼀、⼆年⽣的园艺植物也较耐寒,其植株能耐-2~-1℃的低温,短期内可以忍耐-10~ -5℃的低温。
这些园艺植物在我国除⾼寒地区以外,可以露地越冬。
⽽萝⼘、胡萝⼘、芹菜、豌⾖、蚕⾖、⽢蓝类等蔬菜作物,以及⾦盏花、紫罗兰等花卉作物属于半耐寒园艺植物,其不能忍耐长期-2~-1℃的低温。
这些植物在长江以南均能露地越冬,华南各地冬季可以露地⽣长,⽽在北⽅冬季需采⽤防寒保温措施才可安全越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教学计划一、讲授的主要内容讲授植物基础知识、植物生产与光、植物生产与温度、植物生产与水、植物生产与土壤、植物生产与营养、植物生产与气候等与植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二、教学安排理论授课150学时,其中集中面授辅导20学时,自学130学时。
技能60学时,由学员在工作中进行,教师在网上答疑或电话答疑。
三、授课计划讲义目录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2第二章植物生产与光...............................6第三章植物生产与温度.............................8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水...............................11第五章植物生产与土壤.............................13第六章植物生产与营养.............................15第七章植物生产与气候.............................18讲义内容主要讲授植物生产发育和遗传变异基础知识;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与现实农业可持续发展。
讲授以够用为原则,力求通俗易懂,深浅适宜。
培养学员的实践与技能。
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的形态与功能教学重点:◆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第一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2.掌握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3.认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教学内容:1.植物对光线的适应性;2.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3.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4.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知识讲解:讲解植物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机制,并给出实例;4.实验展示: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观察植物对光线的反应;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植物对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并汇报讨论结果;6.总结:总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7.提问: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并整理成报告。
第二节: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2.认识到环境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危害;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植物生产的重要性;2.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3.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4.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植物生产情况,引起学生对植物生产的重视;2.知识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包括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地开垦等;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5.总结:总结人类活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6.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环境保护活动;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文章。
第三节:植物与环境的平衡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平衡关系;2.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3.强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专项训练 -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3单元专题训练(1)复习学案【学习人】【班级】81班【学习日期】 3.26 【课时】第26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土壤基本组成性质的概念;2.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条件的能力。
3.土壤矿物质:坚硬的岩石经过一系列风化、成土过程之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4.土壤质地:土壤中物理性黏粒和物理性沙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经过土壤微生物作用后,重新合成的复杂有机质。
7.团粒结构:含有机质较多的土粒易于钙离子胶结,形成稳定较强的球粒,直径一般为1-10mm,成为团粒结构8.土壤水:通常所说的土壤水实际上是指105℃下从土壤中蒸发出来的水分。
9.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能力或速率。
10.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是指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当降水或灌溉后,水分下移,但不能与地下水联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管中的水分。
11.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随毛管引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12.萎蔫系数:萎蔫系数是指当植物因吸不到水分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13.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是指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14.土壤墒情:土壤墒情是指土壤湿度变化的状况。
15.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16.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
17.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
18.土壤孔隙度:是指在自然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高中生物与环境教案
高中生物与环境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生长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与生长因素。
2. 掌握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实例。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 生长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3. 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生长的过程与因素、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难点:如何深入理解植物如何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1. 结合实例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2. 分组讨论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3. 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复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长因素。
3. 讲解植物与光的关系:介绍光合作用及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讲解植物与水的关系:讨论水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以及植物调节水分的能力。
5. 讲解植物与温度的关系:分析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性。
6. 讲解植物与空气、土壤等因素的关系。
7. 分组讨论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展示讨论结果。
8. 实验:设计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讨论实验结果。
9. 总结:梳理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与深度。
2.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植物生长及环境因素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1. 思考并记录身边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2. 阅读相关文章,扩展对植物生长与环境的了解。
备注: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植物与环境教案
