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

第1章组织学绪论

本章重点: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织的内容,各种显微镜的不同用途,组织学观察标本的基本制作方法,常规(HE)染色法,特殊染色技术的基本概念。

组织学的概念:

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组织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细胞外基质:由细胞分泌形成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光镜技术:(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um)

石蜡切片术: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5 ~10 µm 厚)和染色、封片

染色方法:

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镀银染色法

嗜酸性,嗜碱性

电镜技术:(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

透射电镜术

扫描电镜术:用于观察组织细胞表面结构,具有真实的立体感,无需制备切片

组织化学术:

一般组织化学术(糖类:PAS(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红色)

免疫组织化学术

原位杂交术

第2章上皮组织

本章重点: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特点:细胞多、排列紧、间质少;无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有基膜;功能多样化。

分类:

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

腺上皮-构成腺体

被覆上皮: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1、游离面:

a、微绒毛: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组成。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直径0.1um,使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光镜下可见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肾小管的刷状緣)

b、纤毛:长5~10 µm ,直径约0.2 µm ,光镜下可见,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功能。内部结构:周围9 组二联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9 + 2);动力蛋白臂,分解ATP 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

2、侧面:

a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有屏障作用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b中间连接:又称粘着小带,位于紧密连接下方,有粘着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

c桥粒:呈斑状连接,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皮肤、食管)。

d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细胞膜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管腔)。

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邻存在,则称连接复合体。

3、基底面:

a、基膜:由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由基板(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由Ⅳ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构成,上皮细胞分泌)和网板(分为网状纤维和基质, 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构成。

功能:支持和固着; 半透膜, 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分化

b、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胞膜垂直折向胞质形成的皱褶,内含长杆状线粒体;主要见于肾小管。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转运。

C、半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第3章结缔组织

本章重点: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组成,结构特点、分布于功能);疏松结缔组织各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细胞间质。

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

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而来。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

结构: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

EM: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纤维和基质,参与创伤组织的修复。

纤维细胞: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2)巨噬细胞

结构:形状不规则,可有伪足;胞质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

EM:有皱褶或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

趋化性:细胞沿趋化因子(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的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的特性,是巨噬细胞发挥功能的前提。

功能:

a、吞噬作用: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如抗体)识别和粘附被吞噬物(细

菌、病毒、异体细胞等),非特异性吞噬-直接粘附被吞噬物(粉尘、死亡的

自体细胞等)。

b、抗原提呈作用:抗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机体免疫系统能对外来抗原发动攻击

c、分泌功能:溶菌酶、补体, 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

(3)浆细胞

结构:核圆,偏于一侧,异染色质常成粗块状,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EM:大量粗面内质网平行排列。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

(4)肥大细胞

结构: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泌颗粒,颗粒具有嗜碱性。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过敏反应。

(5)脂肪细胞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

(7)白细胞

(二)纤维

(1)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又名白纤维,数量最多)

EM:为成束的胶原原纤维,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约64nm。

成分: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

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

(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名黄纤维)

EM:弹性蛋白(位于核心)和微原纤维(由原纤维蛋白构成,位于外周)组成。特性:富于弹性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并存,赋予组织韧性和弹性,使器官兼能保持形态和具可变性。(3)网状纤维(嗜银性,呈PAS阳性反应)

EM:有64nm周期性横纹

组成:Ⅲ型胶原蛋白,表面覆糖蛋白

分布:网状组织、基膜的网板

(三)基质(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其生物大分子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

(1)蛋白多糖又称粘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

组成:蛋白质和多糖(又名氨基已糖多糖、糖胺多糖),多糖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