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 的最后胜利。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 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 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 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 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独创性地发 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关于革命 的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 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 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 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 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 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 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 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 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大革命失败后,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有了提 高,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 军队,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立人民 政权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 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具体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 件,具有重大意义。
毛概第三章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 期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
目录 前页 后页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 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 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 第三,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 本原则。 本原则。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 三位一体” 2.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位一体”关 系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 土地革命、 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进行土地 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 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 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 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 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 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 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 卫根据地的发展; 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 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 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 有可靠的依托。 有可靠的依托。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工农武装割据” (三)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 工农武装割据 城市的必由之路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主要内容就是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 土地革命、 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 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 城市的必由之路。 城市的必由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以为代表,团结全国人民,领导和组织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时期的经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并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意义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1. 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一个基本经验是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
在领导革命斗争时,成功地建立了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统一战线。
通过巧妙地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和破坏敌人的统一战线,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成为了世界革命的宝贵财富。
2. 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二个基本经验是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
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用枪杆子中的,成功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的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为革命事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三个基本经验是认识和把握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
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主革命是当前的中心任务。
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了包括土地革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内的广泛的民主革命斗争。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结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在20世纪上半叶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第二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 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 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 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 同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在一 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人民军队根本的原则: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
人民军队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
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 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 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 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 的核心。
3、人民军队的宗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 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 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 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 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树立榜样 。
党的组织建设是关键
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识才、用才、爱才,在革命中造就一大批人才,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党的作风建设是保证
三大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四)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 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 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 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 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 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握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深刻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 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独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实现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本主义
签订 《南 京条 约》
清 廷 上 谕
蒋
孔 宋
陈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 年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 年 他在《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继续发展了新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 继续发展了新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1.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军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事理论; 事理论; 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3.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4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5.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第二章第3节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 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 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 装斗争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一枪——南昌起义.rm.rm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 起义和广州起义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 路的起点。霹雳一声惊天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rm (上). 秋收起义(上走向井冈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 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列 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 委员长有极大权力,“对于党政军一切事 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 还决定要彻底清查与整理户籍、保甲,健全保 甲制度。规定要以保甲为单位,强制民众推行 “国民抗敌公约”,宣誓“服从最高领袖蒋委 员长之领导,尽心尽力,报效国家”等。
• 会后,国民党根据会议确定的方针,陆续 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 理办法》、《处理异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反 共文件。因此,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抗战时期 国民党改变政策,逐渐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 共政策的标志。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 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率领被领导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 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 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 育。
(3)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统一性 独立性——思想上、政治上和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设计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 封建社会的困境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占据绝对的权力,压迫人民群众,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革命道路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2. 辛亥革命的启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3. 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一道路成功地把中国农村的革命力量和城市的工人阶级结合起来,形成了统一战线。
4. 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密切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 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建立统一战线。
在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为推翻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
2. 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提出了“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一道路成功地把中国农村的革命力量和城市的工人阶级结合起来,形成了统一战线。
3. 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是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密切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4. 建立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这些根据地上,建立了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总结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建立革命根据地等基本经验,为新中国的诞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今天的中国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个人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对于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总结了中 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十八年的经验教训,将统一战 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革命中战胜敌人的 三个法宝。
“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 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 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 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二)又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 软弱性,在另一种历史环境下,它就会动摇变节。因此,中 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不能始终一致,而是要发生变化的。 在某一时期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在内,而在另一时期则民族 资产阶级并不参加在内。 “(三)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 主义服务并为它们所豢养的阶级。因此,中国的带买办性的 大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中国的带买办 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 在各个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 地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 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 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一定的时期内,中国无产阶 级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 产阶级集团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 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 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 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 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 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 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 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 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 ,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 ,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 政权奠定基础。(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引导语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提出《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一).革命的对象(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原因: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中国分裂,阻碍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共同压迫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措施: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特权,争得民族独立,使中华民族和人民摆脱外来压迫;其次,形成国家经济统一和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再次,扫除封建势力靠山,为推动政治进步创造条件。
(2)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原因:是帝国主义借以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军阀官僚政客勾结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的根源。
措施: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军阀地主,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直到消灭封建剥削本身,解放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
(3)官僚资本主义原因: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成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压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损害城市资产阶级利益,依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三大任务中,反帝是民族革命的内容,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内容。
中国革命注定要同时承担起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历史重担。
(二).革命的动力1、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2、农民是最广大的动力,最可靠的同盟军。
1852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在总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如果能争取到农民,“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依据
在经济上,当时的中国没有 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 自足的经济广泛存在,这为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 了条件。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依据
在文化上,广大农村有很多受到 大革命的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 革命群众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建立奠定较好的群众基 础。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内容
(二)、党建的途径
思想建设方面要处理好党内无产阶级思 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 组织建设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作风建设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 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等三大作风。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两个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 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 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 支柱;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 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 阵的英勇武士。
(四)、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
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 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 的独立性,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 争的策略方针。
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战略方针是:发展进步
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斗争原则是有理、有利、 有节。
(五)、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 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 系!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 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其次,它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将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最后,它代表这着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是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 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客观依据: 第一、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武装斗争)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 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 的压迫。中国革命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主 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 装。
2.如何开展武装斗争? (1)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国革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 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 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 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第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 的惟一宗旨 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①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 ②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
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①由于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 阶级面临着共同敌人,因此能够结成统一战线。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 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 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于1927年8月7日召开“八七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 针。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1928年 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了农村红色政权 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 争和战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 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 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 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左图为1938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 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期间作报告。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是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 的第六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 部. 分。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 始向农村转移
湘 赣 边 界 秋 收 军到达
井冈山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28—1935 )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基阶段——井冈山时期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
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 保证。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
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
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
其成果。同样,没有武装斗争,
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
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
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
开武装斗争。
.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 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
.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 当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 由于敌强我弱,起 义最终失败,在6 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 命群众惨遭杀害。
2020/7/9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 李宗仁在回忆录 中写到:“全市 火光烛天,尸体 狼藉。市民均被 迫以红巾系颈, 表示拥护红军, 否则格杀勿论。 ”
2020/7/9
2020/7/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 据及其内容
为什么 要走 “农村 包围城 市,武 装夺取 政权” 这条新 道路?