植物与环境教案
教案一:植物与光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对光照的需求。
2. 掌握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
3. 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1. 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介绍。
2. 植物的光照需求:光周期和光强度。
3.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光照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与光照的关系。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引出植物对光照的需求。
3.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的差异,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4. 讲解知识点: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植物对光周期和光强度的适应能力,并讲解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 小结归纳:带领学生总结植物与光照的关系,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照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教学重点:
1. 植物对光照的需求。
2.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扩展:
1. 学生可进行更深入的实验探究,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特定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学生可利用科研文献,进一步了解植物与光照的关系,探索更多有关主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3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教学目标:◆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理解:不同质地的农业生产特性;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土壤基本性质及对肥力的影响。
◆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和低产田的改良与开发。
◆学会: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技术。
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
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二)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
土壤质地可划分为三、土壤生物和有机质(一)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集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培养学生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
(2)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光照、水分、土壤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二、教案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
(2)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如公式、过程等。
(3)案例分析: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三、教案名称: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呼吸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呼吸作用。
(2)新课导入:讲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如公式、过程等。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授课题目任务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 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概念。
2. 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 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 熟悉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5. 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1.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熟悉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重点)。
2.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一]导入新课提出引导性问题: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植物的名称,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是你认识的植物,试着说出植物名称。
[二]新课讲解1.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生长等。
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
以一年生植物的株高对生长时间作图,所得到的生长曲线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如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掌握植物与环境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2. 植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植物样本3. 观察记录表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吗?Step 2: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等。
2. 讲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Step 3: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生长环境。
Step 4: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感悟。
三、作业布置2. 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记录并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五、课后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观察记录表填写完整,小论文内容充实。
2.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发现。
3. 学生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教学内容拓展Step 1:引入新的概念(5分钟)1. 讲解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3. 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Step 2: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不同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生长环境。
Step 3: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掌握土壤、水分、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植物生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土壤、水分、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具体适应策略;(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植物生长环境的相关资料;(2)实验器材及实验用品。
2. 学生准备:(1)预习植物生长环境的相关知识;(2)分组准备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环境;(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吗?”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教师点评并补充。
3. 课堂探究(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土壤、水分、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 知识拓展(1)教师介绍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举例说明;(2)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3)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及观察记录的准确性;3. 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运用。
六、教学内容1.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有趣的植物(教案)
有趣的植物(教案)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特征1.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植物的细胞结构、组织、器官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植物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样本,了解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学生进行植物分类的游戏,加深对植物分类的理解。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2.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2.2 教学内容:种子萌发: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根、茎、叶的生长和植物的延伸。
植物的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方式。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如茎的延伸和叶的生长。
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相关activities 加深理解。
第三章:植物的适应与环境3.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适应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和气候的适应。
3.2 教学内容: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植物的光周期性和光照要求的差异。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特点。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不同植物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
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植物的分布和气候的关系。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和气候的适应特点,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学生观察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植物适应性实验,如观察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进行植物分布与气候关系的调查,展示调查结果。
第四章:植物的利用与保护4.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利用与保护的意义,包括植物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保护措施。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全本)
目录绪论2第1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5----24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25----32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32----46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47----53第5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54----58第6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59----64第7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65----78第8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79----84绪论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学过程: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二、新授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
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技术的实用性植物生产是把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
主要研究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植物生产的每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周年性产业。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三单元解析
××××××××教课设计(首页)讲课题目任务 1土壤的基本构成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熟习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质地2.认识土壤矿物及土壤质地3.认识土壤有机质的构成与特色4.认识土壤生物构成及作用5.认识土壤空气特色,熟习土壤通气性及调理能力目标1.能用手测法判断土壤质地2.能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教课要点、难点1.土壤有机质构成与作用 ( 要点 ) 。
2.土壤生物的作用(要点)。
3.土壤水分形态及水分含量表示方法 ( 要点)。
4.土壤通气性作用(要点)。
5.土壤有机质的转变(难点)。
教课方法1.采纳多媒体教课课件,展现有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课法的综合应用。
教课安排8 课时1.讲堂互动( 4 学时)2.实践活动( 4 学时)×××××××× 教课设计教课过程设计( 4 课时)前言:同学们,你知道当地土壤有哪些种类吗?[ 一] 导入新课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生物、天气、母质、地形、时间等要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常常合时供应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余条件的能力。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随和相三相物质构成,其最基本特征是拥有肥力。
[ 二]新课解说一、土壤固相构成土壤固相物质主要由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生物构成。
1.土壤矿物质⑴土壤颗粒依据土粒的粒径和性质将其区分为若干等级,称为粒级。
粒级名称石块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粒径( mm)>33~ 11~0.05 ~生产实质中常将粒径在 1~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而将粒径> 0.01 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黏粒,也即往常所称的“沙”和“泥”。
砂粒关于改良土壤通气性、透水性有利;而黏粒主要起着保蓄养分、水分的作用。
⑵土粒的矿物构成主要包含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教学目标:◆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理解:不同质地的农业生产特性;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土壤基本性质及对肥力的影响。
◆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和低产田的改良与开发。
◆学会: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技术。
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
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二)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
土壤质地可划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几种主要质地土壤的生产特性为:三、土壤生物和有机质(一)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土壤动物种类:土壤中有许多小动物,如蚯蚓、线虫、蚂蚁、蜗牛、蠕虫、螨类等。
作用:粉碎土壤中的有机物残体,促进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粪便排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蚯蚓和蚂蚁在形成团粒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常作为土壤肥力的标志之一。
但有些动物对植物有害。
2.土壤微生物种类:重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及病毒等。
作用:①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分解农药等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
②分解矿物养分,③固定大气氮素,增加土壤氮素养分。
④利用磷、钾细菌制成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促进土壤磷、钾的释放;⑤合成土壤腐殖质,培肥土壤;⑥分泌大量的酶,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⑦其代谢产物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某些病原菌活动。
(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主要指植物和微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来源: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的秸秆以及残留的根茬等,此外,土壤动物残体和微生物、一些生物制品的废弃物、工业废水、废渣及污泥等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元素组成:C、O、H、N,分别占52%~58%、34%~39%、3.3%~4.8%和3.7%~4.1%,其次是P和S。
物质组成: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占10%~15%。