2020/7/9
3.中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 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实行残酷的 统治,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地 区。因此,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必 须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建设 成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成为 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依据和内容
(四)中国革命道路理 论的意义
2020/7/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 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 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把党的工作重点由 城市转入农村,创建和发展 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革 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又有 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打得 多久”的疑问。
2020/7/9
林彪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2013版第二章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 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 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 要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 毛泽东
1.统一战线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策略 原则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 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 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 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 团结和协议.
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 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 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 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 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 力军。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党的七大上
个人服从组织 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服从上级 全党服从中央
D.作风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 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 明确的概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 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 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 问。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
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 发展起来。
• 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 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 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①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无议会可 用,工人没有罢工的合法权利, 人民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武装斗争
军队建设思想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原因之一:
农民小资产阶级党员出身的党员占多数, 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成为主要矛盾。
原因之二:
长期在农村发展,且处于战争环境,使党 组织建设容易涣散。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
战士在学习
延安的整风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一样深受压迫, 革命要求强烈。 (左翼集团)
敌人内部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激 烈的斗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可与其某一部分、某一派别结 成暂时的统一战线(右翼集团)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 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 持中立。(中间集团)
3.党的建设
首先是扩大党的组织
组织建设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 和干部政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
作风建设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黄克功之死被誉为毛泽东“挥泪斩马谡”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理论的意义
• 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年政大学讲授 《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让马列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 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 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 一正确的理论。
•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 重要内容: •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地半封建社会 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 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
1.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 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 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 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 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 内容: •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总:会议集中全力 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 题。 • (1)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 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 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 (2)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 委。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 的军事行动。
2.武装斗争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 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 设。
总结:
“依靠这三点,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总结,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 人民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第二讲 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在武装群众的工作中,必须对于工业城市的 无产阶级加以最大的注意,绝不能把工人阶级的 武装暴动看成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简单响应或补 充。谁不懂只有工业城市是暴动的组织中心,谁 不懂只有无产阶级是暴动的领导力量,谁就对于 马克思主义的暴动策略丝毫也不懂。‛
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怎样才能更加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呢?一方 “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易 面,须要将有关两党合作的各种基本问题解释得清楚明白; 于趋向保守,中国土地广大易于迁徙被难苟安‛,故一般 另一方面,须要采取巩固和扩大两党合作的具体办法……但 ‚难以加入革命‛。无产阶级则‚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产 是,在两党方面的确都还有少数人不清楚两党合作的许多基 业还未发达,连资产阶级都很幼稚,工人阶级在客观上更 本问题……第一、他不清楚了解今天两党合作的主要原因和 是幼稚了‛,故‚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固然是重要分 主要目的……因此,他们有时忘记了抗日是目前民族统一战 子‛,却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资产阶级虽然是与工 线最主要的共同纲领,于是忘记以抗日与否来划分友敌的最 人、农民‚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比农民集中, 主要标准,于是忽略了‚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的 比工人雄厚。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 言行准则;因为有时把其他问题与抗日问题并列或对立,以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 致模糊了今天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有时甚至把抗日问 级的民主革命。 题看得比其他问题次要,以致引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垒中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 许多不应该有的摩擦或裂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是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所决定的。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建设红色政权。
其原因:中国革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是农民土地革命。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可能性已不复存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与特殊规律决定。
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无产阶级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是必须分清左、中、右三种势力,区别对待;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略)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 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战略阵 地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 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 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 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 供了重要经验。
(3)是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他们 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 薄弱环节。相反革命力量在城市比较弱小, 在农村比较雄厚。无产阶级只能到农村去, 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 下的北 洋 军 阀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 的国民党新军阀
第二、可能性——为什么可以走这条道路
1、从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武装 斗争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指挥部— —江西大旅社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 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 议,周恩来传达了党中 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在南 昌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定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举行 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确 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 策的总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
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必要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
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可能性。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广大农村成为反动统治的薄弱环境,使红色政权有了存在的条件。
加上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后者是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3.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通过"工农武装割据"这条途径去实现。
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提出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又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二)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1.大革命时期,处于幼年时期的党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
因此,这一阶段党的组织虽然有过很大的发展,但是没有巩固;党的手里有了一批革命武装,但是没有掌握住。
2.大革命失败后,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有了提高,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立人民政权的道路。
党创造了坚强的人民军队,因此也学会了战争的艺术。
但在这一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仍主张"城市中心论",特别是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时,把中间势力当作最危险的敌人,把反对资本主义同反帝反封建相提并论,而在革命战争的指导上又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其直接结果是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3.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党的组织已经从狭小的圈子里走了出来,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1.必要性。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2.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二)革命统一战线的历程与内容1.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2.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括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在阶级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基础,是基本的、主要的联盟。
第二个联盟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是非基本的、次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建立这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三)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原则和主要经验1.策略方针和原则有:第一,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第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及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第四,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2.主要经验有:第一,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