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是将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释放养分和消耗有机质的过程;腐殖化过程是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质,使之转变为复杂的腐殖质,是积累有机质、贮存养分的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作用:①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
②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③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④促进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中养分代谢。
⑤其他作用。
腐殖质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起到净化土壤作用。
腐殖质中某些物质如胡敏酸、维生素、激素等还可刺激植物生长。
管理:增施厩肥、堆肥、种植绿肥、水田放养绿藻、秸秆还田等措施来进行。
同时结合耕作、排灌等措施,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
四、土壤水分和空气土壤水分和空气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二者彼此消长,即水多气少,水少气多。
(一)土壤水分土壤水并不是纯水,而是含有多种无机盐与有机物的稀薄溶液。
具体内容第五章有详细阐述。
(二)土壤空气1.组成特点: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的O2低于大气;③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高于大气;⑤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土壤通气性概念: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常通过扩散作用和整体交换形式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这种性能称之为土壤通气性。
作用:①影响种子萌发。
②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与吸收功能。
③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④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调节: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排灌、适时中耕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的通气状况,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给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复习思考:1. 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2. 各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特性如何?3. 土壤生物有哪些作用?4.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5. 什么叫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哪些重要作用?第二节土壤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土壤结构的类型。
◆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创造土壤团粒结构的农业措施。
◆土壤酸碱性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土壤耕性的判断与改良。
教学难点:◆土壤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土壤胶体。
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孔隙性、土壤结构性、土壤物理机械性和土壤耕性等,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土壤缓冲性等。
一、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一)土壤孔隙性1.概念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2.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是gcm-3或tm-3。
一般情况下,把土壤的密度视为常数,即为2.65 gcm-3。
3.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也是gcm-3或tm-3。
4.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土壤密度和容重计算得出。
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一般在30%~60%之间,适宜的孔隙度为50%~60%。
土壤孔隙度(%)= (密度容重-1)⨯100 5.土壤孔隙类型 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如表所示。
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孔隙类型通气孔隙 毛管孔隙 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 当量孔径>0.02mm 0.02~0.002mm <0.002mm 土壤水吸力<15kPa 15~150kPa >150 kPa 主要作用 此孔隙起通气透水作用,常被空气占据 此孔隙内的水分受毛管力影响,能够移动, 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起到保水蓄水作用 此孔隙内的水分移动困难,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 6.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更好,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2:1为宜,无效孔隙度要求尽量低。
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而言,在同一土体内孔隙的垂直分布应为“上虚下实”。
(二)土壤结构性1.概念 土壤中的土粒,一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沙土例外),而是相互胶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存在于土壤中,这种土团称为结构体或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状况。
2.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性 按照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团粒与粒状结构 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且直径大小在0.25~10 mm 之间的土壤结构体,俗称“蚂蚁蛋”、“米糁子”等,常出现在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适中的土壤中。
图土壤结构的主要类型1—块状结构2—柱状结构3—棱柱状结构4—团粒结构5—微团粒结构6—核状结构7—片状结构(2)块状与核状结构这两种结构近似立方体形状。
一般块状结构大小不一,边面不明显,结构体内部较紧实,俗称“坷垃”。
而核状结构的直径一般小于3cm,棱角多,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俗称“蒜瓣土”,多出现在有机质缺乏的黏土中。
(3)柱状与棱柱状结构是指近似直立、体形较大的长方体结构,俗称“立土”。
如果顶端平圆而少棱的称柱状结构,多出现在典型碱土的下层;如果边面棱角明显的称棱柱状结构,多出现在质地黏重而水分又经常变化的下层土壤中。
(4)片状结构是指形状扁平、成层排列的结构体,俗称“卧土”。
如果地表在遇雨或灌溉后出现的结皮、结壳,称为“板结”现象。
3.团粒结构形成:团粒结构一般要经过多次(多级)的复合、团聚而形成,可概括如下几步:单粒→复粒(初级微团聚体)→微团粒(二级、三级微团聚体)→团粒(大团聚体)。
作用:①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
②能够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③能协调保肥与供肥性能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和耕性。
培育:①通过深耕,使土体破裂松散,适时适当耕、锄、耱、镇压等耕作措施,结合施用有机肥料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②通过种植绿肥或牧草,实行合理轮作倒茬增加团粒结构;③采用沟灌、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深耕进行晒垡、冻垡,可充分利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作用,有利于团粒形成;④施用胡敏酸、树脂胶、纤维素黏胶等土壤结构改良剂来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二、土壤耕性(一)土壤耕性的含义土壤耕性是指耕作土壤中土壤所表现的各种性质以及在耕作后土壤的生产性能。
它是土壤各种理化性质,特别是物理机械性在耕作时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土壤的熟化程度。
(二)土壤耕性的表现1.耕作的难易程度。
群众常将省工省劲易耕的土壤称为“土轻”、“口松”、“绵软”,而将费工费劲难耕土壤称为“土重”、“口紧”、“僵硬”。
2.耕作质量的好坏。
耕性良好的土壤,耕作时阻力小,耕后疏松、细碎、平整,有利于作物的出苗和根系的发育。
3.宜耕期的长短。
宜耕期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时间。
如沙质土宜耕期长,表现为“干好耕,湿好耕,不干不湿更好耕”;黏质土则相反,宜耕期很短,表现为“早上软,晌午硬,到了下午锄不动”。
(三)宜耕期的选择1.看土验墒。
雨后或灌溉后,地表呈“喜鹊斑”状态,外白(干)、里灰(湿),外黄里黑,半干半湿,水分正相当,此时可耕。
2.手摸验墒。
用手抓起二指深处的土壤紧握手中能成团,稍有湿印但不黏手心,不成土饼,呈松软状态。
松开土团自由落地,能散开即宜耕。
3.试耕,耕后土壤不黏农具,可为犁抛散,即可耕。
(四)土壤耕性的改良改良耕性措施是:①增施有机肥料。
因为有机质可降低黏土的黏结性和黏着性,减少耕作阻力;②通过掺沙掺黏,改良土壤质地;③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④掌握宜耕含水量和宜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